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就业问题及趋势研究的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就业问题及趋势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就业形势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也备受关注。
因此,开展黑龙江省就业问题及趋势研究,对于深入了解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促进黑龙江省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及趋势、就业政策和创业服务现状、就业市场状况、职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
在文献资料法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纸、杂志等资料,深入了解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及趋势分析的背景、理论基础和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矛盾。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可以了解黑龙江省就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收集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1)深入了解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及其趋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2)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提出相应建议和政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研究的重要性及创新点
本研究的重要性在于:1)了解黑龙江省就业现状及其趋势,及时发现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途径和政策建议,有
助于促进黑龙江省就业的可持续发展;3)应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创新性地采集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黑龙江省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证依据。
基于市场需求的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
装卸、 保管、 物 流 信 息 管 理 等 一 系 列 活 动 ( 2 ) 主 观感 觉 上 , 感 受 到 当下 竞 争 的 激 中, 物 流 企 业 的 员 工 的 最 重 要 的 素 质 就 是 烈 , 但 是 又对 自 己有 信 心 , 感 受 到 自己可 以 责任心 , 然 后 是 以 客 户需 求 为 中 心 , 其次 才 通 过 努 力找 到 适 合 自己 的 位 置 。 是企业 本身需 求的敬业精神 。 另一 个现 象 ( 3 ) 知识上 , 了解 了 一 些 生 涯 规 划 的 理
上认 识 自身 的 不 足 , 积极 寻 找 改进 措 施 。 部分 感 觉一 般 的学 生 , 在 对 课程 内 容 、 教师、 ( 3 ) 建 议 学 校 相 关 部 门 从学 生 实 际 需 求 多媒 体 教材 三 项 满意 度 评价 上 , 感 觉一 般 的 出 发 增 加 本课 程 的 教 学 时 数 , 最好 是 一 周 学生 比例分 别占到总数 的8 . 1 %、 1 7 . 1 %、 1 7 . 1 %, 次课, 上课 人 数 在 4 0 人左右。 此外还 有 很小 的一 部分学 生 表示 出 不太满意 ( 4 ) 争取建立 “ 职业咨 询工作室” , 满 足 甚至非 常不满意 的倾 向, 尤 其是对 教师评价不 学 生 的 个 性 化 咨询 。 超过这个标 准 , 才能实现就业 , 获得 岗位。 满意和 非常 不满意 占有 1 6 . 6 %, 说明 我们教师 因此 , 以用人单位 对“ 人才” 的 市 场 需 求 标 还要继 续 努力 , 在课 件制 作 上下功 夫 , 不断 的 参 考 文献 准作为本课程 改革的方向。 提高 教学 能 力 。 [ 1 ]夏祖 浩 . 浅 谈 大 学 生 就 业 能 力标 准 与 竞 3. 2 适合 学生 需 要的 程度 的 分析 争优 势【 N] . 中 国教 育报 , 2 0 0 6 -0 5 -l 7 . 2 课 改教学 内容的构建 2 ]吴 琪 . 关 于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规 划 的调 查 总的来 说课 程内容 的针 对性 、 实 用 性 [ 根 据 物 流 就 业 岗 位 设 置共 搜 索 了报 关 和 系 统 性 、 给 学 生 启 发 方 面 均 得 到 了 一半 分 析 与思 考[ J 】 . 中国大学生就业 , 2 0 0 7 存 和 更 好的 发展 , 那么 , 他们 最 终 的 目标 就 是 寻 找 一 个 自 己喜 欢 又 有 发 展 的 好 工 作 。 实 现 这 两 方 面 的 需求 的客 户终 端 就 是 用 人 单位 , 用 人单 位 根 据 自己 的 需 求 确 定 选 人 用人标准 , 我们培养的 “ 人才 ” 只 有 符 合 或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分析作者:李丽娜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3期摘要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发生巨大变化。
在这种环境下,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本文将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增值性尤为彰显。
同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环境下,高校教育备受挑战,并相继出现了学生职业能力差等问题。
所以,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人力资本市场衔接,真正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1 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突出的是初级理论基础和实际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的目标是高级技术能力型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直接适应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发展环境和适应未来职业的技能要求。
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应该看其是否掌握了未来就业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
因此,应继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严格落实“一专多能、持续改进”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企业为主要行动方针,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教学和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教学变革,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
2 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应釆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还应大力推行任务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推进某个课题来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与实践
课程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学生的零距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
高职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体系改革和单门课程的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不但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而且包括素质课程体系,使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的培养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笔者以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进行探讨。
一、课程改革前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理念滞后。
在课程改革以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三段式”的开课模式,即先开设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再开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在思想观念上还是本科教学体系的“压缩饼干”。
同时,理论课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素质的课程较少,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职业能力未得到应有的提升,感觉学和不学一个样,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未突出高职特色。
2.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相当一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以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很少有实践动手的机会。
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
课程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
3.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比较差。
对教师的考核一般只是局限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教师的教学竞赛大多选择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比赛、教案和课件比赛等。
教师如果很少去企业参加实践的话,很难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更是照本宣科,就教材中的理论讲授理论,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讲授的内容基本上和实践脱节,完全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谈不上提高了。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数百万人,但是仅有岗位数的一半左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探索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选题意义1. 现实意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直接影响到广大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入探索,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
2. 理论意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可以完善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
也有助于推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三、选题目的1. 探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实质。
2. 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并为不同类型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3. 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战略。
