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及答案
11欧姆定律及应用(练习)(原卷版)
![11欧姆定律及应用(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f25f6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b.png)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欧姆定律及应用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其他方式测电阻【同步练习解析】一、单选题1.(2023·福建南平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2的阻值为10 Ω。
开关S1、S2闭合,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
开关S2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R1的电流为0.3 A B.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C.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 A D.电阻R1的阻值为15 Ω2.(湖北荆门中考真题)将电阻R和灯泡L接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图乙为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象。
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大小分别是()A.8V 6.67Ω B.12V 20Ω C.8V 20ΩD.12V 10Ω3.(江苏泰州二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3A和3V.现用一个定值电阻R0替换R1或R2,要求替换后两电表示数均变小,且电流表示数变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1的阻值为10Ω B.R2的阻值为20ΩC.电阻R0替换R1,阻值为35Ω D.电阻R0替换R2,阻值为35Ω4.(2022·广西中考真题)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图像法得到如图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及R 的阻值分别是()A.成正比,R=10ΩB.成正比,R=1ΩC.成反比,R=10ΩD.成反比,R=1Ω5.(2021·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
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5: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A.5:4B.3:5C.4:5D.4:16.(2022·山东淄博二模)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在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2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源电压是6V B.R2的最大阻值是20ΩC.R1的电阻是10ΩD.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V7.(2022·安徽芜湖模拟)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由图像可知()A.甲是定值电阻R,乙是小灯泡L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小灯泡L的阻值为10ΩC.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AD.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5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6A 8.(2022·黑龙江绥化一模)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ab49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d.png)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P = IVC. I = V/RD. R = V/I2.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C.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无关D.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无关3. 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压增加一倍,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将:A. 减少一半B. 保持不变C. 增加一倍D. 增加四倍4. 一个电路中的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2A,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为:A. 2VB. 1VC. 0.2VD. 0.5V5. 如果电路中的电阻为20Ω,电压为5V,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 0.25AB. 1AC. 0.1AD. 0.5A二、填空题6. 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中,如果电流为0.5A,电阻为4Ω,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为______。
7.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 = ______。
8. 如果电路中的电压为12V,电阻为6Ω,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为______。
9.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______。
10. 当电阻为固定值时,电压增加,电流也会相应地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12. 为什么说欧姆定律是基本的电路定律之一?13. 如果在一个电路中,电阻增加,而电压保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会发生什么变化?14. 描述一下,如果电路中的电压增加,而电阻减少,电流会如何变化?15. 欧姆定律如何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四、计算题16. 一个电路的电阻为15Ω,如果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计算该电路的电压。
17. 假设一个电路的电压为24V,电阻为8Ω,求通过该电路的电流。
18. 一个电阻为30Ω的电路,如果电压为18V,求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19. 已知一个电路的电压为9V,电阻为3Ω,计算通过该电路的电流。
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177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1.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习题一、填空题1.一段导体的电阻是5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 V时,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_A.2.在3 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是450 C,若导体电阻是4Ω,则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3.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________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它们都超出了安全电压,所以对人体都是危险的.4.一只电灯上标有“220 V 60W”字样,所标示的220 V是________电压.5.有一根导线,如果在它两端加上12 V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 A,那么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如果在这根导线两端加15 V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如果这根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6.R1和R2两只电阻串联.已知R1∶R2=5∶1,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两只电阻两端各自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这两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跟R2两端电压之比U总∶U2=________.7.R1、R2两只电阻并联,已知R1∶R2=4∶3,那么它们两端各自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8.如图中的表示数为 A, 的示数为 A,表的示数为6 V,则R1=Ω,R2=________Ω.9.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二、选择题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D.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所以电流越大,电阻越小B.导体的电阻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无关D.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任何外界因素都没有关系12.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先观察滑动变阻器上标示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滑动变阻器应并联在电路中使用C.在连接线路时,除断开开关外,还要将滑片置于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正确方法有四种13.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有关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均无关,因为比值是一个恒量14.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都应让电流从电流表、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C.电流表不能超过量程使用,但电压表可以超过量程使用D.电流表、电压表都绝对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进行测量15.小王同学的“随身听”需要6 V的电压供电才能正常工作,正确的做法是A.用4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供电B.用4节干电池并联起来供电C.用3节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供电D.用6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供电16.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灯变亮,表示数增大B.灯变亮,表示数减小C.灯变暗,表示数增大D.灯亮度不变,表示数不变17.一个电阻两端加上30 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6 A,现给它两端加上15 V的电压时,它的电阻是A.ΩB.Ω C.5Ω D.Ω18.一个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把通过的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将A.电阻、电压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电阻不变,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电阻不变,电压变为原来的二倍D.电阻、电压均保持不变19.如下图中,R1=6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则R2的大小是A.120Ω B.60Ω C.40Ω D.20Ω20.如图中,已知R1=20Ω,把R1、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电路总电阻是12Ω,电流表示数为 A,则电源电压为A.6V B. C.30V D.5V21.如图所示,当滑片P从b到a移动时,电流表读数为原来的4倍,则R2∶R1为A.1∶3B.3∶1C.2∶3D.3∶2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不变, 变小, 变小B.变大, 变大, 不变C.变小, 变大, 变大D.不变, 变大, 不变三、连线题23.下图中给出了电路元件,请在图中用笔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L1、L2并联,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两灯的亮度均发生变化;用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的电压.四、实验题24.在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写出由表格得到的结论.25.某同学写了一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报告,仔细阅读该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目的:测量电阻R的电阻值2实验步骤:①根据实验目的,画出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②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片P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③接通开关,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④根据测得的电压、电流值,算出电阻R的值3实验记录4实验论证:待测电阻R的阻值等于7Ω回答问题:1你认为这份实验报告是否完整若不完整应添上的项目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步骤看,实验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使结果不够精确.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6.电阻R1=10Ω,R2=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源两端.若通过R2的电流为,则R1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各是多少27.一个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5 V的电压时,用量程是0~ A的电流表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A,如果电阻两端加上21 V电压时,能不能还用这只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它的电流参考答案:新课标第一网1.;2.10;3.36,220,380;4.额定;5.30,,30,0,30;6.1∶1,5∶1,6∶1;7.1∶1,3∶4;8.10,10;,,20.10.D;11.C;12.B;13.D;14.B;15.A;16.A;17.C;18.B;19.D;20.A;21.B;22.D;23.略;24.①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新课标第一网25.1①实验原理;②实验器材;2未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6.U1=2 V,U总=6 V27.I'= A> A,故不能直接用此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新课标第一网。
