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内容有哪些
查对制度内容有哪些目录1. 查对制度概述 (3)1.1 制度目的 (4)1.2 制度适用范围 (4)1.3 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5)2. 查对内容 (6)2.1 姓名/病例号 (7)2.2 药物名称与剂量 (8)2.3 治疗方案 (9)2.4 操作步骤与紧急预案 (10)2.5 手术信息与监测项目 (12)3. 查对流程 (13)3.1 准备工作 (14)3.2 查对执行 (15)3.4 查对记录 (17)4. 查对人员与职责 (18)4.1 查对人员的组成 (19)4.2 查对人员的资质要求 (20)4.3 查对人员的工作职责 (21)5. 查对管理制度 (22)5.1 查对制度建立与更新 (23)5.2 查对执行与监督 (23)5.3 查对记录与分析 (24)5.4 查对问题的处理与反馈 (25)6. 查对工具与方法 (26)6.1 查对表的使用 (27)6.2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28)6.3 查对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29)7.1 成功案例 (31)7.2 失败案例 (32)7.3 案例分析与讨论 (33)8. 培训与模拟 (34)8.1 查对制度培训 (35)8.2 查对技能模拟训练 (36)8.3 持续改进与评估 (37)9. 法规与标准遵循 (39)9.1 相关法规概述 (39)9.2 行业标准与指南 (40)9.3 国际查对标准对比 (42)1. 查对制度概述查对制度是一种为了确保工作流程、信息传递和数据准确性而实施的内部控制措施。
它要求在完成特定任务或处理相关信息之前,员工或相关部门必须核对所收到的信息、文件或数据,以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查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预防错误、减少损失和提高工作效率。
查对对象:涉及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数据处理等业务活动。
查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报告、数据、订单、发票等各类信息的核对。
查对程序:明确查对的具体步骤、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查对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措施范文(三篇)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措施范文查对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措施,旨在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避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查对制度的相关规定1.明确查对的对象和范围:查对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核对的工作环节,包括文件、数据、账目、物品等各类资源。
同时要明确查对的目的,即为了减少错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明确查对的方法和程序:查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人工查对、电子系统的自动核对等。
在确定具体的查对方法时,要根据工作内容和需求来决定合适的方式,确保可以达到查对的效果。
3.明确查对的责任和权限: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查对责任和权限,确保各级岗位之间的查对关系和权限分工清晰。
不同职责的员工应当对其工作的准确性负责,并且有权对相关工作进行核对。
4.明确查对的频率和时机:查对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在特定事件或环节中进行。
要根据不同工作的特点确定查对的频率和时机,避免出现疏漏和错误。
二、查对制度的相关措施1.建立查对记录和反馈机制:对于每次查对的结果,要建立相应的记录和反馈机制。
记录可以包括查对的具体内容、时间和结果等,以供后续参考和核查。
同时,相关人员应该对查对结果进行反馈,共同分析原因和改进方法。
2.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将查对制度纳入员工培训计划,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查对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查对制度。
3.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查对效率: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查对工作。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查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4.加强监督和督促: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督促机制,确保查对制度的执行。
监督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违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查对制度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性:1.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查对制度可以排除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查对制度(完整版)
查对制度(完整版)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护士都必须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具体来说,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即操作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进行核对,并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的反应。
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有否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医嘱查对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凡用于患者的各类药品、各类检查和操作项目,医师均应下达医嘱。
护士转录医嘱必须准确、及时。
护士对可疑医嘱应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
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护士可执行口头医嘱,但必须复述,无误后执行,并保留所用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弃之。
医嘱必须及时处理、核对并签署全名。
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毕,值班期间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
医嘱转录整理后,须另一护士查对。
当日医嘱应执行三班查对制度并由查对者签名。
即:主班查对日间全部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大夜班查对小夜班所有长期及临时医嘱;主班查对大夜班所有长期及临时医嘱,每周进行一次全病区所有已执行的长期医嘱的总核对。
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抢救用药的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在弃之。
抢救结束后应补开抢救医嘱,由执行者签时间、签全名。
紧急医嘱应在15min内执行,要求先执行、后签署姓名和执行时间。
凡需下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
在口服给药方面,也有严格的查对制度。
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用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和批号,做到三不用:不用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药物;不用变色、混浊、沉淀药物;不用可疑(剂量、药名不清)药物。
药物摆放后必须2人核对(即摆放者、发放者各自核对),无误后方可发给患者。
发药时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及用法。
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如饭前药、饭后药、餐中药、服药顺序及注意事项。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医嘱查对制度(1)电子医嘱:护士接受医嘱打印执行单,须经两人核对后并签名方可执行。
(2)医嘱应班班核对,主班、晚夜班护士对当日医嘱进行核对,护士长每周参加总核对医嘱1次;参与者均需签全名,并有核对记录。
