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读知识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9cbf9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0.png)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化学元素与化合物》①基本定义: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像氧元素,不管是氧气里的氧还是水里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
化合物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比如说水,就是由氢和氧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重要程度:这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如果不知道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就像没有砖瓦的大楼。
很多化学反应、化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对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上的。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等知识。
像要理解钠元素活泼的性质,就需要了解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容易失去电子。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里到处都是。
比如铁元素的不同化合物,铁锈就是氧化铁,它影响铁制品的使用,我们就可以根据铁元素的化学性质来防锈。
在工业上制造各种化工产品也离不开对元素和化合物的把握。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贯穿整个化学学科,从化学基本概念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都离不开它们。
②关联知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密切联系,因为写方程式得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元素和化合物的组合。
还和化学实验有关系,比如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就需要知道碳酸钙和盐酸这些化合物的性质。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是一些元素化学性质的记忆,像卤族元素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异。
关键点是理解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嘛。
④考点分析: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里非常重要,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比如直接考查某个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或者写出某种化合物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详细讲解(按【理论概念类】框架)①概念辨析:元素强调的是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化合物重点在它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别把化合物和混合物搞混了,混合物是多种物质混合的,像空气是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的化合物。
②特征分析:元素有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特征。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7029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5.png)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1265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2.png)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1. 化学的基础概念-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质量和电荷。
-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
- 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 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
- 反应: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环绕在核外。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的表格,显示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性规律。
3. 化学键和化合物-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键,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化合物。
- 共价键:由共享电子形成的键,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对共享形成共价化合物。
- 金属键:金属原子通过电子云的共享形成的键。
4.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与物质自身的特征有关,如颜色、形态、密度等。
- 化学性质: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能力有关。
5.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描述反应速度的快慢,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比例,反应速率前后保持相等。
6. 酸碱性和溶液- 酸:具有给氢离子(H+)的能力。
- 碱:具有接收氢离子的能力。
-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酸碱指示剂:可通过颜色变化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7.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 烃:只包含碳和氢的有机化合物。
- 醇: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 酮: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以上是化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的学业水平测试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b1dc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7.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关键信息1、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化学用语等。
2、化学实验基础:实验安全、常见仪器使用、基本操作。
3、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反应等。
5、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的分类、结构、性质。
6、化学与生活:化学在环境保护、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1、化学基本概念11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元素的定义和常见元素的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13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
14 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含义。
离子符号、电子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2、化学实验基础21 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
掌握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和处理方法。
22 常见仪器使用能识别常见的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烧瓶、量筒等。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给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方法。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操作。
3、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31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划分。
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
32 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化学反应原理41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和表达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4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等。
4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的实质。
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
5、有机化学基础51 有机物的分类按碳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
按官能团分类:烃、烃的衍生物。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bb04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b.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原子、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物质、化学式等。
2. 化学的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比例定律、等量交换定律、分解定律、多元定律等。
3. 元素周期表: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周期和族的关系等。
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各种键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5. 反应平衡: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反应方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6. 酸碱反应:酸的性质和特征、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滴定等。
7.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定方法等。
8. 部分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氧、氮、碳、硫等元素的性质及常见化合物的特征、性质等。
9.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离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10. 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
11. 化学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原理等。
12. 化学能量:焓变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13. 化学平衡与能量: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等。
14.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的电导率、电解质溶液的电解等。
15. 化学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化学计量法、化学反应中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的饱和等。
16. 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与因素的关系、速率方程等。
17. 化学实验: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实验仪器和常用试剂的性质等。
18. 重要化学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电离常数、溶解度等。
19. 天然资源与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可持续发展等。
20. 宏观与微观: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宏观变化与微观变化的关系等。
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点
![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5503b43186bceb19e8bbf6.png)
