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钢筋笼上浮1、名词解释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的钢筋骨架,在浇混凝土过程中,骨架位置比原设计位置高出,俗成“浮笼“。
2、原因分析1)钢筋笼骨架内径与导管间距小,粗骨料粒径太大,主筋搭接焊头未焊平,在导管提升与下沉回来过程中,法兰盘挂带钢筋笼。
2)钢筋在安装过程中,骨架扭曲、箍筋变形、脱焊脱落或者导管倾斜,使得钢筋与导管外壁紧密接触。
3)有时因机具故障,浇混凝土时停歇,导管与钢筋间混凝土已凝结,提升导管时将钢筋带出。
4)浇混凝土速度过快,混凝土面升至钢筋笼底,产生向上“浮力”,导致钢筋笼浮上来。
3、处理办法1)刚开始浇混凝土就出现“浮笼”,主要是导管与笼之间有挂带现象;应立即中止浇混凝土,反复上下摇动导管或单向旋转。
2)在浇混凝土过程中,随着导管拔出,笼上浮,但混凝土面不动,亦是因导管与笼间有挂带现象,应反复摇动导管,重复使之上下移动,以切断二者联系。
3)在浇混凝土过程中,随着混凝土面上升,笼上浮,即应控制混凝土浇量及速度。
二、沉笼1、名词解释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钢筋,在浇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笼坠落,钢筋骨架比原设计位置低,俗称“沉笼”。
2、原因分析1)吊筋与主筋之间或分段钢筋之间焊接不牢固或吊环脱落。
2)上下振动导管时,导管挂带钢筋,对钢筋施加一很大外力,吊环松脱,而一旦导管与钢筋笼脱离时,笼沉入孔中。
3、处理办法1)如笼沉入混凝土深度不深(小于2米时),可暂不处理,继续浇混凝土,待基坑开挖后,在原桩位上人工或机械挖土,凿出桩头钢筋接高上来,桩头混凝土须凿毛,再浇灌高出原标号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在开挖基坑后凿除桩头浮浆时发现沉笼,但不知沉入深度,此时须重新补桩或请设计人员核定在基础结构上采取加固措施。
三、导管拔空1、名词解释在浇混凝土过程中,导管脱离混凝土面,泥水进入导管中,造成桩身变小或断桩。
2、原因分析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过快上拔导管。
3、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导管提升速度,在提升前应测量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导管埋入混凝土长度及本次可提升高度。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常用桩型,因其承载能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桩位偏差、孔壁坍塌、桩身缩径、桩身夹泥、断桩等,这些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会增加工程的成本和工期。
因此,有必要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一、桩位偏差桩位偏差是指灌注桩的实际桩位与设计桩位之间的偏差超出了规范允许的范围。
造成桩位偏差的主要原因有:测量放线不准确、桩机就位不精确、施工过程中桩身倾斜等。
预防措施:1、在施工前,应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桩位进行准确放线,并设置好控制桩和保护桩,定期对控制桩进行复核。
2、桩机就位时,应确保桩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桩机的支撑点,使桩机平稳牢固。
3、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身的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正。
二、孔壁坍塌孔壁坍塌是指在钻孔过程中,孔壁土体失去稳定性,向孔内坍塌。
孔壁坍塌不仅会影响成孔质量,还可能导致埋钻、卡钻等事故。
造成孔壁坍塌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条件不良、泥浆性能差、钻进速度过快、孔内水位过低等。
预防措施:1、在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制备性能良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以提高泥浆的护壁能力。
3、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速度过快对孔壁造成扰动。
4、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15m 以上,以增加孔内静水压力,防止孔壁坍塌。
三、桩身缩径桩身缩径是指灌注桩在某一部位的桩径小于设计桩径。
造成桩身缩径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条件不良、泥浆性能差、拔管速度过快等。
预防措施:1、对于容易产生缩径的地质条件,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等,应采取加大钻头直径、增加泥浆比重等措施。
2、优化泥浆性能,提高泥浆的护壁能力,减少孔壁土体的变形。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措施常见质量通病(一)1、通病名称:孔斜2、产生原因:○1地质原因:相邻两种地层的硬度相差较大,钻头在软层一边进尺速度较快,在硬岩层一边进尺速度较慢,从而在钻头底部形成进尺速度差,导致钻头趋向软地层方向。
②设备因素:如提吊中心、转盘中心、孔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直线上,钻杆刚性差,钻进过程中钻机发生平面位移或不均匀沉降。
③操作不当,钻进参数不合理。
3、预防措施:○1必须使钻进设备安装符合质量要求;②根据准确的地质柱状图选择钻进工艺参数;③通过软硬不均地层时采用轻压慢转;④钻进砂层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泥浆性能及钻头转数。
4、处理措施:将扫孔纠斜钻头下到偏斜值超过规定的孔深部位的上部,慢速回转钻具,并上下反复串动钻具。
下放钻具时,要严格控制钻头下放速度,借钻头重锤作用纠正孔斜。
常见质量通病(二)通病名称:掉钻及孔内遗落铁件产生原因:○1由于孔斜或地层极度软硬不均造成剧烈跳钻,致使钻杆螺栓或刀齿脱落。
②钻杆扭断。
③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将施工工具遗落孔内。
预防措施:○1避免孔斜。
②根据钻进情况定时提钻检查, 重点检查加重杆管壁及钻杆上下法兰。
③维护孔壁的稳定及保持孔底清洁是处理孔内事故的必要前提,因此保持泥浆性能是关键。
同时,作好孔口的防护工作,避免向孔内掉入铁件。
④准确记录孔内钻具的各部位部件。
处理措施:○1首先准确判断掉钻部位,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打捞方案,一般采用偏心钩、三翼滑块打捞器打捞的方法进行打捞。
②在打捞过程中,杜绝强拔强扭,以避免扩大事故。
