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中常见文体.doc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文体

初中文言文文体

初中文言文文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和现代汉语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种文体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简要介绍初中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及其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文言文的文体特点1、句式结构:文言文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多使用倒装句、省略句等,这使得学生在理解文意时感到困难。

2、词义:文言文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有些词的词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释和引导。

3、修辞手法:文言文常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言简意赅,意蕴丰富。

二、教学策略1、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针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教师应当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词汇、句式、修辞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语境分析:文言文的语境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语境,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意。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提高文言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文言文篇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强化写作实践:写作是巩固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语境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强化写作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古老的文体形式,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中学文言文文体教学研究一、背景介绍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广大家长和学生的焦点。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作品时感到困难。

此外,一些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文体知识点之表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文体知识点之表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文体知识点之表
文体知识点总结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刘勰在《文心雕龙。

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文体知识点之表】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1 页共1 页。

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文体知识

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文体知识

文言文文体知识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

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

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等。

2.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3.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

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

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文言文的十种体裁(全文)

文言文的十种体裁(全文)

文言文的十种体裁(全文)文言体裁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类别。

白话文中,文章可分为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学作品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自古以来,文言体裁经过古代文人长期的创作实践,发展至今,已经定型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夫文本同而末异。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词赋欲丽。

”(曹丕《典论·论文》)不同的体裁,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语言运用、义理辞章、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

学习文言文,了解文言体裁的分类和样式,分辨各种体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比较鉴别,对于理解和分析文义,加深认识和记忆,都是十分有益的。

从总体来说,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还可借鉴古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运用于白话文的写作。

文言体裁的分类,特别重要的比较合用的两家,一家是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一家是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

(以下简称姚《纂》、曾《钞》)下面结合实例对文言体裁简要地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一)论辨类这类体裁包括论说的文章和论辨的文章。

论说偏重于“说”,一般都是因事生情,有感而发,包括政论、史论、文论、事论等。

先秦诸子的文章,有很多议论性的章节片段,都可看作是论说。

例如:《孟子·鱼我所欲也》《荀子·劝学》。

单篇最早的是汉初贾谊的《过秦论》(上、中、下)。

“辨”就是判别。

察事物的是非美恶,而能区别之,叫作辨,与争论是非的“辩”通用。

论辨的文章有多种名称,例如议、驳说、说、解、难、原等都是,实例很多。

还有通常的一事一议,例如周敦颐《爱莲说》、韩愈《师说》《马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苏轼《日喻说》等。

(二)传状类“传状类者,虽原于史氏,而义不同。

”姚《纂》:“传”指传记,古代“为达官名人”作传。

首创于司马迁,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以叙写人物为中心的“传”。

例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绛侯周勃世家》。

这些文章不但记叙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且还有许多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古代文学体裁.doc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古代文学体裁.doc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古代文学体裁古代文学体裁(1)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多大异。

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文为论说文。

如《马说》。

(2)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3) 表。

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4) 赠序。

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

集而为之作序的,称为赠序。

内容多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

《送东阳马生序》(5)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一般用韵。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6) 杂记。

包括:(1)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

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

(2) 笔记文。

《世说新语》是这类文体。

(7)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8)史书体例(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战国策》。

(4)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5)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

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总结:以上是总结的古代文学体裁范例,还有史书体例的一些内容。

祝中考顺利!。

古代文言文的七种文体

古代文言文的七种文体

古代文言文的七种文体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七种主要文体表现了不同的艺术特点和形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七种文体。

第一种文体是骈文,也称夹叙夹议。

骈文是古代骈文运动中的一种,其特点是由两个短文组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交替展开。

这种文体常用于议论文章,既可以表达观点,又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说服力。

第二种文体是乐府诗,又称古乐府诗。

乐府诗是古代民歌的一种形式,具有深厚的民间色彩和沉浸情境。

这种文体以歌谣的形式呈现,以抒发人们的情感和表达对社会事物的关注。

乐府诗也经常用于咏史和讴歌英才。

第三种文体是骚体,也称骚体诗。

骚体诗是楚辞的一种文体,以其优美的辞章、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思想深受赞赏。

骚体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想)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常常以抒发忧国忧民、苦辞时事为主题。

第四种文体是辞章,也称文辞。

辞章是一种修辞华丽、言辞优美的骈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文体常用于古代文人雅言议论和颂扬人物的作品,语言通顺而雍容,韵律华丽而不失庄重。

