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人文地理学考研笔记_复习全攻略
地理学考研人文地理学重点解析
地理学考研人文地理学重点解析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地理学考研中,人文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人文地理学的重点内容对于考研复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的重点内容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I.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与城市化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功能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一种社会与经济的变革过程。
城市化具有人口集聚、经济结构多样化、社会分工细化等特征。
2. 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城市化的推动力来自于人口增长、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经济转型等多种因素。
3. 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例如,城市化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结构,但也会带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II. 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社会和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和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表达和变化。
以下是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1.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研究社会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包括人口、贫富分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2.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包括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的研究。
III.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
以下是经济地理学的重点内容: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研究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选址和布局问题,涉及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和决策过程。
2.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等级结构,涉及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IV.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考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考点梳理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关注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考试中,人文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的重点考点进行梳理和讲解,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人文地理学概述人文地理学是对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包括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多个领域,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揭示出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人口地理学1.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和人口迁移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主要考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类型、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一些重要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
2. 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地理学关注人口的增长规律、人口控制政策和措施。
考生需要了解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理论、人口控制政策等内容。
特别要注意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对人口增长和控制的影响。
三、城市地理学1. 城市的发展与规模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体系和城市规模。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的类型、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规模、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和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四、经济地理学1. 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地理学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
考生需要了解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特点和差异,并了解一些具体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2.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地理学关注区域经济的合作和一体化。
考生需要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特点和影响。
五、农业地理学1. 农业类型与区域分布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类型和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于即将参加人文地理学考研的同学来说,找到一份合适的复习资料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值得推荐的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一、《人文地理学导论》《人文地理学导论》是一本经典教材,由著名地理学家编写。
该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包括人地关系、地理环境与社会行为、文化地理学等各个方面。
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于考研新手入门阅读,因此备考人文地理学的同学可以将它作为首选复习资料。
二、《人文地理学专项复习指导》《人文地理学专项复习指导》是一份由考研辅导机构编写的复习资料,该资料针对人文地理学考研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解析和讲解。
其中包括了历年真题分析、重点知识点总结和考前模拟试题等,供同学们进行系统的专项复习。
这份资料具有针对性强、内容全面的特点,对于复习人文地理学的考研学生来说非常实用。
三、《历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精析》《历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精析》是一本由考研辅导专家编写的复习资料,该资料对历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析和分析,涵盖了考点和考题的详细解答。
这本书通篇无废话,直接解析题目,有助于考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和答题技巧的掌握。
对于历年试题的了解和分析,是备考人文地理学考研的同学们必备的复习材料。
四、《人文地理学学科方法与技巧讲义》《人文地理学学科方法与技巧讲义》是一份系统总结人文地理学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资料。
这份讲义涵盖了人文地理学考研的各个方面,包括复习方法、答题技巧、论文写作等内容。
其中还包括了一些高分同学的经验分享和备考心得,对于备考人文地理学考研的同学们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五、考研辅导班资料最后一个推荐的复习资料来源于考研辅导班。
许多考研辅导班都会提供人文地理学的备考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课堂讲义、习题集和模拟试题等。
考研辅导班的资料一般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适合于希望提高复习效率的同学。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知识梳理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知识梳理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中,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是必须要掌握和理解的。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与内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人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地域差异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以下内容:(1)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分布、迁移和人口特征等。
(2)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
(3)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的地理特征、区域差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4)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生产的地理特征、空间布局和工业区划等。
(5)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交通运输的地理特征、网络结构和区域联系等。
(6)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活动的地理分布、规模和影响等。
二、山东省的人文地理特征1. 山东省的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渤海,背靠五岳之首泰山,地处“中国出发点”的战略位置。
这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 山东省的人口特征与分布山东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人口数量众多且分布不均匀。
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如济南、青岛、临沂等。
同时,山东省也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农业是该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3. 山东省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山东省拥有多个重要城市,如济南、青岛、烟台等,各城市间相互联系密切,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省也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4. 山东省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山东省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省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山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山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内容整理山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点内容整理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人类在地球表面上的活动及其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山西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人文地理学的重点内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准备和复习。
一、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形成、演化和空间结构,以及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山西省考研地理学中,城市地理学的内容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以下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内容:1. 城市定义与分类:城市的定义是基于人口数量、行政地位、经济特征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定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城市可以分为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等。