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7eaee03b3567ec102d8af5.png)
九年级上册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甲是灯泡L和电阻R的I﹣U关系图象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将L和R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接在同一电源上,如图乙和丙,若乙图中U1:U2=m,丙图中I1:I2=n,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m=nB.m=C.m<D.m>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小灯发光较暗,过了一会儿,小灯亮度明显变亮,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表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电压表和电流表有示数,接着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6.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越大7.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 t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B.温度降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C.电流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D.电压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当开关S2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都正确的是()A.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两电流表示数都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为零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A1示数变大9.如图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10.如图为某同学实验时所用电路,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50Ω,定值电阻R0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正确并保证电路各器材安全,则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6A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VC.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是0.5WD.电阻R0的最大功率是0.6W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欧姆定律练习(带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ea6f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4.png)
欧姆定律(一)1.研究同一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
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该实验的结论是_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_。
2.研究相同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与它的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不变。
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教材P81图4.5.1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
实验过程中要更换不同的电阻做实验。
该实验的结论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3.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了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重要结论: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该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该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I=U/R。
考法1伏安法测电阻例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B)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D.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变式冲关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均标有“2A20Ω”字样,通过哪几个电路图可测出RX的阻值(A)A.甲、丙B.乙、丙C.甲、乙D.甲、乙、丙考法2 欧姆定律例2.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越大D.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变式冲关2.一位同学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I﹣U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两个电阻(B)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判定☆基础训练1.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A.电阻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B.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压与电流、电阻的关系C.当电阻一定时,导体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D.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导体的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2.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B.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它两端不一定有电压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D.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c067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9.png)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A、B两个用电器分别接入图甲的电路中,经测量,用电器A、B的I与U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从图乙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用电器的电阻R A=10ΩB.B用电器的电阻R B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C.A用电器的电阻R A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A,B用电器的电阻在U=3V时相等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1、R2为定值电阻,R1=10Ω.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S1、S2,两电压表示数之比为U甲:U乙=1:3.甲、乙均为电流表时,仅闭合S1,甲、乙电流表示数I甲、I乙分别为()A.1.8A,1.2A B.1.8A,0.6A C.0.9A,0.6A D.0.9A,0.3A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路中两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增大D.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5.物理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C.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则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和电流表A2所用量程分别为()A.1∶1;可能为0.6安B.1∶1;一定为3安C.1∶5;可能为0.6安D.1∶5;一定为3安7.如图是小灯泡L“3V 0.3A”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的阻值为10ΩB.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10ΩC.若将它们串联,通过R的电流为0.15A,则此时电源电压为4.5VD.若将该小灯泡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则此时灯的实际功率为0.4W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将()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B.两表示数都不变C.两表示数都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9.如图所示的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 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A.电压表示数大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B.电压表示数大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C.电压表示数等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D.电压表示数等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10.如图所示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 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 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下列有关握力计的法中正确的是()A.力量计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B.握力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C.灯泡L在电路中没有作用,可以拆除D.握力计实际上是利用手柄受到的握力来改变弹簧的长度,从而改变R接入电路的阻值的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12.如图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6917458fafab069dc0267.