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docx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观察范围》教学设计案例《观察范围》教学设计 .名称科数学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提供者刘有玲目课一课时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观察范围》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本节课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六年级学生( 11—12 岁)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即观察范围的变化站的高看得远,看得范围大;站的低看得近,看得范围小。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中体会到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感受到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让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提出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的社会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阐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2 知识点详解详细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通过案例、实例等方式展示知识点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初步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提供学习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反馈。
3.4 课堂讲解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难点解释。
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5 练习与反馈环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作业与测验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与参考书推荐适合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学习资料。
教师可以自行编写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5.2 多媒体与教具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
使用教具、模型等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word版第一篇:课堂讲授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或技能。
教学内容:1. 知识点2. 相关例子和案例研究3. 练习题和讨论题教学步骤:1. 前导知识引入2. 知识点讲解与示范3. 学生练习与实践4. 解决问题和答疑5. 总结与复习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互动2. 练习与作业3. 检测与考试第二篇:实验教学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目的和原理2. 实验步骤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4. 实验结果讨论与解释教学步骤:1. 实验预习与前导知识概述2. 实验操作演示3. 学生实际操作实验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5. 实验总结和评估教学评估与反馈:1. 实验报告与数据分析2. 实验操作与讨论3. 实验成绩和表现第三篇:讨论和辩论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学内容:1. 讨论话题或争议性问题2. 讨论规则和流程3. 学生观点表达和论证教学步骤:1. 话题介绍和背景知识讲解2. 小组或全班讨论3. 辩论角色分配和辩论赛4. 结论总结和反思教学评估与反馈:1. 参与讨论和辩论的活跃度2. 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3. 其他学生的评价第四篇:项目设计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内容:1. 项目目标和需求2. 团队合作组织与分工3. 项目计划和预算4. 项目实施和成果展示教学步骤:1. 项目需求与背景介绍2. 团队组建与分工安排3. 项目计划和资源准备4. 项目实施和成果制作5. 项目展示与评估教学评估与反馈:1. 项目成果质量和效果2. 团队合作与分工情况3. 项目整体评估与反思第五篇:案例分析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通过现实案例来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教学内容:1. 案例背景和问题描述2. 分析方法和工具3. 解决方案和效果评估教学步骤:1. 案例触发与引入2.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析3. 解决方案展示与讨论4. 案例效果评估和总结教学评估与反馈:1. 对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2. 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的准确性3. 案例效果评估和思考第六篇:实地考察类教学目标:通过实地参观和考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或现象。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授课时间本节课共计XX分钟,其中教学活动、学生互动和练习各部分时间安排合理,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授课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XX老师进行授课。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技能;(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XX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2)XX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教学难点(1)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2)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3)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后续部分内容(七至十二)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教案模板旨在提供一种详细且复杂的教学设计框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案例、故事或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PPT、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对新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要引导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
童话,大家一定读了不少。
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喜欢哪个角色?说一说。
是啊,童话世界五彩缤纷,令人遐想,给人启迪。
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的世界,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看看“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作者介绍:王尔德,英国著名作家(幻灯片出示)二、再读课文,初步感知:1、我的词语库:让学生读读词语,掌握字词。
2、听课文朗读,完成习题。
(1)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里什么样?(2)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什么样?(3)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花园有什么变化?(4)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又怎么样?3、重点句子赏析4、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春天、友谊、温暖、欢笑)。
留下了(冬天、寒冷、荒凉、孤独)。
5、理解重点句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唤来春天,需要一颗(宽容、友善、热情、温暖)的心。
7、小结:幸福源于宽容、善良和共享!8、原著结尾:幻灯片出示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一谈。
(2)写作上:童话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这一课,作者的语言也很美,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后的习作中,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优美语句。
四、名人名言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材简析: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
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__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9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9篇(指名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齐读)三、初读古诗1.自读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
2.检查读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指名点评谁还想读给大家听?师点评四、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把古诗读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再来读古诗。
合作理解诗意,再来读古诗,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出色。
(个人自学开始)现在,小组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五、交流、品读同学们交流的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就谈一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1.天门山你们知道天门山在哪里吗?为什么叫天门山呢?(出示天门山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天门山,你们觉得天门山怎么样?雄伟险峻的东、西梁山分别矗立在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犹如天然的江上巨门,浩瀚的长江水从中间挤开一条通道,奔腾前行。
