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1.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心理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心理危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3.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二十二、法律与政策支持
1.了解和掌握与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工作合法合规。
2.加强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
3.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
1.危机预警
(1)建立学生心理状况监测机制,通过日常观察、心理咨询、同伴报告等方式收集信息。
(2)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标准,对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早期识别。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知识。
(3)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2.心理危机预防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评。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3)加强师生、家长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心理危机识别能力。
3.心理危机干预
(1)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3)对预警学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干预等级和措施。
2.危机评估
(1)由专业心理教师对预警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评估,包括心理测验和访谈。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
(3)与家长沟通,告知学生情况,取得家干预计划,实施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
2.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迅速采取干预措施。
3.个体关怀,全面支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幼儿园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方案
(2)通过演练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十三、专业支持与培训
1.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专业讲座和个案研讨,提升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1)针对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
(2)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教师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2.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支持小组,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教师应对职业压力。
(2)通过评价结果,发现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改进。
2.对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1)激发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
(2)总结优秀工作经验,推广到全园范围,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十六、信息管理与保密
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儿童心理健康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定期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工作流程。
八、资源整合与协作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协作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专业心理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2.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干预效果。
3.整合社区资源,为心理危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广泛的支持与帮助。
九、宣传与普及
1.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定期发布心理健康教育资讯,引导家长关注儿童心理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儿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十、工作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工作筹备与人员培训(时间:__________)
完成工作方案的制定,对教师、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方案(通用篇)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方案(通用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危机的出现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指导思想本方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及时干预、全面支持的原则,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目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1. 建立完善的小学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2. 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识,增强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心理危机时的应对策略,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4. 降低心理危机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工作原则1. 保密原则:对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严格保密,尊重学生权益。
2. 及时干预原则:发现心理危机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 全面支持原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4. 家校合作原则: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五、工作措施1.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由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和跟踪。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 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4.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营造关爱、尊重、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5. 开展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6. 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儿童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方案
儿童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方案1. 引言儿童心理危机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干预儿童心理危机,制定一套全面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2. 危机识别与评估2.1 危机识别●教师观察:增加教师对儿童行为、情绪和表现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迹象。
●同伴反馈:鼓励同学、同伴之间的互相关心,通过同伴反馈系统了解儿童在社交中的表现。
