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命之舟导学案15课时汇编

合集下载

2.3 生命之舟 教案 语文版八上

2.3 生命之舟 教案 语文版八上

生命之舟一、课程目标:1通过与前两篇课文相比较,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指导学生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3通过对这则新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军民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策略:比较阅读法、问答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与消息和特写的比较,使学生把握电视新闻的特点。

2难点:指导学生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配合画面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教学活动一、导入课文1.师: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得知最近社会上发生的新闻,比如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

其中你们最常用的是哪一种呢?2.师:不错,我们已经无法想象身边没有电视的生活状况。

现如今,电视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大众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媒介之一,而电视新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最深。

下面同学们将要学习到的就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

二、讲述电视新闻的基本知识1.师:在学习课文前,请大家说说你们为什么会选择看电视而不是看报纸、听广播呢? 各抒己见:因为它有图片,有声音能更好地得知事件的全貌,与其他途径比较更直观,也很方便。

2。

归纳学生发言,进行小结。

(见参考资料)三、设置问题,分析课文,概括其特点1.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的词语填空,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2.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报道的? 生:时间顺序。

3.提问:在编辑过程中,记者选取了一个视角来透视整个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它是什么?二号冲锋舟。

4.师:请大家分析刚才所填词语,看看它们传达了些什么样的信息。

生:“绕过”、“穿梭”、“搜寻”等动词表现了在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冲去”、“转舵”、“迂回”等词又体现了拯救的艰辛;?肆虐”、“抗争?、“靠拢”这些词又说明了英雄们为救人而同洪水搏斗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5.为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点拨: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驶着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轻舟,勇救一万七千多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生命之舟》导学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生命之舟》导学案 语文版

7 《生命之舟》学习目标:1.学习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于救群众的牺牲精神。

2.了解电视新闻。

3.了解电视新闻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重点)。

4.掌握生命之舟的内涵。

(难点)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报道新近发生、发现和有重大变化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形式。

这则新闻除了具备一般新闻所具有的迅速、真实、简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1)声画合一;(2)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3)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4)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2.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及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有以下特点:综合性、视像性、即时性。

3.背景资料: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

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

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靠拢.()簰.洲湾()溃.口()障碍.()穿梭.()迂.回()肆虐..()()2.语积累感人至深:穿梭:肆虐:我的疑问探究案1.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

2.分课文段落(本文可分为导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导语:(段)主体:(段)结语:(段)3.营救过程中情况紧急的句子有那些?(请在文章中找出来,并标记)4.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5.什么最后一段要详细纪录所营救的群众人数?这说明了什么?6.江流域在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家知道造成这次洪水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吗?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一次发生?二、课堂小结:三、课堂检测:练习册19页1.2.3.4四、我的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

《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生命之舟》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生命之舟》的基本内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生命之舟》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用的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珍贵和伟大。

引出本课的课文《生命之舟》。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词语句型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4. 深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讨论,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7.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绘画、手工艺等创作活动,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上《生命之舟》教案.doc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上《生命之舟》教案.doc

7.生命之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2)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准、生动、简明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与前两篇课文比较,并结合他们观看电视的实际体验,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然后体会思想情感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及群众的感激、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2.体会解说词的特点难点: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教学方法:比较法、联系实际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介本文的体裁:电视新闻2.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分析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2.教师提问:(1)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用一句话说说。

(2)为什么说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3)文章按什么顺序展开报道的?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3.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发言。

4.学生听教师讲述的情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并将自己的感想说出来5.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自己观看电视的感受,说说电视新闻的特点及语言特点。

6.教师结合本文归纳电视新闻的特点,并加以明确板书(见板书设计)7.结合课后练习一,归纳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并加以明确板书。

(见板书设计)三.设计情景,情感激发(见教师用书第79页)四.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及自己的收获五.、教师总结本课六.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生命之舟电视新闻的特点:1.视象性2综合性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简明、准确、生动、大众化教学反思:电视新闻与一般新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与前两篇课文所呈现的新闻样式比较,并结合他们自己观看电视的实际体验,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而文章内容比较浅显,引导学生自学即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生命之舟》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生命之舟》学案 (新版)语文版

生命之舟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教师讲解,学生质疑,师生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群众的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感受祖国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浓浓爱意。

教学难点:体会生动传神、言简意赅的遗词造句。

课时安排:一教时
课前自学
一、读准字音:簰嘉溃迂虐
二、理解词语:
率先:
障碍:
迂回:
肆虐:
三、了解电视新闻及特征
课堂活动
一、导入语设计
二、整体感知(本文报道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段大意?
四、讨论探究
1、电视新闻特征:
2、分析结构特点:
3、作者是如何展开报道的?
4、为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
拓展延伸
1、文中哪一个情节最难忘、最紧张、最典型,分小组交流。

