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技术标准及要求

合集下载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分解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分解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空调机组供应、指导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及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及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及要求⼀、技术要求:1.1 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的现⾏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冷却器与空⽓加热器》 GB/T14296-93 《多联机空调系统⼯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程施⼯质量验收规范》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 家⽤和类似⽤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空调⽤通风机》 GB 空调与制冷⽤⽆缝铜管》空⽓ - 空⽓能量回收装置》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整体式机电⼀体化空调机组》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般通风⽤空⽓过滤器性能试验⽅法》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通⽤⽤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产品包装通⽤技术条件》 1.2 基本要求:1.2.1 空调系统应在当地⽓象参数条件下,能满⾜多种运⾏负荷和⼯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 ⼯作环境温度:1.2.3 制冷运转范围: 15℃~ 43℃(DB );制热运转范围: -15℃~ 15℃(WB )。

1.2.4 设备应符合如下供电条件:三相交流电电压为 380V ±10%,单相电电压为 220V ± 10%,频率为 50HZ 。

1.2.5 多联机的能效应满⾜国家规范等级》 GB21454-2008 的要求。

1.3 ⼀般要求1.3.1 机组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件制造。

技术标准和要求GB 50243-2002 GB/T 18837-2002GB 50736-20120080-88GB/T17791-1999GB/T21087-2007JB/T9064-1999GB755-2000JB/T-8544-1997 GB/T18836-2002 JG/T22- ⼯程法》 GB9068-88/HS5618GB50055─ 93 GB/T4942.2GB7251GB/T13384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1.3.2 机组应按铭牌标⽰的⽓候类型进⾏性能试验,对于使⽤两种以上⽓候类型的机组应在铭牌标出的每种⽓候类型⼯况条件下进⾏试验。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及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及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空调机组供应、指导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基本要求: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工作环境温度: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空调系统 设计 技术要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 设计 技术要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空调系统,它能够同时为多个房
间提供制冷或制热功能,使得整个建筑物内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

在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技术要求,以确保
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舒适体验。

首先,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每个房间的面积、朝向、隔热性能等因素,以便确定每
个房间需要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从而确定每个室内机的容量和位置
安装。

其次,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平衡和协调。

在确定每个室内机的容量和位置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负荷平衡,避免出现某些室内机过载或负荷不足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
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能耗,以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荷情况下都能够高
效运行。

此外,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室内机之间需要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调节,以确保不同房间
的温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
节,提高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最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
持良好的性能。

同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也需要考虑在设计中,以
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减少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需要考虑建筑布局、系统平衡、控制调节和可靠性维护等多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高
效运行、舒适体验和长期稳定性。

这也是多联机空调系统在现代建
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空调机组供应、指导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空调系统 设计 技术要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 设计 技术要求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在建筑
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楼等场所,
多联机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

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灵
活性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其设计和技术要求也相对更高。

下面
就来谈谈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

首先,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空
间结构。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布局,包括房间的大小、朝向、使用功能等,以便合理地确定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布置位置和管
线走向。

其次,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负荷计算、管道设计、风
口布置等方面,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
件下能够满足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要求。

另外,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并且合理设计系统的控制方式,以便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能够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此外,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设计师需要合理设置系统的检修口和维护通道,以便日后的维护和
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技术要求是一个复杂而综合
的工程,需要设计师在系统布局、稳定性、节能环保和管理等方面
都进行充分的考虑和研究,以便为建筑物提供一个高效、可靠、舒
适的空调系统。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汇总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汇总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一、总论多联机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一台或多台外机,与多台室内机连接,实现多房间同时制冷、制热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二、设计要求1. 空调系统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能耗,提高节能效果。

2. 室内机与外机之间的连接管道应考虑最短距离和最小压力损失,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

3. 外机的选型应根据系统总负荷和运行条件确定,确保系统能够在最高负荷时正常运行。

4. 室内机的选型要考虑到各房间的负荷需求、空间要求和运行稳定性。

5. 室内机与外机之间的控制线路应避免与电力线路共用,以防干扰影响控制效果。

6. 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电力控制和不同房间的独立调节能力。

三、安装要求1. 室内机和外机的安装位置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通风顺畅,防止热交换效果受影响。