(3)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有关医师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后及时记录执行时间、药品剂量、给药方法;抢救结束后由医师及时补写医嘱于医嘱单及病历上;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药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5)如需整理医嘱单,必须经二人核对。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输液处置前查;服药、注射、输液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的质量、注意有无变质,瓶身有无裂缝,注意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应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5)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与医嘱核对,核实正确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时与医师联系。
3.输血查对(详细见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采血前:按病历查对输血申请单、医嘱;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
(2)采血时:两人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形码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严禁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血标本。
(3)取血时:取血者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查对: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核心制度)引言概述:查对制度是指在工作中进行核对、确认的一种制度,旨在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保障工作质量和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查对制度的重要性1.1 提高工作准确性查对制度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避免疏漏和错误,确保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核对工作内容、数据和信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从而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质量。
1.2 确保工作可靠性查对制度可以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即使在工作人员变动或工作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通过核对制度,可以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得到正确执行,避免因为疏漏或错误导致的工作中断或延误。
1.3 提高工作效率虽然查对制度在工作中会增加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但它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分配和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通过核对工作内容和信息,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
二、查对制度的实施方法2.1 确定查对的环节和内容在实施查对制度时,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进行查对的环节和内容。
可以根据工作的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需要进行核对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信息,以确保核对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2 制定查对的标准和流程制定查对的标准和流程是实施查对制度的关键步骤。
标准和流程应该清晰明确,包括查对的具体要求、步骤和责任人,以及查对结果的处理和反馈机制。
同时,还需要对查对的频率和时机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查对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2.3 建立查对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为了确保查对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查对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如信息系统和自动化工具,提高查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查对制度的注意事项3.1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查对制度需要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引言概述:查对制度,作为一种核心制度,在各个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对信息、数据、材料等进行核查和对比,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 查对制度的定义和目的1.1 查对制度的定义查对制度是指通过对信息、数据、材料等进行核查和对比,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制度。
它涉及到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对、核实和验证的过程。
1.2 查对制度的目的查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信息进行核查和对比,可以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误导和偏差,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查对制度的应用领域2.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查对制度被广泛应用于交易确认、账户对账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交易数据和账户信息进行核对,可以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查对制度被用于医疗记录的核对、用药的查对和手术前后的核对等环节。
通过对医疗信息的核实和对比,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2.3 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查对制度被用于生产流程的核对、质量检验的查对和原材料的核对等环节。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核查,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4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查对制度被用于学生作业的批改、考试成绩的核对和学生信息的核对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作业和考试成绩的核实和对比,可以减少评分错误和学生信息错误,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5 政府机构在政府机构中,查对制度被用于政策执行的核对、数据统计的查对和行政审批的核对等环节。
通过对政策执行情况和数据统计结果的核实和对比,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减少行政错误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总结:综上所述,查对制度作为一种核心制度,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对信息、数据、材料等进行核查和对比,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医生护士查对制度
医生护士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执行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每日由主班护士与另一护士共同核对医嘱。
并记录于《医嘱查对记录本》。
护士长每周至少参加1次医嘱核对.3、转抄或重整医嘱时,须经2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仅在抢救时才能执行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应向医师明确复述口头医嘱内容,在执行时再次复述,得到医师确认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时间、方法。