③打捞上来后,要妥善固定在孔口安全部位,方能松脱打捞工具。
④对于孔内遗落的铁件,采用LMC-120电磁打捞器打捞(其水中吸重达5t)。
⑤分析事故产生原因,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事件。
常见质量通病(三)1、通病名称:扩孔、塌孔、缩孔、糊钻2、产生原因:○1砂层钻进泥浆性能差(如粘度太小、含砂量大等),不能起到护壁作用。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pptx
• (4)首灌混凝土后,要保持混凝土连续的灌注,尽量缩短间隔时间。当导管内 混 凝 土 不 饱 满 时 , 应 徐 徐 地 灌 注 ,第2防1页止/共导4管0页内 形 成 高 压 气 囊 。
第16页/共40页
(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
• 1、现象:钢筋笼吊运中变形。钢筋笼保护层不够。钢筋笼底部标高与设计不符。 • 2、危害:使桩基不能正确承载,造成桩基抗弯、抗剪强度降低,桩的耐久性大大削
弱等。 • 3、原因分析 • (1)桩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吊入时没有严格按规程办事,支垫数量不够或位置不
• 2.危害:造成灌注中断,易在中断后灌注时形成高压气囊。严重时, 易发展为断桩。
• 3.原因分析: • (1)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 (2)由于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
的孔。 • (2)钻进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 4、预防措施:应经常检查钻具尺寸,及时补焊或更换钻齿。有软塑
土时,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 • 5、防治方法:采用钻具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
第7页/共40页
(四)掉钻、卡钻或埋钻
• 1.现象:钻头被卡住为卡钻。钻头脱开钻杆掉入孔内为掉钻。掉钻后打桩造 成塌孔为埋钻。
第4页/共40页
(二)钻孔偏斜
• 1.现象:现场钻成的的桩孔,垂直桩不竖直,斜桩斜度不符要求的标准。或桩位偏离设计桩 等
钻孔灌注桩6种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6种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施工工艺不规范1.1 主孔位置偏离设计位置1.1.1 原因分析:施工前未进行标志和定位,或施工人员操作不准确。
1.1.2 防治措施:施工前对孔位进行标志和定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测量验收。
1.2 钻孔直径偏离设计值1.2.1 原因分析:施工设备选用不当,操作不准确。
1.2.2 防治措施:选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测量验收。
1.3 灌注浆液配比不合理1.3.1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不熟悉配比要求,操作不规范。
1.3.2 防治措施:进行灌注浆液配比前,要求施工人员熟悉配比要求并进行培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抽样检测。
1.4 施工进度过快或过慢1.4.1 原因分析:施工进度过快可能导致操作不准确,过慢可能导致浆液分层或堆积。
1.4.2 防治措施:合理制定施工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操作准确且浆液均匀。
2. 基础土层破坏2.1 钻孔侧壁塌方2.1.1 原因分析:孔壁泥土固结能力不足,施工排土不及时。
2.1.2 防治措施:在进行钻孔前,根据孔壁土质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施工过程中注意及时排土,保持孔壁稳定。
2.2 钻孔回灌浆液泥浆浑浊2.2.1 原因分析:基础土层破坏导致回灌浆液中含有较多的泥浆。
2.2.2 防治措施:加强基础土层勘察,选择稳定的土层进行施工,避免土层破坏。
3. 灌注浆液质量问题3.1 灌注浆液含气量过高3.1.1 原因分析:施工过程中未进行足够的排气处理,或灌注浆液配比不合理。
3.1.2 防治措施:在灌注浆液前进行充分排气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3.2 灌注浆液浆液性能不达标3.2.1 原因分析:浆液中添加剂质量不过关,配比比例不准确。
3.2.2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添加剂,确保配比比例准确。
4. 锚固效果不理想4.1 灌注浆液回缩量大4.1.1 原因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浆液配比不合理,或浆液中添加剂质量不过关。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
05
预防措施建议
提高地质勘察精度
总结词
准确掌握地质情况
VS
详细描述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 结构、岩土性质、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制 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优化施工工艺
总结词
改进施工方法和技术
详细描述
研究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成 孔质量和混凝土灌注效果,减少质量问题的 发生。
沉渣过厚防治措施
要点一
总结词
采用二次清孔工艺、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适当提高清渣 次数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二次清孔工艺,即在第 一次清孔后,再次进行清孔,以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 求。同时,应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使泥浆具有良好的悬 浮和携带沉渣的能力。此外,应适当提高清渣次数,及时 清理孔底沉渣,防止因沉渣过厚而影响成桩质量。在清孔 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孔内水位,防止因水位过低而引起塌 孔。
施工组织问题
总结词
施工组织不严密,可能导致各道工序衔接不 当,影响施工质量。
详细描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涉及多个专业和工种,需要 严密的组织协调。如果各道工序衔接不当, 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例如,钢筋笼安装 与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控制不当,可能影 响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进而影响桩身质 量。
