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25•【字号】成府发[2011]42号•【施行日期】2011.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1〕4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成都市旅游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优化成都市产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指导,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为重要编制依据,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导向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成都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全行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带动发展战略,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统领旅游发展全局,建设旅游景区(点),拓展旅游市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市场重点向国际国内并重、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发展格局向城乡一体转变的态势。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使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并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第二章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推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第二节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三节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节加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第二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第四章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构建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节加强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第五章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第一节改善灾区发展条件第二节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第二章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一节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第二节加快提升支柱服务业第三节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第三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第二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第三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第四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第五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第六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第四章提升发展现代制造业第一节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第二节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第三节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第四节推动制鞋、纺织服装及箱包皮具产业高端化第五节推动家具产业高端化第六节推动冶金建材产业高端化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第二节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第三节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第四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第一章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第一节建设国际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第二章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第二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第三章加快成都经济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区域市场共融第二节推进基础设施共建第三节推进公共服务共享第四节推进生态环境共保第四章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第一节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第二节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加快成都企业全球化产业布局进程第二节全面提升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水平第三节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载体建设第六章扩大对外贸易第一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第二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三节营造对外贸易环境第七章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第一节提升国际投资吸引力第二节提升国际投资开放度第三节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第五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一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第二节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第三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四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第二章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第一节壮大创新主体第二节夯实创新基础第三节优化创新环境第三章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第一节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统筹各类人才开发第三节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第六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章提升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第一节积极扩大就业第二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二节积极发展福利和老年事业第三节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第三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第一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第二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第四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第二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第三节提高公共安全水平第五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第二节加强法制建设第七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一章强化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一节强化能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二节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三节强化水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四节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机制第二章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一节加强水环境保护第二节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第四节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第五节完善污染治理机制第三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第一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第二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第三节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四节加大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力度第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第一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节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第二章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第一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二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三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二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第四章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一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第二节塑造国际性文化品牌第九篇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第一章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第一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二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第三节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第四节加快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第二章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第一节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三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四节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三章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第一节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三节加快社会建设体制改革第四节创新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第十篇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第一章加强政策引导第一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二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第三节优化产业政策导向第四节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第二章强化实施保障名词解释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汇总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汇总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为加快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委办〔2007〕7号等文件精神及《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

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末,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

从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已发展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年平均增长6%,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

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

2005年,日本文化内容产业规模达250115亿日元,占GDP的6.2%。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强市战略来实施。

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分别占GDP的10.6%和7%;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576.86亿元,分别占GDP的7%和12%。

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步成为国家和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 — 附件: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业设计作为高知识性、高技术性、高文化性的“智慧产业”,是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对于我市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工信部《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四川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川经信〔2010〕387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试行)》(成办发〔2011〕92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机遇(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中心城区党委政府纷纷把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培育与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在环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成都特色的工业设计企— 2 — 业。

1.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截止2010年,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774家,主营收入5512.6亿元,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和家具、制鞋等特色产业集群。

车、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和家具、制鞋等特色产业集群。

工工业的不断壮大为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

全市大多数工业企业已具备设计能力,设计范围涵盖机械装备、消费家电、家具制造等多个领域,范围涵盖机械装备、消费家电、家具制造等多个领域,专业工业专业工业设计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培育了拓成、设计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培育了拓成、朴素堂、丙火设计等一批朴素堂、丙火设计等一批专业工业设计企业,吸引了浪尖、专业工业设计企业,吸引了浪尖、嘉兰图、洛可可等国内工业设嘉兰图、洛可可等国内工业设计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成都,已初步形成了以独立设计公司和工业企业内部设计机构为主体,工业设计工作室、自由设计师为补充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在工业设计的部分领域已具备产业比较优势。

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部分)

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化产业部分)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

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

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4•【字号】成府发[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41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2年10月24日成都市服务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成都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编制本规划,规划期2011-2015年。

本规划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服务业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

