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2024年7年级下信息技术标准教案浙教版
2024年7年级下信息技术标准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程序设计初步》,具体内容包括:3.1节“程序设计基本概念”,3.2节“Scratch编程环境使用”,以及3.3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解程序设计基本概念,掌握Scratch编程环境使用,学会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实践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Scratch编程环境使用,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教学难点:程序设计基本概念,逻辑表达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Scratch软件安装包。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安装有Scratch软件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有趣Scratch动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2. 知识讲解:(1)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程序、程序设计、算法等。
(2)Scratch编程环境使用:界面介绍、功能模块、积木块使用等。
(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顺序执行、条件判断、循环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自主尝试使用Scratch软件,熟悉编程环境。
(2)根据教师提供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案例,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实现动画效果。
4. 例题讲解:(1)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小球从左向右移动。
(2)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角色切换和对话。
5. 随堂练习:(1)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飞机绕屏幕飞行。
(2)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简单小游戏。
六、板书设计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2. Scratch编程环境使用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顺序执行(2)条件判断(3)循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利用Scratch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太阳从左向右升起,同时伴有公鸡打鸣声音。
(2)编写一个顺序结构程序,实现角色A向角色B提问,角色B回答后,角色A继续提问。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四章第三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具体内容包括:图像获取的途径、图像加工的基本技巧以及图像加工软件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像获取的途径,掌握基本图像加工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加工软件处理图片的能力,提高审美观。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像加工软件的使用及技巧。
教学重点:图像获取途径、基本加工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计算机、图像加工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图像加工实例,如广告、海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图像获取途径:讲解图像获取的四种途径,如扫描、拍摄、和网络传输等。
(2)图像加工技巧:介绍基本加工技巧,如裁剪、旋转、缩放、色彩调整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Photoshop软件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图像加工,如对人像进行美容、添加滤镜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图像加工软件对给定的图片进行处理,要求运用所学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图像获取途径:扫描、拍摄、、网络传输2. 图像加工技巧:裁剪、旋转、缩放、色彩调整等3. 图像加工软件:Photoshop、美图秀秀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图像加工软件,为自己或朋友的照片进行美容处理。
2. 答案:根据个人审美,对照片进行适当的裁剪、色彩调整、滤镜添加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像加工软件的使用较为感兴趣,但对部分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图像加工软件的其他功能,如动画制作、3D效果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像加工应用,学以致用。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二章节《计算机系统组成》的3.1节至3.3节,详细内容为: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各硬件部件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了解各类软件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分类及作用。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台计算机,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2. 讲解(20分钟)① 计算机硬件组成:介绍CPU、内存、硬盘、主板等硬件组件,并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② 计算机软件分类:讲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分类,并举例说明。
③ 计算机基本操作:演示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操作。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及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4. 随堂练习(15分钟)① 让学生列举出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② 让学生说出至少三种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其代表软件。
③ 模拟操作:让学生上机练习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组成CPU:中央处理器,负责处理计算机指令。
内存:临时存储设备,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永久存储设备,存储操作系统、软件和文件等。
主板:连接各硬件组件,负责数据传输。
2. 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列举三种计算机软件分类,并分别给出一个代表软件。
2. 答案:(2)示例:系统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软件:Microsoft Office。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浙教版
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定义与特征:
- 信息:数据、信号、消息等可以传递的内容。
- 信息技术:用于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 特征: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等。
②信息处理方法:
- 收集: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所需信息。
- 筛选:根据需求去除无关或错误信息。
- 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5) 互联网与大数据:阅读材料《互联网与大数据:现状与未来》
(6) 人工智能:观看视频资源《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2. 拓展要求:
(1) 学生应在课后自主阅读拓展材料,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应观看拓展视频,深入理解信息处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3) 学生应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思考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和获取信息,提高信息意识。
2. 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学习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收集、筛选、整理、存储、传递和利用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024年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2024年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四章内容。
具体包括:第三章《网络应用与信息搜索》中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技巧以及网络安全;第四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中的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3. 使学生熟练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掌握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难点: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教材、PPT课件。
学生准备:电脑、教材、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小明需要搜索关于环保的相关资料,请大家帮助他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2. 网络信息搜索方法与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关键词的选择、搜索结果的筛选等。
3. 网络安全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诈骗等。
4. 电子表格基本操作讲解(10分钟)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等。
5. 公式与函数应用讲解(10分钟)介绍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举例讲解如何使用。
6.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网络信息搜索和电子表格操作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网络信息搜索方法与技巧2. 网络安全3. 电子表格基本操作4. 公式与函数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我国环保政策的相关资料,整理成一份报告。
(2)使用电子表格制作一份成绩统计表,包含班级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
2. 答案:(1)报告模板:我国环保政策报告内容:政策名称、实施时间、主要内容、效果评估等。
(2)成绩统计表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与电子表格操作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针对第三章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详细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桌面环境的认识及基本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 使学生了解桌面环境及其基本设置,能够进行简单的个性化设置。
3. 让学生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能够进行基本的文件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箱、教学PPT。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桌面环境的认识及基本设置:介绍桌面环境,讲解如何进行个性化设置。
(3)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3. 实践操作:(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学生自主尝试进行桌面环境的基本设置。
(3)学生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管理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上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桌面环境的认识及基本设置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操作。
(2)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3)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
(4)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度,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计算机的其他功能,如互联网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
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浙教版
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3章第2节“计算机网络的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通信协议,网络连接设备,以及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设备,提高网络使用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设备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2. 学具:计算机网络知识手册,网络安全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场景,引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a.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b. 讲解网络通信协议的作用和种类,如TCP/IP协议。
c. 展示网络连接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并讲解其作用。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模拟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b. 学生运用网络设备,进行网络连接和通信实验。
4. 例题讲解: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5. 随堂练习:设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概念2. 网络通信协议3. 网络连接设备4. 网络安全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b. 简述TCP/IP协议的作用和功能。
c. 列举至少三种网络连接设备,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实践操作环节积极参与。
但部分学生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交流;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网络通信原理、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计算机网络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网络应用场景,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
(2)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3)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交流。
(4)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分析其所属的网络类型。
(2)教师演示如何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学生跟随操作。