2.2 危机评估●专业评估:邀请学校心理医生进行危机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家庭、学校和个体等多方面因素。
●家庭合作:与儿童家庭合作,了解家庭背景和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
3. 干预目标制定3.1 制定个性化目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儿童个性化的心理健康目标,明确干预的具体方向。
●家庭参与:与家庭合作,确保目标的实施能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得到支持。
3.2 干预优先级●确定优先干预领域:根据危机程度,确定干预的优先领域,例如情绪管理、社交技能、学业等。
4. 多维度干预策略4.1 情绪支持●个别心理咨询:为儿童提供个别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教育课程: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培养儿童的情绪认知和应对能力。
4.2 社交技能培养●社交技能训练:组织社交技能训练活动,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合作项目: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促进儿童在集体中的积极参与。
4.3 学业支持●个性化学业辅导:提供个性化学业辅导,帮助儿童克服学业困难,建立学习自信心。
●小组学习:推行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儿童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家庭互动●家庭参与活动:开展家庭互动活动,促进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家访服务:进行家庭走访,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生活状况,提供相关支持。
5. 干预效果评估5.1 制定评估指标●心理测量:使用合适的心理测量工具,量化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业成绩:考察学业成绩的提升情况,作为心理干预效果的一项指标。
5.2 定期跟进●定期评估:设立定期评估机制,了解儿童在心理干预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和变化。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四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导言心理危机是指在个体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或遭受重大打击时产生的一种危机状态。
小学学生作为心理比较脆弱的群体,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危机。
为了及时干预和处理小学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制定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一个范本。
一、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应急通报机制: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沟通。
通报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受影响的学生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2. 心理危机评估机制: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必须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评估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
3.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根据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例如,对于轻度心理危机事件,可采取心理支持、情感疏导和再教育等方法进行干预。
对于严重心理危机事件,应及时引导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4.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应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危机的常见类型、干预技巧和应急处置方案等。
5.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
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测评等。
二、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 事件把控与证据保护: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控制好事件,并保护好相关的证据。
学校应设立监控摄像头,并保留事件发生时的摄像记录。
同时,要完整保留学生的相关陈述和证词,方便后续的调查和处理。
2. 划定事件责任边界和权责分明:对于心理危机事件的责任划分,应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权益,同时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护。
明确责任后,学校要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包括对事件相关人员的处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策略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是指在个人或集体生活中遇到意外事件、生命重大变故和心
理压力过大等情况下,个体的情绪、行为和心理功能出现严重紊乱的状态。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
心理危机。
下面将介绍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一、预防策略
1.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应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
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2.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定期交流学生
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注重情绪教育:学校应开设情绪管理课程,教授学生正确的情绪表
达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情绪认知能力。
5.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个别关爱和及时疏导。
二、干预策略
1.早期干预:发现学生出现情绪波动、学习困难等问题时,应及早干预,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2.提供信息支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有关心理健康和
问题解决的相关知识和资料,增加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积极参与: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
高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4.建立支持系统:组织班级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和支持系统。
5.加强家庭支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6.深入了解问题原因: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及应对策略一、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一般心理危机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一般心理问题;2.因适应困难、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失调等出现的心理问题;3.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心理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等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危机1.在心理普查或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2.学习或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如近期家庭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如亲人死亡、家长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突发性创伤或刺激(如性伤害、意外怀孕、自然灾害、校园欺凌、车祸等);重大考试或事件(比赛、竞赛、评比等)出现严重失败;与同学、教师、家长等发生严重人际(甚至肢体)冲突等,导致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重大心理危机指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如患有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或精神分裂症并已确诊的学生,自杀未遂或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相对来说,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是较少的。
