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八章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语言艺术

艺术概论语言艺术

• 诗歌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 在中外文学史上产生了以难以计数的众多 作品,形成了丰富多采的各种形式。
• 因此,诗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从不同 角度进行分类。
• 一般情况下,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 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 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Hale Waihona Puke 有无格律,又 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 语言文学以其强大的描写功能为其他姊 妹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 很多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书法、 影视等艺术作品都是在文学艺术的基础 之上进行改编创作的。
• 我们从事艺术的工作者,必须对语言文学 艺术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
• 并对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征有准确 的把握能力,
• 这对于我们以后的艺术生涯又是大有裨益 的。
• 又如,欧洲古典诗中的十四行诗,莎士比 亚就曾经写过 15 首十四行诗。
• 自由诗,又称新诗,因与格律诗相对而 言,一般是指那些只求节奏和谐、押韵 合辙的诗歌作品,
• 而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 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
• 一般认为,美国 19 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 由诗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诗集《草叶 集》。
• 实际上,散文的特点就在于以自由灵活的
第三节 小说
•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 主的文学体裁,
• 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 来再现生活,
•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 的三个基本要素。
• 根据题材的不同,
• 可分为神话小说、传奇小说、历史小说、 志怪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社会小 说、战争小说、爱情小说、惊险小说、科 幻小说等等;
• 为了表现诗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诗歌特别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来创造情景 交融的意境。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1、摹仿说: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摹仿,是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说法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持这一观点。

这一学说指出了自然和现实是艺术表现的源泉,有合理的一面。

但是,摹仿说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2、游戏说:这一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冲动。

它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经19世纪英国思想赫伯特·斯宾塞等人发展。

艺术游戏说试图从生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提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艺术起源的某些必要条件,对于研究艺术本质和艺术创造动因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游戏说的弱点也正在于过于强调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艺术起源的动因,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

3、艺术丑:丑是与美相对立的特殊的审美类型,是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中的反映。

在特定的情况下,艺术可以将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丑的背后隐藏着美,丑从反面揭示美。

艺术丑包含着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批判。

艺术丑包含着美的形式构成4、形式美:形式美是艺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的重要审美特性之一,它不仅存在于艺术中,而且还存在自然与生活中。

形式美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指具有色、形、声等外在感性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这些自然属性之间的组合规律,具有朦胧的社会内容,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情感活动。

形式美因素的形成与人的生产、生活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因为人类总是按照自身的尺度来规定美。

5、表现美:表现美是表现性艺术所展现出来的美,它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运用各种手段,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在表现性艺术中,抒情大于客观描绘,情感占主导地位,形象多经过夸张、变形。

6、审美共鸣:审美共鸣是指在艺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接受者在充分理解,玩味作品的基础上,与浸润于艺术作品中的某种情致达到一种持有的心心相印心境的迷狂性审美心理状态。

审美共鸣是艺术作品鉴赏中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语言艺术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语言艺术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语言艺术一、思维导图二、考点摘要本章重点“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以及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常考知识点(一)语言艺术的分类诗歌分类按照作品性质、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照诗歌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又称为旧诗)和自由诗(又称为新诗)。

散文分类特征抒情散文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散文的含义和范围随着文学形态的发展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内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1.自由灵活,表现在题材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多样化。

2.形散而神不散。

“形”是指结构形式。

“神”是指蕴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刻的思想意蕴。

叙事散文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散文的含义和范围随着文学形态的发展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内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能够迅速地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多样,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议论散文,主要是指杂文,将政论性和文学性结合在一起,运议论散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比喻、反语等手法,乃至幽默、讽刺等作为锐利的武器,通过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妙趣横生的议论,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样式,具有以理服人的理论说服力和以情感人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三要素人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通过多个侧面和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

情节:长篇小说的情节与叙事文艺作品、叙事诗、叙事散文相比具有完整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环境:一般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和展现情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二)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1)间接性与广阔性(2)情感性与思想性(3)结构性与语言美四、常考名词解释1.语言艺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 艺术概论》各章重点突出

《 艺术概论》各章重点突出
看法: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较早探讨。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较早探讨。
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较早探讨。
2. 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
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做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关于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 关于艺术典型: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升华。这些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与显示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0492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0课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艺术与设计学院各专业;全校各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美学概论二、课程简介:《艺术概论》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总论,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二部分为艺术种类,把艺术分为5大部类(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16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艺术系统,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进行了全面介绍。

