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分析摘要:建筑材料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对于提升建筑物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不言而喻,这不仅关乎工程整体的质量,更关乎建筑企业以及检测单位的社会信誉。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现状以及建筑工程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常用方法;要点1 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现状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飞快,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中对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工程检测技术主要针对建筑材料、建筑承载力和使用能力等方面。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检测技术种类较多,但大多数检测技术还存在缺陷,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建筑工程检测标准。
我国许多工程都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检测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提了保证。
在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完善,并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了解相关检测技术的发挥方向,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
我国在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到无损检测技术适合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它作为一种高科技检测技术必定会推动我国检测技术的发展。
虽然建筑检测技术理论很丰富,但检测规范仍需完善,许多操作性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许多检测技术存在这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结合建筑自身的特点和检测技术对其进分析了解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
2 建筑工程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2.1 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有以下四种:第一,射线探伤检测技术,通常会采用X射线和β射线,钢结构建筑经常会运用该技术进行检测,当射线穿过建筑时,强弱程度会发生变化,将其体现在胶片上,检测人员可以根据变化情况来判断主体结构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雷达检测技术,该技术运用了高频法,还运用了宽带法,这两种方法能够提高雷达的穿透能力,而且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任何影响。
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技术-第3部分评判标准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技术第三部分评判标准、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杨宜谦2011年10月1、评判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实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设计暂行规定》废止。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设计暂行规定》中关于250公里有关条文和内容废止。
z《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z《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7号)z《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z《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z《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z《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试行)》(铁科技函[2006]747号)z《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铁运[2007]44号)z《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z《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z《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5599-85)z《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和试验规范》(TB/T2360-93 )z《高速动车组整车试验规范》(铁运[2008]28号)z日本《铁道构造物设计标准—混凝土结构》(2004)z日本《铁路结构物设计标准及其解释—变位限制》(2006年2月)z日本《铁路构造物设计标准及解说(钢桥、结合梁桥)》(2002年12月)z欧洲规范1:《对结构的作用—第2部分:桥梁的交通载荷》(DIN EN 1991-2:2004; German version EN 1991-2:2003)•在京津城际、合武线等早期的客运专线联调联试中,桥梁测试数据的评价主要依据铁建设[2007]47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运函[2004]120号《铁路桥梁检定规范》和铁科技函[2006]747号《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试行)》等相关标准。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与新技术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与新技术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环境污染物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物的常见检测方法,以及一些新兴的、更为先进的检测技术。
一、传统检测方法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传统、较为简单的检测方法。
它基于污染物与试剂反应时产生的特定物质的数量来确定污染物的含量。
化学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水、空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检测,如COD、BOD、氨氮、COD、石油类等。
2.生物检测法生物检测法是一种利用环境中的生物对污染物作出反应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指示法和生物监测法两种。
生物指示法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对污染物的反应来获得污染物的信息。
例如,蜜蜂可以指示植物中存在的重金属含量;鱼类可以用来检测水中有毒污染物的含量。
生物监测法通常利用生物修复或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来获得污染物的量化数据。
3.物理检测法物理检测法是利用物理性质来检测环境污染物的含量的方法,包括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对污染物的特性有很高的识别能力,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技术来进行实验。