通过在社会、政府、教育、企业等方面联合推动,实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目标。
四、拟论文结构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文章结构第二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存在2.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表现2.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2.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第三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类型分析3.1 毕业即失业大学生3.2 录用难、就业失落的大学生3.3 被遗忘的特殊人群大学生第四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4.1 社会、政府部门4.2 高校及教育部门4.3 企业与用人单位第五章实证调查5.1 研究方法5.2 研究对象5.3 调查结果分析第六章结论6.1 重要意义6.2 展望未来参考文献附录以上是本次开题报告的大概内容,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挖掘。
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是追求各学科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活动的完整过程和各项要求,学生的职业素养不能获得切实训练和有效提高。
针对此现象以助产专业为例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和分析。
探索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方法,通过从临床工作过程到课程、从课程到教学过程设置,开发配套的教学文件,建设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及建立课程监测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教学实验及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满足医院的需求。
标签:助产专业;就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式”是指以职业或岗位现场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而构建的课程教学模式,其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职业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服务等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推动我校助产专业与现代社会需求接轨,满足医院对我校助产专业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本人经过近两年的调研、研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验等过程,以助产专业为例初步探索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的方法,并且按照这种方法在我校助产专业开发出了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与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岗位技能、个性发展及职业发展等综合就业能力,在医疗服务一线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的背景1.社会环境国内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一些卫生职业学校通过了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的结合,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只在意招生,不注重就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和课程模式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际相背离,导致学生操作能力差;培養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医院需求。
就业指导课程报告(精选五篇)
就业指导课程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就业指导课程报告[键入文档标题]题目: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根据本人情况(例如你是准备就业、出国、保研、考研、自主创业等),阐述自己选择该就业方式的理由,并做一个三年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课程报告又是一年毕业季了,不同的是今年自己也成为了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中的一员。
我选择了就业,因为我认为自己需要到职场生活中接受挑战,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成长,成为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而我们作为初次就业人群,就业能力往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技能的实务型人才,因此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处于一种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状态。
因此,我认为本科毕业后进入职场进行实践,在工作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和喜好,工作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再进修硕士或者更高的学位。
同时,我认为我所在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与前沿技术紧密相关的一个专业,所以我更愿意到生产中去实践学习。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
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
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
经专业职业性格测试我的性格类型倾向外向、直觉、情感、知觉、热情洋溢、富有想象力。
认为生活是充满很多可能性。
能很快地将事情和信息联系起来,然后很自信地根据自己的判断解决问题。
很需要别人的肯定,又乐于欣赏和支持别人。
避免冲突,喜欢和睦,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维持个人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喜欢保持一种广泛的关系。
适合的职业有:营销经理、团队培训师、宣传人员、市场营销和宣传策划、市场调研人员、公关专家等。
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研究开题报告格式_报告写作指导_
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研究开题报告格式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直接相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应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素质精良的中初级服务及管理人员." 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我省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课题.而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滞后,难以满足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才能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人才规格的客观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才能体现职业学校能力发展和实践性的特色.我校的教学计划主要是根据国家教学指导方案设计的,如何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替换性,竞争性,应变性的特点,对不同专业人才规格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按照未来社会发展对从事经济,服务第一线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遵循素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努力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与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的桎浩,重新设计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金融事务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过去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以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银行的这些传统业务制定和安排的,知识面比较窄,偏重概念理论,对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突出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的新理念;经营业务更新了;操作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操作技术成为主流.这些变化,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调整和补充,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岗位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作为我校当前的教学核心工作,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仍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计人才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中级会计人才.中级会计知识的普及,将大力推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办员,银行出纳,商业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将成为社会长期需求,为我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我校在金融事务,会计专业等省级示范专业基础上,又拓展了市场营销,计算机,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新的专业,形成了主干专业与辅助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体系.从81年开办,经过24年的探索,无论是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设备的逐步完善,还是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组进行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基础.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便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是美国职教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践,校外实习都特别强调.由于他们重视把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极大提高了毕业生上岗的适应能力.国内职业学校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有的是大量削减文化课,增加专业课;有的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改革,都 "要着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其应用性与基础观.