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格庄初级中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三四五教学模式
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莱西市夏格庄镇中心中学“三四五”教学管理模式莱西市夏格庄镇中心中学在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究中,从抓备课、抓常规、抓高效上下功夫,通过“三项举措、四步行动、五步流程”教学管理模式,不断进取,学校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
一、提出三项举措,走出集体备课误区。
我校在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究中,发现部分教师思想由于认识不到位,对集体备课重视不够,理解不深,出现了以下误区。
错误倾向一:“承包式”集体备课。
部分集备组,出于应付,将教材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他们分头撰写,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
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既缺少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的集体备课形式,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的备课实质,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有形无实。
错误倾向二:“速成式”集体备课。
集备组成员为了快速完成组内分配的任务,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到各大教育网中下载与教材相匹配的教案,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全部“拿来”,“捡到篮里就是菜”,也美其名曰“集体备课”。
错误倾向三:“穿新鞋走老路式”集备案。
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研究已经一年多了,但仍有部分教师将旧集备案改头换面,穿新鞋走老路。
咋一看,形式和环节都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但仔细检查,就发现问题。
比如学生自学安排环节不切实际,学生无法完成;教师精讲部分,重点突出不够,难点分解不妥;也有的应该学生自学能会的。
错误倾向四:集体教案成了“装饰品”。
集备案形成后,我们要求教师在集备案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教学风格进行加工修改。
但是部分教师将集备案放在案头,平时不看,等学校要抽查了,迅速的在“重点”地方划上波浪线,某个地方加几句话,算是有了“批注”。
这样,集备案就装饰成了个备课案。
针对以上错误倾向,我校在集体备课方面改进管理办法,提出三项举措,提高集备质量。
第一项措施,提高认识,促使行为的自觉化。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篇)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逐渐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构建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本方案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评估与分析1. 评估目标:根据本校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理念,评估现行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挖掘潜在的问题和困难。
2. 评估内容:综合评估当前课程的分科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与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各方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与意见。
3.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方式,收集各方意见;对课程文件、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4.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校本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确定重点改进的方面和关注的问题。
三、设计与实施1. 设计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潜能,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2)特色突出、符合实际: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理念,设计符合学生需求、学校特色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
(3)开放性、灵活性:提供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跨年级的学习和合作。
(4)科学性、规范性: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2. 实施步骤:(1)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为学生展示机会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
(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优化课程设置、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方向。
(3)组建专业团队,包括学科教师、教务主任、心理辅导员等,共同研发、推广和实施校本课程。
(4)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5)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6)制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7)设立专门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
(8)推广和分享校本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
东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
东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精神,创造适合学校发展的优质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我校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东疏中学是东疏镇唯一的一所农村三年制初级中学,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216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办学方向,深入控制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1、学生需求调查我校98%以上的学生均来自于农村家庭,他们小学时就读于本镇各小学,由于受传统教育农村实际状况的影响,特别注重文化课(特别是语文、数学等重点学科)的学习,自己的个性特长没有得以张扬,学习重知识与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极为薄弱。
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到目前学生:(1)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特长得不到训练与发展,(2)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开发自己不够,(3)观察力、实践操作能力、生活技能需要加强,(4)艺术能力、体育技能、创造能力较差,(5)读书少,特别是对一些名家名篇除了教材中有的外,读的更是寥寥无几。
(6)面对措折与困难,自信力不够,心理调控力较差。
2、学校资源分析我校在159名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为89人。
整体上就全县比较,师资队伍素质较高,其中县以上优秀教师40余人,县市教学能手近30 人,泰山教坛英才2人,我校艺体、语文、信息等学科中,有特长(如:绘画、体操、跨越、演讲与朗读、书法、网页设计、课件制作等)的教师较多。
学校设置了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
图书室藏书近10万册,每学年订阅报刊杂志200余种,教师学生阅览室5口,能同时容纳200余人进行阅读。
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科学中国人2016年11月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李红英河北省乐亭县闫各庄镇初级中学摘要:进行创新教育探索,构建民主、自由、和谐、互助的学习型课堂,让学生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下主动探索知识是我们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教育并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培育完整的人格。
本文对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希望能够达到创新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民主课堂;发散思维伴随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我们的教育是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教育,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教育,是能够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创新是教育不变的主题,社会面临着很多问题,教育也在面临着如何去适应社会的诸多问题,只有破除旧的思想和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情况,教育创新要深入各门学科中去,语文教学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笔者有以下几点体悟:一、引起兴趣,打开创新之门教学成功的开端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探求新知上去,把获得知识当成自己的真正追求。