二、新型检测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项相对较新和有前途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实时监测,并且具有便携、高效、节约等优点。
例如,激光雷达、红外光谱传感器等。
2.微型流控技术微型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型流通系统中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捕捉和检测的方法,它具有高通量、选择性、高灵敏度、实时可靠等优点。
3.高通量分析技术高通量分析技术拓展了分子识别范围,可以同时分析多种污染物,并提供分子分析的精确性和灵敏度。
常见的高通量分析技术包括在线气相色谱质谱化学计量学技术(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等。
4.免疫化学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抗体检测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微量污染物的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中常用的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中常用的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测物体的情况下,通过对其内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来判断其质量或缺陷的技术。
在无损检测中,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从复杂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以下将介绍几种在无损检测中常用的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1. 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方法。
在无损检测中,我们常常需要分析频域信息来判断被测物体的状态。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提供了信号的频率成分和幅值信息。
通过对频域信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检测到一些特定频率的异常,例如材料中的缺陷或损伤。
2. 小波变换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域分析方法,它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频域信息。
在无损检测中,小波变换可以将非平稳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小波系数,从而提供更多的细节和局部特征。
通过对小波系数的分析,我们可以检测到更小尺度的缺陷,例如微裂纹或局部损伤。
3. 自适应滤波自适应滤波在无损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于提取有效信号与噪声的分离。
自适应滤波通过自动调整滤波器参数,使得滤波器能够适应信号的变化和噪声的变化。
通过对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我们可以提高信噪比,并更好地分离出被测物体中的有效信号。
4.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无损检测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获取数据的一些特征参数,例如均值、方差、相关性等。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趋势,从而判断被测物体的状态。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5. 接口波形分析接口波形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界面上的缺陷的方法。
在无损检测中,材料界面上的缺陷(例如焊接接头、胶合界面等)是常见的问题。
接口波形分析可以通过分析信号在材料界面处的反射和散射,来判断这些界面上的缺陷情况。
通过对接口波形的变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检测到界面处的缺陷或变形。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缺陷评估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南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缺陷评估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南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手段,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结构或零部件中存在的缺陷和损伤。
缺陷评估和定量分析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重要任务,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缺陷评估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无损检测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进行准确的缺陷评估和定量分析。
1.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材料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来评估其内部或外部缺陷的方法。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和优势,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
2. 缺陷评估方法指南缺陷评估的目的是确定缺陷的性质、位置、大小和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缺陷评估方法指南:- 超声波检测(UT):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发送超声波脉冲并测量其传播时间来识别和量化缺陷。
评估时需考虑超声波的声速和衰减系数,并结合相关的标准和经验来判断缺陷的大小和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磁粉检测(MT):磁粉检测是一种在表面涂覆磁性材料,并观察材料表面磁场分布的方法。
通过检测磁粉中的磁性颗粒在缺陷处的集聚程度,可以评估和定量分析缺陷的大小和性质。
- 涡流检测(ET):涡流检测是一种利用交变电流在导体中产生涡流,并通过观察涡流对传感器的影响来检测缺陷的方法。
评估时需考虑材料的电导率、导磁率以及信号与缺陷大小的相关性。
- 射线检测(RT):射线检测主要使用X射线或γ射线来照射材料,并通过检测射线在材料中的吸收情况来识别缺陷。
评估时需要考虑射线的能量,以及不同材料和缺陷对射线的吸收程度。
总体而言,缺陷评估的方法一般包括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
在进行缺陷评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参考相关的标准和经验进行评估。
3. 定量分析方法指南定量分析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无损检测数据来确定缺陷尺寸、形状和位置的过程。
检测技术方案
检测技术方案检测技术方案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需求的增加,各种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检测技术方案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检测方法和步骤的组合。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检测技术方案,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2. 技术方案2.1 背景介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物质的检测。