2、你学习这则电视新闻,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对10月4日我校举行的实验基地揭牌仪式暨校友乡情联谊盛会写一篇电视解说词。

1。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生命之舟》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学会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生命之舟》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生字词。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生命之舟》,学习生字词。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生字词。

(2)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口语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复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读后感评价: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生命之舟》导学案

《生命之舟》导学案

7、《生命之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

3、学习武警战士、解放军奋不顾身营救群众的战斗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电视新闻语言的准确、生动和简明性。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关于文体知识: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这一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发现的重大新闻事实所进行的报道。

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

它可以系统、形象的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

电视新闻的采访报道可与新闻事件同时进行。

因此,视像性是电视新闻最基本的特点。

本文就是一篇电视新闻的解说词。

同期声:所谓同期声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或新闻现场时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同期声可分为现场效果同期声和现场采访同期声。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学法指导:标示段落序号,圈划生字词并用心识记,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解决字音字义。

)簰.()洲嘉.()鱼溃.()口靠拢.()迂.()回率.()先肆.()虐.()【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法指导:速读课文,根据问题边读边思考,了解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相关知识。

完成下面的问题:1、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什么?2、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还有背景和结语。

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探究活动三】品读课文,把握内容1、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如何展开报道的?选取了哪些重点画面来报道?2、为什么当地群众称这些舟是“生命之舟”?【探究活动四】跳读课文,学习写法学法指导:分析动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1、阅读主体部分,完成课后选词填空练习。

(1)搜寻绕过穿梭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房顶、电线等障碍,()于树丛之中,()被困群众。

(2)迂回冲去转舵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驾驶员迅速(),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

《生命之舟》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生命之舟》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生命之舟》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重点)2.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

(难点)3.学习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理解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1998年,我国遭遇百年不遇的罕见的洪涝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纷纷到抗洪第一线视察,指挥抗洪斗争。

亿万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最前线,用他们的生命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

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知识链接】①背景资料:1998年8月1日午夜,长江嘉鱼簰洲湾溃口,8万多群众生死未卜,梁家新同志带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指挥记者搭乘武警第一艘救人冲锋舟深入灾区,采拍了《生命之舟》,该片结构巧妙、语言精当、镜头感人,真实地再现了武警官兵不怕牺牲抢救受灾群众的珍贵场景,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记者不顾安危深入一线的职业作风。

特别是“小江珊”的画面,成为1998年抗洪的经典。

该片播出后,社会反响巨大,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其解说词选入中学语文八年级课本,这是湖北电视新闻作品首次入选中学教材。

江泽民同志在湖北视察期间说:“我一看见这个镜头就想流眼泪,实在太感人了。

”②电视新闻: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电视新闻:声画合一报纸新闻:看广播新闻:听【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簰州湾()溃口()靠拢()肆虐()2.解释下列词语。

感人至深:穿梭:迂回:肆虐: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空白,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

(1)……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______房顶、电线等障碍,______于树丛之中,________被困群众。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生命之舟导学案 语文版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生命之舟导学案 语文版

第7课生命之舟(第1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难点: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课前积累】1.本文的体裁:(电视新闻)2.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它的特征是:声画合一;采用时间顺序展开报道;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课上突破】一、预习反馈1.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穿梭.()肆虐..()率.先()迂.回()溃.口()2.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和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是它的视觉形象,即解说词,音响等是它的听觉形象。

二、分析课文1.读过课文后哪一个情节令你最难忘、最紧张、最典型。

2.“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3.“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为什么这里把距离写得这样具体呢?4.报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声”,这有什么好处?5.当地群众为什么把这些舟船称为“生命之舟”呢?6.本文的主旨:表达了对解放军、武警官兵的和,对他们舍己救人精神的肯定。

【课后提高】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这则“解说词”巧妙地与“电视画面”紧密配合,帮助画面正确、完整地表达事实,使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更强。

B.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

按照时间顺序写,结构紧凑,能给人以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

C.报纸广播客观的报道信息,不必用联想来获得现场感。

D.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声画合一。

2.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A.你是酷暑里的浓荫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课后反思】《生命之舟》第1课时【课上突破】一、1.略2.画面声音画面声音二、1.小女孩获救的过程。

2.表示语言省略,所说的话没有全部写出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

《生命之舟》-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2)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较为复杂,需加强巩固。

(2)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感人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命之舟》导学案

《生命之舟》导学案

《生命之舟》导学案使用时间:总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于救群众的牺牲精神。

2.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电视新闻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2.掌握生命之舟的内涵。

