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
2024版《成本会计》PPT课件

01成本会计概述Chapter定义作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近代成本会计阶段现代成本会计阶段030201成本会计的职能与目标职能目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关成本信息;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成本信息。
02成本核算基本原理Chapter01020304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成本核算应当独立于其他经济实体。
会计主体假设假设企业将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因此成本核算应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持续经营假设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以便分期核算成本。
会计分期假设假设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当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
货币计量假设成本核算的基本假设实际成本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01020304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计算成本归集和分配成本分析成本03生产成本核算Chapter生产成本的构成与分类生产成本的概念01生产成本的构成02生产成本的分类03直接材料的概念直接材料的计量直接材料的核算直接人工的核算直接人工的计量直接人工的概念通常采用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制。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的概念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等。
制造费用的归集通过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按车间设立明细账,并采用多栏式账页进行登记。
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各项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核算对象,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等账户。
制造费用的核算04期间费用核算Chapter1 2 3销售费用的定义和分类销售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销售费用的会计处理管理费用的定义和分类管理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管理费用的会计处理财务费用的定义和分类01财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02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0305成本分析方法Chapter定义适用范围优点局限性局限性比率的计算可能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使用。
成本会计概述

实时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 分析团队,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 析工具,实现对企业成本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05
成本会计的挑战与对策
企业内部挑战
数据准确性问题
企业内部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或 不一致,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
02
作业:作业是指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活动, 它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桥梁。
03
作业成本库:作业成本库是同一类作业的集合,它记录了每一类作业 所消耗的资源成本。
04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从而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应该发生的成本,它可 以是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可以是正常标准成本。
03
成本会计的实践应用
产品成本计算
直接成本
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如原材 料、直接人工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 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中。
间接成本
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如制造 费用,这些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 基础(如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 分摊到产品上。
作业成本法
01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它通过确认和计量作业 以及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来计算产品成本。
培训员工素质
定期开展成本会计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升级信息系统
投入资源升级信息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加强管理层认知
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方式,提高管理层对成本会计的重视程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本会计课件第五章-PPT课件

划清以下业务的费用、成本界限: 1、支付某职工困难补助2000元,该企业每 月按工资总额5%计提福利费; 2、支付全年一车间财产保险费12000元; 3、计提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 100 000元; 4、收到上年12月份已售产品货款120 000 元(含增值税),该项业务发生当月符合 销售商品收入实现条件。
2.确定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 成的若干项目---是“生产成本”明细账设 置专栏的依据。 企业一般可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 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还可增设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燃料及动力等成本项目。
5.1 成本核算概述
3.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是指每次计算成本的间隔期 间,即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 在大量大批生产的情况下,成本计算期与 会计核算期一致。在成批、单件生产的情 况下,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生产成本---基
1、有专设成本项目的 直接生产费用
2、期末转入的制造费 用
期末转出完工产 品及半产品成本
余:初、末在产品成本
一、学习重点 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和账簿设置。 二、内容 1.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2.成本核算的具体程序; 3.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簿。
5.1.1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1)成本核算应与管理相结合,为管理决策服务。--成本信息属于内部信息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教材仅介绍该项要求) 。 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划分生产费用(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划分各期费用成本的界限---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划分各种成本对象(如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横向 划分----横向费用分配) 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纵向划分--纵向费用分配)
成本会计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cgxv

17
2、成本流程
成本流程也就是成本核 算的一般程序
18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据成本开支范围规定,审核生产 费用支出。
2.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 3.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5.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6.完工产品成本的确定和结转。 7.已销售产品成本结转。
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 负担费用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五个方 面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11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 体情况,选择适合于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 法进行成本计算。
企业采用何种成本计算方法,不仅取决于产 品的生产特点,而且还与管理要求相关。
24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这是一种月末在产品固定按年初成本计价的方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 较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在这种情况 下,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 影响不大。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各月末在产品可 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这样,各月月末在产品成 本不变,月初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相等,那么本月发 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也就是 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3
约产量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在产品不计价法
在产品不计价法
这是一种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 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为简化成 本计算工作,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某 种产品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该种完工产 品成本负担。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发电企业、 采掘企业等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账务处理程序、会计信息化、财产清查、成本会计基础