本课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此外还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授课形式上配备了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图音像资料、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和多媒体课件;讲授深入浅出、例证丰富,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Introduction to Ar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rt as Part 1 talks about its nature, and characters, origins, functions and art in the culture system. Classifications of Art as Part 2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e. applied art, plastic art, countenance art, comprehensive art and linguistic art) and sixteen classes in term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Part 3 is a system of art, which gives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ic creation, works of art and art appreciation.This course studies the art from the angles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develop the humanistic spirit. Besides, it also develops its systemat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by using achievements in the latest research abroad. Slide show and multimedia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ourse delivery that help to explain the profound in simple terms and examples, which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earning pattern of students from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rational cogni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也是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各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同时还可以作为专业拓展课模块的全校通识教育课程。

艺术概论(完整)

艺术概论(完整)

玫 瑰 花 窗
(三)美的对象 1、与人的感性知觉,适合; 2、与人的心理情感,同构; 3、与人的目的、愿望、理想,同一。
(四)美与自然
美的欣赏就是将自然加以艺术化,
即人情化和理想化。
“世界上缺少的不美的事物,而是
发现美的眼睛”。
(五)美与社会 社会美的范畴极为广阔,除了人们
与邪恶的斗争、生活过程、行为事业, 以及各种物资成果、产品以外,还包括 历史的废墟、传统的古迹等等。

2、审美特征

3、情感特征
二、什么是艺术美
❖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美的全部感受、理 解的加工和提练。
❖ (一)从创作角度: ❖ 艺术美是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晶。
❖ (二)从欣赏的角度: ❖ 艺术美是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要的
最有效的消费对象,也是欣赏者们 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起点。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一)形象性是艺术美的一般表征:
❖ 5、离不开美育与艺术教育:

心灵不断厚实;

情感不断丰富;

情操不断升华。
❖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

2、感知;

3、联想;

4、想象;

5、情感; 想


6、理解。
❖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获得最初的审美愉悦。
❖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 (1)将艺术形象转化为自身的生命活动;
❖ (2)用自己的全部人生去体验艺术形象。
❖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获得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悦。

艺术语言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艺术语言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艺术语言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艺术语言!你知道不,艺术语言就像是艺术家
手里的魔法棒!比如说画画吧,那线条、色彩、构图不就是绘画的艺
术语言嘛!就像音乐家的音符和旋律,那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独特语
言呀!
咱想想,要是没有这些艺术语言,那画家怎么能在画布上创造出美
轮美奂的世界呢?就好比一个厨师没有了调料,那能做出美味佳肴吗?不可能呀!
再看看舞蹈,那肢体的动作、节奏的把握,不就是舞蹈的艺术语言嘛!舞者们通过这些语言来讲述故事、传递情感,多神奇啊!这就好
像是我们说话用的词语和句子,没有它们,我们怎么能清楚地表达自
己的想法呢?
艺术语言可不单单是表面上的那些形式哦!它里面蕴含着艺术家的
灵魂和情感呢!你看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哪个不是通过独特的艺术
语言打动人心的?这就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用对了语言,才能
让对方真正理解自己呀!
咱再说说雕塑,那造型、质感,不就是雕塑的艺术语言嘛!它们能
让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变得有生命力,这多了不起啊!这不就跟变魔术
似的,把普通的东西变得非凡了!
还有文学,那文字的运用、情节的安排,不都是文学的艺术语言嘛!作家们用这些语言构建出一个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无法
自拔!
总之,艺术语言就是艺术的灵魂所在呀!没有它,艺术就失去了魅力,变得平淡无奇了!它让艺术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生活也更加
有滋有味!你说是不是呀?。

8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八)

8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八)
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在中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 态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 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 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 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 众的作用。 达到正确理解与准确表达的统一,
二、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表述2:
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在“深 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 受众”的过程中,达到正确理解与准 确表达的统一,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 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 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 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
重新组织结构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还原和转化 一方面是播音员对素材进行认识、感受、理 解、归纳、组织、结构的过程。 一方面是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沿着创作 依据的序列,循着创作思路的轨迹, 随着播送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 态”。
三、播音创作的表达
把转化过来的系统,把运动 着的思想感情,通过有声语言、副
二、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含义:
3.坚持播音创作的时效性原则。
一方面反映在播音创作活动的紧张性上, (准备时间短) 一方面反映在新鲜感和时代感的态度感情 体现上。
二、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含义: 有序性原则 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 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 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 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 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 态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 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 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 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 众的作用。

