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同步】15分享真快乐 说课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同步】15分享真快乐 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ef7db9783e0912a3162aa6.png)
老师带着学生边读儿歌,边做动作,在互动游戏中,学 生感受到分享儿歌的快乐,也知道了除了物品,儿歌也是可 以分享的,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我们还可以分享什么呢?
活动一:分享真快乐
环节三:多样分享,升华认识
看,学生们分享了手工作品、有趣的经历、舞蹈……
活动一:分享真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
《分享真快乐》说课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1
我校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部分学生形成了自私、独占、以自我为中 心等不良的性格,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极 其不利的。因此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 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只有当你有足够多的资本时,允许你失误的次数才会逐渐增加。拥有足够多 的资本,哪怕尝试个三番五次失败了,也不会伤你元气。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 的机遇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时代表面上人人机会平等,但是给穷人的 机会非常有限。王思聪失败一次不过是兴趣爱好的失败,而你失败一次则是生存 生活的失败。穷人,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因为没有钱,知识就是你最大的财 富。穷人,更应该谨慎和保守,因为生活不允许你失败。
把这段话反复读二十遍!!参透股市的本质!不然你永远是底层的韭菜!! 股市崩盘?钱到底去哪了?是蒸发了吗?还是被某些人赚走了?举个例子:一开始一股值一块钱 ,从一块炒到十块中间经历了九次倒手,每个人赚一块,第十个人经历暴跌,一块钱卖出去了,等 于他承担了前面九个人的利润,所以钱并没有蒸发。 钱只不过实现了换手,从一些人的手里转移到另一些人的手里。股价从一开始上涨,就是一个泡沫 不断被吹大的过程。泡沫扩大的过程中,每一个抓住机会上车的人都会从中赚一笔钱,直至最后泡 沫破裂,没有及时下车并且持有泡沫的人,将承担崩盘造成的所有损失。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股市崩盘,钱并没有蒸发,也没有消失。只不过股市的财富实现了重新分配 ,前面的人都赚到钱了,谁亏损了?最后接盘的人。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股市只是实现全社会资产重新分配的一个工具。股市崩盘,并不 会带来全社会财富的消失,它只是完成了把全社会的资产重新分配的任务。 但钱确实也蒸发了: 因为我们忽略了股市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我们看到,当牛市来临时,几乎所有人都投入了股市 :小区门口的保安、已经退休的工人、学校懵懂的学生、甚至对股市一窍不通的菜市场大妈都是市 场的参与者。 所以当雪崩来临时:几乎所有人的资产都会蒸发,因为整个社会大多数人都成了接盘侠。全民参与 必然全民接盘。你们的钱被谁抢走了?被谁掠夺了?你们自己去想,这里我不方便说太多。总之: 你们的财富已经通过股市,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 所以股市崩盘:也是一种经济危机。他是多数人的危机,少数人的狂欢。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f36b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6.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分享真快乐》位于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初期阶段,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习惯。
此内容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课,为后续学习合作、互助等社会技能打下基础。
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价值,难点则在于将分享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自我意识较强,分享行为的培养需要细致引导。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往往缺乏持久的注意力和自控力。
在知识基础方面,他们对“分享”的概念可能仅有初步认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学习兴趣浓厚,但习惯上更倾向于独自享有玩具或食物。
预测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理解分享带来的长远快乐超过即时满足,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实施分享行为时可能遇到的犹豫或抵触情绪。
解决策略包括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理解,以及设置具体情境进行实践练习。
3. 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含义,认识到分享可以带来快乐。
-能力目标: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分享行为,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乐于分享的情感态度,体验分享带来的积极情绪。
目标达成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分享的快乐,并通过家庭作业等形式,将分享行为延伸至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
4.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
-难点:将分享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克服自私心理。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包括正面激励,如表扬分享行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以及家校合作,共同营造鼓励分享的环境。
5. 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选择:采用情境教学、故事讲述、游戏体验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以适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学习方式,逐步内化分享行为,形成习惯。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下册《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附教学反思)课件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下册《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附教学反思)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3558ffbd64783e08122b68.png)
Hale Waihona Puke 环节五 课堂总结 过渡: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一份快乐,大家分享,就成了大家的快乐。希望小朋友们能把分 享的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人。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分享真快乐 “阅读更有趣” “分享的魔力” “快乐地分享” “他是‘小气鬼’吗”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 第三课,本课包含“阅读更有趣”、“分享的魔力”、“快乐地分享 ”、“他是‘小气鬼’吗”四个话题组成,这四个话题紧紧围绕"分 享"这个主题展开,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探讨分享中的规则 意识。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引 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帮助学生了解 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环节二 分享的魔力 初步理解“分享”的种类。 过渡:其实,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不仅可以和大家分享 物品,还可以分享什么呢?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是一个三角形,请给这个三角 形加上一笔,使它变成生活中的一个物品。学生动手画一画。
是想让大家分享你独特的想法?当你说完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学生 自由发言。 原来,三角形加一笔会变出那么多的东西啊!这些东西你刚才独自思考 的时候都想到了吗?这让你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体验 分享 快乐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fb8a1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7.png)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学会分享,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明白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教材通过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有限。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含义,明白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分享,懂得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含义,明白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懂得分享的良好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故事书、实践活动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故事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明白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3.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分享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分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分享。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分享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分享的含义,另一部分是分享的重要性。
