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被贬官住房越来越小

合集下载

住房条件变差,唐代诗人刘禹锡不泄气,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

住房条件变差,唐代诗人刘禹锡不泄气,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

住房条件变差,唐代诗人刘禹锡不泄气,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唐代诗人无时不写诗,无事不写诗,比如搬家。

俗话有搬三次家等于失一次火的说法,搬家的损失无法估算,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先后三次搬家,住房条件越来越差,但他并不恼火,挥毫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千年传诵的名篇《陋室铭》,尽显豁达性格。

山不在高很多人说唐诗已经达到了鼎盛的至高峰,后人很难超越,比如宋代和元代,由于造纸和印刷术越来越发达,文人们学习文化、查阅资料越来越便利,应该更能写出水平更高的诗歌,然而宋朝只能炫耀宋词,元代人则以杂剧为傲。

其实宋代也出现了很多诗人,如苏轼、陆游、王安石等文学大家也写了不少宋诗,但是宋诗虽然独具特色,却无法超越唐诗。

归根结底在于,唐代三百余年诞生了数千位诗人,他们的诗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宋人、元人可以模仿,但却难于超越。

水不在深就像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因支持革新被贬至到安徽和州县担任通判,按规定他可以住上三间大瓦房,但时任县令故意刁难,三次催促刘禹锡搬家,最后住进了一间陋室。

刘禹锡却满不在乎,挥手写下了一篇《陋室铭》。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刘禹锡的悲愤之作,毕竟遇到了一个势利眼,搬家越来越陋,加上俗语有搬家损失如失火的说法。

然而我们通读这篇《陋室铭》,虽然也能见到一些火药味,但是通篇的感觉,我们体会到的是刘禹锡的高雅之风。

苔痕上阶绿文章的前四句是个铺垫。

山之所以出名,其自有的险峻和秀美当然很重要,但是一座山如果没有传说,没有故事,恐怕也很难吸引游人。

同样,谭水也因为其中有蛟龙的传闻,而举世闻名。

开篇以山水起兴,的文采的确不凡。

接下来两句就有些火药味了。

虽然住在陋的房子里,但他说因为他的品德高尚,这间陋室也声名远播。

就像现代人,有人住着豪宅,开着豪车,但是因为品行不端,而令世人不齿。

反而那些住着陋的房子里,因为人缘不错,天天门庭若市。

接下来,开始描述自己的陋室生活。

这间陋室虽然偏僻,但是景色还算不错,这里没有红砖青瓦,没有大理石地板,但是却有柔软的草坪和枝繁叶茂的碧绿。

刘禹锡小故事

刘禹锡小故事

刘禹锡小故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触犯了当朝达官显贵的利益。

这些大官僚在道理上辩不过他,背后就在皇帝面前说刘禹锡的坏话。

自古道:“皇帝疼奸臣。

”皇帝听信了他们的谗言,就把刘禹锡贬了官,外放到安徽的和州当通判。

本来,按照当地规定的官员待遇,通判在衙门里可以住三间大房子。

可是,和州的长官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

他见刘禹锡失势贬官,就处处为难他。

策知县假说衙门里的房子破,不好住,叫他到南门外去住。

刘禹锡知道策知县同朝廷里的保守派穿一条裤子,也巴不得同他分开住。

因此,他什么话也没说,就搬到衙门外去住了。

这事很快就传到策知县那里去了。

策知县一听,气得胡须倒竖。

心想:你这个刘禹锡,刚被贬了官,不闭门思过,夹起尾巴做人,反而满心不服气,还想再搞什么改革,那好,我就做一双小鞋拿给你穿穿,看你低不低头!策知县叫来书丞,传命刘禹锡从南门搬到北门去住,住房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刘禹锡知道,这是策知县故意拿颜色给他看,也不多说什么,就搬到北门去住了。

刘禹锡来到和州还不到半年,却持续搬了三次家。

这第三次搬家,搬到一间又旧又小的房子里,里边只能放下一架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刘禹锡十分气愤,心想: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太可恶了!不过,住房虽小,却无损于我改革的雄心。

