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化学重点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面化学
1 名词解释
表面张力:是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地收缩表面的力。
表面活性:溶质使溶剂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
铺展系数S:铺展过程的自由能降低值。
起始铺展系数:两液体刚接触时,铺展过程自由能降低值。
终止铺展系数:两液体互相饱和时,铺展过程自由能的降低值。
饱和吸附量Γm:溶液浓度很大时,吸附量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趋向一个极限值,称为饱和吸附量。
吸附饱和度:溶液表面吸附量Γ与饱和吸附量Γm的比值。
界面压:纯粹液液界面与有溶质吸附时界面两者界面张力之差称为界面压。
表面压:单位长度浮片所受到的合力。无膜和有膜处底液的表面张力之差。
本征曲率:由于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链段在界面占有各自不同的面积而导致液液界面吸附层具有不同的曲率。
乳状液: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由表面活性剂为界面膜、含有一种或两种液体的液滴。该体系为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
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会陡然上升时的温度。
浊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溶解度则往往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在升至一定温度时出现浑浊,经放置或离心可得到两个液相。这个温度被称为该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反胶团:亲水基构成内核,疏水基构成外层的聚集体。
临界胶团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开始大量形成胶团的浓度。
2 填空题
1)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分别是用力学方法和热力学方法研究液体表面现象时采用的物
理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却又具有相同的量纲。
表面自由能:恒温恒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自由能的增量。
2)表面热力学基本公式:
dU=TdS−pdV+γdA+Σμi dn i
dH=TdS+Vdp+γdA+Σμi dn i
dF=−SdT−pdV+γdA+Σμi dn i
dU=−SdT+Vdp+γdA+Σμi dn i
3)Young-Laplace方程
一般式:∆P=γ(1
R1+1
R2
);特殊式:∆P=2γ
R
(球面)
弯曲液面对内相施以附加压力,其值取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液面的曲率。
当液面是凸形时,R1和R2均为正值;∆P为正值,液体内部压力高于外压;
当液面是凹形时,R1和R2均为负值;∆P为负值,液体内部压力小于外压;
平液面时,R1和R2为无穷大;∆P为0,液体内部压力与外压相等;
凸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凹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气体,即附加压力总是指向球面的球心。
4)润湿过程可以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铺展。
5)三类润湿功/系数:
沾湿:−∆G=γsg+γlg−γsl=W a,W a为粘附功;
浸湿:−∆G=γsg−γsl=W i,W i为浸润功;
铺展:−∆G=γsg−γsl−γlg=S,S为铺展系数。
杨氏方程:γsg =γsl +γlg cosθ,带入上述方程有:
W a =γsg +γlg −γsl =γlg (cosθ+1)
W i =γlg cosθ
S =γlg (cosθ−1)
以三者≥0作为判据:θ≤180°,可沾湿;θ<90°,可润湿,θ>90°,不可润湿;θ=0或不存在时为铺展
6) 溶质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溶液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加呈现缓慢增加、缓慢下降以及迅速下降至最低点达到平衡。 第一类曲线: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缓慢升高,大致成直线关系。多数无机盐NaCl 、Na 2SO 4、NH 4Cl 、KNO 3等的水溶液及蔗糖、甘露醇等多羟基有机物的水溶液。
第二类曲线: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加逐步降低。如醇、酸、醛、酮、醚、酯、胺类等。 第三类曲线:溶液表面张力在浓度很低时急剧下降,很快达到最低点,此后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很小。高碳的羧酸盐、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季铵盐等。
7) Gibbs 将两相体系等效为由均匀的两个体相和一个没有厚度的界面构成的体系。界面的
位置按Gibbs 划面法确定。对于溶液,是按体系中的一个组分(通常是溶剂)无过剩的条件来划界。
8) Guggenheim 吸附公式:Γ2(1)=Γ2−Γ1(x 2x 1),吸附量Γ2(1)的意义是单位表面相所含有的溶质量与单位表面相所含有溶剂处于溶液中时所拥有的溶质量之差。
9) 乳状液有两种基本类型,即水包油型(O/W )和油包水(W/O ),前者是油为分散相水
为分散介质;后者则反过来。微乳状液不仅有这两种即微乳(O/W )和反相微乳(W/O ),还有第三种状态——双连续相,又叫微乳中相。
10)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具有不对称性。整个分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亲油的非极性基团,叫做疏水基或亲油基;另一部分是极性基团,叫做亲水基。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性质,被称为两亲分子。
11) 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水基的种类很多,包括极性和离子型的各种基团。例如羧基、硫酸基、
磺酸基,磷酸基,胺基,膦基、季铵基,吡啶基,酰胺基,亚砜基、聚氧乙烯基等。 疏水基则主要有:各种碳氢基团,碳氟基团,聚硅氧烷链、聚氧丙烯基等。
12) 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种类很多,按照它们的电性性质可分为两个大类,即离子型和非离
子型。离子型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
13)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通常具有四方面的特性,即表面特性、溶液特性、溶解度特性和溶油
性。
14) 胶团假说:溶液中若干个溶质分子或离子会缔合成肉眼看不见的聚集体。这些聚集体以
非极性基团为内核,以极性基团为外层的分子有序组合体。Mcbain 称之为胶团。 胶团在一定浓度以上才大量生成,这个浓度成为它的临界胶团浓度。
15) (*)表面吸附过程,熵增,焓或增或兼,吉布斯自由能降低,是一个熵驱动过程。
16)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达到平衡表面张力所需的时间越短,虽然它的平衡表面张力
较小。
17) 目前关于胶团形成的热力学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胶团与溶液的平衡看作是相平衡,即胶团化可视为是新相生成的热力学过程,此模型称为相分离模型。另一种方法是把胶团形成看作是分子或离子与胶团处于缔合—解离平衡中,即从化学平衡角度处理问题,此模型称为质量作用模型。
3 解答题
1) 结合开尔文公式解释毛细凝结现象和等温蒸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