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c48e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6.png)
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概念,并能将自己的物品、思想和经验分享给他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爱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快乐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并能够自主分享。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物品、思想和经验,使其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导学生认识分享的概念。
我会挑选几个学生,让他们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然后让他们轮流分享自己的物品,其他学生在听完之后,对这个物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可以是有趣、新奇、可爱等等。
通过这个小游戏,我相信学生们会对“分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会更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东西。
2. 学习新知第二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看课本上的图片,形象地了解和认识“分享”的概念。
随后,我会给学生们放一个小视频,让他们观看一个小孩子和他妈妈之间的分享行为。
通过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且更直观地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3. 活动实践第三步,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活动实践。
我会列出一个清单,让学生们认真思考自己能够分享的物品、经验以及思想。
随后,我会鼓励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一个方面进行分享。
比如,一个学生喜欢画画,那么他就可以把自己的画作分享给别人;又比如,一个学生喜欢听故事,那么他就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4. 课堂反思最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时间来反思课堂上的所学,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今天我分享了什么?分享之后有什么感想?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并且从中获得更多自信心。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分享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东西、思想、经验分享给别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693e9a4b14e852458fb57b7.png)
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享真快乐》(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生命·生态·安全》第三单元第3课的《分享真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学情分析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生命·生态·安全》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行为目标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一)、唱歌激情,引言揭题1、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为营造快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做铺垫,用快乐的歌声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2、引言揭题,板书课题。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93f9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d.png)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享真快乐》。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 12 课。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而本节课的主题“分享”,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物品。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他们往往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对于分享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或快乐,或者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分享。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能够逐渐理解和学会分享。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分享,了解分享的多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分享的快乐,感受分享带来的美好,激发学生乐于分享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分享,将分享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分享的快乐,理解分享的意义。
2、活动教学法: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分享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81aa7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3.png)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
2.培养学生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的思想和品质。
3.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注和分享身边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内容1.分享开学感受让学生以“分享我的开学感受”为题,自由发挥,从自己的角度和体验,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受和经验,让班级成员互相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2.分享自己的经历展示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个猴子安全过马路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如过马路、过铁路等,鼓励他们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全知识,避免意外发生。
3.分享身边美好事物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并进行分享。
可以从自然、人文、文化等各个方面入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享,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4.分享快乐通过讲述一个快乐的故事或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感受快乐的方法,及时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创造快乐,分享快乐,让快乐扩散,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共同探究分享和快乐的本质,让学生从情感和认知两个角度深度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演讲法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分享,并要求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地描述自己的故事和经验,充分发挥口语表达的能力,提高听说能力。
3.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意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践行分享和快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注和分享身边的美好事物。
2.教学难点通过分享和快乐的体验,深化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分享和快乐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准备视频资料和图文资料,让学生观看和阅读,引发学生对分享和快乐的思考。
2.导入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分享和快乐”,并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和体会,鼓励学生以开放、自由的方式分享暑假所经历的事情。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f6e7fc561252d380eb6eb0.png)
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享真快乐》。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说板书”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所感受到的大多是别人对他的关心与爱护。
他们不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人沟通;他们不知道分享能够更好与人相处;他们不知道与人分享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二、以人为本,说学情《分享真快乐》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四个话题紧紧围绕“分享”这个主题展开,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探讨分享中的规则意识。