1.产业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成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态势较为稳定,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2006-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9%,到2010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85.3亿元;2010年,成都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就业和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7%、69.4%和 69.1%,成为全市经济、就业和税收增长的主体。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天府新谷
依托成都高新区南区,建设数字新媒体产业载体,聚集国内外数字新媒体企业,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建立扶持文化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机制,搭建创业者交流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新媒体产业集群。
数字娱乐软件园
依托数字娱乐软件园,扩展产业载体规模,增加企业办公场地面积,引进国内外数字娱乐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宽窄巷子拓展区
青羊区
将实业街水表厂及成都军区38分部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拆迁建设,扩大宽窄巷子空间规模。建设宽窄巷子精品文化酒店、1-3家精品特色小型客栈、巧克力博物馆等特色项目,形成以宽窄巷子为核心的特色商业街区。
国际非物质文化
遗产博览园
按照国际化的建设标准、文化展示、传承理念和运作模式,打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载体,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永久平台,建成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非遗产品生产性开发、科普教育、会议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力争申报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慈寺历史文化
街区
锦江区
依托大慈寺片区宗教历史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打造集商业、酒店、服务式公寓为一体的文化商业综合体项目,引入现代商业消费业态,培育都市休闲旅游功能,带动周边街道业态转型升级,形成集观光、体验、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聚集区。
民办博物馆聚集区
成都东村
以民办博物馆和艺术原创为重点,以文博艺术与旅游业互动发展为导向,以博物馆岛、当代艺术谷地为载体,建设国内最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创作、展示、交易和学术研究中心。
四川文化产业园
温江区
四川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拟打造集文化创意、文化主题旅游、现代娱乐、青少年体验式教育、文化会展及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园区,构建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主题旅游区,建设全省第一、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十二五”时期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的通知》(成办发〔2009〕64号),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

一、规划背景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强化文化软实力,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相结合是世界发展的一种潮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战略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要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成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成委发〔2011〕23号)中,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在成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这一切表明,“十二五”时期,成都文化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1•【字号】川办发[2011]96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11]9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未来5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规划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文化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 5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文化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冲破传统体制束缚,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初步形成了体制机制创新、事业产业共荣、城市乡村联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文化发展格局。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方案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标准体系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方案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标准体系

第三篇加快构建当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构造调节,抢占高品位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重点产业高品位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建立起以当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当代制造业和当代农业为基本市域当代产业体系。

到,三次产业构造优化为3:45:52,哺育一批产值上100亿元大公司和上500亿元、1000亿元产业集群,建成5个以上产值上千亿元产业园区,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园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一章推动战略功能区建设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目的,以市级和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战略性产业功能空间载体,推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推动机制,推动高品位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节推动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加快推动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当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当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交通枢纽和当代物流功能区、“198”生态及当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建设,精心打造“成都服务”品牌,建设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当代服务业基地。

积极推动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精心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知名品牌,建设国际旅游都市。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石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努力建设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按照区(市)县错位发展规定,拟定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以区(市)县为主体,自主配备资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充分发挥和依托成都核心影响力,创新机制、拓展空间、汇集资源,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大力发展高品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当代制造业,完善金融、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业宜商宜居国际当代化新城,力求再造一种“产业成都”。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努力建设中西部文化高地。

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第一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强化诚信建设,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诚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建立健全文明创建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文明城市建设成果。

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寻找“成都好人”、“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全体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整体文明程度。

加强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经济、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浓厚社会氛围和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培养志愿文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蓬勃开展。

第二章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建立全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事业发展机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成都音乐厅、成都档案馆新馆和川剧艺术中心等一批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_图文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_图文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为加快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 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 《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委办〔2007〕7号等文件精神及《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 》, 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

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末,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 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

从发展趋势看, 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 已发展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 并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高达220亿美元, 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 年平均增长6%,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

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 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 约占GDP 的6.44%。

2005年, 日本文化内容产业规模达250115亿日元, 占GDP 的6.2%。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强市战略来实施。

2007年, 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 分别占GDP 的10.6%和7%;2008年, 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576.86亿元, 分别占GDP 的7%和12%。

成都市文化产业规划

成都市文化产业规划

四、发展重点(一)传媒业。

发展目标:2009—2012年,全市传媒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

2012年,传媒集团年产值达到40亿元,数字新媒体收入占集团媒体总收入10%以上,集团资产规模达100亿元,成为国知名的以全媒体深度融合为特色的综合传媒集团。

建设3—5个传媒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容基地。

推进措施:扶持传媒集团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以数字容为核心的新媒体业务。

发展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

优化提升“全搜索”、“house100”等新闻门户和社区,建立“环球商业博览”网络会展平台,打造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网络媒体。

推出手机报和手机杂志,推广双向互动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培育新媒体容提供商。

发展数字视听和移动容。

与通信运营商实施战略合作,建设“东区”数字音乐产业园,获取无线通信增值业务市场份额。

以网络教育为切入点,建立数字出版发行平台。

支持“美食天府”数字电视频道实现跨区域播出,发展高增值业务,培育数字容提供商和容集成平台服务商。

加快传媒资源整合。

规划建设和打造“保利音乐主题公园”、“大魔方”城市娱乐中心,举行体育赛事及演艺活动,打造传媒活动平台。

打通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资源通道,最大限度调度和使用新闻资源。

推进传媒资源与网游动漫、电信移动等资源整合,实施跨行业资源整合。

(二)文博旅游。

发展目标:2009—2012年,文博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2012年,规划建设1—3座公益性博物馆,2个以博物馆群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完成1—3个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修复与利用,兴办一批民间街区博物馆。

