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改革中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理念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在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从新理念、新教学和新课改三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和改革。
新理念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提出新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不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教育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
传统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现在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育的目标需要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教育的内容也需要进行更新。
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而现在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内容和能力培养。
教育的内容需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加注重把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而现在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
教育的方法需要更加灵活、个性化,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
新教学新教学是新理念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改变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在新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需要改变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而现在的新教学理念更强调多元化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发展情况。
需要改变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而现在的新教学理念更强调多种教学资源的结合。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一、新理念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新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新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理念还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
新的理念还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学会尊重自然,珍爱生命。
新理念还注重全球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具有被全球社会所需求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新教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教学方式。
新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学更加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学强调社会化教学和情境化教学,积极创建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新教学还倡导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倡导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还注重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新课改新理念和新教学需要通过新的课程改革来得到实现。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和革新,从教育改革到课程改革,从教学方法到评价体系,都在向着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前进。
新理念、新教学和新课改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新理念、新教学和新课改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新理念,拥抱未来新理念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指的是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教育发展思维。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正在变得更加注重轻松、快乐与知识的结合,倡导让学校成为一个教育过程与个体发展高度融合的场所。
新理念也要求教育应该以全球化、多元文化和技术革新为背景,并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带给中国教育更富活力的氛围,在教育改革中推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新教学,让学生更活跃新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新教学方法强调探索与实践,是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为积极地学习者。
新教学还倡导个性化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更容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新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并且通过实践与探究,逐步提高各项能力,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与人生规划。
三、新课改,实现课程均衡新课改是指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与改革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与学生发展的要求。
新课改的一大要求是“均衡”,即要求把“科学、艺术和人文”三大领域的关注分布到所有的学科中,避免过度侧重某一个学科的情形。
新课改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系统完整,而且通过引入更多的跨学科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好地认知和实践,提高自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同时,新课改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综上所述,新理念、新教学和新课改这三个新的教育途径都在校园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带给学生和教师们更加丰富、全面的教育体验。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2019年,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正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理念、新教学和新课改的相关内容。
一、新理念新理念指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是对过去教育模式的改善与升级。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教育体制,更好地培养时代需要的“全人类”是新理念的核心内容。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当前,区别于20世纪教育的重点是将学生塑造成符合国家需求的工具人,现在教育则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较为主流的做法是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思考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树立起对知识的积极态度。
其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由此提出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使学生从小就注重自身修养和知识运用。
全面素质教育主张以人为本,突破传统教育,塑造成更全面、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最后,要把人文关怀纳入新理念中,让教育变得更接地气。
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学生单纯能够将知识掌握牢固,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和关注社会现象及问题,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新教学新教学是指基于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教学不仅强调教育内容的更新,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塑造出更加灵活、自由的教育氛围。
这样的学习氛围应是宽松而自由,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勇于发表观点。
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分享给其他人,找到人生的方向,之后通过实践再次加深理解和认识。
其次,要强调实用性,提高教育效益。
以现实问题或需求为教育基础,此整个教育过程为针对实践考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自身,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的要求。
最后,注重知识与技术的渗透。
科技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标签之一。
学生也应该是科技与知识的买家。
新教育除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更强调技术如何与知识融合,结合现实,产生更多的价值。
当今的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当今的教育新理念有哪些?什么是“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在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缺乏对理论内涵的学习和把握,是影响和制约广大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与它先进的教育理念直接关联,所以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是我们亟待要解决的方面。
其实现代教育理念涵盖面很大,能将其汇总罗列清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为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只能将专家们提到的或在有关材料上出现的以及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意在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教育观1、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必须全面适度,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2、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
