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梳理
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梳理作者简介:李翔,男,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党史党建研究。
摘要:“三农”考察三农问题近百年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它是我国特有的现象。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
关键词:三农问题;形势严峻;发展脉络“三农”问题的首次提出是在1991年11月29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最关键的任务。
为了理清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找出其中的演变规律,现根据不同时期农村问题的主要矛盾及实施政策将近百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划分成七个阶段,并进行分析。
一、以土地问题为主阶段(1911-1949年)这一时期农村存在多种势力和多个阶级,矛盾复杂。
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任何农业改良都是无法奏效的。
“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
”在其提出的四大纲领中,平均地权被列为其中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中国农业经济遭受空前沉重打击,出现“农村破产”。
以梁漱溟等为代表,以实行“乡治”为目的的乡村建设派形成,开展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
认为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
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贫苦农民,推翻旧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打土豪、分田地。
1931年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旨在消灭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
这一时期的革命内容较多,但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故期间发生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
二、以粮食问题为主阶段(1950-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全,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还处在摸索实验阶段,这一时期中央在农村发起了一系列运动。
我国农业发展的七个阶段及其主要作用
阶段
年代
与农作物生产有关的主要成就
1.农业质检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
(距今1万~4千年)
已经栽培粟、黍、稻等农作物;已经饲养狗、猪、牛、羊等家畜、家禽;发明养蚕、利用蚕丝;发明酿酒;发明打井。
2.农业技术的初步发展时期
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000年~前711年)
5.南方水田农业技术发展时期
隋唐五代
(公元581年~960年)
创造利用水力自动担水的灌溉工具水轮(筒车);牡丹成为唐代著名花卉,创造盘花和盆景技术;创造出积制厩肥的踏粪法;创造耕地机具人力犁,创造“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的用火诱杀蝗虫技术,是年捕蝗十四万担;菌类开始人工栽培,创造茶籽砂藏技术;曲辕犁已应用于生产;太湖水网圩田开始形成。我国最早的农具专著《耒耜经》印刷发行。
元代(公元1280~1368)
出现蔬菜冷床育苗技术;棉花由边疆分南北两路传入内地;畜力牵引的中耕除草及培土联合作业工具——耧锄用于农业生产;我国纺织专家黄道婆在她的故乡松江传棉纺技术;创造青饲发酵技术;创造沟洫台田治理盐咸地;采用人工接种技术培育食用菌;已有耕地的配套工具——丽刂刀;水田运用“耘荡”,“耘爪”等中耕除草工具;高转筒车、水转翻车等担水工具已应用于生产;生产和使用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联合作业工具——下粪耧种和砘车,麦收的配套工具麦钐、麦绰、麦笼用于生产;我我现存最早的农田图谱《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问世;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业气象专著《田家五行》印刷发行。
清代
(公元1644~1911)
使用“冬月种谷法”促使春化,利用倒灌海水灌溉稻田;出现一穗传技术,并选育出水稻良种御稻;北方出现谷、麦、菜等作物轮作复种二年三种方法,总结出因时因地因作物合理施肥的经验,创造深翻压盐、绿肥治碱技术,我国最早的甘薯栽培专著《金薯传习录》、棉花栽培专著《木棉谱》、清代大型官修农书《授时通考》刊行。该书刻有小麦品种500多个,水稻品种3000多个。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依据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依据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
美国著名农业发展经济学家梅勒根据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具体特点,于1966年提出“梅勒农业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把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少为特征的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
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韦茨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经历,于1971年提出了“韦茨农业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也把农业划分为三个阶段: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维持生存农业阶段;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化商品农业阶段。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在1971年提出了以农业技术和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的农业发展理论。
1985年,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农业发展模型,即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农业的发展都要依赖于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这四个基本要素包括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
速水佑次郎还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践,于1988年提出了“速水农业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同样把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政策在该阶段居于主要地位;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这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是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中国农业发展阶段性有很多启示:第一,农业的发展过程,在各个阶段都是农业资源、生产要素、技术与制度相配合的结果;第二,由于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市场体制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第三,政府在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国政府也应该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积极培育产品和要素市场,维护竞争性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转。
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历史
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数千年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农业社会经历了起源、发展、转型等多个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梳理和分析。
一、起源阶段中国农业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那时,人们开始定居下来,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如种植粟、黍等粮食作物,饲养家畜等。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耕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初步的农业社会。
