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对联赏析
清朝著名嵌名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清朝著名嵌名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对清朝著名嵌名联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概括其特点和作用。
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编写:清朝时期,嵌名联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并备受推崇。
嵌名联是一种将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文字嵌入到装饰艺术品中的创作方式,形式多样,可以嵌于屏风、匾额、屏条等传统艺术品上。
清朝著名嵌名联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其精细的工艺。
嵌名联作品深受工匠们的注重,他们运用细腻的刻工和巧妙的构思,将文字与艺术相结合,使作品更加精美独特。
其次,这些嵌名联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清朝著名嵌名联的文字多以经典名篇、古代名人名言等为素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警示。
此外,这些嵌名联作品还经常与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嵌名联艺术风格。
清朝著名嵌名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能够增添室内外环境的美感和艺术氛围,为人们打造了一种高雅、典雅的居住环境。
其次,嵌名联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含义。
通过嵌名联,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智慧的传承和延续,了解到清朝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
此外,嵌名联还能够启发人们的思维,引起人们对生活、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清朝著名嵌名联以其精细的工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清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并介绍清朝著名嵌名联的相关内容:1. 清朝嵌名联的起源- 通过探讨嵌名联的历史背景和起源背景,介绍嵌名联在清朝兴起的原因。
2. 清朝著名嵌名联的特点- 探讨清朝著名嵌名联的艺术特点,包括题材选择、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3. 清朝著名嵌名联的作用- 分析嵌名联在文化传播、礼仪习俗、艺术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示其在清朝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清联三百副》赏析51
《清联三百副》赏析51本期责编丨大漠胡杨270、湖心亭彭玉麟胜地足流传,直博得一代芳名,千秋艳说;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
[简注]湖心亭:在江苏南京莫愁湖。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老人,清湖南衡阳人。
诸生。
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
官至水师提督,兵部尚书。
有《彭刚直公诗集》。
“一代”句:因南北朝时歌女莫愁在此居,故湖名“莫愁”。
“千秋”句:相传明太祖和中山王徐达在莫愁湖胜棋楼下棋。
徐达棋艺较高,却每次都输给朱元璋。
有一次下棋,朱元璋以为又是赢局。
徐达指着棋局说:“请皇上细看全局。
”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徐达用棋子摆成“万岁”二字,心中大悦,就将这座楼和莫愁湖都赐给了徐达。
为此湖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联语由“胜地”入题,引出千秋轶事,点缀莫愁湖胜境宜人,赏心乐事,留连忘返,尽在这烟水荷花的美丽的景色之中。
情中有景,诗中有画。
见《中华对联大典》271、平湖秋月亭前人凭阑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蘋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简注]平湖秋月:在浙江杭州西湖小孤山东侧。
其旧址原为明代的平湖堂。
平湖秋月亭三面临水,每逢秋夜天清气爽,皓月当空,看月落湖中,千顷一碧,故名“平湖秋月”。
阑:同“栏”。
红蓼:一种开红花的水草。
白蘋:生长于浅水边,开白花的草木植物。
秋老:指深秋季节。
琼楼玉宇:见前注。
此指代月宫。
上联描绘深秋平湖的美景;下联点缀平湖的夜色。
湖光月色,切“平湖秋月”之题。
联语绘景淡雅,清纯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272、大观亭前人五千年皖公何在?地接东南,消除浩劫;选胜快登临,尽教鹤唳丹霄,鸥盟黄浦,拓此一亭佳景,荡涤胸襟;寄语墨客骚人,莫辜负新秋风月。
卅六载贱子重来,天开图画,俯仰狂吟;凭栏休感慨,试看龙峦叠翠,鹅屿浮青,聘我百战壮怀,放开眼界;收揽练湖潜岳,依然是旧日山河。
[简注]大观亭:见前注。
皖公:春秋战国时有皖国。
汉置县,属庐江郡,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
【精品欣赏】清末民初文人书法对联欣赏(二)
【精品欣赏】清末民初文人书法对联欣赏(二)楹联,又称对联、对偶、桃符等。
其发端于古代诗文辞赋之对偶句,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之思想。
它是中国人特殊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在形式上具有可读性、可视性,同时又具声律协调等美学特质。
