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斯蒂芬森
消极影响: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和环境的污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动脑筋?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作用呢?
解决工厂了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工厂制度的确立
(2)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必要条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原料
广阔的市场
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本国+殖民地
海外殖民地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殖民掠夺
海外贸易
资本
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圈地运动(农民失地变成自由劳动力)
劳动力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原料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的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工业革命的含义: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7世纪末,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政体,政局稳定。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消极影响: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和环境的污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动脑筋?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作用呢?
解决工厂了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工厂制度的确立
(2)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必要条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原料
广阔的市场
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本国+殖民地
海外殖民地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殖民掠夺
海外贸易
资本
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圈地运动(农民失地变成自由劳动力)
劳动力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原料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的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工业革命的含义: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7世纪末,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政体,政局稳定。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6张PPT)
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权利法案》
1.政治基础:英国最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 提供了政治基础。
英
国
贩
奴
船
平
面
拥有最大的殖民地
图
海外贸易
2.经济基础: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生产领域开始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以“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以 机器生产 取代 手工劳动
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轮船的发明----富尔敦(美国)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水力还受到气候和 季节的限制。
工业革命的进程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工厂的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
瓦
工业革命的标志
特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时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纺织厂
印刷厂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化工、冶金、采矿等部门都使使用蒸汽机
2、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3、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 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
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工业革命后一
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权利法案》
1.政治基础:英国最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 提供了政治基础。
英
国
贩
奴
船
平
面
拥有最大的殖民地
图
海外贸易
2.经济基础: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生产领域开始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以“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以 机器生产 取代 手工劳动
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轮船的发明----富尔敦(美国)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水力还受到气候和 季节的限制。
工业革命的进程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工厂的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
瓦
工业革命的标志
特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时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纺织厂
印刷厂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化工、冶金、采矿等部门都使使用蒸汽机
2、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3、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 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
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工业革命后一
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最新
课堂小结
开始:18世纪60年代,英国
第
标志:珍妮机发明
一
重要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次 工
生产制度: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
业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革
影响 人类进入铁路时代和蒸汽时代
命
英国第一个完成,其他国家先后进行
当堂达标
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生产领域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变化”首先开始于( )
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
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
具应该是( )
A.马车
B.火车
C.电车
D.汽车
6.(南京中考)右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煤、铁产量的激增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暴力革命
和平变革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根据材料,说说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 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①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1733年、凯伊
材料一:随着人们对飞梭的逐渐认识和应用,织布效率大幅度提高。据当时工场纺织 业十分发达的曼彻斯特统计,五六个纺工纺一天的纱,仅能供一个织工织一天。很快, 严重的“纱荒”就蔓延至英国全境。纺纱技术的革新迫在眉睫。
材料二:1765年的一天,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终于设计出一架可以同 时纺8个纱锭的新纺机,为了纪念这一偶然的发明,哈格里夫斯以妻子的名字命名该机器, 这就是揭开英国工业革命序幕的鼎鼎大名的“珍妮纺纱机”。它被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誉 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30页)
材料五
(5)阶级关系: (社会关系)
影响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影响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首先发生在英国; ②首先发生在纺织业 ;
③发明者是工人 ,科技与生活尚未真正结合;
④以分散走向集中
课堂小结
起止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一
领先国家 英国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有人说:塑料是成功的发明,也是失败的发明. ——摘自《人们日报》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把 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指什么时代? (2分)
蒸汽时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 有何作用? (4分)
二、蒸汽机与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
改良
优点:
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原 料就可以开工,效率高。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瓦 特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汽 “蒸 时代”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动脑筋?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作用: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 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 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纺织业
原因:新兴行业 ,市场需求量大 ,易于革新
4.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凯伊---飞梭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1712年,铁匠纽可门
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
作的蒸汽机。早期发
九上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结束了人类对
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
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
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
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 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 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 深发展。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新的动力来源:蒸汽机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结束了人类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
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
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
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 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 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 深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 产量的2/3,其他如造船业、铁路修筑都居世界首位……正如保罗·肯 尼迪所说:“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2%,占欧洲的10%,却似乎具 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
——唐晋《大国崛起》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新的动力来源:蒸汽机
情景:因为购买了新机器,手工工场搬迁到离水源较近的地方。 但是水流湍急的地方往往交通不便,要是有机器能够取代水流做 动力就好了。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1712年,纽可门制造了第 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
产 人阶,级工业。②在无形英产成阶国级,了到也资1正产9式世阶形纪级成20。年和掌代无握,产生英阶产国级资已料有两的2大0资0对万产工立阶厂阶级工为级人了。和获运取输利工润,
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 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 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 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 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 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825年9月27日英国煤矿上的机
械师斯蒂芬森驾驶着拖有12节煤车、
20节车厢450名乘客的蒸汽机车通车
成功。
斯蒂芬森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781-1848)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中国
日本
19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洋务运动,中国的“工业革命”同期 的日本,迅速实现了政治转型,成为亚洲强国。
时间(18世纪)
发明
动力来源
特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思考:珍妮机有什么弊端? 使用人力,纱线细而易断 水力机器有什么共同弊端? 受季节、地域限制,工厂只能建在河边,而且
枯水期没办法工作。
有没有一种更强大、更持久,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的动力机器呢?