本课重在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经历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创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感受分享的魔力。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分享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并乐于与大家分享,感受快乐。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与方法目标】能够掌握与他人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快乐地分享。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理解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并愿意与他人分享。
三、紧扣重点,说教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四、以生为本,说训练看一看,猜一猜,游戏中训练学生认识生活中常用物品。
摸一摸,闻一闻,实践中了解常用物品的特点和作用比一比,赛一赛,活动中学会物品的分类和整理。
演一演,练一练,情境中让分类整理入脑入心,成为习惯。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知道分享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好,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2、分享礼物,谈感受。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 》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 》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65504b3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0.png)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分享,分享的意义在哪里,以及如何去分享。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道德观念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他们对分享有一定的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体验和感悟。
此外,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家庭背景也会影响他们对分享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分享的过程,学会分享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自觉地去分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分享的过程,培养分享意识。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分享自己的物品或帮助他人,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分享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情境体验:设置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分水果、分享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体验分享的过程。
3.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历,讨论分享的意义和快乐。
4.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分享,如将自己的物品送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9b464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c.png)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分享真快乐》,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学会同他人分享的技巧,享受分享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
二、说学生: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个性鲜明,具有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
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道德与法制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1、知识目标:让学生有同他人分享的意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同他人分享的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充满自信的去生活,快乐的去生活。
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培养学生同他人分享的意识,学会同他人分享的技巧,为他们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课件;七、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分享阅读更有趣:老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享真快乐》(板书)。
老师出示课本第58页图片的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回答一个问题:图上的这个小朋友是怎么让阅读变得更有趣的?学生仔细观察后,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老师巡视指导;老师指出同学们说的真好,他通过分享使自己的阅读变得更有趣。
二、分享的魔力:老师出示课本第59页,图片的课件,并请同学们观察以后仔细的想一想,分享有什么魔力?学生仔细观察后,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老师巡视指导;老师指出同学们说的很好,分享智慧能使我们大家变得更聪明;分享快乐可以使我们大家都变得更快乐,会分享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dbf7cd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d.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 分享真快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到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对于分享,他们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
3.让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体验分享的乐趣。
2.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学会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分享的游戏和活动道具。
3.划分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分享的概念。
故事中,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糖果分给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分糖果给大家,大家会感到开心呢?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分享的含义。
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分享游戏。
游戏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东西(如糖果、文具等)分给其他同学。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952b6b6bd97f192379e908.png)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共有四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后两个话题《快乐地分享》和《他是“小气鬼”吗》,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分享的方法、技巧和原则,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旨在引导学生养成乐于分享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备受家人的呵护,他所感受到的只有别人对他的关爱,在生活中总是希望能够“独占”,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还有的因为在分享过程中的做法不恰当,导致出现不愉快。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感受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学会分享的方法与技巧,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2.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3.乐于与人分享,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是:学会与人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难点是:乐于与人分享,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享,学生说一说此时的感受,教师引导到“分享真快乐”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分享真快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学会分享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的绘本《快乐共分享》和儿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内讨论:怎样分享更快乐?全班分享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f041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a.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