2. 连接管道应采用合适的材料,确保连接牢固、不易泄漏。

3. 外机的安装高度应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应保持稳定,并能随时进行维护和清洁。

四、调试要求1. 室内机和外机的电气连接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并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2. 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性能,确保工作正常并达到设计要求。

3. 对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不同房间,应逐一进行独立调试,确保每个房间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五、维护要求1. 外机和室内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热交换效果和空气质量。

2. 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应定期检修和校准,确保系统的准确运行。

3.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故障。

六、安全要求1. 安装和维护空调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空调系统的供电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电气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 在整个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空调机组供应、指导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定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定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1.2.4设备应符合如下供电条件: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10%,单相电电压为220V±10%,频率为50HZ。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技术要求:1.1 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空调用通风机》 GB 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空气 - 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风管送风式空调 (热泵 )机组》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2 基本要求:1.2.1 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 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 工作环境温度:1.2.3 制冷运转范围: 15℃~ 43℃(DB ) ;制热运转范围: -15℃~ 15℃(WB )。

1.2.4 设备应符合如下供电条件: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 ±10%,单相电电压为 220V ± 10%, 频率为 50HZ 。

1.2.5 多联机的能效应满足国家规范等级》 GB21454-2008 的要求。

1.3 一般要求1.3.1 机组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技术标准和要求GB 50243-2002 GB/T 18837-2002 GB 50736-20120080-88GB/T17791-1999 GB/T21087-2007 JB/T9064-1999 GB755-2000JB/T-8544-1997GB/T18836-2002JG/T22- 工程法》 GB9068-88/HS5618GB50055 ─ 93GB/T4942.2GB7251 GB/T1338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1.3.2 机组应按铭牌标示的气候类型进行性能试验,对于使用两种以上气候类型的机组应在铭牌标出的每种气候类型工况条件下进行试验。

1.3.3 机组的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

1.3.4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针孔,不应有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

1.3.5 涂漆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伤。

1.3.6 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得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应耐老化。

1.3.7 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

1.3.8 带有远距离操作装置(遥控器)的机组,除了机组开关或控制器之类操作外,应是不会使电路闭合的结构。

1.3.9 机组的各种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机组正常工作。

1.3.10 机组的多联机检测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保证机组表面不应结露,应无毒、无异味且为难燃材料,材料应符合GB 8624-1997 要求。

1.3.11 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机正常工作。

1.3.12 机组结构和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考虑采用环保材料和可作为再生资源而利用的材料。

1.3.13 机组电镀件试验后,金属镀层上的每个锈点锈迹面积不应超过1mm2,大于100cm2 的试件,每100cm2 试件镀层不超过2 个锈点、锈迹;小于100cm2的试件,不应有锈点和锈迹。

1.3.14 涂漆件的涂膜附着力按国家标准试验后,漆膜脱落格数不超过15%。

1.3.15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按国家标准试验时,机组的分流不平衡率应小于20%。

1.3.16 机组的安全要求应符合JB 8655 的规定(JB 8655 内噪声要求不包括)。

1.3.17 机组应在制造厂标称的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包括室内、外机的最大高度差,室内、外机最大管长,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多联机检测最大配置率,最小配置率,最低环境温度制冷,最低环境温度制热。

1.4 性能要求1.4.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1.4.2 运转:按GB/T 18837-2002 试验,所测电流、电压、输入功率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1.4.3 室内机制冷量: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2%。

1.4.4 室内机消耗功率: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的送风工况下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消耗功率的110%。

1.4.5 制冷量: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2%。

1.4.6 制冷消耗功率: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l1O%。

1.4.7 室内机制热量: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室内机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量的92%。

1.4.8 制热量: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热量的92%。

1.4.9 制热消耗功率: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1.4.10 电热装置制热消耗功率: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的多联机检测实测制热消耗功率要求为:每种电热装置的消耗功率允差应为电热装置额定消耗功率的-10%-+5%。

