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张国华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学时学分:26/1.5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全校一年级各专业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内蒙古教育厅主编,参考书目:【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年【4】理查德•格里格等,(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5】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6】孔燕等.微笑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7】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作用。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重点地介绍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掌握训练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技能,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总之,该课程的核心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心育”,为他们在大学学习及毕业后走上各级各类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1.基本要求:(1)着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学中从青年心理学角度,运用心理学有关知识,探讨成长中青年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侧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努力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2)探讨在新的形势下青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多种影响。

(3)系统介绍当代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夯实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第二章:大学成长从心开始——高职高专学生适应心理健康
2
1.大学生常见适应问题及特点。
2.大学生适应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文化素养、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1.在讲授学习方面的适应与发展时,强调通过调适心理状态来加强文化素养。
2.在讲授生活适应时,着重强调学生要养成作息规律,自力更生的生活习惯。
2
1.常见人际交往困扰及原因。
2.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培养学生家庭、社会、学校团结和谐的理念。
2.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人与人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1.在讲授人际交往困扰时,强调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分析原因,及时解决问题,达到人与人和平相处的理念。
2.在讲授人际关系基本原则时,注重平等、和平、和谐、相互的原则。
终结性考核:采用课程论文考核方式,以所学基础知识为主,论文内容、论文文体、论文形式多样;考核范围根据学生本期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所掌握的课程思政内容、自身所思所想自主命题撰写课程论文。
3.在讲授爱情的多种方式时,强调双方共同付出努力,形成合适符合自身的生活态度。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第十二章:绿色网络 阳光心理——高职高专学生的网络心理辅导
2
1.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
2.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
3.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1.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社会化能力。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需要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1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1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号:学时数:理论20学时,实训20学时学分数:2学分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二是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三是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发展技能、人际沟通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的表现,能够初步的识别和诊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以及拥有自主求助意识。

教学重点: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4.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教学难点:1.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识别和诊断2.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自我意识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以及常见的困扰;掌握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途径与方法,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积极接纳自我;能够有效调控、不断努力发展与完善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的文化素质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现代社会人类健康新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理解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促进青年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努力推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懂得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难点: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学内容自我意识的涵义及结构;自我意识的作用;自我意识类型;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重点:自我意识的概念掌握,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培养;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作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1. 前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生代,承载着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期望和责任。

然而,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学业负担的加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特编撰了本大纲,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2. 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

3. 教育内容
本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预防和应对、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资源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4. 教育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训练等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

5. 教育策略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等,以及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等。

6. 教育评价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以检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7. 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心理健康问题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大纲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要在高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与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本课程按照《指导纲要》地要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程内容紧贴大学生生活实际,希望通过案例教学,课堂活动与体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二,课程目地通过本课程地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地有关理论与基本概念,在大学生容易出现困惑地一些主题上,增强自我探索,掌握自我调适地基本方法,培养自我认知能力,际沟通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学时(三)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地地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大学阶段地发展任务与生活适应,身心一体地健康理念,重要与健心健身地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重要等更深入地了解,运用所学地建心,健身方法,促心理健康。

重点,难点:心理健康地内涵与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地自我保健。

(二)第二章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学时(三)主要内容:自我意识地概念,内容,结构与发展特点,健全自我意识地标准与健康自我形象地塑造方法,自我意识地偏差与调试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自我意识及其偏差,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与整合自我。

重点,难点:自我意识地意义与特点,健全自我意识地标准与塑造,理解自我意识地偏差及如何在日常生活识别(三)第三章大学生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学时(三)主要内容:格地概念,影响因素及主要格理论,格测验地方法,格发展地过程与格完善地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概念,影响因素与理论对格有更深入了解地基础上,掌握从不同角度看待格地方法,对自己地格特质有更深地了解,学会完善自我格。

重点,难点:掌握从不同理论看待格地方法,了解格测验方法,并能借此了解与完善自己地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目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目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目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目录》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概述
1.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知识
4.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特征
5. 如何识别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6. 心理健康知识的权威来源和验证方法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提升
7. 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8. 心理健康的保障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9. 如何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第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及其建设
第五部分: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和治疗
12. 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
13.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4.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第六部分:实际案例分析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
第七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估
16. 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17.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方法
第八部分:心理健康宣传与倡导
18. 心理健康宣传的重要性和方法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倡导和推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以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目录》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些知识和资料,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一、引言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认识心理健康
2.1 心理健康的定义
2.2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2.3 心理健康的标志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3.1 学业压力
3.2 情感困扰
3.3 人际关系问题
3.4 自我意识问题
3.5 就业压力
3.6 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4.1 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
4.2 促进社会交往能力
4.3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4.4 促进个人成长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5.1 科学性
5.2 实用性
5.3 全面性
5.4 可操作性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6.1 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6.2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6.3 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技巧的培养 6.4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七、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7.1 课堂教学
7.2 心理健康讲座
7.3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7.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7.5 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八、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改进
8.1 评估指标
8.2 评估方法
8.3 改进措施
九、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
9.1 制定长期规划
9.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9.3 多方合作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十、结语
10.1 总结 10.2 展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用专业:本课程可作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可作为社会相关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参考课程。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促进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线,内容设置涵盖心理健康导论、适应心理、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心理、压力应对、情绪调节、网络应用、人格发展、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题,从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到大学生活的种种应对,再到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以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内容设计上既完整清晰,又遵循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内在逻辑。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增强的团队交流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等等。