第五种文体是碑文,又称碑铭。

碑文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具有永久保存的特点。

这种文体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历史事件、纪念人物或者寄托对逝者的追思。

碑文既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六种文体是记叙,也称叙事。

记叙是一种讲述故事的文体,常见于历史记载和小说。

这种文体注重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思考。

第七种文体是散文,又称杂文。

散文是在古代诗词文体之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散文以散文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写景、抒情、议论等多种情感在其中得以充分展现。

散文在古代文言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七种古代文言文的文体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和多样性。

它们不仅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表达方式,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古代文言文文体

古代文言文文体

古代文言文文体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历史记录、哲学著作等。

由于古代文言文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必备工具。

古代文言文的文体主要可以分为史传文、议论文、辞赋、小说文和笔记文等几大类。

1、史传文:以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如《史记》、《汉书》等。

2、议论文:包括策、论、议、辩等,主要用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3、辞赋:一种以抒情和描写为主的文体,形式讲究韵律和文采,如《离骚》、《赤壁赋》等。

4、小说文:以叙述故事为主,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

5、笔记文:是一种随笔、杂记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如《梦溪笔谈》、《石匮书》等。

以上是对古代文言文文体的简单分类,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分类归纳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分类归纳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分类归纳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对于研究中学语文的
学生而言,初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对部编版语
文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分类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这一部分内容。

散文
散文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以记述事实、抒发感情、表达思想
为主要特点。

部编版语文初中教材中的散文主要包括:
1. 游记:记录作者游历的经历、感受和见闻,如《岳阳楼记》、《黄鹤楼记》等。

2. 随笔:表达作者的个人感悟、见解和思考,如《放学后》、《我的守护者》等。

3. 心情杂记:记录作者的情感、心情和琐事,如《韩昌黎杂说》、《治家格言》等。

诗歌
诗歌是文言文的另一种文体,具有韵律和格律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初中教材中的文言诗主要包括:
1. 古体诗:以五言、七言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例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骈文诗:以对仗的文体表达作者的愿望、抱负和感慨,如《饮中八仙歌》、《赵盾赞》等。

古文篇章
除了散文和诗歌之外,部编版语文初中教材还包括一些古文篇章的研究。

1. 论语选读:选取了《论语》中的精华部分,阐述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

2. 各类古文阅读:包括了古代名家的文章和文言译文,如魏晋文学、宋元诗词等,以及常见的对联、题记、序跋等。

通过对部编版语文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有助于提升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八大文体

文言文八大文体

文言文八大文体文言文八大文体:表、说、记、铭、序、辩、传、诏1、表(议论文)奏议的一种。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2、说(议论文)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记(记叙文)杂记。

包括:山川、景物、人事杂记。

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笔记文。

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4、铭(称颂功德,记叙文)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铭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

5、序(记叙文)赠序。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序(叙)是一般的序言,放在书的前面;跋则放在书的后面,即后序。

上古时代的序都是放在后面的。

有人认为《庄子·天下》篇就是《庄子》的序。

至於《淮南子·要略》篇,《论衡·自纪》篇,《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等,更显然都是序言,它们都是在书的后面。

《说文解字》的序也在后面。

后来像萧统《文选》等书,序文才移到前面。

6、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论辨类就是论说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等。

先秦诸子书,一般都可认为论文集(通常都以政治为主)。

单篇论文则以贾谊《过秦论》为最早。

论辨类或者是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一个道理(论):或者是辨别事理的是非,驳斥别人的言论(辨)。

中考语文总复习7至9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总复习7至9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初中文言文知识归纳(文体知识、词汇、翻译)

初中文言文知识归纳(文体知识、词汇、翻译)

初中文言文知识归纳(文体知识、字词、翻译)文言文体知识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

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

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等。

2.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3.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

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

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文言文的七种文体

文言文的七种文体

文言文的七种文体展开全文文言文的七种文体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2.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3.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5.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6.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7.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初中课文中的古代文体

初中课文中的古代文体

初中课文中的古代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文言文常见文体简介

文言文常见文体简介

文言文常见文体简介作者:熊江平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3年第11期(一)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

西汉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

后来各代都有一些著名的“论”,如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二)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

如韩愈的《师说》是阐明老师这种职业的道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的道理。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

一般来说,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这种体裁;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三)辩。

“辩”是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驳证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四)原。