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在内容上,它既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等要求,而又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雅俗共赏,自由灵活。
诗之精炼蕴藉,赋之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散文之自由潇洒,皆可见于对联之中。
其涵盖古今,包罗万象,陶冶性灵,发人深思。
或赞日月星辰、清风朗月之自然;或言亭台楼榭、庙宇园林之胜迹。
或仰观俯察,感人生之际遇;或一觞一咏,畅斯人之幽怀!或辞藻堆叠,情真意切;或短小精悍,意味绵长。
清际以来,文人墨客、风流雅士于优游里、雅趣间,于考镜源流的治学中,无不对楹联这种艺术样式的创作书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置之座右,励志修身;或嘤鸣四海,布德化育。
他们将这种特殊的艺术样式,打造成为人类文明史的又一高峰。
荣宝斋秉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文化担当,收藏了大量有清一代直至民国以来的名家楹联作品。
其中有名家重臣、经师大儒、书画巨擘之墨迹,亦有科第、世家、各地名流之手泽。
虽岁月更迭,书迹却流光溢彩,笔墨如新。
作品所蕴含的浓厚文人气息成为这一时期书法的重要特质。
它既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的真实再现,也成为文人书法在二十世纪初的最后一抹余晖。
——范存刚(选自《墨鸳鸯:荣宝斋藏近现代名家楹联作品集》前言)李鸿章(一八二三—一九〇一)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通过其存世的大量墨迹,看到了他书法的非凡功底。
据榻合目联165cm×33cm×2释文:据榻然香即同供佛,合目数息便是修真。
清代对联鉴赏(72副)
清代对联鉴赏(72副)001(作者:王夫之)自题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楹联鉴赏:王夫之(1619-1692),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
湖南衡阳人。
此联为作者于其湘西草堂所作。
上联言志,发誓要将儒学经典“六经”中治国安邦的道理研究透彻并图有所创新。
一个“责”字,足见其甘当重任、开拓进取的抱负。
下联抒情,自愿远离尘世,隐于僻壤,生死由天,过着如活埋般的生活。
一个“乞”字极具震撼力。
全联用语奇,含意深,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002(作者:陈芳潮)题春联人因爱富常离我春不嫌贫又到家楹联鉴赏:这副春联别出心裁,上联写人情淡漠,正应了那句“富有远亲,贫无近邻”,表现了对世俗的厌恶。
下联豁达,有春风入室,当然情绪为之一转,自得其乐了。
此联用反对手法,语言通俗晓畅而意味深长。
003(作者:王士祯)自题联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楹联鉴赏: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桓台县新城人,顺治进士。
如秋水明净从容,作者以此表达宁静淡泊的情怀。
似春风温和平静,则显示了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
这与“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作为修身养性的格言联。
004(作者:乾隆)题北京涵远堂联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楹联鉴赏:爱新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四代皇帝高宗,年号乾隆。
涵远堂是颐和园中谐趣园的正殿,意为恩被四海之堂。
西岭指北京西郊群山,东洲指昆明湖。
本联写景瑰丽,烟霞灿烂,云海苍茫,如诗如画。
远景近景收放自如,动静相生,活脱脱地描绘出这位高居庙堂的皇帝在举手投足之间,独揽胜景的潇洒风度。
005(作者:纪昀)题居室联家居化日光天下人在春风和气中楹联鉴赏: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
“化日光天”,即“光天化日”,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春风和气”,形容人的态度温和、表情轻松。
[转载]邓石如龙门对长联欣赏
[转载]邓⽯如龙门对长联欣赏原⽂地址:邓⽯如龙门对长联欣赏作者:乾坤⾕主沧海⽇,⾚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彭蠡烟,潇湘⾬,武夷峰,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窗。
---邓⽯如(清)此联书于嘉庆改元春正⽉(1796年春)。
上联⾔,九处名⼭胜⽔集合了神州古国的胜景奇观,这些都绘成了图画挂在我书斋的墙壁上,供我观赏领略。
沧海⽇:海⽔沧⾊,⼀望⽆际,⽇出之时景⾊壮观。
历代以泰⼭极顶观东海⽇出为最。
⾚霞城:⾚城,⼭名,位于浙江天台县西北六⾥,⼭上⾚⽯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称“⾚城栖霞”。
峨眉雪:指雄奇壮观的四川峨眉⼭雪景。
巫峡云:四川巫⼭县东巫峡两岸有著名的巫⼭⼗⼆峰,诸峰纤丽奇俏,常有云雾缭绕,为胜景奇观。
洞庭⽉:洞庭湖有“⼋百⾥洞庭”之称,洞庭⽉⾊美不胜收。
范仲淹《岳阳楼记》描绘道:“⽽或长烟⼀空,浩⽉千⾥······”彭蠡烟:江西鄱阳湖⼜称“彭蠡湖”,湖上烟波浩淼,蔚为奇观。
潇湘⾬:指“潇湘夜⾬”,为“潇湘⼋景”之⼀。
⼴陵涛:即⼴陵(今扬州)曲江潮。
庐⼭瀑布:江西庐⼭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庐⼭瀑布为奇观。
下联⾔,九位名⼈及其绝艺收藏于我⼭中书屋之橱窗,供我研究探讨。
少陵诗:杜甫(712-770)诗中尝⾃称少陵野⽼,有“诗圣”之誉,其诗被称为“诗史”,有《杜⼯部集》。
摩诘画:王维(699-759)字摩诘,其诗、画在盛唐时代颇负盛名。
左传⽂: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春秋左⽒传》,保存了⼤量史料,⽂字优美,记事详明,是中国古代史学和⽂学名著。