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文章,为他住的这间简易的房子大唱赞歌,题名《陋室铭》。

文章是这样写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写完,就去请来一个石匠,把文章刻在石板上,耸立在房门前。

这事又报到策知县那里。

策知县难以为情,自己跑去看,就叫人抄下《陋室铭》。

他看了以后,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句话特别生气。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这虽然是一间简易的屋子,但由于我刘禹锡道德高尚,住了却使它散发出芳馨。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嘿,你们知道吗?刘禹锡这个人可太有意思啦!
有一天,我正在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得正欢呢,就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刘禹锡。

“哎呀,刘禹锡被贬官啦!”“可不是嘛,听说他到了个穷地方呢。

”我一听,好奇心立马就被勾起来了,这刘禹锡是谁呀?为啥被贬官了呢?
后来我才知道,刘禹锡可是个大诗人呢!他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人,就被贬到了和州。

这和州呀,可不是个好地方,又小又破的。

刘禹锡到了那儿,一开始住的地方还挺小的。

他的那些官儿同事们就想看他笑话,故意给他找麻烦。

“刘禹锡,你这住的地方也太小啦,跟个老鼠洞似的。

”一个官员阴阳怪气地说。

刘禹锡可不生气,他笑着回答:“小是小了点,但也能住人呀,我觉得挺好的。


可是那些人还不放过他,又给他换了个更小的房子。

刘禹锡还是没发火,他看着那小小的房子,心里想:“这有啥呀,房子小,我的心可不小。


于是呀,他就提笔写下了那篇大名鼎鼎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这是在说,房子虽然简陋,但是只要我品德高尚,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可真厉害,用一篇文章就把那些想看他笑话的人给怼回去了。

哇,我觉得刘禹锡真是太牛啦!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还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

这就好像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只知道哭鼻子,要像刘禹锡一样,坚强面对,说不定还能有意外的收获呢!这就是我从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里学到的,你们觉得呢?。

《陋室铭》翻译最简短的

《陋室铭》翻译最简短的

《陋室铭》翻译最简短的《陋室铭》翻译最简短的《陋室铭》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翻译最简短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注释⑴在:在于,动词。

⑵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此,这。

是:表决定。

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

吾:我,那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那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鸿儒:即大学问家,那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⑻白丁:平民,那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那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1]能够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拓展阅读:《陋室铭》分层评析文章内容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至“惟吾德馨”)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

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典故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典故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典故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典故《陋室铭》是语文重要的一课,那么关于《陋室铭》中的典故,各位同学们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诸葛亮与诸葛庐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是中国人心中崇敬的偶像。

对他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无需多言。

据记载,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前,曾在南阳郡建茅草屋而居。

传说诸葛亮曾在此躬耕隐居,一方面读书修行观天下,一方面等候明主。

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里。

关于南阳诸葛庐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湖北襄阳西南的隆中卧龙岗,二说是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

后人为纪念他,在这两个地方都修建祠堂,是为武侯祠,都有诸葛庐。

千百年来,只要有机会,人们都会来这两处瞻仰。

南阳诸葛庐到底在哪已无关紧要,这两地诸葛庐都反映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敬。

扬雄与子云亭扬雄(公元前53—公元前18),字子云,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属四川成都一带)人。

扬雄年少时好学,博览多识,但口吃,不善言谈。

四十多岁时,扬雄游学京师长安,被举荐任侍郎、给事黄门。

他为人不慕富贵,不求名利,故历经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始终未得升迁。

王莽新朝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

别人触犯王莽,扬雄却被株连。

为洗刷自己的冤屈,他曾试图投阁自杀明志,但未遂。

后王莽得知他并不知情,又任他为大夫。

扬雄在汉赋写作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与司马相如并称为“扬马”,其代表作有《甘泉赋》、《羽猎赋》、《法言》、《方言》等。

