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古建筑防雷措施

古建筑防雷措施

古建筑防雷措施引言古建筑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的目光。

然而,古建筑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面临着雷击的威胁。

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和完整性,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雷措施。

本文将探讨古建筑防雷措施的种类和实施方法。

古建筑防雷措施的分类古建筑防雷措施可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类。

外部防雷外部防雷特指通过安装导电设施来引导雷电流进入地下,减小雷电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

外部防雷的主要措施包括:1.避雷针:避雷针通常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尖柱状结构,安装在古建筑的高处。

当雷电接近时,避雷针会优先成为雷电的放电通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保护古建筑不受到直接雷击。

2.线网或导线:古建筑外部可以布设线网或导线,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从而减小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

3.金属屋顶和建筑构件: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如果古建筑的屋顶或建筑构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可以将其作为雷电的放电通道,降低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内部防雷内部防雷特指在古建筑内部进行防雷措施,减小雷电对古建筑内部设施和藏品的危害。

内部防雷的主要措施包括:1.接地系统:通过合理布置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保护古建筑内部设施和藏品的安全。

接地系统通常由接地体、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2.防雷装置:安装防雷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雷电对古建筑内部设施和藏品的影响。

防雷装置通常包括避雷器、避雷盒和避雷线等。

古建筑防雷措施的实施方法实施古建筑防雷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和更新:古建筑防雷措施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

例如,避雷针和防雷装置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良好的导电性能。

2.考虑建筑特点: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特点和结构,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例如,对于木结构的古建筑,可以考虑增加金属构件和金属屋顶来提高防雷能力。

3.合理布置:在实施防雷措施时,需要合理布置导电设施和接地装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小雷电对古建筑的危害。

古建筑屋顶防雷做法

古建筑屋顶防雷做法

古建筑屋顶防雷做法说实话古建筑屋顶防雷这个,我一开始做的很糟。

当时就知道个大概思路,然后就稀里糊涂地开始做,结果可想而知。

我就先想着装避雷针呗。

我以为只要把避雷针往屋顶上一立就万事大吉了。

我试过在屋顶最高的地方随便固定了一个避雷针,想着这么个尖东西,肯定能把雷引了去。

可是后来才知道,这固定不是简单的拿个铁钉什么的钉住就行的。

古建筑的屋顶结构很复杂,有的是瓦片,有的是木质结构。

如果固定不好,一是避雷针起不到作用,二是还容易破坏屋顶的完整性。

我那根避雷针啊,没几天就歪了,大风一吹,感觉都要掉下来了。

后来我就想,这固定得科学点儿。

我研究了一下屋顶的结构,像是那种坡面的瓦片屋顶,想要把避雷针稳稳当当立住,就像是给一个爱动的小孩稳稳当当穿上一双合脚的鞋一样难。

我得先找到能承重又不会破坏古建筑结构的支撑点。

我发现梁的交叉点往往比较结实。

于是我就特制了一种夹具,可以卡在梁上,然后再把避雷针和夹具固定起来。

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又犯错了,那夹具刚开始做得太紧了,感觉都把梁夹变形了一点,可把我吓坏了,赶紧松了松。

等避雷针立好了,这接地问题也很头疼。

我知道接地得深一点才好。

我就在古建筑附近找个地方想把接地棒插下去。

我开始就拿个小锤子敲接地棒,累个半死,进展还很慢。

然后我学着别人,借了个打桩机一样的小设备,这效率才提高了些。

不过这接地的深度到底多深合适,我也不是特别确定,我就尽量打得深些,深到我自己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吧。

还有避雷带的安装。

这个避雷带就像是给古建筑屋顶围了个防护圈。

我是沿着屋顶的边缘铺设的。

最开始没经验,用的避雷带材料太硬了,沿着屋顶边缘弯的时候好难弄啊,折腾半天,最后一角翘起来,高低不平的。

后来换了稍微软点的避雷带材料就好多了。

最后我总结出来,做古建筑屋顶防雷可不能急于求成,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一定要研究好古建筑的结构特点,针对性地去进行防雷措施的安装。

而且遇到问题要多从不同角度去想办法,不能死脑筋。

我现在还在继续摸索,想让这防雷做得更完美,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给你们一点儿启发。

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

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

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自古以来,雷电灾害一直是人类生活中无法忽视的一大威胁。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建筑都是以木质结构为主,一旦遭受雷击,不仅会导致建筑物的物理损坏,还可能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古代人们为了保护建筑物和自身的安全,逐渐积累并发展了一系列防雷技术。

以下将对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进行简要探讨。

一、蚩尾引雷法蚩尾引雷法是古代防雷技术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安装特定的装置来引导雷电。

这种方法起始于汉代,当时人们在建筑物上安装一种状如牛角的金属尖端,称为“蚩尾”,使其刺向天空。

在其内部,还有一根金属条与地下相连。

当雷电接触到建筑物时,金属尖端会吸引雷电,通过金属条将雷电导入地下,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

这种方法与现代避雷针的原理相似。

二、接地防雷法接地防雷法是古代防雷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

古代人们在建筑物的支柱、梁、墙等部位设置金属构件,并通过地下埋设的金属条将各金属构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接地系统。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雷电电荷会通过接地系统迅速导入地下,从而达到防雷的效果。

三、避雷塔与避雷珠在古代,人们还会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塔或避雷珠来进行防雷。