艺术概论 第八章 语言艺术

艺术概论 第八章 语言艺术
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二、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1、诗歌 诗歌的特征是通过诗人强 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集中而概活地反映客观现 实生活。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诗经》,最早一篇长抒
情诗《离骚》。 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即<伊利亚
特>和<奥德赛> 。
2、情感性与思想性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过艺术形 象表现出来。
文学作品的情感性离不开思想性,因为这种情感往 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导下成为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 倾向性。
3、结构性与语言美
结构,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 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
文学的语言因为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形象性等特点,本身也具有审美的价值。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二、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1、间接性与广阔性 2、情感性与思想性 3、结构性与语言美
1、间接性与广阔性
文学形象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 受的,因而人们把文学又称作“想象的艺术”。
文学能够突破客观时空, 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 延伸,全方位、多角度 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 会生活。
2、散文
一、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不受拘束的文学样式,
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长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
题思想。
散文的种类丰富 多样,一般将其分为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一、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3、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 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 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 式来再现生活。

《艺术导论(第二版)》艺术语言

《艺术导论(第二版)》艺术语言
• 在与科学语言的对比中理解艺术语言。 • 艺术语言的生成性和多义性。 • 艺术语言的意象性。
艺术语言是艺境的载体、基础。
语言及艺术语言概说
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
(二)“艺术语言”概说
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
• 科学语言表现理性,它用概念、 判断、推理等方式把理性认知的 客观世界呈现出来,追求语言能 指和所指的一致性。
• “一幅画的创作通常也对所要描 绘的东西有所创造。”
艺术语言的意象性
• 方闻:“在古代中国,表意文字 与画图都是蕴含意义的线性‘图 载’,凭‘图载’寄意而生出 ‘旨趣’,因此,中国艺术重要 的不是‘状物形’图像,而是画 家如何处理线性‘图载’,从而 实现‘表我意’。”
• 《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
舞蹈艺术是舞蹈家以人的肢体动 作为基本的表达形式,通过人物 造型、面部表情、构图和哑剧等 手段,塑造舞蹈意象,表现生活 和情感。
《乐论》:“治俯仰、诎信、 进退、迟速,莫不廉制,尽筋 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
语言及艺术语言概说
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
(四)舞蹈艺术语言
—— 舞蹈鉴赏:《天鹅湖》
语言及艺术语言概说
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
(一)书法艺术语言
书法鉴赏一般规律:整体感知+具体辨析
语言及艺术语言概说
图8-1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
线条
轻重、疾涩、浓淡、节 奏、速度、虚实。
笔法
起笔、运笔、转笔、收 笔 ,“藏头护尾”就是 提按、转折、护藏的用
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

《艺术概论》第八章

《艺术概论》第八章

二、戏剧的分类
(三)正剧
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它 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18世纪欧洲 启蒙运动期间,进步作家为反对封建 专制和教会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政 治主张和生活愿望,提倡这种戏剧类 型,这种取材于日常生活并具有社会 现实意义的正剧才迅速发展起来。
三、精品戏剧作品赏析
✓ 《哈姆雷特》是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写于1601年,是莎翁“四大悲剧” 之一,约在1603年首演。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 《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 荣获“四大名旦” 。
京剧剧目非常丰富,已知的就有5 000多个剧本,其中多数是历史故事。
二、戏曲的分类
(三)豫剧
豫剧发源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 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 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代表作品有《春秋配》《三上轿》《秦雪梅》《花 木兰》《穆桂英挂帅》《大登殿》《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如图8-42与图8-43所示。
艺术概论
中篇——艺术门类
第八章 戏剧与戏曲
CONTENTS
目录
01 戏剧 02 戏曲
01
戏剧
一、戏剧的特征
(一)综合性
戏剧艺术的首要审美特征就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 首先,从艺术学的层次上讲,戏剧、戏曲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将它 们有机融合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之中,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 其次,从更高一层的美学层次上讲,戏剧、戏曲的综合性绝不仅限于各门艺术 元素的有机融合,而是更加集中地体现在它们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 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使得 它们能够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于一身,从而具有了巨大的综 合表现能力,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门类, 如图8-1所示。

艺术概论第八章语言艺术

艺术概论第八章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的创新与变革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语言艺术也在 不断创新和变革,例如网络文学、短视 频等新型语言艺术形式的出现,丰富了
人们的文化生活。
创新与变革是语言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创新与变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传统
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满 语言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传统与现
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03 语言艺术的创作技巧
比喻
总结词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其相似 之处,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比喻通常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 来,形成比喻句。比喻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体化,使读者更加容 易理解。
拟人
总结词

