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和现实指导意义
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和现实指导意义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张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控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并且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全面就业和稳定增长。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固有的不稳定性和失业问题。
在经济不景气时,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会下降,导致总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衰退和失业。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同时,凯恩斯主义还主张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了政府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复苏。
这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的启示。
例如,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和经济增长。
这一做法与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
凯恩斯主义提出了“逆周期调节”的概念。
即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控制通胀和过热经济;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
这一理念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在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上升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减少支出等措施来抑制过热经济;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还强调了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如果收入分配过于不均衡,富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这一观点对于当前的社会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些人的消费能力受到限制,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增长。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作者: ————————————————————————————————日期:ﻩ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马建彬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 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经济.马克思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马克思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关注经济中总支出及其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尤其强调短期内经济的变化。
凯恩斯认为,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投资,如果储蓄的每一增加不被新的投资所抵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
他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税收来刺激需求,使全球经济走出萧条。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理论,如流动性偏好、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等,以分析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
凯恩斯经济学在理解大萧条等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国家在面临经济衰退时,会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然而,凯恩斯经济学也受到一些批评,如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其过于强调政府干预,忽视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利弊。
马克思经济学,也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由德国哲学家、社会主义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和他的合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马克思经济学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
它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经济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此外,马克思经济学也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强调劳动对生产价值、分配形式和相互联系的决定性作用。
它把社会生产力发展、资本积累和社会关系变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了经济运行。
凯恩斯主义名词解释
凯恩斯主义名词解释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是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倡导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市场,调节宏观经济活动,达到稳定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保证价格稳定的目标。
凯恩斯主义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会议世纪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1.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主张需求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领导应通过财政和货币的调整,调节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稳定。
2.财政:凯恩斯主义主张领导应当通过公共支出,促进总需求增加,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通过税收来调节财政收支平衡,使公共财政保持稳健。
3.货币:凯恩斯主义认为,领导应该通过货币,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促进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消费,从而增加总需求,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4.效率工资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出效率工资理论,主张通过提高薪资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5.多重均衡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出多重均衡理论,认为市场会出现多种可能的均衡状态,领导应该通过调整,促进市场向最优的均衡状态发展,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6.市场失灵理论: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会出现失灵和不完全竞争的现象,领导应该通过干预和调节,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更好的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7.失业率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出失业率理论,认为失业率是由总需求不足导致的,领导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总体而言,凯恩斯主义是一种以领导干预市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过领导的调控,可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种思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对现代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论文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论文凯恩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被公认为是经济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总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而不是传统经济学中所强调的供给决定。
凯恩斯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总需求不足可能导致失业和经济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
在凯恩斯看来,市场经济并不总是能够自动调节,因为市场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价格粘性的问题。
因此,政府有责任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周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即人们的消费行为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而非传统经济学中所假设的理性预算。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的理论对当时的各国政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为经济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
至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仍然对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思想不仅在其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持续影响着当今的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制定。
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解释和应对各种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和经济衰退等。
凯恩斯的理论提出了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的重要观点,这在当今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应对经济衰退时会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措施,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另外,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也会根据凯恩斯的理论,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思想2007-12-30 16:27凯恩斯理论是当代最流行的垄断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之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形成。
创始人是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贝弗里奇、哈罗德、罗宾逊和美国的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克莱因等。
他们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与货币量所决定。
