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下册_ 认识小数(2)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认识小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91~92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94~95“练习二十”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小数。

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通过观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经历小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10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呈现教科书P91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中出现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生:这四幅图中出现的数和原来学的整数不一样,这些数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3.45、0.85、2.60、36.6、1.2、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字,从而引出小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究小数的读法(一)尝试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该怎么读呢?每个同学自己先读一读。

读完后,教师指名学生起来读第一个小数。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读法呢?生:因为这个数中有个小数点,我们不知道这个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该怎么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读出第一个小数。

通过各种错误读法的呈现,引起学生对整数读法和小数读法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对小数点的注意。

(二)归纳小数的读法。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应该怎样读小数。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小数点左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读法和读电话号码一样,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课件展示并板书)(三)练习反馈。

师: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这些小数:3.45、0.85、2.60、36.6、1.2、1.5。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认识小数》教学反思1《认识小数》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通过科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再试教之后,感到教材简单而寓意精深,________生活,而视野博大,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概括出小数的意义,过渡到更深一层的理性思量,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使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各种能力得以提高。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师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购物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在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小数,体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出学习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具体情境,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价格,直观形象的出示,和进行故意识的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小数,特殊是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非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游戏,强化思维转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将厘米数转换成米作单位的小数,不只是对“转换”有了简单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之外,还设计了“猜一猜”来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读小数,理解小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处过渡显得很轻松和衔接。

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学生也能抓住小数的意义的实质来说明和理解。

在巩固和延伸教学内容时,教师安排了“寻觅生活中的小数”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升华,达到了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下完成为了寻觅,也使教学内容等到进一步的延伸,真正认识了小数的应用广泛。

总之,整节课学生是在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味小数的含义的。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不少的缺憾、不少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案与反思《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案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理念:“认识小数”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了解小数的读写法,再通过用米尺模型,观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初步认识一、两位小数,了解小数的含义。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认识小数对我们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

这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能读写小数,初步认识一、两位小数。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能正确认、读、写小数。

2、方法与途径: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教具准备:课件;“米尺”模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学那天,妈妈为贝贝买了许多文具,想知道是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问: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的标价分成两类?怎么分?(2)同桌讨论。

(3)指名回答,并说说分类的理由。

(引出小数)2、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小数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结合情景,认读小数(1)认识小数a.观察一下,说说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b.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二
6、教学例2
师:这是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成绩为它们排一下名次吗?
(注意0.88和0.9,1.15和1.2的具体比较,可以运用小数和分数的转化关系进行比较验证。强调在比较小数大小关系时,需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在比较小数点后的数字,顺序是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的大小,依次第二位、第三位……)
1、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2、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8.27元=8()2()7()2.65米=2()6()5()
0.24米=2()4()3.40元=3()4()
3、南京的交通有了一个重要的变革,谁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听记下老师所读的小数。
南京地铁1号线全程21.7千米,其中14.3千米是地下线,7.4千米是地上线,全程总造价39.2亿元,创造了全国地铁建设的“三最”。
谁来汇报一下你记的小数。
介绍:你知道南京地铁创造了哪“三最”吗?出示:(一是票价最低、二是地铁造价全国最低、三是运营用工人数最少。)不久的将来南京还会有2号线、3号线等,那时,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4、智力大挑战
用8、3、0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在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如果10分表示满分,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2.做一做
看图,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用数标出图像信息,分别是2.5和1.8,然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师再次强调比较数的大小时注意比较顺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小数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处处可见,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完成几道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反思准备这节课时,自己总觉得不知道该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这节课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介绍及小数意义的介绍,而新教材中却把读法和写法给“模糊”教学了,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学生能口头会读,也没特别地指导写法,还要求小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背景(主要以价格和长度单位)抽象地去学小数。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差不多按照教学书中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也没有多少创意。

课上完后感觉在教学小数的读写、找生活中的小数(课外资料)、小数在价格表示中的含义,这几个环节,学生学得还比较扎实。

但在教学长度单位中的小数含义时,设计比较牵强,学生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也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找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后来的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学生不容易讲出。

课后想想,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把元角分和长度融合在一起,在价格中就安排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教学,然后针对发现的`规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长度单位中可以这样或者为什么应该这样?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其利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解释,到达认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目的。

在设计时,还针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还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如果这个练习做过后,我想对本节课难点的突出,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时间不够,没来得及做。

另外本节课让我觉得可以设计两张表格,在孩子们自学好以后填表,把整分米、整厘米的数先写成分数,在写成小数。

然后让孩子观察表格中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怎样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通过表格的对比,孩子们可能马上就能回答出来。

