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1d37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9.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教学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 44+5=4964+5=69 49+20=6940+20=60 4+5=94+5=9 40+20=6060+9=69 60+9=69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 44+8=5274+8=82 52+30=8240+30=70 4+8=124+8=12 40+30=7070+12=82 70+12=8244+40=84 84―2=82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1.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1.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1521a811711cc7930b71639.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2.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过程与方法1.经历摆小棒的过程,明确“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2.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指导学生工整地书写竖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口算竞赛,激趣闯关。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所有题即为闯关成功。
2课件出示闯关内容:7+6=8+4=9+5=6+8=7+5=5+8=6+6=4+6=3学生闯关。
4公布闯关成功的,并对闯关失败的进行订正指导。
2.笔算练习,巩固方法。
1出示试题:35+34。
2指名板演。
3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全班订正。
5思考:做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从哪位加起?6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生1:笔算加法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生2:笔算加法时,个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写在十位上。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思:如果将35+34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5+37,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导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板书课题操作指导:复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算理,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学习,提取信息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1小组合作,借助情境图提取相关信息。
2汇报交流怎样解决问题。
2.请同学们读题思考,然后列出算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c777a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4.png)
五、解决问题的应用(常见题型)1、爸爸今年38岁,儿子今年12岁,两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解题关键点:①年龄问题要注意,不管过多少年,两个人的年龄差还是不变;②求谁比谁大或小几岁的问题,一般用减法。
4、裙子原来每条45元,裤子原来每条28元,现在每条裙子多少元?现在每条裤子多少元?解题关键:理解“优惠”的意思,“优惠6元”也就是现在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少6元。
所以:求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优惠的价格5、哥哥比弟弟多30元,后来爸爸又给了哥哥30元,给了弟弟45元,现在谁的钱多?多多少元?解题关键:该类问题画线段图做答更清晰。
哥哥:弟弟:今日特价每件优惠6元多30元45元30元两人相差的钱数通过画图,我们可以发现,哥哥的钱数会比弟弟多,多的钱数刚好是2个30相加的和减去45。
6、周六外卖员上午接了25单外卖,下午接了19单外卖,晚上接了30单,白天比晚上多接了多少单?解题关键:①从问题入手,白天比晚上多接多少单,要先知道白天接多少,所以要先求白天的数量;7、图书角有83本书,其中故事书有38本,科技书有32本,其他的书有多少本?解题思路:求其他的书有多少本,通过题目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道已知三个数的和及其中两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问题。
有两种解题方法:方法一:其他的书=总数-故事书-科技书;方法二:其他的书=总数-(故事书+科技书)。
8、小兔采蘑菇,白兔采了28个,灰兔采了17个,黑兔采的蘑菇与白兔和灰兔加起来的一样多。
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解题思路:①看问题,求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就是求白兔、灰兔、黑兔三个的和;②黑兔采的和白兔与灰兔加起来的一样多,就是黑兔=白兔+灰兔;第一步:先求出黑兔的蘑菇数量,即白兔和灰兔的蘑菇数量和:28+17=(个)第二步,再用黑兔的蘑菇数量,加上白兔和灰兔的蘑菇数量和:+=()9、一本书我第一天看18页,第二天看了25页,剩下的页数和已经看的同样多,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解题思路: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10、果园里有桃树27棵,苹果树35棵,梨树比苹果树少9棵,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解题思路:①看清楚问题,先找出对应的条件:梨树多少、桃树多少;②已知梨树比苹果树少9棵,求小数用减法即:梨树=苹果树-9③最后求一共=梨树的棵树+苹果树的棵树11、二年(1)班男生有25人,女生有27人,其中会游泳的有23人,会滑冰的有29人,求:二年(1)班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不会滑冰的有多少人?解题思路:①要先求出二年(1)班总人数是多少;②不会游泳的人数=总人数-会游泳的人数③不会滑冰的人数=总人数-会滑冰的人数12、妈妈买了一些物品,其中用微信支付了45元,用支付宝支付了39元,用现金支付了48元,手机支付比现金支付多多少元?解题思路:该题要先了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都属于手机支付所以①要求手机支付比现金多多少元,要先求手机支付共多少钱;②再用减法解答最后问题(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用减法,即大数-小数)13、小明会背45首古诗,小华会背38首古诗,其中两人都会的有15首,他们一共会背多少首古诗?解题思路:该题可以画图来理解。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c7e97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7.png)
第二行和第三行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口算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小朋友知道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几十加在十位上;两位数加一位数,几加在个位上;个位相加不满10是不进位加;个位相加满10是进位加,这时十位上要加1个十。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口算时,几十加在十位上,几加在个位上。
学生阅读。
小朋友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算出得数。
学生交流算法。
指名几人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集体说一说。
学生填一填得数答句,并口答答句。
学生算出得数填在课本上,并填写答句,再和同桌说说怎样算的。
学生一组一组计算写得数。
交流、确认得数。
同桌学生互相说说得数是几十多。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课 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总课时数
17
本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
Hale Waihona Puke 指出:两位数加两位数都是先用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不进位加得数十位上是两个加数十位上数相加的和;进位加个位满10,所以得数十位上比两个加数十位上相加的和多1。根据这样的规律,我们可以估计得数是几十多。(体现脑目标3C)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交流得数是几十多。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了解题里条件和问题。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b4bea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4.png)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计算器。
3. 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呢?(2)学生小组讨论,尝试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计算方法,并给予点评。