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ab=2V,U bc=2V,U 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2、如图所示的控制电路中,要使AB之间的总电阻R AB= (3个阻值的阻值相等都为R),应将()A、S1、S2闭合,S3、S4断开B、S1、S3闭合,S2、S4断开C、S1、S4闭合,S2、S3断开D、S2、S3闭合,S1、S4断开3、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是因为并联的结果相当于使导体()A、横截面积减小B、横截面积增大C、长度减小D、长度增大4、定值电阻R1=30欧,与另一个定值电阻并联后,要使电路的总电阻小于10欧,现在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①40欧、②30欧、③10欧、④5欧各一个,那么所选的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是()A、①或④B、②或④C、③或④D、②或③5、电路中有一根电阻丝,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B、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C、并联一根相同电阻丝D、串联一根相同电阻丝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A、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V示数变小B、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V示数变大C、A1示数变小,A2示数不变,V示数不变D、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V示数不变7、电阻R1=5Ω,R2=100Ω,把它们并联后的等效电阻()A、一定大于100ΩB、大于5Ω,小于100ΩC、一定小于5Ω D可能等于5Ω.8、在探究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电压表V1、V2、V3的读数分别是4V,2V,6V,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A、B、C、D、9、阻值为3Ω与6Ω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其总电阻为R1;将它们并联,其总电阻为R2,则R1:R2等于()A、2:1B、1:2C、2:9D、9:210、如下图有四组不同的电阻,已知R1<R2,那么电阻最小的是()A、B、C、D、11、如图1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均为图2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A、12.5V,2.5VB、2.5V,12.5VC、10V,2.5VD、2.5V,10V12、有三个电阻,电阻值分别是a欧、b欧、c欧,其中a>b>c,当把它们并联相接,总电阻为R,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c<R<bB、b<R<aC、R可能等于bD、R<c13、如图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增大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14、将电阻R1=3Ω的导体与电阻为R2的导体串联后总电阻为9Ω,则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是()A、6ΩB、4ΩC、2ΩD、1Ω15、两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A、增大了电阻的横截面积B、减小了电阻的横截面积C、增大了电阻的长度D、减小了电阻的长度二、填空题(共5小题)16、铭牌上标有“6V 10Ω”的电铃,要串联一个________欧姆的电阻,才能使它在9伏特的电压下正常工作.17、家庭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_ ,干路的电流________ .18、李明修理电子设备时,需要一个10Ω电阻,但他手边只有20Ω、20Ω、6Ω、8Ω、4Ω、2Ω的电阻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19、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30Ω和90Ω,将它们串联后,其总电阻为________;将它们并联后,其总电阻为________ .20、若需要一个12Ω的定值电阻,现在只有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则可以把一个20Ω和一个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________联起来当作12Ω的定值电阻使用.三、解答题(共5小题)21、实验桌上提供了下列符合要求的实验器材:电源一个(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两只R1和R2、电压表三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电阻R1和R2串联的这段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为U1,R2两端的电压为U2,R1和R2串联的这段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U.小英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证明U=U1+U2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题:(1)画出实验电路图.(2)在这个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3)通过改变________实现自变量的改变.(4)画出实验记录表.22、以下是明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的探究实验.【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明明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3)测出AC间的电压.(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2)明明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3)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明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23、“混联电路”是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组合而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甲就是一个“混联电路”,它可以等效为R1与R2先并联(如图乙,并联的总电阻R)再与R3串联.已知图甲中电源电压为3V,R1=2Ω,R2=3Ω,R3=0.8Ω.请根据这个思路,完成如下计算:(1)R1与R2并联的总电阻.(2)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24、“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实验时,L1、L2宜选择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2)再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测出L2两端的电压.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5、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并将数据记录表(3)仿照(2)分别测出BC和AC两端的电压,并将数据记录表过分析表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小明的实验存在着一些错误,请你根据小明整个实验过程,指出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是: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C【考点】电阻的串联【解析】【解答】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ab=2V,U bc=2V,U ac=4V,说明两个小灯泡是同一个规格的,接下来的操作是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然后分析数据,这样的结论才具有科学性.【分析】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为了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采用相同灯泡和不同灯泡进行多次实验2、【答案】D【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由题知3个阻值的阻值相等都为R,要使AB之间的总电阻R AB= ,所以需要三个电阻并联.A、S1、S2闭合,S3、S4断开时,三个电阻都被短路,故A选项不合题意;B、S1、S3闭合,S2、S4断开时,S1、S3闭合,R1、R2短路,只有R3连入电路,故B选项不合题意;C、S1、S4闭合,S2、S3断开时,S1闭合R1短路、S4闭合R3短路,只有R2连入电路,故C选项不合题意;D、S2、S3闭合,S1、S4断开时,电流从A点分成两支,一支通过R1,一支通过开关S2后再分成两支,一支通过R3,一支通过R2与R1电流汇合,再与R3的电流汇合,所以三个电阻并联,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每个电阻的阻值都为R,AB间总电阻为R/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R1、R2、R3三个电阻需并联.根据每个选项中开关状态分析解答即可.3、【答案】D【考点】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同种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而两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要变小,并且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故选B.【分析】利用决定导体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分析并理解电阻越并越小.4、【答案】C【考点】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由于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一个,故30欧的电阻,与另一个定值电阻并联后,要使电路的总电阻小于10欧,则另一只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欧,则所选的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是③10欧或④5欧.故选C【分析】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横截面积,故越并越小,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一个.5、【答案】D【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串联【解析】【解答】A、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无关,故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不会影响电阻的大小,故A错误;B、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通过的电流的大小无关,故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不影响电阻的大小,故B错误;C、并联一根相同电阻丝,横截面积增大,则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故C错误;D、串联一根相同电阻丝,导体的长度增大,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其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6、【答案】C【考点】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支路的电流.因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所以AB都错;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向右滑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R连入阻值增大,由I=UR,可知R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I=I1+I2,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A1示数变小.所以C正确,D错误.【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灯泡电流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7、【答案】C【考点】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横截面积,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一个电阻,故并联电阻既小于R1又小于R2.【分析】并联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电阻越并越小,小于其中任一个电阻,据此分析答题.8、【答案】D【考点】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A、由图知,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V1测R2的电压,电压表V2测R1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并联的总电压,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三个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故A错;B、由图知,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R2的电压,电压表V2测R1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串联的总电压,因为R1>R2,所以V2的示数应大于V1的示数,故B错;C、由图知,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并联的总电压,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三个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故C错;D、由图知,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串联的总电压,因为R1>R2,所以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并且V3的示数等于V1和V2示数的和,故D正确.【分析】(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的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U=IR,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9、【答案】D【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两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R1=3Ω+6Ω=9Ω,两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R1:R2=9Ω:2Ω=9:2.故选D.分析: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求出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后再求比值.10、【答案】D【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A、两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特点,总电阻最小,A符合题意;B、两个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总电阻最大,B不符合题意;C、是单独的一个电阻接入电路,不是最小值,C不符合题意;D、是单独一个电阻接入电路,不是最小值,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通过比较即可作出判断.11、【答案】C【考点】电阻的串联【解析】【解答】(1)因为电阻R1和R2串联,与电源并联的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上面的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所以和电源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比上面的电压表的示数大;故V1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U=12.5V;上面的电压表V2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U2=2.5V;(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以得到R1两端的电压U1=U-U2=12.5V-2.5V=10V.