但第一、二类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也可能会转变成第三类学生。
这部分学生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学生有自杀倾向的表现:产生了自杀意念的学生在认知上通常会认为其所面临的困境(事实上的或想象中的)是绝境,是无法逃避的、无法忍受的、无法改变的、永无止境的;在情绪上通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无望感、无助感、矛盾冲突感,以及希望马上结束自己生命的痛苦感的愿望;在行为上会以极端的、无常的方式来表现,在语言上会以失意的、消极的词汇来表达。
二、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筛查与识别(一)筛查人员学校应组建心理筛查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心理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学生心理委员等。
班主任应在心理筛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筛查途径采取静态普查与动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方法是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静态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及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其他人员平时观察情况等(动态观察)进行综合评估筛查。
6幼儿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措施(通用5)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心理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及成长带来严重影响。为切实保障幼儿心理健康,降低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措施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幼儿园提供一套通用、实操性强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建立一套标准化识别工具,如行为观察表、情绪日记等,以辅助准确识别。
2.危机评估
-对疑似心理危机的幼儿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包括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将危机程度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3.干预策略
-对轻度心理危机的幼儿,采用心理咨询、游戏治疗等方法进行早期干预。
-对中度心理危机的幼儿,除了心理辅导,还需结合家庭教育、环境调整等措施。
3.幼儿心理辅导
(1)设立幼儿园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
(2)针对幼儿心理特点,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
4.心理危机Leabharlann 防与预警(1)建立幼儿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2)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指标,及时识别潜在心理危机。
5.心理危机干预流程
(1)发现心理危机信号,立即启动干预流程。
(2)评估心理危机程度,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
-通过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与媒体合作,制作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的公益广告,扩大社会影响力。
2.政策倡导
-倡导政府和社会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与相关部门合作,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多支持。
二十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持续推广
1.推广计划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家长满意度等指标。
学前儿童心理危机解读以及干预策略
学前儿童心理危机解读以及干预策略学前儿童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学前儿童心理状态不稳定、情感困扰、行为异常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社交等方面造成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和干预。
以下是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危机的解读和干预策略。
1. 分离焦虑:学前儿童进入幼儿园、父母分离等事件容易引起分离焦虑,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分离,情绪不稳定、暴躁、不愿吃、睡不好等。
干预策略:家长和教师应相互配合,给予学前儿童安全感和稳定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互动,加强彼此的情感联系。
2. 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缺乏表情、语言交流障碍等。
干预策略:早期干预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采用益智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孩子对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配合。
3. 恐惧症:学前儿童容易出现恐怖、恐惧的情况,例如怕黑、怕狗、怕大声音等。
干预策略:利用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逐渐引导孩子正视他们的恐惧,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减轻恐惧的感受。
4. 压力反应:孩子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情况,例如在考试、面试等场合中。
干预策略:家长和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合适的教育方式,用积极的语言表达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注意力不集中:多因为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合理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这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干预策略: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家长应增加与孩子交流,促进其专注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应该提前预防、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配合,给孩子创造健康、稳定、丰富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积极面对并克服心理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策略
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策略一、认识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压力积累和心理问题。
这种危机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存在,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二、了解常见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习焦虑、情绪困扰、自卑心理、人际关系问题等。
这些问题往往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建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明确学校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方式,确保学生在面临心理困扰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中获取学生心理发展的信息,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提供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培训、读书俱乐部等,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