施工机械问题
缩颈防治措施
总结词
保持泥浆护壁性能、控制钻头转速和进尺速度、及时 处理缩颈问题等。
详细描述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泥浆护壁性能良好 ,使泥浆能够形成稳定的护壁层,防止因孔壁失稳而 引起缩颈。同时,应控制钻头转速和进尺速度,避免 因钻进过快或转速过高而破坏孔壁。如发现缩颈迹象 ,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提高泥浆比重、 增加泥浆粘度、使用加长钻头等。如缩颈问题严重, 应及时回填重新钻孔或采用其他补救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承载结构,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了解这些通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一、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1、孔壁坍塌孔壁坍塌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条件不佳,如土层松散、地下水位过高;护壁泥浆性能差,未能形成有效的护壁;钻进速度过快或空钻时间过长;施工操作不当,如提钻时碰撞孔壁等。
2、桩孔偏斜桩孔偏斜会导致桩身倾斜,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造成桩孔偏斜的原因可能有:钻机安装不平或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进时,钻头受力不均等。
3、缩径缩径是指桩孔直径小于设计桩径。
这通常是由于在塑性土或软土层中钻进时,钻进速度过快,泥浆护壁未能及时形成,导致土层向孔内挤压;或者在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孔壁土体发生蠕变而引起。
4、钢筋笼上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笼可能会上浮。
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导致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浮力大于钢筋笼自重;钢筋笼固定不牢固;混凝土初凝时间短,流动性差等。
5、断桩断桩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
其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堵塞、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混凝土供应中断等,导致桩身混凝土不连续。
6、桩底沉渣过厚桩底沉渣过厚会降低桩端承载力。
造成桩底沉渣过厚的原因可能是清孔不彻底,泥浆比重过小或清孔时间不足;或者在灌注混凝土前,孔底又有新的沉渣产生。
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孔壁坍塌的防治(1)在施工前,详细了解地质情况,对于不良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如加固地层、降低地下水位等。
(2)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配制护壁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等指标,确保泥浆具有良好的护壁性能。
(3)控制钻进速度,尤其是在松散土层和易坍塌地层中,应适当减慢钻进速度;避免空钻时间过长。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
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必须防治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砼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一、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钻孔过程中护筒冒水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造成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止措施: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
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
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
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周围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钻孔过程中孔壁坍陷钻孔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者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造成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
钻孔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该大于3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3)钻孔过程中缩颈缩颈即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造成原因:塑性土膨胀。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
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
钻挖孔灌注桩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
钻挖孔灌注桩常见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钻孔灌注桩是桥梁工程常见的基础形式。
它的设计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出现病害,安全系数较大。
但由于钻孔桩需要就地灌注大量水下混凝土,在施工中影响因素较多,稍有不慎,极易产生坍孔、缩径、断桩、夹层等事故。
本文主要就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1坍孔原因分析:1)护筒埋置太浅,周围封填不密实而漏水。
2)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冲击锥或掏渣筒倾倒,或是放钢筋骨架时碰撞到孔壁。