(3)学生互相交流网络使用心得,分享网络安全知识与道德规范。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初步认识2. 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2)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3)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交流(4)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
(2)解释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3)谈谈你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列举至少三种网络安全措施。
2. 答案:(1)见教材P。
(2)见教材P。
(3)见教材P。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但部分学生对网络通信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数据与数据处理”的第四节“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分类、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排序和筛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展示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解读的水平。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据的筛选、图表制作与解读。
重点: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方法,图表类型的选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引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1)数据的分类:介绍数据的分类方法,如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等。
(2)数据的排序: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升序、降序排列,以及多列数据的排序方法。
(3)数据的筛选:讲解如何根据条件筛选出需要的数据,如使用“筛选器”功能。
(4)图表制作: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及其适用场景,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根据给定数据,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类、排序、筛选。
(2)指导学生使用图表工具,制作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数据分析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数据整理与表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分类、排序、筛选图表制作与解读2. 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根据给定数据,制作合适的图表,并进行分析解读。
2. 答案:(1)分类:将数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类别。
排序:按总分进行降序排列。
(2)图表类型:柱状图分析解读:分析各科成绩的分布情况,找出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1)算法的概念: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实质,并学会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算法的表示: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用流程图、伪代码等工具表示算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3)算法优化: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算法的效率,学会优化算法,提高程序的性能。
2.答案:
a.略。
b.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程序示例:
```python
num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square = num * num
print("该数字的平方为:", square)
```
c.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和算法的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仍需加强实践操作,提高编程能力。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一节:《认识计算机程序》。本节课将介绍计算机程序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详细内容涉及程序的编写、执行过程以及算法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2随堂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
(1)练习题目设计:练习题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难度适中,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与反馈: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编程能力。
(3)总结反馈:在练习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编程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作业设计
重点和难点解析: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网络信息搜索与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掌握关键词选择、搜索技巧等,以及如何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提升信息检索能力。
2. 培养学生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网络信息评估。
难点:如何运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效率,准确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网络资源。
2. 学生准备:电脑、网络、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如何在网上找到可靠的旅游信息”,引起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与评估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5分钟):介绍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关键词选择、搜索技巧等,以及如何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搜索“环保知识”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效率,并引导学生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搜索“健康饮食”,并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六、板书设计1. 网络信息搜索方法与技巧关键词选择搜索技巧2. 网络信息评估评估可靠性识别虚假信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搜索“中考复习资料”,并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2. 答案:学生需在搜索结果中筛选出可靠的复习资料,并整理成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方法搜索更多相关信息,提高自身信息检索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2. 网络信息评估的可靠性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一、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1. 关键词选择:关键词是搜索的基石,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提炼关键词,包括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汇等。
2024年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精彩教案集