马迁史: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尾共三千年左右。
该书不仅是⼀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在⽂学史上也享有很⾼的地位。
薛涛笺:薛涛(768-831)唐代著名⼥诗⼈。
曾为乐妓,时称⼥校书。
清对联——邓石如
清对联——邓石如邓石如(1743-1805.10),原名邓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古浣子,又号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人称邓怀宁,因避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名讳,故以字行,安徽省怀宁(今潜山县)人。
出生寒士之门,少好篆刻,工四体书。
祖辈“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
清代中叶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人推为清代第一。
少好篆刻,工四体书,生性廉洁。
清乾隆六年(1741年)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
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
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
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
成名后以书法篆刻自给,喜好游历名山胜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游走百里。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20岁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起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
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其学习书法。
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
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擅书法、篆刻,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
时人对其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篆刻突破陈规,自开面目,人们推崇其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贡献,而尊称为“邓派”,也称“皖派”。
书法篆隶双美、沉着雄厚,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
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
清代四大名联
清代四大名联
清代四大名联是指清代文人创作的四句连续对联,具有独特的艺
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四大名联是:「尘世众生皆苦海,唯有
慧心能度我」;「山水有形容无限,文字无言识千般」;「飞世百年,睡过千殇,却又岁月静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失道,黄
金万劫」。
第一句联:“尘世众生皆苦海,唯有慧心能度我”,表达了世间
万物皆为苦海,唯有通过慧心,才能实现解脱和拯救自我。
这句联运
用比喻手法,将人们的生活比作苦海,强调了通过悟道的智慧,才能
摆脱苦难,得以超脱。
第二句联:“山水有形容无限,文字无言识千般”,通过比较山
水和文字的特点,表达了山水之美具有广阔无限的意境,而文字却能
识别和表达千般万象。
这句联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山水和文字各自
的表现力和魅力,突显了文字的独特之处。
第三句联:“飞世百年,睡过千殇,却又岁月静好”,通过对人
生的描述,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这句联通过形象的表达
方式,表现了人生百年虚幻短暂的真实性,同时又寄托了岁月静好的
美好愿望。
第四句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失道,黄金万劫”,通
过对人生境界的描述,表达了修行和迷失之间的截然不同。
这句联运
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修行者通过得道可以得到升华和超脱,而迷失
者则会陷入无尽的苦难和轮回。
清代四大名联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
据重要的地位。
这四句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
实和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紫禁城楹联赏析_韩崇文
坤 宁 宫 洞 房 东 门 两 侧 楹 联
缓 温! 馨 "
联 和 三 大 殿 的 楹 联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 联
坤 宁 宫 是 清 朝 正 宫 皇 后 的 正 寝 !这 里
四 !皇 家 祈 福 !金 萱 并 茂
政
楹宽 学
字藏
等王谟
形臣
亲
柱厚 养
写书
帝谟指
式关
岂 为 天 下 奉 一 人 "
惟 以 一 人 治 天 下 #
# 天 乃 锡 王 勇
)
& 表 正 万 邦 ’ % 语 出
( 尚 书
仲 虺 之
弘 敷 五 典 %无 轻 民 事 惟 难 #
表 正 万 邦 %慎 厥 身 修 思 永 !
乾 清 官 正 殿 御 座 两 侧 楹 柱 上 的 楹 联
二 修% 身 养 性 仪% 表 天 下
或 化 用 的 办 法 %表 达 统 治 者 的 意 愿 #
( 诗 经
小 雅
天 保 * + & 如 月 之 恒 如%
天 所 覆 %地 所 载 %万 年 常 巩 海 山 图 #
日 之 升 %月 之 恒 %八 表 同 登 仁 寿 域 !