子云亭位于四川省绵阳郫(pí)县城西南11公里处的西山,是为纪念西汉文学家扬雄隐居在此读书而建。

因刘禹锡《陋室铭》提到“西蜀子云亭”,而更加出名。

孔子与“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出自《论语》中的《子罕》篇。

这篇文中有这样的话——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九夷”指东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陋室铭教案篇一[课标要求]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5、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学法点悟]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这篇文章的“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自己的心志和情趣。

[整体感知]“陋室”,简陋的房子。

“铭”,本是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

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疑难解析]质疑: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解惑:从山水写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刘禹锡

8.你觉得陋室的主人是一
个怎样的人?
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 合污,重视自身修养,是一个有高洁 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人 。
托物言志——

陋室
写法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陋 室 铭
比喻起兴 仙 龙 喻 德馨 高安 洁贫 环境清幽(景) 傲 乐 岸道 陋室不陋 交往高雅(友) 节情 生活恬适(趣) 操 趣 反诘(反 古贤自喻 问)点题 比喻起兴 反衬类比 托物言志
山 水 喻 陋室
课 文
陋 室 铭


品德高尚 德馨: 陋室铭 博学的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鸿儒: 没有什么学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白丁: 问的人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官府的公文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案牍: 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使动用法, 劳: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使……劳累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使动用法,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 乱: 使……扰乱 之有?
贯穿起来,点明文章主旨。 说明“陋室”并不陋,因为 主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 陋室真的很陋吗?作 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
4.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 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 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读准下列字音: xīn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 hé n rú
dú shǔ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诗豪-刘禹锡[感悟]

诗豪-刘禹锡[感悟]

一、点唐代中晚期最孤独的吟者—“诗豪”刘禹锡七、面1.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2.诗歌风格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写下《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

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

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陋室铭》赏析

《陋室铭》赏析

《陋室铭》赏析《陋室铭》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赏析相关内容。

《陋室铭》赏析篇1《陋室铭》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陋室铭》只有短短的81字。

兹录于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永贞九年,刘禹锡再度被征召上京,后又因玄都观诗讽刺了保守派而外迁。

外迁至今属广东省的连州任剌史,后又迁任今属四川的夔州,今属安徽的和州任剌史。

陋室是刘禹锡和州剌史任上所造,时间在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至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之间。

《陋室铭》大约就写于这段时间或之后不久。

陋室,就是刘禹锡任和州剌史时所建的简陋的房子。

所谓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它一般体制短小,文辞精粹;句式上多用对偶句,且合乎一定的韵律,读起来铿锵有力。

作者所记为陋室,陋室有何所记?可见他记这陋室是有目的的,也就是不为一般所记而记,其中一定隐含着作者的思想与怀抱。

所以,此文虽是铭文,却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文章前三句从“山”与“水”写起,再写到刘禹锡自己所居的陋室,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

不高的山有了仙人居住就会有名声;不深的水有了龙的存在也会有名气。

那么,陋室如果有德行的人居住也会声名远播。

很显然,作者从“山”“水”写起,是铺垫,也是类比,表明既是陋室,只要有“德”的人住着,陋室是名声也是很好的。

名山胜水如此,陋室亦然。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文章很有气势。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全文的文眼。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解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解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解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⑴在:在于,动词。

⑵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此,这。

是:表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⑻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庐,简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言中一指都指说。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和爱莲说一样的文言文

和爱莲说一样的文言文

和爱莲说一样的文言文1. 求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u,三声)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一天他)沿着小溪行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

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岸上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纷纷落下。

渔人对看见的景象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发源的地方,就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光。

(渔人)便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入。

初进时,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一下子开阔明亮起来了。

土地平坦开阔,一排排整齐的房屋。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闲,各得其乐。

《陋室铭》原文问题探究

《陋室铭》原文问题探究

《陋室铭》原文问题探究《陋室铭》原文问题探究导语:《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斯是”二句:这座简陋的房子,也正是由于我具有美德而散发出芳香。

斯、是,都是代词,“这”。

惟,只。

馨(xīn欣),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痕”二句:点点青苔滋生上了台阶,台阶因而呈现着绿色;草色映入帘帷,室内也显得一片青翠。

