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之德昂族

合集下载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一、德昂族的起源德昂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他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南方的古代部落。

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德昂族的语言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和怒族、拉祜族等民族有一定的语言亲缘关系。

德昂族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很少有人使用。

三、德昂族的信仰德昂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崇拜自然界的神灵和祖先。

他们相信神灵可以保佑他们的生活和农作物的丰收。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德昂族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四、德昂族的服饰德昂族的服饰非常华丽,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

男性通常会穿着长衫和长裤,女性则会穿着长裙和上衣。

他们还会佩戴各种银饰,如耳环、项链等,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五、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非常特殊。

在结婚前,男方必须先到女方家中工作一段时间,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诚意。

如果女方家庭满意,双方家长会商定婚礼的日期。

婚礼当天,男方必须骑着马到女方家中接新娘,然后举行盛大的婚宴。

六、德昂族的节日德昂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水灵节、新米节等。

水灵节是德昂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

节日当天,人们会到河边洗澡,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身体健康。

新米节则是感谢大地的馈赠,人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宴会,庆祝丰收。

七、德昂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德昂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

他们善于演奏各种乐器,如竹笛、葫芦丝等。

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上,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他们的喜悦和祝福。

八、德昂族的传统手工艺德昂族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如纺织、木雕、陶瓷等。

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示了德昂族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德昂族

德昂族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 不失其共同特点。德昂族妇女的裙子 较长,并且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 妇女多穿藏青或黑色的对衿短上衣, 衿边镶两直条红布,并钉上大方块银 扣四、五副。男子服装多为蓝黑色大 衿衣,大裤脚,绕包头,青年多为白 色,中老年用黑色。
经济来源
德昂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善于种茶,茶叶是德昂族重要的 经济来源。 德昂族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银匠,能用碎银铸造银手镯、银排 扣、银项圈、银烟斗等,还善于在各种银制品上雕刻花纹图案,花 纹细致、简朴。早在隋唐时期,德昂族就“披五色裟罗笼”,至今 仍为自己纺线、染色和织布,作成极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装。他 们还擅长编织竹器等生活用品。
德昂族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德昂族 主要居住中国与缅甸交界地区,中 国一侧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 地,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错 而居。
民族简介
德昂族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 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 丽、陇川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等民 族交错而居。
禁忌娱乐
• 忌手拉手赠物;忌同姓婚姻;忌产妇串门;忌唤乳名;忌宾客从 后门出入;忌用红木树盖房等。 • 德昂族在节日庆典时,除舞蹈、对歌外,还表演武术。他们的武 术含拳、棍(齐眉棍、双节棍、三节棍)、刀(双刀、单刀)、 枪(三棱矛),还分“花把”和“洞拳”两类。“花把”即表演 武术,动作有随意性,多为节日或热闹场合的表演活动项目。 “洞拳”则为格斗武术,一般不轻易外传。德昂族还喜爱打篾弹 弓和打陀螺。这几个运动项目都参加过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并 取得过好成绩。
民族概述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民族习俗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 外,还要欢度泼水节。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 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 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 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 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 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 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 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 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 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 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 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德昂族
八班 洪炜捷 12号
德昂族的地理位置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 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缅甸一侧居住在掸邦、克钦邦等地的深山中,与傣族、景颇族、佤族 等民族交往密切。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 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 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 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德昂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的主要族群之一。

德昂族人口稀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的特点如下:1. 文化独特:德昂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民俗传统、音乐舞蹈、服饰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2. 物产丰富:德昂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德昂族人民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烟草等为主要经济活动,物产丰富。

3. 信仰多元:德昂族信仰多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佛教、道教等。

他们尊崇自然,崇拜神灵,对祖先怀有敬意。

4. 语言独特:德昂族拥有独特的德昂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缅甸语支。

这种语言是德昂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和沟通工具。

5. 文化交融:由于接壤缅甸和泰国,德昂族与周边地区的民族有着密切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文化的交融使德昂族的文化更加多元化。

