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二) 物质的性质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_题1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时_物质的性质_新版新人教版PPT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_题1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时_物质的性质_新版新人教版PPT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 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索物质的性质与 用途、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闻气体的气味的操作方法。 4、了解常见物质的简单鉴别方法。
【学习重点】
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
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的理解
大气的压变强化而改变。如
大气稀薄的地方, 小压液强体的 会降沸低点。
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别方法:
(1) 用燃着的木条
.
(2) 通入澄清石灰水
.
探究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 性、酸碱性、毒性等
2.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密度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练习]
1、高山中烧水、煮饭要用高压锅,为什么?
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低
2、判断题: (1)水的沸点是100℃ ( ×) (2)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3)铁是银白色的固体 (×) (4)铁易生锈 (×)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
探究二、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
[讨论] 1、下列语句描述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 (1)铁生锈,铁能生锈 (2)木柴燃烧,木柴易燃烧 (3)汽油挥发,汽油易挥发 (4)酒精是绿色能源, 酒精能燃烧 (5)铜作导体,铜能导电
[分析] 性质 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变化 是一个动态过程。 性质 是 变化 的依据,
[自主学习]
1、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物质 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例 如 颜色 、 状态 、 气味 、 硬度、 熔点、 沸、点 密度 、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溶解性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决 定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 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性质内容: 可燃性、稳定性、腐蚀性、助燃性、毒性、 酸性、碱性、还原性、氧化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硬度、熔点、 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吸附性、磁性等。
于水
能支持燃烧,能供 不能支持燃烧,
给呼吸
能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
思考:
如何区分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如 果木条燃烧更旺,这瓶气体是氧气,如果 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这瓶气体是二氧化 碳。 2)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这瓶气体是二 氧化碳,如果石灰水不变浑浊,这瓶气体 是氧气。
2)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如果石灰水不变浑浊,这瓶气体是氧气。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我的第二个疑惑又有了结果。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
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率
3.如何区别水和汽油?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语言叙述的区别:
我的第二个疑惑又有了结果。
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6、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其次,我又找了一些水,泼向蚂蚁群,小蚂蚁不约而同地连忙躲开了。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初中九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纸燃烧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响
石灰石与盐酸反响
化学性质的概念: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毒性、金属 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物质。
物理性质的概念: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 等。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 钱,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 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这 是赤裸裸的现实。
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例1】 以下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实验室常用酒精作燃料
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导引:A中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呼吸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B中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C中铜、铝用于制作导线利用的是其导电性,属于物理 性质;D中氯气消毒杀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氯 气的化学性质。
的是 ( D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用金属铜制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 附性;用金属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干冰用 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 雨滴降落。在这些性质的利用过程中均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均属于物理性质,只有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不活 泼这一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硬度、熔点、沸点等。
练习 课本10页4、5题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 、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
3.常见的物理性质
熔点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三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 空气、氧气、
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请设计实验加以区别。
集气瓶编号 (1) (2) (3)
瓶中盛装的气体
<二> 探究物质的变化
【学以致用】 课本P10 习题 2 、3
2.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序号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1-1
实验 1-2
液态的水 产生水蒸气 块状的胆矾 变为小颗粒
水 胆矾
无新物质 生成
无新物质 生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 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
,这种变化是(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教案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教案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提问】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记下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的探究。

假设1: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蜡油。

假设2: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提问】假设1成立吗?为什么?【教师提示】蜡油凝固后为固态,明显少于原来的量,因此一定有其他的物质生成,假设1不成立。

【提问】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假设2是否成立?【讲解】检验产物的方案。

【演示】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

引导学生得出假设2的结论。

【提问】降雪的形成和蜡烛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思考。

回答。

思考。

回答。

思考。

回答。

中抓住关键点的能力。

通过熟悉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新课一、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二)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课堂小练习巩固】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记忆。

