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图表

合集下载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四、对下学期教学工作的设想与策略 1、基础知识仍是每年考查的主要内容,加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要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点点过 关,人人过关,人人会运用,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选择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 置问题,掌握基本概念,瞄准初中物理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设置问题情景,理解物理规律。 2、对物理中的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明确,注意语言表达和解题规范,考试中常出现分数与自己所固分数 偏差较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顺畅,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 解题步骤混乱所造成。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具体地说,一是注意实验规范,而是注意作 图规范,三十注意书写规范,各种题型的物理试题有不同的书写要求和解题格式,按一定的规范和格式训 练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思路,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3、抓两头,带中间,贯穿教学管理的“五个常规” (1)备课常规:三有、四备、五点。 (2)上课常规:六要求、三不讲、三到位。 (3)作业常规:做到“四精” :精选、精炼、精批、精解。 4、辅导常规:四针对、五定、三限。 5、考试常规:试卷要求:原题再考,错题重考,基础题重点考,提高题适当考。 改要求:当天考,当天批,及时评。 试卷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知识点,分析学生前后变化,-100分 共计14人,占班级24% 分 共计16人,占班级27% 共计10人,占班级17% 人,占班级15% 占班级12% 级2%
一、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80-89 70-79分 60-69分 共计9 50-59分 共计7 人, 40-49分 共计1 人,占班 30-39分 共计2 人,占班级3%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 “双基”学得不扎实,掌握得不牢固,运用得不灵活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无论教师教得再好、再 透彻,抵不上学生不会运用。在试卷中有不少的基础题,但学生们有相当高的错误率,这些题的失分就意 味着会造成及格率的下降。 、 2、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收集和分析处理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稳定。现在考试题目中,为了考察学生的 综合分析和对有效知识的整合能力、 图表和情景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 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炼、分析和综合能力。 3、学生不重视审题,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 尽管平时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审题的训练与方法,但作为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完 整的知识体系,缺乏对文字进行理解、分析、提炼等一系列思维过程,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培养。 4、实验与探究能力仍然是一个久攻不下的难关。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
1、总体说明:
二、试题题型、深度、广度及学生得分情况:
三、学生得分情况分析:
四、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主讲
2.该表与试卷一同提交。
________________课程考试试卷分析表
考试课程
课程性质
参考
班级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缺考
人数
卷面成绩分等统计
分数等级
优秀 (90-100)
良好 (80-89)
中等 (70-79)
及格 (60-69)
不及格 60以下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人 数
百 分 比
考试情况分析
分析要点:1、试卷的题型、深度、广度及学生得分情况;2、卷面成绩是否呈正态分布。若未呈正态分布,从教学、试卷三方面分析原因;3、学生主要失分题型,反映出从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提出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措施。

小学科学 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科学 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分析报告一、整体分析(一)目标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即达到目标要求的指标情况,即各样本优秀、良好、及格和低分的情况。

总结:可以发现六年级整体平均分高区2.5分,其中601.602.603.605.606均高于区平均成绩,仅604略低于区平均成绩。

在年级中602.603班平均分较高.604.606平均分较低。

优秀率情况:我校整体优秀率为70.83比区平均高17.1,其中优秀率602.603.605优秀率较好,优秀率均在百分之70以上。

及格率及低分率:我校及格率高区平均百分之4,其中602班为100,604班优秀率低于区平均。

(二)常模水平的差异分析常模参照评价:上线指标作为常模参照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采用高考画线方法,即按人数百分比确定分数线位置。

本次考试各上线对应分数:A线(50-45.0)分、B 线(45.0-41.0)分、C线(41.0-36.0)分、D线(36.0-31.0)分、E线(31.0-1.0)分。

名称A线人数B线人数C线人数D线人数E线人数江干区1814171120021169740采荷一小11062522812六年级一班17101061六年级二班2314710六年级三班285651六年级四班12111164六年级五班19101031六年级六班1112875名称A线上线率B线上线率C线上线率D线上线率E线上线率江干区24.3923.0126.9215.729.95采荷一小41.6723.4819.7010.61 4.55表2.3 科学学科上线统计表A.B档率总和,我校为百分之65,比全区高百分之20.其中602班A档位百分之62全年级最高,606班为百分之25全年级最低,602班AB总和为百分之82全年级最高。