比如,环境监测中需要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食品安全检测中需要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医学诊断中需要检测体液中的疾病标志物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检测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出合适的检测技术方案。
2.2 检测原理该检测技术方案基于光谱分析原理,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光的强度来实现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1. 获取样品:收集待检测物质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分离、浓缩等。
2. 光源与光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光源并设计光路,以便使光能与样品充分接触。
3. 光谱测量:利用光谱仪或相关设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情况。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检测波长。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感兴趣物质的特征信息,如浓度、种类等。
5. 结果展示与判定: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并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或标准进行判定,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2.3 应用场景该检测技术方案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2.3.1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中常需要检测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基于光谱分析原理的检测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测量各种污染物的吸收光谱来实现快速准确的监测。
2.3.2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中需要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该检测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测量食品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判断其是否超过安全标准。
2.3.3 医学诊断医学诊断中需要检测体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如血液中的血糖、尿液中的尿素等。
基于光谱分析原理的检测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中具有特定发射或吸收光谱的物质来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
化学物质的分析及检测方法
化学物质的分析及检测方法化学物质的分析及检测一直是科学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业环保、卫生医药、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化学物质分析和检测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体系。
本文将介绍化学物质分析及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1. 化学反应分析法化学反应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试剂与待分析样品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来推断样品成分和体积等信息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试剂种类丰富、分析速度快等诸多优点。
常用的化学反应分析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酸碱反应来测定待分析样品酸碱量的方法,其简便易行、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快速获得准确结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络合滴定法则是一种通过络合反应推断出待分析样品浓度的方法,通过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化学作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推导出有关信息。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对样品中的色散、吸收、发射及荧光等现象进行分析和测试的技术。
常用的光谱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
它们的特点是精度高、实时性强、对样品数量要求低,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药化学等领域。
其中,红外光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通过测量分子能级、虚位能级、组分等基本参数,可以快速确定大量物质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同时,红外光谱还可以分析样品的呈色机理和染色反应,提供实验依据。
3. 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样品离子化和质量分析来分析样品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质谱分析法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通过各种离子源的组合和离子识别的技术,可以对复杂的化学物质进行结构分析和组成分析。
常用的质谱技术包括电子轰击质谱,碰撞诱导解离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等。
其中,电子轰击质谱是质谱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通过样品与电子的撞击产生离子,并通过质量能量分析器对离子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保真度。
3-振动测试分析技术
相对轴位移
§ 3.3振动测试方案
3 测试位置(监测点)
相对轴膨胀
§ 3.3 振动测试方案
4 测试周期:
定期、随机、巡检、在线监测,企业的要求, 国家的规定,分析的需要等。
§ 3.3 振动测试方案
5 振动评定标准:
• 绝对法
根据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如: ISO, GB, API 等。
直接测量参数的选择
振动位移、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三者的幅值之间的关系 与频率有关,所以,在低频振动场合,加速度的幅值不大 ;在高频振动场合,加速度幅值较大。考虑到三类传感器 及其后续仪器的特性,并根据振动频率范围而推荐选用振 动量测量的范围。
§ 3.2 振动测试的仪器设备
传感器的合理选择
灵敏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可以感知越小的变化量,即被测量 稍有微小变化时,传感器即有较大的输出。但灵敏度越高 ,与测量信号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并且噪声也会 被放大。因此,灵敏度高的传感器往往要求有较大的信噪 比。过高的灵敏度会影响其适用的测量范围。
轴承上
75
50
轴上(靠近 轴承)
150
100
3000 25 50
3600 ≥6000
21
12
44
20
§ 3.2 振动测试方案
5 振动评定标准:
绝对法
在制定上述振动标准时,假设: 机组振动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振动; 轴承振动和转子振动基本上有一固定的比
值,因此可利用轴承振动代表转子振动; 轴承座在垂直、水平方向上的刚度基本上
§ 3.2 振动测试的仪器设备
传感器的合理选择 线性范围
传感器都有一定的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与输入成 比例关系。线性范围愈宽,表明传感器的工作量程愈大。