2024年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精彩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3章《运用表格布局网页》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3.1节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结构,3.2节如何使用HTML创建和编辑表格,3.3节表格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掌握表格的结构和组成。
2. 学会使用HTML创建和编辑表格,能运用表格进行简单的网页布局。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网页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表格的嵌套使用和复杂网页布局设计。
教学重点:表格的基本概念、HTML表格标签的使用和简单网页布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2. 学具:计算机、教材、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美观实用的网页设计,引发学生对表格布局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如行、列、单元格等。
b. 演示如何使用HTML创建和编辑表格。
c. 分析表格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尝试使用HTML编写一个简单的表格。
b. 进行课堂练习,运用表格进行简单的网页布局。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复杂的网页布局设计,引导学生掌握表格的嵌套使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网页布局。
六、板书设计1. 表格的基本概念2. HTML表格标签的使用3. 表格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4. 嵌套表格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个人简介网页,要求使用表格进行布局。
2. 答案:a. HTML代码如下:<table><tr><td>姓名:</td><td></td></tr><tr><td>性别:</td><td>男</td></tr><! 其他个人信息 ></table>b. 网页效果图如下:(可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表格的基本概念和HTML表格标签的使用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复杂网页布局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优质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围绕第三章“计算机基础与操作”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简介”和第二节“操作系统基础”。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将帮助学生解计算机基本构成,认识操作系统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认识到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并能进行简单操作。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区分,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概念,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让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如何工作,引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作用,以及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计算机,尝试区分硬件和软件。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操作系统,提高操作效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打开、关闭计算机,启动和退出操作系统。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启动与关闭计算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安装与卸载软件配置系统设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作用。
(2)列举操作系统三个基本功能。
(3)尝试用所学知识,对计算机进行简单操作。
2. 答案:(1)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实体部分,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灵魂,负责指挥硬件完成任务。
(2)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启动与关闭计算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安装与卸载软件、配置系统设置等。
(3)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操作:打开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创建一个名为“我文档”文件夹;将桌面上一个文件移动到“我文档”文件夹中;关闭计算机。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具体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文件管理方法。
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学生用计算机、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2)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计算机,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2)列举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教材练习题:P47页第1、2、3题。
2. 答案:(1)见教材P41页。
(2)见教材P4243页。
(3)见教材P47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操作系统,如Linux、macOS等,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2024年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精彩教案
2024年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精彩教案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3章《计算机编程初步》中的“3.1 编程语言介绍”和“3.2 列出程序设计基本步骤”。
详细内容涉及编程语言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编程语言的分类、特点和应用,理解不同编程语言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2.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理解编程语言的特点,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编程软件(如Scratch)。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Scratch软件展示一个简单的游戏,引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编程语言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计算圆的面积”为例,演示如何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程序,计算矩形的面积。
5. 互动讨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编程心得,讨论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编程语言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3. 例题:计算圆的面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程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当绿旗被时,设置变量“边长”为5,计算“面积”为边长边长,并将结果显示在舞台上。
2. 作业题目:探讨编程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程序设计步骤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3章《程序设计初步》中的“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分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能够识别并描述生活中的分支结构现象。