知识点:账务处理程序▲▲▲一、账务处理程序分类依据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账务处理程序分为: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步骤①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填制通用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笔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⑥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⑦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二)适用范围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022年单选题】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企业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是()。
A.科目汇总表B.汇总记账凭证C.原始凭证D.记账凭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三、汇总记账凭证程序(一)步骤①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填制通用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⑥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⑦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二)适用范围适合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2020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以汇总记账凭证为登记依据的是()。
A.总账B.明细账C.科目汇总表D.记账凭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大中型单位的总分类账,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等定期登记。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其他 13 8 61.5% 1 7.7% 1 7.7% 4 30.8% 2 15.4% 0 0 工业
农垦 7 6 85.7% 0 0 0 0 0 0 2 28.6% 0 0
商业 3 3 100% 0 0 0 0 0 0 0 0 0 0
其他 4 3 75% 0 0 0 0 1 25% 0 0 1 25%
(2)特殊原因需要更改成本核算方法,应加以说明,并 对原有数据进行调整。
6、权责发生制原则
(1)凡本期的费用,无能是否支出现金,均应作为本 期的费用。
(2)正确对待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预提费用等账户。 (3)正确划分上期、本期和下期费用的界限。
7、受益因果原则
(1)按因果关系,确定分配对象和成本动因。 (2)收益高的多承担费用,收益少的少承担费用,以
造等
能确定生产 起止日期
如:船舶等专 生产周期 用设备的制造
(3)管理要求影响成本计算实体和成本计算 空间。
管理上要不要求分步骤核算,也能影响成本计算 实体和成本计算空间的确定;
对于多步骤生产企业,如果管理上要求分步骤核 算,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和半成品而成本计算 空间是某一生产步骤;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 核算,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而成本计算空间是 全厂或某一个封闭车间;
生产工艺 特点
特点
举例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空
实体
间
单步 骤生 产 多步 骤生 产
生产集中在一个车 如发电、 产成品 间,没有中间产品 采煤等
全厂
生产分步在多个车 如:汽车、 产成品 间,有中间产品 纺织等 或产成品
与半成品
全厂或某生 产步骤
(2)生产组织特点决定成本计算时间;
按生产组织特点,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与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量生产(与大量生产相似)和小批 量生产(与单件生产相似)。因此企业生产可分为大量大 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两种;
成本会计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与概念理解1. 请简要解释成本会计的定义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 成本会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请分别说明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5. 请解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概念及其在成本核算中的意义。
6. 成本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有何不同?7. 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请举例说明。
8. 请解释“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概念及其区别。
9. 成本会计中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有何不同?10. 成本会计中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请分别说明其优缺点。
二、成本核算方法与应用1. 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如何确定完工产品的成本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2. 请说明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存货计价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请举例说明制造费用分摊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4. 在成本核算中,如何计算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成本?5. 请解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及其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6. 请说明成本会计中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7. 在成本核算中,如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8. 请解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及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9. 请说明成本会计中的“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
10. 在成本核算中,如何处理“存货跌价损失”?三、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1.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成本控制的几种方法。
2. 请解释“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3. 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是什么?4. 请说明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5. 如何通过成本会计的数据分析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6. 请解释“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7. 成本会计在成本管理中的角色是什么?8. 请说明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具体职责。
2024版成本会计学课件(全)