二、发展阶段进入夏、商、周三代,中国农业社会进入了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如发明了犁、耙等农具,推广了牛耕等耕作方式。
同时,土地制度也逐渐形成,出现了井田制等土地分配方式。
这些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农业成为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
三、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社会进入了繁荣阶段。
在这个时期,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同时,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也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四、转型阶段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农业社会在近代以来逐渐进入了转型阶段。
在这个时期,西方现代科技的引入,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然而,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社会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逐渐走向现代化。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同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速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这些变革为中国农业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总结起来,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从1955年下半年起,由于错误地开展了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步伐加快,进入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将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有些由互助组直接转为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甘肃农业大学
导
言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 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 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 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 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4-6-15
三、粗放农业阶段
•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 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 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 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 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 区域的差异与交融分布如下图
2014-6-15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 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如中国最早 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魏国修建的漳水渠、秦 国李冰主持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及我国古代 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道郑国渠等,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 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 “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 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 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 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 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 沟以防旱。 2014-6-15 •
2014-6-15
区域的差异与交融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
2014-6-15
•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 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 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 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于国家统治形式的确立及分层 分区管理,从而在制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夏代政 府机构中设立有专门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职。有组织的奴隶 劳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 代大规模治河导水及沟洫体系的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这一历 史的生动写照。夏代人民还首开天文科学,并根据农耕经 验,结合农事发展,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的历书和 历法。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历程、特征与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历程、特征与经验作者:何安华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09期摘要:中国特色农业发展40年的历程,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踏上规划发展之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契机全面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呈现出三个特征:在区域层面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在产业层面是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在主体层面是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多样化。
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容量为边界、以保护开发为基石。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历程;特征;基本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同期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植历史传统、生活消费习惯等在不同地区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成就了区域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内含于农业,但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又因其“特”而有所不同,与整个农业的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从解决“吃饱”问题向解决“吃好”方向迅速迈进,以区域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农业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选择,成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的重要战场。
一、特色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演变的整个历程。
40年间的特色农业发展历程,按照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及相应农业政策作大致区分,可以归为如下三个阶段:(一)1978—2001年:为“以粮为纲”让路而在夹缝中等待时机农村改革之初,口粮食物短缺是当时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此背景下,尽管1978年农村开始了改革,但农业生产仍以大宗主要粮食生产为主,“以粮为纲”的政策口号深入人心并影响着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
