西藏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
1. (11分) (2019七下·江津期末) 综合性学习
日前,《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出炉,准备以提升城市外在“颜值”、内在“气质”,来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我校在“亲近巴渝大地”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编撰《重庆颜值气质》宣传小册子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设计
主编准备为宣传小册子设计“重庆概况”“城市颜值”“文化气质”“指南攻略”四个大板块。

请你依据示例,为“城市颜值”这个版块再设计两个小栏目。

“城市颜值”栏目一:古镇风貌
“城市颜值”栏目二:________
“城市颜值”栏目三:________
(2)请你宣传
请你选择一个能代表我市“颜值气质”的景点,参照示例,写一句简短而优美的话来宣传它。

(要求:体现景物特征,运用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重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登一座南山,上一棵树高台,揽一城山水与灯火。

(3)请你辩论
主编在《重庆颜值气质》宣传小册子最后设计了一个“巴渝留言板”,邀请同学们围绕“中学生能不能为提升重庆颜值气质出力”这一话题展开辩论。

下面是反方同学的观点,假如你是正方辩手,请写出你的看法。

反方:我认为中学生还不能为提升重庆颜值气质出力。

因为我们还未成年,双肩还很稚嫩,能力还很欠缺。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才能为提升重庆颜值气质出力。

正方: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 (2019七下·侯马期末)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

(韩愈《晚春》)
(3)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6) 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7)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8)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2020·武城模拟)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表现随着情节发展而由“精进向上”变为“________”,最后变成了“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4. (10分)(2020·防城港模拟) 期末考试将至,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

(1)【观点论述】T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号称数学世界杯,从2000年起中国获得过12届冠军,然而,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连续三年未获冠军。

至此,网上一篇源自家长的文章《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引发热议。

中学生到底要不要减负?班上为此展开激烈讨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内)(2)【故事链接】如图与我国古代一个君王奋发进取的故事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

(60字内)(3)【撰写对联】为了更好地激烈同学们,班长想撰写一副对联悬挂在班上,但只想出了上联,请你根据上联续写下联。

上联:悬梁刺股求学路下联: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
5. (15分)阅读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都属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6.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及其家穿井 ________
②国人道之 ________
③不若无闻________
(2)翻译。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危害。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7. (15分)(2016·阳江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人工消雨会污染环境吗?
霍雨佳
①“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3天后,现场仍有大量危险、剧毒的化学物品。

这些物质一旦遭遇降水,不仅可能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还有可能降低水体的pH值(水体朝偏酸性发展),再加上爆炸烟气中的硫化物,经过雨水冲刷,一般也会降低pH值,可能污染水体环境。

②针对这一情况,天津市气象部门已经做了人工消雨预案,一旦天津上空有较大云团,雨水量较大,就将采取人工消雨措施。

③人工消雨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一种,最成功的例子当属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据记栽。

2008年8月8日下午16时到23时39分,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共21个作业点持续发射了1104枚火箭弹,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成功的人工消雨。

④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担心,人工消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污染大气和水环境。

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⑤人工消雨使用的火箭弹与人工增雨使用的火箭弹,其内含的物质成分都是一样的。

人工消雨类似于人工增雨,但技术难度却大大超过后者。

特别是控制降雨地点﹣﹣这是消雨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环。

一般情况下,只有用比人工增雨更大的“火力”榨干云层,才能让尽可能多的雨水提前落下。

所以,科学地说,人工消雨不是让雨“消失”,而是让雨的时空分布有所改变,从而确保消雨地点的上空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下雨。

⑥人工增雨或消雨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

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因化学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干冰、液氮很容易蒸发形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影响。

由于盐粒等只适用于温度高于零度的暖云,干冰的制造、保存和运输很不方便,实际作业中较少使用,即使使用,用量也很小,不会污染环境。

⑦在众多催化剂中,只有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需十凡克至几
十克就能奏效),而且用在很大的范围中,所以单位面积中的残留量会很少。

例如,北京曾在几年前的一次人工增雪作业中,燃烧了1200多个碘化银烟条,每根烟条大概舍碘化银l1克,大约用了13千克碘化银。

此次作业区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仅有1.3克,属于微量,仪器都很难检测出来c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中使用的碘化银,由于用量很小,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这一点在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监测数据中,均得到了证实。

(1)不属于人工消雨使用的催化剂的一项是()
A . 碘化银
B . 盐粒
C . 硫化物
D . 千冰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从“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的事例写起,引出了说明对象,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人工消雨与人工增雨都是使用火箭弹,原理其实都是完全一样的。

C . 人工消雨就是让雨的时空分布有所改变,以此来让消雨地点的上空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下雨。

D . 碘亿银虽然是重金属,但用量小,使用范围大,所以短期和长期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住在天津滨海新区附近的小刘老是担心实施了人工消雨会污染环境,请你依据本文的相关内容帮他开解一下,消除他的疑虑。

8. (22分)(2017·邵阳) 议论文阅读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

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

在被称为“文化热”的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

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

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

100 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

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

中国社会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

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
困的心灵缺氧状态。

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

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 7 秒钟的记忆。

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

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危机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

(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写两种。

(3)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作文 (共1题;共1分)
9. (1分) (2017七上·长沙期中) 写好一个你最熟悉的人物,应观察人物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表现人物的特征。

在横线上补充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的词语,如“自信”“热心”“精明能干”……
题目:的他
要求:①叙事、写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②不得抄袭;③思想健康,语言文明;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
1-1、
1-2、
1-3、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3-1、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4-1、
4-2、
4-3、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
5-1、
5-2、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6-1、
6-2、
6-3、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7-1、
7-2、
7-3、
8-1、
8-2、
8-3、
8-4、
八、作文 (共1题;共1分)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