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传说故事简短一点的
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5篇
![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90ec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2.png)
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5篇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篇1)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头胀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上岸,进村吃人。
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天上的神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派了一位大仙下凡,杀妖降魔,去帮助百姓们。
一年离除夕还差一天,家家户户都扶老携幼逃入山上避难。
有一位老婆婆年纪大了,跑得很慢,在逃跑中,不小心碰倒一位老人,老婆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对……对不起,我急着赶路,一一不小心……实在对不起!“老人不紧不慢的说:“没关系,可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急着往山上跑呢?老婆婆听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你可不知道,我们这有一头怪兽叫“年”,它一上岸,百姓们都会成为它的囊中之物了!”老人听了,哈哈大笑:“我天不怕,地不怕,干嘛还怕一头怪兽呢?”老人又说:“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就把“年”轰走。
可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以为他在吹牛。
但老人仍然笑而不语。
婆婆实在没有办法,就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到了深更半夜,“年”闯进村,这次,“年”发现了不同之处,唯独只有老婆婆家有灯,便仔细看,灯是红色的。
“年”首先是吓了一跳,之后,“年”猛烈奔向老婆婆家,这时门开了,老人从屋里面走出来,披着红袍,手拿鞭炮,鞭炮发出僻里啪啦的响声,冲着她张开口大笑。
“年”一看,狂奔跳下大海,再也不敢出来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和噂里啪啦的声音。
三天后,村民们回到村庄,发现房屋并没有被“年”推翻。
老婆婆恍然大悟,赶紧对村民们说起老人这件事,村民们一听,都跑到老婆婆家去看,原来,老人就是天上的神仙变的。
老人治“年”有三个法宝:红对联、鞭炮、红袍。
第二年人们试着用这三个法宝,“年”果然没有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神仙,就把农历12月30日,定位过年,又叫春节。
直到现在,每逢过年,春节时,人们照样是穿新衣或红袍,放鞭炮,买红对联......................................... !你看,春节的传说神奇吧!读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应该知道过年的来历了吧!春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篇2)我们都知道春节,谈到春节,我们就想到了一个怪兽,它就是‘年'。
春节的民间传说
![春节的民间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fe998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c.png)
春节的民间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春节的传说被代代相传,这些传说与神话、民俗密切相连,反映着人们对于春节的祈愿、庆祝和祭祀的想象和神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
传说一:年兽的来历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年代,有一个可怕的怪兽,它叫做“年兽”。
年兽形状庞大,每年到了农历最后一天晚上,就会从深山中出现,到人们的村庄偷窃粮食和伤害人畜。
人们为了自保,想尽办法对抗年兽。
终于有一年,一个年轻人跟着一位仙人学会了一种叫“红色”的防护法,它能够使年兽感到恐惧,不再侵害人们。
从那时开始,人们在大年三十贴红色的年画、挂红灯笼,以示辟邪、驱凶,迎接新春的到来。
传说二:年的故事在古代的传说中,年是一条恶龙。
一年年地,他要吞食村庄内的动物、农作物和居民,给村庄带来了灾难。
人们无计可施,只能给年上香祈福,而年却无动于衷。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做“福”(音似“年”)的老人来到村庄,他向年扔出一粒火药,闪亮的火花迅速将年吓跑。
福并没有离开,他带来了丰收、吉祥和好运。
从那以后,人们在过年时就会挂“福”字,以求幸福安康。
传说三:破旧年的追逐按照传说,在农历的最后一天,旧年会变成一个穷困潦倒的老汉,而新年则是个看起来年轻且富有的小伙子。
当钟声响起,代表新年开始了。
旧年想尽办法追赶新年,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新年总是快得不可思议。
这象征着人们过去的不幸和贫病会被新的一年所带走,同时也寄予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祝愿。
传说四:红包的由来有一个叫做“斑子”的小怪物,它非常贪婪,喜欢偷偷吃人的财物。
一年,在年多大院子里扔下了一袋银子,结果被斑子发现了。
斑子把银子拿走之后,觉得特别高兴,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再也不来捣乱了。
为了感谢斑子带走了年,人们在春节时把一些硬币放在红色的纸包里,给孩子们作为礼物,以示对斑子的感激之情。
以上的传说只是春节丰富的民间传说中的一小部分,它们散布在多个地方,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国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的传说故事
![春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79106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4.png)
春节的传说故事春节的传说故事13篇春节的传说故事篇1春节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的传说故事篇2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
![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945ea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5.png)
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春节的到来,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日子了,春节界有很多习俗,那么你知道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篇一“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
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
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
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关于春节的习俗小故事篇二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传说。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也称“爆仗”、“炮仗”、“鞭炮”。