五、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通过心理调适训练、团体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压力源和自我调节方法,提高抗压能力。
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家庭合作是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
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相应计划。
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学校合作解决。
七、建立良好的学生互助和支持体系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互助和支持体系,组织学生间的心理互助小组或心理咨询互助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
这样的体系可以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寻求帮助。
八、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预防是最好的干预。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干预。
此外,学校还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是良好心理健康的基础。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学生辅导建议
考后
01
02
03
引导学生对考试结果进行合理归因,强 化以积极、正向的心态看待考 试的过程和考试的结果。
引导学生对卷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梳 理 自己上一阶段在学科学习上 的长处和短处,并为下一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计划。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必要时,推 荐学生去心理辅导 室的放松、宣泄区体验。
02
关键时点的预防策略
学生辅导建议
通过每天坚持做一件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事,把自己的生活有序地安排起来 ,用有目的的生活甩掉假期带来的慵懒、阴郁。
通过优化一 日作息表,逐步重建学习和休息的生活规律。加强体育 锻炼,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同学、老师多交流互动,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增 强尽快恢复学习状态的内部动机。
性格
能力
人际关系一般、没有密友
偏内向、持久的负性思考的习惯、较差的挫折忍受度、比较冲动、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用较高的标准要求、个性比较依赖
学业平平、不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习惯以逃避的态度面对问题
家庭原因
1.从小在家里受歧视或者虐待;2.家庭凝聚力低;3.冲突较多或者较激烈;4.父母管教不一致等因素;5.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关键时点的预防策略
教师工作建议
考后
01
02
03
通过考试发现自己教学上的薄弱点,并将教学改进计划告诉学生。 进一步突出考试的检测与改进功能,弱化考试的竞争意味。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营造温馨、和谐、安全、接纳的班级氛围。
引导家长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把自己的失望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帮助他们掌握激励学生的正确方法。
中小学如何干预学生心理危机
中小学如何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某种生活事件或情境下,遭受严重困扰,无法面对、无法适应,甚至感到生活受到了威胁和危险,从而出现心理上的混乱、痛苦和困惑。
中小学生作为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当中小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及时干预和帮助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心理危机的表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可能呈现的表现。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包括:•情绪波动剧烈,易激动或易怒•学习成绩下降明显•社交问题,如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对未来充满焦虑和恐惧•长时间的抑郁和消沉•对自己身体或外貌产生不健康的评价和不满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危机的表现可能比较隐蔽且多变。
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危机。
干预原则在面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时,干预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干预心理危机的原则:1.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并尊重他们的感受,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2.及时干预和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迹象,应该及时干预和提供帮助,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3.建立信任和亲近关系: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关系,让学生愿意主动倾诉心声,有助于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4.团队合作:学校、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人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干预策略对于如何干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预策略:•心理咨询:学校可以配备心理咨询师或邀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教育:在课堂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应对能力。
•社交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孤独和焦虑感。
关于幼儿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社区参与
-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幼儿及家长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邀请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者参与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对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幼儿进行后续跟踪服务,确保干预效果。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对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幼儿给予重点关注,确保其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2.心理支持团队的建立
-建立由专业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等组成的心理支持团队。
-心理支持团队负责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总结、研究,不断提升干预水平。
2.家庭支持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会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活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3.心理辅导
-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心理辅导环境。
八、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幼儿园所有。
四、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细化