避雷塔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形状似塔。

避雷珠则是一种球形的金属制品,安装在避雷塔的顶部。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避雷塔和避雷珠会吸引雷电,将雷电导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

四、防雷施工技术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防雷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在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建筑防雷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人们开始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来进行防雷施工,如使用琉璃、陶瓷等材料制作避雷器,使避雷器具有更好的绝缘性能和装饰效果。

此外,还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进一步提高了防雷效果。

总之,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人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雷技术,为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物古建防雷方案

文物古建防雷方案

文物古建防雷方案引言文物古建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文物古建在雷电侵袭下容易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防雷方案对于保护文物古建具有重要意义。

防雷背景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具有极强的能量和破坏性。

文物古建常常位于露天场所或者高耸的建筑中,成为雷电的主要靶点。

遭受雷击对文物古建造成的损害主要包括直接损坏和间接损坏。

直接损坏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的破坏、室内物品的燃烧或破裂等;间接损坏主要体现在电磁波辐射对文物的损害,例如电子设备的瘫痪、纸质资料的烧焦等。

防雷原则文物古建防雷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文物古建的安全是防雷方案制定的首要目标。

2.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防雷设备和技术,保证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3.适用性原则: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文物古建应制定相应的防雷方案。

4.可持续性原则:防雷设备和技术应具有长期稳定的性能,保障文物古建的安全。

防雷措施为了降低文物古建遭受雷击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 避雷针(针状避雷装置)避雷针是一种主动的避雷设备,通过起到绝缘作用来引导雷电放电到地下,保护文物古建不遭受雷击。

避雷针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 避雷针的高度应比文物古建高出一定的范围,以确保雷电优先击中避雷针。

- 避雷针的形状、设计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 避雷针应与文物古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以防止直接损害。

2.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一种 pass 过被保护物接地极来将雷电放电到大地的设备。

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事项: - 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 接地电阻不应过大,以保证雷电能够及时、有效地放电到大地。

3. 雷电监测系统雷电监测系统的作用是实时监测文物古建所处环境中的雷电活动情况,对即将来临的雷电进行预警。

雷电监测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 系统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能够及时发现雷电活动。

古建筑修缮中的防雷探讨

古建筑修缮中的防雷探讨

古建筑修缮中的防雷探讨古建筑修缮中的防雷探讨古建筑修缮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为了延续历史文化传承,减少文化损失,同时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文化。

而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防雷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古建筑修缮中的防雷问题。

古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都会对古建筑的防雷措施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古建筑所处的地区频繁出现雷雨天气,那么就需要更加强化防雷措施。

防雷措施不得不说是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必须要避免由于雷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等不幸事件的发生。

首先,防雷措施的建立必须要依据古建筑的使用情况,防雷工程按照古建筑的不同用途进行设计,例如,宫殿、陵墓、庙宇和城墙等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用途,其雷电保护措施也有所不同。

其次,防雷措施必须要根据古建筑本身的特点来设计,特别是对于一些采用木结构和砖结构的建筑,防雷措施的方案需要更具实际考虑,以确保古建筑的安全性能。

另外,在防雷措施上,还需要考虑对古建筑本身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影响才能保护古建筑。

例如,传统古建筑中瓦片的保护层、木结构的连结点等,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如修缮时有明显损坏才能更换。

这就要求在修缮时,要避免损坏和保护现有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部品。

最后,还需要注意设备和器材的选择和安装。

在古建筑修缮中,防雷设备和器材要选优,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上也必须要考虑设备的适应性和美学性,避免对建筑外观造成影响。

总之,古建筑修缮中对于防雷措施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其必须要根据古建筑的特点、使用情况等多个方位的考虑,才能保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建议在古建筑维护和修缮过程中,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要综合考虑古建筑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在修缮过程中严格把控,加强防雷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的检测,最大程度地维护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建筑安全。

防雷措施在古建筑修缮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古国,在这几千年璀璨的从古至今璀璨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所带为数众多、造型各异的古建筑。

这些古建筑种类繁多,结构独特,是古代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与工艺和人类创造智慧的结晶,是前人认识社会、创造居住环境的重要体现和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任何损坏和摧残都将无法弥补。

雷电是古建文物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造成间接损毁外,因我国传统古建筑多为木结构,雷击还易导致古建筑折损起火造成大面积损失。

中国古建筑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结构独特,因此防雷设计和须根据其特点进行,使安装的防雷设施既安全可靠、又美观隐蔽。

让古建筑物获取最大的美观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本文根据所接触过的古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及从事防雷工程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古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浅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一、我国古建筑本体的特点我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木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基本骨架,起到支撑屋面、承重和维持结构设计等作用,其中粗壮的木材作为建筑物粗大的梁、柱等,边材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门窗等物。

砖石作为建筑物的墙体,起来承重、分隔的作用,同时砖石也可铺作地板,埋设成为建筑物周边的基台。

其平面布局以“间”为单座建筑单位,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落。

古建筑平面呈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

屋顶造型各异、种类繁多,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组合,形成继续向上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自然通风面、有利于雪、雨水排泄,而且加添了建筑物的美感。

我国古建筑在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水体、林木植被等,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旁边环境相适应,而相互融合为一体。