【分析】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2)确定两个电压表表示数的大小,然后根据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读出示数.12、【答案】D【考点】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三个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故总电阻R<c<b<a.分析: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电阻越并越小,小于其中任一个.据此分析判断.13、【答案】A【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BC错误;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A正确,D错误.【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14、【答案】C【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因为电阻R1=3Ω的导体与电阻为R2的导体串联后总电阻为9Ω,所以R2=6Ω,所以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即求出R=2Ω分析: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阻值等于两个电阻值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15、【答案】A【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导体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值会越小;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则会减小,相当于其材料和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减小.二、填空题(共5小题)16、【答案】5【考点】电阻的串联【解析】解答:电铃正常工作电流:总电阻:串联的电.阻:R′=R总﹣R=15Ω﹣10Ω=5Ω.分析:(1)因电源电压大于电铃的额定电压,所以电铃要与电阻串联,电铃正确工作;(2)由“6V 10Ω”根据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由电源电压和电流,根据求出总电阻,减去电铃电阻就是串联的电阻值.17、【答案】越小|越大.【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家庭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电源电压不变,由得,干路的电流越大.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并联电阻的关系,知道并联的支路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再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干路电流的大小..18、【答案】4Ω|6Ω|串.【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因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分电阻阻值之和、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所以,可得出10Ω电阻的方法有:①4Ω和6Ω的电阻串联;②8Ω和2Ω的电阻串联;③20Ω和20Ω的电阻并联.【分析】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分电阻阻值之和,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根据这一规律可结合要求做出选择.19、【答案】120Ω|22.5Ω.【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1)串联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因此两电阻串联时,总电阻R串=R1+R2=30Ω+90Ω=120Ω;(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两电阻并联时,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分析答题: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20、【答案】30Ω|并.【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解析】解答:因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分电阻20Ω大于总电阻12Ω时,应采用并联一个电阻的方式;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故,即解得:R2=30Ω.分析: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分电阻20Ω大于总电阻12Ω,故应采用并联电阻的方式,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并联电阻的大小.三、解答题(共5小题)21、【答案】(1)(2)U1+U2;U(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4)【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可知需要测量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在这个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U1+U2,因变量是U.(3)改变自变量的方法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进而改变;(4)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分析】(1)自变量是最初变动的量,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动而引起变动的量;(2)实验证明U=U1+U2.则自变量为U=U1+U2.根需要测量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据此设计电路图,即把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测滑动变阻器电压,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22、【答案】(1)断开(2)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等于(4)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解析】【解答】(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2)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U AC=U AB+U BC,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4)不足之处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断开,断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2)电压表要准确的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严格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所以判断李瑞同学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就看电压表此时是否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23、【答案】(1)解:由, 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2)解:由题电路中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所以电流的总电阻R总=R+R3=1.2Ω+0.8Ω=2Ω,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阻的并联【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再计算与R3串联的总电阻;(2)由计算干路中电流.24、【答案】(1)不同(2)断开(3)不正确;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合理;实验时有误差.【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解析】【解答】(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2)为防止发生短路,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因为根据电路图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改接一端连线,会造成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合理的;因为虽然实验数据存在差异,在每一组的电源是不同的情况下,依照每一组的测量数据之间仍然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规律.【分析】(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2)拆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断开;(3)根据电路图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改接一端连线,会造成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25、【答案】(1)表格中缺少自变量U AB+U BC这一栏目;(2)实验的次数少于3次.【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解析】【解答】(1)表格中存在的不足:表格中缺少自变量U AB+U BC这一栏目;(2)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分析】(1)表格中缺少自变量U AB+U BC,或者说没有改变自变量.;(2)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01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c653c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4.png)
专题1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跨学科实践】1.(2024·湖南)超载存在安全隐患,交通部门常用“地磅”检测货车是否超载。
图甲是小枫设计的模拟地磅原理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3V,定值电阻R0规格可选,电压表(选0~3V量程),力敏电阻R的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力敏电阻R上方紧密连接一轻质绝缘平板,检测时将货车模型静置于其上。
(g取10N/kg)(1)若货车模型总质量为1.5kg,则其所受重力为N;(2)如果用图甲所示电路检测,当定值电阻R0一定时,静置在绝缘平板上的货车模型总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越;(3)小枫将电压表改接到定值电阻R0两端后,如图丙所示,且将电压表2V刻度线处设置为货车模型总质量最大值,超过此刻度线代表超载。
如果设定检测的货车模型总质量不超过2kg,则R0阻值应为Ω。
【答案】15小1000【解析】解:(1)[1]货车模型总质量为1.5kg,则其所受重力为G=mg=1.5kg×10N/kg=15N(2)[2]由图甲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与力敏电阻R并联,货车模型总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则对绝缘平板的压力越大,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R的阻值越小,则电路的总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越大,则R0两端的电压越大,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力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越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3)[3]由图丙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与R0并联,当货车模型总质量为2kg时,则其所受重力为G 1=m 1g =2kg×10N/kg=20N由图乙可知,此时力敏电阻R 的电阻为500Ω,由题意知,将电压表2V 刻度线处设置为货车模型总质量最大值,根据串联分压可得3V 2V 2V R R -=则02V 2500Ω1000Ω3V 2VR R =⨯=⨯=-答:(1)若货车模型总质量为1.5kg ,则其所受重力为15N ;(2)如果用图甲所示电路检测,当定值电阻R 0一定时,静置在绝缘平板上的货车模型总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3)则R 0阻值应为1000Ω。
欧姆定律的应用--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欧姆定律的应用--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5f3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4.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 (1)串联电路:①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 =R +R ++R n 总···12; ②总电阻大于任意一个电阻,且越串越大; ③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为nR 。
(2)并联电路:①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即R R R R =+++n总 (1111)12; ②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电阻,且越并越小; ③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nR ; ④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 +R R =R R 并1212(积在和上飞)。