楹 联 赏 析
对
联
! 第 一 四 页
楹 联 赏 析
对
联
! 第 一 五 页
集阁藏热
福
语的
成是书爱
有
舒楹
书 架 上 图 书 蕴 古 含 今 !借 学 术 融 洽 君
闲 居 * +& 天 无 私 覆 %地 无 私 载 %日 月 无 私
& 九 有 ’ 即% 九 州 #& 三 无 ’ %( 礼 记
世间清品至兰极书法对联
世间清品至兰极书法对联
世间清品至兰极书法对联
上联:世间清品,品尽人间香气。
下联:至兰极书,书出天地神韵。
横批:雅致天成
解析:
世间清品,代表的是一种高雅的品质,是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一种
表现。
此处所描述的清品不仅仅是指物品,更是指一种精神气质。
品
尽人间香气,是说人们凭借着自身的眼光和慧心,品味出了人间之美,体会到了人间香气的真谛。
至兰极书,是指一种高妙的书法境界。
至兰,这里可解为完美无缺,
极致卓越之意。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
至兰极书,用来形容书法的完美之处,表达了对这项传统文化的敬意
和钦佩。
最后的横批雅致天成,则是对这幅对联所表达的含义做出了总结。
雅致,即高雅精致,是对品位和审美要求的一种美好表现。
天成,则是
指一种天生的自然之美,是自然贡献给我们的艺术宝库。
雅致天成,
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完美和敬畏自然的理念,也表达了对这种
文化信仰的肯定和推崇。
总之,这幅对联通过对世间清品和至兰极书的叙述,表达了对高雅和美好的追求。
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它成为了一幅卓越的书法作品。
清末民初文人书法对联欣赏,美!
清末民初文人书法对联欣赏,美!查看对联知识技巧汪士鋐(一六五八—一七二三)清代书法家、藏书家。
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居士。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汪琬从子。
书法与姜宸英、笪重光、何焯并称“康熙间四大家”。
编纂诗文集《近光集》,著《瘗鹤铭考》《秋泉居士集》《全秦艺文志》《长安宫殿考》《玉堂掌故》等。
即事幽赏联136cm×31cm×2释文:即事欣有得,幽赏浩无涯。
集句奉寄,绳翁老门先生,弟汪士鋐。
钤印:秋泉汪士鋐印退谷王文治(一七三〇—一八〇二)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工书法,以风韵胜。
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寿数命根联128cm×28cm×2释文:寿数在尘劫以外,命根寄日用之中。
学人王文治。
钤印:文治私印文章太守铁保(一七五二—一八二四)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
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书法家。
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
其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四大书家”。
傲骨热肠联128cm×30cm×2释文: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
六十八翁梅庵书。
钤印:宫保尚书铁保一字梅庵伊秉绶(一七五四—一八一五)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
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
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
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
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
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
其时与邓石如齐名。
通经守道联96.5cm×25.8cm×2释文:通经以致用,守道无异营。
秉绶。
钤印:默庵秉绶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
乾隆五十四年进士。
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赏心悦目:清代文人书法对联,高清大图,值得收藏
赏⼼悦⽬:清代⽂⼈书法对联,⾼清⼤图,值得收藏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
初名世辅,⼩字⽇麟,字槐堂,⼀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
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清嘉、⼈⽂彬蔚”之誉的苏州。
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著有《恩补斋集》。
姚元之(1773—1852)清代官员、书画家。
字伯昂,号荐青,⼜号⽵叶亭⽣,晚号五不翁,安徽桐城⼈。
嘉庆⼗年进⼠,官⾄左都御史、内阁学⼠。
善画⼈物、果品、花卉,书法尤精⾪书。
姚元之与崔旭、梅成栋皆出⾃清代著名诗⼈张问陶(号船⼭)门下,合称“张门三才⼦”。
董诰(1740~1818年)清代官员、书画家。
字雅伦,⼀字西京,号蔗林,⼀号柘林,⼯部尚书董邦达长⼦,与其⽗有“⼤、⼩董”之称,浙江富阳⼈。
乾隆⼆⼗九年进⼠,授翰林院庶吉⼠。
以善画,受⾼宗知,历任内阁学⼠,擢公、户、吏、刑部侍郎,充四库馆副总裁。
累官⾄东阁⼤学⼠、太⼦太傅,直军机先后四⼗年。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22⽇-1823年5⽉10⽇),号少⼚,⼀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满洲爱新觉罗⽒,清⾼宗爱新觉罗·弘历第⼗⼀⼦。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清朝著名书法家。
⽯韫⽟⽣于清⾼宗乾隆⼆⼗⼀年,卒于宣宗道光⼗七年,年⼋⼗⼆岁。
年⼗⼋,补吴县举博⼠弟⼦员。
乾隆五⼗五年(1790)中⼀甲⼀名进⼠,授翰林院修撰。
五⼗七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
旋视学湖南。
历官四川重庆府知府,⼭东按察使。
因事被劾⾰职,念旧劳赏编修。
乃引疾归,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余年。
尝修《苏州府志》,为世所重。
彭浚(1769~1833) 字映旟,号宝⾂,清湖南衡⼭县沱字⼗五区王⼦塘(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
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年(1805)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历任⽂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内阁侍读学⼠等清贵之职,成了当时⽂坛上第⼀位领袖⼈物。