3)泥浆的稠度较小,起不到护壁作用,或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
4)像孔内加水时流速过大导致水流直接冲刷到孔壁。
5)在松软砂层中钻进时,进尺太快。
防治措施:1)在孔口坍塌时,可拆除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进行钻孔。
2)轻度坍孔时,可以加大泥浆的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
严重坍孔时,用粘土泥膏或纤维素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
3)在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相对的稳定。
4)提升钻头、下钢筋笼架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5)在松软砂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最好用较好的泥浆护壁。
6)坍塌情况不严重时,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1~2米处,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
7)遇流砂坍孔情况严重时,可采用砂夹粘土或小砾石夹粘土,甚至块片石夹水泥回填,在继续进行钻进。
2钻孔偏斜原因分析:1)桩架不稳,钻台下有虚土产生下均匀沉陷,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耗,部位松动,护筒埋设偏斜,钻杆弯曲,接头不正,主动钻杆倾斜。
2)土层软硬不均匀,导致钻头受力不均,或在钻孔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3)扩孔较大的地方钻头偏摆到一方。
防治措施:重新将桩架安装牢固,并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钻孔设备。
如果偏斜过大时,应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
如碰到有孤石或探头石时,宜用钻机钻透,用冲孔机时用低锤击密,把石头打碎,基岩倾斜时可采用混凝土填平,带混凝土凝固后在钻。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根据我们多年的工程实践及观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有:塌孔、斜孔、缩颈、断桩、桩身离析、钢筋笼错位、孔壁泥皮过厚孔底沉渣过厚、桩基偏位等。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1。
1 塌孔塌孔是在成孔过程中孔壁出现局部坍落的现象.造成塌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在有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质土夹层成孔,这些土层不能直立而塌落.(2)局部有上层滞水渗漏作用,孔口周围排水不良,土质松散使该层土坍塌。
(3)成孔后没有及时浇筑混凝土,待灌时间过长或者下钢筋笼时挂破孔壁而造成桩孔坍塌.1。
2 斜孔桩孔垂直偏差大于桩深度的1/100。
桩基倾斜使桩基在竖直方向上的承载力下降,为基础工程的隐患。
斜孔产生的原因:(1)钻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部件松动。
(2)地层地质不均匀,孔内横向地层软硬不均。
(3)钻进中遇到有大的坚硬孤石或者其它硬物等。
1.3 缩颈钻进成孔时,地层在应力释放过程中发生缓慢变形,导致孔径变小而造成缩颈现象。
桩孔缩颈将导致桩的截面变小,桩基承载力降低,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变薄、钢筋裸露、钢筋锈蚀严重,桩孔产生缩颈的主要原因:由于钻头磨损过甚、焊接不及时或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黏土泥岩造成的.1.4 断桩断桩是指灌注不连续,混凝土产生中断,桩基整体性受到破坏。
断桩产生的主要原因:(1)在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混凝土供应不足,无法连续浇筑,孔内混凝土已达到初凝,导致后续混凝土无法下灌,从而形成断桩。
(2)如果较大的杂物混入混凝土,或者有部分粗集料粒径过大导管被卡住,导致灌注中断。
(3)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当混凝土发生离析或者坍落度太小时,其流动性比较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卡料现象。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不小心拔出混凝土面或者导管发生漏水,在混凝土中混入泥浆,也会形成断桩。
(5)由于孔壁坍塌或者泥浆含砂量过高,因为沉淀,浮浆稠度过大,混凝土上返困难,造成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要求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要求措施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坍孔1.现象钻孔桩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造成孔底积泥,孔深不足。
2.原因分析⑴挖埋式护筒底部和四周粘土夯填不密实,护筒底部埋设在砂类等透水层中或杂填土等易坍地层中。
⑵钻孔桩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内水位高度不够,低于地下水位,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
⑶当钻至砂类等强透水层时,泥浆补给不足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
⑷出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
⑸钻孔附近有较大的振动或成孔后附近地面载重量过大。
⑹泥浆比重偏小。
⑺成孔速度过快,尤其是钻至砂类等强透水层时,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保护层。
⑻在吊放钢筋笼时,钢筋笼不垂直,下放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
⑼工序安排不合理,成孔后不能及时灌注混凝土,造成成孔与灌注间孔的静置时间过长。
3.预防措施⑴埋设护筒时,严格按交底要求操作,对护筒直径外60cm范围内的杂填土进行换填,换填深度至原状土层下10~20cm。
换填采用粘土,每20cm一层,采用气夯进行分层夯实,夯填的密实度要求同台背填土的要求一致。
夯填时,应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进行,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应密实不渗水。