认为只要国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除危机,解决失业问题。
主张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如实施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实行捐税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鼓励剥削阶级奢侈浪费,加紧对外经济扩张等。
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对现代改良主义的理论和现代庸俗经济学,都有很大影响。
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通论》涉及的理论范畴很多,较为重要的理论有:有效需求原则,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或者叫投资引诱,就业与工资,总体分析,乘数原理,赤字的财政政策等等.。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由上可见,凯恩斯的经济纲领或者说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千方百计增加消费以刺激生产,维持较低的失业率;⑵实行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⑶以扩大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认为,政府即使雇佣劳力在地上挖坑再填上也会增加国民收入,因为付给劳力的钱会有一部分转为初次消费付给生产者,生产者又会将其中的一部分转为二次消费,由此循环往复不止,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赤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可取的。
第二十章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思想 3、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实例分析
第一步:这100万美元将成为生产这些投资物的人们 第三步:他们又会将其4/5,即64万美元(100×4 / 的收入; 5×4 / 5)再购买消费品,于是它又成为另一些生产 第二步:这些人将其增加的收入的 4 / 5,即80万美 这些消费品的人们的收入。 元(100×4/5)用来购买消费品,这部分又成为另 第四步:这样的过程会继续进行下去 一些生产这些消费品的人们的收入;
结果是:原始投资虽然只增加了100万美元,但把所 有这些派生收入加在一起却可以得到500万美元的收 入。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思想 4、就业理论 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就业
原因分析: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管是消费品还是投资 三大心理法则影响总需求:按照消费倾向规律,随 品的生产都不能继续增加,这就造成了“非自愿失 着社会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 业”。 越来越小,于是引起对消费需求不足。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方面的具体情况是: 西方世界所曾经遭受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20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增加了额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私人企业的活力下 外的动力。 降; 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 整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殖民化,资本主义体系已 经没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 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 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 济学的建立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 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界的一种主流思想体系,它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当代宏观经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求决定经济活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是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经济衰退。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二、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活动,以解决市场失灵和经济波动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总需求,通过减税来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借贷条件等。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增加总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三、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了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常常存在着自发性的失业,这是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减少生产和雇佣。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主张通过扩大总需求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实现充分就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利率和投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利率是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认为,降低利率可以提高投资水平,因为较低的利率可以减少企业借款成本,从而鼓励更多的投资。
因此,货币政策应该通过调整利率来刺激投资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五、经济周期和波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经济周期和波动的解释也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而非自我调节的市场力量。
因此,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来刺激需求,以平衡经济波动。
六、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政府可以实现更加平等和公正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需求决定经济活动为核心原理,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关注失业问题,通过调节利率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解决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增长。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学思想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并探讨其对经济政策和理论的影响。
一、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凯恩斯主义,他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地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并且在衰退期间会存在失业问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时期,市场无法自动实现复苏,因为企业和个人会缩减支出,导致需求不足。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即总需求中货币支出部分对于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干预方面。
首先,凯恩斯主义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并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支出,以提高总需求。
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通过减少公共支出和增加税收,以控制通货膨胀。
其次,凯恩斯主义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凯恩斯认为,通过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提高总需求。
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以确保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此外,凯恩斯主义也对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凯恩斯批评了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供给决定需求,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他指出,需求不足是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供给不足。
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率增加”的概念,强调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宏观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
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
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到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
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评价首先,新凯恩斯主义文献一直偏向于理论上的发展。
许多经济学家对新凯恩斯主义缺乏以经验为根据的著作提出了批评。
例如,费尔(R.Fair)认为,新凯恩斯主义作品已使宏观经济学脱离其经济计量基础,并建议新凯恩斯主义者要“准备考虑汇合他们的各种理念的可能性以提出可检验的结构性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莱德勒(idler )也有力地论证要恢复经验证据作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为作出回答,鲍尔、曼奎、罗默1988年发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产出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这篇有影响的论文利用全国性资料检验了菜单成本模型。
“为何价格是粘性的?”布林德的研究利用从访谈中收集的资料区别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认为是程式化论据的价格粘性的各种不同解释。
初步答案对以协调失效、成本加成定价和不成文合同为特色的凯恩斯主义解释给予支持。
布哈斯卡(V.Bhaskar )等所发表的论文利用在英国80年代期间收集的资料进一步证实:大多数厂商在经济繁荣时并不倾向于提高价格,或在经济衰退时,不轻易降低价格,而是通过工作时间、轮班劳动、存货或雇客定量配给的变动来作出数量调整反应,这些反应是压倒趋势的重要性。
凯恩斯主义简单解释
凯恩斯主义简单解释
凯恩斯主义又称为凯恩斯学派,是指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该理论建立在经济学家古典派的基础之上,是以爱德华·霍华德·凯恩斯的社会学说为基础的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思想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市场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是运用“自由竞争”和“自由集市”原则。
其次,物价水平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政府对物价的干预会扰乱市场秩序,最终会带来经济危机。
此外,尽管市场在物价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政府也具有调整宏观经济环境的能力,可以用来遏制经济的波动。