——《大国崛起》
17世纪中--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 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0张PPT)
瓦特 富尔顿(美)
史蒂芬孙
改良蒸汽机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概况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过程
棉纺 织业
蒸汽 动力
其他 行业
交通 运输
扩展 英国
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英国棉花加工量表
英国生铁产量表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 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 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效率提高40倍
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改良
瓦特(1736.1.19. – 1819.8.25)
1785年 瓦特改进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改良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 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
系变得更加密切。
蒸 汽 轮 船 横 渡 大 西 洋
1838年第一艘完全用蒸汽动力航行的汽轮横渡大西洋用了18天 1492年哥伦布的帆船代表人类首次横渡大西洋用了2个月
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主要成果
时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概念 开始
时间 最早国家——英国 开始部门 开始标志
原因
进程
棉纺织 动力 交通
人物 发明
时间 结束
扩展 影响 启示
什么是工业革命 ?
是指在生产领域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 化。即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共14张PPT)
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 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 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 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 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 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 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 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材料一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 城市只有1个,1851 年此等城 市达到 13个;10万人以上的 大城市已经有7 个。新兴工业 城市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 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 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50.2%, 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二
2、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的原因和条件。 3、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4、通过工业革命的学习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学习
列表格: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新发明
发明人
时间
影响
飞梭 珍妮纺纱机 改良蒸汽机
凯伊 哈格里夫斯 瓦特
1733年 1765年 1785年
提高了织布速度。 棉纺织业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厂制度逐步确立。
一、阅读材料及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为 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和对传统的条块农 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 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 找工作。
(C)
A.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时代”显神奇
C 凯伊巧造蒸汽船,交通发展现新力 D.斯蒂芬森创火车,出行速度大大提
材料一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 城市只有1个,1851 年此等城 市达到 13个;10万人以上的 大城市已经有7 个。新兴工业 城市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 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 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50.2%, 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二
2、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的原因和条件。 3、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4、通过工业革命的学习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学习
列表格: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新发明
发明人
时间
影响
飞梭 珍妮纺纱机 改良蒸汽机
凯伊 哈格里夫斯 瓦特
1733年 1765年 1785年
提高了织布速度。 棉纺织业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厂制度逐步确立。
一、阅读材料及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为 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和对传统的条块农 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 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 找工作。
(C)
A.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时代”显神奇
C 凯伊巧造蒸汽船,交通发展现新力 D.斯蒂芬森创火车,出行速度大大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共40张PPT)
380万磅 1.7万磅 1764年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89年 1740年 180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1855年 ,谢菲尔德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A
4.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 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有
B
①珍妮纺纱机 ②网络长椅 ③火车机车 ④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5、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 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 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18世纪60年代——1840年代(英国)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发明
对欧美——生产力、社会面貌、社会转型
影响 对世界——资本主义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 鸣声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 人类崭新的历史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 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
材料三: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 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 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 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89年 1740年 180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1855年 ,谢菲尔德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A
4.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 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有
B
①珍妮纺纱机 ②网络长椅 ③火车机车 ④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5、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 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 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18世纪60年代——1840年代(英国)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发明
对欧美——生产力、社会面貌、社会转型
影响 对世界——资本主义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 鸣声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 人类崭新的历史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 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
材料三: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 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 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 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新人教版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下卷)
(1)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为工业革 命提供了政治基础。 (2)推行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材料二 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和技术力量的成长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推动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825年 1851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
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 铁路时代的开始。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 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 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 名为“珍妮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年份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内容
发明者
动力
特点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人力
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水力
粗而结实
骡机
克隆普顿
水力
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使用水力等自然力作为生产动力,将人从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
使用水力作为生产动力有什么缺点?