痕,斑迹。

“谈笑”二句:在室中一起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相互往来的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

鸿儒,大儒。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文化的人。

调素琴:即弹琴。

调,抚弄乐器。

素琴,朴素无华的琴。

阅金经:读佛经。

金经,古代用混金(一种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二句:是说悠闲地调琴,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潜心静默地读经,用不着处理官府事务那样劳神。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

案牍(dú读),官府公文。

形,指身体。

“南阳”二句:是说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子云亭也是简陋的,但都因主人而闻名。

言外之意是以自己的陋室和它们相比。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今湖北襄阳西)时居住的草房。

刘禹锡的趣味小故事20字

刘禹锡的趣味小故事20字

刘禹锡的趣味小故事20字
【原创版】
目录
1.刘禹锡与“陋室铭”的故事
2.刘禹锡与“望洞庭”的故事
3.刘禹锡与“乌衣巷”的故事
正文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富有趣味性。

以下是关于刘禹锡的三则趣味小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刘禹锡与“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因参与政治改革,一度被贬为和州司马。

在和州期间,他租住了一间简陋的房子。

然而,刘禹锡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沮丧,反而以乐观的心态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陋室的景色和环境,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其次,我们来看刘禹锡与“望洞庭”的故事。

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曾游历洞庭湖。

在湖边,他写下了《望洞庭》一诗。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湖光山色与人合,绕郭行吟泛舟中”的诗句,展现了刘禹锡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品质。

最后,我们来看刘禹锡与“乌衣巷”的故事。

刘禹锡在任扬州刺史时,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乌衣巷。

在这里,他写下了《乌衣巷》一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乌衣巷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的感慨。

其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展现了刘禹锡对历史的敬畏和无奈。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趣味小故事充满了幽默和智慧,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陋室铭刘禹锡被贬故事

陋室铭刘禹锡被贬故事

陋室铭刘禹锡被贬故事嘿,你知道刘禹锡吗?那可是个超级有故事的人啊!他曾经因为一些事儿被贬,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挫折一样。

刘禹锡啊,本来在官场混得好好的,可谁能想到,命运就跟他开了个玩笑,一下子就被贬到了一个小地方。

这就好像你本来在大城市里过得挺滋润,突然有一天让你搬到一个小乡村去。

这落差,啧啧,可真够大的!刘禹锡到了那地方,一看,哎呀妈呀,这条件也太差了吧!房子破破烂烂的,就跟那陋室差不多。

可刘禹锡这人有意思啊,他没灰心丧气,反而觉得这陋室也有它的好处。

他在这陋室里读书写字,还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你想想,要是你处在他那个境地,你会怎么样?说不定早就哭天抢地,抱怨个不停了吧。

可刘禹锡没有,他还挺乐观。

他把这陋室当成了自己的小天地,在里面过得有滋有味的。

他在这陋室铭里写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话说得多在理啊!不是说地方一定要多好,关键是看有没有特别的东西。

就像一个人,不一定非得长得多帅多漂亮,只要有魅力,那也能吸引人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看看,人家刘禹锡多自信,他觉得虽然房子简陋,但是自己品德高尚啊。

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穿得朴素,但是心地善良,那也是很值得尊敬的呀!他还说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多有诗意啊!一般人看到那青苔啊、野草啊,可能会觉得烦,可刘禹锡却能从中发现美。

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他在这陋室里和那些有学问的人聊天,多有意思啊!不像我们有时候,尽和一些无聊的人混在一起。

刘禹锡被贬了又怎么样呢?他还是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就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活呀!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在困难中找到乐趣,找到自己的价值。

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学刘禹锡这种精神呢?别总是一遇到挫折就唉声叹气的,要像他一样乐观面对。

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像他那样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啊!这就是刘禹锡被贬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你觉得呢?。