(4)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将两个数的个位对齐,相加。
第二步:将两个数的十位对齐,相加。
第三步:将两次相加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教师请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答案,并给予点评。
(3)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活动材料。
(2)学生根据活动材料上的提示,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任务。
(3)小组内成员相互检查计算结果,确保正确。
(4)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活动成果,并给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e48f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6.png)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的概念,准确进行“满十进一”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23个苹果,小红有3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知讲解1. 教师首先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原理,即从个位开始相加,如果结果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十位进一。
2. 教师通过板书示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具体步骤,如:23 + 35 = ?先算个位:3 + 5 = 8再算十位:2 + 3 + 1(进位)= 6所以,23 + 35 = 583.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做几道类似的题目,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示他们的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教师准备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进位”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练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实物操作和具体例子,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进位”的概念可能有些困难,需要我们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去解释。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1.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1.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085114c1c708a1294a4434.png)
34 + 5 (②)
84
23 + 1 8( ①)
31
27 + 4 3( ③)
7
①个位相加满十后没有向前一位进1。 ②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③个位相加得十,进1后个位没有写0占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4.列竖式计算。
37+58=95
68+15= 83
37 + 51 8
95
68 + 11 5
83
59+27= 8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课堂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4 7 ) + ( 41 6 )
(9 3 )
(4 4 ) + ( 31 7 )
(8 1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63 + 29
1
92
17 + 71 8
9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3.找出下面各题错误的原因,把序号填在( )里。
59 + 21 7
86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方法:相同数 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注意用竖式计算时,十位相加不要忘记加上个位进 上的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探究新知
例 3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师课堂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师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6018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4.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师课堂教案。
在数学教学中,加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尤其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它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呢?下面,我们结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案例,来详细介绍一下。
教案1:小学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的概念。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运算方法。
3.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试图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运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知识讲解(1)讲解两位数的概念。
(2)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2.练习①.练习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②.练习填写竖式。
③.练习竖式计算。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操作性教学法教案2:初中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熟悉两位数的加法规则。
2.掌握进位和退位的规则,能独立应用到操作中。
3.能模拟复杂的实际情境,落实加法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试图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2.掌握加法的规则,能独立应用到操作中。
三、教学内容1.知识讲解(1)讲解两位数直接相加的方法。
(2)讲解进位和退位的规则。
2.练习①.练习多步加法的应用方法。
②.练习模拟实际情境加法的运用。
③.练习综合应用。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2.实践操作法以上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师的课堂教案,希望能给需要的学生和老师带来一些参考。
通过这些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运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课上和练习中不断地加深理解和练习,充分掌握这一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精选7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bf89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8.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精选7篇)《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收集邮票?收集邮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培养办事认真的习惯和毅力。
你们看,有两位小朋友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正在数自己的邮票张数呢。
(出示情境图)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从学生提出的。
问题中,选出求和的问题:“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并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三、实践操作,探索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34+16。
(1)“34+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
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好。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巡视,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算法。
反馈方法1:我们组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4个珠子。
要加16,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
个位上4个加6个是10个珠子。
就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把个位上10个珠子拨去。