只有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才能在这之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也就是在说探求知识必需要从兴趣出发,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失去进一步探索学习的热情,心理上不能主动去接受这些知识,感知生理器官没有主动打开,没有调动全身的精神去学习,还谈什么创新?相反,如果可以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己想要主动去求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主观意识上调动自己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打开创新思维之门。
二、重视认知规律,创新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思维,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关注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维的个体,普遍实行填鸭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尽力听。
课堂讲解模式固定不变,一般都是由文章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及写作特色五部分组成。
2023年秋季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精选9篇)
2023年秋季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精选9篇)2023年秋季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劳动者和向上级学校输送学生的办学宗旨,振兴家乡经济,繁荣社会,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依靠本校教师和当地资源共同开发的原则,采用自编、选编和整合的方式开发校本教材。
二、目标1、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了解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
2、培养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三、课程实施1、课程分类:理论课和实践参观课。
2、学期内容:七年级家政服务、八年级温室大棚建造及蔬菜栽培技术、九年级调味品酿造技术。
3、课程实施办法:每周开设一节,按照课程表授课。
四、师生情况分析农村学生热情高,好奇心强,缺少创新。
副校级领导任课,生活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
五、校本课程评价1、评价内容:校本课教学计划、教案。
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熏陶,强化立德树人;目标明确具体得当,符合学生实际;按照四学模式备课,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效果好;启迪思维。
3、对学生的评价:课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勇跃回答问题;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交流。
4、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
2023年秋季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篇2一、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本开发的自己学校的课程,是土生土长的,适合自己学校的任课教师和学生,也适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和软硬件教学建设。
既可以是自己独立研究的课程,也可以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加工、补充和完善,从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由以上解释不难得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就是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是自己在数学教材之外另辟小径,或者是把数学教材进行补充和改编(如有的章节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可以略讲,有的章节可以加大补充内容等等)。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模板(2篇)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模板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
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____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____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____领导小组主要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023年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人们运用到校本,实施方案,课程,开发的场合不断增多,我们该怎么写作相关的内容呢?以下是文库我帮大家整理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欢迎阅读保藏。
兴华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基本理念明德兴华中学在"文化立校,特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贯彻实行"全面+特长'的培育模式,追求高品质教育,致力于培育"全面进展,张扬共性'的同学,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门特长走出校门,为孩子的终身进展与幸福奠基。
二、课程目标1、增进同学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熟悉,增进同学对祖国、对湖南、对学校的熟悉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进一步拓展同学学问领域,提高综合素养,增加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
3、引领同学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学校的进展,增加社会、集体生活力量,形成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心理品质的养成。
4、增加老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全面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提升老师队伍整体水平。
5、加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原则1、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准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进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同学今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2、地域性和共性化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详细地区、详细学校和详细同学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动身点,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特色,满意同学共性进展的需求。
3、选择性和敏捷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展同学共性,提高实践力量,培育创新精神。
4、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
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留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符合学校生的学习特点。
内容呈现形式应当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5、主体性原则。
房山区中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3.明确地方课程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主要内容、课程形态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4.组织地方教材的立项、申报和编写
5.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组织编写相应种类的教学资料,收集和利用好各类课程资源
6.组织地方课程教师队伍培训
7.检查、指导地方课程的落实
8.制定地方课程的评价方案
附件2:
《房山区地理》课程设置说明
《房山——我为你骄傲》课程设置说明
一、课程性质
《房山——我为你骄傲》是在我区小学实施的一门地方课程,它以房山历史、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为基础,有效整合了地区教育资源,是对传承和弘扬本区域文化的有力补充。
二、课程目标
