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一和第二章)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真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真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真题和参考答案2021年上半年简答题: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解析:(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3)注意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2.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解析:(1)体验成功经验。

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适当榜样,获得替代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4)情绪唤起。

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解析:(1)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2)进入研究现场获得经验文本;(3)分析研究经验文本;(4)形成叙事文本。

2020年下半年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论,教育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提供活动。

(1)教师既应给学生创设大量的物理活动,也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活动机会。

(2)在形式运算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从现实物体和事件中学习的机会。

2.创设最佳难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3.关注儿童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认识到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并根据儿童当前的认知机能水平提供适宜的学习活动。

4.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

教师应该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来设计课程。

5.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

皮亚杰认为环境教育重于知识教育,随着儿童参与的社会活动的增多,他们逐渐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

2.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

2022年下 教师资格证考试 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 辨析题和基础简答题 第一二章整理

2022年下 教师资格证考试 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 辨析题和基础简答题 第一二章整理

第二节教育的定义(第一章)1.动物界有没有教育?(辨析:判断2分+改正3分+说明3分)没有。

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

因为教育具有社会性,而动物活动是没有社会性的。

(教育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2.是不是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辨析)不是。

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教育。

因为教育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有目的性。

3.教育的属性(简答:简单,不要展开)教育具有目的性和社会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这三个可写可不写)4.教育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辨析)错误。

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因为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有时会滞后。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性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第一章)5.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辨析)错误。

教育不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因为教育具有社会性,而动物活动是没有社会性的。

(动物活动是由目的性的。

)6.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辨析)错误。

教育起源于有意识的模仿。

因为教育是有目的的活动,不是无意识的。

第一节教育的功能(第二章)7.教育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双重作用)。

(辨析)正确。

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时相对滞后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和社会的关系(第二章)8.教育对政治不起决定作用。

(辨析)正确。

教育对政治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但教育对政治不起决定作用。

9.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辨析)错误。

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因为教育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但教育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制度。

)1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辨析)错误。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决定性作用,但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

因为教育既有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有自身的继承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订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资料;(5)分析研究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

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4,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求。

(2)义务性,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 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1. 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答:①科学思想性。

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材结构: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编排,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使用建议:教师应熟悉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注重实效性
小学课程评价与调整
小学课程评价的意义:对课程进行整体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调整课程提供依据。
小学课程评价的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作品评定、观察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情感调节:教师需要教会小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平衡。
情感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与教育
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包括自我意识增强、情绪不稳定、好奇心强等。
教育应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
单击添加标题
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家长参与等方式进行。
小学班级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建立健全班级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安全纪律。
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安全教育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教师需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记忆发展: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快地记住信息。
思维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具象向抽象过渡,开始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语言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与教育
情感表达:小学生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仍然不稳定和易变。
情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开始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1.简要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心智、道德、智力、体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方面涉及到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学习记忆等。

教育学方面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方法等。

课程与教学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学生发展心理学包括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发展规律等。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的种类、方法、原则等。

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包括日常评价、周期性评价和高考。

评价与考核应当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价与考核应当公平客观,注重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不应当只注重分数和排名。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A. 学生自主B. 教师主导C. 教学相长D. 因材施教2.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A. 公共性B. 明主性C. 免费性D. 强制性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阶段性B. 整体性C. 顺序性D. 差异性4. 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 少先队活动C. 品德课和各科教学D. 班主任工作5. 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

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 专制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对抗型6.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A. 沟通与合作能力B. 激励与评价能力C. 教育教学设计能力D. 组织与实施能力7. 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 肥皂水B. 蒸馏水C. 食用醋D. 稀盐酸8. 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直觉B. 错觉C. 幻觉D. 联觉9. 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10. 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

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 监督策略B. 复述策略C. 计划策略D. 组织策略11. 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

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 概念学习B. 符号学习C. 表征学习D. 命题学习12. 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是什么?【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简述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答案要点】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

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等。

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

(3)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人。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教育知识与能力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弗洛伊德建立,代表人物有荣格、阿德勒等。

这一学派比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身心发展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身心发展1

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2.在小学生的各生理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A.身高体重B.骨骼肌肉系统C.循环和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3.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4.(2013年真题)在儿童的认识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感知觉B.注意C.记忆D.思维5.下列不属于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A.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B.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料的注意逐步发展C.在整个小学阶段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6.在小学课堂上,对于低年级儿童讲授重难点知识的时间应把握在()。

A.15~20分钟B.25~30分钟C.30~35分钟D.35~40分钟7.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B.抽象记忆C.命题记忆D.形象记忆8.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空想9.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

A.空想B.创造性想象C.再造性想象D.批判性想象10.(2012年真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是()。

A.6~7岁B.10~11岁C.7~8岁D.12~13岁11.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这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12.王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

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2)知觉的理解性,指个体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的知觉特性。

(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的知觉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

2.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社会产生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生产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生产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2)学生为本(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缺失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达到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

高层次的需要得到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5.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表现在哪里?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表现在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

从个体的角度看,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如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上的差异,还包括有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202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选择与简答试题1

202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选择与简答试题1

2023小学老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才能》选择与简答试题12023小学老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才能》选择与简答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老师预备采用探究型教学方式,课前老师必须对学生进展分组,全班30个学生,18个男生,12个女生,以下分组方法的是( )。

A.学生在课前自愿分组,每组5—6人,组内自行推举小组长,最后把交给老师B.老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成绩顺序来分,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C.老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学号的顺序来分D.学生自愿分组,人数不限2.学生的“向师性”所决定的老师职业特点是( )。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3.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这属于( )的领导方式。