3、教育的追求: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6、教育就是服务,教学就是交往,课程就是生活,合作就是发展,学习就是生存。
7、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教师观8、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个成熟的高素质教师。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9、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10、不称职的教师授人以鱼,而优秀的教师授人以渔。
11、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5个新观念
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5个新观念
现代教育改革的5个新观念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5个新观念开始在教育界引起了讨论。
这些新观念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效果。
这5个新观念包括:跨学科研究策略、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研究、能力导向和技能导向教学。
第一个新观念是跨学科研究策略,即将多科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效率。
第二个新观念是多媒体技术教学,即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如计算机软件、数字影像、动画、音频等,使教学更加有趣、更具吸引力。
第三个新观念是活动研究,这是一种以活动为主的研究方式,它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第四个新观念是能力导向和技能导向教学。
能力导向教学是针对特定能力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而技能导向教学则是把技能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系列技能,以便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最后,第五个新观念是参与式研究,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好地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现代教育改革的5个新观念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教育环境。
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在教育改革中推行这5个新观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
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
今天就围绕“新课改基本理念”、“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和“如何做到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这三方面和各位同仁进行共同学习。
一、新课改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1. 学生中心: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和动力。
学生中心: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终身研究: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终身研究的能力。
这包括培养研究技能、批判思维和自主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和技术需求。
终身学习: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习技能、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和技术需求。
3. 多元发展: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多元发展: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4. 国际视野: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使他们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国际视野: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使他们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5. 教育创新: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鼓励教育创新。
这包括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和课程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教育创新: 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鼓励教育创新。
这包括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和课程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通过贯彻这些核心理念,教育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机会,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潜力的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一般性概述,并不具体引用任何不可确认的内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新理念,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新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为中心,促进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新课改,是指针对传统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推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全面创新。
新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维,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
新理念主张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这需要教师具备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和关爱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
新教学是新理念的具体实施过程,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新教学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新教学强调学生的体验和互动,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对中国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中国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求知欲。
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更加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推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要实现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的目标,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条件差距较大,需要加强资源配置和投入。
改变传统教师教学方式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这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和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的推行需要改变不同部门和层级的管理方式,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中,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下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新课程是当前国家推广的一种全新课程模式,在新课程中,学科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为中心,逐步形成综合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启发思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育者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新理念是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教育者要像引导儿童学习语言一样,引导学生习得知识和文化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新理念要求教育者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和成就提供科学依据。
新教学模式是实现新理念和新课程的有效手段,其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针对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探索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彼此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信息技术教学是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整合学科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的可视化和可交互性。
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深刻反映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学模式既需教育者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也需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的挖掘,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目标。
新课标新方向新思维
新课标新方向新思维新课标新方向新思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包含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思维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新课标指的是新版教育课程标准,新方向指的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思维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具备的创新思维方式。