自动检测技术与仪表控制系统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自动检测或自动控制系统与外界的信息界面关系有三种情况:
获取检测对象所处状态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并调节对象状态的执行器。
图3-1 检测与控制仪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三种界面
操作人员与仪器装置之间的界面。
监控仪器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往来。
传感器是所有被测对象信息的输入端口。
传感器的作用是感受被测量的变化,直接从对象中提取被测量的信息,并转换成相应的输出信号,即完成信号的检测与转换,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相当于人体的感觉器官,可以把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如温度计:温度→位移。 传感器的好坏直接影响仪表的质量,对它的要求有: 准确性:输出准确反映输入,输出、输入之间是严格的单值关系,即只有被测量才对传感器有作用。 稳定性: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单值关系不随时间和温度变化,受外界其它因素干扰的影响小。 灵敏性:较小的输入量就有较大的输出信号。 其它:经济性、耐腐蚀性、低能耗等。 实际使用时还应考虑的有体积小、价廉、易于维修更换等
被测对象
检测结果
单传感器 或 多传感器
信息处理
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信号转换与信号选择、基准保持与比较、显示与操作
检测系统的结构分析----差分式、补偿式和调制式
信号转换模型与信号选择性
内容:
3.2.检测系统模型与结构分析
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可总结为:信号转换与信号选择、基准保持与比较、显示与操作 三大部分。 测量是把被测量与同种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以数值表示被测量大小的过程。因此,检测仪表中必须具有基准保持部位。
02
二、直接检测与间接检测
绝对检测与比较检测
01
绝对检测是指由基本物理量测量而决定被测量的方法。例如,用水银压力计测压力时,从水银柱的高度、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等基本量测量决定压力值。 与同种类量值进行比较而决定测量值的方法称为比较检测方法。如用弹簧管压力计测量压力时,要用已知压力校正压力计的刻度,被测压力使指针摆动而指示的压力是通过比较或校正得出的。
无损检测技术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简介: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疾病或损伤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会对材料本身造成任何损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核工业等许多领域。
然而,无损检测所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一、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获取无损检测技术使用各种仪器和传感器收集数据,例如超声波探测器、磁力计和热像仪。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需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校准和适当设置参数,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噪声和消除无效数据。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去噪和数据插值。
滤波可以帮助去除高频和低频噪声,保留有用的信号。
去噪方法可以帮助消除杂散信号和不必要的噪声。
数据插值方法可用于填补由于传感器故障或断裂引起的数据缺失。
3. 特征提取数据处理的下一步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
特征是用来描述和表示数据的重要属性。
在无损检测中,常见的特征包括信号幅度、频率、相位和能量等。
特征提取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和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例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时频分析等。
4. 数据归一化无损检测技术常常需要对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材料进行比较。
为了消除尺寸和类型的影响,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可以将各个数据值映射到同一数据范围内,以便进行更准确的比较和分析。
二、数据分析方法1. 缺陷定位无损检测的主要目标是定位和分析材料中的缺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缺陷定位。
例如,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将红外热像仪获取的图像转换为温度信息,并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来确定缺陷位置。
2. 缺陷分类在无损检测中,不同类型的缺陷可能具有不同的信号特征。
因此,对于分析和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是一项重要任务。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聚类分析、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数据的特征和模式将其归类为不同的缺陷类型。
1,3-丁二醇 气相色谱 检测方法
1,3-丁二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分离和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在1,3-丁二醇分析中的应用。
1,3-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工领域,包括溶剂、合成树脂、润滑油和塑料制品等。
因此,对1,3-丁二醇的准确分析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1,3-丁二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可以分为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和检测三个步骤。
首先是样品前处理。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之前,需要将待检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提取和浓缩1,3-丁二醇。
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和蒸馏等。
其中,溶剂萃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样品与适当的有机溶剂(如乙醚或乙酸乙酯)混合,并通过振荡或超声波进行充分混合,然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样品中的有机层。
有机层中含有的1,3-丁二醇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浓缩,得到较小体积的溶液,以便后续的色谱分离和检测。
接下来是色谱分离。
色谱分离是气相色谱分析的关键步骤,决定了不同化合物在色谱柱上的出峰顺序和保留时间。
对于1,3-丁二醇的分离,通常选择较长的色谱柱,如DB-Wax或DB-FFAP。
这些色谱柱具有较好的极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实现1,3-丁二醇与其他化合物的分离。
此外,色谱柱的填料颗粒大小和柱温也会影响分离效果。
通常情况下,使用较小颗粒大小的填料和适当的柱温可以提高1,3-丁二醇的分离度和分离效率。
最后是检测。
气相色谱的检测器通常选择的是火焰光度检测器(FID)或者质谱检测器(MS)。