串、并联电路分压、分流规律(1)串联分压,分压与电阻成正比。
即U :U =R :R 1212;(2)并联分流,分流与电阻成反比。
即I :I =R :R 1221。
1.把一根电阻为Ω16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则该正方形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A. Ω3B. Ω20C. Ω8D. Ω4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______(填“大”或“小”);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上导体的电阻都要 (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5Ω,R 2=15Ω,闭合开关S 后,两电压表都有示数,则电压表V l 、V 2的示数之比是( )A .1:2B .3:1C .4:1D .1:4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之比为 5:3,若R l =9Ω,则R 2应为 Ω。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若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V 两次示数之比为3:5,则电键断开时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A .2:3B .3:2C .3:5D .5:36.如图所示,灯泡L 1、L 2的电阻分别为Ω10、Ω20。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有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有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7a78a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f.png)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刷基础知识点1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1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 )A.减小了导体长度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C.增大了导体长度D.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2A,R₁=10Ω,,则R₂的电阻为( )A.5ΩB.10ΩC.15ΩD.25Ω3[2024 天津河北区期中]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忽略灯泡电阻的变化)(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4[2023吉林松原期中]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之比. R₁:R₂=1:4,,当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R₁、R₂的电流之比. I₁:I₂=,R₁、R₂两端的电压之比U₁:U₂=。
5[2024安徽铜陵期中,中]如图甲,电源电压恒为18V,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R₁的阻值为Ω,R₂的最大阻值为Ω。
知识点2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6一个阻值为1Ω的电阻与一个阻值为5Ω的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 )A.大于5ΩB.大于1Ω、小于5ΩC.等于1ΩD.小于1Ω7[2023河南开封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L₁的阻值为6Ω,闭合开关,电流表A₁的示数为1.2 A,电流表A ₂的示数为0.3A,则L₂的阻值是(忽略灯泡电阻的变化) ( )A.18 ΩB.24ΩC.6ΩD.3Ω8[2024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的示数。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刷易错易错点误把两个电阻并联的公式R=R1R2R1+R2直接套用到多个电阻并联9把R₁=1Ω、R₂=2Ω、R₃=4Ω三个电阻并联起来,其总电阻为Ω(保留两位小数);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将电阻R′1=10Ω√R′2=2Ω串联起来接到电压为18 V 的电路中,则R ₁和R ₂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 ′₁= V,U ₂= V 。
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精选全文
![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a35e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把一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R x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针对该实验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R x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为6ΩB.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6W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D. 当P从a端移向b端时,R x的阻值变大【答案】 B【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 x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总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最小电流I最小=0.1A,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P最小=UI最小=6V×0.1A=0.6W,故B正确.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对应电压表示数U滑=4.5V,由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C错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x=U-U滑=6V-5.0V=1V,此时R x的阻值: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最大电流I最大=1.0A,则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 x′=U=6V,此时R x的值由上述可知,R x不是定值电阻,故A错误.当P从a端移向b端时,R x的阻值变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分析电路图确定滑动变阻器和R x的连接方式及电压表所测的电压,分析出滑片在a端和b端时滑动变阻器应用的阻值,由图象乙确定出对应的电流值,由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有两只分别标有”6V3W“和”9V3W“的小灯泡L1、L2,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1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样大B. L1和L2串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一样亮C. 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大D. 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L1也能正常发光【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由P=UI可得,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分别为:I1= = =0.5A,I2= = = A,所以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一样,故A错误;B.由P=UI=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 = =12Ω,R2= = =27Ω,两灯泡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但灯泡的电阻不同,由P=I2R可知,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不相等,亮度不同,故B错误;C.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但灯泡的电阻不同,由P= 可知,两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不相等,故C错误;D.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12Ω+12Ω=24Ω,电路中的电流I= = =0.5A,因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等,所以L1能正常发光,故D正确.故选D.【分析】(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求出两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然后比较两者的关系;(2)根据P=UI= 求出两灯泡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I2R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关系,实际功率大的灯泡较亮;(3)L1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 比较两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关系;(4)将L1串联在一个12Ω的电阻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能正常发光.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不考虑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灯泡变亮B. 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路的总功率不变【答案】D【解析】【解答】解: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亮暗不变,故A错误;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不变,故D正确;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故选D.【分析】根据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可知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滑片右侧部分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4.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影响该导体电流大小的物理量是()A. 通电时间B. 电荷量C. 电压D. 质量【答案】 C【解析】【解答】解:(1)由欧姆定律可知,对于某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导体电流大小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2)导体电阻和电压决定了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多少,电流的大小与质量无关,故ABD错误.故选C.【分析】对于某一导体,电阻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选择.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路元件均完好,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大,下列方案中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的有()方案:①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R3②将如图(a)中的R2与(b)中的R1互换③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R2④将如图(a)中的R1与(b)中的R3互换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解析】【解答】a图R1、R2并联,电流表A1在干路上,b图R1、R3串联,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大,要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可以减小A1的示数或者增大A2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可以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R3或者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R2,故①③符合题意;因R1、R2、R3的大小未知,故②④不确定。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7.2 欧姆定律 电阻 之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7.2 欧姆定律 电阻 之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e11ab9a76e58fafab003c5.png)