新课标新方向新思维的推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新课标的出台使得教育的发展从内容、方法到思维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新方向指的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而新方向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方向要求教育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新方向注重实践教学和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思维是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具备的创新思维方式。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记忆和传统的思考方式,而新思维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新思维要求学生具备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思维强调学生要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合作和善于创新。
新课标新方向新思维的推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新课标,能够促使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新方向要求将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新思维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标新方向新思维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应该积极拥抱新课标、新方向和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新课程改革八个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八个新理念新课程改革八个新理念1、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2、树立“课程是生活、是经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新的课程观。
3、树立“教学是交往”、“教学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按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知识,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课程标准比教材更重要”的新的教学观。
4、树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的新的教师观。
5、树立“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知识不仅是掌握,更重要的是变成能力,转化为经济财富”的新的质量观。
6、树立“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才能生存、学习创造未来”终身学习的新的学习观。
7、树立人才层次化、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新的人才观。
8、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让考试成为学生成功的一次体验,是个性发展的一次展示,是潜能开发的一次展现”的新的课程评价观。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I、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
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改革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教育理念,以及它们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关于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新课程改革不仅注重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新教育理念的内涵新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教育理念倡导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
新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参与各种项目、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性。
新教育理念的引入,使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改革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愿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理念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维.新操作
新课改.新理念.新思维.新操作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集体研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竟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竟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竟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
教学中如何开展“集体研究式学习”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更新观念是根本。
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但总跳不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出题你做题”的怪圈,问题就在于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所谓的“主动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教育观念,首要的是学生观。
在整个教学教程中,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带着焦虑、畏惧甚至厌恶的情绪学习,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是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探索研究新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年国庆节,我们外语分校一年级有50 名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需要买一些红绸做红领巾,如果让你当采购员,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有的取下自己的红领巾测量、讨论,有的目测、估计,最后把问题归结为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我接着引导: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数学家,利用手边的学具,自己拼一拼,小组同学可以讨论,看谁能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是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
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推动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一、新理念新理念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教育理念也必须不断更新。
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而新的教育理念应该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在新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应该成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主体。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解决问题。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理念也要求教育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理念也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开放式教学和多样化评价,让教育更加科学、有效和智能化。
新理念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动力源,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二、新教学新教学是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方式。
新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以新教学来实现。
新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互动性,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新教学下,教师需要更多地发挥引导者和启发者的作用,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也需要更多地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教室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是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和思维发展的空间。
新教学也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创新。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正在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的话题。
新课程,是指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构建和实施的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不是简单的课程调整和修订,而是对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彻底变革和创新。
新课程倡导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参与,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实践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理念,是指在新课程框架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新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破和超越,是对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新理念强调育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提倡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
新理念追求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倡导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的提出和实践,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升。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倡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