二、古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分析古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外部因素分析1、古建筑物多数建在地势较高的山上,或建在山脚边或者水体附近,是不同导电土壤相接、土壤电阻发生畸变的地方,易遭雷电侵袭。

古建屋顶防雷措施

古建屋顶防雷措施

古建屋顶防雷措施1. 简介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年代久远以及构造特点,其屋顶较易受到雷击的威胁。

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安全以及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屋顶防雷措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

2.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常见的古建屋顶防雷措施,其原理是通过将针状金属物体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以吸引并导引雷电,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周围环境。

避雷针通常由高强度和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或铝。

其形状多样,可以是尖针、尖顶、尖塔等。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屋顶中点,并且高度要高于建筑物周围的其他高物。

3. 避雷带避雷带是另一种常见的古建屋顶防雷措施,主要用于导引和分散雷电,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

避雷带通常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铝、钢等。

其形状呈带状,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附近,沿着屋面的边缘延伸,或者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上。

避雷带需要与地面或地下的接地系统连接,以便将雷电导入地下。

4. 避雷网避雷网是古建屋顶防雷措施中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阻挡或分散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

避雷网通常由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网格构成,如铜网或铝网。

它们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紧贴着屋顶表面。

避雷网的间距通常较小,以提供更好的防护效果。

避雷网需要与地面或地下的接地系统连接,以便将雷电导入地下。

5. 其他防雷措施除了上述介绍的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防雷措施来保护古建筑的屋顶。

•排放静电:定期清理建筑物表面的积尘、油污等,避免静电积聚,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安装避雷装置:在屋顶等易受雷击的位置安装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增加古建筑的防雷能力。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古建筑的屋顶进行检查和维护,修补损坏的部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6. 结论古建筑的屋顶防雷措施是保护建筑物安全和文化遗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

古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

古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

古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一、引言古建筑物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其结构、材料和防护措施与现代建筑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防雷保护措施的缺失或不完善,使得古建筑物在雷电天气下易受到损害。

因此,加强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古建筑物防雷保护的重要性、防雷措施的分类、具体防雷措施及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古建筑物防雷保护的重要性古建筑物多为木质结构或砖石结构,其绝缘性能较差,容易受到雷电的侵袭。

历史上,因雷电造成的古建筑物火灾、坍塌等事故屡见不鲜,给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不仅是为了保障古建筑物的安全,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古建筑防雷措施的分类古建筑防雷措施主要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大类。

外部防雷主要是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装置,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减小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内部防雷则是通过接地系统、防雷装置等措施,降低雷电对建筑物内部设施和藏品的危害。

四、具体防雷措施外部防雷措施(1)避雷针避雷针是古建筑防雷设施中最常见的装置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针尖的尖端放电效应,使雷电优先击中避雷针,再通过引下线将雷电引导到地下。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建筑物的高处,如屋顶、塔顶等,以保证其能够有效地吸引雷电。

同时,避雷针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如铜、铁等金属材质。

(2)避雷网避雷网是由金属导线组成的网状结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外墙上。

避雷网能够有效地覆盖建筑物的各个角落,提高防雷效果。

避雷网的材质一般为铜或铝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

在安装避雷网时,应注意其连接处的牢固性和导电性能,确保雷电能够顺利地通过避雷网引导到地下。

(3)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古建筑防雷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降低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接地系统通常由接地体、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

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

古代建筑防雷工程施工一、古代建筑防雷工程的背景古代建筑一般采用砖石结构,屋顶常采用木料覆盖,这种建筑结构对雷电的抗击能力较差,一旦遭受雷击往往会导致楼顶燃烧或者倒塌,给建筑和居民带来极大的危险。

因此,古代人们就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防雷工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二、古代建筑防雷工程的施工方法1. 金属导线的安装古代人们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墙壁之间设置金属导线,用于引导雷电,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导线的设置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装,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对建筑物的破坏。

2. 避雷针的设置古代人们还经常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用于吸引雷电,将其引入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危害。

避雷针的制作和安装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3. 地下避雷网的构建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古代人们常常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地下避雷网,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危害。

地下避雷网的构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需要经过认真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4. 特殊材料的选择古代人们还常常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物,以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此外,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抗击雷电能力,古代人们还会在建筑物的墙壁上涂抹特殊的导电涂料,以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性能。

5. 建筑物的设计古代建筑物的设计也往往考虑了防雷因素,比如建筑物的高度、形状、结构等都会经过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

三、古代防雷工程的意义古代防雷工程的施工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更重要的是保护建筑物中的人员和财物免受危险。

古代建筑往往是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场所,建筑物的倒塌或者燃烧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古代人们对防雷工程的施工非常重视,精心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和其中的人员能够安全免受雷击的危害。

在古代,防雷工程的施工技术虽然与现代相比较为简单,但是古代人们对防雷工程的重视和对建筑物的保护意识却不亚于现代。

文物建筑防雷施工方案

文物建筑防雷施工方案

文物建筑防雷施工方案文物建筑防雷施工方案一、前言文物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雷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文物建筑防雷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二、防雷施工方案1. 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避雷针是一种重要的防雷设施,可将雷击点引导到地下,以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对于较大的文物建筑,应适当增加避雷针的数量,以提高防雷效果。

在避雷针的基础上,还可以安装避雷网,以进一步增加对雷电的防护。

2. 布设接闪带为了分散雷电的电荷,减少对建筑物的冲击,可以在文物建筑的周围或屋顶上布设接闪带。

接闪带的形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特点进行设计,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防雷效果。