15
PART 04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实 务
REPORTING
2024/1/25
16
商品购进成本核算
购进商品成本的确认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 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 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购进商品成本的计量
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法或计划成本 法进行计量。实际成本法下,按 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计 划成本法下,按照预先设定的计 划成本进行计量,差异部分计入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成本会计学课件(全)
REPORTING
2024/1/25
1
2024/1/25
• 成本会计概述 • 成本核算基本原理 • 制造业成本核算实务 •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实务 • 成本控制与决策支持 • 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2
目录
PART 01
成本会计概述
REPORTING
2024/1/25
3
成本会计定义与作用
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 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制造费用的计量
企业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计量,如采用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方法。
2024/1/25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应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将其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中,并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2024/1/25
成本会计定义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 要研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 本的核算、分析、控制和决策,旨 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作用
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包括提供成本信息、参与经 济决策、预测未来成本、控制成本 支出、评价业绩等。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掌握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掌握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成本会计主要关注成本的计算和记录,帮助企业准确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以及经营活动的费用支出。
而管理会计则更注重成本的分析和决策,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优化经营策略和控制成本的措施。
本文将从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人工等。
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了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 分期与分布计算分期计算是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的不同生产阶段,如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
而分布计算是将成本分配到各个相关部门或活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通过分期与分布计算,企业能够了解不同环节的成本支出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措施。
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管理层的预期设定的一种理论上的成本,用于参考和评估企业的实际成本。
通过对比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成本驱动的管理管理会计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为驱动,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成本结构,以及成本与企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和降低策略。
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企业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益。
2. 预算和成本控制预算和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制定预算,企业能够明确经营目标,合理规划资源,并通过不断监控和分析成本数据,及时调整经营活动,确保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符合。
3. 盈亏分析和决策支持盈亏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对企业利润和损失的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业务盈利情况,并进行决策支持。
盈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价格和营销策略。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引言成本会计是一种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的会计方法。
该方法基于一些基本原理和准则,旨在提供准确且可靠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有效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1.成本责任原理成本责任原理强调每个成本要素应该由相关的经营活动负责人负责。
这意味着每个部门或个人应对其操作所产生的成本承担责任,并在成本记录中有相应的体现。
2.成本一致性原则成本一致性原则指的是企业应在会计期间内使用一致的成本计算方法和估计标准。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3.成本分解原则成本分解原则是指将成本分解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而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分配给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费用。
4.成本阶段性原则成本阶段性原则要求将成本按照其发生的阶段进行分类和记录。
常见的阶段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
三、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相对较少且按订单进行的企业。
该方法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订单,以确定每个作业或订单的成本。
这有助于企业了解每个作业或订单的盈利能力。
2.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的企业。
该方法将所有生产活动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生产过程,以得出每个过程的成本。
这有助于企业评估不同过程的成本效益。
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将成本分解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为每个成本项设定标准。
企业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来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适用于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成本法适用于无法直接分配给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成本。
四、结论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准确了解和控制成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明智的经营决策,提高效益和盈利能力。
成本会计必备知识点

成本会计必备知识点一、成本会计基本概念。
1. 成本的定义。
- 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
在企业中,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
例如,生产一件衣服,用到的布料、人工、机器设备折旧等费用都是这件衣服的成本。
2. 成本会计的职能。
- 成本核算:这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它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例如,确定某一期间内生产的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成本分析: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
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
- 成本控制:制定成本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使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之内。
如企业设定每个产品的人工成本上限,通过监督实际人工成本使用情况来控制成本。
- 成本预测: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结合企业发展前景以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
例如,根据市场原材料价格走势预测下一季度产品成本。
- 成本决策: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有关资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如企业决定是自行生产零部件还是外购零部件时,需要进行成本决策。
3. 成本对象。
- 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产品、服务或部门等。
例如,在生产企业中,成本对象可以是某一型号的汽车、某一批次的电子产品;在服务企业中,成本对象可以是某一个培训项目、某一次咨询服务。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1. 成本核算的要求。
- 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成本核算应当与企业的管理要求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要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例如,企业管理层需要了解不同产品线的成本情况以进行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调整,成本核算就要能够提供按产品线划分的成本数据。
-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只有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合理分配的间接生产费用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成本会计基本原理和核算方法CostAccounting

成本会计
5
课程简介
财务管理 会计学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2020/5/76教材与参考网站
• 一、教材:王华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 二、参考作者
• 于富生、乐艳芬、万寿义、王平心、陈良华、欧 阳清、潘飞等
三、参考网站
中国管理会计网
世界经理人网站
东方会计网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会计视野
中华财会网
中国会计网
工2020厂/5/管7 理顾问
7
欧阳清(东北财大)
• 致力于成本管理与 经济分析的研究, 公开出版专著和教 材20余部.
2020/5/7
8
万寿义(东北财大)
• 近几年先后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 计》等刊物上发表有关财务会计、成本会 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80余篇。
• ③70年代,AICPA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 指在经济活动中所蒙受的牺牲。80年代,FASB将成 本理解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价值牺牲,即为了消费, 储蓄,交换,生产等所放弃的。2003年罗纳德.希尔 顿在其所著的管理会计学中认为:成本可被定义为达 到某一目的而做出的牺牲。
2020/5/7
19
2020/5/7
14
课前案例
老张辞去原来月薪1500元的工作后和老伴一起用自家的门面房开了 一家小饭店,生意兴隆。在开业的第一个月发生了以下支出: 1、将原来的门面房改装成店面支付装修费108000元,摊销期假设为3年。 2、开业前一个月购买煤气灶、抽油烟机、冰箱、消毒碗柜等设备支出 36000元,折旧期限为3年。 3、雇用了2名店员,工资、福利及“三金”每月支出3200元。 4、购买面粉、肉、青菜、油、调料等烹调用的原料8650元,本月全部用 完。 5、按照煤气表的耗用度数计算,本月煤气支出500元,水电费支出1200 元。卫生检疫费500元,营业税等各项税金1557元。 6、开业时发放的宣传材料等小广告支出1000元。 7、当月营业额为25000元,全部为现金收入。 请大家为老张计算一下本月的成本和利润。
成本会计课件ppt完整版