7.2 欧姆定律 电阻 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轩轩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他先在电路的a 、b 间接入10Ω的电阻,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数据后,改用15Ω的电阻替换10Ω电阻,闭合开关,接下来他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A .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B .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 C .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流数据 D .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读取电压数据2.小刚用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 .适当增加电池节数C .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左移D .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右移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连接线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B .连接线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C .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转,电压表正常,这时应断开电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D .在连接线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D.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5.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6.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二、填空题7.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 ,如果它两端电压为5V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7-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7-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e4547df46527d3240ce014.png)
7-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将一个电动势为3V,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两端接一电阻R,当有1C的电荷通过电阻R时,在R上产生的热量() A.大于3J B.小于3JC.等于3J D.内阻未知,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根据W=qU=3J,而W为内阻r和外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之和,故R上产生的热量小于3J.2.(2011·厦门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则()A.电灯L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电灯L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电灯L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灯L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答案] D[解析]当滑片向a端滑动时,R1↓——R总↓——I↑即电流表A示数增大,路端电压应等于U=E-Ir减小,则灯L变暗.故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3.(2011·镇江模拟)如图所示,电源E 的电动势为3.2V ,电阻R 的阻值为30Ω,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 3.0V ,额定功率为 4.5W ,当电键S 接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V ,那么当电键S 接到位置2时,小灯泡L 的发光情况是( )A .很暗,甚至不亮B .正常发光C .比正常发光略亮D .有可能被烧坏[答案] A[解析] S 接1时,由U =R R +r E 得r =2Ω.R L =U 2额P 额=2Ω,S 接2时,U L =ER L +r ·R L =1.6V<3.0V ,故灯很暗,此时电路中电流I ′=0.8A ,有可能超过电源的额定电流,使电源烧毁导致灯不亮.故选项B 、C 、D 错误,选项A 正确.4.如图所示,A 、B 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均发光,当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端滑动时,则( )A.A灯变亮,B灯变暗B.A灯变暗,B灯变亮C.A、B灯均变暗D.A、B灯均变亮[答案] C[解析]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变阻器与灯泡B并联的电阻变小,R外变小,由I=EE外+r知总电流I 变大,U内=Ir变大,由U外=E-U内,知U外变小,A灯变暗.通过灯的电流变小,经R的电流变大,U R变大,故B灯两端电压变小,B灯变暗,C正确.5.(2011·西安模拟)为了儿童安全,布绒玩具必须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金属断针,可以先将玩具放置在强磁场中,若其中有断针,则断针被磁化,用磁报警装置可以检测到断针的存在.如图所示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 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断针的出现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 B所在处出现断针时,电流表的电流I,a、b 两端的电压U将()A.I变大,U变大B.I变小,U变小C .I 变大,U 变小D .I 变小,U 变大[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R B 的电阻随断针的出现而减小,即外电路的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总=E /(R +r )可知I 总增大,再由U 外=E - I 总 r 可知,外电压U 减小.而由U 1=I 总R 1可知,U 1增大,U 2必减小,I 2减小,由电流表的电流I =I 总-I 2可知,电流表的电流必变大.故A 、B 、D 错误,选项C 正确.6.(2011·镇江模拟 )如图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电阻不变)、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 1时,电流表示数为10A ,电压表示数为12V ;再接通S 2,启动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A ,则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 )A .2AB .8AC .50AD .58A [答案] C[解析] 只接通S 1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U +Ir =12V +10×0.05V =12.5V ,R 灯=U I =1210Ω=1.2Ω,再接通S 2后,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电=E -I ′R 灯r -I ′=12.5-8×1.20.05-8A =50A ,故选项C 正确.7.(2011·北京东城模拟)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已知R0=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端电压变大B.电路中的电流变小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变小[答案] C[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整个电路总电阻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R0+R滑+r,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内电压U=Ir变大,路端电压变小,由P=I2R0知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变大,A、B、D 错误;当滑片P置于a点时,由于R滑=2r=r+R0,这时可把定值电阻R0看做电源的内阻,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滑片P 从a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其消耗的功率变小,C正确.8.(2011·重庆模拟)家用电熨斗为了适应不同衣料的熨烫,设计了调整温度的多挡开关,使用时转动旋钮即可使电熨斗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如图所示是电熨斗的电路图.旋转多挡开关可以改变1、2、3、4之间的连接情况.现将开关置于温度最高挡,这时1、2、3、4之间的连接是下图中所示的哪一个( )[答案] A[解析] 以U 表示电源电压,R 表示图中每根电阻丝的电阻,在选项A 所示的接法中,两根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其总电阻为R /2,则此时电熨斗得到的总功率为P A =2U 2R ;在选项B 所示的接法中,仅有左侧一根电阻丝接入电路通电,右侧一根电阻丝中无电流,故此时电熨斗的总功率为P B =U 2R ;在选项C 所示的接法中,电源实际上被断开了.使整个电熨斗中无电流通过,此时电熨斗的总功率为P C =0.在选项D 所示的接法中,是两根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其总电阻为2R ,则此时电熨斗消耗的总功率为P D =U 22R .故选项A 正确.二、非选择题9.如图所示,图线a 是某一蓄电池组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b 是一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将蓄电池组与该定值电阻连成闭合回路,若已知该蓄电池组的内阻为2.0Ω,则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现有4个这种规格的定值电阻,可任意选取其中的若干个进行组合,作为该蓄电池组的外电路,则所组成的这些外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时是________W.[答案]650[解析]由图线可得,定值电阻R=152.5Ω=6Ω,电源电动势E=U+Ir=15V+2.5×2V=20V;用3只电阻并联作为外电阻时,外电阻等于2Ω,输出功率最大,P m=E24r=50W.10.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以后,灯泡发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有电了”,有人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装一节新电池和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某同学为了检验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设计了下面的实验.(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来分别测量新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将测量结果描绘成如图(b)所示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新电池:电动势E1=________V;电阻r1=________Ω;旧电池:电动势E2=________V,电阻r2=________Ω.(2)计算新旧电池各一节串联作电源使用时的效率.(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V2W”,认为小灯泡电阻不随电压变化)(3)计算(2)小题中旧电池提供的电功率和它本身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4)你认为新旧电池搭配使用的做法是否合理?简述理由. [答案] (1)1.5 0.3 1.2 4 (2)51% (3)0.37W 0.38W (4)见解析[解析] (1)由图象知,新电池电动势为 E 1=1.5V ,内阻r 1=1.55Ω=0.3Ω旧电池电动势为 E 2=1.2V内阻r 2=1.20.3Ω=4Ω(2)由η=P 出P 总×100%得η=I 2R 灯I 2R 总×100%=R 灯R 总×100% 又由R 灯=U 2P =322Ω=4.5ΩR 总=(4+4.5+0.3)Ω=8.8Ω 故η=4.58.8×100%=51%(3)旧电池提供的功率P 供=E 2I =1.2×1.5+1.28.8W =0.37W旧电池消耗的功率P 消=I 2r 2=(1.5+1.28.8)2×4W =0.38W(4)通过计算表明:新旧电池搭配使用,不仅电源效率低,而且旧电池内阻消耗功率有可能大于旧电池本身所提供的功率,从而成为耗电元件,所以新旧电池搭配使用的做法不妥.1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 1、 R 2均为定值电阻,且R 1=100Ω,R 2阻值未知,R 3为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P 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源中流过的电流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 、B 两点是滑片P 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 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答案] (1)20V 、20Ω (2)5Ω (3)300Ω[解析] (1)将题中乙图中AB 线延长,交U 轴于20V 处,交I 轴于1.0A 处,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E =20V ,内阻r =EI 短=20Ω.(2)当P 滑到R 3的右端时,电路参数对应乙图中的B 点,即U 2=4V 、I 2=0.8A ,得R 2=U 2I 2=5Ω.(3)当P 滑到R 3的左端时,由乙图知此时U 外=16V ,I 总=0.2A ,所以P 外=U 外I 总=80Ω.因为R 外=R 1R 3R 1+R 3+R 2,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3=300Ω.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 、B 水平放置,极板长l =80cm ,两板间的距离d =40cm.电源电动势E =40V ,内电阻r =1Ω,电阻R =15Ω,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B 板左端且非常靠近B 板的位置以初速度v 0=4m/s 水平向右射入两板间,该小球可视为质点.若小球带电量q =1×10-2C ,质量为m =2×10-2kg ,不考虑空气阻力,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均是理想电表.若小球恰好从A 板右边缘射出(g 取10m/s 2).