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强调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和多元化发展,倡导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这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综合发展,关注教育的公平和效益,推动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思想
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思想教师不能不知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模式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模式你知多少?(一)世界教育的五大趋势是指——1、教育终身化。
终生教育原则普遍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在70 年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中,日本最先提出终生教育为教改前景,“必须建立以向终生学习体系过渡为主轴的新教育体系。
”日本面向 21 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终生学习的社会”。
1991 年4 月18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发布的《美国2000 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生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的运动。
2、教育民主化。
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
包含三层含义:一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二指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三指学校的个性特色。
3、教育以人为本、面向世界。
传统的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
课程的组织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
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在各种观点、观念相互冲撞、融合的过程中寻求一致或理解。
4、教育信息化。
全球涌动的数字化教育浪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巨浪澎湃。
在美国,自前总统克林顿1992 年上任之后,就实施了多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
据美国教育部2000 年 2 月 16 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中小学日益重视以多媒体电脑和因特网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方法,100% 的中小学上网,是从小学到大学实行“人、机、路、网”成片的唯一国家。
表现方式主要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师生关系的教育价值定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本质等问题的大讨论,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对现实师生关系的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布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曾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1:107]朱小蔓教授认为,怎样来改变师生关系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可能在未来,一个教师能否建构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他做好教育的根本点。无论是理论定位,还是现实状态,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传统教育学先行假设师生不平等,即将学生统一假设为一类无知或少知的人、不成熟的人、需要教育的人,换言之,学生是“客体”;将教师统一假定为知识渊博的人、值得尊敬的人,即“主导”。这样,在理论上,教师被认定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执行者、家长的代理人等,与此相对,学生就是接受者、被领导者、被教育者、纪律的遵守者、被监护者等。而这样的假设又牢牢地注入了世人的观念中,教师自有一种“威严感”、“神圣感”和“使命感”。教师对学生具有许多特权,突出表现为“灌”和“管”。所以现实的师生关系经常是,教师提出要求、任务,学生服从要求,执行任务;学生品行优劣、学习好坏、进步快慢等基本上由教师决定等。师生之间,更多的不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学生,而是学生要努力地去理解教师,如理解教师的“一片好心”、“良苦用心”,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等;当观点、看法、做法等不一致,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如何、如何,而反观自身的少;教师不是围绕着学生“转”,而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学生练就了一套对教师“察颜观色”及“随之而动”的“本领”。如若教师对学生做出一种施舍性的“平等”姿态,给出一种礼节性的平等待遇,学生则应该努力看出教师的“平易近人”的修养境界,感恩教师的礼遇,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否则,学生便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2]这种师生关系的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其形成既是自笛卡儿以来的机械论世界观的产物,也混杂着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思想。与此相对应的是简单的、确定性的和叠加性的线性思维方式。在这样的关系中,师生多表现为“工具”性存在,即教师是知识传播器 ,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知识、能力、品质等是“单向性”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 ;即使在孔子时代就已深刻意识到的“教学相长”之思想 ,也难有一席之地。“控制”意识无时不在 ,教师的权威、特权是控制的有效资本 ,所以教师的威严、特权几乎无时无刻不笼罩在教师和学生的上空。因而即便是优秀教师 ,虽尽心尽力为学生 ,但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教育者身份 ;即便是师生“和睦相处” ,可以说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师“放下架子”而为之的。似乎教师“决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和学生都难以做人。从根本上说 ,若跳不出传统的教育框架 ,无论怎样认识师生关系 ,都难以逃出主、客二分的线性思维怪圈 ;师生之间也就难以有真正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教育理论与实践向本真的人回归 ,培养学生主体性也就难以实现。二、交往视界下师生关系的哲学透析伴随着人的回归 ,人的主体性、独立性、生成性等观念的出现 ,教育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即无论是理念上 ,还是实践上 ,都开始从“无人”的教育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上来。这种转变反映在师生关系上 ,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客关系 ,变为现代教育中的主—主关系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建立交往的师生关系。在此 ,交往具有其特定含义 ,是特指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内涵。从语义来看 ,交往是指相互往来、沟通、交流。它的泛义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 ,目的明确的、目的含混的和无目的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往来、沟通或交流。作为这种意义上的交往 ,从熵理论的角度看 ,是一切生命的内在需要。因为生命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物质H和能量的交换 ,“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 ,它不仅能与外界交换能量 ,而且也能交换物质。只要生命还未终止 ,那么 ,生命系统就不会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意味着死亡”[3 ] 。但如果笼统地这样谈交往 ,就好似笼统地谈生命一样 ,无从区分人的生命与它物的生命。严格说来 ,人与人的交往同人与物、物与物的交往有着质的区别。然而 ,在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于 1 981年写成的巨著《交往行动理论》问世之前 ,人类对此的认识并不那么清楚 ,尤其是在唯科学主义的时代。那么 ,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呢 ?哈贝马斯曾明确指出 :“研究交往问题 ,在哲学层面 ,必须从相互关系入手。由于这种相互关系是指不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必须求助于未受干扰的主体之间的经验 ,通过考察不同的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的过程 ,包括相互理解所需要的媒介和背景。”[4:179] “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 ,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 ,是单向的 ,因此不能称为相互关系。”[4:180 -183 ] 基于此 ,我们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 ,即交往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所谓真正的人 ,是相对于物化了的人而言的。始于 1 7世纪 ,盛行于 1 9世纪和 2 0世纪上半叶的机械论世界观主宰的人类社会 ,将一切都视为机器 ,人也不例外。人在人的社会“失落”了 ,沦为了经济、科技、政治等社会各构成要素的工具。人的物化所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使今天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濒于危机的困境。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直接针对的正是把一切东西 ,包括人在内的全都当做物的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思想与现实。这样 ,解蔽被物化的人 ,还以本真的人则是实现交往的前提。也就是说 ,交往中的人都是本真的、平等的、自由的、开放的。师生交往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人的生命历程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展现的。既往我们将人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劳动实践和生活实践两大部分 ,而把交往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 ,从其中划分出来 ,则是哈贝马斯的一大贡献。