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标题: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定义、重要性、实施步骤、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定义1.1 查对制度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医疗工作时,对患者的身份、病史、用药等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的一项管理制度。
1.2 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旨在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3 查对制度包括查对患者信息、查对用药信息、查对医疗器械等内容。
二、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重要性2.1 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2 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规范,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责任感。
2.3 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提升医院的声誉和信誉。
三、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实施步骤3.1 患者信息查对: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信息。
3.2 用药信息查对:核对药品名称、用量、频次、途径等信息。
3.3 医疗器械查对:核对医疗器械的规格、数量、有效期等信息。
四、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常见问题4.1 护理人员工作疏忽,未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和用药信息。
4.2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导致查对工作不够细致和认真。
4.3 医疗器械管理不到位,导致查对制度执行不完善。
五、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改进措施5.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2 定期组织查对制度的演练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3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查对制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语: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惟独加强对该制度的重视和实施,才干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希翼各医院能够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注射室查对制度范文
注射室查对制度范文注射室查对制度是指在注射人员进行注射操作前,对药品、注射器等物品进行核对和确认的一种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注射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注射错误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下面就注射室查对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的内容1.员工要求: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注射技能和相关知识,并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注射物品管理:注射室负责对药品、注射器等进行管理,确保存储和使用符合规定,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药品核对:进行药品核对时,应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效期等信息,并与处方进行比对。
4.注射器核对:对注射器进行核对时,应仔细查看注射器的规格、型号、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等,并与处方进行比对。
5.患者核对:针对每一位接受注射患者,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病历号)进行核对,确保注射的对象准确无误。
6.操作步骤核对:确保工作流程的每一步都经过核对,注射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环节。
二、制度的要求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射室人员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对每一步骤都要按照规范操作,不得擅自变更程序。
2.注射室布局合理:注射室的工作区域应整洁有序,不同种类药品和注射器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3.注射物品储存规范:药品应按照要求储存,防止受潮、受热或与其他物品接触造成污染,注射器要保持清洁,严禁重复使用。
4.注射记录完整:对每一位接受注射患者,注射室人员要准确记录患者信息、注射药品和剂量、注射方式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5.注射物品查对一致:核对时要对照处方或医嘱进行药品、注射器、患者信息等的逐项核对,确保一致无误。
6.唯一操作人员原则:同一位员工负责一位患者的整个注射流程,减少因交接班带来的信息传递错误的可能性。
7.各环节交接规范:因特殊情况需要交接的,交接人员要进行明确的沟通,确保接班人员了解前一位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培训与考核:对注射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注射技能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其操作规范和技能水平符合要求。
1.医院卫生院查对制度汇编(最新版)
1.医院卫生院查对制度汇编(最新版)目录一、目的 (2)二、定义 (2)三、工作原则 (2)四、基本要求与程序 (3)1.开医嘱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
(3)3.处理医嘱及查对者,均须签全名。
(4)6.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经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5.根据体位安置原则,巡回护士协助手术医师安置体位。
(8)5.收费核对:确保收费无误。
(9)7.诊断医师书写报告前信息核对,确保申请单、图像与受 (9)2.生命支持类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悬挂故障提示牌。
(13)2.开餐前在患者床头查对饮食种类与患者的医嘱及病情是否相符。
(14)4.因病情限制食物的患者,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 (14)四、监督管理 (14)一、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与查对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医疗安全。
二、定义1.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3.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医疗质员安全核心制度。
三、工作原则(一)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患者身份确认必须同时至少使用二种身份标识:住院号和姓名,并让患者陈述自已的姓名和核对手腕带(或踝带)。
床号不能作为患者身份确认。
(二)有疑问时应及时澄清。
(三)对需要转科交接的无名氏、儿童、手术、急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及镇静期间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已姓名的患者,请陪同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严格执行患者身份确认。
(四)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查对制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实施具体查对工作的医护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对所执行的查对工作负责解释与落实的义务。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