1.4.11 室内机最小运行制冷: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多联机检测在停机10min 后起动,连续运行4h,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室内机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50%。

1.4.12 最小运行制热: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在试验运行期间,安全装置不应跳开。

1.4.13 室内机冻结: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蒸发器的迎风面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面积的50%。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室内机不应有冰掉落、水滴滴下或吹出。

1.4.14 室内机凝露: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室内机箱体外表面凝露不应有滴下,室内送风不应带有水滴。

1.4.15 室内机凝结水排除能力: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机组室内机应具有排除凝结水的能力,不应有水从机组中溢出或吹出。

1.4.16 自动除霜: 按GB/T 18837-2002 试验时,要求多联机检测除霜所需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除霜周期中,室内机的送风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应不超过l min 。

融霜周期结束时,室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不应大于5℃;1.4. 17 噪声: 按GB/T 18837-2002 测量机组的噪声,噪声测量值不应超过表3、表4的规定。

1.4.18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5 规定的92%,其值为0.05 的倍数。

1.4.19 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H)) 制热综合性能系数不应小于多联机检测表5 规定的92%,其值为0.05的倍数。

1.4.20 热泵型机组的热泵名义制热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

1.5 多联机室外机1.6.1 室外机容量应根据室内机容量和同时使用系数选择,并根据配管距离、室内外机的落差、环境温度等进行修正。

1.6.2 压缩机必须采用世界知名品牌的压缩机,在宽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可高效运行。

压缩机需带减震装置,维修方便。

在运行中,有良好的润滑保障。

1.6.3 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单元模块必须有一台数码涡旋压缩机或变频压缩机,保证各模块能够按顺序启动和轮流运行。

各模块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且保证在个别模块出现故障时,其余模块能够正常运行并且代替故障模块进行工作。

1.6.4 压缩机应有良好的回油措施,回油运转时间短,降低对系统的污染。

1.6.5 室外机冷凝风机应采用低噪音风机,可进行直流变速调节、运行宁静。

1.6.6 机组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能根据设定的室内温度和室内机的运行状况,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运行。

1.6.7 机组应有隔振装置,维修方便,运行中有良好的润滑保障,并且运转过程中不得出现异常声响和振动。

1.6.8 机组应具有良好的防尘、防雨、防腐和安全防护性能。

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并作除锈和防腐处理,在运输和安装、运行过程中不得出现凹凸变形。

1.6.9 机组表面应无划伤、锈斑和压痕,表面光洁,喷涂层均匀,色调一致,不得有剥落、卷皮、裂纹、气泡、流痕、杂色等现象。

1.6.10 供电电源:380V±10% / 50Hz 。

1.6 多联机室内机1.6.1 室内机的容量和数量的选择应满足房间负荷计算的要求。

1.6.2 风管式室内机须出厂标配回风箱和长效过滤网。

风管式室内机机身必须为镀锌钢板。

1.6.3 供电电源:220V±10% / 50Hz 。

1.7 控制器要求1.7.1 每台室内机配置一台标准有线控制器,控制器固定在墙上,在屏幕液晶显示面板能显示所有的运行情况,具有温度设定、制冷及制热模式设定,以及风量调节和故障自我诊断功能。

1.7.2 室外机组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能根据设定的室内温度和室内机的运行状况,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运行,并联机组或有多台压缩机时,应能使各机组压缩机具有循环启动功能。

1.8 其他技术要求1.8.1 空调机组冷媒管最大长度,室内、外机安装高度差,等相关安装参数必须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

1.8.2 制冷剂采用环保制冷剂。

空调系统调试前应灌好制冷剂,质保期内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如需要补充或更换制冷剂,买方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1.8.3 蒸发器、冷凝器盘管应采用紫铜管,翅片应排列整齐、片距均匀,无裂纹、毛刺等。

不允许有碰撞损坏。

1.8.4 冷凝器、蒸发器及其他在压力下工作的部件应符合有关规定,在工作压力下应能长期正常运行、无渗漏。

1.8.5 机组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隔热材料应具有无毒、无腐蚀、无异味、不起尘、无异味、不吸湿的性能,并符合有关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