操作前必须检查药品质量。
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有无变质、过期,如不符要求不得使用。
2、对易出现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需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错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3、执行服药、注射、输液时,当患者提出疑问必须立即查询,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采集交叉配血查对:(1)护士必须双人仔细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信息。
(2)抽血时,双人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的标签的试管床边核对无误后执行,严格实施一对一采集标本。
2、取血查对:(1)携取血单及取血箱到血库取血。
(2)取血者与发血者交接“三查十对”,内容如下:三查:查血袋标签是否完整清晰、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等异常。
十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及有效期。
3、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查对: 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输血医嘱,核对发血单及血袋标签内容,血型与受血者无误,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无凝块。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具在有效期内,合理保存血液。
(2)输血时查对: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带血型单、发血单共同到患者床边,再次双人执行“三查十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检验科查对制度(五篇)
检验科查对制度查对制度的认真执行死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止发生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
一、“三查七对”、“一注意”内容1、“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2、“七对”。
认真、严格核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
3、“一注意”。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有关记录。
4、特殊用药或特殊患者应注意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中药物输注速度的查对。
二、医嘱查对制度(一)电子医嘱查对1、电子医嘱查对适用于所有开具电子医嘱的护理单元。
2、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应采用pda或计算机认真核对患者身份与医嘱信息。
3、有执行条码的医嘱执行需用pda扫描,执行者确认签字;无执行条码的医嘱在核对执行后应当在该项医嘱上点击确认执行。
(二)纸质医嘱执行查对1、纸质医嘱查对适用于所有无法开具电子医嘱、仅能开具纸质医嘱的护理单元。
2、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应携带纸质医嘱单进行医嘱相应准备或到床旁进行患者身份确认及医嘱内容的查对。
(三)对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查对1、对医嘱有疑问时,护士应主动询问主管医生,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待医嘱核实后,方能执行医嘱。
2、处理流程:发现医嘱模糊不清、有疑问→询问主管医生→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实(修正医嘱)→遵医嘱执行(四)口头医嘱查对处理1、口头医嘱查对仅适用于抢救患者和手术过程时。
2、对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两人核对,医师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五)电子医嘱执行后医嘱管理查对制度为保障护理安全,护士应每班查对医嘱执行情况。
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用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三、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无沉淀、混浊、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不可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过敏药,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查对制度ppt课件
05
查对制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
用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查对
总结词
严谨、细致
详细描述
在临床试验设计中,查对制度是确保试验准确性和可靠 性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对试验方案、受试者信息 、药品发放、数据记录等环节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数据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药安全有效。
检验标本核对
总结词
检验标本核对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环节。
详细描述
护士在采集检验标本前,需核对患者信息、检验项目 、标本类型、采集量等信息,确保检验标本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病人身份核对
要点一
总结词
病人身份核对是确保治疗和护理对象正确的关键环节。
要点二
详细描述
VS
详细描述
药房人员在配药时,需要核对药品名称、 规格、剂量、用法等,确保药品发放的准 确性。通过查对制度,可以避免因药品发 放错误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
检验标本的查对
总结词
检验标本的查对制度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检验人员在接收和检验标本时,需要核对标 本来源、患者信息、检验项目等,确认无误 后方可进行检验。通过查对制度,可以降低 因标本错误或检验项目漏检而引起的检验误 差。
查对制度的沿革与发展
沿革
查对制度是医疗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文献的记载。现代查对制度的发展始于20世 纪初,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管理的不断改进,查对制度也逐渐完善和规范化。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查对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例如,数字化查对系统 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查对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便捷。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查对系统也逐渐 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核心制度)引言概述:查对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制度,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信息、数据、文件等进行核对和审查,能够确保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查对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作用。
一、查对制度的定义和目的1.1 查对制度的定义:查对制度是指通过对信息、数据、文件等进行核对和审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管理制度。
1.2 查对制度的目的:查对制度的核心目的是防止错误和失误的发生,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3 查对制度的重要性:查对制度能够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保证工作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查对制度的应用领域2.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查对制度被广泛应用于资金交易、账务核对等环节,以确保交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查对制度用于医生开药、护士给药等环节,以防止药品错误使用和病人信息混淆等问题的发生。