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护理部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病患的护理工作。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医院护理部需要建立查对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护理部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护理记录查对1.1 确保护理记录准确性: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查对护理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1.2 防止病患信息混淆:在医院护理部,护士可能同时负责多名病患,查对护理记录可以避免病患信息混淆,确保每一个病患都能得到正确的护理。
1.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查对护理记录,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患的病情和护理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病患提供护理服务。
二、药品查对2.1 避免药品错误使用:医院护理部负责给病患提供药物治疗,通过查对药品可以避免药品错误使用,确保病患的用药安全。
2.2 防止药品混淆:在医院药房中,可能存在相似的药品,通过查对药品可以避免药品混淆,确保每一个病患都能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2.3 确保药物配对准确:医院护理部负责将医生开具的药物配对给病患使用,通过查对药品可以确保药物配对的准确性,避免错误。
三、器械查对3.1 防止器械混淆:在医院护理部,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通过查对器械可以避免器械混淆,确保每一个病患都能得到正确的医疗器械使用。
3.2 确保器械消毒安全:医疗器械的消毒是保障病患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查对器械可以确保器械的消毒工作得到正确执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查对器械,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器械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病患的器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患的安全。
四、人员查对4.1 防止人员混淆:在医院护理部,可能存在多名护士同时为病患提供护理,通过查对人员可以避免人员混淆,确保每一个病患都能得到正确的护理服务。
4.2 提高团队协作:通过查对人员,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团队成员的分工和职责,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抽血室制度(查对制度)
抽血室制度(查对制度)
标题:抽血室制度(查对制度)
引言概述:抽血室作为医院重要的一部分,其制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在抽血过程中,查对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抽血室制度中的查对制度。
一、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1.1 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性
1.2 避免混淆患者信息
1.3 防止抽错血管或者抽错血液
二、查对制度的流程
2.1 患者核对
2.2 标本核对
2.3 医生核对
三、查对制度的实施
3.1 建立明确的标本标识规范
3.2 培训医护人员查对制度
3.3 定期检查和评估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查对制度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4.1 人为因素导致的查对失误
4.2 设备故障引起的查对问题
4.3 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
五、查对制度的效果评估
5.1 减少抽错血导致的医疗事故
5.2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5.3 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
总结:查对制度是抽血室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严格执行对医院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该重视查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改进,以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医疗管理制度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医疗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5、医院要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
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相结合,并纳入医院评审。
1、医务科要加强与各质量管理小组的联系,到科室了解医疗质量问题,检查督促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
2、为确保医疗质量,抓好下列重点:(1)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如查房制度、危急重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门诊首诊负责制、查对制度、值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制度等。
(2)完善和落实各项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
(3)危重患者的抢救。
(4)新医师和进修医师培训。
(5)节假日、下班时间危重患者的抢救。
3、重视和做好严重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调查、讨论、总结与改进措施的落实。
4、每月审阅分析统计室的质量管理信息统计资料。
5、科室通过落实重点制度,加强对日常工作的质量控制,检查和督促,并认真作好记录,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要总结分析本科医疗质量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6、科室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三基”学习、培训和考核。
7、各科结合实际,每年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改进。
8、每半年至一年组织全院性医疗质量交叉检查,主要检查病历、处方、检验申请、报告单、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差错事故纠纷、规章制度的健全及落实、主要医疗指标完成情况。
9、对高质量或质量缺陷、差错事故的典型事例进行解剖分析,给予表扬或批评,并以正反两面典型教育全体医务人员,树立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观念。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目录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目录第一章医疗规章制度第一节共同制度一、请示报告制度··1二、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1三、院总值班制度··2四、消毒隔离制度··2五、处方制度··3六、查对制度··4第二节医疗行政管理制度一、行政会议制度··7二、医务科工作制度··9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9四、医疗经费管理··10五、院领导深入科室制度··10第三节医疗信息工作制度一、医疗登记、统计制度··10二、病案管理制度··11三、医学图书管理制度··11第四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2二、医院传染源管理制度··13三、医疗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3四、抗生素使用制度··14第五节科室工作制度一、门诊工作制度··15二、挂号室工作制度··15三、住院处工作制度··16四、观察室工作制度··16第六节临床工作制一、检诊制度··17二、病历书写制度··17三、医嘱制度··19四、查房制度··19五、会诊制度··20六、病例讨论制度··21七、中医工作制度··22八、麻醉工作制度··22