1.教育引导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性地教授幼儿如何面对挫折、处理人际关系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根据演练情况,不断完善预案,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档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困扰的时候,由于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而导致心理状态出现异常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干预工作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立学校心理疏导队伍2.组织心理疏导队伍的培训和学习,定期进行心理疏导技巧的培训,提高干预的专业水平和效果。
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1.了解学生心理危机的常见表现和特征,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指标。
2.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通过家庭访问、班主任报告、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家庭环境和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的设立1.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状况时,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其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并给予关注和支持。
2.将学生的心理危机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3.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四、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的制定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思维方式。
3.加强学生的心理护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力。
五、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评估和总结1.定期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变化和满意度,调整干预策略和方法,提高工作效果。
2.与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进行反馈和沟通,总结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氛围的建设1.在学校的组织文化中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2.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营造尊重和理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加强学校心理服务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的心理服务工作。
以上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实施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重要性 (3)三、实施方案总体框架 (4)四、具体实施方案内容 (5)1.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 (6)(1)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7)(2)预警信息收集与评估 (8)(3)预警等级划分与报告制度 (10)2.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 (11)(1)干预团队建设与培训 (12)(2)干预策略与方法研究 (13)(3)个案管理与跟踪评估 (14)3. 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 (15)(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 (17)(2)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推广 (18)(3)心理健康活动组织与策划 (19)五、实施方案实施步骤 (20)1.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 (22)2. 建立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分工 (23)3. 开展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24)4. 实施干预,保障实施效果 (25)5. 监测评估,不断优化完善 (26)六、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27)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 (28)2. 加大投入,提供经费支持保障 (29)3. 建立档案,完善信息管理保障 (29)4. 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实施质量保障 (30)七、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32)1. 总结反思实施成效与经验做法 (33)2. 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 (35)3.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完善方向 (36)一、内容概括本方案旨在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方案涵盖组织管理、预警机制建设、干预措施实施、评估与反馈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
组织管理:明确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及相关部门职责,建立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队伍,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预警机制建设: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信息收集与报送机制,实时监控学生心理状态。
干预措施实施:针对不同等级的心理危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
未成年子女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未成年子女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未成年子女面临的心理危机日益突出。
心理危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危机,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未成年子女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案。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未成年子女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预防心理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他们应该关注子女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权利,提供温暖、安全和稳定的家庭环境。
此外,父母还应当给予子女适当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未成年子女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也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危机的原因和表现,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三、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社会支持是未成年子女应对心理危机的重要资源。
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支持。
此外,社会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和心理辅导培训,提高社会对心理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策略对于未成年子女遇到的心理危机事件,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和了解心理危机事件,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了解情况。
其次,我们要对心理危机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们要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干预策略,确保干预效果的实现。