6. 崇尚和平:德昂族历史上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他们崇尚和平,注重与邻近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

7. 传统工艺:德昂族人民擅长手工艺制作,特别是织布和银器制作。

他们的传统工艺技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 丰富的节日:德昂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开耕节、泼水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吸引着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9. 温馨友善:德昂族人民热情友好,待人亲切。

他们乐于与外来者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接待来访者。

10. 保护意识:德昂族人民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弘扬保护生态的理念。

德昂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他们的文化独特、物产丰富,信仰多元、语言独特。

他们崇尚和平、注重文化交融,擅长传统工艺制作。

德昂族人民以温馨友善著称,并且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的民族。

德昂族

德昂族

简介
德昂族(又名崩龙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15462人。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德昂族女孩西(今芒市)
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
陵、耿马等县。

与傣族、景颇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
居。

文化
德昂族的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形式多样,主要有神话、传说、
史诗、寓言、笑话、诗歌等,大部分是靠口头流传下来的,有些是利
用傣文或用傣文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记载下来的,这就形成了“古歌”,
如《达古达楞格莱标》(古代先民的传说)、《宝葫芦》、《洪水的故事》等。

雕刻:在腰箍,耳坠,银手镯等装饰品,以及银烟盒,衣服等生活用品上,都可以看到德昂族人民的图案雕刻,图案多是对称的双手,双鸟,双虎,花草。

节庆
德昂族人的传统节日也多与佛教有关,最隆重的节日当数泼水节,届时人们要用“水龙”为佛像洗尘,排成长队,祝福吉祥,互相泼水共贺新年。

服饰饮食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德昂族妇女的裙子较长,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

妇女多穿藏青或黑色的对衿短上衣,衿边镶两直条红布,并钉上大方块银扣四、五副。

男子服装多为蓝黑色大衿衣,大裤脚,绕包头,
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

德昂族人好饮茶,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小麦、豆类次之。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哪些特点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哪些特点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都有哪些特点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 25 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而绚丽的服饰文化。

这些服饰不仅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更是民族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生动体现。

彝族的服饰可谓丰富多彩。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还会缠包头。

而彝族女子的服饰则更加多样,她们大多戴鸡冠帽,上衣有领口袖口绣花的大襟右衽长衫,外套坎肩,下身着长裤,并系围腰。

在图案方面,多以虎纹、火焰纹等为主要元素,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展现出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

白族的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穿黑领褂,下着白色或蓝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

白族女子的服装则以白色、粉色为主色调,上衣多为右衽大襟衣,外罩坎肩,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宽裤,脚穿绣花鞋。

其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精美,常常以花卉、蝴蝶等为主题,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

哈尼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

哈尼族女子的服饰则更为复杂,上衣通常是无领右襟衫,下着长裤或裙子,腰间系彩色的腰带。

她们的头饰也非常独特,有的会佩戴银饰,有的则用彩色的布巾包裹头发。

哈尼族服饰的图案多反映了其农耕生活,如梯田、稻穗等。

傣族的服饰轻盈秀丽。

男子多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女子则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的身材衬托得更加婀娜多姿。

傣族服饰色彩明快,多以金色、银色为装饰,展现出傣族人民的优雅气质。

傈僳族的服饰简洁实用。

男子通常穿长衫,腰间系腰带,头戴包头。

女子的上衣为右衽短衣,下身着长裙或长裤,佩戴彩色的珠串和耳环。

傈僳族服饰的图案多为几何图形,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简洁认知和独特审美。

佤族的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穿无领短衣,下着宽裤脚长裤,用黑布或红布包头。

佤族女子的服装则相对较为鲜艳,上身穿短衣,下着筒裙,佩戴银项圈和手镯。

佤族服饰上的图案常常与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有关。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

阿昌族服饰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

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

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除宗教节日外,户腊撒的阿昌族,一年较大的几个节日,如赶摆、蹬窝罗,会街节、尝新节、泼水节、进洼、出洼等,都与邻近的傣族相同。