完善文博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市场机制,建成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博旅游之都”。

推进措施:加大文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文博资源对文化旅游业的支撑作用。

保护开发水井坊、宽窄巷子(二期)、大慈寺等三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加快建设“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规划建设“浣花文博旅游产业片区”,构建“三区两片”特色文博旅游产业发展区。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成府发[2012]16号【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3.26【实施日期】2012.03.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1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成都市工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为推动“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团结拼搏,有效应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1.工业经济规模快速壮大。

2010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062.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37.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8%,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5和4.6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4.2%,比“十五”时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

2.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2010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0%;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5%;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是2005年的2.4倍。

“十一五”时期,食品饮料、鞋业、家具三大传统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20%,培育打造了“中国女鞋之都”等区域品牌。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作者:————————————————————————————————日期: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在认真把握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分析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规划背景“十一五”时期是成都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有效应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展现。

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较好体现。

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后重建基本完成,灾区实现历史性变化。

先后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专栏1 “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5.9%,年均增长14.4%,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年均增长30.1%。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节能减排取得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提升。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样本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样本

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抢占高端产业发展制高点, 推动重点产业高端化,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到 ,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45:52, 培育一批产值上100亿元的大企业和上500亿元、 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建成5个以上产值上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园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目标, 以市级和区( 市) 县级战略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战略性产业功能的空间载体, 推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 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功能区、”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建设, 精心打造”成都服务”品牌, 建设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积极推进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 精心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知名品牌,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石化产业功能区建设, 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按照区( 市) 县错位发展的要求, 确定区( 市) 县级战略功能区, 以区( 市) 县为主体, 自主配置资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充分发挥和依托成都的核心影响力, 创新机制、拓展空间、聚集资源, 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 完善金融、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优化人居环境, 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化新城, 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为加快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委办〔2007〕7号)等文件精神及《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

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末,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

从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已发展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年平均增长6%,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

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

2005年,日本文化内容产业规模达250115亿日元,占GDP的6.2%。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强市战略来实施。

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和857.81亿元,分别占GDP的10.6%和7%;2008年,深圳市、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和576.86亿元,分别占GDP的7%和12%。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摘要】作为中国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力之城”,并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十二五”规划。

那么成都为何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没有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优势,以及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何,又是怎样发展的?本文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情况进行了摸底,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环境发展关于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报告段西国际文化贸易200904163054文化创意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和范围有不同的界定。

上世纪末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以各自擅长的方式积极发展,越来越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及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和“中国第四城”的美誉,作为四川省会和西部中心城市,是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地。

目前,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制约和挑战。

成都需要结合成都自身文化特色,在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一、成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与环境成都市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7166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突破50%,由此表明成都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并进入基本实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阶段。

(一)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成都位于成都平原腹地,青藏高原东缘,锦江等三条河流穿城而过,又受到都江堰的灌溉。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历史上没有大灾大难,自建成以来从未改名或迁建。

成都历史悠久,根据成都市区内的金沙遗址等考古遗址,成都成为高度发达的城市聚落距今已有3200余年。

因为都江堰的润泽,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拥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各一处,以及5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各类博物馆。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广播【发文字号】成府发[2011]39号【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1.29【实施日期】2011.11.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广播影视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1〕39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成都市广播影视发展“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努力实现“新三最”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广播影视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关精神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综合已开展的成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等专题研究成果,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全市广电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不利影响,坚持转型创新、求真务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广播影视在服务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大局,保障城乡群众收听收看权益,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新突破。