刘禹锡乐观的作文素材

刘禹锡乐观的作文素材

刘禹锡乐观的作文素材嘿呀,说起刘禹锡,那可真是一个超级乐观的人呢!哎呀呀,先说说他的经历吧。

他被贬官到偏远的地方,这对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打击呀!可是刘禹锡呢?他到了那个地方,依然能够笑对生活。

就拿他在和州的经历来说吧。

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本应该住在条件较好的屋子呢,可是那些官员故意刁难他,给他安排了一个非常狭小的房子。

要是一般人呀,可能就会整天唉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啦。

但是刘禹锡呢?他不但不抱怨,反而写下了《 陋室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哇,你听听这是多么豁达的话呀!他觉得屋子虽然简陋,可是只要自己品德高尚,这屋子就充满了美好的气息呢。

这就是他乐观的体现呀,他不会被外界不好的环境轻易打倒,而是能从自身找到力量,这一点是不是超级厉害呢?再看他的仕途呀,起起落落那么多次呢。

被贬官又被贬官,可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他被贬到巴山楚水凄凉地的时候,按说那里是很荒凉的,很多人在那种境地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了。

可是刘禹锡却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样充满希望和哲理的诗句呢。

他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尽管自己暂时像是沉舟、病树,可是他知道新的生机和希望总会不断涌现的。

他没有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而是乐观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着呢。

他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的时候,没有像有些人那样一蹶不振,也没有自暴自弃。

他总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遭遇,把那些苦难当作是一种磨砺。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一样,我们是像他一样乐观面对呢,还是整天愁眉苦脸的呀?刘禹锡给我们做了一个超级棒的榜样呢!他的这种乐观,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他知道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心中有希望,有信念,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快乐和意义呀!哇,他真的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古人呢!。

刘禹锡的居家日记

刘禹锡的居家日记

刘禹锡的居家日记
825年天气晴
想我刘禹锡出身官宦家庭,自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

如今我虽被贬为和州通判,且被刺史大人冷落,安排住在三间小房子里,但我并不介意,我见住处紧靠大江,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这样写的: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没想到刺史知道之后,气坏了,大概心想刘禹锡你不思悔改啊。

得了,你再搬家吧。

于是,我又被安排到城北,房子由套三缩减到套二房。

我依然不计较这些生活待遇,我看到这个地方紧靠江边,江岸上杨柳排排,就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刺史一听,又生气了,把我安排到城中的一间房内居住。

这个房子又破又小,非常简陋。

我带的书多,就已经把房子塞得满满的,不过,这里安静,无人打扰,自己可以安心地赋诗著文,尽管简陋,可是以前的诸葛丞相不也是住过茅庐吗?吾心安处是吾家,孔老夫子不是说过,唯小人难养也,与小人又何必计较呢?环境安静,我的心情就宁静了,诗兴喷涌而出,那就作诗一首,就叫陋室铭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我很喜欢这个住所。

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诗人贬官之后的大彻大悟

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诗人贬官之后的大彻大悟

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诗人贬官之后的大彻大悟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友情,远远地超过了杜甫和李白。

我们是后世之客,以客观之,只能认为杜甫和李白属于关系不错的诗友,维持这种关系的又主要在杜甫对李白的关心和关爱,尊敬和夸奖,这些都能从杜甫有关李白的十四首诗中看得出来。

我们一直为中国诗空这一对最灿烂的明星最后居然未能互相照耀,而真的成了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所说的参星和商星,当双双陷入最困境的时候中断了联系,甚至在李白客死当涂这么一个重大的事件上,杜甫都无一诗相怀而感到深深惋惜。

从杜甫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担忧,同时更为朋友担忧的性格来看,这是一件让人惊异以至惊疑的事。

最后我们只好假设,杜甫还有一首第四次梦见李白的诗,梦中的李白千真万确地死了,此诗不知何故没有留存。

刘禹锡柳宗元和刘禹锡不是这样。

这两个人一生有着太多的相同,在学历上,同时赴京赶考,同时进士及第,同时入博学宏辞科;在仕途上,同时留任京官,同时结识二王,同时参入永贞革新,同时贬出长安,同时谪为远州司马,同时重诏回京,同时再放遥远边域,同时改任刺史;在写作上,同是诗人,同是散文家,同是哲学家;甚至在出生上,两人只相差一年或者只有几个月,几乎就是同龄人了。