明清名家书法对联
明清名家书法对联一、明清名家书法对联之趣谈嘿呀,明清时期的书法对联可真是超有趣的呢!那些名家们就像一个个魔法书法家,用笔墨在纸上挥洒出独特的魅力。
像董其昌的书法对联,那字就像一个个优雅的小仙子在跳舞。
他的字有着独特的韵味,笔画之间仿佛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灵动。
我每次看到他的书法对联,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古老庭院,到处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息。
还有文征明的书法对联呀,那简直就是精致的艺术品。
他的字写得特别工整,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他的严谨和认真,看着他的字,就会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特别注重细节的人,在创作的时候肯定是全神贯注的。
二、我所钟爱的明清名家书法对联我特别喜欢祝枝山的书法对联。
他的字很有个性,笔画粗细相间,就像音乐里的高低音符一样。
有时候笔画粗得像树干,充满力量;有时候又细得像丝线,轻盈灵动。
他的书法对联挂在墙上,感觉整个房间都有了一种不羁的灵魂。
还有王铎的书法对联也超棒。
他的字有着一种磅礴的气势,仿佛能冲破纸张。
看他的字就像是看一场激烈的战斗,每一笔都像是战士挥舞着武器,充满了斗志。
三、明清名家书法对联的收藏价值明清名家书法对联的收藏价值可不小哦。
一方面,它们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这些对联承载着当时的文化、思想和审美。
从书法风格到对联内容,都能让我们窥探到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另一方面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书法对联变得越来越稀少。
物以稀为贵嘛,所以它们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不过对于真正喜欢它们的人来说,收藏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能和这些历史文化瑰宝近距离接触。
四、如何欣赏明清名家书法对联欣赏明清名家书法对联可不能只看表面哦。
首先得看字的笔法,像起笔、收笔、笔画的转折等等。
这些细节能体现出书法家的功力。
然后就是看字的结构,结构合理的字就像盖得稳稳当当的房子,看着就舒服。
再就是看整体的布局啦,对联的上下联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关系,都很有讲究。
还有对联的内容也不能忽视,那些富有哲理或者诗意的内容,能让书法对联更有内涵。
对联集锦-古今妙联赏析
--------------------------------------------------------------------------------
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罗出对曰:
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少逸对道: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景常春《近现代历史事件对联辑注》载有挽黄花岗烈士温生才等人联,曰:
生径白刃头方贵,
死葬黄花骨亦香。
上联极具豪侠气。下联之“黄花”既指黄花岗,又批菊花,语带双关,且隐喻烈士精神不朽。
--------------------------------------------------------------------------------
--------------------------------------------------------------------------------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湖南彭更曾出一上联在天津《智力》杂志上征对。联曰:
信是人言,苟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河南于万杰对道:
下联“深”虽不是数词,但有深必有浅,其中隐含有数。牛渚。地名,在安徽当涂采石矶。丝纶,既可解作钓丝,亦可解作皇帝的诏旨,此处喻指一种志向,即太公钓鱼,不在鱼而在社稷也。此对句堪为姣姣者。
--------------------------------------------------------------------------------
龙龚二主笔,均未详。马宾王,即马周,唐初人,太宗时曾任监察御史。骆宾王,亦唐初人,“唐初四杰”之一,其诗多悲愤之词,曾作《讨武瞾檄》。联语的手法主要为析字,亦有重言和嵌名等。
名家书联 翰墨飘香——会宁县博物馆馆藏清代名人书联赏析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马可房(会宁县博物馆,甘肃…白银…730700)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书法与对联的美妙结合,更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关键词:对联;清代名人;赏析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古代科举取士非常重视其书法造诣。
至清代,书法的优劣甚至影响到士子的科举考试的名次。
再加上清代皇帝大多喜爱书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代名人大多文化修养较高。
他们不仅精通经史,且自幼习练书法,大多书法造诣深厚,诗、文、书、画俱佳。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书法与对联的美妙结合,更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会宁县博物馆藏有多副对联作品,其中以清代六位名人书联为首,包括两代帝师翁同龢、“五百年来的第一位伟人”左宗棠、两广总督林则徐等名家对联作品。
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且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书法和楹联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翁同龢楷书七言对联(图1),纵187厘米,横40.5厘米,福云黄蜡纸本。
正文:“军前词赋半铙歌,禁里星辰摇剑佩。
”署款“翁同和书”,下钤“翁同和印”白文印、“叔平”朱文印。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
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
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
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卒后追谥文恭。
