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教育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为什么缺乏责任心。
3、通过此次学习,让家长学会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方法]
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家长兴趣: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说过:“高度的责任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点。”由此可见,责任心对于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有着多么重要的关系。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今天,我就和家长一起学习《牵手两代》第六册家长课程中的第六讲——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二、教师引导家长认识: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
什么是责任心呢?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催化和促进作用。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即使再聪明,再有知识,再有能力,长大后也难以成才,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关系到将来孩子的命运,决定着孩子人生的大事。然而,从不少统计资料和现实情况来看,时下孩子的责任心却普遍存在弱化的问题,不由得令人十分担忧。
三、剖析案例:
(一)案例一:早饭,妈妈没有给我买肉加馍。
1、播放案例一的情景对话,家长边听边思考。
2、谈话:看了上面的案例,听了母女两个的情景对话,您有什么看法?如果您就是那位母亲,您的心情如何呢?
3、引导家长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情景中的一幕,看了真让人心酸。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爱和心血,却没有得到孩子最起码的体谅。面对这样的孩子,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会心酸难过的。在难过之余,作为家长,作为母亲,我们是不是应该花点时间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缺少爱的行为,是不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播撒下爱的种子呢?
5、家长交流孩子缺乏爱心的原因。
6、教师总结:一位专家说:“孩子的心就是一块空地,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长什么样的庄稼。”作为母亲,作为家长,在全心全意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要让孩子在沐浴爱的同时去细心体会爱,感受爱,使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培养起一颗感恩的心。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是不会知恩图报的。所以,当孩子不懂疼爱父母时,父母要及时寻找原因,帮孩子赶快补上爱的教育这一课。
7、专家的建议: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培养。做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批评要巧妙不落痕迹。
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伤心时,父母绝不要把自私、冷酷等字眼加到孩子身上。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盲目地批评,因为你的错误批评会在他心灵中形成一生的痕迹。”许多时候小孩子的冷漠并不是故意的,而且也不知道这样会伤了父母的心。当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疼爱之后,自然会对自己的言行产生内疚感。因此,父母应巧妙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不落痕迹的批评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故事中的妈妈就巧妙的运用一篇文章唤醒了孩子沉睡的爱,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值得大家学习。
(2)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的心宛如一块处女地,父母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做父母的应从小就在孩子的心中播撒爱的种子,让孩子学会感受爱——理解爱——感激爱——产生爱——给予爱。并以身作则,关爱尊敬老人,做好孩子的榜样。正所谓身教甚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父母做好了孩子的榜样,相信爱也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3)父母要有让孩子回报的意识。
父母往往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对孩子的爱只知道给予,而不求回报,这样,会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唯我自尊,不懂得体谅父母和关心他人,形成“爱的麻痹和缺失症”。父母可以不图孩子的回报,但却必须培养起孩子回报父母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建立不仅对父母的幸福非常重要,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也至关重要。只要父母帮助孩子建立起知恩图报的思想,那么在家庭中就必然会建立起和谐温暖的亲子关系,在社会中必然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是相当关键的。
(4)让孩子帮自己做点事。
父母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建立起爸爸妈妈需要他做点事情的意识。有首儿歌“妈妈回来了,上班真辛苦,乖乖孩儿快过来,给我捶捶腰和腿,爸爸妈妈都爱你……”儿歌中的这对父母就做的很好,下班回家后,让孩子做点拿拿拖鞋、递递报纸这样的小事,久而久之就培养起了孩子关爱父母的意识和行为。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很小就不去做,要知道,孩子的心灵都是在一件件小事中丰富和成长起来的。当孩子对父母表达出关爱时,父母应立即给予孩子鼓励,并愉快地享受孩子给予的爱,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体会付出爱的快乐。
(5)学会和孩子分享。
家长要及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快乐与忧虑,让孩子一起与自己分享,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生活中来,这样更容易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也更容易及时让孩子了解父母。让孩子分享父母的悲与喜,劳与累,可以让孩子学会更加关爱父母。
(二)案例二:坏了,我又忘记带书了。
1、情景演示:坏了,我又忘记带书了(请一位家长扮演对话中的妈妈,一位家长扮演孩子)
2、互动交流:
(1)听了母子两个的对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你的孩子有没有忘记过带学习用品或者其它物品?
(3)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丢三落四是许多孩子的通病,忘记带学习用品等是常有的事。孩子的丢三落四,让家长不胜其烦。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想办法及时给孩子送过去是大部分家长的做法。殊不知,这样做恰恰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作为父母,应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加以改正,帮助孩子克服这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4、专家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做为家长,要先了解孩子出现丢三落四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粗枝大叶,有的谨小慎微;有的一时兴起,有的有条不紊。属于前者的孩子做事不够细心,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
(2)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做事马虎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