3.了解1998年历史背景。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精讲】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靠拢()簰洲湾()溃口()障碍()穿梭()迂回()肆虐()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四、词语积累感人至深:障碍:穿梭:靠拢:迂回:肆虐:五、写作背景六、文章主旨七、结构分析文章记录了解放军、武警战士营救群众的感人场面。

报道中,按照时间的顺序,真实地再现了感人的场面:1.8月1日晚8点20分2.2号凌晨1点多钟3.凌晨3点多钟4.凌晨5点多钟5.8月2日上午10点6.8月2日下午4点八、重点语句分析1.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

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2.2号凌晨1点多钟,记者搭乘率先下水的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的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寻被困群众。

3.……共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九、写作特色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报道新近发生、发现和有重大变化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形式。

这则新闻除了具备一般新闻所具有的迅速、真实、简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声画合一;采用时间顺序展开报道;大众化、口语化的语言特色;语言高度概括。

1.声画合一。

2.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

3.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4.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十、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及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2.视像性3.即时性十一、课后习题解答(一)指导学生透过准确、生动的语言理解课文1.作者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对营救工作做及时的同步报道。

2.解放军、武警战士是在用生命营救落难群众,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激流中,用小小的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因此,群众把这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称为“生命之舟”。

《生命之舟》导学案

《生命之舟》导学案
5.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第一、二段的意思。(4分)
六、布置预习
学习心得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交代了什么?(3分)
2.“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3.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3分)
4.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3分)
学习重点
了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声画合一。
学习难点
品味本文简明、准确、生动、大众化的语言,体会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为人的精神及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备注
布置预习:
1.学生自主掌握生字词。(包括读音、字形、解词、连词成句等)
2.诵读课文,了解本文报道了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
课题
7.生命之舟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肆虐”“率先”“同期声”“簰”。
2.诵读课文,了解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
3.了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声画合一。

【精品】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7-生命之舟word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7-生命之舟word版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案资料7.生命之舟一、字音字形靠拢.()簰.洲湾()溃.口()障碍.()穿梭.()迂.回()肆虐..()炮.弹()及格率.()二、重要词语1.肆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穿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期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资料卡片本文是一则新闻解说词,作者按时间顺序来报道,采用长镜头拍摄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感人场面,赞扬他们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答案:一、字音字形lǒng pái kuìài suōyūsì nüèpào lǜ二、重要词语1.任意侵扰或残害。

2.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频繁来往。

3.新闻术语。

指与新闻描述的过程同步的声音。

1.为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点拨: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共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说明救援工作在克服了许多艰难之后,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这是解放军、武警战士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军民鱼水情的最好诠释。

关键时刻,我们的战士用他们的生命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解放军、武警战士们的无比敬爱之情。

2.核心图解。

生命之舟导案[1]

生命之舟导案[1]

八年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课题 生命之舟课型 展示课 课时 1突然发现溃口、进行紧急营救:点明了发生溃口的地点和执行任务的部队,并总起整篇新闻。

还说明了记者随同战土们上了冲锋舟一同前往,从而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使读者增加信任感、真实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2号凌晨1点多钟来到溃口地点,开始营救工作:“凌晨1点多钟”,说明营救工作时间很长,战士们坚持到很晚的时候。

“绕过”、“穿梭”、“搜寻”等词语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消防总队的战士们进行营救工作的难度,当然也从侧面写出了水势之猛。

3、凌晨3点多钟发现第一个营救目标——苟峰:表明营救工作已经取得初步的进展,但是,这时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再一次写出了营救工作的困难,然而战士们却没有放弃,仍在继续。

4.、凌晨5点多钟发现并营救小江珊: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作者进行了重点描写。

首先对冲锋舟的营救工作做了简单的交待——救起十二位战士、群众。

然后紧接着描写了小江珊的状况:双手紧紧抱着树干,凶猛的洪水已经淹到她的腰部,情况万分危急。

此时紧急插入了同期声,有关营救人员叮嘱、安慰孩子的声音“千万别动,千万别动”,也从另一个角度交待了洪水的凶猛与营救工作的艰难。

5、8月2日上午10点共救起六十四个人:总体说明了二号冲锋舟的救援工作取得的成绩。

6、8月2日下午4点150多艘冲锋舟共救起一万七千多人:说明了救援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从而点明了题意:生命之舟。

四、写作特色 1、声画合一。

2、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

3、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4、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反馈检测选词填空1.当地群众( )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A .亲昵 B .亲切 C .友好2.凌晨三点多钟,冲锋舟上的呼唤有了( ),人们发现第一个营救目标。

A .回声 B .回音 C .回答课后小结文章整个结构的安排紧凑而有序,这是本文引人入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时间作为行文的顺序,并明确标出各个时间段,写出了救人场面的扣人心弦,增加了文章的悬念。