我觉得为了让孩子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写成两位小数,表格设计会更利于让孩子们比较、体会。

2、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观察思维、自学讨论,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首先以商品的标价
学情分析 作为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这些商品标价中的数进行分类,分为整
数和小数两大类,因此也就顺势揭题,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
过的小数,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小
数使用的广泛性。由于学生有一定的购物经历和经验,所以对商品
三 探索推理 初步认识 小数含义 (20 分钟)
1.课件出示,量身高的情景 2.板书老师身高:1.6 米 ,这里的 1 和 6 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举例, 理解含义。 小结:通过测量身高这个事,我发现 好多孩子早就知道几点几米的含义 了,现在我们把生活经验整理一下, 以米为单位表示身高时,小数点的左 边表示“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 示“分米”。 3.用米做单位,用小数除了可以表示 身高外,还可以表示长度。(出示尺 子,告知它的长度是 0.5 米)。 找一找哪是 0.5 米?说说为什么这是 0.5 米? 4.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 7 分米、3 分米、1 分米的地方用小数 怎样表示?(在直尺 1 分米处板书:1
读读这些数 读数 找出共同点
学上,使学生在数的领 域里进一步激活原认知
二 激发经验 理解含义 学会读写 (12 分钟)
1.生活中见过小数吗?都在哪见过小 唤起生活经验 数?你看到的小数表示的是什么呢? 2.你在哪见到的小数最多?(商品价 格)问:你知道价签上的小数表示的 意思吗? 3.小结:购物体验帮我们认识了价签 明确以元为单 上的小数表示的意思,当以元为单位 位的小数中各 用小数表示价格时,小数点的左边表 数的含义 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 第二位表示“分”。 4.全班一起读小数。 5.问:通过读小数,你发现以小数点 为界,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的读法一 感受读法 样吗?同桌互相读,边读边感受小数 点左右两边的读法。 6.生练习读并总结读法。 7.“抓硬币,写小数” 用小数表示生 1 抓的钱数?(4.3 元) 总结读法 4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 小结:以元为单位写小数时,有几元 就在小数点左边写几,是几角就在小 数点右边第一位写几。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反思优秀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反思优秀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反思优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的各部分名称。

2.能够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概念,读写小数。

2.教学难点:小数的读写方法。

三、教学准备1.小数点的模型、小数数轴。

2.课件、黑板、粉笔。

3.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小数呢?谁能举个例子?2.学生举例:如:3.5元、2.8米等。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教材P46例1,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和小数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观察、交流:a.小数点在整数和小数之间,起到分隔的作用。

b.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c.小数部分由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组成。

3.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a.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数。

b.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位数。

4.练习读写小数,巩固知识。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46练习一第1题,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

2.完成教材P47练习一第2题,用小数表示价格。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1.出示题目:小明的身高是1.3米,小红的身高是1.2米,请问谁更高?2.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小明更高。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1.3大于1.2?(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P47练习一第3题,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重量。

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概念,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

2.学生在练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及教学反思篇一“认识小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虽然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一、课前调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的存在,超市里,商场里,饮料瓶,书,自动笔的铅,身高,体重……等等。

因此,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主要是调查超市里的商品价格,并记录下来,希望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如实调查并认真记录,为课上的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环节——创设情景引入小数如何将学生的调查与课堂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呢?于是,我创设情景,由数引入,回顾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小数,从而激起孩子认识小数的欲望。

在进入孩子们爱去的超市,顺利将小数引入课堂。

通过这个情景设置,还让学生区分了整数和小数,认识了小数点,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达成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三、学习过程——联系实际认识小数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

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超市中的商品,介绍自己收集的商品价格,介绍自己的身高等,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现实中孕育着小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2、还学生课堂的主动权。

1)先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多的小数就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认识小数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作用和小数的数位顺序。

2. 培养学生正确读写小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定义和小数点的作用。

2. 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1. 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小数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小数的概念,如购物时价格的表示、体重、身高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发现小数点的作用和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小数的定义:小数是用来表示整数之间的数。

2. 讲解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点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3. 讲解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依次类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依次类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小数的读写练习。

2.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教案:认识小数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作用和小数的数位顺序。

2. 培养学生正确读写小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定义和小数点的作用。

2. 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1. 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小数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小数的读写练习。

2.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算练习,如加减乘除等。

七、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价格的计算、体重、身高的比较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

从数的发展历程来看,数的产生先是自然数,然后分数,最后小数。

教材在编排时遵循着这样的顺序,但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要比小数计算的掌握困难的多,所以起始课尤为重要。