⑵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不得低于护筒底部,同时,可随时调节补充孔内水位。
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能量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应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
⑶施工通道的布置应离孔位有2.0m以上的距离,尤其是地表下有淤泥质粘土之类的软弱土层时更应注意,安排钻进设备及灌注设备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⑷应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易坍地层采用比重较大的泥浆。
⑸应根据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速度,如在砂性土或含少量卵石土层中钻进时,可用一或二档钻速,并控制进尺。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粉砂中钻进时,宜采用低档慢速钻进,同时加大泥浆比重和提高孔内水位。
⑹钢筋笼的吊放,应保证垂直。
在钢筋笼下放时应保持钢筋笼位于孔位中心,避免碰坍孔壁。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一、协议方信息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引言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技术,具有承载能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本协议,对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明确和规范。
三、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11 孔壁坍塌111 表现:在钻孔过程中,孔壁突然坍塌,泥浆水位急剧下降,孔内出现大量塌落的泥土和石块。
112 原因:泥浆比重不够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无法有效护壁。
护筒埋置深度不够,护筒周围未用黏土填实。
钻进速度过快,护壁形成时间不足。
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进尺速度过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过长。
12 桩孔偏斜121 表现:成孔后,桩孔中心线偏离设计桩位中心线。
122 原因: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13 缩颈131 表现: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直径。
132 原因:塑性土膨胀。
在含水量大的黏性土中钻进速度过快。
14 钢筋笼上浮141 表现: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向上移动。
142 原因: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向上的冲击力使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未固定牢固。
15 断桩151 表现:桩身混凝土在某一部位出现不连续或断开的现象。
152 原因: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堵塞,未能及时处理。
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
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未及时处理。
四、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21 孔壁坍塌的防治211 选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性能指标。
212 增加护筒埋置深度,护筒周围用黏土填实。
213 控制钻进速度,尤其是在松散砂层中应适当减慢钻进速度。
22 桩孔偏斜的防治221 遇到孤石或探头石时,应采用低冲程冲击或回填片石、卵石等,将其挤入孔壁。
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常见通病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受工艺、地层等自然条件和工序安排、管理流程等管理条件的制约,经常会发生以下常见通病:1、钻孔偏斜-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设计要求;2、缩径-钻孔深度范围内局部孔径小于正常钻井孔径或桩径;3、塌孔-钻孔深度范围孔壁不稳形成坍塌;4、沉渣偏厚-桩底沉渣超出设计要求;5、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笼顶标高不断升高;6、浇短桩头-桩头低于设计标高;7、断桩、夹泥层-桩身混凝土明显断开或夹有泥土。
二、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1、钻孔偏斜的原因分析、防治措施(1)钻孔偏斜的原因分析由于钻机作业时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或由于土层软硬交界层面较陡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他硬物等情形,常会导致钻孔偏斜。
(2)防治措施①施工前应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 cm。
②桩机部件要妥善保养、组装,开钻前要校正桩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③钻孔过程中遇到的孤石如位置较浅,可将其挖出,如位置较深,可用岩芯钻机钻通石块爆破后再行施工。
④在砂层和粉土层中钻孔时,钻进速度不宜过快。
⑤钻孔轻微倾斜可往复扫孔纠正。
若桩孔倾斜较严重,应向孔中填入石子和粘土至偏孔处0.5m以上,在消除了导致斜孔的因素后重新钻进,宜慢速提升、下降,反复扫孔矫正,直至桩孔符合要求。
2、缩径的原因分析、防治措施(1)缩径的原因分析①土层中的膨胀土遇水后膨胀导致钻孔缩径。
②钻头焊补不及时,越钻越小,致使下部缩径。
③混凝土拌和物质量不符合要求,致使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差、坍落度小、骨料离析严重等,从而使下落浇混凝土不能充分地置换出桩孔中的护壁泥浆,或是在骨料离析处被护壁泥浆充填了本应由水泥砂浆充填的空间或者中空根本得不到充填,于是形成部分长度缩径。
④施工措施不当。