FID是一种通用的检测器,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但不能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而MS则可以提供化合物的质谱信息,对于1,3-丁二醇的鉴定和定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因此,通常情况下使用FID作为初步检测手段,对于不确定的化合物,可以通过MS进行确认。
在实际应用中,1,3-丁二醇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和检测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和检测效果,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
《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检测技术复习题(课程代码392220)一、单项选择题1.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下列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电子电路的噪声干扰产生的误差;B仪表本身材料,零件工艺上的缺陷;C测量者不良读数习惯引起的误差;D测试工作中使用仪表的方法不正确;2.下列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的是()A 应变片B AD590C 氯化锂D CCD传感器3. 下列传感器不可以测量振动的是()A 应变片 B电容传感器C SHT11D 压电传感器4.下列测量最准确的是()A 65.98±0.02mmB 0.488±0.004mmC 0.0098±0.0012mmD 1.98±0.04mm5.下列哪些指标不属于传感器的静态指标()A 精度 B灵敏度C阻尼比 D 线性度6.莫尔条纹的移动对被测位移量所起的作用是()A 调制B 放大C 细分D 降噪7.电涡流式传感器利用涡流效应将检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A 电阻变化B 电容变化C 涡流变化D 电感变化8.变压器隔离电路中赖以传递信号的途径是()A.光电耦合B.磁通耦合C.漏电耦合D.电容耦合9.光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材料表面上时,半导体材料中有些电子和空穴可以从原来不导电的束缚状态变为能导电的自由状态,使半导体的导电率增加,这种现象叫()A 内光电效应B 外光电现象C 热电效应D 光生伏特效应10.下列不具有压电特性的材料是()A 石英B 钛酸钡C PVC薄膜D 霍尔片11.一般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两个组成部分。
A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C 转换电路D滤波电路12.DS18B20默认的温度分辨率是()A 0.5℃B 0.25℃C 0.125℃D 0.0625℃13.两片压电元件串联与单片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串联时输出电压不变,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B串联时输出电压增加一倍,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C 串联时电荷量时增加一倍,电容量不变;D串联时电荷量增加一倍,电容量为单片的一半;14.下列哪些指标不属于传感器的静态指标()A 精度 B灵敏度C频率响应 D 线性度15.热电阻的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引线方式测量精度最高。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办法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和分析,以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和方法有多种,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
1. 培养基法:培养基法是最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它依赖于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该方法首先需要将食品样品接种到富含养分的培养基上,再进行恒温培养,观察和计数产生的菌落。
通过对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可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快速检测法:由于传统的培养基法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无法满足一些快速检测的需求。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PCR(qPCR)和微生物芯片等。
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或特定的生物标记物进行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利用微生物的抗原与特定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检测免疫反应产生的信号来判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常见的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也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来进行检测。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微生物的种类和品系,对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溯源和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为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食品检测更加迅速、准确和智能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至关重要。
1-5-3-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对速度慢的反应有加快措施; (3)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反应具有确定的 化学计量关系,且无副反应发生; (4)有合适的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
2、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
(3)置换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是先加入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组分定量反应,生成另一 种可被滴定的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物。用于不按确定的反应 式进行(伴有副反应)反应的物质。如Na2S2O3与K2Cr2O7反应。
(4)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是被测定组分不能与标准溶液直接反应时,将试样通 过一定的反应后,再用适当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物。如KMnO4测定 Ca2+。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
小结
1.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①化学反应必须迅速,②化学反应必须完全,③化学 反应必须定量,④要求合适的终点指示剂; 2.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 ①直接滴定法,②返滴定法,③置换滴定法,④间接 滴定法。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
(1)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是利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2)返滴定法(回滴定法)
返滴定法是在待测试液中准确加入适当过量的滴定剂(标准溶液), 待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第一种标准溶液,如用盐 酸测定固体碳酸钙。