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主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
深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暴烈声使其远遁的办法。
5个春节来历传说故事
![5个春节来历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68cc5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e.png)
5个春节来历传说故事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不少关于新年春节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5个春节来历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来历传说新年起源于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
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古人重视信仰与祭祀,将黄道中推算出来的立春定为一年之首,在岁首黄道吉日举行祭祝祈年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丰收。
后由于历法变动,新年通常指阴历正月。
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春节的来历传说
![春节的来历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8372c9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8.png)
春节的来历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既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又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与之相关。
下面,我将介绍春节的来历传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令人着迷的故事吧!传说一:击退年兽根据古代的传说,春节最早是为了防御“年兽”的袭击而设立的。
相传,“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它会在每年的农历除夕降临村庄,吃掉村民和牲畜。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在除夕之夜点燃火把、炮竹,制造响声和火光,以驱赶这个恶兽。
而后来,《年兽》一书的作者郭璞以及其他文学家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年兽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这个传说成为了解释春节来历的一个重要故事。
传说二:祭拜女娲另一个关于春节来历的传说和女娲有关。
相传,在上古时代,人类的先祖经历了无尽的寒冷和食物匮乏。
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创造了太阳、月亮、山川和河流等自然事物。
为了纪念女娲,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设立祭坛,燃烧香烛,向女娲祈福。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春节来历的重要一环。
传说三:红包的起源红包袋,作为春节时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也有一个关于它起源的传说。
相传,徐福是一个出生在夏朝的仙人,他在除夕之夜来到人间,给每个孩子发放了一些金币,帮助他们度过贫困的岁月。
自此,人们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会给孩子们发放红包,以延续这个传统和纪念徐福的善行。
除了以上的传说故事,春节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和活动。
比如放鞭炮、贴门神、舞狮子和舞龙等等。
这些活动和传统都是为了庆祝春节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够祥和、幸福和顺利。
总结起来,春节的来历传说丰富多样,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无论是击退年兽、祭拜女娲,还是红包的起源,这些传说都成为了春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传说故事,我们更能感受到春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让我们一起期待春节的到来,享受这个美好的节日吧!。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bb55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e.png)
春节的由来及传说7篇春节的由来及传说1春节由来与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春节有关的故事
![春节有关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384a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7.png)
春节有关的故事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而且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与春节有关的一些故事吧。
故事一,年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兽的怪兽,它每到农历年的时候就会出现,吓唬村庄的人们,吃掉他们的牲畜和庄稼。
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和火光,于是他们在大门口贴上红色的春联,放出鞭炮和烟花来吓跑年兽。
从此,年兽再也不敢来惊扰人们了。
因此,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贴春联、放鞭炮,以此来纪念年兽的传说。
故事二,孝顺的故事。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叫孝顺的小孩,他非常孝顺他的父母。
有一年,他的父母生病了,他不顾一切地照顾他们,不仅给他们做饭、洗衣服,还经常给他们捶背按摩。
最后,他的父母都康复了,他们非常感激孝顺,于是他们决定在春节的时候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庆祝。
从此以后,每年的春节,人们都会举办宴会,以此来纪念孝顺的故事。
故事三,年画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陈年的画家,他非常善于绘画,尤其擅长绘制春节的年画。
他的年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有一年,陈年绘制了一幅非常漂亮的年画,上面画着吉祥的图案和寓意,人们看了都觉得非常喜欢。
从此以后,人们在春节的时候都会贴陈年的年画,以此来祈求好运和吉祥。
故事四,舞狮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李狮的村子,这个村子里的人们非常勇敢善战,他们常常在春节的时候举行舞狮表演,来祈求平安和好运。
有一年,村子里来了一只凶猛的野兽,它威胁着村子的安全。
李狮村的人们决定用舞狮来吓跑野兽,最终他们成功地把野兽赶跑了。
从此以后,舞狮成为了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用舞狮来祈求平安和好运。
以上就是与春节有关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民间传说色彩,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为春节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春节的传说故事