此外还有火把节、换黄单、烧白柴、浇花水、窝罗节、等节日活动。

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

白族服饰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

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

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

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

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

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

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德昂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德昂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德昂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德昂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德昂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德昂族的习俗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

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

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

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的节庆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如:泼水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

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

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

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

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

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

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

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

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

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

但与傣族的“丢包”不同,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

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

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神话传说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神话传说

门巴族妇女背羊皮(牛犊皮)的传说
❖ 中国民族服饰门隅的门巴族男人穿赭色布袍和氆氇袍。 这种衣服是比藏袍短小的,由于坡大路狭,人们用额 背负重。
❖ 勒布、邦金的妇女习惯在背上背一张羊皮或牛犊皮, 对于这种习惯,有两个传说:
❖ 一说是在远古时,藏族统治者把门巴族赶到边远的地 区,并惩罚门巴族的妇女,让妇女们在背上背一张人 皮,而后来换成背犊皮。
❖ 青年男子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
四、民族服饰之保安族服饰
❖ 保安人的民族服饰特点与当地的回族、东乡 族无根本差异。
❖ 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 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 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
❖ 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 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 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 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
❖ 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区别支系:妇女衣裙因民族支系 不同,有花、红、黑三种色调的不同称谓,不同支系 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 (1)“花崩龙筒裙”(德昂旧称崩龙),下边镶有四 条白带,带之中有16.5厘米宽的红布相饰。 (2)“红崩龙筒裙”,横织着显著的红色线条。 (3)“黑崩龙筒裙”,上织几条深红色布带,其间 衬夹着几条小白带。 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 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 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 装饰。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神话传说
❖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基诺族服饰 ❖ 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门巴族服饰 ❖ 三、民族服饰特点之德昂族服饰 ❖ 四、民族服饰之保安族服饰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基诺族服饰
❖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基诺族服饰特点:基诺族 人数虽少,但在服饰上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民 族。在一般民族的服饰中,往往女子服饰比 男子服饰丰富,但基诺族却恰恰相反。 基诺 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 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

少数民族节日德昂族三月三

少数民族节日德昂族三月三

少数民族节日德昂族三月三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

其中,德昂族的三月三是最为重要和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德昂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德昂族三月三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德昂族的祖先对土地和自然的崇敬。

在这个节日里,德昂族人民会在村子的集会广场上进行各种活动。

首先,他们会进行盛大的舞蹈表演,身着传统服装,手持鲜花和象征着幸福的红绸带,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这种舞蹈叫做“德昂竹竿舞”,它是德昂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寓意着对收获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除了舞蹈表演,德昂族的三月三节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比如,人们会组织集体的比赛,比如射箭、拔河等,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同时,也会有各种传统游戏,比如投壶、踢毽子等,让人们在欢笑声中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在德昂族的三月三节中,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德昂族人民会准备各种美食,主要有糯米饭和腌制的猪肉。

德昂族的糯米饭非常有特色,它是用野生的纯正糯米制成的,口感软糯香甜。

而腌制的猪肉则是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鲜嫩美味。

这些美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体现了德昂族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除了庆祝活动和美食,德昂族的三月三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传统仪式,那就是祭祀祖先。

德昂族人民会将祖先的牌位摆放在特定的祭坛上,供奉各种食物和酒水,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福之情。

这是德昂族人民受祖先文化影响的一种传统仪式,也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恩的表达。

总的来说,德昂族的三月三节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民族节日,充满了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庆祝活动。

通过舞蹈表演、游戏竞赛、美食享用和祭祀仪式,德昂族人民展示了自己对丰收的感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个节日不仅是德昂族人民的团结和欢乐的象征,也是推动德昂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愿德昂族的三月三节永远保留下来,传承至今。

德昂族的简单介绍

德昂族的简单介绍

德昂族的简单介绍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北部。

德昂族人口约为6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与缅甸的克伦族和阿昌族有一定的语言联系。

德昂族的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依靠口头传统来传承民族文化和历史。

德昂族的居住地多为山区,他们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德昂族人民主要种植稻谷、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也养殖牛、羊、猪等家畜。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德昂族的生活条件相对较为艰苦。