D,E档总和:我校整体总和为百分之15,低于区10个百分点,其中602班D.E 档总和为百分之2.2,全年级最低。

606班总和为百分之27全年级最高。

考试试卷分析表

考试试卷分析表

县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学校:学科:年级:三年级填表人:
成绩
类别
考试人数人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
试题评价
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关于周长运用方面的知识点出题有多次重复,考的知识点全面,注重数学的生活中的运用,对数学思想进行渗透。

学生答卷得失1一题小5身份证最后一位X表示什么不知,需要老师着重辅导。

2,一题填空题失分都在五分以内,(12)小题不会做,两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和一个大长方体后周长不会算,需要老师用教具摆着辅导,加深理解。

3,四题口算题的估算学生计算成准确答案失分较多,计算题“789+297*0=0出错,四则运算顺序不对!要重点辅导。

4,六题1题小2失分较多,不能说出理由,对时间推算不会;2题小1不会用集合圈表示。

更不会算两项参加学生!3提小3个别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今后改进措施1,今后要对课本中基础知识要加强辅导,着重要对知识的运用重点辅导,试着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些学具加深理解。

2对数学上出现的集合圈关于统计方面的知识要着重辅导。

说明:1、本表由同学科教师研究讨论后一人执笔填定,不够可加附页。

2、“试题评价”一栏,应写清题型、题量、梯度、难度、考查意向等内容。

3、“学生答卷得失”一栏,应写清得失各有哪些方面,每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哪些情况,要有典型例子和必要的数据,并对失分原因做出分析。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一、命题意图与试卷结构分析:本次期末测试题目设计较为合理,主要分为我会算(20%)、我会填(31%)、我会选(10%)、我会数(8%)、我会用(31%)五种题型23个题目来考查检测。

题量较去年期末测试减少了一个题,重点在有针对性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准;当然从学生的作答情况,我们也发现了今年的题量有所减少,但题目的难度相对去年的难度大了一些(11%左右的中等偏难题),更加注重学生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

在不同的题型中又侧重的考查到了相关知识,其中数与计算占59%,图形几何占2%,统计占8%,综合实践占31%。

即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适当的考察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知识结构的整理及灵活使用知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比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本年级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准。

数与计算统计综合实践59%2%8%31%二、一年级整体和班级数据分析:总人数262人实考人数262人平均分75.33 合格率86.04% 优秀率19.43% 标准差 2.04最高分100 最低分 4 难度系数0.75分数段[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0,40) 合计频数 49 74 66 35 17 11 10 262百分比 18.70% 28.24% 25.19% 6.08% 6.49% 4.20% 3.82% 100%表3:一年级各个班级测验成绩统计 五个班共有262名学生参加考试,整体检测情况不太理想,仍有很多地方存有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缺乏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

其在前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上表现的较为明显,大概题目中转了一下弯,绝大部分的学生就不会做了,特别是12小题,学生不知道这道题的突破口,以致不清楚此题的解题方法。

(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做错了,有时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思考,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Title: 试卷分析表与教育评估(3000字)引言:在现代教育中,试卷分析表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估工具,被教师和教育专家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试卷分析表在教育评估中的作用、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

试卷分析表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校进行教育评估,提供有效的反馈,为教学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一、试卷分析表的定义和构成试卷分析表是一种系统化的工具,用于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和试题质量。

它包含了试题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指标,通过对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能力。

试卷分析表主要包括试题题号、试题内容、试题难度、试题区分度、试题信度等信息。

试题难度度量了学生正确答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度量了试题区分高、中、低能力学生的能力,信度度量了试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试卷分析表的意义和作用1.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试卷分析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根据试卷分析表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教学调整,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 研究试题质量试卷分析表可以为教师评估试题的质量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试题难度和区分度,教师可以了解试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考察目标。

有助于教师改进试题设计,提高测量的有效性。

3. 评估教学效果试卷分析表可以作为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群体学生试卷分析表的结果,可以评估教学效果的优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 教育政策制定和学校管理决策试卷分析表还可以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学校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试卷分析表可以了解学校整体水平、改进方向和教学质量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三、如何有效地运用试卷分析表1. 统计和分析试题和答题情况教师应当认真进行试卷批改和整理,将试题和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图表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试题质量。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反思表
得分
一、考试整体情况
班级最高分
年级最高分
基础与运用 题号与内容
1 字音 2 字形 3 标点 4 修辞 5 多义字 6 病句 7 对联 8 成语运用 9 文学常识 古诗文阅读 10 校内:原文默 写11 校内:字词翻 译12 校内:句子赏 析13 校内:文章赏 析14 校外:原文默 写15 校外:字词翻 译16 校外:句子赏 析17 校外:文章赏 析 18 句子翻译 19 拓展阅读 名著阅读 20 人物分析 21 句子赏析 现代文阅读 22 归纳概括 23 词句作用 2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修辞赏析 25 含义题 26 情感主旨 27 感悟延申 28 说明方法
总分
二、各模块分析和改进措施
扣分
问题分析
班级平均分 改进措施与计划
29 说明顺序 30 论点,分论点 31 论据
好的地方:
三、总结和目标
差的地方:
下次目标:

试卷分析表(模板)

试卷分析表(模板)

试卷分析表(模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信息1. 考试总分:________分2. 实际得分:________分3. 试卷难度:________(15级,1级最简单,5级最困难)4. 考试时长:________分钟5. 考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试卷结构分析1. 选择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2. 填空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3. 简答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4. 计算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5. 论述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三、得分情况分析1. 选择题得分:________分2. 填空题得分:________分3. 简答题得分:________分4. 计算题得分:________分5. 论述题得分:________分四、错误分析1. 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审题不清:________道答题技巧不足: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2. 填空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词语搭配错误: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3. 简答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答题思路不清晰:________道表达不准确: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4.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公式记忆不准确: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解题步骤不完整: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5. 论述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论述逻辑不严密:________道论证不充分: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五、改进措施1. 加强知识点复习: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确保熟练掌握。

大连大学试卷分析表

大连大学试卷分析表

大连大学试卷分析表200 ~ 200 学年第__学期教研室还应对该门课程考试情况进行统一分析。

任课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教学单位(章):试卷分析说明1.从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所有需要记载学生成绩的课程(包括考试课、考查课)都需要进行试卷分析;2.教学班级是指同时、同教室、同教师进行授课的班级,其中可能包括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3.卷面题型及百分比栏中填入每个题型所占总分值的百分数;4.成绩分布栏中:优对应的成绩为90—100,良对应的成绩为80-89,中对应的成绩为70-79,及格对应的成绩为60-69,不及格对应的成绩为59分以下。

如果某课程的卷面总分不是100分的话,请教师把学生的成绩折合成100分后填入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其余的数据及图表的内容自动产生;5.试题量中的“适中”是指中等水平的学生在90分钟左右答完试卷;6.考题难易度中的“适中”是指卷面平均成绩在75左右;7.题型结构是否合理中的“较合理”是指题型中主、客观题和综合分析类题型基本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8.试卷其他方面分析:包括试题的准确性、卷面的编排、试卷的印刷、评阅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答题中反映的问题(试题问题和教学问题等)等,但如果某项没有问题可以不分析。

9.“应考学生数”为应参加考试的学生总数,包括插班重修、自学重修学生;旷考、违纪学生应记入不及格学生数进行成绩统计分析。

大连大学试卷分析表(填写样例) 2005~ 2006学年第_1_学期教研室还应对该门课程考试情况进行统一分析。

任课教师签名:李小教研室主任签名:张可教学单位(章):2004~ 2005 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室还应对该门课程考试情况进行统一分析。

任课教师签名:贾颖萍教研室主任签名:杨光教学单位(章):环化学院2004~ 200 5学年第_二_学期教研室还应对该门课程考试情况进行统一分析。

任课教师签名:盖晓红教研室主任签名:教学单位(章):2005 年 7 月 5 日 2005 年 7 月 5 日。

试卷分析指标及其解读 ppt课件

试卷分析指标及其解读 ppt课件
试卷分析是对学生考试成绩、试卷信度、效度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活动,旨在评价考试质量并反思教学效果。它涉及考试的分类,如常模参照性和目标参照性考试,并聚焦度、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等来判断考试质量,进而改进考试工作并提高试题编制质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得出数据特征,如成绩分布、平均分等,用于说明命题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定性分析则在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得出普遍结论。完整的试卷分析应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考试质量并有效指导教学改进。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试卷分析总结PPT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试卷分析总结PPT