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一)指导思想本课题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课程内容改革的经验,从分析已有的相关成果入手,以国家指导性方案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重视素质教育,强化技能培养.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学习有基础"的办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二)实施原则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2,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应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适应学生提高职业替换以及谋求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不过分讲究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与完整.属于社会尤其是职业活动结合紧密的内容要多作介绍,参与实践.4,体系化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把某一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教材,获取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统一确定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使内容精练,形式简洁,整体协调.而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或重视某一个环节.课程模块的设计应特别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脱节和重复.(三)研究思路先提出各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实现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素质,技能的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此为试验基点,扩展到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上的新思路;为科学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即形成合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考;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提供了实践的可操作性,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具有实践应用价值.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内容研究,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角度找出现解决中职教育发展思路.(四)主要内容本课题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事务性工作的中初级人才,使毕业生应具备高中阶段教育所必备文化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劳动所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各专业教学大纲的研究(1)知识要求:要求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一个从业人员要求同时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一般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决定,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2)素质要求:素质分为一般素质和职业素质.一般素质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3)能力要求:① 各岗位应具备的技能.见附表②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储蓄,出纳,进行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网上银行理财业务,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③市场营销.能针对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推销金融产品,促使客户的资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要树立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④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有把握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从事相关工作.2,专业课程教材的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将有关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结合而概括形成的.它包括课程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的知识,教学要求与效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知识,技能构架,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学习成绩考核,教学单元划分等.开发相关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相应的习题和模拟实训资料.3,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评价标准要体现可操作性和效益性,建立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既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与毕业分配挂钩;又要与教师考核相联系,与奖罚挂钩.4,对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大赛的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学生,制订出"艺术节"学生参赛的项目,选拔标准,程序,奖励办法等.四,研究机构及分工课题组组长:贲志宇沈阳市金融学校,校长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副组长:李丽华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负责课题实施的统筹协调工作钟岩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负责学生活动的统筹协调工作课题组成员:张杰沈阳市金融学校教研室副主任负责课题的调研,分析,理论研究工作及对各子课题的指导卢炎煜团委书记负责组织学生开展素质,能力活动组织工作李广存教务处秘书负责课题的收集,汇总李德旭教研组组长负责子课题金融事务课程内容的研究关琪教研组组长承担承担会计专业子课题的研究陈磊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计算机课程内容的研究王秀丽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曲春霞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孟晓东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于春江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英语课程内容的研究高欣指导处承担子课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五,研究对象03级01-08班,04级10,11,12,14班学生六,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七,研究进度本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XX年1月开题,XX年7月结题.研究进度大致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XX年2月-7月为阶段性研究.第2阶段为综合性研究阶段.研究期间学校课题组一般每学期开一次课题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活动由各子课题组自行确定活动时间及内容,要有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XX年2月20日,学校课题组主持人召开课题开题会,研究课题思路,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XX年2月-7月为各子课题研究阶段.XX 年4月-5月,学校举行学生素质,技能大赛,在艺术节展示学生成果.研究内容设想如下:1,语文课程,围绕职业能力删繁就简,有目的有重点的改革教学内容.如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财经进应用文的写作等实用性强的内容.2,数学课程的改革,增加相关专业科所运用的基本计算能力,如书写数字的规范,点钞,珠算,计算器的熟练运用等.3,英语课程,可增加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景用语等,制定标准,严格考核.4,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形体训练,进行走姿,坐姿等常规训练;针对职业的需要(如保安,导促员及临柜人员等职业)改革,加强基本功训练;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5,计算机课程,提高打字速度,增设网页设计,办公室自动化,财会电算化等,并结合高新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证书.6,专业课程,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强化技能的培养.XX年8月末各子课题组开展研究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召开2至3次小型研讨会.阶段研究成果为各子课题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校本教材及系列论文.XX年7月末形成课题总报告, XX年8月结题.八,研究成果1,系列论文2,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XX年8月)3,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XX年2-3月)4,各课程考核标准(XX年3月末)5,确定各年级艺术节参赛项目及评价标准(XX年4月-5月)6,校本教材(XX年8月)九,参考文献奈杰尔.洛普科特面向职业课程[j] 外国教育资料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就业开题报告
就业开题报告就业开题报告一、引言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现状分析1. 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的供应却相对有限。
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2. 就业形势就业形势的变化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传统行业的需求减少,而新兴行业的发展对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适应能力。
三、问题分析1. 教育与就业的脱节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一些专业的就业率较低,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这导致了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困难。