![春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21705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b.png)
春节的传说故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无论家人身在何处,都会努力回家团聚共度春节。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着迷的传说故事。
本文将向您介绍几个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年兽的来历在久远的年代里,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
年兽十分凶恶,每到除夕夜,便会出现在村庄中,吞噬村民及田间的一切。
人们无不为之恐惧,生活陷入困顿。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拿出红色的布条并贴在门上,生生将年兽吓走了。
人们发现年兽对红色非常敏感,于是在除夕夜常在门口挂红灯笼、贴门神等物品,以驱逐年兽。
这便形成了如今贴对联、挂灯笼等春节习俗。
传说二:除夕夜的故事在传统的除夕夜,除了食用团圆饭、看春晚等活动之外,还有一个传说与之相关。
传说中,每年的除夕夜,天上的灶王爷都会带着负责检查人间一年的账目小精灵下凡。
小精灵通过观察、记录每个家庭的行为和表现,将其报告给灶王爷。
因此,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前摆上水果、糖果和饼干,以招待灶王爷和小精灵。
人们相信这样可以换取一年的平安和好运。
传说三:舞龙的传说中国的舞龙表演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活动之一,背后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只凶猛的怪兽每年冬天都会出来捣乱,村庄的人们深陷不安。
直到有一天,一位英雄将怪兽击败并消灭。
村庄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每年农历新年期间,便舞动着巨龙,表演出欢快的舞蹈,希望能驱散厄运,迎来幸福和繁荣。
传说四:红包的传说红包是中国春节期间一种常见的礼物,背后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凶猛的妖怪喜欢吃小孩子。
村庄的人们发现,这只妖怪特别害怕红色,并在每年农历新年时到各家各户索要红色纸包裹的礼物。
为了保护家人免受妖怪的侵扰,人们开始在红包中放入铜钱,希望铜钱的光芒能够驱走妖怪。
久而久之,红包成为了春节期间赠送祝福和祈福的一种传统方式。
以上是关于春节传说故事的介绍。
春节的传说故事(13篇)
![春节的传说故事(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26cfc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2.png)
春节的传说故事(13篇)春节的传说故事(13篇)春节的传说故事篇1春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来自农业,古人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解字・禾部》称:“年,谷熟也。
”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周期为月,每月不见月亮那天为朔,正月朔日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西汉正式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关于“年”的传说:上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兽,形貌狰狞,凶猛异常,喜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种口味,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发现“年”每隔365天到人群聚居地尝次口鲜,且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且“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备年货吃喝饮食类是年货中的重头戏,要把主食、副食、干的、鲜的、生的、熟的都备齐。
备年货一进腊月门儿就开始了,先是准备熬“腊八粥”用的腊八米及泡“腊八蒜”用的米醋及大蒜,腊月廿三要买“祭灶”用品,接着开始备猪肉、羊肉、鸡鸭等。
此外,年糕、糖果、蜜饯以及走亲戚要带的点心匣子,也要在节前备好。
穿戴方面,过年都讲究穿新衣、戴新帽,尤其是小孩子,过年都喜欢穿上新衣服。
春节用品是必不可少的,如炮仗、灯笼、“走马灯”、年画等。
此外,写春联用的大红对子纸,以及祭神、祭祖先的神像、灶王像、香蜡纸马,也要在备的年货之中。
贴窗花和“福”字过年时,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因大多贴在窗户上,也被称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春联的同时,人们往往也在门楣或墙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有哪些传说
![春节有哪些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9c522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b.png)
春节有哪些传说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传说与之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春节传说有关的故事:
1. 年兽传说:据传说,年兽是一种形似怪兽的神秘生物,每逢除夕夜出现,会吃光村庄的食物,吓唬人民,带来灾祸。
为了防止年兽的侵袭,人们开始贴红色的对联,燃放鞭炮,以及挂起红灯笼,相信这些活动可以驱赶年兽。
2. 姑苏城灯谜传说:有一个传说称,姑苏城的天台山上住着一位名叫阎贵妃的美丽女子。
这位贵妃的美貌令人惊艳,她制作的灯谜更是难以估计。
据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解开阎贵妃的谜语,才能娶到姑苏城的女子为妻。
因此,每年春节期间,姑苏城的街头巷尾都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灯谜,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来猜谜解题。
3. 吃汤圆的传说:中国人习惯在春节这一天一起吃汤圆。
这个习俗据说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元宝的孩子,因为冬天时他的父亲去世,他的母亲没有足够的钱给他买食物,因此他只能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一种特别软糯的小米饭。
为了让他不感到寂寞和挨饿,母亲用小米饭做成了汤圆形状,这样元宝就觉得仿佛有了饱满而温暖的家庭团聚之感。
这些传说和故事将春节与神秘的神话和美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人们带来了纯粹和富有意义的节日体验。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2dad83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4.png)
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传说及传统习俗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传说有一年,世上大乱。
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
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
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