“原”是探源的意思。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比较强。

如韩愈的《原道》《原毁》,黄宗羲的《原君》《原臣》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五)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

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

唐代柳宗元的《三戒》也是著名的寓言。

(六)书信。

书信按照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可归于应用文。

如果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来说,大多数书信应归于议论文,书信在古代议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韩愈的《答李翊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可以当作文论、政论来读。

(七)赠序。

赠序是赠人以言,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文,但就语言形式来说属议论文。

我们学过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很好的议论文。

(八)奏议。

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可归应用文。

但就内容来说,大部分是议论文。

就语言形式来分,有的奏议是骈文,有的是散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分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分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分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史书体:这类文言文常见于史书和纪传体的写作中,以纪录历
史事件为主要目的,具有记叙、叙事的特点。

2.辞赋体:这类文言文通常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来表现其
文学造诣,以赋、颂、咏、怀等为主要形式。

3.骈文体:这类文言文通常以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为主
要特点,表现对事物的感受和思考。

4.论说体:这类文言文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以对话
形式表现出儒家思想。

以上分类仅供参考,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初中语文课文体裁归纳

初中语文课文体裁归纳

初中语文课文体裁归纳
在布编版的初中语文课文学习当中,我们会学习到非常多的文学体裁,其中古文题材有以下几种:
古文体裁: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特点是用韵。

如《陋室铭》(刘禹锡)
【记】记是描写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觉。

《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
【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说】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马说》(韩愈)《爱莲说》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诸葛亮)
【书】古代书信的一种。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文言文体裁分类

文言文体裁分类

文言文体裁分类
1. 纪传体,哎呀呀,这就像是给历史人物立传一样呢!你想想《史记》里那些生动的人物描写,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传记嘛!比如写项羽,那可是把他的英雄气概描绘得淋漓尽致啊!
2. 编年体,这不就像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生活嘛!就好像每天写日记一样。

《左传》不就是这样嘛,逐年记载历史大事,让人清楚地看到事情发展的脉络,是不是很神奇呀!
3. 国别体,哇塞,就好比把不同国家的故事分开来讲呢!《战国策》就是典型呀,每个国家的故事都那么精彩,各有各的特色,你说有意思不?
4. 语录体,哈哈,这就类似于我们平时记录的那些经典话语呀!像《论语》里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多值得玩味啊!
5. 骈体文,哎呀呀,那简直就是文字的舞蹈呀!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那华丽的辞藻,让人惊叹不已啊!
6. 赋体,这就像一场盛大的表演呀!华丽的辞藻,宏大的场面。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不就是这样嘛,把场面描写得极为壮观,让人心生向往呢!
7. 散文体,哇哦,这是最自由的体裁啦!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像韩愈的散文,或抒情或议论,多么自然而又有魅力呀!
我觉得这些文言文体裁都各有特色,各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应该好好去欣赏和学习它们呀!。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中常见文体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中常见文体

文言文中常见文体文体,指文章的体裁、类别。

文体划分的标准主要是从文章的语言形式、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应用X围等三方面考虑的。

就语言形式来说,古代文体可分为韵文、骈文、散文三个大类。

韵文和骈文、散文的区别在于押韵不押韵,韵文是押韵的,如《诗经》、《楚辞》以及各个时代的诗歌。

另外,用于规戒的箴铭一类文章也押韵,属韵文,如X禹锡的《陋室铭》。

骈文和散文是不押韵的,两者的区分是前者讲究平仄、对仗,在句式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所以骈体也叫。

四六”文),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骈文,散文没有这些规定。

散文这个概念很广泛,凡韵文、骈文以外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唐宋人把骈文叫做“时文”,把散文叫做“古文”。

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从文体而言,就是反对骈文而提倡散文。

散文有广义、狭义的分别,广义的散文是指一般非韵文的作品,狭义的散文是指文学体裁的一种。

我们讲古代散文用的是广义散文这一概念。

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四类。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类散文的特点。

一、史传文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

主要有三类。

(一)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

编年体历史散文以《左传》和《资治通鉴》影响最大。

我们学过的《彀之战》《赤壁之战》’就是这种文体。

’(二)纪传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记传体的创始人是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要内容的。

我们通常说的二十四史都是这种体裁。

我们学过的《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海瑞传》都是这种体裁。

上面说的二十四史是官修的国史,还有私人写的人物传纪也属于这种体裁,例如我们学过的《左忠毅公逸事》。

纪传体史传文对小说、故事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如六朝的志怪小说、唐宋传奇以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都深受《史记》的影响。