九、手术室工作制度··23第七节护理工作制度一、护理部工作制度··24二、护理值班制度··24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25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25五、分级护理制度··26六、责任护理制度··26七、病房管理制度··26八、病人转院转科制度··27九、病人出入院制度··27十、治疗室工作制度··28十一、换药室工作制度··29第八节医技科工作制度一、检验科工作制度··29二、放射科工作制度··30三、超声检查工作制度··31四、心电图检查工作制度··31第九节药品器材供应管理工作制度一、药剂科工作··32二、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35三、麻醉药品、毒性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制度··36四、供应室工作制度··38第二章医院其他方面工作制度第一节行政管理制度一、院办公室工作制度··40二、信访接待制度··40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措施··40四、医德医风考核办法··41五、社会监督制度··42六、职工考勤管理制度··42七、传达门卫制度··43第二节医院人事工作制度第三节后勤工作制度一、总务科工作制度··44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44三、各种耗材审批请领制度··45四、职工食堂管理制度··45五、汽车司机管理制度··46六、安全保卫制度··46第四节医院财务工作制度一、财务科工作制度··47二、财务管理规定··47三、门诊收费处工作制度··49四、门诊病人退费规定··49第三章医院各级人员工作职责第一节院级委员会职责一、院务委员会职责··50二、学术指导委员会职责··50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51四、药品管理委员会职责··51五、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职责··51六、安全和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52第二节行政管理人员职责一、院长职责··52二、业务副院长职责··53三、院办公室主任职责··53四、医务科科长职责··54五、护理部主任职责··54六、人事科长职责··55七、财务科长职责··55八、总务科科长职责··56第三节门诊部人员职责一、门诊部主任职责··56二、门诊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57三、门诊部主治医师职责··57四、门诊部医师职责··57五、门诊部护士长职责··58六、门诊部护师(士)职责·58七、导诊人员工作职责·59八、门诊挂号工作人员职责··59第四节临床科人员职责一、临床科主任职责··60二、临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60三、临床科主治医师职责··60四、临床科住院医师职责··61五、临床科护士长职责··61六、临床科护师(士)职责·62七、麻醉科医师职责··62八、手术室护士长职责··63九、手术室护师(士)职责·63第五节医技科人员职责一、检验科主任职责··64二、检验科技师(士)工作职责··64三、放射科医师的职责··65四、功能科技师(医师)职责·65五、药剂科主任职责··65六、药剂师(中西药)职责·66七、消毒供应室护士长职责··66八、消毒供应室护士职责·67第六节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一、会计工作职责··67二、出纳员职责··68三、门诊收费员职责··68四、住院处会计职责··69第七节后勤人员职责一、保管员职责··69二、电工职责··70三、职工食堂炊事员职责··70四、汽车司机职责··70五、门卫保安人员职责··71。
病区查对管理制度
病区查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病区医疗质量安全,规范医疗工作程序,减少医疗差错,增强病区医疗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本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病房。
三、职责分工1. 病区护士长负责全病区查对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导工作,有关医疗文件制度的宣传与解释,并做好查对工作的统计、考核工作。
2. 护士长负责指导病区护士查对工作,每日对查对结果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不良现象。
3. 住院病人和家属有义务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查对工作。
四、查对对象查对对象:各科室、病房护士站护士、医生、住院病人、门诊病人。
五、查对内容1. 医疗器械:查对各类医疗器械无损坏,消毒齐全。
2. 药品:查对各类药品的有效期,保质期,守质保持规范。
3. 正确用药:了解病人实际用药情况,保证用药的正确性。
4. 病人住院礼仪:指导病人守院规章制度,病人出院衣物、贵重物品是否齐全,清楚病人家属离院程序和住院护理费用支付情况。
5. 患者饮食:查对病人饮食制度,保证饮食质量和量足够。
6. 住院医嘱:查对病人医嘱的合理性,执行情况的规范性。
7. 病人用血:查对病人血液输血的品种、数量、时间。
六、查对操作1. 护士查对工作要亲自指导新进工作人员学会查对操作,以确保工作质量。
2. 查对工作由护士总结查对情况,查对结果填入查对记录表格,并加盖护士章。
3. 护士站长定时使用不同时间(经常在凌晨进行)和不同的方式(突击检查、全面巡查)进行查对,以提高认真程度。
4. 每周由临床护士站长、医生对查对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5. 护士站发现问题后必须及时处理,并向护士长报告,责令当事人进行整改。
七、查对记录查对记录由查对所有相关工作内容的护士按规定时间进行填写,并应严格按规定时间和方式上交护士站长。
八、查对统计每月底,病区护士长对全病区查对数据汇总统计,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及时进行反馈。
九、查对考核每季度由病区护士长组织全病区人员进行查对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评比,设立先进个人奖励。
查对制度(医院管理制度汇编)
查对制度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履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
(一)、医嘱查对1、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或进行诊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等信息。
2、执行医嘱时,值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对有疑问的医嘱须与医师确认,无误后打印各种执行卡。
3、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4、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均应签全名。
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
5、所有医嘱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特殊医嘱须有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6、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确认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完毕,医师要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保留至抢救结束,经两人核实后方可弃去。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1、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注意有效期和批号,溶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等(须在振动后观察)。
如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疑问、标签不清者,一律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口服药应协助患者服用后,方可离开。
5、致过敏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等,给药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检查皮试结果,皮试阴性方可应用;如皮试阳性,禁止应用,并在病历牌、腕带予以标识。
对于存在个体差异,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也必须在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例如:磺胺类药物等。