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吵闹者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正在跟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人们请神仙时把她给忘了。
弥勒佛只好说:“这样吧!今儿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
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
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
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美食饺子饺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
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春节民俗传说
![春节民俗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2cc826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7.png)
春节民俗传说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秉承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许多民俗传说经久不衰地传承下来,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神秘氛围。
本文将为你介绍几个与春节有关的民俗传说,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 神兽年兽的故事根据古老的传说,每到农历新年的除夕夜,会有一只凶恶的怪兽,被称为“年兽”,来到人们的村庄,吞噬人畜,破坏农田。
人们便想出了办法,以红色的灯笼、鞭炮和布满春联的门窗来驱赶年兽,以保护自己的家园。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春节除夕的热闹气氛和丰盛的宴席背后,隐藏着人们对寻求平安、祈求祥瑞的愿望。
2. 饺子的由来吃饺子已成为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相传,饺子起源于古代的医生张仲景。
传说有一年,张仲景看到很多百姓在寒冷的冬天生病,于是他用肉、蔬菜等食材包裹在面皮里,制作成形状像人耳朵的饺子,并以滋养营养的猪肉作为馅料。
这些饺子在人们食用后,很快恢复了健康,病痛也随之痊愈。
因此,人们将吃饺子作为春节的传统习俗,希望迎接新年的到来,健康平安。
3. 年画祭祀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春节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说在古代,农民们相信家里贴的年画能给家里带来好运和祥瑞之气。
据说,富有智慧的财神会降临到家中,为人们带来繁荣和好运。
因此,人们热衷于在春节前贴年画,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财富。
年画中的传统图案,如花鸟、山水和吉祥物等,都是为了向来访的财神展示人们的美好祝愿。
4. 禁忌与传言春节期间,人们会遵循各种各样的禁忌,以求吉利和避免厄运。
例如,不要剪头发和指甲,以免剪断财富的缘分;不要打破碗碟,以免破财;不要在大年初一扫地,以防扫走好运等等。
这些禁忌和传言有时看似迷信,但却是人们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习俗,也成为中国春节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深厚,充满了各种神秘的元素。
通过上述几个民俗传说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春节不仅仅是一个欢庆的节日,更是对祥和、吉利和富饶的期盼。
春节的神话传说
![春节的神话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ebab21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a.png)
春节的神话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这个充满祝福和欢乐气氛的节日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其中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神话故事。
故事一:年与年兽远古时期,有个可怕的怪兽,被称为“年兽”。
它体形巨大,有野兽的样子,每到农历年末,便会出现在人们的村庄,伤害和吞噬人畜。
人们都非常恐惧这个恶兽,苦苦思索如何赶走它。
有一天,一位智者在梦中得到了一个启示。
只要用红色的布条装饰房屋,放烟花和鞭炮,年兽就会被驱赶走。
村民们听闻后纷纷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在每年岁末年初都进行庆祝,用红色的布条装饰家门、窗户,放烟花,放鞭炮,以此来庆祝春节,赶走年兽的威胁。
故事二:红包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辽远古代,住在村里的一个贪心人贪图自己的利益,没有将积蓄和收获分享给别人。
这样的人骑着驴子四处旅行,他的背后挂着一个叫“呵呵”的提包。
村民们看到他恶劣的态度,互相团结,不让他们进入自己的村庄。
后来,古代的财神走进了村庄,大家为他热情接待。
财神了解了村民们的情况后,拿出许多黄金,分给村民。
村民们高兴地接受了这些黄金,并把它们放到了红包里。
贪心人看到后,对财神热情好客,对村民舍己为人感到不解。
于是,他悄悄地跟着财神,想要得到更多的财富。
然而,财神并没有给他黄金。
贪心人感到失望,回到自己的驴子旁边,开口喝骂驴子。
驴子听到后,竟然回答了他!财神走到驴子旁边,对贪心人说:“你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而这只驴子帮助别人,所以它有能力和他人沟通。
这就是你和驴子的区别。
”从那以后,人们将财富放在红包里,送给亲朋好友,象征着分享和祝福。
这个传统沿袭至今,成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活动。
故事三:年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每逢岁末,人们家里都会爆发一场可怕的瘟疫。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男女老幼,几乎没有人能逃脱这个劫难。
有一位善良的神仙,他的名字叫“太岁”。
太岁非常同情人类的痛苦,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人们不受瘟疫的侵害。
春节的民间传说
![春节的民间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d1f3a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5.png)
春节的民间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有许多民间传说与之相关。
这些传说以神奇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
1. 年兽的传说传说每逢除夕夜,一只凶猛的年兽会蜷伏在深山之中,带来凶险和不安。
这个年兽会在夜晚骚扰和吞噬人们和动物,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驱逐年兽,人们张贴红色对联、点亮烟花爆竹,以及燃放鞭炮,相信这些声光效果可以吓走年兽。
此外,年兽最怕红色,因此人们会贴红纸、穿红衣,放置红色物品,以此驱散年兽的恶势力。
2. 祭灶的故事据传,在农村地区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王爷。
灶王爷是一个掌管着人间善恶之神,是人们的家神。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待灶神非常虔诚,他们相信灶神掌管着家庭的幸福和繁荣。
据说,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会离开天宫降临人间,检查家家户户的行为善恶,之后返回天宫汇报。
为了迎接灶神的到来,人们会准备以稻谷、米饭等食物为供品,同时焚烧纸钱和燃放鞭炮。