工厂要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受自然条件制约。
(二)瓦特改进蒸汽机
◎瓦特和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 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 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1)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为工业革 命提供了政治基础。 (2)推行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材料二 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和技术力量的成长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推动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825年 1851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
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 铁路时代的开始。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 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 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 名为“珍妮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年份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内容
发明者
动力
特点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人力
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水力
粗而结实
骡机
克隆普顿
水力
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使用水力等自然力作为生产动力,将人从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
使用水力作为生产动力有什么缺点?
工厂要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受自然条件制约。
(二)瓦特改进蒸汽机
◎瓦特和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 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 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课件
珍妮机珍妮机克莱蒙特号蒸汽船克莱蒙特号蒸汽船史蒂芬孙的火车史蒂芬孙的火车英国议会大厦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1688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时间18世纪1764年1769年1779年1785年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粗而结实细而结实效率提高40倍珍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出现制约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供不应求水力纺纱机提高纺纱速度结实但粗提高纺纱速度但细而易断提高纺纱速度但细而易断珍妮纺纱机手摇提高织布效率40倍水力织布机带动带动其他各领域机器的发明其他各领域机器的发明有利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有利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英国
应用到更多行业
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4.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 要方式(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行业的进程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冶金、采矿业
蒸汽机的改进
轻
交通运输业(轮船、火车)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 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2、工业革命的进程:
(2)1765年,哈格 里夫斯发明了纺纱 机,将它命名为 “珍妮机”,这一 发明大大提高了生 产效率。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
出现,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时间 发 明 动 力 特 点 (18世纪)
1764年 珍妮纺纱机 人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 1779年 骡 机 水 水 力 力 力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英国
应用到更多行业
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4.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 要方式(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行业的进程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冶金、采矿业
蒸汽机的改进
轻
交通运输业(轮船、火车)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 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2、工业革命的进程:
(2)1765年,哈格 里夫斯发明了纺纱 机,将它命名为 “珍妮机”,这一 发明大大提高了生 产效率。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
出现,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时间 发 明 动 力 特 点 (18世纪)
1764年 珍妮纺纱机 人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 1779年 骡 机 水 水 力 力 力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32张PPT)
工业革命小结
过程 棉纺
蒸汽 其他
交通
织业 动力 行业
运输
扩展 英国
法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 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 变革,对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 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
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 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四: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 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 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 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工业 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 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 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
4、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 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
材料五: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的 52%,1890年占90%,英国城市化规模以空 前速度发展。
时 间 人 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765年 1785年 1814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 斯蒂芬森
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车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 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 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时代到来为 社会提供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改进
概括材料,英国的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促使手工工场技术的改进。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思革考命首: 先是从哪个生产部门开始的?
棉纺织业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部编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内容
发明者
动力
特点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水力
细而结实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利:使用水力、风力、畜力等自然力作为生产动 力,将人从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 思考:以上动力的利弊? 弊:水力、风力等纺织机受到自然条件的很大限 制,无法提供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的动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 进了工厂制度的确立。
三、过程
(二)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4.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手工工场
3.影响: (1)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更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2)便利了人们出行,扩大人类活动范围;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材料:(英国)谷物、煤炭、各 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 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 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 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 样子。
三、过程
(二)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1.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2.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优点:打破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瓦特
瓦特改进后的蒸汽机 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三、过程
(二)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精美课件
任使1何用78季 的5年节 动力机械水力织布机
动力
人力 水力 水力 水力
特点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第一次工业革命
重大发明
瓦特
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从根本上解决 了机器的动力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纱厂 煤矿
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
源
1785年,瓦特改进
的蒸汽机首先在纺
03 说说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重要 的影响?