2.3 生产制造领域:在生产制造领域,查对制度用于生产线上的零部件核对、质量把关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查对制度的操作步骤3.1 确定查对对象: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确定需要进行查对的对象,如数据、文件、信息等。
3.2 制定查对标准:根据工作要求和规范,制定相应的查对标准,明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3 进行查对操作:按照查对标准,对查对对象进行核对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查对制度的优势和效果4.1 提高准确性:查对制度能够有效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提高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4.2 提高可靠性:通过查对制度,可以确保信息、数据、文件等的可靠性,增强工作的可信度。
4.3 提高工作效率:查对制度能够避免重复工作和错误修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查对制度的改进和完善5.1 定期评估和更新:定期评估查对制度的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工作的变化和需求。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微机录入后应做到班班查对,两人核对,无误后签名。
(2)短期医嘱应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曾用过的空安瓿瓶,经检查核对后再弃去,抢救病人结束后须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4)总查对医嘱每日1次,核对后签全名。
(5)护士长定期抽查医嘱录入正确情况及执行查对情况。
2、服药、注射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即操作前、中、后检查和核对床号、姓名、剂量、浓度、时间、药名和用法。
(2)应注意检查药品质量、标签、有效期、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3)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发药时须待病人服下方可离开。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的过敏史,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认真核对,并保留安瓿,用数种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前必须核对床号,呼唤病人姓名,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6)发药、注射时均需带服药单及注射单,若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实无误时方可执行。
(7)药物过敏试验设皮试记录本,由执行者及时登记并签名。
3、输液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认真查对输液卡,加入药液后须签名,标明时间。
(3)备药前检查药液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变质,同时注意批号、有效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4)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配液后检查药瓶内有无细小颗粒、混浊、变色等。
(5)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该类药物过敏史,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
(6)输液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7)危重病人建立输液巡视卡,查看输液速度,有无反应及局部情况。
4、输血查对制度(1)采集配血标本前须准确填写病区、病人姓名、床号,并将化验单上的联号贴于试管。
(2)抽血时必须将试管连同输血申请单携至病人处,核对床号、姓名、标本联号后方可采血。
护理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各班医嘱必须2人核对,每日小查对一次,每周由护士长参与大查对『2 次,并有登记、签名。
2、处理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当日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班护士核对,晚班护士核对白班未核对的医嘱,夜班护士核对晚班医嘱,夜班医嘱由次日主班核对,并在医嘱查对登记本上签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遵守“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效期。
2、摆药后必须经2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易过敏药物,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准备:为患者抽血前必须经2人核对输血化验单,有2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个患者的试管和输血化验单,并严格查对床号、姓名、输血化验单与试管标签号是否相符,要做到准确无误。
2、输血前必须经2人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和剂量。
查对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血库联系,自己不得擅自涂改,必要时必须由血库更正后方可再用。
3、输血时必须悬挂与患者血型相符的标志牌。
4、输血后,护士必须在输血医嘱单上双签名,并写好执行日期,贴好输血申请单。
5、输血过程中,速度先慢滴,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及尿量,15分钟再调整滴速。
如患者出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液体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遵照医嘱用药。
如果要继续输血需经医师同意后方可输入。
6、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
四、婴儿查对制度1、新生儿入室时,必须认真查对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及各种标记和新生儿体检表是不相符,如有误差应立即改正。
2、淋浴时应检查手腕带和包被牌的姓名是否相符,如有脱落者应立即补上。
查对制度内容
查对制度内容目录一、查对制度概述 (2)1.1 查对制度的定义与目的 (2)1.2 查对制度的适用范围 (3)二、查对制度原则 (4)2.1 严格性原则 (5)2.2 准确性原则 (6)2.3 及时性原则 (7)三、查对制度流程 (8)3.1 查对流程图示 (8)3.2 各环节具体操作步骤 (9)3.2.1 制定查对计划 (10)3.2.2 收集查对信息 (11)3.2.3 分析查对结果 (12)3.2.4 形成查对报告 (13)四、查对制度实施 (14)4.1 组织架构与人员职责 (15)4.2 培训与考核 (16)4.3 持续改进与监督 (17)五、查对制度实例分析 (18)5.1 医疗查对制度实例 (20)5.2 财务查对制度实例 (21)5.3 人力资源查对制度实例 (21)六、查对制度文档管理 (22)6.1 文档分类与编号 (24)6.2 文档存储与检索 (24)6.3 文档更新与保密 (25)一、查对制度概述是指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活动中,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防止误差和差错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严格的查对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
在医疗领域,查对制度是基本操作规范之一,涵盖了临床、护理、检验、药剂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以确保正确识别患者;护士需要核对医生的医嘱、处方、药品等信息,以防止用药错误;检验科工作人员则需要核对患者的标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查对制度还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严谨工作态度和精湛操作技能,确保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查对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石。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和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
1.1 查对制度的定义与目的1定义:查对制度是一种组织内部为确保信息、数据和文件在传递、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查对制度
一、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及流程1、执行医嘱时,执行人必须记录已执行病人的床号、姓名、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以作为查对医嘱依据。