返滴定法适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 定量反应或没有适当指示剂的滴定反应。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
金属材料检测技术课程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 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
检验技术及测量方法
就是量块与轴径的量值之比。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6、按测量结果获得方法不同 直接测量:用计量器具直接测量被测量的整个数值或相对于标准 量的偏差。(外径千分尺测量外圆直径)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在通过函数关系 式求出被测量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测量误差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⒉ 标注示例
例1: M 20 ×2 LH -5g6g - s
短旋合长度 顶径公差带代号 中径公差带代号 左旋
普通螺纹 大径d=20 螺距P2 (细牙)
例2:Βιβλιοθήκη Tr40×7(14/2)-7H-L
长旋合长度
中径、顶径 公差带代号 右旋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梯形螺纹 大径D=40 螺距P7导程14线数2
一、对测量误差进行研究主要基于如下目的
(1) 研究测量误差的性质,分析产生误 差的原因,以寻求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小测量 误差的途径。 (2) 寻求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理论和方 法,以便在同样条件下能获得最精确、最可靠
地反映真实值的测量结果。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二、误差的分类
1、按误差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和 分类
2) 基准的分类:
单一基准:由一个要素充当基准 组合基准:公共基准 基准体系:三基面体系 模拟法体现基准:心轴模拟基准轴线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普通螺纹简介
质 量 ● 创 新 ● 服 务
一、螺纹的形成、结构和要素 ⒈ 螺纹的形成 一个与轴线共面的平面 图形(三角形、梯形等), 绕圆柱面作螺旋运动,则得 到一圆柱螺旋体
1测试前根据充电器的输入端接口结构选择合适的转接头与测试仪输入接口连接如充电器为二三插口或圆芯接口输出端则可直接插入测试仪接口2接通充电器电源这时可从电压表上读出开机电压3顺时针旋转测试仪上调节钮使充电器电流逐步增加可读出最高电压和最高电流4充电器红灯状态下反时针旋转调节钮当红灯转换为绿灯零界点时的电流即为转换电流当红灯转换为绿灯时可读出浮充电压5操作完后关闭电源车架综合检具操作规范1
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检测技术的作用
自动收费系统
其他系统的 仪器装置
系统界面 检 测 控 制 对 象 传感器 仪表与控制装置 执行器 人 机 界 面 操 作 人 员
检测及控制装置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三种界面关系
获取检测对象的状态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并调节对象状 态的执行器;操作人员与仪器装置之间的界面;监控 仪器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往来。
传感器的分类
1、根据检测对象分类:温度、压力、位移等 2、从传感原理或反应效应:光电、压电、热阻等 3、根据传感器的材料:导电体、半导体、有机、无机等 4、按应用领域分类:化工、纺织、造纸、电力、环保等 5、按反应形式或能量供给方式分: 能动型、被动型、 能量变换型、能量控制型等 6、按输出信号形式分:模拟量、数字量
所谓标定是改变输入量u,记录输出量y的过程 检测则是在标定的基础上由y求u的解逆问题的过程。
设u1为被检测量(输入信号),y1为测量值(输出信号)时
y1 f1 ( x1, x2 ,...,xn ; u1, u2 ,...,ur )
则代表了 u1 y1 的检测方程特性。 在变换特性不能用简单的公式描述时,则要求输入与输 出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这是检测系统信号转换的基本 条件。
3.18 能量变换与能量控制型
传感器能量供给方式考虑 能量变换:输入信号的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输出信号。 (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传感器、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 ) 能量控制型: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分别在光照。热辐 射条件下,电阻值发生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能量 不是来自光源或热源,而是检测阻值变化的电路电源 提供。可以看做是被检测量(光强、热量)控制了从 电源转向输出信号的能量的流动。 能量变换型检测是被动型检测 能量控制型是能动型检测
检测技术的作用
工程施工检测技术方案
工程施工检测技术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对施工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施工检测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和损失。
因此,采用先进的施工检测技术,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检测技术分析1. 内部检测技术内部检测技术是指对工程内部结构和材料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
常见的内部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磁力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裂纹等问题,有利于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
2. 外部检测技术外部检测技术是指对工程表面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
常见的外部检测技术包括红外线检测、激光扫描检测、高精度摄像头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工程表面的平整度、平整度、水平度等问题,有利于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 现场检测技术现场检测技术是指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检测的技术方法。
常见的现场检测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地基沉降监测、裂缝变形监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三、技术方案设计1. 技术方案目标本技术方案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工程施工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2. 技术方案内容(1)内部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使用超声波探测仪对工程材料进行超声波检测,可以发现内部结构、缺陷、裂纹等问题。
- X射线检测:使用X射线检测仪对工程结构进行X射线检测,可以发现材料内部的构造、结构等问题。
- 磁力检测:使用磁力探测仪对工程结构进行磁力检测,可以发现材料内部的磁场变化。
(2)外部检测技术- 红外线检测:使用红外线检测仪对工程表面进行红外线检测,可以发现表面的平整度、温度等问题。
- 激光扫描检测:使用激光扫描仪对工程表面进行激光扫描检测,可以发现表面的平整度、平直度等问题。
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精选】
结论:
(1)差分结构的两个传感器采用对称形式,使测量 参数反对称发生作用,干扰参数对称发生作用.由于 传感器特性相同,有
fA(u1,u2)=fB(-u1,u2)
(2)差分结构能改善线性,且能提高灵敏度.