使用毒麻、精神类及高危药品时,要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各个环节进行核对和确认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医疗用品查对1.1 医疗用品采购: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疗用品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用品符合质量标准和患者需求。
1.2 入库查对:医院应对入库的医疗用品进行查对,核实数量、规格和有效期等信息,防止因用品错误或者过期使用而引起风险。
1.3 科室发放:医院应建立科室发放制度,确保医疗用品按照医嘱和患者需求正确发放,避免患者因用品错误而受到伤害。
二、医嘱查对2.1 开立医嘱:医院应规范医嘱开立流程,确保医嘱内容准确无误,并与患者的病情相符。
2.2 审核医嘱: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医嘱审核岗位,对医嘱进行审核,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等,避免因医嘱错误而导致患者安全风险。
2.3 执行医嘱:医院应建立医嘱执行制度,确保医嘱按照规定的时间、剂量和途径执行,避免因执行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三、手术查对3.1 手术安全核查:医院应在手术前进行手术安全核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等,避免因手术错误而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3.2 手术器械查对:医院应对手术器械进行查对,确保器械的完整性、清洁度和适合性,避免因器械错误而对手术质量产生影响。
3.3 手术记录查对:医院应建立手术记录查对制度,核对手术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后续的医疗评估和患者随访。
四、药品查对4.1 药品配药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配药查对制度,确保药品配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药品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4.2 药品给药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给药查对制度,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剂量和给药途径等,避免因给药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4.3 药品存储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存储查对制度,核对药品的存储条件、有效期和标签信息等,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查对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医疗错误和提高医疗质量。
本文将从医院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步骤、应用范围、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查对制度的重要性1.1 提高医疗质量医院查对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医疗错误和病人误诊,提高医疗质量。
1.2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查对制度可以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3 建立医疗信任医院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提升医院的声誉。
二、医院查对制度的实施步骤2.1 制定查对标准医院应该根据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查对标准和流程。
2.2 培训医护人员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查对制度。
2.3 定期检查和评估医院应该定期对查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医院查对制度的应用范围3.1 手术室手术室是医疗错误和事故频发的地方,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尤为重要。
3.2 药品管理医院药房和药品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3 医疗器械使用医院应该对医疗器械的使用进行严格查对,避免因器械问题导致医疗事故。
四、医院查对制度的优势4.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疏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4.2 降低医疗成本避免医疗事故可以减少医疗赔偿和诉讼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4.3 增加患者满意度医院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忠诚度。
五、医院查对制度的不足5.1 人为因素医护人员的疏忽和疲劳可能导致查对制度的不严格执行。
5.2 制度不完善有些医院的查对制度可能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处,需要不断改进。
5.3 资源不足医院查对制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有些医院可能因为资源不足而无法完全执行。
结语:医院查对制度对医院管理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医院应该重视并不断完善查对制度,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医院查对制度范文
医院查对制度范文医院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因此医院的管理制度对于医疗质量、医患关系以及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医院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并从医院查对制度的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医院查对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查对制度能够保障医疗质量。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的操作和决策往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制定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其二,查对制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一直是医疗行业亟待改善的问题之一、医院作为医患交流的重要场所,查对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例如,通过查对患者身份信息和治疗方案,可以避免因为患者信息混乱或治疗方案错误而引发的不满和纷争,减少医患矛盾,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进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其三,医院查对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大量的流程、数据和信息的处理,严重依赖于各项制度的规范执行。
在医院查对制度的指导下,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统一性和标准性,规范医院内部各项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
其四,医院查对制度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医院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而查对制度可以一方面帮助医院规范和优化内部流程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查对制度可以避免医院内部信息混乱和失误,提高医院内部的协同效率,从而推动医院的良性发展。
至于医院查对制度的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查对制度框架,定义查对的范围和流程。
查对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患者信息、医嘱与执行、药品和治疗器械的配发和使用、医疗操作过程等。
其次,医院需要制定具体的查对操作细则,包括查对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等。