经现场检测发现,缩颈、空洞主要出现在桩身上部。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第一篇模板:一、引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
二、桩身质量问题:1. 桩身强度不足:可能原因包括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控制不当等。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材料选择和验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2. 桩身变形:可能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振动、连续施工带来的渗水等。
防范措施:合理控制振动力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水位控制和渗水防治。
三、桩顶质量问题:1. 桩顶沉降:可能原因包括桩底土层强度不足、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控制不当等。
防范措施:采取合适的桩基加固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
2. 桩顶开裂:可能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等。
防范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搅拌、浇筑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四、桩侧质量问题:1. 桩侧强度不足:可能原因包括灌注浆液配比不合理、施工工艺控制不当等。
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灌注浆液的配比,加强灌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2. 桩侧漏浆:可能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浆液渗漏、灌注过程中振动导致的浆液流失等。
防范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浆液密封和灌注操作,防止浆液的渗漏和流失。
五、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施工图纸、材料检验报告和施工工艺文件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钻孔灌注桩:指通过钻孔到达设计孔底地层,将混凝土灌注至孔中形成的桩基。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以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和改良地基。
2. 桩身强度:指钻孔灌注桩的抗压能力。
强度不足会导致桩身弯曲和破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3. 桩顶沉降:指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桩顶与地表之间产生的相对沉降现象。
沉降过大会导致结构不平衡和破坏,危及工程的安全性。
第二篇模板:一、前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质量问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对策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对策简介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质量通病以下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1. 土壤坍塌在进行钻孔时,土壤可能发生坍塌,导致桩孔失稳。
这会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钻孔下沉施工过程中,钻孔可能发生下沉,导致桩的竖向位移超标。
这可能会损害桩体的承载能力。
3. 灌注混凝土不均匀在灌注混凝土时,可能会出现混凝土流动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桩的强度分布不均匀。
这会影响桩的整体承载能力。
4. 锚固力不足钻孔灌注桩应具备一定的锚固力,使桩能够牢固地连接于地基深处。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锚固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桩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预防对策为了避免上述质量通病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 施工前充分勘察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质检测,了解地层情况。
这有助于准确评估施工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使用支护措施在钻孔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如钻孔衬套、液压支撑等,以防止土壤坍塌和钻孔下沉的发生。
3. 确保混凝土质量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混凝土的试验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并在灌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振捣、均匀灌注等,以保证混凝土流动均匀。
4. 确保锚固力在施工桩时,严格控制桩的沉入深度,确保桩底部达到足够的承载层。
并采取适当的锚固措施,如预埋钢筋、注浆等,以增强桩的锚固力。
总结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对策包括进行充分勘察、使用支护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和锚固力。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稳定性。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成孔过程采用就地造浆或制备泥浆护壁,以防止孔壁塌。
一、灌注过程操作不当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由于停电或其他原因浇灌混凝土不连续,间断一段时间后,隔水层混凝土凝固形成硬壳,后续的混凝土下不去,只好拔出导管,一旦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泥浆就会进入管内形成断桩。