小数初步认识,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主要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去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认识小数。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访谈,知道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不是空白的,由于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大部分学生知道小数的名称,但对小数的读法还是有许多错误,所以在教学中小数的读法不能忽略。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量开始,让学生逐步抽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更加深刻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含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会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具体情境中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2.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

3.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体会小数的特点,了解小数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会认、读,写一位小数。

感知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认识0.1元和十分之一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唤醒学生经验,从生活情境导入1.揭题,引入生活中的小数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小数”。

请大家先想一想,你在哪里见到过小数?生:超市,身高,考试成绩,温度……2.认读小数,了解小数的组成师:哇,你们平时都观察得很仔细。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师: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生:中间有个小数点。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生2:我是把直尺放在了 O 到1下面,正好对应了 IO 份,这1份就是Qlo师总结:行来这2个同学都是把O 到1平均分成了 10份,这样的1 份表示0,1。

师:0∙ 1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分数表示就是?那这样的2份呢?用分 数表示就是? 5份呢?用分数表示?师:现在把这•段看作1元,0. 1元表示多少钱? 0. 5元呢? 8元5角写成小数是? 三、练习设计:(知识生长点、能力训练点、素养提升点等设计)1、你能在这个止方形中找到小数吗? 0.2有和这不•样的涂色方法吗?这个正方形能表示小数1.4吗?2、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4表示?为什么?3、在数线上估计0.5、1.7、2.3的位置。

要准确找到这些小数的位置,我们需要怎么做?最后,出示石老师的身高(在1.6米到1.7米之间),要想知道老师的准确身高,怎么办?通过老师的问即,学生发现老师的身高不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表示,让学生体会到对小数的探究并没有结束,而 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产生了继续探究的愿望。

教学反思:在《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马云鹏教授提出:深度学习着眼于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方法迁移,并有助于学生高 阶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深〃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深〃在系统结构中。

深度学习虽然表现为 一个个的教学活动,但并不是孤立无关联的,而是存在于有结构的教学系统 中。

无独有偶,在刘莉老师讲座中关于〃大观念〃的概念中,提到史宁中教授的观 点:〃关注整体性和一致性,以少而精的观点促进学生达成对于数学学科的深度 理解。

在对整数、分数、小数意义的认识时,可以打通不同数集之间的关联,从 十进制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感悟整数、分数、小数的一致性〃。

基于 以上的学习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建构〃初步〃也要深刻的课堂,现以此课为例,谈 谈自己的思考。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小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能够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3. 能够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形式;4. 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小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能够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2. 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数的实物模型;3. 小数的图形表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小数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概念认识(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小数点的位置表示整数和小数的分界线。

3. 读写小数(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读写一些简单的小数,如0.5、0.25、0.75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如0.5比0.25大,0.75比0.5大。

4.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2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形式,如0.5可以写成1/2,0.25可以写成1/4等。

5. 小数的加减运算(3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如0.5 + 0.25 = 0.75,0.75 - 0.5 = 0.25等。

6. 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练习。

7.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能够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能够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形式,以及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读写一些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

但是在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和小数的加减运算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通用7篇)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通用7篇)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通用7篇)《认识小数》教学反思1《认识小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虽然小朋友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 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 所以说, 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 陌生的是它的含义。

既然是初步认识, 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本节课, 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 能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 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整节课, 从“生活情境”起始, 引领学生走进“数学里的'生活课堂”。

上完课, 反思了很多, 也对几个方面颇有感触:一、从实际生活中精选数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在教学中, 我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

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 再到练习巩固, 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 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 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 超市中的商品, 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数等, 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 现实中孕育着小数, 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二、让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中发生、发展, 并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 本节课通过鼓励学生读小数和启发探究式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基础知识, 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次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正迁移作用, 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 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 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 根据米和分米间的进率,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 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

并通过拓展练习, 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初步认识》选自三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数学教材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如下:
1.小数的意义: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表示的是整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小数的读写:教授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小数的数位命名。
3.小数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借助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4.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增强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学会比较小数大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6.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数的读写和比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小数点的定位,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小数计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记录小数结果。
-解决实际问题时小数的使用:设计贴近生活的应用题,如计算购物总价、长度测量等,指导学生如何将小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了解小数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2. 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3. 小数的意义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小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强调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

(2)小数的读写方法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规则。

(3)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让学生了解小数的组成。

(4)小数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强调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小数计算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家长辅助,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小数,了解小数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 板书小数的意义及应用。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它们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小数知识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小数。

对于小数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

在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小数被定义为“小数点把一个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案新知识点:1、认识小数。

(1)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2)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3)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位小数的加法。

(2)一位小数的减法。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恩能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观察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仅限于一位小数,而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信心。

教学时,应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第一课时认识小数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1、引入小数。

