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属——“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原有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已经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在课堂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则需要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28-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纲要》中提出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属——“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原有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在高中物理课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课程内容中“生活化”的理念处处可见,但是现实的课堂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对于如何在课堂中实现生活化教学谈谈鄙人的浅见。

一、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

印”,不破则不立,“破”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最终达成“立”的一个前提保证。

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上,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一认知性任务,而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作为学生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课堂教学生活,不仅仅是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是更应该关注教学活动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教学过程已经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接受关系,而是处于同一世界中的不同主体之间如何由互识到共识的问题,因而课堂教学需要研究解决的是作为不同主题的师生之间是如何通过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达到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共识甚至产生“共鸣“的问题。教学和考试的知识点不再是知识的记住和套用问题,而是如何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顺利的解决生活世界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高中物理课程指标准解读》指出,“关于教育方式的考虑,是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方式生活化的道路上,陶行知先生堪称伟大先行者。陶行知先生主持的重庆育才学校,不少课程都应用形象的教学方法讲授,如他们创造的化学之舞,将枯燥的化学公式变化公式用舞蹈体现出来,是同学们能够迅速的产生浓厚的兴趣,易学易懂。

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广大教师需要从教师的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选用图标、漫画、照片、录像等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关系和谐化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授受的关系,而学生之间又常常陷入一种相互孤立、相互竞争的状态,课堂也因此变得沉闷、乏味,缺乏生机与活力。当前我们要实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新生活,就必须要促进教学过程中主体关系的和谐化。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既然生活化的课堂是动态的,那在授课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甚至会直接干扰老师的上课秩序。对于这些,老师如何能够快速合理的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然而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吵架、动手的“放肆”行为,我们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往往采取了“以暴抑暴”、“指责惩罚”甚至“喝斥打骂”的方式。这样不但课堂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处理不好学生,往往口服心不服。甚至因为个别老师的过激言行伤及自尊而在心里落下阴影。因此老师在面对这一类事情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尝试用幽默式的冷处理,巧妙的化解课堂中的冲突,这样既维护了学生们的面子,同时又显示了老师的宽广的心胸。对于处理这一类课堂冲突中,年轻的老师因为资历尚浅,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往往可能会出

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磨练、多锻炼、多积累,与此同时也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老师多请教、多学习、多探讨。

我们的学生是人,是有着生命力和情感尊严的人。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应该以伤害学生的心理感情,贬损学生的人格尊严为代价,否则,那就完全得不偿失,也背离了我们教书育人的初衷。

五、加强师生的交往互动

作为有着鲜活生命力和独特个性的个体,学生和老师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生活化的课堂绝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应该变成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而要做到师生之间真正有效的交往、互动,这要求老师首先做到“心中有学生”,即教师应该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做到“眼中有学生”。生活化的课堂是动态生成、变化发展的。同一堂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神情在变化、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也在变化……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依据自己对课堂信息的综合分析,即时做出判断并采取得当的措施。如此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课堂才可能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因此,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还要更加注重课堂生活化教学。而生活化教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逐渐的渗入到我们的教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