2. 学会使用if语句编写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并能够解释程序运行过程。
3. 能够运用分支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编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if语句的用法,学会编写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
难点:理解分支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分支现象(如红绿灯、选择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程序来描述这些现象。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分支结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
b. 通过示例,详细讲解if语句的用法。
3. 实践操作:a.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编写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
b.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a. 展示一道实际问题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
b. 逐步讲解如何利用分支结构程序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支结构概念2. if语句用法3. 例题解析4. 随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编写一个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判断一个整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b. 编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成绩,判断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2. 答案:a. 作业1答案:num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if num % 2 == 0:print("偶数")else:print("奇数")b. 作业2答案:score = float(input("请输入成绩:"))if score >= 90:print("优秀")elif score >= 80:print("良好")elif score >= 60:print("及格")else:print("不及格")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分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if语句的用法,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
2024年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浙教版
2024年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3章“程序设计初步”,具体内容包括:3.1节“程序设计基本概念”,3.2节“算法与流程图”,以及3.3节“编程语言及其使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法与流程图的相关知识。
2.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算法与流程图的理解,编程语言的运用。
教学重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编程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编程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让学生思考程序是如何实现计算功能的。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算法与流程图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20分钟)以计算器程序为例,讲解编程语言的使用,解释程序代码的功能。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6. 答疑环节(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2. 算法与流程图3. 编程语言及其使用4. 计算器程序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加、减、乘、除功能。
2. 答案:根据编程语言和算法,编写对应的程序代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但仍需加强编程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拓展知识面。
组织编程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完整教案
第1课文字处理软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一些文字处理软件;2.能说出身边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
3.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及应用。
重点: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难点: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教师简介:各种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微软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同系列:Excel PowerPoint Publisher Access电脑演示Word的启动,及其窗口介绍。
WPS 金山公司软件在DOS操作系统下的文字处理软件WPS Office 2003 金山文字表格演示电子邮件类同于微软。
永中Office 无锡永中软件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简报制作多媒体应用 SUN公司适用于Linux系统文本工作表演示绘图2.WPS的发展历程及DOS系统的介绍学生阅读材料1 《WPS的发展历程》教师简介DOS下WPS的使用以及WPS的发展历程。
3.打开WORD,演示WORD页眉页脚和脚注尾注的添加设问:同学们知道页眉页脚有什么用途吗?学生自学阅读材料2,回答问题。
4.学生活动,打开WORD,熟悉界面,设置页眉页脚。
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文字处理软件的历史属于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可以将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几款软件在电脑上演示,让学生进行比较认识。
第2课无处不在的模板教学目标:1.了解文档模板的使用方法;2.掌握利用模板创建日历;3.掌握明信片模板的创作;4.扩展模板应用的能力。
重点:利用模板创作明信片难点:扩展模板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一)教师演示:使用WORD模板创建日历1.打开WORD窗口,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2.选择“其他文档”选项卡中的“日历向导”;3.根据向导提示,进行选择,生成日历;4.对日历格式进行修改,页面进行修饰。
二.新课讲解师:同学们都看到了,通过“模板”中的“日历向导”,我们就自动生成了日历,不需要自己去填写日期,那么,什么是模板呢?学生自学书本,回答问题。
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二节《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详细内容包括: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以及图表的制作与编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据的分类汇总与图表的制作。
重点:数据的排序、筛选以及基本的图表编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机、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成绩的数据表格,提出问题:如何快速找出各个项目的冠军?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进行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以及图表制作。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对运动会成绩进行排序,找出各项目的前三名。