3. 加强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文物建筑防雷的关键。

接地系统应该采用专门设计的铜质接地网,并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避雷针相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地释放到地下。

4. 使用避雷器避雷器是避免雷击对建筑物产生巨大破坏的重要设备。

在文物建筑中,应适当配置避雷器,以吸收雷击的过电流,并保护建筑物的电气设备。

5. 电气设备的防护文物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防护。

在电气设备中安装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并采取合适的接地措施,以降低雷击对设备的损害。

6. 定期检查和维护文物建筑防雷施工并不是一次性的任务,它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避雷针、避雷网、接闪带、接地系统和避雷器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和更换,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总结文物建筑防雷施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能够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和完整性。

通过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布设接闪带、加强接地系统、使用避雷器、保护电气设备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对文物建筑的破坏。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物建筑的防雷工作,确保它们能够得到正确的保护和维护。

浅析文化旅游古镇区建筑的防雷技术

浅析文化旅游古镇区建筑的防雷技术

浅析文化旅游古镇区建筑的防雷技术摘要古建筑是古镇文化旅游的基本元素,它承载着古镇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古镇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

对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有利于古镇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除了古建筑自身的结构及周边地理环境,内部的网络、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也使古建筑成为雷击对象的概率增大。

为保护文化遗产不被破坏,应加强古建筑的雷电防护,在不影响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建立完善的雷电防护体系,做好日常维护及检测工作。

关键词古建筑;防雷装置;结构1 古镇区建筑物易遭雷击原因古人在古建筑上缺少防雷设施的考虑,因对雷电活动规律了解不全面和缺乏先进仪器和设备的辅助。

古镇区建筑的防雷通常包括直击雷、闪电电涌入侵和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其中直击雷对古建筑危害较大,如有高大建筑物还需考虑侧击雷防护。

根据雷击灾害事故统计资料和实验研究可知,雷击地点与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受建筑物形状、结构、性质及内部设备等影响雷击的选择不同,这是由于雷电发生至距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时,地面电场增强,高大建筑物尖顶及其边缘上电场强度达到最强,成为引雷点,高大的建筑物引雷上身。

古建筑檐角、屋顶多设计有屋角兽头、丰宝铜顶等,这些房脊、梁柱和尖顶、边缘部位也是极易遭受雷击的位置[1]。

2 古镇区建筑物防雷现存缺陷分析(1)已有防雷设施未达到防雷技术标准,如接闪器大多采用“苏式”长针,对易遭雷击部分保护布置不到位;防雷引下线少;接地引下线过长,独立垂直接地体数量少,接地装置位置不适宜;无均压环措施;室内外的电气管线路及设备与防雷系统的距离不够等;一些单位在设计防雷方案时因对雷电活动规律、气候环境影响缺乏认识,降低了建筑物防雷类别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防雷安全系数。

(2)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大多古建筑物周围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不理想,建筑物的外形结构也比较复杂。

因此,给古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施工安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防雷效果相对现代建筑物要差一些。

如何做古建筑避雷方案设计要求

如何做古建筑避雷方案设计要求

古建筑避雷方案设计要求一、前言古建筑历经千年风雨,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风雨,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材质特殊性以及建筑年代较久远,其遭遇雷击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对于古建筑的避雷方案设计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古建筑的保护、历史价值、建筑形态等方面出发,探讨古建筑避雷方案的设计要求。

二、古建筑的保护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

保护古建筑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延续。

然而,古建筑的遭遇雷击会对其历史建筑结构、文化遗产价值、甚至整体建筑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设计古建筑避雷方案必须以保护古建筑为首要任务。

1.1、保护古建筑建筑结构古建筑的建筑结构多为木质或砖石结构,建筑年代较长,承载力弱,容易受到雷击后的损坏。

因此,设计古建筑避雷方案时,必须考虑如何减小雷击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性。

首先是要合理选择避雷设备,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雷电能量,避免雷击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

其次是要进行适当的雷电风险评估,合理布置避雷设备,避免雷击对古建筑结构的危害。

1.2、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古建筑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设计古建筑避雷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古建筑的文化遗产特点,确保避雷设备的设计和安装不会对古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产生破坏。

要合理布置避雷设备,选用适合古建筑风格的避雷设备,保证其在不影响古建筑整体外观的情况下发挥避雷功能。

1.3、保护古建筑整体建筑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外观。

设计古建筑避雷方案时,必须注意保护古建筑的整体建筑,避免避雷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对古建筑整体建筑风格产生破坏。

要根据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结构特点合理设计避雷设备,确保其能够有效发挥避雷功能的同时不破坏古建筑的整体建筑。

三、古建筑避雷方案设计要求设计古建筑避雷方案要充分考虑古建筑的保护、历史价值、建筑形态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避免雷击对古建筑造成破坏。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摘要: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存的古建筑物既是我们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我们文明发展的象征。

保护古建筑物对于中华民族的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古建筑物防雷保护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做到既能满足古建筑物防雷要求,又不影响古建筑美观。