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
书法遒劲,天骨开张。
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
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
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
该联为作者自传联。
联中“军前词赋半铙歌,禁里星辰摇剑佩”,将欣赏者引入到大军出行前将士文词激扬、战鼓频催和禁宫里灯火辉煌、戒备森严的两重境地。
明清书法代表人物之对联作品赏析
明清书法代表人物之对联作品赏析张瑞图1570-1644张瑞图楹联书法▼董其昌1555—1636董其昌楹联书法▼明末1626年—1705年朱耷楹联书法▼清中,1730年—1802年王文治,清代高官,书法家,大诗人。
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人。
善书法,以淡墨风韵取胜。
他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学《兰亭序》和《圣教序》。
王文治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十分出色,留下大量雅俗共赏的佳作,被誉为淡墨探花。
王文治楹联书法▼伊秉绶清中,1754年-1815年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清代官员,大书法家,福建人。
任职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
伊秉绶诗集传世,尤善书法,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庙堂气,气象博大,与邓石如并称大家,在清代书坛大放异彩。
伊秉绶楹联书法▼郑板桥1693-1765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何绍基清末,1799-1873年何绍基,晚清诗人、画家、大书法家。
字子贞,号东洲,湖南人。
何绍基擅长行草书,成就非常高,他初学颜字宽博疏阔,又融汉魏一体,还掺入了北碑及欧体险峻,致使其书法不同凡响,独具风貌,影响极大。
▼邓石如清末,1743—1805年邓石如,安徽人。
清代大书法家,著名篆刻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字石如,完白山人。
书法工四体,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赵之谦清末,1829年8月-1884年11月赵之谦,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浙江人,汉族。
字益甫,号冷君、梅庵等。
作为清代书法界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推动了碑派技法进步完善,形成了赵氏北碑独特书风。
成为史上第一位在真、行、篆、隶建立起全面学碑的典范,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影响兰亭奖书风。
赵之谦楹联书法▼沈曾植1850年—1922年沈曾植(1850年—1922年),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等。
晚清状元楹联书法欣赏
晚清状元楹联书法欣赏晚清状元楹联书法欣赏刘锋一、引言状元是中国历史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中国的国粹。
状元是由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的。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而盛于唐,历宋、元、明而迄于清。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孙伏伽,他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 壬午科状元。
最后一个状元是刘春霖,清光绪三十年(1904) 甲辰科状元。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官员选抜制度,它是从世袭制,军功制,察举制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近代西方的文官系统也肇基于此。
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以进士科最难也最受重视,明清以后科举考试就只剩下进士科了。
明清以来,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中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即礼部试,是全国性的考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最后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因殿试由皇帝主持,故进士又叫天子门生。
从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末科举结束,所取进士大约十万余名,姓名可考者5万余名,其中状元仅645名(含太平天国等)。
状元们不仅博学,而且善书,这是由科举制度决定的。
状元联墨,既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联墨合璧的珍品。
其中清代状元联墨,尤其是清晚期状元联墨,传世既多,质量亦高,值得我们仔细品鉴。
清晚期状元联墨传世者有翁同和、徐郙、崇绮、洪钧、陆润庠、黄思永、王仁谌、张单謇、王寿彭、曹鸿勋、刘春霖等等。
二、晚清状元联墨欣赏1 翁同龢翁氐一门在晚清贵显无比,以父、子俱为帝师,叔、侄俱为状元而成千古佳话。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号松禅等,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晚清政治家。
清代四大名联
清代四大名联摘要:一、引言二、清代四大名联的背景与概述三、四大名联的具体内容与寓意四、四大名联的艺术价值与影响五、结语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名家辈出,对联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本文将介绍清代四大名联,以期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的对联艺术特点。
二、清代四大名联的背景与概述清代四大名联是指在清朝时期,由四位文坛巨匠创作的四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这四位文坛巨匠分别是:纪昀、刘墉、翁方纲和钱大昕。
四大名联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三、四大名联的具体内容与寓意1.纪昀的《夜泊牛渚怀古》联:```满船清梦压星河,一枕黄粱梦断。