在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 阶段.首先发生在英国,以后欧美各国也相 继进行.实质是生产工具的变革。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思考工业 革命为什么率先在英国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1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
合适的政治制度,………让人们最 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政治前提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2
归程: 从美洲运 金银到欧洲
欧洲 取 物 港 出 ”到口程 奴非载
:
美洲
隶洲上从
英国对印度中的程殖:运民奴掠夺隶最 为典型。据到统美计洲,贩英卖国东
非洲
“廉欧 换货洲
印间度,奴公从隶贸司印易:在度三掠17角5走7了海年航高-外1程8达1殖5一1年0民次、航奴行隶六贸个易月,做三
人力、畜力 水力、风力
蒸汽 机的 改良
蒸汽动力
手工工场
大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交通工具革新
19世纪初,已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 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火车与铁路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
从棉纺织业开始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珍妮机
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与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意义: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 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 展。
你知道吗?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 工劳动为基础。 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 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2.火车的诞生 斯蒂芬森 蒸汽机车
铁路出现的意义: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 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 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主要成就
年代 国别 发明人
发明Biblioteka 1765 英国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85 英国 瓦特 1825 英国 斯蒂芬森
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车 (火车)
3.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 生产发展的障碍。
英 国 贩 奴 船 平 面 图
殖民掠夺
海外贸易
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 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 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的原料,也为 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时间 1765年(18世纪60年代) 2.最早的国家 英 国 3.最早的部门 棉纺织业 4.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2)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增强国力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同时注意 保护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2.科技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应坚持 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 环境相协调。
新知讲解
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 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 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 斗争的历程。
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
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C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
拓展提高
5.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迅速。当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 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由于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 羊毛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1)请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是什么?
1.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 2.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知讲解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 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新知讲解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探究一: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
新知讲解
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 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 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 斗争的历程。
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
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C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
拓展提高
5.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迅速。当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 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由于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 羊毛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1)请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是什么?
1.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 2.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知讲解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 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新知讲解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探究一: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8张PPT)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8工业革命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汽船
D.火车
9、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是 举办国充分展示综合实力的盛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 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又 名水晶宫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 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举 办,使它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材料九:1814年,一生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围在了巴 黎城中。在军情十分紧急、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人要求 巴黎理工学院的学生参战 。此时拿破仑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 名言:“我不会为了打赢一场战争,而杀掉一只会下金蛋的母 鸡。”最终巴黎城破,拿破仑被流放到荒岛,而学生们却得以 保全。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
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2)主要标志(动力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时间:1782改进,1785年投入使用
②应用:棉纺织业——冶金、采矿业(手工业——重工业)
a.解决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③作用:
b.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c.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可以用电灯照明
C.坐飞机长途旅行
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
•5、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 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43张PPT)
动力变革:人力、畜力→水力→蒸汽动力
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
发明者: 约翰·凯伊 (机械师)
“飞梭”的发明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 激了对棉纱的需求,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以水 力为 动力