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麦磨成面3.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烟花绽放D.木已成舟4.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的消化过程B.人的呼吸C.用煤气作燃料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冰【小结】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哪一个更精彩?为什么?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这些现象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提问】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引入】物质能发生一些变化,本质原因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物质的性质包括什么性质?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举例】蜡烛的燃烧——可燃性(其他:氧化性、还原性)(二)物理性质:思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
1.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切入点,如煮鸡蛋时蛋白和蛋黄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思考。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如大象牙膏、火山爆发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好奇心。
3.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新知讲授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1.学生Leabharlann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理解不深;
2.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弱;
3.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应对策略:
1.通过实例对比和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理解;
2.加强实验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类等。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1.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混淆,难以区分两者的本质区别;2.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理解不深,容易与物理性质混淆;3.对能量变化的认知有限,难以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守恒。
(三)学习动机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课堂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化学变化现象,分析其性质和能量变化。
3.布置实验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化学实验,观察物质变化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分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三节正式的化学课。

本课时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关知识,透过化学变化过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为今后学习某一物质的性质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了解,能基本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不了解,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

对实验过程的相关步骤也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水、铁块、铝、氧气的照片。

提问:观察下列物质,你能说出它们哪些性质?学生:回答(二)、新课讲授环节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问: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学生:思考。

PPT展示:蜡烛燃烧、灭火、切菜,登山等图片。

学生:观察并回答。

总结: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比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练一练
▪ 下列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 性质?为什么?
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 1、熔点和沸点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压强:物体在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
▪ 2、密度 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
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体现↓↑决定
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体现
用途
性质
决定
三、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 物质的变化:可在表达上加后缀 “了”,表示某种变化已经发生。如: 纸张燃烧——纸张燃烧了,瓷碗破 碎——瓷碗破碎了等。
▪ 物质的性质:描述时,常在表达中有 “能、能够、可、可以、会”等意愿 动词存在,表示物质具有某种能力。 如:纸张能燃烧、瓷碗会破碎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
物 分子不变,
质 变 化
没有新物质 生成
化学变化
分子改变,有新物 质生成,化学变化 又称为化学反应。
表现出
物理性质
体现于 不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就表现 物 出来的性质 质
性 质
表现出 体现于
化学性质
必须发生化学变 化才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分析课标解析: 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任务仍是概念教学,深入研究物质的变化,就必须要了解物质的性质,通过典型的变化过程来说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

本节课的学习,也渗透着物质变化——性质——用途间的关系,为以后得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与本质,在此基础上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外,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达成评价能够准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难点重点: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先行组织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物质变化,为物质的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再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酒精、水等,进一步规范学习物质的性质。

问题与活动1.创设情境,构建项目,引入课题。

【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酒精,可以用来医药消毒、化妆品、食品等,这些都是利用了酒精的性质,那么什么是性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初探定义。

思考:根据生活经验思考,酒精具有哪些性质:教学评价展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是否挥发在空气中点燃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0.8g/ml 能与水互溶易挥发易燃烧通过了解酒精的性质,我们发现有些性质是物质本身就有的,有些性质需要化学变化才能显现,那么二者有何区别,又该如何确定是哪一种性质呢?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

3.步入重点项目任务一:初探定义【探究新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板书)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板书)
第 二 十 中 学 化 学 组
一、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①微观: 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 ②常见的物变: 物质的三态转化 溶解、挥发等
3、两者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物理变化;而发 生物理变化时则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赵 治 原 创 佳 木 斯 市 第 二 十 中 学 化 学 组
赵 治 原 创 佳 木 斯 市 第 二 十 中 学 化 学 组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
赵 治 原 创 佳 木 斯 市 第 二 十 中 学 化 学 组
一、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①微观: 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②特点: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化学能与其他能 量相互转化 ③常见的化变: 所有的燃烧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食品腐烂、钢铁生锈等
赵 治 原 创 佳 木 斯 市 第 二 十 中 学 化 学 组
二、物质的性质
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决定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用途反映性质
THANK YOU
谢谢
治汇 课件
赵 治 原 创 佳 木 斯 市 第 二 十 中 学 化 学 组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化性:可燃性、助燃性、毒性、腐蚀性、酸碱性 、氧化性 、还原性 、稳定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物性: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 、吸附性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2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氮气无色无味 B. 碳酸易分解 C. 铜呈紫红色 D. 蔗糖易溶于水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题思路]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典例3 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领悟提能 轮胎爆胎、气球爆炸、蒸汽锅炉因压强过大 而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 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 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A.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B.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B 项过程中涉及到燃烧,体现物质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例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
[答案] C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点拨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二 物质性质的判断
例 2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利用铝的延展性制作易拉罐
B. 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制作玻璃刀
C. 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D. 利用铁的导热性作炊具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 延展性、 硬度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 A、B、D 项错误。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过渡】灭火器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为二氧化碳灭火器,那么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用来作灭火剂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问题1】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1】当二氧化碳灭火器被激活时,储存的液态二氧化碳迅速膨胀并转化为气态。