```此联以水为主题,寓意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
2.刘墉的《题临安邸》联:```山水有相逢,春风入卷来。
```此联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寓意着人生何处不相逢,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3.翁方纲的《题西林壁》联:```龙潭水碧环山翠,鹤舞猿啼共晚霞。
```此联以自然景观为描绘对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美好的生活。
4.钱大昕的《题秋江独钓图》联:```秋水共长天一色,孤舟蓑笠翁独钓。
```此联以渔翁独钓为题材,寓意着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四、四大名联的艺术价值与影响清代四大名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丰富了我国的对联艺术,展示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四大名联流传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后世文人所传颂。
五、结语清代四大名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了清代对联艺术的最高成就。
从两副对联看清代翰林书法
从两副对联看清代翰林书法打开文本图片集近年翰林对联在市场上颇为流行,赝品也越出越多,新仿的翰林联,基本都是一种行书的风格,面貌倒是很单一,细看之下,书写者其实并不具有严格的楷书功力,更不具备馆阁体那种严格的节奏感和沉厚的感觉。
总而言之,真正的翰林对联,即使稚嫩,其间架结构和节奏感仍然很强烈,而新仿品则无法望其项背了。
清代继承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让天下土子通过考试走入仕途,并且沿袭了宋以来的翰林院制,在进士中选拔最优秀人才,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才教学与储备机构。
在清代,进士一旦入选翰林院,就被称为“太史公”,因为翰林院又掌管国史,并且艳称为“玉堂仙班”,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
然而,清代翰林院里课程究竟如何?史学界至今仍然视其为谜团。
清代翰林院是一个复杂机构,设掌院学士满汉各名,除了掌管国史的编撰,翰林院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在殿试朝考后选拔出入翰林院的实习生,称为“庶吉土”,并且在长达三年的庶吉土教习时间里,让这些年轻学子尽快掌握各种官场上应用的技巧,但是,翰林院作为最高的学府,其课程设置怎样?史家一直很少发现直接线索。
因为清代的翰林院设在天安门外即今日公安部大院附近,在庚子之乱中被焚毁(院藏《永乐大典》钞本即于此时被毁),所以翰林院所藏历朝档案几乎被全毁,庚子之后不久,清廷结束了科举制度,翰林院作用也逐渐消亡。
而现存史料中,记载翰林院课程的凤毛麟角,以致我们今日对于翰林院教什么,直不甚清楚。
笔者研究明清翰林院制度多年,一直有个谜团,即翰林院的教学中,理应有书法课程,理由是:从童生到进士,当然要学严格的楷书字体,能進入翰林院的人书法功力应该不会差,但是,一旦做了官僚,照清代规矩,少不了要书写各种应酬字,例如对联条幅,牌匾碑刻等,这就不是应试的小字楷书所能对付的。
何况翰林还有机会做天子文学侍从,要写各种应制书法,在考试阶段所不需要的行书草书,也必须重新学习。
研究书法史者,对于翰林书法,往往以简单的一句“馆阁体”来概况,然而清代馆阁体,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并不单纯指考试应用的书体,它应该是一种规矩和方法的总和,举例来说,馆阁体就像写诗的格律,格律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写诗的风格,代代在变。
清代四大名联
清代四大名联(实用版)目录1.清代四大名联的概述2.四大名联的内容及作者简介3.四大名联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4.四大名联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正文清代四大名联是指清代时期四副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对联,它们分别是:1.扬州八怪之一郑燮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2.清代名士林则徐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才子纪晓岚的“烟水楼台送孤雁,金秋沙渚浴双鸳。
”4.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大名联的内容涵盖了自然景物、友谊、爱情和处世哲学等多个方面,既展现了作者们的文学才华,又传递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这四副对联在清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后人传颂不衰的艺术瑰宝。
郑燮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描绘了四季美景,以自然景物抒发诗人的情怀,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情趣。
林则徐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强调了友谊的可贵,认为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如同隔壁邻居一般。
这副对联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宽阔胸怀,成为颂扬友谊的千古名句。
纪晓岚的“烟水楼台送孤雁,金秋沙渚浴双鸳。
”以抒发爱情的真挚和美好为主题,通过对雁和鸳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执着。
这副对联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令人陶醉。
曹雪芹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传达了一种坚定的处世哲学,强调了做人应该有原则、有气节。
这副对联成为后人秉持正义、坚守信念的座右铭,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
清代四大名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书法对联赏析
程恩泽龙门对长联图
清代是我国书法艺术集大成阶段。
在“以书取士”之风下,经清代科举之路选拔的两万名进士,几乎人人写一手好书法。
他们的别字楹联,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