哈贝马斯理论的核心主张是道德观、实践知识、交往行动和协调行动。因而他强调以语言为媒介的对话 ,认为只要我们凭借对话 ,即完全依靠交往行动 ,那么我们就具有确定无疑的前提 ,这样就可能产生从来未有的一致 ,至少可以产生内在的一致 ;能够摒弃错误的主张 ,获得正确的主张 ,获得正确的规范。所以 ,这种交往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对话 ,强调的是理解和一致。师生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 ,通过对话 ,使彼此沟通、交换生命、生活经验 ,来理解社会和人生 ,现实和未来 ,自己和他人等 ,并产生一定的共识 ;对话也是教育情景 ,在对话中 ,教师和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 ,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 ,因此 ,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狭义的语言谈话 ,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 ,是对“双方”的倾听。对话是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5]师生交往关系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新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单方向的教师教育学生教师设计活动 ,学生被动接受 ,而是一种共同的、互动的、双向的活动与作用。教师的世界向学生开放 ,学生的世界也同样向教师开放。在相互的开放中 ,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但这并不取消师生各自的角色责任。小威廉姆·多尔从后现代的视角切入 ,认为“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 ,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并借舍恩之语 ,描述了新的师生关系的突出特点 ,“在这种框架中 ,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权威‘延迟不相信’,相反通过行动和交互作用向教师‘随之产生的能力’开放。相应地 ,教师将‘乐于面对学生’ ,与学生一起探索师生所达成的共识。在这一框架中 ,传统的评估和评价方法失去了作用 :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外在的 ,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6]总之 ,师生交往关系 ,作为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其核心理念是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三、理解是师生交往关系优化的核心人与物的关系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人是认识的主体 ,物是认识的客体。从实践论的角度看 ,人是主动、积极的活动者 ,物是被动、消极的受动者。这样 ,人与物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则不是如此。由于人不同于物 ,所以 ,人对人的方式就不可能等同于人对物的方式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不同于人与物的关系。狄尔泰认为自然需要说明 ,而人需要理解。要实现交往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就必须 ,也必然是相互理解的关系。这样 ,师生之间的交往则是一种“双向理解”。正如哈贝马斯所说 ,交往行为主要是一种相互理解。那么 ,何谓理解呢 ?许多哲人都给出了他们的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认为 ,“此在”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理解 ,应把理解看做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伽达默尔认为 :理解与存在统一。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理解的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限定 ,有了它 ,人才能与他人一起生活”。具体而言 ,理解有以下这样几层含义 :1 理解是人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人通过了解人类的历史来理解人自己 ,理解人的生命的意义 ;通过询问、探索、思考、领悟等方式来理解人的生命。人的理解本身就是展现人的生命。狄尔泰认为 ,理解应当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方式的解释学。人类正是要理解自己 ,我们才去理解历史。理解并不是为了了解和知道历史事件的原型和历史人物的原貌 ,而是发现人类在历史生活中所包含的意义 ,所具有的生命内涵 ,了解人类在历史中的共性。海德格尔认为 ,理解就是存在 ,当人询问“在”的时候 ,人已经“栖身于”对在的某种理解中。他的着眼点在于人询问他自己的存在 ,并且始终在理解着自己的存在 ,询问、探索、思考、领悟等就是对存在的理解。2 理解是人对人的理解。这种理解有两种主要形态 ,一是一个人通过语言分析和心理移情 ,来再现他人本来所具有的原意 ,或通过复制或重构来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 ,以达到对他人的理解。二是交往中的两个主体 ,彼此的认可或对某事达成的共识。这种理解是一种能力 ,一种认知能力 ,一种心理功能 ;人正是有了它 ,才能与他人一起生活。德国哲学家施莱伊马赫认为 ,理解的对象是人类及其生活史。理解只能在语言中进行。理解就是在语言分析和心理移情中 ,把理解对象 (作品等 )自身本来所具有的原意再现出来 ,理解被视做解释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和重构过程 ,这种重构是从文本的文字到它的意义的过程中进行的。哈贝马斯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一书中阐述到 ,理解可有三层含义 :一是狭义的 ,即两个主体以同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 ;二是广义的 ,即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 ,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 ;三是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 ,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3 理解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人通过关注自己生命的意义 ,通过思考并践行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的过程 ,来展现着人的生命 ,生成着自己的生命。理解的过程就是生命展现的过程。海德格尔认为 ,“此在”的理解展示存在的意义。总之 ,理解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就是个体生命生成的过程。有怎样的理解就有怎样的存在 ;人怎样活着 ,就有怎样的生命意义。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其他人之间的理解有其不同的特性。从理解作为人与人之间存在方式而言 ,两者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但从师生关系的特殊性看 ,却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的根本点在于 ,师生交往是成年人世界与未成年人世界的交往。这样的两种生命世界 ,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 ,但因双方生命的历程、经验、体验、感悟等的差异 ,加之 ,教师的角色与学生的角色的特殊性 ,故对教师来说 ,在师生交往中具有一些特殊要求。其主要体现为了解、认识学生生命生长之规律。对此 ,卢梭早已指出 ,人的天性或“内在自然”的发展是有秩序的 ,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水平和儿童的个性差异。杜威在批评当时的教育时说 :“我们全不懂得儿童 ,只用我们错误的见解去办教育 ,愈办愈错了。那些最聪明的著作家专门去讨论一个成年的人所应知道的是什么 ,全不问一个儿童所能学习的是什么……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 ,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7:1]“只顾成人生活的造诣 ,而不管幼年人的能力及需要 ,是一种自杀的政策……重视幼年就是重视生长的需要及时机。”[7:6]所以 ,师生之间要达成理解 ,教师首先要“跳出”自己的世界 ,走进儿童的世界。要理解儿童 ,就要以儿童之视域来思考教育 ,来实施教育 ,以达促进儿童之生长目的。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敞开心扉的时候 ,当他们愿意把内心的话讲给对方的时候 ,当双方话语中所包含的实际意义、言说方式及其言外之意有切实交流的时候 ,师生之间才开始了真正的理解。在此过程中 ,师生观念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从“神坛”上走下来 ,去掉知识的化身 ,权威的光环 ,是时代之必然 ,而非随人意而动 ,对此 ,教师必须有清醒的意识。教师必须从职业人 (即将职业角色扩大化 ,而异化为“教师人”)中解放出来 ,以本真之人、以人的生命之情怀面对学生 ,即人的生命具有平等性、差异性、独特性、共通性等特性 ,教师要认识、尊重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同样 ,学生要从被塑造、被教育中解放出来 ,以独立的、丰富的、平等的人与教师面对。在这种变革中 ,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对此 ,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话 :“在驯化教育的实践中 ,教育工作者总是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 ,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 ,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 :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 ,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这是一个往来不绝的连续过程。这是一个谦逊的和有创造性的运动 ,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必须参加。”[1:176]交往:师生关系的新概念——当代教育转型中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刘慧$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师生关系;;交往;;教育主体;;对话;;理解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 ,还是现实状态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 ,对话既是教育形式 ,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 ,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刘惊铎.交往之教育价值的理论解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新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1-3. [3] 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8. [4] 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 金生宏.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6]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7] 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