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 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主题为“中轴话鸟,和谐共生”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准备在本班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学习成果,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请完成以下任务。
栏目一:文物探“鸟”历史小组走进中轴线上的博物馆。
找到不少中国古代带有鸟类造型的文物,搜集了一些资料。
其中有两段配图的文字,还需审核完善。
春秋莲鹤方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莲鹤方壶形体巨大,有1米多高。
双层镂雕莲瓣盏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铸造得①。
据记载,复杂青铜器的铸造、通常会使用失蜡法、分铸法等工艺。
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采用分铸法,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
雁鱼青铜釭灯整体造型为鸿雁双足站立并回首叼着一条鱼。
位于雁背部的灯盘带有手柄,其上的灯罩可转动开合,以便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yù()来风。
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suì()道”溶入水中,可减少污染。
这样的设计达到了器物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堪称②。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括号中的汉字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镂雕”的“镂”应读作“lóu”“防yù”应写为“防御”B.“镂雕”的“镂”应读作“lòu”“防yù”应写为“防卸”C.“记载”的“载”应读作“zǎi”“suì道”应写为“隧道”D.“记载”的“载”应读作“zài”“suì道”应写为“邃道”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入木三分②妙手偶得 B.①入木三分②巧妙绝伦C.①惟妙惟肖②妙手偶得 D.①惟妙惟肖②巧妙绝伦栏目二:胡同寻“鸟”地理小组走进中轴线附近的胡同,寻找各种各样“鸟”的踪迹。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20分(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在“答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默写。
(8分)“秋”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因际遇不同而有着丰富的情感意蕴。
在王绩的《野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夕阳山林的静谧寂寥;在王维的《使至塞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蓬草归雁的孤寂飘零;在陶渊明的《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采菊远眺的悠然淡泊;在郦道元的《三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白霜林涧的肃杀凄寒。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萤火虫常常借助用来补充腿力不足的攀升器官爬到高处,选择它的猎物。
我们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它后腿末端有个白点,上面大约有十二个短短的肉刺,时而拢聚成一团,时而张开像玫瑰花瓣,这就是攀升器官。
它用此器官可以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甚至固定在一个十分光滑的表面上。
工作时,它就打开它的玫瑰花结并用自己身体的黏性,把自己紧紧贴在这个支撑物体上。
这个器官通过抬高和放低、张开和闭合,帮助萤火虫行走,使之方便、快jié地获取食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攀()升黏()性快jié()(2)结合上文,谈谈《昆虫记》中的理趣和情趣。
(4分)(3)结合你对《昆虫记》的阅读,选择下面列举的一种昆虫,参考例句,仿写“昆虫名片”。
(2分)示例:萤火虫,绰号:“麻醉专家”,特长:在吃食物之前,对其麻醉,使之失去知觉。
A.蟋蟀B.蝉C.螳螂3.珠城学校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八年级练习语文 2024.01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为弘扬中华玉文化,初二年级将开展“玉润中华,玉成其美”的主题研学活动。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报告。
第一部分玉鉴古今玉,在中华文化早期被先民尊为与“天”“神”沟通的法器,玉琮和玉璧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玉器。
夏商周时期,玉器成为礼仪的载体和阶层的标志,天子不仅以玉制作的六器祭祀天地与东南西北六方,还和诸侯佩戴象征六个等级的六瑞。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多被赋予道德内涵,以玉比德的风气兴起;玉器的装饰性也更加突出,以扭动身躯的龙凤造型、张口挺胸的虎形最为典型,表现出一种道劲之美。
唐代丝绸之路畅通,有实用价值的玉杯、玉碗增多,并出现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等新型配饰。
宋代玉器器型更加多样而实用,图案题材丰富,雕刻惟妙惟肖。
明清时期,玉器创作世俗化特征更为明显,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雕刻有稻穗、鹤鹑的玉佩,有“岁岁平安”的寓意。
此时,在玉器制作上,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绘画、金银加工等先进技法溶会贯通,集中华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
从通天法器到君子品德的象征,再到礼仪载体和阶层标志,及至成为百姓生活中兼具实用性的工艺品,不断发展,历经数千年仍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1. 在博物馆参观玉文化主题展后,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上面的材料。
小文不能确定加点字的字形、字音,你认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内涵”表达的意思是“玉器含有的道德内容”,“涵”字应写为“含”。
B.“遒劲”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造型雄健有力”,“劲”字应读为“jìng”。
C.“惟妙惟肖”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雕刻得形神逼真”,“肖”字应读为“xiào”。
D.“溶会贯通”表达的意思是“综合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法”,“溶”字应写为“融”。
2. 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小文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两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2分)修改:为了丰富研学报告的内容,小文介绍了博物馆的玉器展品一,请你仿照小文的介绍,补写展品二的介绍语。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期学情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走过岁月长河活动一:科技发展通信变迁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4分)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式不断发展变化。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史书上早有记载,烽火台上点燃的那直冲云①(宵霄)的狼烟,是当时军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
但它能承载的信息量极为有限,仅能作为警报使用。
后来便出现了驿传制度,驿兵在驿站间纵马飞驰,传递政府公文。
但普通人要想通信,只能请人捎带,遇到战乱,请人捎带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人们想到把鸽子驯化,利用鸽子能②(跋拔)涉千里、从容归巢的特点送信,这就是飞鸽传书。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作出选择。
(2分)()A.zǎichuánxùnB.zàichuánxùnC.zǎizhuànxùnD.zàizhuànxùn(2)请结合语境,为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分别选用合适的字。