这就要求我们防雷工作者转变防雷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我国的古建筑防雷保护作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古建筑物;防雷要求;措施中国的古建筑大多以风水玄学为背景,靠山临河,多处于地势较高的山脉、丘陵位置、江湖湖泊旁,或者是坐落在容易产生土壤电阻率突变的山脚边,并且这些古建筑物往往都是布局精妙,格局宏大。

加之,大部分古建筑物中包含的金属材料和外缘易起火的的砖木结构。

这些特征恰好都为其遭受雷电的侵袭埋下了不安全因素。

因此,综合分析古建筑物结构、建造特点、建材性质以及所在地理环境等要素,结合古建筑防雷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使其既能满足古建筑物的美观又能达到防雷效果。

这是目前古建筑物防雷技术措施运用的关键所在。

1、古建筑物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古建筑遭受雷击和建筑材料以及结构方面有很大的;联系,另外古建筑低地理位置也属于其中一种,总结起来,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和砖石建筑为固定基础。

由于木材内部疏松,木材堆积年复一年,木材表面静电很大,容易吸引雷电电流。

结果古建筑被雷击了。

(2)大多数古建筑物为体现“福瑞祥和”,大多都会在建筑的大殿正脊中部埋设有金属宝盒。

有些建筑的房顶内部还设有锡背,极大地增加遭受雷击的概率。

而像是飞檐、翘角、梁柱、屋脊、吻兽、塔刹等构架都是突出建筑轮廓的,都是易受雷击部分,存在着相当危险的安全隐患。

(3)从古建筑选址的地理环境可知,基本情况下地势都非常高,同时在空旷的风景区、江河湖泊的附近,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高贵,需要重点突出其位置,因此很容易受到雷击影响。

而其四周一般都还会有高大的树木,成片的分布,对于高大的树木会进一步增加雷击的影响。

古建筑物防雷探讨

古建筑物防雷探讨

古建筑物防雷探讨季芬琴(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防雷中心,福建泉州362000)痊题挝蕉[}商要]我国的古建筑物以其庞大的数量、各具特色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申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古建筑物的保4P_r--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工作。

【关键词]古建筑物;防雷;防接触电压.我国的古建筑物以其庞大的数量、各具特色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因此,古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工作。

随着2006年8月全国首次古建筑物防雷技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现在已有一部分古建筑物逐渐得到有效的防雷保护,但是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对保护古建筑物的防雷意识还比较淡薄,导致雷害仍在不断发生。

1古建筑物易遭雷击的原因1)古建筑物多数建在地势较高的山上,或建在土壤电阻率有突变的山脚边,易被雷电侵袭。

2)古建筑物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经过千百年的光阴,木结构早已干透,一旦遭受雷击着火,就会形成燎原之势,成群成片地造成损失,甚至片瓦不存。

3)很多古建筑物电源直接引入甚至有的采用架宅引入,电源线路没有屏蔽,极易遭雷击,清源山风景区南台寺就是线路遭感应雷击引起着火。

2古建筑物防雷措施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必须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作为整体统一考虑,同时还需要考虑古建筑物及仿古建筑物外形的整体美观效果,因为这些古建筑,有一定的修饰、装饰功能。

2l直击雷的防护对建筑物做直击雷防护,需要敷设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体。

但这些物体的安装敷设,若不能与古建结构、形状巧妙地融为一体,将直接影响古建风貌和古建筑的艺术展现。

2.1.1接闪器的布设1)为保持古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与30~50cm长避雷短针相结合的形式,以便有效接闪泄流入地。

设计施工在符合防雷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将避雷带设计成为古建筑屋面的轮廓线,选材应力求与屋面的色调一致。

古建筑避雷方案

古建筑避雷方案

古建筑避雷方案古建筑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年代久远以及对雷电等自然灾害的缺乏防范措施,古建筑在雷击时容易遭受损坏甚至付之一炬。

因此,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古建筑避雷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建筑雷电灾害分析古建筑一般采用木质、砖石等材料进行建造,而这些材料具有较差的导电性能,很容易被雷击而引发火灾。

此外,由于古建筑的屋顶结构复杂,容易形成雷暴云与古建筑之间的局部电场和电势差,进而产生雷击的危险。

二、古建筑避雷方案建议为了防止古建筑遭受雷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避雷方案:1. 安装避雷针: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避雷针的位置和材料。

一般来说,避雷针应该安装在古建筑较高处,以便能够更好地吸引和引导雷电,避免雷电直接打在古建筑上。

避雷针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以确保雷电能够通过避雷针迅速地引导到地下。

2. 地线引导系统:合理设置地线引导系统是古建筑避雷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置导线、地线和接地体等,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以免雷电对古建筑造成损害。

地线引导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雷电引导的效果。

3. 古建筑保护层:为了增加古建筑的保护性能,可以在其表面涂抹一层特殊的保护涂层。

这层保护涂层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迅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并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

4. 定期维护检查:古建筑避雷方案的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消除雷击的风险,因此,定期维护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定期检查避雷针、地线引导系统和保护层的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部分。

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古建筑避雷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和完整性。

但是,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古建筑的特点,充分考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价值,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古建筑原始结构和外观造成的破坏,以确保古建筑能够继续为后人维护和欣赏。

古建筑防雷工程方案

古建筑防雷工程方案

古建筑防雷工程方案古建筑防雷工程方案古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年代久远和结构特点等原因,它们在面对雷电天气时,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防雷工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古建筑防雷工程的一些建议进行阐述。