最后,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使用“激励”和“惩罚”机制,以促进经济发展,动态平衡经济。
总之,凯恩斯主义是一种依靠自由竞争和政府调控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理论,它强调政府除了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环境之外,还要创新政策实施形式。
以期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 马建彬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什么现实意义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摘要:约翰·凯恩斯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和政策立足于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分析,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运用财政、金融和货币手段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是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此,研究和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对于指导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凯恩斯就业投资宏观调控在任何市场经济社会,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又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的取向,市场机制必将完全取代传统的计划机制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当然需要市场,但我们也需要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百年历史验证了单靠发挥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繁荣,西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弱点,凯恩斯主义无疑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源泉。
那么,凯恩斯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凯恩斯主义”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1883—1964年)提出的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核心,包括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和扩大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一整套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通过“凯恩斯革命”对他所谓的“古典经济学”的变革而建立的。
早期的凯恩斯曾经是“古典经济学”的信奉者,他崇拜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自由放任”的政策能够确保“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发展。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矛盾,特别是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长期的大萧条,将“古典经济学”宣扬的“自由放任”和市场机制的乐观论调一扫而光。
论色诺芬的主要经济思想
论色诺芬的主要经济思想色诺芬(John Maynard Keynes)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经济思想,即“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间被广泛应用和推崇。
本文将分析和总结色诺芬的主要经济思想。
一、经济危机和失业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衰退和失业时期,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色诺芬认为,经济衰退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来增加总需求,并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支出。
在1930年代,全球范围内爆发了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经济萧条和失业。
色诺芬认为,政府应该采取行动来刺激经济,而不应该坐视不管,等待市场自我调节。
他提出了“新古典主义合成”理论,以弥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不足,提出了政府应该在经济衰退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和刺激经济增长。
二、消费和储蓄另一个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思想是,消费和储蓄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彼此独立的。
色诺芬认为,储蓄会减少当前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经济疲软和失业,因为当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商将减少生产,从而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消费和减少储蓄,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三、货币政策和利率货币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思想。
色诺芬认为,通过调节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政府可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并通过货币供应来影响利率水平。
当利率水平较低时,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从而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但是,当经济复苏时,政府应该调整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以避免通货膨胀和失控的财政赤字。
色诺芬提出了“反周期性货币政策”理论,即在经济增长阶段适度收紧货币政策以避免通货膨胀和失控的财政赤字。
四、国际贸易和国际汇率色诺芬还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汇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和国际汇率的不稳定会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派之一,其核心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注宏观经济运行,试图解释经济波动和衰退,并提出了政府应如何干预经济以稳定就业和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不稳定性,经济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可能出现长期失业和低增长。
凯恩斯主义批评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观念,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需求决定供给,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济衰退和失业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这种需求不足可能由消费和投资下降引起。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为了解决经济波动和衰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
具体来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 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应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降低税收来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
这被称为积极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应采取宽松的姿态,通过降低利率和扩大货币供应来鼓励投资和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
3. 就业保障: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采取措施提供就业保障,并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来保护弱势群体。
4. 收入再分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可以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从而刺激整体需求。
三、凯恩斯主义的争议与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中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的问题。
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兴起也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挑战,新古典经济学更加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尽管如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仍然对经济政策和原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凯恩斯经济思想知识点总结
凯恩斯经济思想知识点总结凯恩斯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以解决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
本文将对凯恩斯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一、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基本理论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凯恩斯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有效需求,即经济总需求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经济的总产出和总就业水平。
另外,凯恩斯还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边际倾向消费倾向”等概念,以解释个体消费和储蓄行为。
2. 消费与储蓄在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中,消费与储蓄是非常核心的概念。
凯恩斯认为,个体的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但并非完全取决于收入水平。
当收入增加时,个体的消费会随之增加,但并非以相同的比例增加,而是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增加。
凯恩斯认为,这种递减的趋势导致了储蓄的增加,因此,收入的一部分被个体用于储蓄,而非全部用于消费。
3. 投资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凯恩斯认为,投资是由于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进行的。
而未来收益的预期受到不确定性和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应通过以调控政策来鼓励投资,从而稳定经济。
4. 政府干预凯恩斯主张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则应采取紧缩性政策,以避免通货膨胀。
5. 失业凯恩斯对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他认为,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是劳动力供给过剩,因此,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解决失业问题。