2. 城市发展与演化:城市的发展与演化是城市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城市形成的原因、城市扩张的模式、城市结构的演化等。
3.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扩张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组织。
4.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自然环境也对城市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乡村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研究农村地区的空间结构、农业生产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等问题。
下面是乡村地理学的重点内容:1. 乡村空间结构:乡村地区的空间结构包括农田分布、村庄布局、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等。
2. 农村生产方式: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是乡村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比较与研究。
3. 乡村社会经济活动: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农村工业化、乡村旅游、乡村环保等方面,它们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和变迁有一定的影响。
4. 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乡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城市对乡村的农产品需求,乡村提供城市劳动力等都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结构等问题,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重点笔记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重点笔记赵荣、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一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题1.分析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人文地理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人文地理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人文地理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一、笔记复习笔记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三部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1)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2)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3)经济地理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阐述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者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的传统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出发,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3)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①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②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并不断运动的。
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山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梳理
山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梳理考研复习是一个系统而高效的过程,对于地理学专业的考生来说,人文地理是必备的重点知识之一。
在山西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人文地理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考试成绩。
本文将对山西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人文地理概述人文地理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地表上空间分布的规律和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迁移等问题。
2. 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的空间布局、农业生产方式与地域环境等问题。
3. 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的区位、空间布局、发展规律等问题。
4. 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城市体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等问题。
5. 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的空间分布、交通网络及其对地域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二、山西省的人文地理特点1. 人口地理特点:山西省总人口规模庞大,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人口多集中在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而山西南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2. 农业地理特点:山西省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同时还发展了苹果、葡萄等果树种植业。
3. 工业地理特点: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
4. 城市地理特点:山西省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太原市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5. 交通地理特点:山西省的交通发达,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三、山西省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梳理1. 太原市:太原市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高。
太原市位于山西北部,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山西省的交通枢纽。
2. 煤炭工业: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
山西省的煤炭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
3. 农业特点:山西省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同时还发展了苹果、葡萄等果树种植业。
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
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人文地理学专业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旨在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取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地理学理论知识和研究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的意义、备考要点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的意义考取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知识面广度较大的学科,通过研究人文地理学可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其次,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考取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可以为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社会发展等领域提供专业支持。
此外,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还可以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的备考要点1. 基础知识的复习: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要做好系统的复习。
包括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学术发展历程、重要学者和经典著作等。
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实践经验的积累:人文地理学专业偏重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
备考期间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实地调研、实验和实习等,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培养: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需要掌握文献查阅、信息筛选、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写作等能力。
备考期间应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多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做到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4. 试题分析与解题技巧: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历年考研试题的分析,了解考点和命题规律。
通过解题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三、人文地理学专业考研的就业前景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者应用型工作。
在教学科研方面,可以从事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员等职业;在应用型工作方面,可以从事城市规划师、交通规划师、旅游规划师、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等职业。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人文地理概述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发展和活动,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占据了重要位置,以下是人文地理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二、人类聚居地与城市地理1. 人类聚居地分类人类聚居地根据规模、功能和发展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城市、乡村和特殊聚居地。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中,城市地理是重点内容,需要关注城市的特点、发展模式和规划经济。
2. 城市地理要素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人口、土地、水资源、交通等,其中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要求了解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和城市人口发展趋势等。
三、经济地理1. 经济地理概述经济地理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与区域发展规律。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中,经济地理是重要的考点,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特点。
2. 产业与区域发展不同产业的分布对地方经济有重要影响,山东省考研地理学鼓励学生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了解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趋势。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1. 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山东省考研地理学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原理、方法和实践。
2. 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功能与形象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了解城市更新的目标、内容和影响。