2.学习前两句诗此时,作者李白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不由得吟出了前两句诗。
(1)谁来读一读前两句?(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真是山水相依,你冲我挡。
(3)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汹涌的江水录像)你们看,汹涌的江水正奔流而下,多有气势啊!(4)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名读,生点评优点或缺点(5)学生练习,再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3.学习后两句(1)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要问: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怎么知道的?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2)“相对出“什么意思?青山为什么能出来呢?(船随着激流前行,诗人望着人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入眼帘,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一样。
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3)生活中你有这种感受吗?(行驶的车辆)诗人用词多么精妙啊,一个“出”字把山给写活了。
(4)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自豪)那你就是李白,请你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学情分析:在学生对马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马的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生字词;掌握对比的描写手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积累优美词句;掌握对比描写教学活动:一、兴趣式导入课前先做一个知识积累训练,请同学讲一讲有“马”字的成语: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不停蹄等。
二、观察图片,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前者是被人类驯服、被束缚的马;后者是自由的、野生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生字词疏通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问题设计:读完课文,你脑中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明确:①(1~2)人类驯养的马;②(3~5)天然野生的马】四、合作研讨问题设计:1、这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各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明确:①勇毅、驯良、被奴役、当玩物②美质、美德、美貌】2、你比较喜欢哪一种马,说说理由。
(鼓励学生个性体验)3、课文在描写野马的美貌时,为什么要与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文中还有哪些对比?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学一学,写一写)__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与许多其他的动物作了对比。
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猫或其他小动物。
100字左右。
六、小结语马是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让我们也成为马的朋友,放他们纵横驰骋!七、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教学设计方案篇2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也可以表演出来。
(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学习目标: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__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1、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
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叫启事,写启事的作用。
2、会写常用的招领启事,归还启事等,懂得启事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学会写启事教学难点:写招领启事的注意点与书写格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说说什么叫启事?二、学习招领启事的写法与要求1、出示招领启事,说说这则启事公开说明了一件什么事?2、写招领启事有哪些要求?为什么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写出来?3、说说写招领启事的书写格式。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八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八篇一、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 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特定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知识点一:介绍和解释。
2. 知识点二:案例分析和讨论。
3. 知识点三:学生小组合作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 知识点一的讲解:简明扼要地介绍和解释该知识点。
3. 知识点二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实例或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4. 知识点三的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活动,解决相关问题或完成任务。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回顾和巩固学到的知识点。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材料。
2. 案例或实例。
3. 学生合作活动所需的材料。
评估方法:1.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2. 学生小组活动的合作效果。
3.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 模板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1. 知识点一:简介和实例分析。
2. 知识点二:思考和讨论。
3. 知识点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2. 知识点一的简介和实例分析:简要介绍该知识点并给出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知识点二的思考和讨论:利用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知识点。
4. 知识点三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给予学生相关资源和指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材料。
2. 相关实例或案例。
3.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所需的资源。
评估方法:1. 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参与程度。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7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7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教材简析:1.整体课文分析《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__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
因此,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
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板书:追浪花)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设计理念]情境导入。
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3)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深入解析课程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2)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教学内容易于消化。
三、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见解;(2)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3)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情境教学(1)结合实际案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2)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知识的运用;(3)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3. 差异化教学(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给予个性化指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故事、案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知识讲解(1)条理清晰地讲解知识点,注重逻辑性;(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适时进行课堂互动,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操作(1)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2)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第一章络的组建与运行1.1 认识计算机络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1.了解计算机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络,它与通信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络的概念。