同学们经常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爸爸妈妈到收银台付完钱以后,售货员就会给他们什么呢?哪些同学把这些收款凭证小票带来了?你能向大家展示一下吗?老师这也有一张小票,是小华的妈妈给小华买文具的收款凭证,现在老师把它做成了标价牌。

(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一分类呢?怎么分?左边这组数是45、3、18,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探究发现【提问】你平时还在哪见过小
数?
2.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引导】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
中的数,来一起看看吧?
【提问】谁来读读?
认识小数点。

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与写
法。

2.探究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1)结合测量数据和米尺模型图
学习0.1米和0.2米
【引导】写出橙色纸条的长度
要求:有几种写法就写几种写法,
看谁有不同的写法。

结合学生记录数据,教师相机引导学
生结合
10
1
米学习0.1米的含义。

【追问】尺子上除了橙色纸条的
长度是0.1米,还有0.1米吗?
你能找到多少个0.1米?
【引导】现在来看红色纸条。

用不同写法来表示红色纸条的长
度。

【提问】0.2米表示什么呢?你
记录后同桌交流
借助米尺图表述
在米尺图上找
观察、交流
试说
说小数
拓展延伸能试着说说吗?
【追问】尺子上还有其它小数
吗?
(2)学习1.3米
【引导】在米尺上能找到1.3米
吗?
3.反馈: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5角是
10
5
元,可以还写成()
元。

8元5角写成小数是()。

1.看图填上适当的小数
2.把下图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
数表示出来。

3.写出数轴上的数。

4.知识拓展
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说想法
独立完成,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了解小数历史
认识小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认识》观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认识》观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认识》观课反思一、课堂情况本次观课的课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认识》课程,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节课堂的时间为40分钟,本节课的教学形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的集体讨论和互动,课堂气氛互动良好。

二、教师教学反思在本次授课中,教师采取了问答互动、小组合作以及实际操作的方法,在构建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问答互动在课堂上,教师采用问答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交流,让学生逐渐理解小数的概念与读法。

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数字0.5,并询问学生如何读这个数字,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注意到数字中点的位置,并正确读出数字。

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的作用,并让学生发现小数点的位数为分数的通分分母。

2. 小组合作在本次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进行讨论和互动,互相帮助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法,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对于小数的读写进行共同讨论,相互矫正,让学生们从互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小数的相关知识。

3. 实际操作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学习成果,让学生们不断提高小数的认识和应用。

例如,教师让学生通过板书上的题目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们在操作中不断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三、教学收获通过对本节课的观察以及对教师教学反思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堂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小数概念。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理解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加深对于小数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四、课堂建议虽然本节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有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例如:1.教师可以多使用实际例子来讲解小数的应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和互动中来,以便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认识小数(2)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第93页及相关习题)。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会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情景导入】
1.同学们,看黑板上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和□□□□)指着卡片,提问:如果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数,你觉得哪个数会较大?为什么?
(整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2.接着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较大?
□□.□□□.□□
学生猜测大小(预设2种情况:后面大;不能确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以几张卡片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新课讲授】
1.出示跳高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高成绩记录单,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小明:0.8米小刚:1.2米
小强:1.1米小林:0.9米
学生反馈:小刚跳得最高。

2.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你能把他们的成绩化成分数来比较吗?
独立思考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预设:
A.一位一位地比,从整数部分比起,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B.从小数单位比,1.2里面有12个0.1,1.1里面有11个0.1,12比11大。

C.把米转化为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12比11大。

3.你能排出其他几个人的名次吗?(引发学生的猜测)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A.从小数单位比,1.2里面有12个0.1,1.1里面有11个0.1,0.9里面有9个0.1,0.8里面有8个0.1,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林,第四名是小明。

B.将米转化为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0.8米=8分米,由于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

通过1.2和1.1的大小比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经历了“从原来单一的结合具体内容”拓展到“从数位比、从小数单位比、从具体单位比”等不同策略来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反馈后提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方法?
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方法应用。

(1)举例:同桌悄悄地写一个一位小数,然后一起来比较一下大小。

比较
后提问:
A.要想写一个较大的小数,你应该怎样考虑?
B.要想写一个较小的小数,你又应当怎样考虑?
【课堂作业】
教材第93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
【课后作业】
1.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5、6、7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认识小数(2)
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
1.2米=12分米 1.1米=1分米
0.9米=9分米 0.8米=8分米
由于12>11>9>8,
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

创设情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借助教科书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跳高的成绩排列名次。

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

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通过整数的比较法则,鼓励学生将其类推到小数的比较中。

注重知识的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路回归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比较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体会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掌握比较的有序性、相对性和传递性,从而培养辩证思维。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