德昂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他们崇尚自然,尊敬神灵,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信仰和宗教习俗。

传统节日是德昂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舞蹈、歌唱、祭祀等。

德昂族的服饰也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性通常穿着黑色的长袍和白色的头巾,女性则穿着彩色的上衣和裙子,头戴银饰。

德昂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展示了他们的独特审美观。

德昂族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民俗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他们以原始的乐器如竹笛、芦笙等为伴奏,表演各式各样的舞蹈,如鹰舞、蛇舞等。

这些舞蹈富有激情和力量感,展示了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多,德昂族的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修建了更多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德昂族的艺术和手工艺品也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了一种特色的文化产品。

总的来说,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民俗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尊敬神灵。

德昂族的文化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保护,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做出了贡献。

56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56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56个民族服饰的特点1、蒙古族(měng gǔz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以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2、回族(huízú)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3、苗族(miáo zú)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银饰品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4、傣族(dǎi zú)傣族服饰充分体现其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女饰追求轻盈、秀丽,服装的色彩极为出色。

5、傈僳族(lìsùzú)傈僳族定居在滇西怒江地区。

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6、藏族(zàng zú)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7、壮族(zhuàng zú)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8、朝鲜族(cháo xiǎn z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9、高山族(gāo shān zú)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非常漂亮。

民风民俗 --德昂族

民风民俗    --德昂族

• 德昂族有嗜好草烟和嚼槟榔的习惯。竹楼 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德宏等 地是一家一院,主房楼上住人、煮食、贮 藏粮食等,楼下关牲口,附房用作堆放柴 草和安装舂米用的脚碓。镇康地区若干小 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内中间有宽敞的走 道,两旁为各小家庭住宅,间壁而居,各 有火塘,所以竹楼较大,有的占地近四百 平方米。现在部分德昂族的住宅与附近汉 族的平房一样,多家同住的大竹楼也已为 各家各户的小竹楼所代替。 德昂族实行一 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与外族联姻。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 过去,群众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多数村寨都有自 己的佛寺和佛爷以及小和尚(入寺为僧的儿童)。 佛爷都识傣文,诵傣文经书。他们的生活,除宗 教节日群众布施外,平日由全寨人家轮流供食。 各地德昂族信奉不同的教派,有的可以喂猪养鸡 或杀牲,有的则严禁杀牲,甚至野兽严重危害庄 稼也不许打猎;每逢宗教节日和忌日都不从事生 产。德昂族除信佛外,也信原始宗教的鬼神。 • 德昂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 烧白柴等,大多带有宗教色彩。
节日、祭祀、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 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 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 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1950年后,这些情况才有 所改变。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 泼水、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在开 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 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 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 房(即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寨开祭,要由本 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 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

德昂族简单介绍

德昂族简单介绍

德昂族简单介绍
德昂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人口约为20万人,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与缅甸的克伦族语言相似。

他们通常使用汉语、傣语和景颇语作为交流工具。

德昂族的文字原本是没有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央民族大学的学者们为德昂族创制了一种文字,称为“德昂文”。

德昂族人民主要信仰佛教,同时也融合了许多当地的传统信仰和巫术。

他们崇拜自然,尤其是山神和河神。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德昂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庐山会盟”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德昂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计,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作物。

他们还擅长织布、制陶等手工艺,以及制作竹编和木雕工艺品。

德昂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以色彩丰富多样而闻名,女性常穿着华丽的彩色长裙,男性则常穿着蓝色的上衣和宽松的长裤。

德昂族人民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和谐,婚姻多以父母之间的商议为基础,婚礼上常有独特的仪式和习俗。

德昂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唱歌、跳舞和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泼水节、火把节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但他们仍然面临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以及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发展德昂族文化,云南省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民族学校、举办文化节等。

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的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通过保护和传承德昂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这个民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德昂族非遗项目