这个过程伴随着极快的冷却效应,因为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问题2】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学生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何联系?【总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对应训练1】碘化银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降雨的主要物质。

碘化银有关描述: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点为558℃,沸点为1506℃; ④几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碘和银;⑥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剂。

上述材料中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_______。

【答案】①③④②⑤⑥⑦【对应训练2】下列用途只应用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钻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用煤气烹饪【答案】D【对应训练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对应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体B.用晒干的稻秆生火——稻秆具有可燃性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D.镁用于制造照明弹——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物质的性质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密度等;
知识点二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可燃性、还原性等。

随堂巩固
知识点1 物理性质
1纯净的铁是:①银白色②密度为7.86g/㎝3 ③熔点为1535℃④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上面的叙述中,你认
为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B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⑤硬度
糖水和盐水④;氧气和水②;铜和铝①;金
刚石和玻璃⑤。

知识点2 化学性质
3.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B )
A.用金刚石做玻璃刀
B.用煤烧火做饭
C.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
D.用钨做灯丝
5.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D )名师点睛
重难点提示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物质常见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3.认识物质变化和物质
性质的不同。

易错警示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
的属性,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在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学生容易混淆,要注意语句中的一些关键词。

【归纳总结】
变化与性质是两组不同的
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往往有一些关键词,如“能”、“易”、“会”、“难”、“不易”、“不能”等。

如“铁熔化”是物理变化,“铁能
熔化”是物理性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铁易生锈”是化学性质。

课后达标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物理性质是(D)
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
B.用大理石做建筑材料
C.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工业上利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
2.国家卫生部证实:某种幼儿奶粉中含有种物质会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
石患者。

下列关于此种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纯白色晶体
B.密度为1.573克/厘米3
C.能溶于热水
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 B )A.铜作导线 B.煤炭作燃料
C.铁制炊具 D.黄金压成金箔
4.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
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B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冰用于冷藏食物
D.铜丝用做电线
5.日常生活中,下列区分各组物质的方法
错误的是( C )
A.食盐和蔗糖-尝味道
B.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C.蒸馏水和自来水-看颜色
D.铁片和铜片-看颜色
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
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请用物质的有关性质填写下列空白。

(1)金属铜是红色,水是无色,空
气是无色;
(2)写出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
食盐固体,二氧化碳气体,啤酒液体。

(3)生活中许多物质具有气味,试举两例:食醋、酒精。

(4)将植物油倒入水中,油能浮在水面上
说明水的密度小于(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油的密度。

7. 下列是关于水的一些描述:①常温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在101kPa下,水在100℃沸腾;③4℃时水的密度为1g/cm3;④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⑤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

上述语句中,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①②③④⑥_。

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 ⑤⑦。

写出你了解水的其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一项在101kPa下,水在0℃时凝固、水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__。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

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
的装置。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
淡蓝色气体;②化学性质:具有强氧化性;
③用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2)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
氧的变化属于化学(填“物理”或“化学“)(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
有弊。

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
室效应;
9.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是由白色的硝石、浅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

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

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药烧到鞭炮的内部,硝石受热会分解,同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了硫化钾和氮气以及一氧化碳而发生爆炸。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硝石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受热
易分解。

(2)硫粉的物理性质浅黄色固体;化学性质能燃烧。

(3)上述资料描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点燃硝石、硫粉、木炭粉三者混合物生成了硫化钾、氮气和一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