A.型B.民主型C.放任型D.迁就型4.老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p 教学理论与教学理论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展反思5.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

”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典范示范D.实际锻炼6.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评估中应( )。

A.以定量分析^p 为主B.以定性分析^p 为主C.以定性分析^p 和定量分析^p 为主D.以综合分析^p 为主7.在一个英语学习分化比拟大的班级中,的处理方法是( )。

A.适当放低要求以鼓励差生B.满足优生需要,对其他学生适当放低要求C.按全班多数学生的承受程度选取局部材料,其他局部那么在以后适当进展补充D.关注优生和差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8.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根底上产生积极的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展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是(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学习指导2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学习指导2

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

A.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B.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C.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D.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

A.学会生存B.学会思考C.学会学习D.学会分析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4.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见风流泪D.尝梅生津5.小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能跑过来,这是()的反应。

A.第一信号系统B.非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D.第三信号系统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8.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的过程B.同化顺应的过程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尝试一错误的过程9.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实现的途径是()。

A.尝试过程B.试误过程C.联结过程D.反馈过程10.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A.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1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才能积极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条件反射1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问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3.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分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分析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1.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2015下】(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

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6.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汇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1、民主性2、整体性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过程的环节。

班级管理过程由计划决策、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四个环节组成。

其中,(1)计划对班级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运行起着导向作用,班级管理过程都是根据计划来安排和协凋的;(2)实施是班级管理运作的中心环节,是管理者按照计划指挥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达成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3)检查是管理者对班级管理计划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和纠偏,以保证班级管理活动指向管理目标的实现;(4)总结是对一项相对独立或相对完整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总的分析和价值判断,以肯定成绩、吸取教训、寻找规律、处理遗留问题,明确继续前进的方向。

题干中,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实施。

B项正确。

2.下列我国古代教育家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张教育目的为“明人伦”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孟子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包括:(1)人性论:性善论。

孟子提出“仁有四心”,这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2)教育作用:扩充“善性”。

(3)教育目的:“明人伦”。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4)教学思想:盈科后进、教亦多术。

题干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张教育目的为“明人伦”的教育家是孟子。

B项正确。

3.学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S小学成立了十几个学生社团,开设了三十多门兴趣活动课。

这一做法依据的是()。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基础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答: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依法执教、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20世纪后期教育的发展特点答: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答: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制约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制约着教育的目的确定(3)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制约着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2014上答: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目的的确立和依据2014下答: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2016下答:双规制度,以英国为代表,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子女所占有,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子女所占有;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从小学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分支型学制,以苏联为代表,既有上下型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学院横向的相互关系。

建立学制的依据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我国学制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答:适度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2012下答: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基础性:小学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全民性、活动性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答: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答: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答: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素养答:教师的道德素养;终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素养;系统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必备的教学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答:前提保证是终身学习;基本途径是行动研究;必经之路是教学反思;有效方法是同伴互助;重要条件是专业引领;有效载体是课题研究;微格教学《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终身学习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小学生发展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知识;学科知识;通识性知识2019上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答: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第二章学生指导知觉的特性答:知觉的选择性:区分对象与背景;知觉的理解;知识经验起作用;知觉的整体作用:知觉对象变完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印象仍不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答: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并逐渐稳定。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答:学习材料额性质;系列位置效应;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态度;识记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提高记忆的方法答: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化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

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重视记忆方法,防止遗忘保持记忆的方法\防止遗忘的方法答:复习时机要得当;复发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适宜;重视对识记品质的培养;注意用脑卫生;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2017下答:问题情境;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答: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答:注重对学生的早期能力培养;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针对学习能力差异淫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气质与教育答:克服气质偏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教育;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组建学生干部,应考虑不同气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优良性格答: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提供实际锻炼机会;个别指导;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简述人格发展与形成的影响因素2019上答: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早起童年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小学生知觉的发展特点答;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知觉的分析和综合水平提高;知觉的策略性逐渐提高;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能力得到发展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答:有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对具体直观事物注意占优势向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注意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不善于控制注意力;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分配比较弱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答: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在发展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答;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抽象逻辑思维有不自觉到自觉;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答: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恰当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转换进行教学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答:加强意义识记的培养;加强识记品质的培养;加强有意识记的培养;及时复习防止遗忘;记忆的方法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答: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经验;重视表象作用,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教给小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抽象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2016下答: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表象储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打开想象大门教师要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空间想象力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的水平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的幻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2019下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可能一种是所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育启示: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答:外部:学习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内部: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知识;学习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答: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最佳;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强度高;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强度低。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答:教学吸引;奖励与惩罚;兴趣激发;反馈评定;归因指导;合作竞争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2018上答: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成分与相似性;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结构;认知技能策略;学习态度与方法;心理定势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答: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兴趣广度逐步扩大;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答:建立积极的心态;重复利用学科优势;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依据结果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答: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中的正确引导;注重激励与表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家长的作用‘分层渐进,注重个别辅导;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答: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答: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互动发展的过程;德国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小学生德育原则答:疏导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平性教育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小学德育的途径2019上答: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小学德育的方法答: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的评价法;自我教育法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品德的发展具有协调性;品德的发展具有过渡性;自觉纪律的形成简述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2016上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简述学生为本2016上答;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健康发展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017上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有8个范畴:语言;数学逻辑;空间智能;身体运动;音乐;人际;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2018下答:对注意目的的理解程度;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对活动的合理组织;主体的意志努力,排除内外干扰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