学业考试复习资料汇编化学必修1部分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如CO要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识记: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Page4 图1—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需要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 分离和提纯实验:粗盐提纯要注意:①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转移②除去粗盐(主要成分为NaCl)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以Na2SO4为代表)时添加试剂的顺序(确保加Na2CO3溶液之前先加BaCl2,盐酸最后加入)③试剂都要加过量(Na2CO3作用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2. .除杂(除去不用恢复到原物质)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MgO(Al2O3)用NaOH ; FeCl2(FeCl3)用铁粉Na2CO3( NaHCO3)用加热方法, NaHCO3 (Na2CO3)通入CO2方法甲烷(乙烯)用溴水除去; 乙酸乙脂(乙醇或乙酸)用饱和Na2CO3溶液等.三、物质或离子检验1.物质2.离子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碳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3.标准状况下, V m = 22.4 L/mol注意:①研究对象必须是气体②V m = 22.4 L/mol必须是在标准状况下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a498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d.png)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Na 、K 、Ag 、H :+1 F :—1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Fe :+2,+3 S :—2,+4,+6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合格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合格考化学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29f6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b.png)
合格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与分子- 原子: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 原子量:一个原子质量相对于碳-12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质量相对于碳-12的质量比。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3.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包括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
- 反应物:参与反应并消失的物质。
- 生成物: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用化学式表示。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用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
- 反应条件的表示:在方程式上方写出。
- 反应类型的表示:通过方程式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判断。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种类-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
- 共价键: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
-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
2. 分子结构的表示- 简式结构:用化学式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 结构式:用线段、点和化学符号表示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关系。
四、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1. 摩尔与摩尔质量-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用符号mol表示。
- 摩尔质量: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
2. 摩尔比例与化学计量关系- 摩尔比例: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
- 化学计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五、气体的性质与气体定律1. 气体的性质- 可压缩性: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体积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学业水平化学知识点
![学业水平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199a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6.png)
学业水平化学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规律。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分子的形成和结构。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
4. 化学式和化学量:化学式的表示和计算;化学量的计算。
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式的表示和计算。
6.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点;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的计算。
7.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酸碱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8.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计算和应用。
9. 气体状态:气体的性质和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和应用。
二、化学实验和实验技术1. 基本实验仪器和设备:常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名称、使用方法和维护。
2. 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步骤;实验条件的调节和控制。
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4. 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实验材料的处理方法。
三、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分类和性质;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 水溶液和溶液浓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表示和计算方法。
3. 酸碱和盐:酸碱的性质和反应;盐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4.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类别和命名规则。
5. 化学分析: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质量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四、应用化学和实际问题1.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热:化学能的转化和计算;化学反应热的测定和应用。
2. 电化学和电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影响;物质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4. 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物能量转化。
5. 环境化学:环境污染和污染物的来源;环境保护和净化技术。
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
![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6afd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6.png)
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高中化学2024年会考必备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其相比。
6、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基础理论1、物质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每个电子层上最多排列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倒数第二层不超过18个。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3、酸碱理论:酸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物质;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4、配合物理论:配合物是由配合离子或分子和独立的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1、氢气:无色、无味、可燃,是最轻的气体。
2、氧气:无色、无味、助燃,存在于空气中。
3、氮气:无色、无味、不活泼,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4、氯气: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钠:银白色、软、导电、活泼,是典型的碱金属元素。
6、铝:银白色、硬、导电、轻,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7、硫:黄色、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8、水:无色、无味、液体,是常见的溶剂。
9、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10、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是一种强酸。
四、有机化学知识1、有机化合物特点: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多数易燃、难溶于水。
2、烷烃:分子通式为CnH2n+2,是易燃气体,常见于天然气和石油中。
3、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常温下为气体,常见于石油中。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5e74ceff00bed5b8f31d5c.png)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一、化学计量1、物质的量计算式(4个):n = m / M n = V / 22.4 (标况气体)n = N / N A n=CV2、气体摩尔体积概念: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3、标准状况:0℃,101.3KPa4、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6、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换算:c = 1000·ρ·a%M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计算:c(浓)·V(浓)= c(稀)·V(稀)二、原子结构1、原子构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AX (+)中子(不带电)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Z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道尔顿:原子论汤姆逊: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3、同位素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4、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M = Ma×a% + Mb×b% + Mc×c% +……5、1~18号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式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及离子电子式: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低;电子层(K、L、M、N、O、P、Q):①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
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第一层不超过2个)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
三、化学键1、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离子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