求:(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 (2)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3)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答案] (1)24Ω (2)1A 39V (3)39W [解析] (1)设小球在板间飞行时间为t , t =l v 0=0.84s =0.2s 根据d =12at 2得飞行加速度a =2d t 2=2×0.40.22m/s 2=20m/s 2 对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 U ABd-mg =ma ,解得:U AB =m (g +a )d q =2×10-2×(10+20)×0.41×10-2V =24V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 滑=U AB =24V设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 ,由欧姆定律得,I =E -U 滑R +r =40-2415+1A =1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滑=U 滑I=24Ω. (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 ,电压表的示数为U =E -Ir =(40-1×1)V =39V .(3)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IU =39W.1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 1=R 2=100Ω,是阻值不随温度而变的定值电阻.白炽灯泡L 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的I -U 图线所示.电源电动势E =100V ,内阻不计.求:(1)当电键S 断开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以及灯泡的实际电功率;(2)当电键S 闭合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以及灯泡的实际电功率.[答案] (1)40V 0.6A 24W (2)2.5V 0.5A 12.5W[解析] (1)当S 断开时,因R 1是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设灯泡上的电压为U ,电流为I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 =U +IR 1,代入数据得:I =1-U 100. 在I -U 图上作出这条直线,如图所示,这条直线与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为(40,0.60).由此可知此时流过灯泡的电流为0.6A ,灯泡上的电压为40V ,灯泡的实际功率P =24W .(2)当S 闭合时,设灯泡上的电压为U ,电流为I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 =U +(I +U R 2)R 1,代入数据有:50=U +50I ,即I =1-U 50在I -U 图上作出这条直线,如图所示,这条直线与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为(25,0.5).由此可知此时流过灯泡的电流为0.5A ,灯泡上的电压为25V ,灯泡的实际功率P =12.5W .。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附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13a15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d.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将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按甲图所示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为0.4A;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再将电阻R1、R2按乙图所示电路进行改接,闭合开关S后,关于电流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大于1.6A B.一定小于0.4AC.一定大于0.4A,但小于0.8A D.一定大于0.8A,但小于1.6A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
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5: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A.5:4B.3:5C.4:5D.4:13.图甲所示是一款雾霾浓度检测仪,其检测原理如图乙所示,R0是定值电阻,传感器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雾霾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4.关于电学知识,下列法正确的()A.B.C.D.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关于灯泡亮度变化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当开关S、S1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B.当开关S、S1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C.当只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D.当只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亮度、电压表示数均不变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功率为15W;若此时把开关S2也闭合时,电路的功率增加了50W,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是3︰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阻R 1与R 2阻值之比为2︰3B .电阻R 1与R 3的电功率之比为1︰2C .电路中的开关都闭合与只闭合S 3时,电流表A 两次的示数之比为39︰4D .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 1、A 3的示数之比是3︰57.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R 1与定值电阻R 2接入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各表均有一定示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V 1、V 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U 1、∆U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1示数变大,V 2示数变小B .V 1示数变大,∆U 1>∆U 2C .V 1示数变小,V 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D .V 1示数变大,V 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示数为I ,电压表V 1示数为1U ,电压表V 2示数为2U ;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右移动少许,电流表A 示数为I ',电压表V 1示数为1U ',电压表V 2示数为2U ',则( )A . I I '>B . 22U U '>C .1212U U U U I I '-->'D .1212U U U U I I'--<' 9.小明和小亮同学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某一环境的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恒为16V 不变,定值电阻R 0=100Ω,电流表的量程0-100mA ,半导体电阻R 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C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04A 时,当时的环境温度是20℃D .当环境温度为100℃时,定值电阻R 0的电功率是0.64W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示数变小B .电流表A 2示数变大,电压表V 示数变大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比值不变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比值增大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表A 、B 、C 连接正确,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M 、N 均正常发光,但A 、B 、C 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未知,只知道读数依次为1.5、1.2、2.4(单位是“V”或“A”)。
欧姆定律典型练习
![欧姆定律典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9d39565ddccda38376baff3.png)
顶兴学校2011学年度八年级(九、十)物理试题(卷)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根据欧姆定律I=U/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2、 R 1=20欧姆,R 2=60欧姆,把它们串联后接到电路中,则 ( )A.I 1∶I 2=1∶3,U 1∶U 2=1∶3B.I 1∶I 2=3∶1, U 1∶U 2=1∶1C.I 1∶I 2=1∶1, U 1∶U 2=1∶3D.I 1∶I 2=1∶1, U 1∶U 2=1∶42-1.有三个定值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阻值之比R 1:R 2:R 3=1:3:5,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I 3为 ( )A .1:3:5B .15:5:3C .5:3:1D .5:3:15 3.如果把4Ω和6Ω的两只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1.2A ,如果再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干路的电流应为( )A .2AB .3AC .4AD .5A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E 的电阻为R L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分别在中点和a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4:3,则RL 与R 之比是 ( ) A.1:1 B.2:1 C.3:4 D.4:35、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R 1、R 2为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开关S 1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开关S2断开时,R 1两端的电压为3V B .开关S 2断开时,R 1两端的电压为6V C .开关S 2闭合时,R 1两端的电压为3V D .开关S 2闭合时,R 2两端的电压为6V6.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 1、R 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 化的I —U 图线如图7所示.如果R1、R 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并,则关于R 串、R 并的I —U 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串在Ⅱ区域,R 并在Ⅲ区域B .R 串在Ⅲ区域,R 并在Ⅰ区域C .R 串在Ⅰ区域,R 并在Ⅱ区域D .R 串在Ⅰ区域,R 并在Ⅲ区域7.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5欧的电阻一个,但手边只有4欧和10欧的电阻各两个,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 .将两个4欧的电阻串联起来 B .将两个10欧的电阻并联起来 C .将两个4欧的电阻并联起来D .将两个10欧的电阻串联起来8.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N 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 .两表示数都变大B .两表示数都变小C .电流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9.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阻,Rt 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该电路中,可以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0182a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5.png)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 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A.1∶2B.3∶2C.1∶3D.3∶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有一个电表的示数突然变大,电阻R1或R2有一处发生故障,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R1短路B.一定是R2短路C.可能是R1断路D.可能是R2断路3.R1、R2、R3是三个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测得U1<U2;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测得I3<I2,则三个电阻阻值大小关系为()A.R1>R2>R3B.R1=R2=R3C.R3>R2>R1D.R2>R1>R3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B.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7V,则R∶R2为()A.3∶2B.4∶1C.5∶7D.7∶5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不变,R1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
则()原创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A.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B”点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C”点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Δ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压表V2与V1的示数之差不变C.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ΔU2ΔID.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少了ΔU1-ΔU2二、多选题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学习目标要求1.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能应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4.会计算简单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基础知识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_____。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__________。