得到50。
反馈方法2:我们组用小棒来摆的。
先摆3捆4根,再摆1捆6根。
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
3捆加1捆再加1捆是5捆就是50根。
反馈方法3:列竖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一位算起?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332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f.png)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课件出示:20 + 30 = 50 + 10 = 15 + 3 = 24 + 5 =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有 35 人,二(2)班有 32 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 + 32 =(二)探究新知1、摆小棒(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 35 + 32 。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上台展示摆小棒的过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先摆 3 捆和 5 根小棒表示 35,再摆 3 捆和 2 根小棒表示 32,把 5 根小棒和 2 根小棒合起来是 7 根小棒,3 捆和 3 捆合起来是 6 捆,所以35 + 32 = 67 。
2、用计数器(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 35 ,提问:这个数表示什么?(2)要加上 32 ,应该怎么拨?(3)请一位同学上台拨计数器,边拨边说自己的想法。
先在个位上拨 2 个珠子,表示加上 2 ,再在十位上拨 3 个珠子,表示加上 30 ,结果是 67 。
3、列竖式计算(1)教师讲解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 5 + 2 = 7 ,在个位上写 7 ;十位上 3 + 3 = 6 ,在十位上写6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537cf7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1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
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时间内能口算多少道题。
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传授地方法进行口算,老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而算法多样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问题。
诚然,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
而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如对于计算23+31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下列举的方法都应当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又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
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 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
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84a6067ec102de2bd89cc.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竖式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观参博物馆啊?生:想。
师:就让我们和这些同学一起出发吧!二、新知探究(一)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二)学习例1(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学生列出算式:35+2师:为什么用加法?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3、学习竖式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始计算。
个位上是5+2=7,7应该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学习例2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因为博物馆比较远,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9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94da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f.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9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受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同学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同学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掌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具预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伙伴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日也有两个小伙伴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伙伴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美丽,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小明和小芳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帐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3、同学口头列式:老师同时板书算式:〔1〕小明应付钱: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假如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许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沟通。
5、反馈:通过沟通同学可能得出以下算法: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末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末算60+9=69。
【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f19db4a7302768f9939cb.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本文概要】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
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是本文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师准备: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38da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d.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1《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运算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加减法基础,但是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小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个两位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值。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应该怎么办呢?2.呈现(10分钟)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老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两位数加三位数,或者三位数加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答案。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2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2](https://img.taocdn.com/s3/m/2d07986fa417866fb84a8e40.png)
三、做一做
1. 32 + 8 = 4 0 32 + 18 40 38 + 319 77 67 + 14 71 25 + 25 = 5 0 2 5 + 21 5 5 0 17 + 51 3 70 9 + 31 6 45
2.
3.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6 + 17 4 3 对 5 4 + 31 9 9 3 对 2 8 + 41 6 6 4 错 2 8 + 41 6 7 4
四、拓展性练习
2 + 6 9 9 4
4 7 + 9 8 6
+2 8 6 0
四、拓展性练习
3 + 2 +6
.
+
.
.