3. 城乡发展与城市扩张城市扩张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挑战是山东省考研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城市扩张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五、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1. 人类活动与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山东省考研地理学要求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六、人文地理案例分析1. 地域差异的案例学生需要掌握山东省内不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来深入理解地域差异。
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整理
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整理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范围广泛,并且可以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向。
而在考研地理学的复习过程中,人文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整理出河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人文地理重点知识,以供考生参考。
1. 人文地理概述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聚居区、城市化、文化、人口、经济等。
在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考生需要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人口地理2.1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主要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
内部迁移又可细分为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农民工问题)、城市内部的迁移(城市扩张与老城区改造)等。
国际迁移则有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不同情况。
2.2 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是指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
控制人口增长是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包括控制人口数量和控制人口质量的两个方面。
3. 城市地理3.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也是城市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过程。
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重点关注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影响和问题等。
3.2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各级城市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分布格局。
在考研地理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城市体系的类型和特征,并能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4. 经济地理4.1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差异。
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需要特别关注河南省的经济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4.2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指在城市地区内产生、分配和消费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在考研地理学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文化地理5.1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留下的具有文化特征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在考研地理学中,我们需要研究文化景观的形成原因和空间分布规律。
人文地理学复习攻略河南省考研人文地理重点解析
人文地理学复习攻略河南省考研人文地理重点解析人文地理学复习攻略:河南省考研人文地理重点解析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域环境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文化、社会组织、经济活动等多个方面。
在河南省考研的人文地理学科中,有一些重点内容需要着重复习和解析。
本文将以地理环境、城市与乡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三个方面,对河南省考研人文地理学的重点进行解析。
一、地理环境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我国的中原腹地,地理环境独特。
复习时需重点关注河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内容。
1. 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地区,东临山东、南邻安徽、西接陕西、北界河北。
重要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条件。
2. 地形地貌:河南的地形主要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太行山脉和伏牛山脉等组成。
其中,黄河平原是河南省的主要地理特征,不仅具有丰富的农田资源,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3. 气候特点:河南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因素对于人类活动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加以重点理解。
二、城市与乡村发展城市与乡村发展是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在河南省考研人文地理学中,城市与乡村发展是一个重点内容。
1. 城市发展:复习时需要关注河南省的重要城市,如郑州、洛阳、开封等,了解其发展历程、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相关特征。
此外,对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也要进行深入研究。
2. 乡村发展:乡村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复习时需要关注河南省的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也要了解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演变。
三、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关键议题之一,对于地区发展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河南省考研人文地理学中,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需要重点解析。
1. 资源利用: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第一章绪论 (3)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四、人种 (10)五、民族 (10)六、民俗 (10)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一、农业类型 (10)二、农业景观: (11)三、农业区位论 (11)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一、城市化概念 (11)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三、城市化机制 (12)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五、城市地域 (12)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七、城市体系 (14)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二、宗教的传播 (16)第十章旅游地理 (17)一、旅游文化 (17)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三、国家权利 (19)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可持续发展 (22)第一章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第一篇:《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一、单选题1、地理学代表人物。
2、扩散类型的应用。
3、种族分布。
4、古文明分布(文化特殊性)。
二、多选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2、近代德国地理学流派的主要地理学家。
3、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4、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哲学方法论。
三、填空1、民族具有的共同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2、民俗的特性。
(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传统与变异性)四、名词解释1、文化2、形式文化区3、适度人口(要先解释人口容量的概念)五、判断题(主要以各个地理流派、地理学家经典理论论述为重点)六、简述题1、中国人文地理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在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提出过哪些主要理论。
(人地关系论的七个学说)3、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以课件上的内容为主)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5、世界人口分布的一半特征。
(10点)6、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七、论述题1、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论述尼罗河古文明形成的优越条件。
2、人地关系论的基本思想,举例说明人地关系。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的原因。
(自然、经济、政治三方面)5、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重大意义。
(6点)6、民工流的成因、特点及利弊。
7、从狩猎到农耕的变化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伟大创新。
(7点)八、读图题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示意图,分析其特点与原因。
(分5阶段)2、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放缓图,分析原因。
(6个)3、建国后中国人口变化图。
(分6个阶段,分析其原因及特征)第二篇:《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全)109012009006第一章绪论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1、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2、三个不同的阶段:1)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2)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现代地理学,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地理学考研笔记整理
地理学考研笔记整理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着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社会发展等领域。
而对于地理学研究生来说,备考期间的笔记整理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还能提高复习效率。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地理学考研笔记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有效整理知识点1.1 制定合理的目录结构在整理笔记之前,首先要根据考试大纲制定一个合理的目录结构。
可以按照地理学的各个子学科进行划分,比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并在每个子学科下分为不同的章节或主题。
这样能够清晰地展现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方便复习时查找和回顾。
1.2以图表形式梳理思路地理学是一个图像化的学科,许多概念和过程往往可以通过图表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整理笔记时,可以适当使用示意图、流程图、地图等工具,将知识点形象化。
比如,可以绘制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图,标注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同时加入简单的说明文字,这样能够帮助记忆和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二、合理安排时间备考是一个持久战,需要从容而谨慎地安排时间。
每天的时间应该分配给不同的学科或模块,比如每天的上午集中复习自然地理知识,下午则专注于人文地理或方法与技术的学习。
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种复习方式单一的阅读与记忆往往效果有限,因此多种复习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