例如,患者信息的查对可以在患者住院时、手术前后以及转科或出院时进行;医嘱与执行的查对可以在医生开具医嘱后,护士执行之前进行;药品和治疗器械的配发和使用的查对可以在发放和使用之前进行。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和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使患者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和持续性。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患者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1. 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患者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组织架构,设立患者安全管理委员会或者专门机构,明确负责患者安全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并建立患者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患者安全管理的全职或兼职负责人员,明确其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保证患者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患者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文件、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工作标准、应急预案等,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标准化操作和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的制度,明确患者安全事件的分类、报告、处理、追踪和评估程序,保证患者安全事件的及时和有效处理。
三、患者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开展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存在的患者安全风险和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安全管理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评估标准和指标,评估医疗质量状况,发现医疗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改进。
四、患者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估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制定患者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计划和评估标准,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管理的考核评估制度,根据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估,激励先进,惩罚不良,提高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医疗管理制度汇编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汇编西屯镇卫生院首诊负责制度1.患者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2.诊断为非本科疾患,及时转至其它科室诊疗.若属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患者,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坚决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患者。
3。
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须按时会诊,执行医院会诊制度。
会诊意见必须向邀请科室医师书面交待。
4.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并同意。
被邀科室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会诊。
5。
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
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协调解决,不得推诿。
6.复合伤或涉及多科室的危重患者抢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所有的有关科室须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协同抢救,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
各科室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7。
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须先抢救,同时由患者陪同人员办理挂号和交费等手续,不得因强调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8。
首诊医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前不得转院,因医院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需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亲自察看病情,决定是否可以转院,对需要转院而病情允许转院的患者,须由责任医师(必要时由医疗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先与接收医院联系,对病情记录、途中注意事项、护送等均须作好交代和妥善安排.9.首诊医师应当对患者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记备查。
10。
凡在接诊、诊治、抢救患者或转院过程中未执行上述规定、推诿患者者,要追究首诊医师、当事人和科室的责任.会诊制度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及时使患者得到优质的诊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一、遇有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1.疑难病例一周内不能确诊者;2.危重病例,需要相关科室协助治疗者;3。
对治疗反应不佳,效果不满意者;4。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目录
医院管理制度汇编目录医院管理制度汇编目录第一章医疗规章制度第一节共同制度1.请示报告制度2.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3.院总值班制度4.消毒隔离制度5.处方制度6.查对制度第二节医疗行政管理制度1.行政会议制度2.医务科工作制度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4.医疗经费管理制度5.院领导深入科室制度第三节医疗信息工作制度1.医疗登记、统计制度2.病案管理制度3.医学图书管理制度第四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医院传染源管理制度3.医疗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抗生素使用制度第五节科室工作制度以上是本医院的医疗规章制度,包括共同制度、医疗行政管理制度、医疗信息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和科室工作制度。
其中,共同制度包括请示报告制度、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院总值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处方制度和查对制度。
这些制度是医院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定,旨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疗行政管理制度包括行政会议制度、医务科工作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经费管理制度和院领导深入科室制度。
这些制度规定了医院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医疗信息工作制度包括医疗登记、统计制度、病案管理制度和医学图书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信息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传染源管理制度、医疗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抗生素使用制度。
这些制度是保障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重要手段,对于医院的公共卫生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科室工作制度是医院各科室的具体管理规定,包括科室工作流程、医疗服务标准等。