首先,为了提高古建筑的整体抗雷能力,可以考虑在建筑的顶部设置避雷针。

避雷针的设置可以迅速释放建筑物内部电荷,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减轻雷电对古建筑的损害。

避雷针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吸引雷电,同时还需要考虑与古建筑本身的审美要求相协调。

其次,对于已经存在的古建筑,可以考虑改进其接地系统,以提高整体抗雷能力。

传统的古建筑接地系统往往较为简陋,容易导致地电位升高,从而增加雷击的风险。

因此,可以对古建筑的接地系统进行改造,加强地下导体的铺设,确保接地电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古建筑的抗雷能力,可以考虑在建筑内部设置电气保护装置。

该装置可以起到监测雷电活动和快速切断电源的作用,有效减少雷电对古建筑内部设备和人员的伤害。

电气保护装置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确保其满足安全和可靠的要求。

此外,为了加强古建筑防雷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可以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维护计划。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古建筑的抗雷性能和雷电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维护计划可以确定定期检修和维护古建筑防雷设备的时间和内容,确保其长期稳定和有效使用。

最后,在进行古建筑防雷工程时,应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原则和要求。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其保护比防雷更为重要。

因此,在进行防雷工程时,应尽量减少对古建筑结构和外观的影响,保持其原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古建筑防雷工程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避雷针、改进接地系统、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建立监测系统和维护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古建筑的抗雷能力并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原则和要求。

古建筑防雷接地工法

古建筑防雷接地工法

古建筑防雷接地工法
古建筑防雷接地工法是指在古建筑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防雷。

1. 合理布置接地系统:根据古建筑的结构和特点,合理布置接地装置的位置和数量。

一般采用金属接地网或接地线来连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将零电位与地面零电位有效连接。

2. 加强接地电阻:在古建筑的接地系统中,使用大面积的金属材料,如铜板、铜线等,将其埋在地下,以增加接地的面积,减小接地电阻。

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散雷电的能量,保护建筑物免受雷电侵害。

3. 保护金属构件:金属构件是古建筑中最容易受到雷电侵害的部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保护。

可以在金属构件表面覆盖一层绝缘涂料或用绝缘材料进行包裹,以减少雷电对金属构件的损害。

4. 避雷针的设置:对于特别重要的古建筑,可以考虑设置避雷针。

避雷针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以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导到地下。

但根据古建筑保护的原则,避雷针的设置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对建筑物的破坏。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古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包括清理接地电阻附近的土壤、检查金属构件和接地线的连接状态等。

总之,古建筑防雷接地工法主要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加强接地电阻、保护金属构件、设置避雷针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来保护古建筑免受雷击的损害。

文物保护与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文物保护与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文物保护与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文物保护与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杨波王凤山华云)中国的古代建筑遗存是几千年中国古老文明的宝贵遗产,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仅存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

中国的古建筑物以其独特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其承载的建筑思想、建筑美学和营造法式贯穿于秦汉以至明清两千余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因此,保护古代建筑遗存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古建筑物的防雷保护。

千百年来古建筑物遭雷击,或因雷电起火被焚毁的事件不胜枚举。

例如:明朝时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三次遭雷击被焚,永乐十九年,三殿(当时名奉天、华盖、谨身)遭雷击焚毁,十年后,明正统五年时才修复;嘉靖三十六年“大雷雨,戌刻火作”,三殿被焚殃及午门,至嘉靖四十一年才修复,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归极门雷击起火,延至三殿,一时具烬,20年后,天启四年才重建完工。

清光绪十五年,天坛祈年殿遭雷击焚毁。

1969年,承德避暑山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火,著名的法轮殿和周围群楼、配殿94间全部付之一炬;2004年5月11日,山西运城稷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经消防人员奋力扑救,大殿才免遭劫难,但仍有部分建筑被毁坏。

现代建筑防雷技术和技法,是建立在西洋式的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结构基础上的。

依据建筑物防雷原理如何进行中式古建筑防雷保护,目前尚无相应的规范标准,这需要文物界、建筑界和防雷界共同努力,制定适合中式建筑的防雷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无以伦比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用途、规制、等级区分,外形上总体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按屋顶形式区分有攒尖顶、卷棚顶等;按格局区分有殿、堂、楼、阁、亭、榭、廊、厦、坊、塔等;按建筑层级区分有单檐、重檐,以致多檐。

除石坊、砖塔外,屋架主要为木结构,梁、柱、斗、拱、檩、椽、窗、扉均为木材制作。

古建筑防雷做法

古建筑防雷做法

古建筑防雷做法说实话古建筑防雷这个,我一开始做的很糟。

一开始我就想啊,古建筑防雷嘛,那是不是架个避雷针就行呢。

我就试着在古建筑的屋顶最高处装个避雷针,就像给房子顶插根针一样。

但是我做完之后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说,古建筑它的结构很复杂,很多都是木质结构为主,而且布局很有讲究,直接架个避雷针可能会破坏它原有的风貌。

这可不行啊,就像是你给一个精美的古董乱涂乱画了。

那怎么办呢?我又去研究古建筑的布局。

我发现古建筑大多是院落式的布局,有很多不同的建筑组合在一起。

这时候单纯一个避雷针就不够啦。

我就想到,是不是可以在几个比较高的关键建筑上安装避雷带呢。

避雷带就像是给房子的屋脊系上一条保护带。

我就开始动手安装,沿着屋脊的走向,小心翼翼地固定避雷带。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了,古建筑的瓦很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弄碎,安装避雷带的时候,固定的钉子很难下,下重了瓦碎了,下轻了又固定不住。