锁定 放大器
和 毫伏计
的 测量结果
三、提高检测精度的方法
锁定放大器原理
两个1Hz正弦信号相乘的结果
结论--- 当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同相时,有最大
输出0.5rVi(t). Φ相当于信号传输的延时,一般不会
为零,但是可以通过调节移相器使Φ最小,从而得到
最大输出.
思考:反相时呢?
★ 相敏检波电路
① 信号输入端
④ 直流参考量输入
③
输
⑥
J
出
②
信
交
号
流
⑤
参
考
量
输
入
★ 抗干扰技术
干扰与噪声
1 干扰是广义上的噪声,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信号的统称。 2 噪声对检测装置的影响必须与有用信号共同分析才有意义。 3 衡量噪声对有用信号的影响常用信噪比(S/N)来表示.它
条件:fA(u1,u2)=fB(-u1,u2)
按照泰勒级数展开到二次项,得到
y
f A u
u
fA uu
(u
u )
对比补偿结构,进一步消除了△u1的二次项.
y
f A u
u
fA u
(u)
fA uu
(u
u )
k3
显示记录 y
二次变换
仪器
反馈环节β
令k2k3 =k»1,则
质量检测的技术与方法探析
质量检测的技术与方法探析质量检测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于确定产品的合格程度和达到质量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质量检测的技术与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探析质量检测中使用的一些常见技术与方法,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一、物理检测技术1. 尺寸检测:通过测量产品的尺寸,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尺寸检测方法包括千分尺、卡尺、测微仪等。
这些工具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尺寸测量结果,是许多行业常用的质量检测手段。
2. 强度检测:通过对产品的抗拉强度、压缩强度等进行测试,评估产品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强度检测方法包括拉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模拟产品在使用中的力学应变情况,帮助生产厂家评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3. 密度检测: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数值。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对物质的质量和结构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密度检测方法包括比重秤、浮力法等。
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二、化学检测技术1. 成分分析:通过对产品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常用的成分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为产品质量的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残留检测:通过对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的检测,评估产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常见的残留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微量有害物质的存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
3. 反应性检测:通过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评估产品的反应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反应性检测方法包括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模拟产品在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下的反应情况,帮助生产厂家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三、无损检测技术1. X射线检测:通过使用X射线技术,对产品的内部缺陷和结构进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技术的作用
2020/6/12
智能电子警察监测系统
检测技术的作用
号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2020/6/12
2020/6/12
自动收费系统
自动检测或自动控制系统与外界的信息 界面关系有三种情况:
•获取检测对象所处 状态的传感器,以及 控制并调节对象状态 的执行器。
2020/6/12
一、开环型检测与闭环型检测
开环型检测系统如图 (a)所示。一般由传感器、信号放大 器、转换电路、显示器等串联组成。
(a) 对象
传感器
输出 信息处理器
闭环型检测系统如图 (b)所示。正向通道中的变换器通常 是将被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反向变换器则将电信号变为 非电信号。
被测量 +
(b)
2020/6/12
传感器的好坏直接影响仪表的质量,对它的要求有: 准确性:输出准确反映输入,输出、输入之间是严格的
单值关系,即只有被测量才对传感器有作用。 稳定性: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单值关系不随时间和温度变
化,受外界其它因素干扰的影响小。 灵敏性:较小的输入量就有较大的输出信号。 其它:经济性、耐腐蚀性、低能耗等。
如用水银压力计测压力
比较检测方法——与同种类量值进行比较而决定测 量值的方法。
如用弹簧管压力计测量压力
2020/6/12
四、偏差法与零位法
偏差法——也叫非零检测法。一般都是开环型结构, 增益大。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直观。如弹簧秤称重.