2. 缺乏实践经验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缺乏实践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雇主更倾向于选择有实践经验的候选人,这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四、解决方案1. 教育改革高校应该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调整教育内容,提供更实用的技能培训。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 实习机会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学生也应主动争取实习机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 创业支持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创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结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解决问题的机会。
通过教育改革、提供实习机会和创业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六、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就业形势将继续变化。
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学校和企业也需要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就业,导致了人才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就业信息平台等措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我国也亟需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
本文将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分析改革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构建起更加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以往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导致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
一些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必须对现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内容结束】1.3 研究意义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当前社会对于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是当前时代所急需的。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需求分析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首先需要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和需求特点,来创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
还需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用工需求,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课程内容和技能培训项目。
二、课程设置基于需求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需要合理设置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其提供接地气、贴近市场的课程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设置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实践、生产实训等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这样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还可以引入行业顶尖人才和企业导师,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四、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设良好的实训基地将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校需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具有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善,还需和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实践环境。
课程改革教材建设需以就业为导向_王军伟
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1日/第003版职成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需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军伟成绩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世纪之交,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工程,有力地推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教育思想方面,教育部明确提出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首次明确地把以“能力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与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区别开来。
这是职业教育教育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在任务和培养目标方面,淡化了各类中职学校(中专、技校、职高、成人中专)的界限,淡化了培养“技术员和操作工人”的界限,把各类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统一定位为“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不再单独提出中专培养“技术员类人才”、职高培养“操作工人”。
这个定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具有前瞻性。
在专业设置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制订统一的专业目录。
首次改变了按学科分类划分专业的传统做法,以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性质和类别来划分专业,从而把学校的专业与社会的职业直接联系起来,体现了职业教育“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设置”特点。
这是专业设置上的重大突破,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双证制”创造了重要条件。
新目录包括了13个专业大类、270个专业、470个专业方向。
在课程改革方面,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开发制定了82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4门德育课、23种文化基础课和工程类公共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统一供中专、职高、成人中专学校使用,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大纲采用模块结构,既具有通用性,又有灵活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选教育文档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选教育文档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迈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且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技强国之路。
在当今的大形势下,职业教育直接依赖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人力资源。
当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必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职业教育,学科型的教学体系使用了几十年,自进入90年代后,在总结办学的得失和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一大飞跃。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大转变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发展职业教育,需要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出口”拉动“进口”,已成为职业教育同行的共识。
1.转变办学思想,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绝不能理解为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
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繁荣、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推进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管转向宏观引导,从传统的学科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结合。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职业技能, 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2.转变办学模式,以“订单培养”的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
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素质,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分段分区完成学业。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论文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论文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教育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各类职业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此来促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提升。
高校毕业生需要对就业观念有正确的认识,且需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院校也要与社会企业进行沟通交流。
文章将阐述职业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提出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就业现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高职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各个职业院校务必先做好那些企业的沟通工作,这样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将会更加多种多样,学生们的就业机会相比以前而言明显会增多。
高职毕业生还需对自己的职业制定出一系列计划,找准方向,并积极参与各种就业培训活动,以此来让自己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在选择职业时要尽量挑选最适宜的岗位,以确保自己能够快速找到工作。
一、就业导向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1.“就业导向”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其不仅有助于学生职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且能进一步推进社会劳动力的教育。