德昂族非遗项目

德昂族非遗项目德昂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德昂族非遗项目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舞蹈、手工艺品、服饰传统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德昂族非遗项目。

一、德昂族音乐舞蹈非遗项目德昂族的音乐舞蹈非遗项目独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花鼓舞”。

花鼓舞是德昂族传统庆典活动中重要的表演形式,通常由男女青年组成的舞队表演。

他们手持鼓棒,随着鼓声的节奏舞动身体,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风采。

花鼓舞富有节奏感和动感,呈现出德昂族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二、德昂族手工艺品非遗项目德昂族手工艺品非遗项目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纳帕”。

彝族纳帕是德昂族女性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用来制作服装和饰品。

德昂族妇女将丝线穿过细木棒上的小孔,经过反复细致的编织,将丝线编织成各种图案和花纹,形成精美的纳帕。

彝族纳帕制作精细,色彩鲜艳,是德昂族女性展示智慧和美丽的重要方式。

三、德昂族服饰传统非遗项目德昂族的服饰传统非遗项目也非常丰富多样。

德昂族男性通常穿着“蓬莱袍”,这是一种由精美的刺绣和彩带装饰的袍子,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而德昂族女性则喜欢穿着“逗逗”,这是一种由细密的刺绣和彩带组成的上衣,搭配色彩斑斓的长裙,给人一种优雅大方的感觉。

德昂族的服饰传统非常重视色彩和刺绣的运用,展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

以上只是德昂族非遗项目中的几个代表性项目,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非遗项目,如传统戏曲、民间故事传承等。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德昂族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非遗项目,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德昂族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瑰宝流传下去,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贡献力量。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白族、土家族、侗族、独龙族等)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白族、土家族、侗族、独龙族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 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 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 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 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 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 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 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男 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 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
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 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 (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 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 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 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戴银质手 镯、耳环、项圈等首饰。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 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 体,古朴典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达翰尔族
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长袍,白布包头,脚穿皮底靰鞡,冬天戴狍头皮或狐狸头皮做的 帽子。妇女穿长袍,以蓝色为主,穿白布袜和花鞋,年节或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绸缎衣,外 套坎肩。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 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 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 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 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 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 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 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 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 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 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 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 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 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 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 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 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 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 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 过去,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 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马、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 经咒。

德昂族人的服饰特点

德昂族人的服饰特点

德昂族人的服饰特点德昂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人民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德昂族人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上衣、裙子、头饰和鞋子等几个部分。

首先是上衣,德昂族男性常穿短身的对襟上衣,前襟有纽扣。

而女性则穿着宽松的上衣,通常是无领或小领的款式,前襟常常装饰有精美的刺绣或织花。

其次是裙子,男性一般穿着长及膝盖的长裤,而女性则穿着及脚踝的长裙或短裙。

德昂族人民的裙子多为五六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非常醒目。

这种多层裙子的设计使得德昂族人的服饰更加华丽而独特。

德昂族人的头饰也是他们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性常戴黑色或深蓝色的头巾,头巾上通常还会装饰有各种图案和刺绣。

女性则喜欢戴着花朵或羽毛装饰的头饰,有时还会戴上银饰品或珠子串。

这些头饰不仅能增添女性的魅力,还能展现德昂族人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

除了上衣、裙子和头饰,德昂族人的鞋子也具有特色。

他们常穿着由皮革制作的高筒靴,这种靴子不仅保暖,还能保护脚部不受伤害。

靴子的外侧通常还装饰有精美的刺绣或织花,增添了鞋子的装饰性和美观性。

德昂族人的服饰特点可以总结为鲜艳多彩、细腻精致和独具民族特色。

他们注重细节和装饰,喜欢使用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图案,使得服饰更加醒目和华丽。

德昂族人的服饰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的追求,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审美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德昂族人的服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的德昂族人更多地穿着现代化的服装,但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元素,尤其是在重要的节日和婚礼等场合。