1981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都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提出“将本来不宜于种粮食,而适宜种其他作物的耕地逐步改为合理种植;在适宜的地区,发展国家急需的原料如棉花、糖料等生产”,但文件同时也强调“必须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地增长”。
我国农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农工业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工业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工业并进阶段。
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工业基础也不稳定,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在这一阶段,农工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两个重要支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和工业发展政策,力求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同步发展。
第二阶段是农业和工业分离的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国农工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趋势。
农业实行了集体化经营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而工业则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重点发展了重工业和轻工业。
这一阶段农工业分离的特点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到逐渐改变和调整。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工业协调发展阶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实施农业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发展迅猛。
同时,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重工业转向了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调整。
农工业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阶段是现代化农工业发展的阶段。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推动农工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阶段,农业将追求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工业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
同时,农工业的协调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之,我国农工业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农工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工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的投人是土地生产力水平一定条件下 ,增加粮食产出的必
要条件。然而土地的扩大是有限的,在没有建立起人口调
节机制 的条件下 , 形 成 “ 生 越垦 ,越 垦越 生 ” 的恶 将 越
环境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人类还奴隶般地服从于自 然的力
-
收稿 日期 :2 0 05—1 —1 1 8
作者简介:李红玫 (92 17 一
) ,女,湖南浏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 ;刘纳新 (90 1 一 7
) ,男,
湖南新邵人 ,湖南财经高 等专科学 校副教授
8 4
维普资讯
性循环 。
缺乏 , 土壤肥力水平下降 。气候灾 害面积 持续增 加 ,19 96 年为正常丰收年景 , 自 然灾 害受害总 面积达 47 万 h 63 m, 8 O年代为 2o 0o万 h Oo万 h m—4o m 。究其 原 因 ,主要是 水土资源 的不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条件 被破坏造成的。 由
在 分析各阶段农业 生产特征 的基础 上 ,重点阐述 了各阶段 之间的相互 关系。
【 关 键 词】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可持续农业
【 中图分类号】G 5 【 2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18(06 l o8 一 4 09 44 20 )O — o4 o
可持续农业与农村 的概念是在可持续农业的基础上提
又是精耕细作的前提 ,是提高粮食产量 、缓减人 口压力的 有效措施 。然而这一措施 的不断强化却导致 了人 口的持续 增加 ,反过来又加剧 了人 口的压力 ,形成恶性循环。土地
、
传 统农业阶段
从 采集 狩猎 到原始农业社会阶段 ,即人类历史上 的旧
.%) 34 3J 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和谐与稳 2 1 [t 。劳动力的投入既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前 提,
三农政策发展大梳理
一、三农政策发展大梳理中国整个三农的发展变化,与我国对农业所采取的制度性的安排和政策性的安排是分不开的,下面带大家一起概览我国三农政策指引的五个阶段。
第一、开启土地改革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是我国农业发展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最根本性的变化是建国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合作化的运动,直到后面进行的人民公社的集中经营体制,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相适应,长期偏重公平、忽视效率,尽管该制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积累率很高的情况下,保障了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安全,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从1979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发展到1984年,这个阶段我国三农发展的主要的特点就是我们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济体制,也就是我们形成了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制度。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对农、林、渔业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革除“大锅饭”平均主义。
结束“以粮为纲”,制定了“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并采取相关政策措施。
承包制突破了人民公社和大锅饭对生产力的束缚,发展多种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流通体制改革阶段1985—1991年,这个时候我国开始探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
尤其在这个时候,整个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的基础是我们发展了乡镇企业,这也拉开了农村经济变革的序幕的标志性政策调整。
取消粮食统派购制度,全部农副产品价格放开,发展创汇农业。
1985年由市财政拨款补贴,在全国率先取消粮食统派购制度,对全部农副产品实行市场调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随后粮票、油票、肉票、鱼票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多种经营开始发展,农村经济综合生产能力大突破。
第四、农村体制深化改革1992—2002年,包括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农产品要素的改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之后,土地承包期由原来的15年延长到30年,增加对农业投资,鼓励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引入外资及推行贸工农一体化政策等,农业加速走向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效益增加。
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变迁历史