《房山——我为你骄傲》以知房山、爱房山、建房山为实践总目标,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个性养成和人格完善为主要任务,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合作探究,进一步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知识经验,形成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
《房山——,我为你骄傲》共有四个主题,即家乡的历史、家乡的旅游、家乡的物产、家乡的民俗文化。每课内容首先用简短的文字做一简要概述,随后用大量的图片呈现主题内容,给学生直观感受,通过“读一读”对主题进行拓展,最后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
四、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议:
《房山——我为你骄傲》主要由综合实践学科教师授课,占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五年级上学期使用,共12课时。以实践体验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为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生实际可以适当补充、拓展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探究活动。
五、评价建议
地方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置换、渗透、缝合、延伸等方式整合到国家课程中实施。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行方案活动课程上不能由于低年级识字不多而不作要求。
只有让孩子从小知道爱书,能养成睡前一页书的好习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行方案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行方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生、足、走”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内容,激发酷爱北京,酷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诵。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进程】一、看图导入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风景,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
”“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去看看。
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个人读—全班读)二、初读诗歌1、出示多媒体课件。
(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诵)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知“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
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诵比赛。
(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嘉奖;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三、识字1、认读词语⑴ 这首诗歌有很多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读得最快,记得最牢。
⑵ 在课件中结合景物显现词语:告知、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⑶ 自由练读词语。
⑷ 比一比。
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⑴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024年花园式学校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花园式学校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学校建筑开始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等。
为了改善学校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健康水平,我们决定在2024年将学校改建为花园式学校。
二、实施目标1. 创建宜居的学习环境:通过改善学校的建筑结构和氛围,提供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2. 增加自然元素:引入自然元素,如花草树木、水景等,营造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 打造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方案1. 教学楼改造将传统的教学楼改造为花园大楼,增加室外绿化面积。
在教室的外部设置建筑墙面绿化,为学生提供绿色视野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建立室内外绿植结合的教室,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2. 校园绿化在校园内增设花草树木,打造多样化的绿化景观。
在校园的主要道路和广场设置花坛,增加生态环境的美感。
在空地和屋顶设置花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创设户外学习空间在校园内布置户外学习空间,如露天教室、阅读花园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在户外学习空间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4. 增设运动场在校园内增设多功能的运动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等,提供学生进行室外运动的场所。
学生可以在运动中释放压力,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快乐成长。
5. 提升美育教育设置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教育场所,为学生提供培养情感与审美能力的机会。
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如画展、音乐会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6. 加强环保教育开设环保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心。
南墅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南墅中学-学校课程开发实行方案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学校旳所有课程,根据学校课程旳培养目旳,在对学生、学校、当地需求和资源调研分析以及校本课程旳开发、审议旳基础上,特制定南墅中心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行方案。
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旳开发与实行,给学校旳发展、给教师专业旳发展、给学生个性旳发展提供了新旳舞台。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校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以“翰墨飘香,立字立人”办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校本课程旳开发实行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旳友好发展。
二、课程开发目旳:1.让学生理解学校旳办学特色,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中国老式文化旳思想感情。
2. 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旳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旳个性品质。
3. 提高教师旳课程意识,增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基本原则1.协调性原则。
校本课程旳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旳指导思想和目旳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课程旳协调统一。
防止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简朴反复,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旳随意加深与拓展。
2.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旳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其设置要充足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可以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旳界线,形成开放旳课程空间;其内容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注意发展学生旳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地方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校和当地资源旳实际出发,努力体既故意义、有活力、富有地方特色等特点。
4.课程研制、实行、评价一体化旳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旳研制、实行、评价一体化。
在重视课程实行旳同步,通过对课程实行过程和效果旳评价,反思课程方案旳合理性和实行旳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旳质量。