如果采用加大管内混凝土压力的方法冲破隔水层,形成新隔水层,老隔水层的低质量混凝土残留在桩身中,形成桩身局部低质混凝土;2. 对于有泥浆护壁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及孔壁泥皮过厚是导致承载力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3. 水下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不当如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混凝土浇注不连续时,桩身会出现断桩的现象,而混凝土搅拌不均、水灰比过大或导管漏水均会产生混凝土离析;4. 当泥浆比重配置不当,地层松散或呈流塑状,导致孔壁不能直立而出现塌孔时,或承压水层对桩周混凝土有侵蚀时,桩身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扩径、缩径或断桩现象;5. 桩径小于600mm的桩,由于导管和钢筋笼占据一定的空间,加上孔壁和钢筋的摩擦力作用,混凝土上升困难,容易堵管,形成断桩或钢筋笼上浮;6. 对于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桩底虚土过多是导致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当地层稳定性差出现塌孔时,桩身也会出现夹泥或断桩现象;7. 导管连接处漏水将形成断桩。
二、预防措施1. 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成孔,以便了解地质情况、检验所用设备的性能、施工工艺等。
如测得孔径易缩或塌孔,沉渣过厚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采用重新考虑成孔工艺,修改工艺操作方法;2. 桩位复测防止桩位放错或漏桩现象的出现;3. 钻杆的垂直度: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护筒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在开钻前必须满负荷调试运转,钻孔灌注桩应采用跳打方式,防止相邻桩穿孔;4. 清孔质量控制:采用二次换浆清孔的方法.。
在一次清孔后,提出钻杆,测量孔深,抓紧时间安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通过混凝土导管压入清浆,进行二次清孔。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
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必须防治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砼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钻孔灌注桩坍孔原因分析(1)陆上护筒底部和四周未用粘土填实;(2)孔内水位高度不够,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3)当钻至砂层等强透水层时,水源补给不足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4)出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5)钻孔附近的振动影响;(6)泥浆比重偏小;(7)吊放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8)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9)成孔后未及时浇筑砼,静置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1)陆上埋设护筒时,在护筒底部夯填50cm厚粘土,必须夯打密实。
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密实不渗水;(2)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1m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3)施工通道的布置离孔位一定距离;(4)钢筋笼的吊放、接长均应注意不碰撞孔壁;(5)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筑砼的间隔时间;(6)发生坍孔时,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坍孔处1m以上,待自然沉实后再继续钻进。
2、钻孔灌注桩成孔偏斜原因分析:(1)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2)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3)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4)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预防措施(1)钻机就位时,使转盘、底座水平,使天轮的轮缘和护筒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2)场地平整坚实,支架的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须随时调整;(3)偏斜过大时,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断桩、缩径和桩身缺陷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钻杆提升速度太快,而泵砼量与之不匹配,在钻杆提升过程中钻孔内产生负压,使孔壁塌陷造成断桩,而且有时还会影响邻桩。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是合理选择钻杆提升速度,通常为1.8~2.4m/min,保证钻头在砼里埋深始终控制在1m 以上,保证带压提钻;二是隔桩跳打,如果邻桩间距小于5d时,则必须隔桩跳打。
二、桩头不完整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超灌砼面过低,没预留充足的超灌桩头,有时提钻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桩头偏低,解决方法平整工场地时保证地面与有效桩顶标高距离不小于0.6m,桩头超灌砼不小于有效桩顶以上0.6m。
三、偏桩一般有桩平移偏差和垂直度超标偏差两种。
多由于场地原因,桩机对位不仔细,地层原因使钻孔对钻杆跑偏等原因造成。
控制措施:(1)施工前清除地下障碍,平整压实场地以防钻机偏斜;(2)放桩位时认真仔细,严格控制误差。
四、桩头质量问题1、多为夹泥、气泡、砼不足、浮浆太厚等。
2、控制措施:(1)及时清除或外运桩口出土,防止下笼时混入砼中。
(2)保持钻杆顶端气阀开启自如,防止砼中积气造成桩顶砼含气泡。
(3)桩顶浮浆多因孔内出水或砼离析造成,应超灌排除浮浆后才终孔成桩。
(4)根据监理建议以及以往施工经验,在钢筋笼施工完毕后采用3~5米的小振动棒对上部桩头进行振捣以保证其密实度。
五、钢筋笼无法沉入1、由于砼配合比不好或桩周土对桩身产生挤密作用。