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7篇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方案7篇教学设计模板篇一模板(一)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原子(第一学时)和§2.2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技能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素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4.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践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拓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实践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4. 考试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材简析】《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
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1、故事导入: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1、读正确:⑴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⑵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⑶抽读正音。
2、读流利:⑴再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⑵交流汇报。
⑶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⑷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⑸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⑹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⑴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⑵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⑶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
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⑷学生练读。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7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7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8个会写的生字,11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爱心”。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看到课题,你想到了谁的手?为什么?学习“柔”。
二、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城:理解字的意思,跟“乡”相对。
牵:做动作理解字义。
掌:形声字。
惊惶失措:害怕紧张。
三、朗读课文第2~6自然段。
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字义。
奥利亚:外国女孩名。
四、朗读课文7、8自然段。
笑:第七笔是撇。
慰:安慰,使人心情安适。
善:注意写法。
五、朗读课文9、10自然段。
辫:与“辨、辩”区别学习。
淡褐色:联系生活实物理解。
六、朗读课文11、12、13、14自然段。
痣:形声字。
互:查“一”部、互相。
七、复习,认读生字。
八、书写生字。
九、作业。
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朗读生字。
二、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__讲了小姑娘找妈妈的故事。
三、读1~6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得有意思?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为什么小女孩会这么说?同桌练习朗读对话。
四、分别朗读7、8自然段,9、10自然段,11、12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小姑娘会这样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同桌练习朗读这几段话,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
说说,小女孩的妈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五、朗读最后两段,为什么小姑娘会很快找到妈妈?六、表演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5篇(word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5篇学生读书。
反馈,随机正音。
板书:山奇水急船险神女峰的传说设计意图:创设教学大背景,尊重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三、读悟:(一)、(赏读山)1、神女峰只是长江三峡万重山中的其中一座,那就让我们先来欣赏描写山这部分的内容。
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三峡的好奇?在有关的词句上圈圈、划划、点点。
反复地读,结合自己圈划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读读、说说、充分展开过程。
教师参与其中帮助与引导,和学生共同学习。
(1)重点交流,反复读悟:(读和说)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
(出示画面和文字)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出示画面和文字)(这三个有的可以怎样读啊?指生读---评价:为什么读的这么慢啊?还可以怎么读?为什么?)3、是啊,我们读书就得这样,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二段,想想三峡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指生读。
师生评议。
4、听同学们读的那么有滋有味,我的嗓子又有点痒痒的了,我也来试试吧。
不过,我可不用看书,请每位同学当评委。
教师随着音乐范背第二节。
5、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可配乐)(二)赏读水和船下面的水和船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选一段,像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读出自己的理解,结合圈点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反复读读,还可以试着背背。
随机指导朗读。
(1)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不由教师指定。
(2)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不做过细的技巧指导。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展示,进一步加深感受。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和充分的自主权;注重读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和主体的教学模式。
游览到这儿,我们已经深深领略到了长江三峡的无限风光:山奇水急船好险,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出示句子并朗读)让我们也来深深地赞叹一声四、小结:是啊,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神采飞扬,所以,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为三峡那壮丽的景色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2021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word版】
2021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前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学过的2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着收获丰收的果实,苹果树上红彤彤的大苹果也在等着采摘,你愿意帮忙吗?(愿意)真好,咱们班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爱劳动的好孩子,只要你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并说出算这个得数要用到的口诀就可以把这些好吃的大红苹果采摘下来,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口算练习,指名生回答。
二、新课探讨1、出示课件(响起铃声)师: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有序的走出学校准备回家去,看它们多高兴啊!咱们今天就在动物学校的动物们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回家路上)师:你能仔细有顺序的观察这幅“放学图”用简洁的语言把图中的数学信息描述出来吗?(指名两人说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2、好多数学信息啊,那你能帮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吗?(能)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猫”需要用到图中的那个数学信息?(指名生回答)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生回答)【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后追问用那句口诀计算,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3、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1、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两人互相问答3、问答后请两名同学全班展示交流)4、师: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我有个问题也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下。
在这幅图中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每组有两只猴子,6组一共有12只猴子;桥上每队有6只狐狸,两队一共有12只狐狸)师: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决呢?三、练习巩固1、师:大家都学得好认真啊,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休息下吧(课件出示数线图)这个图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数字几的?第二个数线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课件出示课本p41页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圆柱的体积姓名刘秀荣工作单位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姚家房小学年级学科六年级数学教材版本冀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圆柱的体积”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第四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学习了体积,经历了长、正方体的体积推导过程以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高并没有变,只是把底面的圆形转化成长方形,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和圆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相同,学生已具备有学习本课的技能。