第二次外放,柳宗元是到比第一次永州更远的柳州,刘禹锡是到比柳宗元的柳州更远的播州,柳州是现今的广西,播州在现今的贵州。

柳宗元一见通知就大哭起来,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他的朋友刘禹锡,刘禹锡家有八十岁的老母,如果跟儿子走,会拖死在半路上,如果不跟儿子走,会孤死在家里,他想反正自己老母已经不在了,他愿意和刘禹锡交换,宁可替刘禹锡远赴播州。

朝廷最后把刘禹锡改派连州,不能不说是因他的哭感动了铁石心肠。

刘禹锡被贬朗州十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二人同时被召回长安,原木还有留任京城的一丝希望,但他不该去参观花卉展览,更不该回来作诗一首,这就又给他惹了麻烦。

题为《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这一首诗,他是这样写的:“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刘禹锡故事

刘禹锡故事

《刘禹锡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刘禹锡的故事。

刘禹锡呀,是个很有才华的人。

他写了好多好多漂亮的诗。

有一次,他被贬官了,住的地方又小又破。

但是他一点都不难过,还写了一首诗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意思是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只要我品德好,住得也开心。

他还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游玩。

有一回,他们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到了青山绿水,刘禹锡马上就有了写诗的灵感。

刘禹锡可真厉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情。

《刘禹锡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继续说刘禹锡。

刘禹锡小时候就特别聪明,读书可认真啦。

长大以后,他的官运不太好,总是被贬。

不过,他每次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发现那里的美好。

比如说,有一次他被贬到一个小县城,那里的人都很热情,他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

他还教小朋友们读书、写诗。

他的诗就像他的心情一样,有时候很欢快,有时候又有点小忧愁。

小朋友们,要向刘禹锡学习,遇到困难不害怕。

《刘禹锡故事》
小朋友,再来听听刘禹锡的故事哟。

刘禹锡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很多人都不赞同他的观点,可他还是勇敢地说出来。

他喜欢到处走走看看。

有一次看到秋天的景色,树叶黄了,落了一地,他就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来描写。

而且呀,他对朋友特别好。

朋友遇到困难,他都会去帮忙。

刘禹锡真是个很棒的人,我们要记住他哟。

刘禹锡被贬外遭到排挤,还搬了好几次家,于是写下一篇很狂的文章

刘禹锡被贬外遭到排挤,还搬了好几次家,于是写下一篇很狂的文章

刘禹锡被贬外遭到排挤,还搬了好几次家,于是写下一篇很狂的文章古代的文人们往往有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那都是能够保持文人的风骨,这也最是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尽管生活中遭受了无数的打击和挫折,可是面对人生依旧可以从容,这也正是文人一种独特的品格。

而有的文人则是把这种品格做到了极致,特别是中唐时期的一代文豪刘禹锡。

说起刘禹锡相信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那都是不会陌生,要知道纵观整个中唐时期的诗人,刘禹锡的存在绝对是一个另类,他有着高尚的品格,并且是才华横溢,尤其是他身上那种傲气和张狂,更加使得他与众不同。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刘禹锡时常是遭受到打击,由于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更是一度被贬到不同的地方,这也使得他内心尽管很悲痛,可是依旧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态。

刘禹锡被贬到安徽时期,由于是被贬之人,当的县令更是经常为难他,更是逼着他边搬了好几次家,并且是越搬越远,也越来越偏僻,这也使得他内心很是伤感,试想自己当年可是一时的红人,更是受到了重用,只不过是由于被贬到安徽,可是谁能够想到当地的县令极不通人情,更是时常还刁难他,可是诗人依旧表现得很张狂,为此写下一首千古美文《陋室铭》,在这文章中刘禹锡更是表现出了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也令这篇文章显得与众不同。