未成年子女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为未成年子女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预防和应对心理危机。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精选篇1)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
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三、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具体包括: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常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儿童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儿童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金宇儿童少年的心理危机背景●自然灾害●重大的突发事件●家庭瓦解●急重病儿童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儿童可能出现的反应●生理上的紊乱:头痛或其它身体不适;退化行为(尿床或咬手指);饮食或生活习惯的改变;做恶梦;●心理上的紊乱担心、紧张或不安;对父母特别依恋,害怕陌生人,或者害羞;对黑夜、分离或独处过度害怕;攻击行为增加;不想上学;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典型反应:●1. 婴幼儿(0-2.5岁)吸手指头;食欲减退或增加;尿床,大小便失禁,便秘等排泄的混乱;急躁、无缘无故地哭泣语言能力退步:说话困难(例如:口吃)运动能力的退步退缩、黏者家人害怕黑暗或动物,畏惧夜晚对大声或不寻常的声音、震动有惊吓反应,过度警觉回避与灾难有关的事情(影像或身体感受)或是警觉反应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对所处安全世界的破坏显得特别脆弱,非常需要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
对婴幼儿的紧急救助策略●处境:对安全世界的破坏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
●心理救助目标:重建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避免不必要的暂时分离;多安排一些重建安全感的睡前活动。
多给予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进行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预期可能的暂时退化行为,不要对此过度担心;借助闲谈而不是刻意的用简单的语言协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提供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以玩耍的方式玩出灾难中的体验;维持作息和饮食方面的规律,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补充生理需求,缓解情绪压力,应对可能的胃口不佳;2、学龄前儿童的典型反应(2.5-6岁)●明显的不安和害怕;●重复说创伤的经验;●对灾难后特定的事件的害怕;●害怕灾难再次发生;●不想要的视觉影像和创伤记忆挥之不去;●日常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特别退缩、静默不语或特别难管和不听话;●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睡眠失调:做噩梦、梦游、不易入睡等;●身体不适或查不出原因的病痛;●对灾难周年纪念、节日的哀悼或烦乱反应;对学前期儿童的紧急救助策略●处境:语言表达和独立行为能力仍然有限,需要及时的安慰与陪伴。
中小学生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实施方案“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受到某些强烈刺激依靠自身能力又无法应对时所出现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
如出现情绪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比较极端的表现是自杀轻生、他伤等。
发生心理危机的个体容易对自身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 同时对危机个体依存的环境也具有潜在的威胁,尤其是日常生活相对集中的学生群体。
心理危机导致的对自我及他人的伤害性后果十分突出,会给学生成长及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
心理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但发生前也会出现一些预兆,且与个体心理承受力、心理状态等因素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所以心理危机存在可预防性。
为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和省市关于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 完善预防机制,注重工作实效”的原则制订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方案,有效解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发展自我、远离侵害,预防和减少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1、人性化原则。
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群体,发展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在预警、干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保护和预防,切实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发展。
2、预防性原则。
建设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教育性原则。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应及时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认识心理危机 矫正不良心理行为。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01
02
03
学习成绩下滑
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 态度不端正等原因,导致 学习成绩下滑,引发焦虑 、自卑等心理问题。
家长过度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导致孩子在面对学习压力 时感到无助和失落。
竞争压力
小学阶段竞争激烈,孩子 在面对同学之间的竞争时 ,容易产生挫败感和焦虑 情绪。
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心理危机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心理 危机干预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小学心理危机类型及原因 •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步骤 •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与反馈 • 总结与展望1引言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危机 ,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
背景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习、生活、人际 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和问题。因 此,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 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 而导致的负面后果,有效维护学生的 心理健康。
同学关系紧张
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产生矛盾和 冲突,导致孤独、抑郁等心理问
题。
师生关系不佳
与老师沟通不畅,产生误解和矛盾 ,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
社交技能不足
孩子在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和技巧 ,难以融入集体,产生孤独感。
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管 理机制和管理队伍,提高学校的管理 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供有力的保障。
帮助学生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lsh,2007)。3)重新安排儿童的生活
节奏,举行集体康复仪式,把悲痛赋予意义和认同。
除了官方有组织的正式仪式及而后的纪念事件之
外,还可以举行一些非正式的仪式和纪念活动。4)
带给儿童积极的远景目标,重燃对未来的希望。
上述干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亦可联合使用。
3个愿望等等。
根据投射原理可从三个层面对儿童绘画加以解释:
表层内容,相关内容及象征性内容。另外,所画形
象的大小、位置、阴影和颜色,省略、夸张分离等