信号转换需要的能量要从被测对象上获得。 这种开环检测对排除干扰很不利。
• 一般在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端分别存在成对的强度变量 与容量变量,它们的乘积分别表示传感器的输入、输 出能量。
2020/6/12
容量变量对测量的影响
• 以热电偶测温为例,温度差即强度变量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是热电势,也是强度变量。输入端的容量变量是热流,输出端 的容量变量是电流,如图所示
热流 温度差
•监控仪器与其他系 统之间的信息往来。
•操作人员与仪器装 置之间的界面。
图3-1 检测与控制仪器与外界 环境之间的三种界面
2020/6/12
传感器是所有被测对象信息的输入端口。
传感器的作用——
感受被测量的变化,直接从对象中提取被测量的信息, 并转换成相应的输出信号,即完成信号的检测与转换,是整 个系统中的关键。 相当于人体的感觉器官,可以把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 如温度计:温度→位移。
第三章 检测技术及方法分析
检测(Detection)定义: 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
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 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 结果的过程称为检测技术。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检测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先行官
零位法——是反馈型闭环检测方法。采取与同类的已 知量取平衡的方法进行测量。如用天平测量质量。
零位法的平衡操作绝大多数已经完全自动化。电位
差计、平衡电桥等。
2020/6/12
五、强度变量检测与容量变量检测
• 强度变量:压力、温度、电压等表示作用的大小,与 体积、质量无关。
• 容量变量:长度、重量、热量、电流等与占据空间相 关,与体积、质量成比例。
-
变换器
放大器
反变换器
输出
平衡式仪表及检测系统一般采用这种结构
2020/6/12
二、直接检测与间接检测
直接检测——与同类基准进行简单的比较,就能 得到测量值的检测方法。
间接检测——就是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关系的2 个或2个以上物理量,然后再推算出被测量。
2020/6/12
三、绝对检测与比较检测
绝对检测——是指由基本物理量测量而决定被测量 的方法。
实际使用时还应考虑的有体积小、价廉、易于维修更换等
2020/6/12
传感器的种类千差万别,传感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
1. 根据检测对象分类,如温度、压力、位移等。 2. 从传感器原理或反应效应分类,如光电、压电等。 3. 根据传感器的材料分类,如导电体、半导体等。 4. 按应用领域分类,如化工、纺织、造纸、环保等 5. 5. 按输出信号形式分类,如模拟和数字式等。 6. 6. 按反应形式或能量供给方式分类,如能动型和被动型、
热电偶
电流 热电势
• 热流和电流虽不是输入输出变量,但它们都对检测系统有影响
。
• 强度变量与容量变量是在检测系统的输入输出端共轭存在的变 量。一方传递信息的同时,另一方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误差有
2020/6/12
六、微差法 此方法是测量被测量与已知量的差值。差值通常
能量变换型能量控制型等。
2020/6/12
传感器定义及组成
• 定义:传感器是一种以测量为目的,以一定的精度把被 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的,便于处理的另一种物理 量的测量器件,其输出多为易处理的电量,如电流、电 压、频率等。
• 组成: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 组成。
非电量 敏感元件 非电量 传感元件 电参量 测量转换电路 电量 (被测量)
2020/6/12
3.1.检测方法及基本概念
只有传感器并不等于具有完备的检测技术或方法。除 了传感器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检测结构,用于有选择地实现 信号转换。
检测技术理论就是针对复杂问题的检测方法、检测结 构以及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检测技术与方法中有许多基本概念。为比较起见,下 面分别解释成对的一些概念。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阿波罗10”:
火箭部分---2077个传感器 飞船部分---1218个传感器
神州飞船:
185台(套)仪器装置
检测参数---加速度、温度、压力、 振动、流量、应变、 声学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
1.地基拦截器 2.早期预警系统 3.前沿部署(如雷达) 4.管理与控制系统 5. 卫星红外线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 探测和发现 敌人导弹的发射并追踪 导弹的飞行轨道;
拦截器:能识别真假 弹头,敌友方
2020/6/12
检测技术的作用
检测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举足轻重 火箭测控 --- 检测火箭状况、姿态、轨迹 飞行器测控 --- 检测飞行器姿态、发电机工 况,控制与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