2、控制措施:(1)改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粗骨料的级配和粒径满足要求。
(2)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保证砼灌注量达到要求。
(3)吊放钢筋笼时保证垂直和对位准确。
六、钢筋笼上浮由于相邻桩间距太近在施工时砼串孔或桩周土壤挤密作用造成前一根桩钢筋笼上浮。
控制措施:(1)在相邻桩间距太近时进行跳打,保证砼不串孔,只要桩初凝后钢筋笼一般不会再上浮。
(2)控制好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中心偏位超限
中心偏位,即钻孔灌注后基桩砼或钢筋笼的实际桩顶中心点与基桩设计中心点之间存在偏差,规范规定排架桩最大允许偏位5cm、群桩最大允许偏位10cm,桩位偏位超过上述规定,就应作出相应处理直至推倒重来。
中心偏位主要与桩位测定、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钢筋笼固定有关,以上四道工序任一工序出错或偏差过大,都有可能导致桩位偏位超限。
预防措施:①提高桩位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度。
在桩位测量时,要经常对经位仪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校正,尽可能选用精度较高的仪器,严格按测量精度要求执行,不可有轻视麻痹思想。
桩位测定后,用钢尺和相邻的桩位进行校正,看所测距离与计算值是否一致,以免发生错误。
②确保桩位引测正确。
为埋设护筒,桩位测定后必需进行桩位引测,这道工作一般由钻机人员采用引骑马桩的方法来完成,因而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应对钻孔人员进行适当培训,使其1~2名工人充分掌握引骑马桩的技术要领和关键所在。
③提高护筒埋设质量和精度。
确保护筒埋设牢靠,保证钻孔及清孔、灌桩过程中,护筒不拖空、不移动、不偏位,并将规范规定的护简中心允许偏差5cm,减小为2cm,以利于灌桩时钢筋笼的准确固定。
④进行钻机就位复测。
钻机就位、钻头对中后,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桩位复测,钻头中心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lcm以内,确保成孔不偏位。
⑤保证钢筋笼定位准确、固定牢靠。
钢筋笼安放完毕后,要通过护筒上的标记,利用十字丝,对钢筋笼进行对中,而后再用12
以上的钢筋和钢管将其固定在护简上。
处理措施:①当钢筋笼偏位不超限,砼偏位超限时。
用砼对钢筋笼保护层偏小的一侧进行加大尺寸重新浇筑,使位于自然地面以下0.5m 或最大冲刷线以上部分的钢筋笼保护层完全满足设计要求②当钢筋笼偏位超限,砼偏位不超限时。
首先算出钢筋笼的偏位量,然后将桩头砼向下砼至钢筋笼偏位量的8倍以下,再将钢筋笼在不小于8倍钢筋笼偏位量的高度内调燕至正确位置,按接桩要求重新浇筑砼。
③当钢筋笼及进偏位均超限时。
首先判断偏位的高度,如高度较小,小于1.5~2m,可采用②的方法处理。
如高度较大,则要进一步判别偏位方向,如发生在纵桥向又是单排桩,则要通过增加盖梁来解决,如发生在横桥向,可通过调整桩柱间距离和盖梁配筋来解决。
2 钻孔桩倾斜
钻孔桩倾斜,即钻孔灌注桩的倾斜度超过规范规定的倾斜度允许值,垂直桩为1%,斜桩为2%。
下列各因素可能引起钻孔桩倾斜:钻机不铅垂,有时开钻前钻机就没有调整铅垂,有时是因钻机稳固不好,钻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机不垂直,开钻或遇到硬层时,进尺过快,导致钻头偏位,引起钻孔倾斜。
预防措施:①开钻前,钻机底座和顶端应平稳,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钻机的垂直度和机座的稳定性,确保机座保持水平,主钻杆保持铅垂,起吊滑轮缘、转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如有偏差不得大于2cm。
②开钻或遇到硬层时,钻机低速并以减压钻进,即让钻杆在
承受部分钻具重力的情况下,由软层进入硬层,当进入硬层至少半个钻头后,再全速钻进。
处理措施:①钻孔桩倾斜度稍微超限时,可以采用钻机进行扫孔,将下部倾斜部分的孔径钻大,以对成孔倾斜度进行调整。
②倾斜度较大时,一般难以直接调整,经常采用对倾斜部分进行填孔处理,等沉淀充足后,再重新钻孔。
3 缩径与扩径
缩径,是指钻孔桩的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变小,在钻孔桩施工中很少出现。
扩径,是指钻孔桩的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变大。
无论缩径还是扩径都是不规则桩,扩径对桩的使用性能没有太大的不利影响,对于摩擦桩承载能力还有所增加,无特殊要求时,扩径桩不必进行处理,但却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缩径使桩的承载能力降低,严重的必需进行处理。
扩径、缩径都是由于成孔直径不规则,出现扩孔或缩孔引起的。
扩孔般是由钻头振动过大、偏位或孔壁坍塌造成的。
缩孔是由于钻头磨损过甚、焊补不及时或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造成的。
预防措施:为避免扩径的出现,①钻机应固定平稳,减压钻进,避免钻头摆动或偏位。
②在成孔过程中钻机应徐徐钻进,以便形成良好的护壁。
③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孔内水头,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
④成孔尤其是清孔后应尽陕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
⑤吊放钢筋笼时,应尽可能使其居中,避免划破护壁为避免缩孔的出现,①钻孔前应先详细了解地质资料判别有无遇水膨胀的土层,如有应采用失水率小于3~5mJ./
3Omm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壁。
②经常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钻头直径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径小2~2.5cm为宜。
处理措施:出现扩孔,应立即查明具体原因,回填至扩孔位置,暂停7~15天后,采用上述预防措施重新钻进。
出现缩孔,宜在该处用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直至满足孔径要求为止。
4 离析
离析是指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中的碎石、沙子、水泥等发生分离,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严重的甚至引起断桩。
下列各因素可能引起钻孔桩混凝土产生离析:①灌桩用混凝土灌注前本身就发生了离析②砼灌注过程中导管内进水,使水泥和骨料之间发生了分离。
⑦灌注过程中导管在砼中的埋置深度过小,首批砼中已被泥浆离析的部分砼没有上翻而留在桩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