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人们往往会对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产生错误的理解,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仅仅只是为了确保企业的需求得到满足、促使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并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巨大功用。
在满足职业教育需求主体的时,相关人员要仔细分析企业以及相关岗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
同时,职业学校还应制定出一系列目标和计划,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2.就业导向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模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为例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任志新(),女,黑龙江北安人,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院校研究室副教授。
2011年2月第1期(总第84期)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 ournal of J i nan Vocati onal C olleg e Feb .2011No .1(Serial No .84)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为例任志新(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以服务为宗旨,首先要服务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不是以就业率为导向。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通过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创设专业法人制度和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第三学期,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与专业岗位零距离学习,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采用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等手段,初步形成了以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为载体,以培养职业人为目标,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就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1)01-0057-04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生产一线所需人员为主,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是其主要的职能。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是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极践行教育部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为载体,以培养职业人为目标,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正确理解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一)以服务为宗旨,首要是服务学生一般来讲,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科技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二是通过培养人才为各行各业生产一线提供教育支持。
大学生就业问题开题报告
[1]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9)
[2]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8).
[3]王晓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就业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4]茹平.论大学生的就业及就业能力教育[J].职业时空,2008(06)
[5]张延东,徐志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02)
[6]黄文德.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0(15)
[7]鄢雪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2009,(4).
本论文拟分为三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整体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大学生就业促进的阻碍因素
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方面的分析。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原因:①毕业生数量攀升造成就业压力②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③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④大学生成长环境影响就业⑤招聘单位门槛高。而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方面也有五个方面:①当代大学生功利化倾向严重②对专业和专业成绩的满意度③个人期望值过高④个人能力问题造成就业压力⑤家庭状况与就业关联。
[12]徐莉.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责任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3]程毅.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才智,2008(22)
[14]李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15]Bozick,Robert.The Role of Students’Economic Resources,Employment,。and Living Arrangements[J].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7(3)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种改革模式旨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现实社会对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仅凭理论知识难以胜任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参与实践,实践活动的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与企业脱节,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这是因为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授课,提供实践机会,还可以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实社会对员工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不断地提高这些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直接相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应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素质精良的中初级服务及管理人员." 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我省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课题.而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滞后,难以满足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才能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人才规格的客观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才能体现职业学校能力发展和实践性的特色.我校的教学计划主要是根据国家教学指导方案设计的,如何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替换性,竞争性,应变性的特点,对不同专业人才规格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按照未来社会发展对从事经济,服务第一线从业人才的素质要求,遵循素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努力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与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的桎浩,重新设计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金融事务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银行过去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以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银行的这些传统业务制定和安排的,知识面比较窄,偏重概念理论,对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突出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的新理念;经营业务更新了;操作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操作技术成为主流.这些变化,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调整和补充,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岗位需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作为我校当前的教学核心工作,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仍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计人才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中级会计人才.中级会计知识的普及,将大力推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办员,银行出纳,商业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将成为社会长期需求,为我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我校在金融事务,会计专业等省级示范专业基础上,又拓展了市场营销,计算机,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新的专业,形成了主干专业与辅助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体系.从81年开办,经过24年的探索,无论是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设备的逐步完善,还是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组进行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基础.