2.通过思考,加深自己的兴趣,巩固知识点。

3.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应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潘俊勇主编,202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又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合用专业:师范类专业课程编码: 12022926制定单位:教育心理教学部执笔者:田虎审定时间: 2022 年 8 月 29 日审定: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工作指导指导委员会一、课程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总计课时 32 课时, 2 学分。

该门课程旨在于通过密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材。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目的:本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课程,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量,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使命。

任务:匡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匡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本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负责解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份。

课程内容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二章自我意识与人格完善第三章学习心理与创造力培养第四章人际交往与和谐心理第五章情绪管理与调适第六章心理适应与发展第七章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第八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学时分配34544444姬建锋,贾玉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年。

主要教学参考书:(1)程宇洁编著.心理课堂:给大学生的 50 堂心理学课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2)储克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3)丛媛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电力出版社.2022(4)戴朝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5)邓先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识课系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6)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7)龚惠香编著.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8)官汉蒙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9)郝宏伟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0)何照红,覃干超编著.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蒋平生,黄卫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2(12)李汉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2(13)李虹著.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考查(1)贯彻启示教学思想; (2)使用和设计问题教学法; (3)组织自学基础上的课堂讨论; (4)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结合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 (5)逐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本课程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新理念,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积极心理学思想,将家国情怀、幸福观、生命价值、爱情观、个人修养、挫折观以及网络安全等内容融入教材,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常见问题与困惑,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评估,并据此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训练和自我反思。

本教材还专门设计了当前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生命教育、挫折应对、心理危机应对和网络使用等章节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

注重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体验和心理调适策略训练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活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自主自助意识,挖掘心理潜能,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和知识,能够结合自身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成长学习和发展的问题和困扰,让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能够积极、正面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都得到质的飞跃。

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爱,掌握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大学生生活从“心”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学时(3)主要内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特征、标准及其判断依据,增强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可以对心理健康进行自我评估;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呵护自身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全院所有专业使用)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二О一七年九月二十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16 学分数:1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编写日期:2017年9月2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掌握大学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格的完善、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懂得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恋爱心理的维护、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完善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1.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

2 )理解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常见的心理困惑。

3 )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 课程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什么是心理心理健康的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 )教学难点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3.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与健康一、心理的含义二、健康新概念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症状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二、强化心理健康意识三、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第四节常见心理困惑一、人际交往问题二、新生适应问题三、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四、自我同一性问题五、职业发展问题【讨论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2.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1.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接受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开设依据根据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苏教学[201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我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应能能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明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和自身特点,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能够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感情、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树立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增强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引导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三、学习者能力产出1、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把握心理健康的知识与心理健康调试技能,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与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2、让学生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索,掌握心理调适能力及心理发展能力,如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知识合理评估自我健康状态,自觉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与优化,形成健全人格,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积极适应环境与社会。

四、课程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的支撑1.理论教学安排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采用试卷考核,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程考核,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占比70%,平时考核占比30%(出勤率、课堂讨论及作业情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张国华(同名1085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张国华(同名1085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张国华(同名1085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学时:36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大一新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胡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左泽文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版;二、学时分配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讲健康人生从心开始【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新概念(含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

2.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顺利寻求心理援助。

【重点和难点】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2.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做到有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3.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能识别他人显著心理危机状态。

【主要内容】1.健康新概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及常见心理问题。

3.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及有关学生组织。

4.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简介,及咨询服务。

5.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第二讲珍惜自我拥抱健康【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我意识与人格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学时:36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大一新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胡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左泽文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版;二、学时分配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讲健康人生从心开始【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新概念(含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

2.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3.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顺利寻求心理援助。

【重点和难点】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2.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做到有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3.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能识别他人显著心理危机状态。

【主要内容】1.健康新概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及常见心理问题。

3.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及有关学生组织。

4.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简介,及咨询服务。

5.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第二讲珍惜自我拥抱健康【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我意识与人格的概念。

2.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通过案例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人格发展。

【重点和难点】1.自我意识包含的三个方面: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2.人格的科学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

3.当代大学生青年如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更好的促进人格发展。

【主要内容】1.掌握自我意识与人格的概念。

2.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通过案例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人格发展。

【参考书目】1、认识你自己李春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找准自己的位置阿尔伯特.哈伯德金城出版社3、认清自我彭洁海天出版社4、自我和谐陈德云机械工业出版社5、人格心理学郑雪暨南大学出版社6、人格的发展陈思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三讲新学业,“心”导航【目的要求】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理论,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探讨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惯,注意用脑卫生。