我试了很久,发现得先找好那种瓦缝比较结实的地方下钉。

还有接地的问题啊,这个可不能马虎。

我一开始就随便找了个地方接地,可是接地电阻老是不合格。

后来我仔细寻思,古建筑周围的土壤情况也得考虑进去。

如果土壤比较干燥,电阻就大。

我就把接地极打得更深,然后在周围撒上一些盐啊啥的来降低土壤的电阻。

这就好比你要给水流挖个深深的渠道,还得把渠道壁弄得光滑点让水流得快。

另外,古建筑内的各种电气线路也得考虑到防雷。

以前我没注意这个,后来发现雷击的时候可能会通过线路影响到古建筑内部的安全。

我就给这些线路装上了避雷器,就像在电路的入口给它派个小卫士看着。

我现在觉得吧,古建筑防雷得从多方面考虑,不光是建筑的高处部分,还有建筑周围环境包括土壤啊,建筑内的线路等等。

不过我也还是有些不确定,像古建筑附近有大树的时候怎么更好地避免雷电的吸引,我还在琢磨。

反正古建筑防雷就是一件得细致又全面考虑的活儿。

浅谈古建筑的防雷技术

浅谈古建筑的防雷技术

古建筑防雷技术探讨古建筑一般指古人留下的历史悠久的寺庙、庙、殿、楼、塔等建筑,它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

由于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火灾荷载较大,一旦遭雷击起火,火势易蔓延,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而我国现存古建筑的防雷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防雷引下线少,不易采取均衡电位措施,没有防球雷措施等。

因此笔者撰文介绍几种常见的防雷技术,希望对古建筑防雷工作有所启示。

一、古代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及规律1. 古代建筑易遭雷击的原因一般雷击类型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球雷四种。

对古建筑的主要危害是直击雷和球雷。

而要产生雷击,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电量积累,达到一定的强度,击穿绝缘空气,形成电流通道;其次要有突出的物体造成其周围电场突变,感应出异号电荷。

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材经过千百年变得十分干燥,在雨天潮湿,电阻率变小,并且内部年久积满灰尘,易积蓄净电,带有电荷容易引来雷电流。

还有很多古建筑建于高山上,本身地势较高,且位置突出,更容易遭受雷击;同时有些古建筑内高大树木较多,也容易引雷殃及古建筑。

2. 古建筑雷击规律雷击规律的影响因素。

大量雷害事故统计资料和试验研究证明,雷击位置与建筑物遭受雷击的位置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称为雷击规律。

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质、形状,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内部设备情况对雷击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

当雷电先驱发展到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时,地面上的电场不断增强,在高大建筑物的尖顶和边缘上场强最大,构成雷电发展的良好条件。

雷电先驱就自然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因此高大建筑物就容易遭雷击。

A、地点上的规律。

雷害事故表明,大多数雷击发生在河流、湖泊、池塘和潮湿地区附近,其次是大树、旗杆、杉槁,球雷占8%。

B、雷击部位上的规律。

古建筑中易受雷电袭击的部分大多是有角的兽首、房脊和梁柱以及丰宝铜顶。

北京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鼓楼、故宫的承乾殿皆因兽头、屋脊被雷击起火,也恰恰说明了这一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08T15:07:44.30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作者:丁书江
[导读]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存的古建筑物既是我们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我们文明发展的象征
绍兴防雷安全检测有限公司 312000
摘要: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存的古建筑物既是我们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我们文明发展的象征。

保护古建筑物对于中华民族的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古建筑物防雷保护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做到既能满足古建筑物防雷要求,又不影响古建筑美观。

这就要求我们防雷工作者转变防雷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我国的古建筑防雷保护作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古建筑物;防雷要求;措施
中国的古建筑大多以风水玄学为背景,靠山临河,多处于地势较高的山脉、丘陵位置、江湖湖泊旁,或者是坐落在容易产生土壤电阻率突变的山脚边,并且这些古建筑物往往都是布局精妙,格局宏大。

加之,大部分古建筑物中包含的金属材料和外缘易起火的的砖木结构。

这些特征恰好都为其遭受雷电的侵袭埋下了不安全因素。

因此,综合分析古建筑物结构、建造特点、建材性质以及所在地理环境等要素,结合古建筑防雷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使其既能满足古建筑物的美观又能达到防雷效果。

这是目前古建筑物防雷技术措施运用的关键所在。

1、古建筑物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古建筑遭受雷击和建筑材料以及结构方面有很大的;联系,另外古建筑低地理位置也属于其中一种,总结起来,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和砖石建筑为固定基础。

由于木材内部疏松,木材堆积年复一年,木材表面静电很大,容易吸引雷电电流。

结果古建筑被雷击了。

(2)大多数古建筑物为体现“福瑞祥和”,大多都会在建筑的大殿正脊中部埋设有金属宝盒。

有些建筑的房顶内部还设有锡背,极大地增加遭受雷击的概率。

而像是飞檐、翘角、梁柱、屋脊、吻兽、塔刹等构架都是突出建筑轮廓的,都是易受雷击部分,存在着相当危险的安全隐患。

(3)从古建筑选址的地理环境可知,基本情况下地势都非常高,同时在空旷的风景区、江河湖泊的附近,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高贵,需要重点突出其位置,因此很容易受到雷击影响。