这体现了德昂族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身份认同的坚持。

德昂族人的服饰特点独具一格,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审美观。

这些服饰不仅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昂族人的服饰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他们对传统服饰的热爱和珍视将永远不变。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瑞丽市、德宏州梁河县等地。

德昂族的衣食住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

在德昂族的日常生活中,衣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德昂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由文身、长袍和头饰组成。

男性通常身穿长袍和宽腰带,头戴圆形帽子,女性则穿着颜色鲜艳的长袍和垫肩。

德昂族的服饰以红色、黄色和绿色为主,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古朴而不失华丽。

在德昂族的饮食方面,主食以米饭、玉米和山米为主,辅以猪肉、牛肉和鸡鸭等肉类。

德昂族的饮食以汤类为主,喜欢吃酸辣味和辣味的菜肴,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如米腐、梯坎和竹笋等。

德昂族还有一种特别的食物叫做"土碗",是用稻谷制成的一种粗制品,常用来拌饭和做主食。

德昂族的住房主要是木结构的楼房,屋顶覆盖着草席或瓦片,房屋周围有围栏,房内摆放着炉灶、锅碗瓢盆等家具。

德昂族的房屋设计简单又实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习惯。

德昂族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徒步和骑马,他们通常都会选择徒步穿行在山区的小路上,或是骑马前往各地。

德昂族的交通方式受限于地形和气候,所以多使用传统的交通工具。

德昂族的衣食住行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展现了他们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德昂族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不会改变。

【此文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所影响,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要介绍。

衣着方面,德昂族的传统服饰清新简约,色彩鲜艳。

男性通常穿着长衫和裤子,头戴斗笠;女性则穿着长袍和长裙,头戴手工编织的发饰。

德昂族的服饰主要以手工织造和刺绣为主,代表了当地特有的传统工艺和文化传统。

在饮食方面,德昂族以水稻、玉米、蔬菜和猪肉为主食。

怎样从服装上区别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

怎样从服装上区别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

阿昌族女子穿统裙,以青布包头;未婚者穿长裤,盘辫簪花。

男子着黑衣裤,背通帕(挂袋)、阿昌刀。

阿昌刀属长刀类,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

白族女子穿白上衣、蓝裤、黑紫丝绒背心,扎绣花围腰,用花包头、银首饰,着百节鞋(翘头绣花鞋)。

男子为白衣裤、黑背心、白或蓝布包头,绣花挂包;高寒地区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女穿高领大襟花短衣、镶花边长背心,罩盖头,穿双梁鞋。

盖头还是回、东乡、撒拉等族的女子头饰,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绿色、婚后黑色、老年白色。

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袄、春夏为白衬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挂保安刀。

保安刀挂于腰左边,刀把叠嵌“十样景”图案。

布朗族女穿黑色或红绿纹相间的统裙,扎大包头。

男穿无领上衣、黑色宽大长裤,黑或白布包头。

布依族女穿大襟上衣、长裤、绣花围腰,或蜡染百褶长裙;黔南地区穿传统栏干服。

栏干服是衣裤套装,衣襟、领口、衣袖、裤脚均镶花边。

男子为对襟衣或大襟长衫,蓝或白地蓝方格头巾。

朝鲜族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称。

女子穿传统的襦裙套装,上襦称则高利,为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以花结襻带系合;下裙称契玛,是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式,婚后缠裙式;配穿鞋头尖翘的船形鞋。

男子穿无纽扣上衣、深色背心、灯笼裤(称佩吉),戴漆纱围檐圆顶高帽。

达斡尔族女穿蓝袍、绣花鞋、白布袜,胸佩银饰。

男子穿高领袍、皮靴(称奇卡米)、白布包头。

节日多穿各色绸袍。

傣族西双版纳地区女子为窄袖对襟短衣、统裙、银腰带;德宏地区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长裤、小围腰,婚后是对襟短衫,黑统裙;新平、元江一带,女上衣的腰际处和裙腰处常绣花、饰银泡银穗,故有“花腰傣”之称。