知识点查漏补缺建议
梳理知识结构
建议学生梳理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明确各章节 之间的联系和重点,有助于发现知识漏洞。
针对性复习
针对试卷中反映出的薄弱环节,学生应进行有针 对性的复习,强化相关知识点。
寻求帮助
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或同 学请教,及时解决问题。
考试技巧与时间管理建议
熟悉考试形式
提高知识运用灵活性
学生应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提高答题效率和质 量。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学生应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 保每道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思
考和作答。
04
教师教学情况反思
教学内容与方法反思
教学内容覆盖面
本次试卷涵盖了七年级上学期生物课程的各个章节,包括细 胞结构、生物组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内容。通过试卷分 析,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一些细节和 深入理解方面还有待加强。

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和价值,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 法和分类等级,理解生物多样性
与环境的关系。
人体生理卫生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掌握人体生理活动的 基本规律和调节机制,理解健康
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难点知识掌握情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了解生态系统 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理解不够深入。
注重学生实验能力
试卷中涉及了多个实验,要求学生描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等。这体现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视, 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要点一
加强实验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实验 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 力。同时,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质量,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实验过 程并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

考试成绩分析及柱形图制作操作指南-成绩分布图的作法

考试成绩分析及柱形图制作操作指南-成绩分布图的作法

考试成绩分析及柱形图制作操作指南一、将成绩表中多列成绩复制到另外工作表中形成一列成绩(如图1、图2)。

图1 图2二、在工作表Sheet1中成绩列旁边做出分数段列(用函数统计人数时用到:59表示59分及以下人数,69表示60—69分人数……)和成绩分段列(做柱形图用)。

如图3。

如图3 如图4三、将分数段列右侧一列命名为“成绩分布柱形图”(做柱形图的图表名称),选中“成绩分布柱形图”单元格以下5个单元格。

如图4。

四、在插入菜单下选择单击“函数”选项(如图5),打开粘贴函数对话框。

如图6。

图5图6 图7五、插入函数—统计-----FREQUENCY ,在函数分类栏选择单击统计,在函数名栏选择FREQUENCY ,单击确定。

如图7。

1、光标放在第一个引用格时(如图8),选中全部成绩列(如图9)。

123图8图92、将光标放在第二个引用格(如图10),选中分数段列5行(最后一行为空,默认表示统计结果大于89分的人数)(如图11)。

图10图113、同时按下CTRI+SHIFT+ENTER三个键。

这时就算出了每一分数段的人数(如图12)。

图12五、做柱形图1、先选中成绩分数段列(含“成绩分段”单元格),再按住Ctrl键,同时选中成绩分布柱形图列(含“成绩分布柱形图”单元格)(如图13),在插入菜单下选择单击图表项(如图14),打开插入“图标向导”对话框(如图15)。

图13图14图152、在图标向导对话框中左边选择“柱形图”,右边“子图表类型”栏选左上角第一个图,单击下一步(如图16),得到图17所示对话框。

图16图173、继续单击下一步(如图17)。

得到图18对话框。

图184、在分类(X)轴下框输入“成绩分段”,在分类(Y)轴下输入“人数”,如图19。

图19图205、单击网格线栏,去掉数值(Y)轴下主要网格线前面的“√”。

如图20。

6、单击图例栏,去掉显示图例前面的“√”。

如图21。

图217、单击完成,得到如图22所示图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分析图表
2009—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及自我反思 二、试题整理
(一)积累运用1题语段选自《看云识天气》,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选词填空③仿写;
(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8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上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编①评价古代文人(2分)②
引用弟子规对同学进行劝说。

(2分)
4题为名著阅读,题型设为选择题,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及作品作者的
掌握考察2011年
1题为语段阅读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修改病句③仿写;(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下册综和性学习《岁月如歌》改编,考查内容为:①给老师或同
学写临别赠言②为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4题为名著阅读,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认识,
所选人物均出自《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篇目。

(3分)
2010年1题抄写题(1分)
2题语段选自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4个小题,内容为:①文
学常识②字音、字形(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词语运用④仿写(课后习题);
(6分)
3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4题根据九年级上册综和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改编,考查内容为:①写读书
名言②表达观点、说明理由③名著阅读情况;(6分)
2009年内容
年份分析
1、积累与运用:8道题左右,其中字音、字
形、词义题多出自课内重点讲读篇目,
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几乎年年考,会有课本单元
后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词曲赏析《天净沙.秋思》,主要考查诗画结合和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马说》,课外《马价十倍》两则材料
的内在联系都与伯乐有关,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通假字的解
释和运用②句子翻译③联系乙文谈“名人效应”的利与弊2011年
(一)新增加了诗歌赏析,诗歌为《望岳》,考查点主要是炼字和诗歌所
蕴含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岳阳楼记》,课外出自《宋名臣言行
录》,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第一篇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第二篇是对范仲
淹其人的介绍,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②句
子翻译③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谈谈对主旨句的认识。