本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主旨,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但自我中心主义较为严重,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参与有趣的活动,因此,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分享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分享的兴趣。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讨论分享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分享可以带来快乐。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分享经历,分享心得和感受。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分享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70188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a.png)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5课《分享真快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5课的主题,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并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分享,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能力,他们对分享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分享、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享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分享,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分享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分享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历,讨论如何做到乐于分享,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4.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分享的意义,强化学生的分享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15分享真快乐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部编版)
![15分享真快乐 说课稿-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a19c1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6.png)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部编版)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讲,课程主题为“分享真快乐”。
该主题涉及到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关注孩子们的品德修养、情感发展和社交行为,教育孩子们学会分享,培养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从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1.理解分享的概念和意义2.培养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信任3.培养爱心和善意,对个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内容学习内容Part 1:“分享” 你会吗?通过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说出自己最近得到的快乐或愉悦的事情,让小朋友们学会分享,理解分享的概念意义。
Part 2:“分享你的玩具”小游戏引导小朋友们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小游戏,学习分享的基本行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他人关爱心。
Part 3:“小朋友的善举分享”小讨论通过老师精心选择的一些小朋友善举案例,引导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借助善款、爱心接力棒和小草帽等辅助工具,让小朋友们通过合作、分享和赞扬等过程,体验分享的真正快乐。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分享,懂得分享的意义和价值2.认识到分享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3.培养小朋友们的自信和勇气,鼓励他们勇于进取和尝试分享4.提高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其成为开放的、讲卫生的、勇于尝试的小学生。
教学难点1.如何令小朋友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内在的行为,并真正学会分享2.如何从细节中促进小朋友们逐渐认识到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如何对此行为进行引导和诠释3.如何引导小朋友们从游戏中体会分享的快乐和合作必要性,帮助孩子们透彻认识分享行为的价值,从而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上能够坚定成长。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使用重点图片或演示视频,简单介绍“分享”与“快乐”的概念,引发小朋友们对分享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习环节(30分钟)Part 1:“分享” 你会吗?老师根据教学课程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小朋友们认真思考“分享”的意义和概念,让小朋友们逐渐理解到分享是一种内在的行为,能够带来他人和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享真快乐》。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说板书”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所感受到的大多是别人对他的关心与爱护。
他们不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人沟通;他们不知道分享能够更好与人相处;他们不知道与人分享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二、以人为本,说学情
《分享真快乐》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四个话题紧紧围绕“分享”这个主题展开,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探讨分享中的规则意识。
本课重在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经历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创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感受分享的魔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分享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并乐于与大家分享,感受快乐。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与方法目标】能够掌握与他人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快乐地分享。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理解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并愿意与他人分享。
三、紧扣重点,说教法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
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
习任务。
四、以生为本,说训练
看一看,猜一猜,游戏中训练学生认识生活中常用物品。
摸一摸,闻一闻,实践中了解常用物品的特点和作用
比一比,赛一赛,活动中学会物品的分类和整理。
演一演,练一练,情境中让分类整理入脑入心,成为习惯。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知道分享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好,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
2、分享礼物,谈感受。
3、小结:看来,好东西是用来分享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享》。
活动二:感受分享
1、分享啊,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个同学不去宜昌都能吃到宜昌的橘子,这就是分享的魔力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感受一下啊?
2、游戏:给三角形加上一笔,使他变成不同的图形看谁的方法多。
出示游戏规则,激发游戏兴趣。
2、分享游戏的结果,谈分享感受。
活动三:体验分享
1、游戏:快乐分享(把自己喜欢的、知道的、学会的……分享给同学)分组活动。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3.交流感受:在刚才的分享活动中,你们觉得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呀?
小结:原来分享让小朋友感到心情愉快,小朋友相互分享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设计意图:在快乐轻松的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分享的快乐。
) 活
动四:辨析分享
1、是啊,分享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是,小萌却一点儿也不快乐,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样看待这种问题呢?播放视频故事,学生交流看法。
2、儿歌展示分享小秘诀,学会分享。
3、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4、小结: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你乐于与他人分享,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分享。
如果有人愿意与我们分享物品或其他的事情时,我们要懂得珍惜,当别人不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些东西时,要学会理解别人,可能那东西对他来说特别珍贵,不适合与我们分享,这时,我们也不要强求。
5、欣赏儿歌,巩固体验:分享真快乐。
6、布置作业:把自己的开心事分享给爸爸、妈妈。
六、浓缩文本,说板书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以图画的形式呈现,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