而其四周一般都还会有高大的树木,成片的分布,对于高大的树木会进一步增加雷击的影响。

(4)为了保护古建筑,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毕竟是有限的。

此外,古建筑的结构不能重建,所以一些建筑物仍然有很大的防雷安全问题。

一些建筑物的防雷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不符合要求,反而成为引雷的导火索,存在安全隐患。

2、古建筑物防雷措施
2.1防直击雷措施
2.1.1接闪器
接闪器的选择是最为直观的反映防雷美观和实效。

对于在建筑物正脊、硬山脊、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宜采用明敷接闪带的接闪方式。

接闪带在安装时高出正脊、斜脊屋檐瓦等100~300mm,沿建筑屋脊的轮廓弯曲,通过抱箍式支持卡子与瓦面固定。

接闪带水平敷设时,支持卡子的间距为0.8~0.9m,垂直敷设时,支持卡子的间距不大于1m,转弯处支持卡子的间距为0.5~1.0m。

,接闪带网格根据建筑物类别设置网格大小。

如果条件苛刻的情况,可以安装预放电避雷针(ese避雷针),提前泄放电流。

2.1.2引下线设置
引下线主要设置在远离游客和出入口建筑的侧面,材料可选用Φ8mm以及上的圆钢或者-40X4mm的扁铁等,根据建筑物长宽确定引下线数量。

引下线上端与接闪带连接,下端与接地母线相连接。

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在距地面上2.7m至地下0.3m处采用pvc绝缘塑料管等保护措施,塑料管的颜色应与建筑物颜色相统一,并在醒目处张贴防雷警示牌。

2.1.3接地装置
由于古建筑基础多为石材和木质为主,且其在区域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接地装置主要以人工接地体为主。

如地面以下遇到特殊三合土及砖石基础时,可采用XIT离子接地极为接地装置,预计每条引下线安装一组离子接地极(独立接地网)。

接地极采用深孔安装离子接地极的施工做法,按就近安装避开游人的原则,选择在僻静之处进行安装。

对每一接地极距地面不足1m处进行绝缘处理(安装绝缘护套管),水平接地体采用BV95mm²铜绞线,与垂直接地体及水平接地连接线之间采取放能焊接工艺。

2.2侧击雷的防护的必要性
侧击雷一般多用于高层建筑物,普通的和楼层不高的建筑物一般都不需要做侧击雷。

但随着近年来雷电发展的认知,有一种雷电形式迫使我们重点建筑物需要增加侧击雷,那就是球形雷。

球状闪电,俗称地滚雷。

通常在雷暴时发生,为圆球形状的闪电。

球状闪电的危害较大,它可以随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

它可以通过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

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因为碰到障碍物爆炸。

因此做好侧击雷工作相当重要。

在进行侧击雷防护措施时,应首先考虑不会对古建筑物本体造成影响。

宜在古建筑物的外围每3-6m设置圈式均压带,均压带与古建筑物的金属物均可靠连接在接地体上。

此外,在古建筑物的外门窗安装金属纱窗、沙门或较密的金属保护网并可靠接地。

所有的门窗都安上玻璃,使其没有空洞,预防球形雷从空洞窜进古建筑物内。

2.3闪电电涌侵入防护和电磁感应的防护
古建筑物的现代化改良,势必要带入用电设备和消防管网,从而产生各类古建筑物用电问题。

而对于防雷主要是涉及闪电电涌和雷电波感应侵入的问题。

(1)一般情况严禁各类架空线缆直接进入古建筑物内,进入古建筑物的各类线缆必需套钢管埋地进入,其埋地长度≥2m,且最短不得≤15m。

对引人古建筑物的各类线缆需加装电涌保护器,根据防雷类别和电子信息系统类别,加装相应等级的电涌保护器。

一般古建筑物为人员密集场所,按二类标准要求对待,总配电源柜须装I级试验电涌保护器,分柜安装II级试验电涌保护器。

(2)做好室内外各金属设备的等电位连接。

古建筑物室外的各类监控摄像头要防直击雷的保护,金属外壳需接地。

古建筑物内应设多个等电位端子,将各类需要接地的物件就近与等电位端子相连接。

(3)古建筑物内金属物,包括电网管线、水管等金属管线的埋设方式和布局对防电磁感应要求很高。

被保护的古建筑物内的设备外壳、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防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做好相应的金属线跨接要求。

3结束语
中国特有古建筑物防雷安全的保护历程是一个摸索探寻和与时俱进的过程。

要保持特色建筑风格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又能综合全面的考虑防雷安全,是需要每个防雷安全工作者,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翻新,不断创新的过程。

还有很多古建筑物未得到有效保护,希望能普及古建筑物防雷措施,可以用更加科学的保护措施来守护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孟锦.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251-252.
[3]杨世刚,张华明,陶彪.古建筑防雷探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12(03):40-43.
[4]张华明,杨世刚,张义军,逯曦,李云飞,陶彪.古建筑物雷击灾害特征[J].气象科技,2013,41(04):758-763.
[5]何植成,等.关于建筑物防雷技术工作要点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11: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