四、详细措施:1.加强对校本课程旳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旳基础上,成立有关项目开发小组,设置组长,在领导小组旳直接领导下,积极组织运作,撰写方案,组织人员,贯彻编写任务,反馈信息,充足发挥作用。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
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
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临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临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
临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方案是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出来的。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总体目标。
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内容。
1. 校本课程的设置。
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突出学科融合和实践性,注重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在设置校本课程时,要注重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
3. 教师队伍建设。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支撑。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
4. 评价体系的建立。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实施保障。
1. 学校领导的支持。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条件。
2. 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家长和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资金和物质的保障。
学校要合理安排资金和物质,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4篇)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一、基本理念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校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
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校本课程一般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专题,供学生选择。
1个专题可由若干相关课程组合而成。
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获得校本课程3个学分,共计54学时。
具体修习时间及要求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二、课程目标1、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学校、安吉的认识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学校的发展,增强社会、集体生活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院格庄街办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实施方案为强化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创新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区广大居民的安全意识,推进平安院格庄、和谐院格庄建设,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精神,街道办事处决定,在全街道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以村为创建单元,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
为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社会氛围;宣传推广“持续改进,促进事故预防和伤害预防”理念,提高公众对事故灾害的感知能力,营造“大安全”氛围;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街区实施、整体规划、资源整合、长效运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素质,减少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确保社区“安全、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广泛宣传安全社区理念,积极推进我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形成全民关注安全、全员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从现在起,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确保街区完成全国安全社区创建申报备案工作。
2013年,全街道80%以上社区要通过全国安全社区验收,使我街道达到整建制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标准。
三、工作标准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和《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的有关要求,创建安全社区要至少达到如下标准。
(一)街区成立安全社区工作领导机构和各促进项目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创建街区制定一套任务明确、职责清晰的创建实施方案。
方案要结合本区域特点,突出特色、切实可行、易于操作。
(三)创建街区建立一整套创建工作台帐。
台帐包括伤害预防计划、预防项目开展情况、伤害记录情况、日常检查评估情况等。
(四)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创建工作正常开展。
“力与运动的关系”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2021年5月V〇1.39 No. 10 中学物理汐与运坊的共系”主题羊元教学设计张悦(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初级中学山东烟台264103)摘要:本文以“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主题,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素材,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情境,基于学科核 心素养,按照物理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的内在逻辑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使课程内容结构化重组,让学生 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主动学习.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力与运动;情境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皮亚杰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 识,而是设置充满智力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 观察、思考、质疑、探究、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2020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共识,单元教学设计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根据主题内容组织单元教学,围绕物理核心概念 和研究方法,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情境,使学 生主动参与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切人点,充分激发学文章编号:1008 -4134(2021)10-0032-04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启发 学生.本文将以鲁科版初中物理第六章“力和运动”为 例,展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分析如图1所示,本单元的主题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对应的核心概念为二力平衡以及牛顿第一定律.为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内容还包括力的概念、3种常 见的力以及力的测量.这些内容对于后面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都是十分必要的,是整个力学 体系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育人价值,围基金项目:烟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KXX-BZX013).作者简介:张悦(丨992 -),女,山东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与实践.〜5设计评价问题,检验教学目标本节课最后共设置了两个问题作为教学目标达 成与否的评价工具.问题一:我们平时所说的铁比木头沉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 否理解了密度的物理概念,如果学生能够从密度的角 度回应这一问题,那么就意味着学生已经获得了用密 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初步理 解了密度的物理意义.