2、科室医嘱实行每周大查对两次,每天小查对一次,每班查对。
3、每周大查对由科室护士长、办公护士及另一名护士一起查对。
每日小查对由办公护士和另两名护士查对。
每班查对由当班护士自已查对。
4、每周大查对和每天小查对时间为每日下午4点至5点。
每班查对时间为执行完医嘱后立即查对。
5、每周大查对内容为全病房病人长期医嘱。
每天小查对内容为当天执行的所有病人的长期、临时医嘱。
每班查对内容为当班护士执行的病人长期、临时医嘱。
6、每周大查对由一人查读长期医嘱单,另两人核对长期输液单、口服药单等。
每天小查对由一人查读当天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另两人核对长期输液单、口服药单等。
每班查对由当班护士执行完医嘱后立即核对医嘱单、长期输液单、口服药单等。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凡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制度。
2、首次核对时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时应从开放式询问“您叫什么名字?”开始,禁止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如患者不能回答,有近亲属在场者,让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3、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4、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5、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需作皮试的药物,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
配药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使用毒、麻药品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6、发药、注射、输液、加液时再次查对,如患者提出凝问,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同意书。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一)电脑医嘱录入的查对1、护士校对医嘱时必须认真查对姓名、床号、药物的浓度、剂量、单位、用法及首日、末日次数,核对后电脑请求发药。
2、每班下班前,有专人负责浏览电脑医嘱一次,避免遗漏。
(二)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三)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四)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一次,每周护士长总查对一次。
临时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患者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身份的方法。
三查:治疗处置前、中、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含有效期)、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注射药及各种治疗药应由一名护士准备,另一名医护人员核对。
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签名、时间。
(四)配血、输注血制品、精麻药等必须保证床边双人核对,并在相应的交叉配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执行单双人签名。
(五)易致过敏药物,用药前询问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及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应做好各项记录,通知医生和告知患者或家属。
(六)使用麻醉、精神类药物时,严格执行相关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七)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手术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医院护理查对制度
医院护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医师工作站开出医嘱后,护士工作站审核确认,护士对可疑医嘱应查清后再执行。
除抢救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完整复述确认(与医师核实)无误后执行,执行时须双人核查,用后保留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后督促医师及时补记医嘱。
2.护士应当每班查对医嘱,护士长每周抽查1—2次,每班、每次查对后均应签名。
3.办公室护士每天必须查对次日长期治疗单。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服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用前须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八对”:对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交叉配血报告单及治疗单共同到患者床旁,仔细进行“三查八对”,确定无误后进行输血,并两人签名。
四、手术患者查对、清点制度(一)手术患者查对制度1、手术患者必须佩戴身份识别标识,并使用两种以上途径核对手术患者身份。
2、接患者时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手术患者接送评估单和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备皮、禁食、金属植入物、皮肤完整性和各项检验结果等,并将各项内容与患者核实、小儿或意识不清者须与家属核对。
查对制度 ppt课件
完善查对制度与流程
梳理现有查对制度
01
全面梳理现有查对制度,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优化提供
依据。
优化查对流程
02
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查对流程,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执行效率
。
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
03
制定详细的查对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员
工能够规范执行。
加强监督与考核
1 2
建立监督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查对制 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02
查对制度的种类与内容
人员查对制度
01
02
03
人员身份查对
在特定情况下,如医疗、 金融等,需要对人员的身 份进行核实,确保其身份 真实可靠。
人员资格查对
在特定行业,如律师、医 生等,需要对人员的资格 进行查验,确保其具备从 事相关工作的资质。
人员行为查对
对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检 查,确保其行为符合规定 ,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05
查对制度的优化与改进 建议
提高查对意识与能力
定期开展查对制度培训
确保员工熟悉查对制度的内容、流程和要求,提高查对的意识和 能力。
强调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查对制度在保 障安全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立查对意识考核机制
将查对制度的掌握情况纳入员工考核体系,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和执 行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的执行能够确保患者的诊疗 、护理等工作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的 权益。
查对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查对制度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 了防止药剂师在配药时出现差错
而建立的。
发展
查对制度(医院规章制度)
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的术中用药以和病历与资料、术前备皮等。
(2)实施麻醉前,麻醉师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经。
同时要知道患者是否有已知的药物过敏。
(3)手术切皮前,实行“暂定”,由手术者与麻醉师、护士再次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4)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5)除手术过程中神志清醒的患者外,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患者信息依据。