正确归因和考试心理辅导【重点和难点】“经院派学业发展”与“务实派学业发展”之间的是非之争;谁更适宜于走一条什么样的学业发展之路。

【教学内容】1.大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活动:记忆、思维、学习潜能。

2.大学生常见学习障碍(常见的学习困扰及其原因)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与成果的方法3.大学生学习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学业发展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经院派学业发展”与“务实派学业发展”的是非之争【参考书目】1.学习心理学姚梅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学习心理研究莫雷广东人民出版社3.学习规律姚梅林湖北教育出版社4.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金洪源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四讲人际和谐锦囊妙计【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及意义;2.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应;3.让学生理解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主要内容】1.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4.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参考书目】1.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桑作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桂世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交往技巧与能力训练斯蒂芬.P.罗宾斯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五讲爱情神圣,如何圆梦【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恋爱动因及恋爱情感的心理实质。

2.了解恋爱情感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树立发展的爱情观。

3.掌握恋爱中的人际交往原则,追求美好爱情4.了解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行为的心理学意义,避免错误判断。

5.学会判断恋爱的发展趋势,适时终止不合适的恋爱。

掌握终止恋爱的基本技巧。

6.正确认识单相思,有效应对“失恋”。

【重点和难点】:1.乐观、发展爱情观的树立。

2.恋爱过程中的情绪、行为控制。

3.恋爱责任心的树立。

4.美好爱情标准的主观体验色彩而使个体理解差异上的千差万别。

5.收获爱情的策略与旁门左道。

6.失恋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主要内容】:1.爱、爱情、恋爱的概念和心理实质。

2.爱的情感相关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收获爱情的策略与旁门左道。

3.恋爱中的人际交往原则。

4.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常见行为及其心理学意义。

恋爱行为控制。

5.恋爱的终止及其应对技巧。

6.单相思的现实意义。

如何摆脱失恋的痛苦。

【参考书目】:1. 爱情课堂晓峰西苑出版社2.破译两性爱情密码王裕如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3.性心理学哈弗洛克.霭里士重庆出版社第六讲不惧失败,心有阳光【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挫折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认识挫折对身、心的影响,了解如何有效应对挫折;2.能够具体分析挫折的成因,以及运用具体方法应对生活和学习中所面临的挫折;3.了解关于情绪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正确识别各种情绪;4.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1.挫折的概念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挫折;2.正确认识挫折,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3.困扰学生的常见情绪问题,情绪调适的方法。

【主要内容1.关于挫折的心理学知识2.大学生常见挫折3.大学生的挫折反应4.如何有效的应对挫折5.关于情绪的心理学知识6.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与情绪困扰7.情绪的调节方法【参考书目】1.情绪管理压力应对郑日昌机械工业出版社2.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叶素贞北京大学出版社3.大学生积极心理陶国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七讲社团舞台助你成长【目的要求】了解大学生活闲暇时间和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特征,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对大学生业余生活指导。

【重点和难点】重点:通晓和理解大学生社团如何成为你的成长平台而发挥功能;难点:认识大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教学内容】1.大学生活闲暇时间活动形式2. 大学生业余生活活动原则3. 大学生业余生活漫谈4.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网络心理障碍与调适5.认识大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深入通晓和理解大学生社团如何成为你的成长平台而发挥功能【参考书目】1.互联网心理学 Patricia Wallace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奚晓湖南大学出版社3.走出网络迷途中国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科学出版社4.没有网瘾戒不了翟永存中山大学出版社第八讲行走职场风光通畅【目的要求】了解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及择业的心理特征,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大学生择业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掌握在职场中的行为艺术,理解事业的艰辛。

【重点和难点】1.如何认识和对待来自于同事的嫉妒、专权、压制、竞争与合作等问题2.对事业的含义的理解,赢得事业成功的智力投入、情感投入、外部环境条件等问题。

【教学内容】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2.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3.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4.职场中人际关系的问题与对策5.事业成长规划的策略与技巧【参考书目】:1.大学择业心理学田景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大学生规划与就业指导彭志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桥清华大学出版社四、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互动体验式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开展心理测试、心理网站建设、心理健康月活动、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培训、专题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的辅导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五、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

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估形式,加重过程性评估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权重系数,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学期成绩的60%和40%。

其构成如下:学期成绩=平时成绩(成长性专业/考勤/实践性活动)(60%)+期末考试成绩(40%)。

六、教学评价本课程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与分等。

本课程评价具有预防与鉴别功能,即: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为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为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

本课程评价具有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利用评价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对于辅导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不同教学模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 写出记录, 作为评价的材料。

2.作品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学习体会、个案分析、心理日记等),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评定,通过学生的作业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进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特别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感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后, 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情况、情绪调控能力等方面有提高或改善。

4.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心理测量。

使用心理测验了解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 通过心理测试(后测)与实施前的诊断性评价(前测)相对照, 考察在前后测之间学生心理素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 进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评定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