都可以传达有用的信息。笔者之一曾于震后(5月
17日)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之一就是策划了
“心愿墙”活动,这些绘画主要包括两种内容,一
种是儿童在地震中的经历,如房子下沉、教室垮塌
分析(
Malchiodi,1998)。绘画主要包括涂鸦画、自
由画、续笔画、画人测验(
D-A-P)、动态“房-树
-人”测验(
K-H-T-P)、家庭动态图(
K-F-D)、学
校动态图等。近年来还有画自画像、画一位异性、
画雨中之人、树木人格图、画“最近的问题和情感”
或“此时此地的感受”,画出自己的
绪,消除不合理信念,恢复正常心理行为模式,重
建信心与生活目标,可分为以下步骤:1)开场白,
交代活动的目标和意义;2)合理设置情境,导入庄
重的哀思状态。如晚上用“
5·12 烛光”,播放可以
寄托哀思、唤起力量的音乐或视频,与音像同时深
情颂读铭思词等;3)让儿童闭目冥想要对逝者说的
话(想好后,动大拇指示意),然后分享(每人介绍
3 心理宣泄法
心理宣泄法即主动倾听儿童心中积郁的苦闷或
思想矛盾,鼓励其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并通过观
察和讨论他人及自己的反应,帮助儿童在心理上消
化创伤体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避免引起更严
重的后果。在进行宣泄时,要对经历地震灾难的儿
童采取关怀、耐心的态度,让他们畅所欲言而无所
顾忌,使得他们由于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而感到由衷
并解释,充分宣泄与共情);4)归纳与引导,说明
对逝者的话是他们自己真情实感表达,寄托哀思,
收稿日期:2008-12-08
通讯作者:张大均,E-mail: zhangdj@
使之觉得轻松和安慰,有一种释然和亲切的感觉;5)
播放轻松与超然的音乐或视频,让儿童闭目冥想逝
应对、野外生存的知识;在心理健康课上注意对学
生应激能力的培养。);2)开设专门的灾难教育课程。
如美国把应急准备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的社会课程
(包括美国红十字会开发的“灾难演习”培训课程),
它的目标是向
5~14岁的儿童及家庭传授防灾信息,
并通过提供知识、技能和工具,提升或改变他们的
行为,有效应对灾害。孟加拉国设计了儿童减灾学
会网络在心理、情绪、行动和经济上的有效支持。
这对于失去房屋和父母的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社区危机干预可以:
1)通过加强社会支持体
系,建立联合体,共享支持体系和资源,并把它作
为儿童康复的重要基础。2)让儿童加入到有关创伤
和应对的故事讲述中,故事应该足够多以尽可能包
括不同的经历。如美国在
grief work)强调在悲痛面前,不能
沉溺于痛苦中,而应让自己感受和经历痛苦,通过
哭号等方式发泄情感,消除罪恶感、羞耻感、孤独
感、进而接纳事实,找到生命的意义(Lindemann,
1944)。哀伤辅导的目标是:
1)协助儿童面对失落;
2)协助儿童处理已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3)协助
的舒畅,进而强化他们战胜地震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心理危机干预者要保证保守秘密,并在
心理宣泄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温和的正确指导。
4 绘画疗法
绘画是无意识的的象征意义和倾听绘画者自己的解释来进行心理
正的。引导儿童在积极心态与非理性信念之间思辨,
帮助其在灾难中成长;7)调整心态、回到现实、强
化目标。播放深情、有力、面向未来的视频音乐或
歌曲(必要时可重复
1~2次),儿童闭目聆听,渐渐
睁开眼睛,可以共同歌唱,并简要强调一两位“逝
者的期望”共勉,结束训练。
2 哀伤辅导
哀伤辅导(
前兆和表现、原因、规律等)、灾难应对教育(灾难
预防与救助教育)、灾难心理和灾难体验教育(杨挺,
2008)。学校灾难教育的途径有四:1)在学科教学
中渗透灾
难教育(如在生物课中讲授病毒的传播、
预防、隔离等;在地理课上传授灾难的前兆及如何
并通过搂抱、抚摸、逗笑等“形体语言”与儿童“交
谈”,表达注意和关爱,理解儿童言语所传达的信息。
可使用以下问题引导与儿童的交谈:1)“告诉我发
521
-522-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生了什么事?”仔细倾听儿童叙说,了解其对灾害
的误解,让其知道现实,以便消除其误解。2)“现
在大家都在做什么?”要告诉儿童大家都在努力,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ol. 17, No. 3, 521–52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扶长青 张大均 刘衍玲
Katrina飓风之后,社区为
儿童组织了“我的
Katrina故事”社区活
动。活动中
提供了各种信息和故事,帮助儿童记住、记录和完
整地看待这一事件。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悲痛、糟糕、
恐惧的部分,更包括了人们所做的助人、勇敢、优
还可适当地告诉儿童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3)“你
最担心的是什么?”有时这种担心与关于灾难的误
解有关。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保证你和其他人
会尽其所能保证灾后的安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4)“你还有什么事要告诉我或想让我知道?”使儿
童知道你愿意跟他谈话,他(她)不必保留任何问
题,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的问题。
有些干预策略需要干预者在危机发生之前接受过专
业的培训;有些策略则相对简单,但干预者亦应掌
握儿童心理学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常识。
参考文献
胡亚美, 江载芳. (主编). (2002). 实用儿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Malchiodi, C. A. (1998).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
者对他(她)的希望,然后分享。目的在于树立新
的生活目标,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6)归纳指导,
说明铭记逝者的希望是对逝者的最好纪念(着力肯
定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向、积极的目标和方向),
过去一些非理性的信
念,是可以理解但却是应该改
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安慰。2)家长与儿童进行情
绪上的分享与支持,要信息互通,并对儿童激烈的
情绪波动表现容忍。危机会激发儿童很强烈的情感
爆发,如愤怒、恐惧、悲伤、负罪等。当痛苦、无
法接受的感情得不到表达和支持时,则容易出现情
绪骚动、愤世嫉俗、破坏性行为、药物或酒精滥用。
3)扩展家庭的社会网络,家庭获得亲人、社区、社
Udwin,Boyle,Bolton,
O'Ryan,2000;Terr,1981;Winje,Ulvik,1998)。
因此,在心理危机发生之时,需要对儿童进行科学
有效的心理干预。本文将常用的
9种儿童心理危机
的干预策略总结于下。
1 哀思传统表达训练
哀思传统表达训练的目的是合理排解负性情
息,通过提供实例以及案例讨论,使儿童了解并整
合这些信息;2)情感层面目标:让儿童学会如何面
对死亡、濒死和丧恸的感情与情绪,重点在于教导
儿童在面对丧恸时如何正确处理哀伤情绪,分享与
讨论哀伤的情绪体验是重要方法;3)行为层面目标:
让儿童知道如何或什么反应是正常的,自己如何或
如何帮助别人表现哀伤的情绪;4)价值层面目标:
红,2008)。5·12大地震的突发、强破坏性,给卷
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儿童受到
的影响更会是长期的,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胡亚美,江载芳,2002);
并可能在成年期引发一系列精神卫生问题
, 包括社
会适应不良、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滥用、人
格异常、自杀及暴力行为(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摘 要地震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使儿童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
时进行心理疏导,儿童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最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其一
生。通过概括疏理
7种常用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为灾后儿童心理危机提供参考。
儿童克服失落后再度适应正常生活的障碍;4)以正
向的方式鼓励儿童向逝者告别,并坦然地重新将情
感投入到新的关系里。哀伤辅导要经历
4个阶段的
任务(Worden,2002):1)接受失落的真实性;2)
经验悲伤的痛苦;3)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
环境;4)将情绪从已逝者身上转移到生活上。
倾听在哀伤辅导中必不可少。倾听需要用心听,
等。这些绘画使儿童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充分表达
出来,起到了宣泄的作用,有助于减缓儿童的紧张
和恐惧。另一种是未来的美好生活。如未来的家园、
未来的学校等,儿童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美好
生活的信心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