(2分)①_____ ②_____2.阅读下面语段,用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把内容补充完整。
(8分)古代“书信(书)”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借“_____,_____”表达对前贤的钦敬与追慕;《与朱元思书》中吴均以“_____,_____”抒发荡舟富春江上的惬意和自由;《春望》中杜甫以“_____,_____”抒发对战火中的亲人的牵挂和思念……还有很多诗文名句如“_____,_____”也能体现书信在互通信息、交流情感中的作用。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除了文字,人们还经常使用表情包传递信息。
下面是小组同学对微信表情包使用的讨论,请你作为组长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总结。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乱花渐欲迷人眼(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9分)(1)(3分)①盏②靡③契(2)(3分)C(3)(3分)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破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品味茶文化。
3.(6分)示例:内容上,《昆虫记》向我们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昆虫世界,对昆虫的进食、交配、养育后代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绘。
他把大自然当成了真正的研究场,对生命充满了尊重和敬意,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3分)语言上,在法布尔的眼中,蛆虫是“胖娃娃”,苍蝇“身腰秀美”,他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富有趣味。
(3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敌军攻城的气势如黑云翻涌而来,城墙仿佛将要坍塌;守城将士的铠甲迎着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评分说明:“攻城气势”与“黑云”对举,1分;“铠甲”与“金鳞”对举,1分;句意对1分。
5.(4分)颔联写战场伤亡惨烈,(1分)颈联写战斗的艰难,(1分)尾联借用黄金台的典故,(1分)表现将士们英勇无畏、舍身报国的精神。
(1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16分)附:参考译文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李世民下围棋,因抢先占据有利位置而发生争执。
唐太宗大怒,把他贬到潭州去当官。
但仍然怒气未消,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视我,我想杀他,你为我去找一些别人对他的埋怨或指责的话(作为借口)。
”敬德恭敬地(含糊)应答了。
第二天对话的时候,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到(您的要求)。
”唐太宗再三问他,他仍旧不改口。
唐太宗生气了,把上朝用的玉板砸碎在地上,一挥衣袖走了。
过了许久唐太宗请大臣吃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唐太宗说:“敬德今天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项:唐俭免于受冤而死,我免于错杀大臣,敬德免于委屈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怒气消除的美德,唐俭有再生的幸运,敬德有忠直的声誉,这是三大益处。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答题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5题每句1分,6—9题每题2分。
)1.□□□□□,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春望》)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诗句是:□□□□□?□□□□□。
5.晏殊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
6.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qiāo)遒劲(jìn)潜滋暗长(qián)B.镌刻(juān)瞥见(piē)深恶痛疾(wù)C.杀戮(lù)炽热(zhì)锐不可当(dǎng)D.翘首(qiào)推崇(chǒng)坦荡如砥(d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个句子属于感叹句。
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D.“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这句话的宾语是“喝”。
8.下面是某同学为长沙撰写的导游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方山水一幅画,北去湘江络绎不绝,寻常巷陌车水马龙。
长沙拥有旁逸斜出的岳麓山、惟妙惟肖的橘子洲等5A级景区,山水洲城真是如歌如画。
A.络绎不绝 B.车水马龙 C.旁逸斜出 D.惟妙惟肖9.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多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它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B.“唐代是诗的时代。
”唐诗流派众多,名家辈出。
王维就是其中一位。
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古人把山水的南面称为“阳”,山水的北面称为“阴”。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语文试卷说明: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 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3. 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一)守中华文化根脉,展非遗时代新篇。
(10分)最近小深同学参加了以“将非遗融入生活”为主题的校园研究活动。
他惊喜地发现深圳的非遗文化形式多样,民风民俗有沙头角鱼灯舞、客家凉帽、南山麒麟舞、平湖纸龙舞、官湖捕鱼等,非遗美食有大鹏打米饼、沙井蚝、横岗客家茶果等,匠人技艺有烙画艺术、谢氏核雕、麦金画等。
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013年,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平湖纸龙舞入选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明代刘氏族人结合当地民间春节舞龙的习俗和期盼风调雨顺,创造出了独特的纸龙舞。
平湖纸龙舞所用纸龙制作A(精巧/精密),纸龙以竹篾制骨架,用宣纸和牛油纸做龙头、龙身、龙尾。
农历大年初一,舞龙队为人们送去龙神带来的吉祥喜庆的祝福。
舞者技艺娴熟,举着纸龙下的短棍俯身曲背穿梭起舞。
两条纸龙上下起伏、左右腾挪,时而风驰电掣、八面威风,时而灵动蜿蜒,身形曼妙,千态万状,B(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乐者同时以狮鼓、大钹、锣、唢呐等乐器从旁伴奏出yì yáng dùn cuò的曲调。
平湖纸龙舞生动逼真,动作灵巧敏捷,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娴熟__________ yì yáng dùn cuò__________2. 结合语境,从括号中选出文中A、B两处最恰当的词语。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选用)2024.1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8分)中国国家公园设立两周年之际,年级语文学科组织了“走近国家公园”的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本次活动的主题,回答问题。
(共5分)从“雪域高原”的三江源头到南海之滨的热带雨林,从白山黑水的虎豹栖息地到碧水丹霞的武夷胜景……千山(jìng)__________秀,草木葱茏;万壑争流,鸟兽灵动。