问题二:操场上有很多小朋友在做运动,我们能 否仿照密度这一概念的建构尝试建构出“人口密度”这一概念?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对学生建构物 理概念的能力进行评价,如果学生能够仿照密度的概念正确建构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一方面意味着其对密度物理意义的理解已经达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能够利用比值定义法自行建构概念.参考文献:[1]皮亚杰,Jean,梅斯.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 吴祖仁.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赵世英.建构主义学习与物理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2(04) :138 -140.[4] 郭玉英.建构主义与物理教育[J].物理教学探讨:中 教版,2000(04) :4 - 5.[5] 曹璐璐.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收稿日期:2021 -01 -08)•32•中学物理Vol. 39No. 102021年5月力的概念、弹力弹資测力计图1力与运动的关系主题单元结构图绕“力和运动的关系”物理观念的建构和发展,在具体 的教学内容中,发展核心素养,例如比值定义、推理的 思想等.表1列举了一些例子.表 1 “力与运动的关系”单元学科核心素养举例教学内容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力的示意图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g的得出比值定义法重心等效思想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用观察法、比值法、图像法分析数据;控制变量思想探究实验控制变量思想、转换法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极限思想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以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本单元的学情分析如下.2. 1物理观念方面学生从本章开始正式学习力相关观念,但是学生 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在 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教材中 选择的弹力、重力、摩擦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已经 具备了感性认识基础,但相比于严谨的建立科学概 念,例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涉及到二力平衡、牛 顿第一定律,其中的原理学生比较陌生.由于日常生 活中没有不受力的情况,因此对于力究竟是维持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 得出正确结论就比较困难,甚至感觉和生活经验有违 背之处,需要重新搭建自己的认知体系.2.2 科学思维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基本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论证 能力,有一定的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意识,已经 具备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到结论的能力.2.3科学探究方面八年级上学期以及小学阶段进行过科学实验,学生已经有了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的思想,知道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八年级学生已经进行了生物 等学科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但实验操 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欠缺发散思维、数据分析能力. 对物理学特有的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结合的研究方 法还需通过实验加强体会.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 的推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有实验为基础,学 生理解起来并不算太困难.2.4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具有学习物理的 兴趣和对科学的尊重.在实验探究中也需要提升严谨 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拼凑数据,充分分析 得到的每一组数据,进一步质疑,不轻言失败.八年级 的学生已经具备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以辅助课本 观念学习的能力,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应用到实践中,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指导实践.3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以物理观念学习为主线,提高核心素养 为导向,参考教材,本单元教学目标具体为以下内容:了解描述力的物理概念及素养发展.能够描述弹 力、重力、摩擦力这3种常见的力•具体包括:认识力 并了解力的特点,能解释有关现象,能用力的示意图 表示力;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的三要素,增加探 索力的兴趣;认识弹簧测力计,并能正确使用,通过观 察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弹簧测力计,有助于探索生活中 的科学道德情感;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大小、方向、重心,通过建构重力概念,能够主动分析生活中有关重 力的现象;通过重锤线的实际应用,有将科学技术应用 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知道二力平衡以及平衡态,会用二 力平衡条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感受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认识摩擦 力的利与弊,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激发学生用 所学观念解决生活问题的热情,养成物理观念来源于 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的意识;知道惯性,体验并解释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具体包括:科学探究各要素的有效实施、科学方法的正确运 用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结合物理学史,利用历史成功人物的探索故事, 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具体包 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认识物理实验和科学推理 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指出亚 里士多德运动观念的问题,了解在实验的基础之上进 行逻辑推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3•2021年5月Vol.39No. 10 中学物理4单元学习过程设计 习内容、核心素养发展规划、要点突破方式等•具体设本单元主要包括2个层级,每个层级下包括:学 计见表2.表2“力与运动的关系”主题单元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层级学习设计具体内容层级1:力的基本概念;弹簧测力计问题情境创设思考生活中需要用力的场景并举例内容安排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弹力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划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认识抽象的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举的例子来得到力的定义及特点,拉近抽象的力和学生生活的距离,建立强烈的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意识.能够进一步指导生活实践通过观察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弹簧测力计,有助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抽象的力,体会在物理学中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示来体现要点突破方式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思维碰撞的方式尽可能提出生活中形式多样的利用力的例子教师适时点拨,正确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的方式学习力的示意图部分内容对于力的表示符号、单位及弹力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课下小制作的方式,动手制作测力计学习难点突破资源生活情境举例、播放视频资料、录制微课讲解、课后小制作学习反馈评价要点及方式要点:能够根据力的定义分析生活中有关力的例子会正确分析相互作用力、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能够正确画出生活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方式: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可以通过提问、交流讨论、课堂巩固练习来检测;适当布置课后作业仪器使用能力考査:可通过检査实验操作步骤来检査学习时间计划预计2课时层级2:认识重力、摩擦力及二力平衡和牛顿第一定律问题情境创设看看大家的发散思维怎么样:现在甲乙两队进行一个滑梯下滑比赛,你是甲队队长,所需的队员、器材及规则(可不公平)等皆由你来制定.