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变迁历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的农业活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农业技术主要以手工耕种和简单的灌溉技术为主,人们依靠自然的力量来完成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
在这个时期,人们主要种植一些谷类和蔬菜,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食物供给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开始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在商代和周代,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水车等机械设备来辅助农业生产,这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人们还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引入一些科学技术,比如利用天象预测农事和灌溉技术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平。
明清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工具,比如农田流转、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等,使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人们还通过科学种植、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使得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近代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兴起,我国农业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化农业技术主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机械化技术为主,人们开始使用遥感技术和气象预测技术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还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基因改良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民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辛勤劳作,而是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来完成农业生产。
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变迁历史】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第二篇示例: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中国知 网,t : cr.n i e ( h p/ kd ck nt t / . /
g d0 s ber / dIdxap ) r 2/c sa h cbne.sx 进行检索 , 出: i d c 得 国内
最早 提 出“ 色农 业 ” 念 的 是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植 物保 绿 概
摘
要 : 色农 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发展 模式。 自 18 绿 9 6年正 式提 出“ 色农 业” 绿 概念 以来 , 国绿 色农业有 了较快 我
发展 。从 18 96年至今 , 国绿 色农业的发展 大致可划 分为 3个阶段 : 我 第一阶段 , 索阶段 ,9 6~19 年 ; 探 18 9 1 第二阶段 , 发展 阶 段 ,92 ̄ 00年; 19 20 第三阶段 , 快速发展 阶段 , 0 1 20 年至今。并对绿 色农业的各个发展 阶段 的主要特征进行 了分析 。 关键词 : 色农业 ; 绿 发展历程 ; 业发展模式 ; 农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96 18 年 第 6期上发表 了题为 “ 发展高技术应创建 ‘ 三色农业 ’
生产总体上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粮食、 棉花、 油料等农产 品数量大幅增长; 但与此同时 , 口增加、 人 耕地减少 , 人均
要是提出“ 绿色农业” 的概念, 并对其 内涵 、 特征及其生 产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11 “ . 绿色 农业” 的提 出 作者 根 据 20 08年 1 月 9日 1
江西农业学报
20 ,0 1 ) 17—10 0 8 2 (2 :5 6
AcaAgiu reJa g i t r hua in x c
我 国绿 色农 业 的发 展历 程
黄国勤 , 海 石庆华 , 王 , 郝旭昊
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全国平均来看,2025 年实现农业 2.0;黑龙江地区农业规模化走在前列,初步达到农业 2.0:关注农林牧渔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农林牧渔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农业”,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
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农业 1.0 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农业 2.0 是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农业 3.0 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
我国农业 1.0 到 2.0的后半场加速:从 1.0 到 2.0 的跃升本应该是自然缓慢演进的,但这些情况并未在我国明显出现,原因就在于过去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留下了畸形的人口结构,很多流动人口并未从农业生产中真正解放出去,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太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在比较原始的状态。
然而,正所谓“厚积薄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农村人口加速转移将还上过去欠下的“账单”,农村人口减少会“后半场加速”,我国未来从农业 1.0 到2.0 的进程大概率会很快完成。
从农业 1.0到 2.0的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农资板块: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成本效益观念增强,农民会对正在使用的现有品种生产资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些能够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将更加受青睐,这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重点关注大北农、登海种业等优质农资公司。
农业 2.0 到 3.0的跃升将是加速的:小农经济的减少为规模化提供了最初的发展空间,而当规模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后,其内在的规模经济将趋势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地大了,农民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把科技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产生额外的效益。
而当更多的物质和服务进入到农业生产时,规模效益就会不断发酵,从而加速规模化,不断把劳动力排除出去。
生态农业技术--模块一 学习情境1
❖ 罗马尼亚人均耕地0.47 hm2,南斯拉夫0.36 hm2、法 国0.35 hm2,这些国家实行机械化集约农业既注重提 高劳动生产率,也注重提高土地生产率。法国施肥水平 和粮食单产均高于美国和前苏联,1979年粮食平均产 量为4484kg/hm2。
❖ 人均耕地0.13 hm2以下的国家,如德国、英国、荷兰、 日本等都十分重视提高土地生产率,化肥施用水平和单 产都较高。荷兰每公顷施化肥5.6t,是美国的7倍;日 本粮食单产5.7t/ha,为世界之最。
人口膨胀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科技示范
❖ (二)国际背景
✓ 1975年,英国成立国际生物农业研究所。同年,美国Rodale农场成立 了有机农业试验场。
✓ 1976年,瑞士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的国际联盟会。1977年,在瑞士召开 了第一届国际有机肥农业会议。
✓ 2018年以后,相继召开了几次国际生态农业论坛大会。 ✓ 20世纪80年代,欧洲的大部分农民从事生态农业。2020年世界粮食农组
模块一 生态农业概述
学习情境2