直接材料成本核算
材料消耗量的核算
记录并核算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材料数 量。
材料价格的核算
根据采购价格和市场价格波动,核算直接材 料的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分析和处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工时的核算
记录并核算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作时长。
工资及附加的核算
根据工人工资和附加福利,核算直接人工成本。
成本预测与决策
REPORTING
成本预测的方法与应用
成本预测方法
成本预测应用
定量预测法(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 和定性预测法(如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 等)。
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进行成本预测,以支 持产品定价、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
成本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成本决策程序
确定决策目标、收集相关信息、提出备选方 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成本核算的程序与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项目、确定 成本计算期、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 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等
VS
成本核算步骤
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正确处理跨期 摊提费用、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等
2023
PART 03
生产成本核算
REPORTING
01 02 03
因素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应用
成本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01
用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02
用于企业外部的财务报告和决策 支持
03
用于行业或市场的成本比较和竞 争分析
成本考核与评价
考核 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
成本会计教案

成本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成本会计的核算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2.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3. 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方式4. 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和应用三、教学过程:一、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15分钟)成本会计是一门研究生产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学科,主要涉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的研究。
它通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成本会计的作用:1. 提供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通过成本会计可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和决策;2. 提供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手段。
通过成本会计可以监控企业各项成本的变化,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3. 提供企业盈利状况的评估标准。
通过成本会计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利润率和利润额,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15分钟)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成本原则。
即成本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不以市场价格或其他估价为准;2. 收入配比成本原则。
即企业的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成本进行配比,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3. 成本持续性原则。
即成本会计要求对成本进行持续的记录和追踪,确保成本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 成本分配原则。
即成本应当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分配,以反映出各个产品或部门所负担的成本。
三、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方式(30分钟)1. 成本计算方法:(1) 直接成本法。
即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上;(2) 间接成本法。
即将间接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成本通过适当的分配基础进行间接分配。
2. 成本核算方式:(1) 作业成本法。
即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按照作业方式进行核算,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差异大的企业;(2) 部门成本法。
即将成本按照部门进行核算,适用于产品差异小、生产过程简单的企业;(3) 过程成本法。
2024年度-最新成本会计ppt课件精品课件