3. 元宵节的传说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许多美丽的传说相关。
其中一则著名的传说是关于仙女与牛郎的故事。
相传,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仙女会从天上降临凡间,与尘世的牛郎相会。
这一天晚上,人们会点亮灯笼、赏花灯、品尝元宵,并举办猜灯谜、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这些传统仪式和娱乐活动,既彰显了人们对仙女和牛郎美好爱情的憧憬,也使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和梦想充满期待。
4. 五福的传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张贴大红色的对联,其中常见的祝福词就是五福临门。
相传,五福指的是寿、禄、康、众、福,分别代表长寿、高官、健康、众人安康和福气福利。
在古代,人们相信贴上五福对联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保佑家庭和一年的平安和繁荣。
而在现代,五福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5. 舞龙舞狮的传说在中国的春节庆典中,舞龙舞狮是一项非常盛行的活动。
舞龙和舞狮的起源与许多传说和故事有关。
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10篇
![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2519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a.png)
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10篇1.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相传有一个鬼界,里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一鸣,夜游的鬼魂就会赶回鬼域。
如果鬼魂在晚上做了一些不自然的事情,申屠和雷宇会立即发现它,抓住它,并把它送给老虎。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鬼魂都害怕申屠和雷宇。
所以人们在象征幸福和好运的红纸上画出申屠和雷宇,并在春节期间贴在门窗两侧,以表达人们对来年好运的美好祝愿。
据说大门上贴了两个门神,所有的妖怪都会害怕。
2.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
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
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3.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sha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4.关于春节的传说小故事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农历新年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农历新年的民间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ac7c28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2.png)
农历新年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农历新年,又称为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农历新年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富有传统文化的特色,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深远的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关于农历新年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故事一:年兽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可怕的怪兽,它的名字叫做“年”。
每逢农历年末,这个怪兽都会离开山洞,来到村庄,吃掉人们和牲畜,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恐慌。
人们为了自保,纷纷离开村庄,躲藏起来。
直到有一天,一个老人发现,年兽最害怕红色、火光和大声音。
于是,村庄里的每个人都贴上了红色的门神、点燃了鞭炮和放爆竹,想方设法将年兽吓走。
从那时起,人们每年过年都会贴红,点燃鞭炮,以纪念年兽被击败的胜利。
故事二:吃饺子的由来相传,在很古老的时候,中国的北方地区有一个叫做“寒冬”的怪物。
这个怪物的寿命非常长,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它会出来伤害人们的身体。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必须想办法抵挡这个怪物的侵袭。
经过一番思考,一位智者建议,人们在蔬菜里加入一种叫做“蒜”的调料,因为这个怪物非常害怕蒜的味道。
于是,他们把调料包进蔬菜煮熟后,制成了一个像怪物头颅一样的食物,取名为“饺子”。
人们吃掉了这些饺子后,怪物再也没有出现。
因此,后来,吃饺子成为了中国过年的重要习俗。
故事三:红包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兽”的怪物,它每年都会在农历新年的夜晚出现,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
有一天,一个叫做“辣椒”的小女孩,她非常勇敢地走到年兽面前,拿出一个装满辣椒粉的红包递给了年兽。
年兽一看到红包,被辣椒粉呛得痛苦不堪,赶紧逃走了。
从那以后,人们纷纷给孩子们包红包,里面放入一些钱财,希望能够保佑他们平平安安,远离灾难和痛苦。
故事四:桃木剑传说传说,农历新年时,一些邪恶的妖怪会趁人们放鞭炮的时候,乘机探查人间。
为了保护村庄和家人的安全,一个名叫李大嘴的人学会了制作桃木剑。
他找来桃树,挑选直径合适的桃木枝条制作剑身,然后削尖一头,刺青绳索为剑柄。
春节的习俗传说与民间故事
![春节的习俗传说与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f9925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3.png)
春节的习俗传说与民间故事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说。
这些习俗和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与春节相关的习俗传说和民间故事。
一、除夕夜的“年夜饭”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重要习俗之一。
这顿丰盛的晚餐意味着家人团聚,共度新年的希望和祝福。
据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逢除夕夜必然出来祸害百姓。
后来,人们发现年怪兽畏惧红色和火光。
于是,除夕夜,人们在家里贴春联、点燃火把、放鞭炮,全力驱赶年怪兽。
而丰盛的年夜饭则是为了表达对年怪兽消除的庆祝和感恩之情。
二、红包的前世今生春节期间,孩子们收到的最期待的礼物莫过于红包。
红包不仅意味着祝福和吉祥,还可以带来财运和好运。
传说中,有一位名叫“苏处士”的善良老人,他曾经治愈了一头恶龙,拯救了村庄。
为了答谢处士,村民们纷纷将金银珠宝装在红布袋里,送给了他。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逐渐演变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互送红包的习俗。
三、舞龙舞狮的传说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最热闹、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
据说,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专门吃人,使百姓生活不能安宁。