即将收展的首届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上,一组清代对联书法依旧引人注目,他们之中大多是当时的进士或“三甲”:程恩泽、汪洵、谭延闿、张岳崧、喻长霖、林世熹……
与其他朝代不同,清代盛行“以书取士”,尤以乾隆时代更甚。
当时,文人若想考取功名,首先要练就一手好书法,因而清中晚期的进士几乎人人写得一手好书法。
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字画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有骨介绍,清代可谓中国书法最繁荣的时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当时流派纷涌、个性奔放,丝毫不逊于唐代的楷书、宋代的行书、明代的草书。
起自五代的对联书法,则是将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品种。
李有骨说,此次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展出的清代对联书法,代表了中国古代极高的对联书法水准,他们的别字楹联,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
程恩泽:龙门对长联图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之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
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襄阳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于山窗”。
清代嘉庆进士程恩泽的这幅龙门对长联图,洋洋洒洒共74字。
上联摄景,集合了神州古国的九处胜景奇观———泰山极顶观东海日出、赤城栖霞、峨眉山雪景、巫山十二峰、洞庭月色、鄱阳湖奇观、潇湘夜雨、扬州曲江潮、庐山瀑布,可谓五彩纷呈;下联取文,提及我国古代九位名人及其绝艺:杜甫的诗、王维的画、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司马迁的《史记》、薛涛的小笺诗、王羲之的书法、庄子的道家经典著作《南华经》、司马相如的汉赋、屈原的《离骚》,可谓绮章叠秀。
李有骨介绍,所谓龙门对,是指上联从右边读起,下联从左边读起,上下联的落款刚好能对在一起。
此联上下气脉连贯,一气呵成,内容之丰富、气势之恢宏、写作方法之独绝,令人击节赞叹。
其实据史料考证,这对龙门对的原创者乃明代诗人李东阳:“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这副《题书斋联》历来被誉为是奇联绝对,联中绝唱,在中国楹联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而后,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对《题书斋
联》内容略有修改,将其与书法结合在一起创作了龙门对,自此盛传不衰。
到了程恩泽,更是将书法艺术发挥得琳璃尽致,又赋予这幅龙门对书法价值。
慈禧:楷书七言联
“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在人们的印象中,慈禧只会玩弄权术,很少有人知道她能书会画的一面。
其实,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慈禧御笔书法,多为大幅行书或楷书。
现在可见的有“寿”“福”“龙”“美意”等,尤其是“福”“寿”最常见,主要用来赏赐大臣,以示恩宠。
我省藏家收藏的慈禧龙纹手绘卷楷书七言联,上联右上角钤篆书“大雅斋”起首印,长方形,双凤对抱,这是慈禧在书画上的常用印。
大雅斋为慈禧斋名,在故宫长chungong 内。
下联钤“海涵春育(朱文圆印)”和“知乐仁寿(白文方印)”两印,皆为慈禧的常用印。
这件作品从内容上看,应是慈禧赏赐给大臣的贺寿联,其书法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在气势和风格上与慈禧书法相当吻合,代笔的可能性不大,
广东省文史馆研究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龙志航评价,慈禧书法字体遒劲有力,颇见功底,可以用“底气足”来评价其书法作品,其特有的霸气、能耐、野心,使其书法
显出一种雄浑的气概,大异于一般妇人之作。
谭延闿:颜字七言联
“衣裁大布如亭长,船设低篷学钓翁”。
作者谭延闿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
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190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12年加入guomindang;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
作为guomindang政府里的高官,他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人们评价,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
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
他尤以颜字楷书誉满天下,可以说他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
谭延闿早期曾模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年则参米南宫。
他的行书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
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
“谭延闿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学养。
能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含蕴性灵、雄健开阔的韵致。
此对取自陆游诗《戏咏村居》,此联中谭延闿放低姿态,在友人面前表现了一种谦恭。
”李有骨说。
汪洵:颜体八言联
“高山景行望道未远,阳春法曲和音匹希”。
这是晚清进士汪洵送友人之书法对联。
汪洵官至翰林院
编修,后辞官不做,客居上海,以写书为生。
他与张祖翼、吴昌硕、高邕之同称海上四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摹颜真卿,得其神骨,又参以他帖而有变化之,工力甚深。
李有骨说,汪洵的书法非常有特色,归结起来可说是颜体的功力和自己的变化。
这幅对联应是汪洵原创送给友人的,读后给人一种排比式整齐的音韵美。
众所周知,书画收藏可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但对联却更甚。
李有骨说,从内容上看对联多是写的诗句、格言、警句,有许多是作者自撰。
特别是有些对联的边款,字写得又多又长,这种现象是任何书画形式都少有的。
想弄明白就得去查资料,查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是就对联收藏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