国外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美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一)美国生态农业的兴起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 ➢ 1942年罗代尔最早进行实践,创办了全美第一家有机农场。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了一场有关有机农业的论战。 (二)美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 美国出现了不少“有机农场”“生态农场 ” 在美国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在实践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应用作物新品种、现代机械、水土保持技术、有机废物与秸秆利用技术、合理的牲畜管
二、欧洲国家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1)学术探讨与小规模试点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一批农业科学家主张应基于中国几千年
农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农业的四阶段:政策与策略选择
李昌平
第一阶段:追求技术和劳动密集效 益
特征:农产品短缺,增产能够增收。 政策目标:以追求产量增长为主要目标; 政策要点:基础设施建设+以技术密集+劳动
密集=粮食等农产品产量。 生产方式(农业制度):家庭经营为主+农民
共同体——“分统结合”; • 这个阶段1949—1985年。
合作的基础;资金投入金融合作,投一增三,且可越滚越大;资金投入生产建设项目, 一次用完,且不一定有收益; • 做合作社,既是做经济,也是做政治——朋友多多的,对立面少少的;要加强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把党的政策吃透;多找党政领导报告和请示工作,请示、请示、 再请示,要把党的惠农政策请到合作社来;要加强服务,服务、服务、再服务,在服 务中增加人头,多做“集合需求”的事,不要轻易上生产型项目——生产是过剩的; (人头优势——资本优势);要立社为“公”,褒公贬私;要重视教育,教育、教育、再教育, 不仅要学会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做教育工作,树立先进典型教育落后典型,培养适 应合作社发展的文化和人——追求共同富裕; • 一把手平时主要抓三件事,一是资金合作——金融立社,二是教育——育人兴社,三 是公开——廉洁固社;其余的事情分配给他人做,购销一定要选最有公信的分管;
生命是有限的:只做符合发展规律的事。习副主席看望一人两社
• 思想要时刻想着如何扩大(主体的)定价权和自主性; • 精力要重点投入最核心的要素——农民社区综合性组织建设(经济、社区建设、自治=金融合作为核心、
); 土地合作为核心或兼而有之 • 资金要优先投入增长空间最大领域——扶持农民组织的内部金融发展,金融合作是一切
政策要点:技术密集 +组织密集 (垄断性、品质、替代劳动)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DOC 9页)
我国农业开展阶段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很大开展,其中经历了不同的开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1、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1亿左右无地少地的贫雇农从地主富农手中没收、分配了3亿亩土地。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除少数地区外,全国根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得7亿多亩上地,免去了每年约3.5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土地革命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开展。
2、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开展时期(1953~1957年)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制度。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运动采取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逐步过渡的方式。
1955年以前,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互助组。
到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1.4万个,入社农户数的比重仅2%。
到1955年,在生产上已统一经营并参加秋收分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仅14.2%。
但是,1955年8月以后在批判合作化运动中的所谓“右〞倾思想的政治气氛下,从中央到地方滋长了“左〞的情绪,合作化运动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
到1956年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87.8%。
尽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升级过快、方法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但在合作化运动中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克制了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弱点。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国民经济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获得了稳定的开展。
3、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年)1958年,党在农村大X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不断地批判反冒进、批判右倾保守主义。
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农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原始农业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为世界农业发展最初阶段,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原始农业主要使用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生产工具,简单而又落后。
3、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4、原始农业主要通过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来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从而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其生产发展速度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
二、古代农业1、古代农业是指从铁制农具出现至农业机械出现的这段时间。
2、古代农业主要使用手工制造的铁制工具、木制工具,比如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等。
3、古代农业的主要劳动力为人力和畜力。
4、古代农业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生产,精耕细作。
5、古代农业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发展速度较慢。
三、近代农业1、近代农业是指经济发达国家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的农业。
2、近代农业时,半机械化以及机械化农机具逐渐推广使用。
3、近代农业将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生产技术体系开始形成。
4、近代农业时,农业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
四、现代农业1、现代农业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农业。
2、现代农业的生产工具特征为智能化、机械化。
3、现代农业从凭借传统经验进行生产转变为依靠科学知识进行生产。
4、现代农业将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换取大量农产品。
5、现代农业从自然经济转变成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2023年“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分析: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业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十二五”现代农业改革提速。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进展要求更加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量的冲突更加突出,要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加快转变农业进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关于我国现代农业进展阶段推断1、“十三五”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进展阶段。