发明者: 阿克莱特 (钟表匠)
1769年
纺出的纱结实,但比较粗。这种机器不用人力 就能转动。 此后,英国第一家棉纺厂出现,用水 力带动纺纱机运转。
380万磅 1764年 1.7万磅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89年 1740年 1800年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1855年,谢菲尔德
造就了许多 工业城市
带来严重的 环境污染
骡机(1779年)
发明者: 克隆普顿 (工人)
几百个纱锭, 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以水力为动 力 吸取了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能同时转动
水力织布机(1785)
发明者: 卡特莱特 (牧师)
以水力为动力 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思考:从上述发明者的身份及发明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出什
么结论?他们都是使用什么动力?有无局限?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材料五
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 ——鸦片战争。中国开 始由封建国家逐步变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 年屈辱、苦难、探索、 斗争的历程。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 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了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 了巨大的灾难。
“一百年前发明电话的 那人,什么不好姓,偏偏姓 ‘铃’(Alexander Bell),真 是一大巧合。电话之来,总是 从颤颤的一铃声开始……”
注视那盏灯。它继续燃烧着约45
个小时的工夫”。
爱迪生宣布门罗公园将于1880年新年
除夕用这种神奇的新光源来照亮。
不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除夕晚会。
平
在1879年最后一个寒冷、大雪纷飞的晚上,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3000人来到门罗
凡 公园。他们来自纽约和费城。纽约《先驱
的
报》对这一非凡的景象进行了报道: 庆祝 会计划在天黑时开始,爱迪生叫所内人员
形成。
读图:请在地图上找出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策源地。
德国
美国
19世纪后期科学 技术的核心发明是 什么?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 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 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为人类利用电 能提供了科学依 据,导致发电机 和一系列电器的 发明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 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发明数量多:
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最伟大的发明: 电灯(1879年研制 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这些发明你认识吗? “发明大王”爱迪生
(美国)
天 才
晚年他曾说:“我对电灯的研究
是 百
时间最久,试验最为艰苦,但从来也
分 之
没有灰心”。
一 的 灵
1月27日,爱迪生在他的记事册上 写道:“经过7小时的工作后,由于
夜 从研究所到车站一路上都装上电灯,等第
晚 一班火车进站,立刻亮灯。当火车开始到
达这个冬天的黑暗时,爱迪生开动机器,
40个白炽灯泡全部点亮。电灯像金色的花
朵闪闪发光,把雪地照得通明。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总 监麦礼逊说:“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 的人物——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 生活方面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
1877年末,人们 在用话筒与听筒 分开的电话通话。
1904年 的法国巴黎 电话总局, 图中为女接 线员在工作。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 , 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母亲 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读 一些书。父亲还引导他攻读 牛顿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 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 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15岁 时,开始和电发生了联系, 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政治前提
19世纪中期,工业资产阶级 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
条 件
技术 条件
资金
破性的进展。
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对本 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
条件 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市场 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开拓, 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
1910 年世界上第一 台压缩式制冷的家 用冰箱在美国问世
1882年,美国霍伊 拉,最早发明电风扇
1874年,美 国人比尔布莱 克斯发明了第 一台洗衣机。
莫尔斯 贝尔 马可尼
有线电报 电话 无线电报
莫尔 斯及 其发 明的 早期 电报
1871年的英国 伦敦电报总局。 图中的收报员 正在接收、翻 译纸带上的数 码信息。
生产领域 电力取代“蒸汽” , 成为机器主要动力
生活领域
新通讯工具 新交通工具 家用电器
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电力、 电讯、化工、汽车、石油等)诞生,从 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
1902年,美国已有 发电厂3621座; 1907年,德国23.3 万家以机器为动力 的企业中,使用电 动的达7.1万家。
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
超过20分钟,我就愿付100美元,有多
少付多少。”
爱迪生后来回忆这难忘的时
难
刻说:“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 那盏灯继续燃烧着,它燃烧的时
忘 间越长,我们越觉得神驰魂迷。
的 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走去睡
时 觉——共有40小时的工夫,我们
刻 中间的每个人都没有睡觉。我们 坐着,由心中切望到洋洋自得地
马可尼
1892年纽约— —芝加哥的电话 线路开通。贝尔 第一个试音: “喂,芝加哥”, 1876年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 这一历史性声音 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其经典名句 被记录下来。 是贝尔喊出的"瓦特森先生,快来,
我需要你帮助。
电话发明以后,首 先被用到处理紧急 事件中。该图片是 1907年的急救服务 广告。
感 加
注视了强烈的灯光,眼睛隐隐作痛,
百 因此不得不停止工作。”第二天他
分 之
又接着写道:“昨晚10时到今晨4时,
九 十
眼痛难堪。后来饮了一服吗啡,才
九 得安眠。今天好些了,到下午4时就
的 汗
不十分痛了,可是今天的时间却又
水 白白牺牲了。”
英国的著名电学家斯普拉格则认为
爱迪生的设想是“空谈”。他说道:
(二)电能的利用
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发电机和电动 机的发明,使电 力得以实际利用
能源领域的巨变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 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污染少,控制较方便,廉价, 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 距离输送 安全用电 节约用电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你知道电话的发明者吗
台湾作家余光中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到20世纪初)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 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 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 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 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为什么在19世纪 最后几十年能够发 生重大的科技(工业) 革命?
打
“不论他是爱迪生,或是别人,他总不 能超越那些公认的自然法则。他说从同
击 一电线上能给你送来电光、电力和电热,
与
这完全是空谈,决不能成为事实。他还 说能够利用电热来烹煮食物,那更是荒
讽 谬绝伦了。”
刺
有人说:“连数学都不懂的爱迪生, 竟想解决为世界学者所苦恼的问题,真
可谓愚不可及。”有人讥笑他说:“不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 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了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 了巨大的灾难。
“一百年前发明电话的 那人,什么不好姓,偏偏姓 ‘铃’(Alexander Bell),真 是一大巧合。电话之来,总是 从颤颤的一铃声开始……”
注视那盏灯。它继续燃烧着约45
个小时的工夫”。
爱迪生宣布门罗公园将于1880年新年
除夕用这种神奇的新光源来照亮。
不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除夕晚会。
平
在1879年最后一个寒冷、大雪纷飞的晚上,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3000人来到门罗
凡 公园。他们来自纽约和费城。纽约《先驱
的
报》对这一非凡的景象进行了报道: 庆祝 会计划在天黑时开始,爱迪生叫所内人员
形成。
读图:请在地图上找出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策源地。
德国
美国
19世纪后期科学 技术的核心发明是 什么?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 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 能宝库大门的钥匙.