我们学过的.《柳毅传》《促织》就是这种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常见文体
文体,指文章的体裁、类别。

文体划分的标准主要是从文章的语言形式、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应用范围等三方面考虑的。

就语言形式来说,古代文体可分为韵文、骈文、散文三个大类。

韵文和骈文、散文的区别在于押韵不押韵,韵文是押韵的,如《诗经》、《楚辞》以及各个时代的诗歌。

另外,用于规戒的箴铭一类文章也押韵,属韵文,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骈文和散文是不押韵的,两者的区分是前者讲究平仄、对仗,在句式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所以骈体也叫。

四六”文),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骈文,散文没有这些规定。

散文这个概念很广泛,凡韵文、骈文以外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唐宋人把骈文叫做“时文”,把散文叫做“古文”。

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从文体而言,就是反对骈文而提倡散文。

散文有广义、狭义的分别,广义的散文是指一般非韵文的作品,狭义的散文是指文学体裁的一种。

我们讲古代散文用的是广义散文这一概念。

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四类。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类散文的特点。

一、史传文
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

主要有三类。

(一)编年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

编年体历史散文以《左传》和《资治通鉴》影响最大。

我们学过的《彀之战》《赤壁之战》’就是这种文体。


(二)纪传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记传体的创始人是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要
内容的。

我们通常说的二十四史都是这种体裁。

我们学过的《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海瑞传》都是这种体裁。

上面说的二十四史是官修的国史,还有私人写的人物传纪也属于这种体裁,例如我们学过的《左忠毅公逸事》。

纪传体史传文对小说、故事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如六朝的志怪小说、唐宋传奇以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都深受《史记》的影响。

我们学过的.《柳毅传》《促织》就是这种文学作品。

(三)纪事本末体
这种体裁首创于南宋时期的裒枢。

袁枢根据《资治通鉴》所提供的材料,写了一部《通鉴纪事本末》。

把1300多
年的历史,归纳为230多个专题。

它的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

三家分晋”、“秦并六国”、“高帝灭楚”、“匈奴和亲”等。

二、论说文
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

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证。

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

春秋战国时期,论说文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阶段。

所谓“诸子百家”都属于论说文的范围。

当时的论说散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语录,如《论语》、《孟子》主要是记录孔子、孟子平常的言论。

这种论说文基本上没有完整的篇章结构,每篇的题目并不等于论题,与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如《论语》第一篇“学而”即取第一句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中的“学而”两个字,与全篇内容无关。

另一种是论文集,如《墨子》、《庄子》、《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我们学过这些集子里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正式的题目,每一篇文章有明确的主题,文章的结构、层次、开头结尾都很讲究。

从秦汉开始,论说文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单篇论文,体裁也趋向多样化。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

西汉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

后来各代都有一些著名的“论”,如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二)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

如韩愈的《师说》是阐明师这种职业的道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的道理。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

一般的说,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这种体裁;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三)辩。

“辩”是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驳证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四)原。

“原”是探源的意思。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比较强·韩愈的《原道》《原毁》,黄宗羲的《原君》《原臣》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五)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

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一,《韩非子》中的
“守株待兔”等。

唐代柳宗元的
《三戒》也是著名的寓言。

(六)书信。

书信按照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可归于应用文。

如果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来说,大多数书信应归于议论文,书信在古代议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韩愈的《答李翊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可以当作文论、政论来读。

(七)赠序。

赠序是赠人以言,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文,但就语言形式来说属议论文。

我们学过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很好的议论文。

(八)奏议。

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可归应用文。

但就内容来说,大部分是议论文。

就语言形式来分,有的奏议是骈文,有的是散文。

奏议有好几种,下面介绍两种:
1.疏。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2.表。

陈述某种情或意见。

如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3.对策。

古代考试把考题写在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称为“策问”,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做对策。

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三、杂记文
杂记文又可分为两类:
(一)山川景物人事记。

这一类文章很多,例如我们学过的就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二)笔记文。

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也不过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闻轶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品、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四、应用文
应用文的范围很广泛,下面再介绍两种:
(一)墓志铭。

墓志铭是刻在石头上并且是埋在坟墓里的文字。

内容是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

如韩愈的《柳子厚基志铭》就是名篇。

(二)祭文。

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如我们学过的袁枚的《祭妹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