这些制度是医院各科室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总之,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营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医院应该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一、门诊工作制度门诊工作制度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门诊部门的工作制度包括医生的诊疗流程、护士的护理流程、挂号和收费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对制度(医院管理制度汇
编)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查对制度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履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
(一)、医嘱查对
1、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或进行诊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等信息。
2、执行医嘱时,值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对有疑问的医嘱须与医师确认,无误后打印各种执行卡。
3、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4、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均应签全名。
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
5、所有医嘱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特殊医嘱须有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6、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确认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完毕,医师要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保留至抢救结束,经两人核实后方可弃去。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
1、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注意有效期和批号,溶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等(须在振动后观察)。
如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疑问、标签不清者,一律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口服药应协助患者服用后,方可离开。
5、致过敏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等,给药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检查皮试结果,皮试阴性方可应用;如皮试阳性,禁止应用,并在病历牌、腕带予以标识。
对于存在个体差异,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也必须在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例如:磺胺类药物等。
使用毒麻、精神类及高危药品时,要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6、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必须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7、发药、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
1、血样采集查对
(1)采血前须确认患者信息,将专用标签贴于试管。
(2)医护人员持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等信息。
2、输血查对
(1)输血前,检查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记录单)共同到病人床旁确认受血者,并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核对供血者编号、血液成分、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等。
(3)输血后,再次核对医嘱及输血信息,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24小时。
(四)、门诊治疗前查对
1、拔牙前,要仔细查对牙位,区分左右,鉴别乳牙和恒牙,避免拔错牙。
2、其他科室在治疗前应仔细核对牙位,避免治错牙。
(五)、手术查对
1、接手术患者时,手术室人员与病区责任护士要查对科别、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其标志、术前用药、所带的术中用药、病历与资料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等,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
2、手术前遵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的三方查对。
3、查对无菌包外信息、包内灭菌指示卡的灭菌情况及手术器械是否符合要求。
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进行逐一核查。
使用后将包外信息卡及植入物标签粘贴于《手术清点记录单》上。
4、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术前与缝合前必须由器械和巡回护士双人清点纱布块、纱布垫、纱(棉)球、器械、缝针、线轴数目等;术前清点结束,巡回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性。
术中临时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以同样方法清点、记录。
术毕,再清点复核一次,并签字。
清点物品数目不符时,不得关闭体腔或交接班。
5、凡病情需要填入体内的纱布、纱条或内植物等应详细记录在《手术清点记录单》上,手术医师确认签字,以便取出时核对。
6、手术取下的标本,器械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术者在病理标本登记表上签字后专人送检。
(六)、供应室查对
1、回收后的器械物品:双人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及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时间、浸泡消毒时间。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干燥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载方法是否正确;灭菌方法的选择是否准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
植入物及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检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无菌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检测合格报告、有效期、包装的完好性。
(七)、药房查对
1、配方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
2、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含量、配伍禁忌。
3、发药时,实行“四查、一交代”:即查对药名、规格、剂量、含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变质。
安瓿针剂有无裂痕、各种标志是否清楚、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
(八)、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条码、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区、有无审核人员审核。
(九)、影像科查对
1、检查时,查对科别、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姓名。
(十)、如因未执行本制度所致后果,由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发生医患纠纷者按医院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