浙江高校卫龙宝课题组将我国的现代农业进展阶段划分为: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应处于基本实现阶段的初期,这个时期以进展绿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作物品质结构和农业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院胡志全课题组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进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依据世界现代农业进展规律推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政策支撑等条件作用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将进入加速进展阶段。
2、区域不均衡将滞缓我国现代农业进展进程。
胡志全课题组通过测算发觉,我国省际间现代农业进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差距过大,“十三五”期间,区域不均衡将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进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冲突突出,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我国居民人均大米、小麦等谷物消费从20世纪九十年月后期就开头呈下降趋势,而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
但是,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牛羊肉、奶类、优质高端苹果等高品质产品供需冲突加剧。
“十三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是,重点保口粮,统筹兼顾棉油糖、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大力进展草牧业,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农牧结合、粮经饲兼顾,努力提升大中城市的“菜篮子”产品自给力量。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其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1、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1亿左右无地少地的贫雇农从地主富农手中没收、分配了3亿亩土地。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得7亿多亩上地,免去了每年约3.5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土地革命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年)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制度。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运动采取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逐步过渡的方式。
1955年以前,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互助组。
到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1.4万个,入社农户数的比重仅2%。
到1955年,在生产上已统一经营并参加秋收分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仅14.2%。
但是,1955年8月以后在批判合作化运动中的所谓“右”倾思想的政治氛围下,从中央到地方滋长了“左”的情绪,合作化运动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
到1956年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87.8%。
尽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升级过快、方法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但在合作化运动中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克服了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弱点。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3、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年)1958年,党在农村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不断地批判反冒进、批判右倾保守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全国平均来看,2025 年实现农业 2.0;黑龙江地区农业规模化走在前列,初步达到农业 2.0:关注农林牧渔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农林牧渔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农业”,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
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农业 1.0 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农业 2.0 是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农业 3.0 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
我国农业 1.0 到 2.0的后半场加速:从 1.0 到 2.0 的跃升本应该是自然缓慢演进的,但这些情况并未在我国明显出现,原因就在于过去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留下了畸形的人口结构,很多流动人口并未从农业生产中真正解放出去,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太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在比较原始的状态。
然而,正所谓“厚积薄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农村人口加速转移将还上过去欠下的“账单”,农村人口减少会“后半场加速”,我国未来从农业 1.0 到2.0 的进程大概率会很快完成。
从农业 1.0到 2.0的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农资板块: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成本效益观念增强,农民会对正在使用的现有品种生产资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些能够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将更加受青睐,这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重点关注大北农、登海种业等优质农资公司。
农业 2.0 到 3.0的跃升将是加速的:小农经济的减少为规模化提供了最初的发展空间,而当规模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后,其内在的规模经济将趋势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地大了,农民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把科技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产生额外的效益。
而当更多的物质和服务进入到农业生产时,规模效益就会不断发酵,从而加速规模化,不断把劳动力排除出去。
从 2.0到 3.0 将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孕育更多机会:农业 3.0 的生产端将是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整个链条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不断加强,这与当前的状态相比将是革命性的变革,在整个产业链的革命性重构中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
首先关注谁能担当产业链的重构者,我们更加看好拥有市场和渠道资源的下游企业向上游生产环节的延伸,重点关注极具大粮商潜质的象屿股份;其次,大型农机、高壁垒农资和服务、农业信息装备和技术的发展非常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土地经营规模化进度低于预期。
我国农业发展的 1.0、2.0 和 3.0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农业 1.0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面积少,不论是传统社会的小农经营模式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
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