舞剧
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形式,通过舞蹈来表达情节和
人物情感。
戏曲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融合了音 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元
素。
电影
剧情片
以情节和人物为主导的电影类 型,通过故事情节来表达主题
和情感。
纪录片
以记录真实事件和现实生活为 主要目的的电影类型。
动画片
通过绘画和动画制作技术创造 出来的电影作品,适合儿童观 看。
实验电影
探索新的电影语言和表达方式 的电影类型,通常具有探索性
和创新性。
演讲
政治演讲
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演讲,如竞选演讲、政策 宣讲等。
教育演讲
为教育目的服务的演讲,如学术报告、课堂 讲解等。
商业演讲
为商业目的服务的演讲,如产品推介、商务 报告等。
社交演讲
为社交目的服务的演讲,如婚礼祝词、葬礼 悼词等。
04 语言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艺术概论》教案——第八章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艺术概论》教案——第八章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教案(第一次课 2学时)一、授课题目:《电视画面编辑基础》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镜头,了解视听语言,理解电视编辑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掌握电视画面编辑的三级单位,逐渐培养学生的画面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电视编辑的性质、任务,电视画面编辑的三级单位。

2、难点电视编辑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内容】(导入)一、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

1、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

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原因:(1)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艺术家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会自然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即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之中。

)如“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如莫奈的印象派绘画《日出·印象》,画自己对港口日出的印象,印象派由此得名。

印象派追求通过光和色来表现,把光线和色彩结合起来,在西方画坛上有很高地位。

另:《花园里的妇女》《青蛙塘》(画了一个度假胜地,以船屋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从而扩大了画的境界。

)《阿让伊特的秋天》《火车站》(反映工业革命给当时带来了巨大污染)印象派另一位代表人物雷诺阿《包厢》《磨坊街的舞会》(每个人身上都有星星点点的光斑)《拿喷水壶的小女孩》△早期印象派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中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天》(点彩派,一点一点点上去的)后期印象派三位大师:塞尚、梵高、高更塞尚《静物画》高更《塔希提岛的妇女》梵高《向日葵》《悲痛》(素描)(2)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只有曹雪芹才能写出《红楼梦》,因为他前半生享尽荣华富贵,后半生穷困潦倒。

艺术概论大纲

艺术概论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2027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Art课程类型:学科基础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广告学方向)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艺术概论》是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方向)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

它概括、简明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的创作更有自觉性、思想性、创新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为补充。

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中外艺术史、文艺理论、美学等课程联系较为紧密。

对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及文艺基础理论的通关通识有助于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深化。

四、学时分配五、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主要参考书:1.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王岳川:《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艺术概论第八章实用艺术

艺术概论第八章实用艺术

(4)在色彩的使用上 既注意变化,又注意 统一,使建筑内部空 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 烂夺目
法国尼斯圣•尼古拉东 正大教堂(L'Eglise Russe)
3、哥特式建筑
总体风格:空灵、纤瘦、 高耸、尖峭
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 而直,其典型构图是 一对高耸的尖塔,中 间夹着中厅的山墙
尖券与小拱大量使用
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
二是环境设计 ,包括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 为主的景观环境设计,以城镇小区和建筑组群 为主的空间序列环境设计和以陈设、小品和人 工绿化为主的日常生活环境设计
厦 门 未 来 海 岸
三是视觉设计,又 被称作平面设计 ,
包括装帧设计、印 刷设计、包装设计、 展示陈列设计、视 觉形象设计、广告 设计等
哥特式建筑三项 特征
尖拱、拱肋、飞 扶壁
平面一般为拉丁十 字形,但中厅窄而 长,瘦而高,教堂 内部向上的动感很 强
教堂内部结构全部 裸露,近于框架式, 垂直线条统帅着所 有部分,使空间显 得极为高耸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的米兰大教 堂,德国的科隆大 教堂是哥特式教堂 的代表
4、巴洛克式建筑
伊斯兰园林大多呈现为独特的建筑中庭形 式
2、欧洲园林特点
开阔、华丽、宏伟、对称,追求整个园林宁 静开阔、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
凡尔赛宫主要的设计者勒诺特尔突出了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 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人工美的基本原则,则是变化中的统一。
二、园林艺术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阿拉伯式园林
1、阿拉伯园林(伊斯兰园林)
伊斯兰园林属于直线型:精心设置的边界、 路径、方形花坛、凉亭和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作品用最恰当、 最确切、最精练的语言描绘景物,叙说事 件,抒发感情。
• 唐代诗人贾岛对于“僧推月下门” “僧 敲月下门”的斟酌
•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 杨朔散文《雪浪花》 “是叫礁石咬的”
• 文学语言的鲜明性,要求语言清晰明确、 新鲜活泼。
• 文学语言的生动性是指文学作品往往运 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 法,显得生动活泼,灵动感人,给读者留 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 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狄德罗: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 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长恨歌》《琵 琶行》《红楼梦》
• 思想性:
• 语言艺术的形象较之其他任何艺术形象 具有最深刻的思想性。因为只有语言才能 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 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 力。作家们总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一 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或社会发展的 历史规律。
第八章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