除了阅读教材和笔记外,还可以通过做题、讨论、教学比较等方式进行复习。
比如,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使用教材提供的例题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
四、及时总结备考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这些问题并做适当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可以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或请教老师、同学来解决困惑。
总结复习过程中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五、轻松调整心态考研是一段较长且压力较大的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地理学考研必看人文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考研必看人文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涉及人类活动、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等方面。
在地理学考研中,人文地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人文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备考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供考生参考。
一、城市与城市化1. 城市的定义与分类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社会文化发达的地区。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类型,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新兴城市等。
2.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和非农业转移人口。
城市化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如推动工业化进程、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等。
3.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
城市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于具体的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布局、美化等。
二、城市系统与城市体系1. 城市体系的层次与组成城市体系是指多个城市之间形成的一种有机关系。
城市体系可以分为全球城市体系、国家级城市体系、地区性城市体系等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城市组成。
2. 城市中心与城市辐射城市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地。
城市辐射是指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产业扩散、人口流动等。
3. 城市网络与城市交通城市网络是指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主要通过交通网络实现。
城市交通是城市中人口、物资、信息流动的重要保障,包括公共交通、道路交通、水路交通等。
三、社会文化地理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一个地区的聚居人口数量。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流动、农村人口迁移等。
2. 社会差异与社会问题社会差异指的是不同个体、群体在经济、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差异。
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难点整理
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难点整理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领域。
在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内容都是重中之重,考生需要详细学习和掌握这两个领域的重难点知识。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重难点进行整理,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人文地理的重难点1.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城市化进程涉及城市的产生、发展、规模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城市化进程及国内外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并能够分析不同城市发展模式之间的异同。
2.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涉及到人口流动的类型、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考生需要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分类、特点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还要关注人口迁移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变化。
3. 区域发展与城市体系区域发展是人文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
考生需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和原因,理解城市体系的形成演变过程,掌握城市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4.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形象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城市的形象塑造和宣传策略。
二、自然地理的重难点1. 地球系统与地理环境地球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要素。
考生需要了解地球系统的组成、相互作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地球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
2.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活动的自然结果,涉及到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类型。
考生需要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成因、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掌握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
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考生需要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脆弱性,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施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赵荣、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人地关系论;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第四章人口空间过程;第五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六章旅游的区域特征;第七章政治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过程;第八章文化生态与文化景观;第九章民族的区域特征与民俗;第十章教与宗教景观;第十一章为过程与行为空间。
人文地理学专业词汇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
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
(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
(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
罗士培:适应论。
(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
苏尔: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
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
(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
(3)关系:A、相同之处: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B、不同之处: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12、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区位论: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某种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区位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预测其发展,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有计划地选择最优活动场所。
13、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14、文化的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变迁性、稳定性、积累性、多层次性、滞后性。
15、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A、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stimulus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16、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科学。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derminism: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
(2)可能论possibilism和或然论: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
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英国的罗克斯比。
(4)生态论human ecology: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美国的巴罗斯。
(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7)和谐论harmony: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17、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18、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人文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美国的索尔。
19、挑战与应战学说(英国的汤因比):(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
20、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教加尔派的训诫是必须在绝对的信仰中得到安慰。
其基本理论是命定论: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
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
新教中的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31、人口迁移的迁移趋势(英国拉文斯坦):(1)大多为短距离的迁移;(2)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以男性居多;(6)大部分为年轻人;(7)主要方向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3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1)居住历史分析:A、生活史;B、迁移类型:移入、居住、通勤、移出、返回;C、迁移者和逗留者;D、居住的持续时间:累积居住将产生惯性。
(2)随机方法: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33、人口迁移原因:经济、政治、国际战争、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种族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
34、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2)流动半径越来越大;(3)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4)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5)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原因分析:(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35、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分布上为大分散、小集中。
36、农业革命人口增长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