二、凯恩斯主要著作1.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的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于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上。
他认为,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经济调控手段。
首先,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提高经济的总需求水平。
当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支出,来填补这个需求缺口,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凯恩斯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可以对经济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当经济不景气时,凯恩斯主张降低利率,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提高经济总需求。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他主张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
此外,凯恩斯还关注就业问题。
他认为,稳定的就业是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在他的理论中,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来减少失业率。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危机。
这些政策往往包括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实施就业计划等。
然而,凯恩斯主义理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凯恩斯主义夸大了政府干预的作用,过分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此外,凯恩斯主义并未提出有效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结构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如此,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仍然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上。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宏观经济学模型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工具,通过对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有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等。
以下是对这些模型的详细总结:1.凯恩斯主义模型: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和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总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即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该模型着重分析储蓄、投资、消费、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2.新古典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供求关系,即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决定价格。
该模型着重分析劳动力供给、资本投资、产出和价格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和扩大市场开放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
3.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改进和扩展。
该模型认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存在摩擦和不完全信息,因此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有效配置。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该模型着重分析工资和价格粘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短期经济波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整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总的来说,凯恩斯主义模型注重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模型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则将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考虑进去。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下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简介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简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指20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经济周期和政府干预在经济中的作用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简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原理以及其在现代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一、总需求和总供给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中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即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
他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方式来刺激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二、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增加公共支出,扩大政府投资,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促进经济复苏。
而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则应减少支出,收紧财政政策,以避免通货膨胀等问题的发生。
三、货币政策除了财政政策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凯恩斯认为,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为,进而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以鼓励投资和消费。
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期,则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过度投资和通胀。
四、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失业问题也有一定的见解。
他认为,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整失业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刺激投资来扩大就业机会。
凯恩斯主张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实施公共工程项目,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国际贸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国际贸易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国际贸易往往受到限制,因为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下降。
为了刺激国际贸易,凯恩斯主张通过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等方式,来促进贸易的发展。
六、争议与现实应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有人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过于依赖政府干预,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
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 马建彬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
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
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
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
进一步,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而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由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高低,而后者则与利息率呈反方向变动。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利润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这样,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货币供给和资本的预期收益是说明总需求进而说明国民收入的因素。
依据凯恩斯理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陷阱和预期收益不足。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并且递减导致消费不足。
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流动偏好陷阱导致利息率较高,而资本的边际效率又因为预期收益不足而偏低,从而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很难超过利息率,这就使得投资不足。
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经济萧条。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为此,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
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但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而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在一定时期内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但抹杀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掩盖了失业和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动机是维护其统治,该动机遭批判是政治上而不是学术上的批判,凯恩斯主义是一种宏观经济的干预,是当今社会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不是有无问题而是有多少问题。
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
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个人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里面的大多观点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但是作为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当然会比较符合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的某些观点,对我们并不适用,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很难单纯用简单的经济理论去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