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 而且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达标率100%。
2、能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达标率95%。
3、能积极参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活动,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达标率95%。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达标率100%。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达标率95%。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是六年级了,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大部分学生也达到了相应的认知水平,圆柱体积的学习应该不是问题。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激活旧知、引出新知,采用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转化的思想、方法上为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做一些铺垫。
第二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索新知,采用了激趣設疑的方法层层深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积极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然后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对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理解,体会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陶冶了情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活旧知,引出新知从转化的思1、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想、方法上为推导( 1 )长方体的长 20圆柱的体积公式厘米,宽 10 厘米,高8 厘学生可能说出通过分割、拼合做一些铺垫。
米。
的办法变成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原有的基(9) 正方体棱 6分米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来推导础是后续学习的2 、回忆一下圆面积的出圆的面积。
这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前提和起点,新知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不论是拼成哪种图形都是把圆转化总是在旧知的基的成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再根据础上生长发展的。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转化后的图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这种承上启下的把一个圆平均分割,再拼合系推导出它的面积。
关系决定了我们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的教学必须从学四边形,分的份数越多越接生原有的认知结近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构出发,找准新旧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知识的连接点,为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新课的学习做好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思想方法与知识×宽,所以,用圆周长的一的铺垫。
]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周长一半就等于π R,半径是 R,所以圆的面积是S=π R2。
3 、什么叫体积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如何求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通用公式是什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也有体积,说一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学生交流后汇报。
板书:圆柱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柱的体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学生可能说出量出它所容纳用圆柱体容1.求圆柱体容器中水水的长、宽、高,就可以求出器所盛的没有形的体积水的体积。
状的水到可以变出示长方体容器:问,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容学生可形的圆柱形橡皮这是什么能说出,把圆柱体容器中的水泥,这些都可以转问:怎么求长方体容器倒入长方体容器,量出长方体化的办法转化为中水的体积呢容器所容纳水的长、宽、高,长方体来求出体问:如果换成圆柱体容就可以求出圆柱体容器中水积,这一过程就是器又如何求其中水的体积的体积。
](演示:把圆柱体要逐步渗透把圆呢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柱体转化为长方2. 橡皮泥圆柱体的体学生可能说出把这个圆柱体的方法和思想,积体捏成一个长方体,从而量出这样从思想上、方(出示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求出这圆柱体)个圆柱的体积。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可能会说圆柱体可以转立体图形化为长方体,转化后的长方体不是问:它是用橡皮泥做成标准的长方体,只有把圆柱分割的的。
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体份数多一些,才可以拼成一个标准积吗的长方体。
因为长方体是由圆柱3.常用圆柱的体积.体转化而成的,在转化的过程课件出示圆柱体压路中,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机的滚筒的图片。
减少,说明求出了转化后长方问: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体的体积,也就相当于求出了个很大的的圆柱体,你又如圆柱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何求出它的体积呢等于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小结:看来我们以上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法求圆柱的体积有它的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
局限性,所以必须探究求圆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柱体积的一般规律。
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4. 探究规律面积×高。
问:圆我们可以通过分割、拼合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圆柱体能不能也转化成已学过体积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呢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操作:课件出示操作讨论提纲:( 1 )圆柱体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2 )转化后的立体图形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大小是否有变化法上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台阶。
当出示圆柱体压路机的滚筒图片后,由于前面的物体是可以变形的,而压路机的滚筒是不可以变形的,学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对学生来说解决求压路机的滚筒体积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设计,为后面同学们操作、讨论推导圆柱的体积从思想方法上作了进一步的铺垫,并通过构造认知冲突,层层深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这样,对学生思想方法的铺垫也已水到渠成。
(3)转化后的形体与与原来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点拨、操作。
问:下面哪个小组来先进行汇报。
各组派代表边汇报边演示。
问:谁还有补充(学生补充讲解)教师拿两个相同的圆柱体体积演示模型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圆柱体,它们的底相同,高也完全相同,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
我把其中的一个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剪开,两等分、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还可以继续分割,通过分割、拼合,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如果我把它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因为长方体是由圆柱体转化而成的,在转化的过程中,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说明求出了转化后长方体的体积,也就相当于求出了圆柱体的体积。
结合课件演示讲解。
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师:如果圆柱的体积用V 来表示,底面积用 S 表示,高用 h 来表示。
如何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呢(板书: V=Sh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四、全课总结,共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完成活动检测目标1、 4、 5 的达成。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3、4、 5 的达成。
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 4 的达成。
七、教学板书圆柱的体积圆柱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师生共同小结,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这样起到强化重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