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较高,综合覆盖能力全国领先,公共节目提供能力持续增强,城乡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9%,实现了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村通率达83.78%,较2005年增长46.83%;行政村广播室建成率达40%,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面落实,基层广播影视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2.广播影视内容生产能力有新提升。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绿色频率频道”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国家、省级奖项作品数量增多,节目播出和生产总量增加,节目收听收视率稳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栏4“十二五”期间创意设计业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内容
文旅“领·Show”创意设计园
成都东村
成都东村
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建设“中国建筑设计博物馆”,配置商务、商业、酒店等业态,配套休闲公园、公寓住宅等城市功能,打造融创意、设计、会展、生态、居住于一体的“设计总部基地”。
东村设计创意产业园
建设现代商务楼宇,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类企业和机构,完善信息交流、公共技术、展示交易、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打造具有原创力和辐射力的创意设计基地。
宽窄巷子拓展区
青羊区
将实业街水表厂及成都军区38分部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拆迁建设,扩大宽窄巷子空间规模。建设宽窄巷子精品文化酒店、1-3家精品特色小型客栈、巧克力博物馆等特色项目,形成以宽窄巷子为核心的特色商业街区。
国际非物质文化
遗产博览园
按照国际化的建设标准、文化展示、传承理念和运作模式,打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载体,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永久平台,建成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非遗产品生产性开发、科普教育、会议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力争申报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成华区
依托工业建筑,以数字音乐产业和音乐互动体验为核心,配置音乐平台运营、艺术展示、主题演艺、音乐培训、商务办公等支撑业态,配套文化餐饮、设计酒店、高端会所等商业业态,打造集演艺、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式文化特色街区。
“大魔方”文化娱乐综合体
成都
高新区
建设承担大型演艺活动和体育赛事功能的现代文化场馆,形成集超高层写字楼、高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电影城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演艺综合体,打造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
专栏1“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1.成都东村
规划范围:西至沙河,北至成渝高速五桂桥段及成洛路,东至绕城高速,南至老成渝路三环路内段及成龙路南侧,涉及成华区、锦江区和龙泉驿区部分区域,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商业副中心。
发展目标: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将文化产业与城市形态完美结合,融合智能化和低碳环保理念,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韵味,充分展示创意设计的“城市中的城市”,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新城。
安仁中国博物馆
小镇
大邑县
依托安仁古镇,以近现代历史文化为特色,建成文物交易市场、拍卖中心、鉴赏培训中心及一批商务酒店和家庭旅馆,形成集展览陈列、旅游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安仁文博旅游产业片区。
天府古镇
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蒲江县等
依托街子古镇、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五凤古镇、西来古镇、龙池小镇等项目,培育“天府古镇”品牌。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的开发理念,突出产品的特色和创意。以古镇开发为核心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完善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链。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天府古镇”的品牌影响力,发挥旅游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
“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
锦江区
项目以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周边适合的楼宇为载体,依托园区形成的产业聚集效应,规划打造园区三期项目。引进符合园区功能定位的机构和企业,完善园区周边配套业态,有序拓展红星路35号园区产业发展空间。
专栏5“十二五”期间演艺娱乐业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内容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成华区:以数字音乐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青羊区:以文博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双流县:以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都江堰市:以文博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大邑县:以文博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专栏2“十二五”期间传媒业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内容
成都东村传媒文化中心
成都东村
以传媒内容制作与传播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影视内容制作机构,融合线上与线下,跨界整合泛娱乐和创意内容,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立体放送,建设现代传媒基地、内容集成与播控中枢、三网融合试点体验区。
发展思路:以创意化、数字化、国际化为导向,率先引入或孵化前瞻型业态,重点发展传媒、影音娱乐、动漫游戏、文博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等优势领域,努力占据产业高端,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2.区(市)县文化创意产业区
成都高新区:以文化科技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锦江区:以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专栏3“十二五”期间文博旅游业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内容
锦里拓展区
武划拓展特色古街空间范围,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三国文化特色,营造特色风貌。深入开发锦里古街民俗文化产品,完善都市休闲旅游产品结构。有效配置业态,增强城市现代服务功能,提升管理运营水平,打造三国蜀汉文化特色商业街区。
东村国际文化创意港
以数码内容制作和演艺娱乐为核心,建设文化内容产业中心、数码内容体验馆、媒体交流中心,以及百老汇剧院、音乐版权中心、媒体内容制作大厦,打造集数码内容制作发行、手机游戏动漫研发、艺人培训、创意体验、现代商业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东村新媒体产业园
以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为核心,重点发展新媒体数据、移动媒体内容、新媒体广告,卫星机顶盒服务、数字媒体数据服务、数字电视中间件,互联网数据服务、三维制作与虚拟现实服务,以及动漫出版、网络游戏等领域,搭建新媒体产业研发、孵化、金融、会展、培训等平台,打造以新媒体产业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大慈寺历史文化
街区
锦江区
依托大慈寺片区宗教历史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打造集商业、酒店、服务式公寓为一体的文化商业综合体项目,引入现代商业消费业态,培育都市休闲旅游功能,带动周边街道业态转型升级,形成集观光、体验、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聚集区。
民办博物馆聚集区
成都东村
以民办博物馆和艺术原创为重点,以文博艺术与旅游业互动发展为导向,以博物馆岛、当代艺术谷地为载体,建设国内最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聚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创作、展示、交易和学术研究中心。
金沙国际演艺中心
青羊区
青羊区
依托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剧场周边区域,建设西山水景广场,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创新舞台设置方式,完善观演区设施及功能配套,打造以金沙文化为特色,汇聚国内和世界演艺资源的国际演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