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虽然劳动工具经历了从畜力到小型机械的变迁,但小农经济仍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或起决定性作用的。
农业 2.0是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农业经营大户包括家庭经营制的个体大户、雇工经营制的农场大户、合作(合伙)经营制的组织大户和公司经营制的企业大户四种类型。
目前各地一般划定“大户”主要看其规模,如种植业大户以亩数计,养殖大户以头数计,农产品加工大户以投资额计,营销大户以销售额计,“四荒”开发大户以亩数计。
有学者在研究水稻农户时,把水稻生产规模小于 5 亩称为小户,5-10 亩成为一般户,10-50 亩称为大户,50 亩以上的成为规模户四类(廖西元等2004);部分学者用15 亩作为标准来划分农户的规模类型(张建杰2008);也有学者认为10 亩及以上是一个重要的规模标准(张忠根和史清华2001;李岳云等1999);有的学者将 2 公顷(30 亩)作为小农生产与大农生产的基本分界线(向国成等2002);也有的学者把 3.33 公顷(50 亩)作为衡量大户的标准(周波2010;李晓明等2008);还有很多学者选择了100 亩经营规模为大户的参考标准,如朱红根等(2008)、周曙东等(2008)。
原中央农业政策研究室和国家统计局提出的衡量专业户(大户)的标准,即以户为单位计算,其主要劳力或多数劳力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进行专业经营活动时间在60%以上,专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60%以上;专业产品的商品率达到80%以上,其中粮食专业户商品率达到60%以上,出售产品收入(包括服务性收入)高出当地(县)农村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综合以上文献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定义种粮大户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采用雇工和机械工具经营的方式,从事粮食作物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0%以上,土地经营规模大概在10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户。
农业 3.0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判断全国平均来看,2025 年实现农业 2.0根据我们前期在《下一个十年,许你不一样的农业——从人口变迁的视角看未来农业发展》中的研究,当前我国每个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耕地占有量约为 6 亩左右,假定每户3-4 个劳动力,则平均每户的耕地数量为18-24 亩。
根据我们测算,到2025 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均耕地面积有望达到26.87 亩,每户3-4个劳动力,则平均每户的耕地数量为80-107 亩。
所以,到2025 年全国平均耕种规模可达到农业 2.0 的标准。
黑龙江农业规模化走在前列,初步达到农业 2.0东北地区(三省一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在农业规模化方面也领先于其他地区。
从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来看,东北地区市全国平均的 3 倍。
而黑龙江省更是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人均售粮、人均粮食都居于东北主产区中的第一位。
黑龙江省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4 倍,按当前全国户均耕地面积测算,黑龙江省户均耕地面积约为80-105 亩,当前已经初步达到农业 2.0 的标准。
农业 1.0 到 2.0 的后半场加速从 1.0到 2.0的跃升本应该是自然缓慢的传统农业是农民家庭生活与农业生产的高度结合,农户精根细作,而且农业生产中的很多成本是隐性的,在极其分散的农业经济中进行规模化经营并不具备成本上的优势。
在规模化生产其他方面优势(比如食品安全的保障)发挥不出来的情况下,规模化生产相对传统农户生产方式并不占优,或无法生存。
这个阶段,农业规模化的提升主要依靠城镇化率的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入城市,为农业规模化提供了最初的发展空间。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中农业规模化提升的速度会比较慢,因为人口的流动是逐渐完成的。
但我国未来从农业 1.0到 2.0的进程会很快在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发生的是农业人口的减少,农业规模化的提升和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然而,这些情况并未在我国明显出现,反而是农村面貌更加凋敝,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
原因是什么?就在于过去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留下了畸形的人口结构,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大龄劳力、妇女、少量青壮年以及在农村城市两边跑的流动人口承担了生产的任务,很多流动人口并未从农业生产中真正解放出去,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太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在比较原始的状态。
另外,常住劳动力中劳动能力较差的人数占大多数,这样的劳动力结构也是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以及现代化水平提升的。
正所谓“厚积薄发”,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农村人口加速转移将还上过去欠下的“账单”,农村人口减少会“后半场加速”,我国未来从农业 1.0 到 2.0 的进程大概率会很快完成。
从农业 1.0到 2.0的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农资板块农业 2.0 时代,中大户的生产方式和小农时代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农业技术之外的力量还不足以产生深刻影响。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成本效益观念增强,农民会对正在使用的现有品种生产资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些能够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将更加受青睐,这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重点关注大北农、登海种业等优质农资公司。
农业 2.0 到 3.0 的跃升将是根本变革从 2.0到 3.0的跃升将是加速的小农经济的减少为规模化提供了最初的发展空间,而当规模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后,其内在的规模经济将趋势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地大了,农民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把科技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产生额外的效益。
而当更多的物质和服务进入到农业生产时,规模效益就会不断发酵,从而加速规模化,不断把劳动力排除出去。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现代农业的“现代化”具备下面七个方面的特征:1、生产过程机械化。
这主要是指通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较广泛地进行机械化作业,以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机械化并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却是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2、生产技术科学化。
科技,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源泉。
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以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21 世纪是科技的世纪。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增长方式集约化。
过去的经验表明,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就是农业的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挖掘农业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
4、经营循环市场化。
现代农业通过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
5、生产组织社会化。
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
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不再适用,专业化分工组织与开放式经营道路成为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