b. 对成绩进行筛选,找出所有破纪录的成绩。
c.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各个班级的总分。
d. 利用图表展示各个班级的成绩对比。
5.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据处理与分析2. 内容:a. 数据处理基本概念b. 数据排序与筛选c. 数据分类汇总d. 图表制作与编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c.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各个班级的平均分。
d. 利用图表展示各个班级的平均分对比。
2. 答案:a. 最高分:98分,最低分:60分。
c. 各个班级的平均分。
d. 各个班级平均分对比图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兴趣浓厚,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数据与表达式》的内容。
具体包括:3.1数据的表示与存储,3.2算术表达式,3.3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不同表示方法和存储方式,理解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之间的转换。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算术表达式,并运用运算符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进行逻辑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据表示与存储、运算符的优先级、逻辑表达式的运用。
教学重点: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编写与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超市购物的小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和存储商品的价格、数量等信息。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数据的不同表示方法和存储方式,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
(2)介绍算术表达式及其运算符,如加减乘除、乘方等。
(3)讲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编写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如何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2)举例说明算术表达式的计算过程。
(3)通过实例演示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练习数制转换,如十进制转二进制、二进制转十六进制等。
(2)编写算术表达式并计算结果。
(3)编写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进行逻辑判断。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数据表示与存储2. 算术表达式3. 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十进制数123转换为二进制数。
(2)计算算术表达式:25 + 3 4 6 / 2。
(3)编写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判断一个数是否在10到20之间。
2. 答案:(1)123的二进制数为:1111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信息技术教案汇集秀洲区各中学2003.11目录第1课走进网络教室新城中学张中华第2课我的老师王江泾镇中学陈维菁第3课个人小档案洪合镇中学吕炯第4节介绍我自已王店镇中学柏海梁第5课认识新同学栖真中学潘锦斌第6课网上交个好朋友新塍镇中学八字分校蒋正华第7课我的学习体会栖真中学陶丽芳第8课神奇的网络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洪洁第9课网上诺贝尔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杨宁宇第10课浙江旅游洛东中学山耀霖第11课生物圈二号王江泾镇中学朱慧第12课网上图书馆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洪洁第13课网络与道德建设中学葛志强第14课奇妙的信息世界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沈培中第15课江南风情游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沈培中第16课准备构建资料新塍镇中学李广宏第17课建立素材资料库油车港镇中学孙鲍平第18课建立学习资料库新塍镇中学黄伟第19课建立软件资料库王江泾镇南汇中学张道成第20课建立电脑知识资料库王江泾镇南汇中学张道成第21课整理资料库塘汇实验学校鲍洪芳第22课保护我的资源库南汇中学林华锋第23课综合实践——保护水资源塘汇实验学校鲍洪芳第1课走进网络教室新城中学张中华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电脑的外观。
2.了解Windows桌面的和桌面背景。
技能目标 1.掌握开机的方法。
2.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和右击。
3.通过设置桌面背景,来熟练鼠标的操作。
4.会安全的关机。
情感目标通过始学教育,了解有关进入网络教室纪律和卫生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明白,网络机房是一个教学场所,这与“网吧”是不同的,在网络教室里必须知道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
二、重点难点重点:鼠标的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
三、教学环境与准备1.在服务器设置好学生登录用的用户名及密码。
2.准备一些漂亮的桌面图片。
3.保证学生能顺利连接因特网。
可让操作熟练的学生上网查找精美壁纸,利于分层教学。
四、教学过程1、始学教育。
纪律注意事项:(1)在网络教室里不能大声喧哗,要爱护设备(2)在老师没有安排的情况下,不准玩游戏(3)在任何时候,禁止浏览不良网站卫生注意事项:(1)进入网络教室要套鞋套(2)不要将雨伞等非学习用品带入网络教室(3)不准将饮料、袋装食品、口香糖等带入网络教室(4)检查所用机器设备、周围环境卫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教师违反以上注意事项,将视情况上报德育处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应的个人和班级进行考核扣分处理。
2、电脑基本操作:①、鼠标操作:单击及右击教学建议:教材通过设置桌面背景任务驱动来开展此项操作,对与非零起点的学生,这些操作太简单。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墙纸或玩纸牌游戏等任务,来让学生掌握鼠标操作。
②、鼠标操作:开机及关机教学建议:开机关机是每节课都要做的事,养成正确开、关机的习惯,不能直接关闭电源。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示范与引导,使学生正确操作,并逐步养成习惯。
五、实践拓展1、看看桌面设置中其他菜单的操作有何作用。
2、找一些你喜欢的墙纸,看怎样通过“浏览“找到它。
第2课我的老师王江泾镇中学陈维菁【设计思路】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掌握对资源管理器功能的应用,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初中一年级)第一章第二节:我的老师。
【教学对象分析】(包括人和物)一、关于学生和老师:现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
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结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培养学生的大胆思维能力。
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大家探讨。
不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而忽略老师是主导。
两方面都重要。
二、关于课文的分析: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
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练习的方法,教学中多举例,对于文件的有关概念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重在操作。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明白资源管理器的重要位置和强大功能。
2、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结构。
3、掌握进入网上邻居打开老师的文件阅读老师的资料。
二、行为目标:1、掌握启动、浏览资源管理器;2、访问教师机,打开老师的文字资料。