2010年(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本片段考查内容为①词语
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文章主题的理解(课后习题)。

(二)课外文言文选自《庄子·天运》中的小故事《东施效颦》,为了便于
理解文章内容,又链接了《邯郸学步》,本题满分6分。

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词语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给故事中的人物提建议。

2009年内容年份
分析
2、文言文阅读:7道题左右,解释加点词
(虚、实词,通假字)、翻译句子、对课文
内容理解、对课文中人物评价年年考,课内
诗词鉴赏题连考两年,也是今后倾向。

课内、
课外结合,课外写景、写人较常见。

(另注:2007年中考文言篇目《岳阳楼记》
2008年中考文言篇目《小石潭记》)
(三)现代文阅读(1)记叙文
选材富有思想性、人文性,紧扣爱的教育主题,对学生具有极好的人文熏陶作用。

考查点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词语赏析、心理描写、重点句子理解、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等阅
读知识。

《绅士与烧
炭工》2011年选材富有思想性、人文性,具有时代气息,紧扣爱的教育主题,
对学生具有极好的人文熏陶作用。

考查点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词语赏析、心理描写、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以
及联系现实生活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等阅读知识。

《高贵的捐赠》
2010年选材富有思想性、人文性,具有时代气息,紧扣当前感恩教育主题,对学生具有极好的人文熏陶。

既考查了对文章
内容的理解,又考查了词语赏析、心理描写、重点句子理解
等阅读知识。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2009年考题题目年份分析
(1)记叙文
选取的文段一般是记事写人,内容大多是从事件的发生过
程反映人的精神品质。

一般都与当今的社会道德风尚、精
神面貌有密切联系,而又与学生的实际又较为吻合。

考查
的知识点有整体感知、词语理解、故事情节、重点句子赏
析和理解等。

(2)说明文
知识性强,虽内容不贴近学生生
活,但考题都是说明文最重要的
基本知识,出现了链接题,这次
链接的是课内的《大自然的语言》
《植物气象员》2011年反映了2010年热点“环境问题”
考查的问题反映了说明文最重要
的基本知识。

《低碳生活处处可
为》2010年知识性很强但又通俗易懂,很贴
近学生生活。

问题设计灵活,既
考查了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又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

《饺子》2009年考题
题目年份(3)议论文
选材能充分表现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读性
强,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问题设计较为全面,考查
了学生议论文的论点、语言表述的逻辑关系、论证
过程、阅读信息的筛选。

(论点需自己提炼)
《2011年选材能充分表现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读性
强,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问题设计较为全面,考查
了学生议论文的论点、语言表述的逻辑关系、论证
过程、阅读信息的筛选、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试题紧扣议论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论友谊》2010年选材能充分表现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读性
强,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问题设计较为全面,考查
了学生议论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同时能检验出学生
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2009年考题
题目年份
二选一,一为半命题作文《我和——有个约
定》,一为话题作文“我记忆中的传统节日”2011年
二选一,一为命题作文《牵动我心的声
音》,一为话题作文,以“语文”为话题。

2010年小作文5分,修改通知,属应用文写作。

大作
文45分,二选一,一为半命题作文《我的青春,与相伴》,一为话题作文,以“音乐
和我”为话题。

2009年题目
年份(四)作文(50分)
分析
•2009年半命题作文《我的青春,与相
伴》,话题作文,以“音乐和我”为话题。


两篇作文是根据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青春
随想》和《乘着音乐的翅膀》两个综合性
语文学习命制的
•2010年以“语文”为话题根据七年级语文上册
《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语文学习命制的
•2011年以“我记忆中的传统节日”为话题
综合以上试卷分析,我反思自己总结如下:
一、 应认识到中学语文的文本教学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例子和范文的双重性质。

二、 “教好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前提;我反
思到自己,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越过了教好教材环节,出现过分突出“用教材教”,看重张扬学生人文性,关注增大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如放音乐,看视频,正反方辩论,课本剧表演,场面热闹,气氛活跃。

三、不可忽视课本上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的训
练和其中的写作训练。

七年级课本也有相关内容,不应把教学和复习重点只放在初二和初三。

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同样是“教”在前,希望我们能悉心研读课本,挖掘课本,利用好我们的教科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