有一天,有个英雄勇士通过舞龙舞狮的方式吸引了年怪兽的注意力,最终将其消灭。
自此以后,人们每逢春节都会通过舞龙舞狮来祈求平安吉祥,驱散邪恶的力量。
四、元宵节的迷人传说在春节的第十五天,中国人庆祝元宵节,这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和习俗。
最著名的是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传说,相传汉朝时期,丞相蔡伦发明了纸,汉武帝得知后,决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点灯庆祝。
为了表示对蔡伦贡献的感激,人们在元宵节的时候点亮灯笼,以纪念蔡伦的发明。
五、年画的传说年画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它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寓意着吉祥和美好。
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人们把图腾形象画在兽皮上,用以祭祀。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画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庆祝春节的装饰物。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_传说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_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5482536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9.png)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大家对春节的传说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篇一在上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就叫做“年”,体形象狗,每到现在农历大年三十的时候出来作乱。
很多人受其侵害,人们一到每年这个时候都非常的害怕!不过,随着的推移,人们后来发现年怕爆竹爆炸时的声音,所以每到它要出来的时候人们就放爆竹吓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
所以,人们就可以平安的度过这段时间了.而且由此就把这段时间叫做“过年”。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篇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篇三在上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就叫做“年”,体形象狗,每到现在农历大年三十的时候出来作乱。
很多人受其侵害,人们一到每年这个时候都非常的害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后来发现年怕爆竹爆炸时的声音,所以每到它要出来的时候人们就放爆竹吓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
所以,人们就可以平安的度过这段时间了.而且由此就把这段时间叫做“过年”。
简短的春节传说故事篇四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
![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799a1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b.png)
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的节日。
那你知道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篇【1】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个鬼界,当中有座棵覆盖三千里桃树的山,树上有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夜晚出去的鬼就必赶回。
负责看守鬼界大门的两个神人叫神荼、郁垒,如果鬼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就会立即将它捉去喂虎,所有的鬼都怕他们。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篇【2】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
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
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
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
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
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
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
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望着泉水出了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习俗的传说故事简短一点的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正月一日,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
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唐代称爆竹为“爆竿”。
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
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
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
“年”长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人们
都离家躲避年兽的伤害,把这个称为“过年”。
某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人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到处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关心这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妇
包了饺子请老人吃,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为了报答老妇的好心,老人告诉她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要她穿红衣,在门上张贴红纸、点上红烛,在院内燃烧竹子发出炸响。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发现村中灯火通明,它的双眼被刺眼的红色逼得睁不开,又
听到有人家传来响亮的爆竹声,于是浑身战栗的逃走了。
从此人们知道了赶走年的方法,
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
友道喜问好,恭贺对方渡过了年兽的肆虐。
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民
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
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
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
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