【教学重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操作演示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并让学生参与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快速的掌握资源管理器及网上邻居的有关操作。
【课时计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3分钟)1、通过讲述古代的“鸿雁传书”、“烽火通敌情”,当代的广播、报纸及电视卫星转播等向学生直观地介绍信息这一概念。
2、刚才老师介绍的那么多的传播信息的手段虽然都非常的高明,同学们是不是都很感叹我们祖先们的聪明,但是你们知道吗?现在这些信息的传递手段也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于是,在我们地球上就诞生了能够高速、精确地处理大量信息的电子计算机。
3、教师通过“网络”概念生动地介绍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二、讲授新课:(30分钟)首先提问学生“计算机系统是由哪两大部分组成的”,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继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平时是用什么来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学生自由回答),这时教师进行总结: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Windows98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资源管理器。
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
“资源管理器”窗口:(1)、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方法回忆前面所学的Windows98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自己操作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鼓励学生灵活操作多种方法。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种方法,了解其它四种方法。
得出结论:计算机的学习,往往是殊途同归。
(2)、窗口组成运行课件出现书上图2—1,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Windows98窗口的组成,自己总结得出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接着启发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幅图的异同点,开始讲解工作区的左右两个区域,简单介绍文件、文件夹的概念、特征符号。
操作演示文件、文件夹的显示和隐藏。
2、浏览资源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逐一地介绍“单一选定、连续选定、不连续选定、全部选定、反向选择”的操作。
然后请一学生到教师机上来操作演示,其他学生通过大屏幕观看。
3、开动脑筋通过实际操作后,回答下述问题。
(1)单击文件夹左侧的减号“-”,文件夹目录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2)单击资源管理器工具栏中的“查看”按钮,选择不同的选项后,资源的列表会出现什么变化?运行课件,通过课件的播放,让学生自学这一点内容,教师适当进行补充说明,之后鼓励学生上台操作演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进入网上邻居资源管理器除了能浏览自己电脑中的资源外,还可以浏览网上其他电脑共享的资源。
进入网上邻居,看看老师的电脑中有些什么共享的资料。
(1)单击资源管理器中的“网上邻居”图标。
(2)从中找到一台名为“teacher”的电脑,这就是老师的电脑。
(3)单击“teacher”图标。
这时,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右侧,即可看到老师电脑中相应的内容了。
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鼠标双击的操作。
5、认识你的老师通过网上邻居找到老师的电脑后,就可以打开老师提供的文件资料了。
(1)打开网上邻居,单击“teacher”图标。
(3)在教师机的“陈老师”文件夹中,找到一个名为“Hi,同学们好!.txt”的文件。
(3)双击该文件,就会打开一个“记事本”窗口,(4)浏览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文字资料,认识自己的老师。
三、开拓思想,激发兴趣:让学生说一说“想让电脑为自己做一些什么?”四、介绍电脑的用途及未来1、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的想象力,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象中的电脑能为我们人类做些什么?2、教师因势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电脑的用途。
五、布置作业第4课介绍我自己王店镇中学柏海梁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汉字输入法。
2、了解“智能ABC输入法”。
(2) 技能目标1、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2、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汉字词组的输入和特殊字符的输入。
3、了解中英文法的切换方法。
(3) 情感目标通过汉字输入,了解电脑实现汉字的信息处理的困难程度,了解我国科学家如何克服困难,突破汉字输入的“瓶颈”问题,使汉字在现代高科技面前重新焕发青春,增强学生是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难点:汉字的输入,中英文输入的切换。
三、教具准备制作好的自我介绍四、教学过程在上节课中学习了用“记事本”制作一个简单的英文个人小档案,通过学习知道了英文及一些特殊字符的输入,还了解了键盘上一些特殊键的使用,那么今天我们来制作一个更加完整的自我介绍。
(一)、获取范例从上第一节课到今天也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课程的原因,使我们师生之间彼此并不是很了解,作为教师我很想了解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性格、爱好、理想等,那么你们想多了解一些教师的基本情况吗?我已经将我的自我介绍放在了教师机上,你们可以通过网上邻居浏览我的介绍。
步骤:①启动资源管理器,通过网上邻居进入教师机。
②单击教师机的“自我介绍”文件夹。
③双击该文件夹中的“教师自我介绍.txt”文件。
通过观看使你们对我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我对你们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接下来留给你的任务就是仿照我的内容,制作一个关于你的自我介绍,然后展示给我及同学们看,使我们大家彼此更加了解、熟悉。
(二)、输入汉字1、打开记事本操作:“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或:在桌面点鼠标右键,“属性”——“新建”——“文本文档”)2、输入法的选择(主要输入汉字)提问:在小学里有没有练习过汉字的输入?(都已经练习过,个别还很熟练)在我们的Windows中它有很多种汉字输入法,如:智能ABC、五笔、全拼等。
提问:知道输入法是怎样来选择的吗?(同学演示)教师操作:①单击任务栏上右侧的输入法指示器②将鼠标移到出现的输入法列表上③选中某种输入法,单击即可提问:还有同学知道其他方法来切换输入法吗?教师操作:①在键盘上找到Ctrl和Shift②同时按下Ctrl+Shift 即可3、智能ABC输入汉字提问:在小学时你们主要采用那种输入法?(询问多个学生)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用“智能ABC”输入汉字,(让每位学生切换到智能ABC)教师演示输入“自我介绍”:①键盘上输入“zi”并按空格键,②在重码提示行中找到“自”并在数字键上按下“自”前面的数字③如果要输入的汉字不在本页的重码提示行中,可以按“+”键查看后面十个重码汉字;而按“—”键则查看前面的十个重码汉字④“智能ABC”的强项是输入词组,如键入“jieshao”就可以找到“介绍”当然还可以键入“js”“jies”“jshao”都可以找到“介绍”,即对于词组有时只须输入汉字的声母即可(学生练习输入汉字、阅读知识链接)提问:如果在输入中文时想输入几个英文字母,但上面两种切换输入法我觉得很麻烦,那么有没有只在中英文之间切换的便捷方法呢?教师操作:①在键盘上找到Ctrl和空格②同时按下Ctrl+空格即可4、特殊字符输入提问:能不能在你的键盘上找到在范例中的空心或实心五角星呢?知道这些特殊符号是怎样输入的吗?教师操作:①将鼠标移到输入法工具栏上类似于键盘的图标上(软键盘)②单击鼠标右键,③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各种特殊符号④此时出现一个特殊符号的模拟键盘⑤鼠标单击需要的符号,就可以在光标处输入相应的符号在输入法工具栏上像月亮的按钮称之为“全角/半角切换”,另一个有句号和逗号的是“中英文标点切换”,你可以自己尝试在按下“全角/半角切换”后输入一些双排字符,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尝试使用中英文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