1
目录
• 成本会计概述 • 成本核算基本原理 •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实务 •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实务
2
目录
•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实务 • 现代服务业企业成本核算实务 • 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利用
3
01
成本会计概述
4
成本会计定义与作用
成本会计定义
成本会计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 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 价值管理活动。
降低成本途径
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 生产率、降低采购成本等。
成本考核与分析
定期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11
03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实务
12
材料费用核算
01
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
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
02 03
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下,材料采购成本根据实际发生 的费用进行核算;计划成本法下,材料采购成本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价 格进行核算,差异部分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材料费用的分配
根据领料单等原始凭证,将材料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对象,如产品、车间 或部门等。
13
人工费用核算
销售商品账务处理
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要求,对销售商品进行账务处理,包括填制会 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
销售商品成本控制
通过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优化销售渠道、降低销售费用等方式,控 制销售商品的成本。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三、成本及其内容 • 1.什么是成本? • 国外的研究: • 195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委员会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指为实
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 • 195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名词委员会认为,成本是指用以取得 或者说将能取得资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其他资产,给付的报酬 或承诺的债务,并以货币衡量的数额。这一概念将成本界定为获得某种利 益而支出,每一种支出如果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都代表一项成本。(涵盖 了资产;资产的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 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70年代,AICPA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蒙受 的牺牲。 • 80年代,FASB将成本理解为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价值牺牲,即为了消费,储 蓄,交换,生产等所放弃的。 • 2003年Ronaldw.Hilton在其所著的管理会计学中认为:成本可被定义为达到 某一目的而做出的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成本根据它 所处的背景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为了某一目的而以特定方法分类和记录 的成本数据,可能并不适合于另一种用途。“目的不同,成本不同”可以 很好的形容这一成本管理思想。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 2.成本的内容 (1)按经济内容分类。产品的生产过程或劳务的提供过程也是生产部门(如生
产车间)或劳务提供部门劳动对象、劳动力、劳动手段以及发生在这些部门 的其他经济资源的消耗过程。这些消耗构成了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因此, 成本按经济内容分为以下几项:①材料成本;②燃料成本;③动力成本;④ 人力成本;⑤折旧成本(折旧费);⑥因生产原因发生的废品损失以及季节 性停工、设备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⑦生产部门发生的其他经济资源耗费, 如水电费、办公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以上构成产品成 本的因素,也称为成本要素。 (2)按计入产品、劳务的方式分类。①直接计入产品、劳务的成本。对于那些 直接作用于产品、劳务,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生产耗费以及直 接为劳务提供发生的耗费,应直接计入产品、劳务成本。由以下几项构成: 直接材料,直接为产品生产、劳务提供而发生的材料耗费;直接人工,直接 从事产品生产、劳务提供的工人的人力耗费;燃料和动力,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劳务提供的燃料和动力耗费;废品损失,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品而发生的 损失。②分配计入产品、劳务的成本。发生在生产部门的有些耗费,没有直 接作用于产品、劳务,而是为组织产品生产、劳务提供而间接发生的,如生 产部门生产管理用材料、管理人员人工费、管理用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 与修理费、劳保费等,一般称为制造费用(费用和成本是有区别的,这个问 题下面将要述及,这里的“制造费用”虽然带有“费用”字眼,但并不属于 费用的范畴)。制造费用一般应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劳务成本。 上述产品、劳务成本的构成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 动力”“、废品损失”、“制造费用”等,称为成本项目,也即产品、劳务 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成本的特征: 第一,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耗费,也即成本强调一定的负担对象。成本是为生产
特定产品、提供特定劳务而发生的,那么特定产品、劳务就是成本的负担者 ,也即成本负担对象。没有负担对象的经济资源耗费,不是成本,如产品销 售费用、资金筹集费用、企业管理费用。 第二,成本表现为一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即各种资产的 耗费过程,包括劳动对象(材料资产)耗费、劳动力(人力资源)耗费、劳 动手段(固定资产)耗费等。上述资产消耗到一定程度,产品生产完成。 第三,成本的发生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由于成本表现为一种资产转变为 另一种资产,没有流出经济利益,因此也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费用及其内容
• 1.什么是费用?
•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2.费用包括的内容
• 长期以来都是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划分,一般分为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动 力费用、人工费用、折旧费用、税金费用、利息费用、其他费用等。这种 分类是基于“大费用”概念: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生产耗费,无论 这些耗费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只要耗费了就是费用。当前费用的分类是基 于费用的求偿性这一特征进行的。由于费用是日常经济活动中为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获取一定营业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那么费用就要求 在发生的当期得到补偿从而得出当期营业利润。可以从当期营业收入中得 到补偿的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 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前三项费用是为本期已销售产品或已提供劳 务而发生的由特定产品、劳务收入补偿的费用;后三项费用没有特定耗费 对象,应由本期日常经济活动取得的收入全额弥补。源自第二讲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与任务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组织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一、支出及其内容 • 1.什么是支出? • 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开支和耗费的总称。 • 2.支出包括的内容 • 资本性支出; • 收益性支出; • 营业外支出; • 利润分配支出。
成本会计
COST ACCOUNTING
任 课 教 师 :王 娟
第二讲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成本的含 义及作用,掌握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正确 认识成本会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考核要求 理解: 1.成本的概念及作用; 2.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掌握: 1.成本会计的对象和各项职能。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及其作用
• 国内对成本概念的研究 • 传统观点: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 • 中国会计学会(1996)将成本定义为:成本就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
而耗费的本钱。这一观点可称之为耗费论。 • 阳昌云(2000)认为成本本质上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耗用和时间
因素构成成本的基本要素。成本具有空间性、系统性、连续性、替代性、 责任性、综合性等特性。所以定义成本概念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和特性。 • 陈汐、沈红(2003)从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不同角度对成本概念进 行比较分析,提出会计学的成本概念更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传统的财务 会计受制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将成本理解为企业为了获得 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管理会计扩展了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多维成 本概念。 • 张敦力(2004)提出成本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不包括偿还债务、退还 投资)而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合理、必要的支出。并认为只有按支出的目的 来梳理成本的外延,才能从本质上正确认识成本的内涵,并借以构建出层 次分明、前后一贯的成本概念框架。 • 陈骏、徐明哲(2003)研究了企业战略中的成本概念,认为战略中的成本 概念战略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 竞争优势,即企业为了寻求增强(或保持)其竞争地位而发生的成本,其 内容一般包括:时间成本和先机成本、市场成本、信息化成本、学习成本 、智力成本等。 • 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成本的定义:成本是为特定产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