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已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便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是美国职教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践,校外实习都特别强调.由于他们重视把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极大提高了毕业生上岗的适应能力.国内职业学校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课程内容改革,有的是大量削减文化课,增加专业课;有的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核心课程体系.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改革,都 "要着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其应用性与基础观.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一)指导思想本课题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课程内容改革的经验,从分析已有的相关成果入手,以国家指导性方案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重视素质教育,强化技能培养.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学习有基础"的办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二)实施原则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建设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2,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应逐步建立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适应学生提高职业替换以及谋求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不过分讲究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与完整.属于社会尤其是职业活动结合紧密的内容要多作介绍,参与实践.4,体系化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把某一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和教材,获取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和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统一确定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使内容精练,形式简洁,整体协调.而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或重视某一个环节.课程模块的设计应特别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脱节和重复.(三)研究思路先提出各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实现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素质,技能的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此为试验基点,扩展到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上的新思路;为科学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即形成合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考;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提供了实践的可操作性,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具有实践应用价值.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内容研究,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角度找出现解决中职教育发展思路.(四)主要内容本课题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在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事务性工作的中初级人才,使毕业生应具备高中阶段教育所必备文化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劳动所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与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各专业教学大纲的研究(1)知识要求:要求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一个从业人员要求同时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复合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一般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决定,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2)素质要求:素质分为一般素质和职业素质.一般素质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3)能力要求:① 各岗位应具备的技能.见附表②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储蓄,出纳,进行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网上银行理财业务,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③市场营销.能针对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推销金融产品,促使客户的资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要树立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④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有把握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从事相关工作.2,专业课程教材的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将有关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结合而概括形成的.它包括课程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的知识,教学要求与效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的主要知识,技能构架,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学习成绩考核,教学单元划分等.开发相关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相应的习题和模拟实训资料.3,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要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评价标准要体现可操作性和效益性,建立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既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与毕业分配挂钩;又要与教师考核相联系,与奖罚挂钩.4,对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大赛的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学生,制订出"艺术节"学生参赛的项目,选拔标准,程序,奖励办法等.四,研究机构及分工课题组组长:贲志宇沈阳市金融学校,校长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副组长:李丽华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负责课题实施的统筹协调工作钟岩沈阳市金融学校副校长负责学生活动的统筹协调工作课题组成员:张杰沈阳市金融学校教研室副主任负责课题的调研,分析,理论研究工作及对各子课题的指导卢炎煜团委书记负责组织学生开展素质,能力活动组织工作李广存教务处秘书负责课题的收集,汇总李德旭教研组组长负责子课题金融事务课程内容的研究关琪教研组组长承担承担会计专业子课题的研究陈磊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计算机课程内容的研究王秀丽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曲春霞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孟晓东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于春江教研组组长承担子课题英语课程内容的研究高欣指导处承担子课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研究五,研究对象03级01-08班,04级10,11,12,14班学生六,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取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与途径开展研究.七,研究进度本课题研究期限为1年,XX年1月开题,XX年7月结题.研究进度大致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XX年2月-7月为阶段性研究.第2阶段为综合性研究阶段.研究期间学校课题组一般每学期开一次课题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活动由各子课题组自行确定活动时间及内容,要有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XX年2月20日,学校课题组主持人召开课题开题会,研究课题思路,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XX年2月-7月为各子课题研究阶段.XX年4月-5月,学校举行学生素质,技能大赛,在艺术节展示学生成果.研究内容设想如下:1,语文课程,围绕职业能力删繁就简,有目的有重点的改革教学内容.如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财经进应用文的写作等实用性强的内容.2,数学课程的改革,增加相关专业科所运用的基本计算能力,如书写数字的规范,点钞,珠算,计算器的熟练运用等.3,英语课程,可增加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景用语等,制定标准,严格考核.4,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形体训练,进行走姿,坐姿等常规训练;针对职业的需要(如保安,导促员及临柜人员等职业)改革,加强基本功训练;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5,计算机课程,提高打字速度,增设网页设计,办公室自动化,财会电算化等,并结合高新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证书.6,专业课程,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强化技能的培养.XX年8月末各子课题组开展研究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召开2至3次小型研讨会.阶段研究成果为各子课题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校本教材及系列论文.XX年7月末形成课题总报告, XX年8月结题.八,研究成果1,系列论文2,子课题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XX年8月)3,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XX年2-3月)4,各课程考核标准(XX年3月末)5,确定各年级艺术节参赛项目及评价标准(XX年4月-5月)6,校本教材(XX年8月)九,参考文献奈杰尔.洛普科特面向职业课程[j] 外国教育资料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