2、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I=________.式中:I——电流——安培(A)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3、串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对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中,抓住通过各段导体的电流相等这个条件,在不同导体间架起一座桥梁,是解题的一条捷径。
(2)串联电路中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
因此,导体串联具有分压作用。
(3)串联导体的总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个阻值均为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
4、并联电路的特点(1)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由于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分别相接且又分别接入电路中相同的两点之间,所以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中,抓住各并联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这个条件,在不同导体间架起一座桥梁,是解题的一条捷径。
(2)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根据公式,可得到,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小,电流的分配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因此,导体并联具有分流作用。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导体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即____________。
如果用个阻值均为的导体并联,则总电阻。
5、应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问题:(1)同一性:中,、、必须是同一段电路的或同一个导体的,同一个用电器的,或是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或电阻,即要一一对应。
(2)同时性:即使是同一段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中三个量是同一时间的值。
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的对应关系。
(3)单位统一:欧姆定律公式中的、、的单位必须分别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安、伏、欧。
典例分析:例1.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20伏特且保持不变,已知:电阻;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阻和两端的电压为和;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已知:,。
求:(1)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特;(2)电阻与之比。
例2.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为5Ω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10V,设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然后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5Ω时,电压表示数为5V,此时设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
求:(1)两次电路的电流强度之比;(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课堂练习:1、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已知电阻的阻值为3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7.2V。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变阻器的端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已知。
求:(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电源电压。
2、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电阻R1的电阻值为12Ω,(R2>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为14Ω。
当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点c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a端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5A。
求:电路中定值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4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多少?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范围是多少?4、将电阻R1、R2、R3组成并联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已知干路中的电流强度是电阻R1支路中电流强度的5倍,电阻R2支路中的电流强度是电阻R1支路中电流强度的2.5倍,电阻R3的电阻值为10Ω。
求: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
5、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为24V,通过的电流为1A。
若将它接在电压为36V的电源上时,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该怎么办?作业: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0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 ac=R a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变阻器的c点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I1。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I2。
已知:I1:I2=5:2,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是多少?2.定值电阻R1、R2、R3,它们的电阻之比为:R1:R2:R3=2:3:5,将这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6V。
求:(1)电阻R1和电阻R3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若将这三个电阻并联后接在另外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时,测得通过电阻R2的电流强度为0.3A,那么通过电阻R1和R3的电流各是多少。
3、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多档位的电热器模型,电路实物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M,且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I1为0.8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2,R2两端的电压为9V。
⑴求电流表的示数I2;⑵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闭合开关S1和开关S2,电压表V2的示数为3U,求此时R1的电流。
4.由电阻R1、R2、R3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已知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是电阻R1两端电压的7倍,电阻R2两端电压是电阻R1两端电压的2倍,电阻R3=8Ω,求电阻R1和电阻R2的电阻值。
5.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两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如果将电阻R1=60Ω的电阻短路,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4倍,求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6.有一个看不清楚的电阻(大约几Ω),为了测出它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已知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2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
当开关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端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当开关和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变阻器的端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A。
例1、求:(1)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特;(2)电阻与之比。
解析:该题分为两种状态,第一次电路,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阻和串联,设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电阻两端的电压……①当开关断开,闭合时,电压、、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设为,电阻两端的电压为……②。
将①式和②式相比,便可以求出两次电路的电流之比,因为已知:,即,约去得。
又已知,……③,……④③式与④式相比:,,得这样就把题目中的第二问求出,电阻。
下面只要将电阻和的关系找出,或电阻和的关系找出,就可以根据第二次电路的电阻关系分压,继而可以求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利用两次电路的电流比和电源电压不变的关系列出两个方程。
已知:,,第一次电路,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中电流……⑤第二次电路,当开关断开,闭合时,电路中电流:……⑥将⑤式和⑥式相比:,,整理得:。
对于第二次电路:,所以,因为电源电压V,所以电阻两端电压。
答:(1)当闭合开关,断开时,电阻两端的电压;(2)电阻和的比为。
例2、解析:此题分为两次电路,第一次电路设电压表的示数为,则,……①第二次电路,设电压表示数为,,……②将①式和②式相比:,约去电阻得,,利用电源电压相等的关系列方程,可以求出电阻的电阻值。
第一次电路的电流:……③,第二次电路的电流:……④将③式与④式相比,代入数据得,,解得在第一次电路中,因为,,电阻比为:,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比,又,故此,电源电压。
答:(1)两次电路的电流比;(2)电阻的阻值为5;(3)电源电压为20V。
答案:1、(1)U1=4V U3=10V(2)I1=0.45A I3 = 0.18A2、R2的阻值为2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Ω。
3、电阻R1的阻值为2Ω,电阻R2的阻值为4Ω。
4、R1的阻值为15Ω,电阻R2的阻值为6Ω。
5、R2=20Ω。
答案解析:1、解析:(1)设电阻R1两端电压为U1,电阻R3两端电压为U3,因为电阻R1和R2的比为2:3,又已知电阻R2两端电压为U2=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的特点:, 可得:,U1=4V。
又因为电阻R2:R3=3:5,,,U3=10V。
(2)若将三个电阻组成并联电路,设通过R1的电流为I1,通过R2的电流为I2,通过R3的电流为I3,又已知I2=0.3A,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的特点:,代入数据:,I1=0.45A;又已知:R2:R3=3:5,,,I3=0.18A。
答:(1)电阻R1两端电压为U1=4V,电阻R3两端电压U3=10V。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为0.45A;通过电阻R3中的电流I3为0.18A。
2、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最小值U1=4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最大值U1'=8V。
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中,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零,可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 端时,电阻R1和R2串联求出电阻R2的阻值:因为此时电阻R1两端电压U1'=8V,电源电压U=12V,根据:U=U1+U2,得:U2=U-U1=12V-8V=4V,又已知电阻R1=4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分配的特点,即:= ,代入数据:,解得R2=2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R3串联,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V,电源电压U=12V保持不变,电阻R2=2Ω,可以根据分压公式先求出此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 ,代入数据:,解得:U2'=2V。
根据:U=U1+U2+U3,解得U3=U-U1-U2=12V-4V-2V=6V,然后再根据分压公式求出电阻R3的阻值,= ,代入数据:,解得R3=6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