7 生命之舟 导学案.doc

7 生命之舟 导学案.doc

洞口七中自主学习语文导学案标题7生命之舟学习目标1.学习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于救群众的牺牲精神。

2.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学习重点:了解电视新闻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学习难点:掌握生命之舟的内涵。

学习程序学习内容t学习要求一、练习回顾听写第六课的词语。

由老师和课代表选取词语内容。

二、自学讨论1导入:山同学们自己设计,符合课文内容的精彩地导入。

2背景介绍:对课文的背景做简略地概述,语言要精简。

以上两项内容控制在4分钟之内展不完。

3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并思考:(1)文章属于什么类型的新闻,它和报纸上的新闻、广播新闻有什么不同?(不超过40个字)2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

(不超过40个字)三、展示提升1分析课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四位同学朗读,一学生读导语部分,一学生读同期声,一学生读主体部分,一学生读结语部分,注意:把握感情色彩)(2)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还有背景和结语。

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写出具体的内容)2.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部分(具体指出是那几段),说说导语部分交代了些什么内容?3.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哪个段落?(具体指出是那几段),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回答问题:A、主体部分具体写了什么?B、小女孩处境有多危险?为什么营救工作一次以一次失败?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4.救助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动作来表现的?根据课文填空,体会电视新闻语言上的特点用其作用。

四、浏览巩固电视新闻语言上的特点用其作用。

五、抽测达标由老师指定内容做《基础训练》上的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生命之舟(一课时)
班级: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编号:YW720130801015
课型:预习+展示
【抽测】
抽测前一课的词语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视新闻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2.掌握生命之舟的内涵,学习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于救群众的牺牲精神。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梁家新,1953年生,高级记者。

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编委会副社长,湖北卫视总监。

1995年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1996年获“首届湖北名记者”称号。

2、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基础知识】
一、需掌握加点字的读音。

靠拢.()簰.洲湾()溃.口()障碍.()
穿梭.()迂.回()肆虐
..()
二、词语积累。

感人至深:
障碍:
穿梭:
靠拢:
迂回:
肆虐:
【合作交流】
一、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
《生命之舟》就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报道了1998年长江洪灾中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们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这则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江泽民总书记就曾对小江姗获救的镜头做过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了记者冒死拍摄勇救小江姗的过程。

二、报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声”这有什么好处呢?
【展示提升】阅读分析,我能行!
生命之舟(节选)
8月1日晚上8点20分,湖北簰州湾突然发生溃口,广州军区舟桥某旅和湖北公安厅消防总队奉命赶往现场营救。

记者随同其中一艘冲锋舟前往,看到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请看报道:……
凌晨5点多钟,二号冲锋舟在救起十二位战士群众后,向溃口处一片歇满战士群众的树丛靠拢。

行进之中,冲锋舟上的人突然发现冲锋舟左前方一颗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腰部,情况十分危急。

由于激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

一次
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

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
...
四米、三米、两米、一米
...........……
1.文中加点的句子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描述小女孩的处境如何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视解说词要求在很短的时间里,向观众报道比较完整的事件,还要服从画面的需要,因此语言要高度凝练概括。

精读选文,把你认为精彩凝练的语句画出来,并简要说说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群众为什么把这些舟船称为“生命之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作业】
1、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A.你是酷暑里的浓阴
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
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
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2、在下面的横线上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

例句: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8月15日,我国舟曲发生了泥石流,灾情严重。

请你给灾区的人民写一条短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读下面三则消息,将三者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然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谈谈由这则信息所引发的思考(60字以内)。

消息一:中华网1月26日电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暗示他将要求修改日本战后宪法,以便让日本自卫队正式改名为军队。

小泉是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

他说:“在日本宪法下,我们被禁止把自卫队称作军队,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是军队……
消息二:新华社东京2月4日电日本防卫研究所24日发表的2004版《东亚战略概观》认为,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的导弹基地进行攻击。

消息三:新华网巴格达2月8日电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当地时间8日上午分乘25辆军车跨越科威特和伊拉克边界进入伊拉克。

这是自二战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被派到海外战斗尚在继续进行的国家。

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发的思考:(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与评价】
1、整理导学案:用双色笔更正错误,标注易错点。

并进行方法小结,看谁做的好。

2、反思一下我这节课的表现:
(1)、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你都完成了吗?你能给自己打分。

(2)、我的学习状态:①很认真,自我表扬;( )
②还可以;( )
③还要加。

( )
(3)、我的参与程度:展示了次,质疑、补充了次。

3、你对本节导学案的评价:
A、满意,难易适中;
B、题目较难,接受起来困难;
C、题目容易,吃不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