可以采取任何措施,让你的队员比乙队队员滑得更远,你们队就获胜内容安排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划通过创设的游戏情境,提高发散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及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重锤线校准,形成科学观念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意识通过这一部分丰富的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及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推理法等物理学科思维方法的应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的优秀品质,大胆猜想和勇于创新的探究精神.能够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优化实验方案通过重力及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知识,介绍物理学史,使学生领悟物理学思想的真谛,促进科学方法论的形成要点突破方式根据创设的游戏情境,师生共同对提出的方案进行总结分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重力的存在、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二力平衡.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强化学习重力及牛顿第一定律、惯性部分,学生通过査阅资料,通过课堂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惯性现象的解释可通过视频、演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难点突破资源解决问题的大情境设计、实验探究、合作讨论、交流评价、制作一些微课或线上答疑•34•中学物理 Vol . 39 No . 102021年5月图2问题情境及主题任务引领的教学设计思路过程性评价:在具体的科学探究中熟练掌握科学 探究的要素.有控制变量及转换法的初步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 神等•结果性评价:进一步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我认 识的力”的小论文.收集与本单元相关公共信息资源, 评估其科学性.伴随整个学习过程的过程评价,和提交作品的结 果性评价,将会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和 教师的不断进步.参考文献:[1]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第二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许帮正.初中物理单元视域下的探究教学设计[J ].中学物理,2020,38(12) :62 -65.[3]张玉峰.以大概念、大思路、大情境和大问题统领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 ].中学物理,2020,38(05) :2 - 7.[4]苑红霞,曹丽丹.“相互作用一力”单元教学设计[J ].中学物理,2020,38(15) :18 -23.[5] 黎东波,曹蔚奇.高中物理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以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为例[J ]•教师,2019 (05):76-77.(收稿日期:2021 -02 - 24)驟!覯觀你腦H i f e ?与运动的关续表2学习层级学习设计具体内容学习反馈评价要点及方式要点: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实验探究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方式: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通过实验报告呈现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解释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力的实例以及解释惯性现象学习时间计划预计6课时5主要教学活动设计5.1大情境引发问题,引领概念教学如何描述力?这部分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设计适 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相互作用 力、力的作用效果等,并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物理概 念,正确应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在层级2中的问题情境设置中,学生的可能回答 及背后包含的物理观念见表3.表3学生回答的问题所对应的物理观念序号学生可能的回答对应的本单元的物理观念1我队从髙的位置滑下,对手从中间滑下重力2我队可以助跑,对手需从静止滑下结合回答1,学生可体会到: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的思想3我队队员穿轮滑鞋往下滑,对手穿非常粗糙的鞋往下滑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4我队选择较轻的队员,对手选胖队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5我队队员在滑的过程中,派一名队员将对手拉住,派另一名队员在后面推我队队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将学生的答案按照所蕴含的物理观念进行分类, 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在此基础上,在力的三要素指 引下,分别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二力平 衡的条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具体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5.2根据主题内容设计的主题任务引领实验探究的 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6学习效果评价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以提高核心素养为目 标,需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验探究重力的大&、滑 动摩擦力的影响因A 、二 力¥衡的条件、阻力对物 成运动的秦响逐步研究、建构科学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作示互力力相、用 是素及力用要以一亦 作一一 i 彭 盼的效图 力力用意• 35•。
2024户县实验初级中学国培计划方案
户县试验初级中学国培支配(2024)研修方案依据上级文件要求,为探究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训模式,满意老师专业发展特性化、常态化需求,围绕“优化校本研修管理、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老师教学行为”的主题,结合“国培支配(2024)——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户县初级中学国培支配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中国老师研修网供应的平台,围绕“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老师教学行为”的主题,以学科为载体,创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探究创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的模式与活动;探究如何将项目远程培训与满意老师专业发展特性化、常态化需求的网络社区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升老师教化教学技能,引领老师专业成长。
二、项目对象全体老师共计84人。
三、研修类型及组班形式研修类型:引领性研修(80学时网络研修 40学时线下研修指导)组班形式分为:“手拉手”跨校组班(学校校长共同担当学校管理员,采纳统一研修主题和考核标准,依据统一研修支配开展研修活动)四、研修内容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1)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以学科为载体,建设学习共同体,在项目管理员的统筹下,创建共同体老师网络研修社区,组织骨干老师牵头主持学科协作组,结合教学实际,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及活动支配,设计研修主题,制订研修支配,组织线上或线下研修活动,组织本地或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和沟通;激励自主建立“手拉手”跨校研修组、课题组、专题研修组、爱好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
(2)组织开展研修活动上述各级各类学习共同体要结合本校(地)实际,统筹支配不少于80学时的网络研修,同时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线下研修活动。
其中项目组组织的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以及区域组织的学科协作组活动主要以网络研修的形式进行,学校以及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研修活动主要以线下活动为主。
五:项目保障措施1、学校制定相关奖惩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格庄初级中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