透过作为“国之大者”的国家公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甲】,可以看到中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透过这扇窗,看百物生,随四时行,与自然、文化、生命对话,感受惊喜悄然而生,共享生命动态交织!(1)依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汉字,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竟悄然(qiǎo)B.竟悄然(qiāo)C.竞悄然(qiǎo)D.竞悄然(qiāo)(2)结合语境,在【甲】处填入使语段节奏匀称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可以看到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B.可以感受到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C.可以看到中国为了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D.可以感受到中国为了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3)结合活动主题内容,你认为“这扇窗”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拂.晓 ( fú ) 疏.懒 ( sū ) 寒噤. ( jìn ) 赃.物 ( zhāng )B.霹.雳 ( pī ) 伎.俩 ( jì ) 絮.说 ( xù ) 匀称. ( chèng) C.轩榭. ( xiè ) 嘈.杂 ( cáo ) 繁衍. ( yiǎn ) 滞.笨 ( zhì ) D.颓.唐 (tuí ) 归咎. ( jiù ) 诘.问 ( jié ) 栖.息 ( q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荡然无存转弯末角风尘苦旅B.草长莺飞五彩斑澜穷愁潦倒大庭广众C.物竞天择巧妙绝伦衰草连天在劫难逃D.张慌失措销声匿迹豁然开朗重峦叠障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着一代代炎黄子孙。
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 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
B.晚饭的餐桌上,多了一样四弟带来的家乡菜——芦笋。
C.花有花的娇艳,叶有叶的嫩绿;天有天的辽远,地有地的广阔。
D.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我们已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
B.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C.《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下的体现民间疾苦最为深刻的“三吏”“三别”中传诵最广泛的一首。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在叙事过程中不能插入议论。
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8分)⑴,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⑵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⑶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⑷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⑸,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⑹王维《使至塞上》中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的千古名句是,。
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⑻湖上影子,、、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⑴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
(2分)⑵黄先生对一个叫“光盘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
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
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
(4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且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11-15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⑴斯.是陋室()⑵可以调.素琴()⑶不蔓不枝.()⑷宜乎众.矣()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实是欲界之.仙都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4.甲文以孔子的话结尾,有什么好处(2分)15.乙文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6—19题。
给抗生素“把把脉”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
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着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
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
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
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
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
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
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
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厂家、药店、医院,受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
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
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理整顿效果有限。
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
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要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发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链接材料】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
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
人类传染病中的80%是由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16.下列说法符合第①段文意的一项是()(3分)A.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细菌都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B.很多耐药细菌毒力很强,所有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C.如今肺炎球菌出现了新种,数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
D.人感染超级细菌CRKP后的死亡率达到35%左右。
17. 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3分)18.请在第③段开头加一句恰当的话,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
(写在下面即可)(2分)19.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
(4分)【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现了头痛、发烧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因为家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0—24题。
红橘甜了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
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
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
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
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
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
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
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