• 语言艺术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 散文、小说、戏剧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 文学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 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 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 1、 间接性和广阔性
• 间接性:
•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文学区别于其它一 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学是“想象的 艺术”,所谓间接性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形 象不能通过读者的感官直接把握,而是通 过语言为中介,激发读者的想象,产生如 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指文学作品中 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往往结合 在一起,达到情韵浓郁、形象传神,使读 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如经 其事,从中获得丰富隽永的审美感受。

诗歌
• 诗歌在文学发展历史上出现最早,在艺术 起源时期,诗歌与音乐、舞蹈三者常常融 为一体,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为一种独 立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把不和乐者称为 诗,把和乐者称为歌,现在统称为诗歌。
• 诗歌种类:
• 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 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 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 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 抒情诗——通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情,袒露诗人的内心世界,来间接的反映 社会生活。抒情诗并不追求人物的刻画和 情节的描述,而是注重个人情思的抒发, 即使诗中有一些关于生活现象和自然景物 的描写,但诗人仍然是通过托物言志或借 景抒情,来体现诗人自己的感受与情绪。
•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诗经》, 它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 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 后于春秋时代汇编成集
•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诗人屈原,创 作了古代最早一篇长抒情诗《离骚》。前 者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后者则 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 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 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 即《伊利亚特》《奥德赛》两大著名史诗, 对后来诗歌德发展产生了很大贡献。
• 广阔性:
• 文学的广阔性主要体现在文学天地所表 现的时空具有无限的广阔性,使作品具有 巨大的容量和深刻的内涵。(《百年孤独》 《战争与和平》)因为文学语言可以“观 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能够突破 客观时空,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延伸,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而复杂地社会 生活。
• 文学的广阔性还表现在它不仅能够描绘 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 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 界;不仅可以通过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 服饰风度、言行举止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而且可以通过直接抒情或叙述的方 法深入展示细腻复杂的感情。(《红与 黑》)
• 2、情感性与思想性
• 情感性:
•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主观情感的流 露。文学作品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动 读者,就越有魅力。因为文学作品能够深 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 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
• 《毛诗序》: “诗者,志之所在也,在 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 托尔斯泰:“艺术的印象只有当作者自 己以他独特的方式体验过某种情感而把它 传达出来时才可能产生。”
• 诗歌由于短小,结构可以一目了然。中 国的古典诗词很讲究格律,在音韵、句式、 行数、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 结构本身具有审美价值,是作品艺术美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文学作品中,结构 都能提供一种自身的美感。
• 文学语言作为语言艺术,语言自然成为 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文学以语言作 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使文学具有了与其它 艺术相区别的审美特征,在艺术之林独树 一帜。文学的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 动性、形象性等特点表现出的语言美构成 了文学的特质美,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 杜甫《望岳》苏轼《西林题壁》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的关系极为 密切。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性所包裹并通过 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情感性在理性指导下 具有特定爱憎褒贬的思想艺术属性。思想 性和情感性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成 为一切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
• 3、结构性与语言美
• 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 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也具有审 美价值。
所谓结构,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 部分的整体的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 联系和构成的方式。
•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感叹:“单是一个结 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耗尽作者的全 部智力活动。”
• 传统话剧一般要求具有开端、发展、高潮、 结尾四个阶段,有的还要求剧作在时间、 地点、情节三个方面保持完整一现了记实性 结构、情绪性结构等多种新的剧情结构类 型。
• 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基本 要素怎样才能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完全 取决于结构方式,作品中各人物的命运遭 遇,各条情节线索或插曲的安排,以及各 种环境场面的布置等,都有赖于结构来处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