男子一般为小袖短衫、长裤,白或青布包头,冷天习惯披毛毯。

德昂族女子上为对襟短衣,下着饰横条图案的长统裙,并装饰藤腰箍。

男子穿圆领大襟衣和肥短裤,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头、男子还饰绒球。

东乡族女子穿大襟衣、绣花背心、长裤,罩盖头。

男子穿长袍,束带,佩小刀等;或穿对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顶软帽。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关于德昂族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德昂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衣食住行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德昂族的服饰。

德昂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艳丽和精美细致著称。

男性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袍,而女性则喜欢穿着以银饰为主的华丽服饰,头戴银饰和花环。

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他们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其次,德昂族的饮食习惯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他们以稻米、玉米、小麦等为主食,喜欢食用酸辣的菜肴和酸奶。

此外,德昂族还有一种特色美食叫做“酸汤鱼”,是以鱼、酸汤、蔬菜等为原料烹饪而成,口味独特,深受当地人喜爱。

关于居住,德昂族传统上多居住在木质或竹制的房屋里,屋顶覆盖着茅草或木瓦。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德昂族已经开始居住在砖瓦房或楼房里,但他们对传统居住方式仍怀有深厚的情感。

最后,德昂族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值得一提。

由于居住地多山且交通不便,德昂族人民多以徒步、骑马或乘坐竹排为主要的交通方
式。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如公路的修建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出行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总的来说,德昂族的衣食住行文化展现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 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 语。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 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加 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 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唐代史书 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 -- 茫人部落以“藤篾腰 箍”为饰,这一装束,历经宋,元,明,清千余 年,一直流传到现在。
筒裙

挎包

挎包:德昂族称挎包为“喝巴”,“喝巴”通体 均用自织 ( 腰机 ) 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 不一,过去所谓“黑崩龙” “花崩龙” “红崩 龙”等他称,皆为根据各支系德昂族(原称“崩龙 族”)服饰的花色而名之。尽管如此,德昂族挎包 和服饰一样,都有一种饰物必不可少。这就是人 们称为“崩龙花”的彩色绒球。小小绒球,一到 了德昂姑娘手里,立刻活了:不同色彩 不同排列 不同位置 不同饰式,皆可怡然成趣。

德昂族传统节日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 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 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 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 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 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 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 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 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 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 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腰箍

腰箍

服装特色

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 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挂满银牌和银泡, 再用许多红色小绒球作装饰。据说胸前的银饰等, 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富有。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 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 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 ,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 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 和深刻的印象。
少数民族服饰之德昂族
学号:2134191276 姓名:宋晓萌 13级服装与服饰专业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又名崩龙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 15462 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 德昂族女孩西(今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少数散居于 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 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 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 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 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银饰


男装特点
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
黑、白布头巾,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 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
男装

女装特点

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长 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 横线条。德昂族妇女头上都戴自织的白布尘套, 再在成套上面覆上各色珠串,前额缠绕螺旋银箍, 各色珠串的余缨并垂于背后,非常漂亮。女装上 衣的款式为对襟、紧袖、衣摆齐腰,上衣襟边镶 两道红布条,一般的劳动装无纽扣,用扣钉将两 襟拉系即可,而节日盛装就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 为纽扣,再用漂亮的银铃银泡或彩色绒球加以装 饰。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后,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五、六圈或 十余圈,甚至二、三十圈藤蔑制的“腰箍”,这些“腰箍” 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诸色,有的上面刻 着各种花纹图案,有的还包上银或铝皮,在阿光照射下闪 闪发光。 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 得越精致,越说明这个姑娘勤劳,聪明,有智慧,也表明 这个姑娘心灵的美好。因此,在青年里女社交期间,小伙 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 图案和花纹的“藤蔑腰箍”,送给心爱的姑娘佩带,于是 “藤蔑腰箍”又成为德昂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
挎包

头饰

历史时期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光头,用黑布绕 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 她们是 " 出其余垂后为饰 "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 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 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 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
头饰

头饰
泼水节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 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 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 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 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 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 “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 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 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这里还有个传说。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 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 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 裙,分别传给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