(6)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的进行逐一核查。
3.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名是否正确。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逐步推广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5.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四查十对制度
四查十对制度四查十对制度是一种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一、查对制度1. 医嘱查对制度:转抄医嘱时,需经另一人查对,每日查对医嘱至少一次,夜班查对至少两次,每周护士长按三严查对方式抽查至少两次。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每次给药或注射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即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3. 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手腕带;手术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手腕带、性别、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器械及敷料应两遍唱点。
4. 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瓶有无橡胶塞塞紧无渗漏;血瓶上标签有采血日期、血型标记清楚;输血前须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及血型;输血时需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 饮食查对制度:每日查对菜谱与实际饭菜是否相符;分餐前查对饭菜与餐单是否相符;送餐具查对饭菜质量有无变质、发霉。
二、四查制度1.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晨间护理、治疗和巡视病房时,应查看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特殊治疗;查看病人的体位是否舒适,卧位是否正确;查看病人的皮肤有无压疮,有无坠床及导管脱落的危险;查看病人的饮食及排泄情况。
2.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晨间护理时,应查看病人的意识及瞳孔变化;查看病人的体位是否舒适,卧位是否正确;查看病人的皮肤有无压疮及坠床和导管脱落的危险;查看病人的饮食及排泄情况。
3.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应查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夜间睡眠情况;查看特殊病人的重点观察项目;查看新入院病人的入院介绍和健康指导;查看病人所需的特殊治疗和护理措施。
4. 护理人员“四查”制度:护理人员在晚间护理时,应查看病人的意识及瞳孔变化;查看病人的体位是否舒适,卧位是否正确;查看病人的皮肤有无压疮及坠床和导管脱落的危险;查看病人的饮食及排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对制度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履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住院号(门诊号)两项核对患者身份。
为了确保安全也可另加年龄、性别、床号等信息进一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
一、医嘱查对
(一)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或进行诊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等信息。
(二)执行医吃嘱时,值班护土必须认真阅该医期内容,对有疑问的医期须与医师确认,无误后打印各种执行卡。
(三)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四)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均应签全名。
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
(五)所有医嘱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特殊医嘱须有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六)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确认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完毕,医师要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保留至抢数结束,经两人核实后方可弃去。
二、手术查对(含介入或有创操作)
(一)接手术建者时,手术室人员与病区责任护土要查对科别、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其标志、术前用药、所带的术中用药、病历与资料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等,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
(二)手术前遵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的三方查对。
(三)查对无菌包外信息、包内灭菌指示卡的灭菌情况及手术器械是否符合要求。
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人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进行逐一核查。
使用后将包外信息卡及植入物标签精贴于《手术清点记录单》上。
(四)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术前与缝合前必须由器械和巡回护士双人清点纱布块、纱布垫、纱(棉)球、器械、缝针、线轴数目等;术前清点结束,巡回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性。
术中临时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以同样方法清点、记录。
术毕,再清点复核一次,并签字。
清点物品数目不符时,不得关闭体腔或交接班。
(五)凡病情需要填入体内的纱布、纱条或内植物等应详细记录在《手术清点记录单》上,手术医师或巡回护土确认签字,以便取出时核对。
(六)手术取下的标本,器械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术者在病理标本登记表上签字后专人送检,并与病理科相关人员核对后分别签字。
(七)用药与输血应按要求进行查对。
三、药剂科查对
(一)配方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
(二)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含量、配伍禁忌。
(三)发药时,实行“四查、一交代”:即查对药名、规格、剂量、含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变质。
安瓿针剂有无裂痕、各种标志是否清楚、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检验科查对
(一)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二)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条码、标本数量和质量。
(三)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四)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五)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区、有无审核人员审核。
五、病理科查对
(一)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条码)、标本、固定液。
(二)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三)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四)发报告时,查对科室、病区、姓名。
六、影像科查对
(一)检查时,查对科别、病区、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二)治疗时,查对科别、病区、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三)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患者有无造影剂过敏史。
(四)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区、姓名。
七、其他科室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八、如因未执行本制度所致后果,由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发生医患纠纷者按医院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