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臵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尤其要注重:(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
(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
(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4)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学校课程开发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需要评估。
在学校课程委员会的领导下,学校自行或在有关专家协助下,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
2.确定目标。
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委员会的审议,确定学校课程的总目标,制定学校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实施。
根据学校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的总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方可开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提交以下资料: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课时讲稿提纲等相关资料。
每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学校课程,须在当年的9月1日前形成“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每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学校课程,须在当年的2月1日前形成“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选课。
每一个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每学期自主申报其中两门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
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外部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使其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
四、校本课程结构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将我校校本课程分为语言与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五大类。
具体类别、课程目标、涉及主要学科及课程如下:1.语言与艺术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丰富的国内外语言文化,认识语言的魅力,并能初步熟练运用语言。
(2)结合英语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常识,提高英语能力,正确认识西方文明。
(3)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学会鉴赏美、欣赏美、创造美。
涉及学科:语文、英语、音乐、美术、历史等。
开设课程:(1)英语口语与交际(2)文学阅读与创作(3)绘画(4)书法(5)舞蹈2.人文与社会课程目标:(1)使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2)使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理解世界发展趋势,能初步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现实世界中的若干问题。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具有合理的是否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作好把握机遇、挑战危机的准备,初步形成掌握预测能力、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涉及学科:政治(法律)、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礼仪学、文学等。
开设课程:(1)中国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2)人际关系交往与礼仪、文明规范(3)成功人士创业史话3.科学与技术课程目标:(1)了解科学发展史,认识科学发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善于认识自己的特长,着力发展特长。
(4)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1)生活与科学(2)科技模型(3)3D打印技术4.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1)了解不良心理、不良行为的形成机理,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理解自我,确定努力方向,激发奋斗的精神。
(3)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
涉及学科:心理、体育与健康等。
拟开课程:(1)心里健康辅导与咨询(2)健身技能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课程目标:(1)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和思考人类生存的意识。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1)生物培植(2)网络制作技术第二部分:评价与实施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和奖励1.课程评价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1)教师的自我评价;(2)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评价;(3)领导与教师听课或检查后的评价;(4)家长和社区的意见。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3)学习的客观效果。
对课程的评价(1)课程内容;(2)教学过程;(3)学习效果。
2.对学生的考评(1)考核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2)考核形式以作业、学习体会等形式呈现,由任课教师决定考核形式。
(3)考核由任课教师负责,填好成绩(等第或学分)最后反馈至教务处与班主任。
3.对教师的考核与奖励(1)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2)校本课程的所有授课资料都是考核内容。
(3)校本课程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相挂钩,作为考核加分项目。
二、课程的运行与管理课程的运行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集思广益,尤其是牵涉到改革的内容,学校必须加强指导和管理。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先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法规,领会精神,吃透要点,再结合学校实际,编写好课程实施纲要,在不折不扣完成国家、地方课程要求的同时,再科学合理地制定校本课程,依据纲要编写好校本教材。
组织力量,协同推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鼓励学校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学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优势,引领青年教师热情参与。
如有需要,学校还可以外聘特殊专业教师前来兼职授课。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开设不同门类的校本课程。
3.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教科研活动等指导教师随时关注课程改革,了解国内的课改信息,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理论、实践、发展等热点问题,帮助教师一起研究、开发相关课程。
4.学校创造条件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参与校内外培训和交流学习,聘请专家学者前来学校指导。
(二)校本课程建设与组织管理学校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负责管理各类事务,校长任总组长,负总责。
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副校长任组长,具体组织、协调,召集会议,落实进程。
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纲领的制定。
2.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学校课程各项工作的落实。
教务处主任分管课程的时间安排与教师业务的落实,会同孙永福老师将明细发到每一位教师及班主任的手中,整体规划,提前通知。
各教研组长为工作小组负责人,负责本教研组内相关学科课程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工作。
3.建立定期研讨制度为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学校建立定期研讨制度。
八、几点说明1.课程评价的具体细则由教务处制定,并报校长室审批,经学校教代会通过后实行。
2.学校具体课表设臵及课程管理的日常事务由教务处根据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和落实。
3.本规划与纲领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尚需广泛征求意见,待充分论证后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行。
院格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