5 5
Hale Waihona Puke 5 8五、作业 P79练习十八第2题
请老师们 指正,赐教。
直销系统 直销系统
nry51ksq
儿说:“我不是玩儿去的。姆妈给了我一个大铜板,我要去拐子(拐子是当地方言,即哥哥)在的那个干热面馆子里吃面去!”说完,蹦蹦跳 跳地朝着干热面馆跑去了。尚武看耿老爹失神地望着院门儿,就试探着轻轻问:“义父,咱们进去看看吗?”耿老爹望着院门儿慢慢地摇摇头, 轻轻地说:“不用了,义父已经丢失了三个娃儿,进去见了她们,也只能是让大家伙儿再伤心一场啊!我们父子四人当年在这个院儿里住了半 年多,她们母女和三个娃儿的感情很深哪,还有她家的女婿,都很熟悉„„”一刻,耿老爹慢慢收回眼神,叹一口气果断地对尚武说:“唉, 不进去了!咱们这就顺着前面这条大路往码头渡口上去吧。”“驾!”尚武甩一个响鞭,棕色大骡“嗒嗒嗒”疾步往码头渡口去了。他注意到, 在去码头渡口的这一路上,义父的眼泪一直没有停止过。进了码头后,耿老爹想起来当年父子四人南下前与船老大话别时,曾经说过返回时要 再来看望这个难得的好人的,要不见一见哇!正在犹豫着,远远望到前面走来一个壮壮实实的中年船工,耿老爹赶快让尚武停车。两人下车来 走几步,耿老爹弓身向对面走来的船工施礼问道:“请问这位兄弟,七年半之前在这个码头上执事的船老大还在这里做事吗?”这个船工重重 地叹了一口气,说:“唉,半年前,这船老大突然就没了,现在是当年的船老二执事呢!唉,老大好人啊!他人好去得也很痛快,一觉就睡过 去了,也算是老天照应了啊!人总有一死嘛,好死也是福啊!”说完,摇着头走了。留给耿老爹的,免不了又是一阵伤感。上一班渡船刚走不 久,下一班渡船开船还需要差不多半个时辰呢。尚武就将大骡车停在一边,父子俩下车来活动活动腿脚,看着江面说话。耿老爹给尚武讲述了 仗义的船老大当年用千盏荷花灯祭奠好兄弟白百大的感人之举,不无伤感地说:“真没有想到啊,这个船老大如今也去了„„”下一班渡船慢 慢地靠过来接过江的客人了,尚武牵起棕色大骡拉着骡车上船,耿老爹跟在车后慢慢走上渡船。想着父子们当年继续南下前最后一次来江边祭 奠白兄弟时,耿正曾经说过,父子们返回时路过长江,还要再给白幺爹拉一段二胡曲儿的。而如今儿女们生死未卜,自己身边也没有带二胡, 耿老爹的心里既伤痛又愧疚„„开船起锚的号声响了,渡船开始缓慢地向长江的北岸移动。忽然,远远望见三个人风风火火地跑上码头来了, 并且一边跑着,一边还在朝着已经行至江心的渡船不断地招手呼喊着什么。站在渡船尾部的耿老爹定睛一看,猛然间发现竟然是小青和东伢子 扶着乔氏跑来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七年半了,但耿老爹还是离着老远就一眼认出了他们。他们显然是也看见耿老爹了,都在声嘶力竭地向这 边招手呼喊着什么。耿老爹的眼泪再次哗哗
三年级数学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https://img.taocdn.com/s3/m/7100033ad4d8d15abe234eb8.png)
《部编版》;统编;新人教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和加、减法的估算。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1.能正确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初步形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5)用估算解决问题(1课时)(6)整理和复习(1课时)(7)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1.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口算方法,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铺垫。
本节课以复习导入为学生接受新课做好铺垫。
遵循知识的迁移效力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识。
2.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学过的口算题,并反复讲解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学习教具准备:PPT课件、算式卡片。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a15ff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3.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11例3的内容。
练习二第3、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1 0,要向十位进 1 的道理。
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板演:
2、口算:
34+53
( 1 )7+68+4
9+5
6+8
7+5
3、订正演
算:
5+86+64+6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 这道题中的34 改成37。
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二(3)班有多少人?(35 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 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
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
3 6
+ 3 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 叫做进位1。
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 6
1
+31 5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 6
+ 3 i 5
7 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做复习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 “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6+35=71
3 6 3 6
+ 31 5 + 31 5
1 7 1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