为人类利用电 能提供了科学依 据,导致发电机 和一系列电器的 发明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 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发明数量多:
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最伟大的发明: 电灯(1879年研制 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这些发明你认识吗? “发明大王”爱迪生
(美国)
天 才
晚年他曾说:“我对电灯的研究
是 百
时间最久,试验最为艰苦,但从来也
分 之
没有灰心”。
一 的 灵
1月27日,爱迪生在他的记事册上 写道:“经过7小时的工作后,由于
夜 从研究所到车站一路上都装上电灯,等第
晚 一班火车进站,立刻亮灯。当火车开始到
达这个冬天的黑暗时,爱迪生开动机器,
40个白炽灯泡全部点亮。电灯像金色的花
朵闪闪发光,把雪地照得通明。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总 监麦礼逊说:“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 的人物——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 生活方面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
1877年末,人们 在用话筒与听筒 分开的电话通话。
1904年 的法国巴黎 电话总局, 图中为女接 线员在工作。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 , 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母亲 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读 一些书。父亲还引导他攻读 牛顿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 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 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15岁 时,开始和电发生了联系, 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政治前提
19世纪中期,工业资产阶级 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
条 件
技术 条件
资金
破性的进展。
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对本 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
条件 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市场 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开拓, 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
1910 年世界上第一 台压缩式制冷的家 用冰箱在美国问世
1882年,美国霍伊 拉,最早发明电风扇
1874年,美 国人比尔布莱 克斯发明了第 一台洗衣机。
莫尔斯 贝尔 马可尼
有线电报 电话 无线电报
莫尔 斯及 其发 明的 早期 电报
1871年的英国 伦敦电报总局。 图中的收报员 正在接收、翻 译纸带上的数 码信息。
生产领域 电力取代“蒸汽” , 成为机器主要动力
生活领域
新通讯工具 新交通工具 家用电器
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电力、 电讯、化工、汽车、石油等)诞生,从 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
1902年,美国已有 发电厂3621座; 1907年,德国23.3 万家以机器为动力 的企业中,使用电 动的达7.1万家。
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
超过20分钟,我就愿付100美元,有多
少付多少。”
爱迪生后来回忆这难忘的时
难
刻说:“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 那盏灯继续燃烧着,它燃烧的时
忘 间越长,我们越觉得神驰魂迷。
的 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走去睡
时 觉——共有40小时的工夫,我们
刻 中间的每个人都没有睡觉。我们 坐着,由心中切望到洋洋自得地
马可尼
1892年纽约— —芝加哥的电话 线路开通。贝尔 第一个试音: “喂,芝加哥”, 1876年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 这一历史性声音 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其经典名句 被记录下来。 是贝尔喊出的"瓦特森先生,快来,
我需要你帮助。
电话发明以后,首 先被用到处理紧急 事件中。该图片是 1907年的急救服务 广告。
感 加
注视了强烈的灯光,眼睛隐隐作痛,
百 因此不得不停止工作。”第二天他
分 之
又接着写道:“昨晚10时到今晨4时,
九 十
眼痛难堪。后来饮了一服吗啡,才
九 得安眠。今天好些了,到下午4时就
的 汗
不十分痛了,可是今天的时间却又
水 白白牺牲了。”
英国的著名电学家斯普拉格则认为
爱迪生的设想是“空谈”。他说道:
(二)电能的利用
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发电机和电动 机的发明,使电 力得以实际利用
能源领域的巨变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 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污染少,控制较方便,廉价, 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 距离输送 安全用电 节约用电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你知道电话的发明者吗
台湾作家余光中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到20世纪初)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 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 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 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 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为什么在19世纪 最后几十年能够发 生重大的科技(工业) 革命?
打
“不论他是爱迪生,或是别人,他总不 能超越那些公认的自然法则。他说从同
击 一电线上能给你送来电光、电力和电热,
与
这完全是空谈,决不能成为事实。他还 说能够利用电热来烹煮食物,那更是荒
讽 谬绝伦了。”
刺
有人说:“连数学都不懂的爱迪生, 竟想解决为世界学者所苦恼的问题,真
可谓愚不可及。”有人讥笑他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