《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诗歌,也都是别具一格,而这篇文章也正是由于自己被人逼着搬了几次家之后,内心极为痛苦,但刘禹锡就是不一样,他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以一种极为张狂的口吻写下这篇文章,通篇描写得很是生动,也很是唯美,并且里面句句是经典,其中一些较为深入人心的句子,更是成为了至理名言。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篇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刘禹锡在被贬之后所创作的。

具体来说,这是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当刺史时,被当地的官员再三的刁难,让刘禹锡住在一间破房子里面,但是刘禹锡并没有埋怨,反而能够乐观的面对,并且创作出这一首家喻户晓的“名文”。

我们能够从这篇诗文中看出来,当时刘禹锡居住的房子虽然简陋,但不失儒雅,在环境上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青葱恬静,并且,刘禹锡居住的环境文雅之至,刘禹锡并没有因为被刁难而抑郁,反而能够广交好友,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真真是积极乐观,生活充满阳光,并且,平时生活,刘禹锡更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好不惬意,同时也能够看处刘禹锡不同流合污,旷达致远的气质。

这篇诗文在写作技巧上是一种“铭文”的形式,何谓“铭文”,就是托物言志,多多的用来歌颂或者警戒自己。

所以,这首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并且,全文围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歌颂自己能够安贫乐道的情怀。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篇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洛阳才子刘禹锡的这篇脍炙人口、充满哲理、让人读后为之击掌的《陋室铭》,被人们赞誉为古今绝唱之作。

但在刘氏文章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而有趣的故事。

刘禹锡博学多才,是唐代的大诗人、哲学家,还精通医术,他的诗词豪迈旷远,人称他为“诗豪”。

刘禹锡18岁考取进士,后不断擢升,历任监察御史、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等职。

他为人正直,气骨高遒,在朝内反对宦官的腐败和藩镇的割据势力,后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逐出洛阳长达20余年之久,最后革职为安徽和州县刺史。

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看人下菜,给他安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被贬官住房越来越小愤然写下《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和州任刺史写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铭》。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刘禹锡在当时是怎样写出这篇传世佳作的。

住房越来越小,一气写出《陋室铭》
资料显示,唐贞元年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时,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同时被贬边远地区(这就是有名的“八司马事件”),从此便长期(约2l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过着像屈原一样的“逐臣”生活,极为凄苦。

种种不幸的遭遇,形成了他孤高自傲的性格,同时也给他以长期接近人民的机会。

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而在他的创作中有不少揭露、讽刺权贵和称颂高风亮节的诗文。

记者在和县文管局了解到,刘禹锡的《陋室铭》在民间流传着是被“气”出来的。

以下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8月,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通判。

按规定,刘禹锡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小人,当时看刘禹锡被贬至当刺史,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知县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
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然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后来,知县拿他没有办法,也只好罢了。

他在和县待了一年多
据和县刘禹锡年表记载,唐穆宗长庆四年(824)8月刘禹锡任和州刺史,826年冬天罢去了和州刺史。

游金陵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在和州刘禹锡也只待了一年多时间。

《陋室铭》流传千古,和县的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

陋室位于和城半边街。

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

明代正德十年(1515)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俱遭兵燹。

清乾隆年间,和州知州宋思仁重建陋室九间,民国6年(1917),岭南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一方。

室产有石铺小院和台阶,室后有小山,颇为雅洁,形似卧龙,苔藓斑驳,绿草如茵,林木扶疏。

山下“龙池”,碧波如染,游鱼浮沉清晰可见。

而今,和县的陋室,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冲刷,也无原来“陋”
字可言。

后经多代多次修葺。

门庭“陋室”二字为诗人臧克家所题。

陋室正厅塑刘禹锡全自站像,上悬“政擢贤良”横匾,主室走廊门旁有楹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两旁木柱上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楹联。

在原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一座“陋室公园”。

面积50多亩,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

池中建有临流亭、履仙桥等。

周围筑仿清镂花墙300多米,正门坐南朝北,牌坊式门楼,“陋室公园”匾额,1986年,陋室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