K2S CaCl2NaOH NH4Cl Na2O3、共价键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NH3H2O HCl 、Cl2N2CO24、金属键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形成的强作用力四、能的转化1、溶解的两过程(能量变化、类型):2、溶解平衡概念:3、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有:吸热反应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有:4、能量的充分利用:五、化学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式和单位:v=△c/△t速率与计量数之间关系:mA+nB pC+qD v (A):v(B):v(C):v(D)=m:n:p:q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情况:内因:反应物质的结构、性质浓度:浓度越大(固体和纯液体外)速率越大压强:压强越大(有气体参加反应)速率越大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大催化剂:加入催化剂,速率越大反应物颗粒越小,速率越大3、化学平衡概念:v正=v逆≠0图像:4、化学平衡特征:动、等、定、变5、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速率正逆两方向成比例;含量由变到不变6、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影响情况:a.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 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7、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并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bdd84f960590c69fc37687.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要点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需隔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3.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等)前要验纯4.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如。
5.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大量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6.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2. 分离提纯的方法:①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如:碳酸钙和水,食盐水和沙子。
主要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②蒸馏用于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如:分离酒精和水、制取蒸馏水。
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
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支管口处、冷凝水“下进上出”、加入沸石防止液体暴沸、需垫石棉网加热③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或溴水中的溴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可用四氯化碳或苯,不可使用酒精(因为与水互溶)。
④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分离汽油与水、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苯与水、四氯化碳与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下层下口放出、上层上口倒出”。
⑤蒸发用于除去易挥发的溶剂水,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是蒸发。
主要仪器:蒸发皿、玻璃棒。
注意事项: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不可加热至蒸干。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用加热分解。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是:通CO24.粗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加氯化钡目的: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注意:碳酸钠加在氯化钡后面,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312f6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3.png)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实验基础。
1. 化学实验安全。
- 遵守实验室规则。
例如,进入实验室要穿实验服,不能在实验室饮食等。
- 了解危险化学品标志。
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品等标志的识别。
-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以避免事故。
如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要验纯;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 过滤。
- 适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例如分离泥沙和食盐水。
- 主要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等。
-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 蒸发。
- 用于从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
如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
- 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等。
- 操作要点:加热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 蒸馏。
- 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 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
- 操作要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中水流方向是下进上出。
- 萃取和分液。
-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 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等。
- 操作要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所需仪器:容量瓶(有固定的规格,如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等)、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 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
合格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合格考化学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ebcfa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0.png)
合格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连接,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包括周期和族的概念。
2.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上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出现,如周期性变化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稳定性等。
三、化学键与化合物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包括非金属元素之间和非金属与氢原子之间的化合物。
3.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化学键,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4.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和名称表示化合物。
四、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2.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包括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概念。
3. 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浓度的比值计算得到。
五、酸碱中和与溶液的酸碱性1.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遵循质子转移的原理。
2. pH和pOH:p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定义为负对数的酸离子浓度,pOH是描述碱性的指标,定义为负对数的碱离子浓度。
3.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9b5fdedaef5ef7ba0d3cb0.png)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可由原子、分子、离子直接构成。
(1)不同点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③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离子。
带正电荷的离子叫作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作阴离子。
(2)相同点:①都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粒子间都有空隙。
二、物质的分类(一)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特征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举例氧气、水、二氧化碳空气、河水、矿石[温馨提示](1)常见混合物①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聚合物等);②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③合金。
天然气、石油、水玻璃、盐酸、氨水等(二)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
如:H2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
如:K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
如:NaCl、CaSiO3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如:Na2O、SO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代表CO2、SO2、SO3、SiO2Na2O、CaO、Fe2O3Al2O3性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既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2NaOH+CO2===Na2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多表现为大小、状态、形状的改变,化学变化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在物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1f60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b.png)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2)元素的周期表及周期律:周期表的构成、元素的周期性和特点(3)原子结构的发展:Bohr原子模型、量子力学原子模型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非共价键(2)分子的结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 物质的三态和其性质(1)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2)物质气化、溶解、晶体结构4.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定义、反应类型(2)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5. 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2)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6. 化学能和热力学(1)能量的描述和测定(2)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定律7. 化学电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电化学反应,电化学方程8.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酸、碱、盐的基本概念(2)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9. 化学变化和化学平均原子、分子质量(1)化学变化的守恒定律(2)化学计算的基础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1. 金属、非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2. 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3. 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4. 化学工业原料的性质和应用三、常见化学现象的解释1. 水的特性和性质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光效应、电效应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1.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2.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3. 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应用五、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1. 常用仪器的使用2. 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3. 常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4. 化学品安全操作规范六、化学知识与现代科技1. 化学工程、化工技术和应用2. 化学材料、新材料及其应用3.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4. 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应用七、化学知识与生活1. 化学知识与食品、饮料加工2. 化学知识与医药、保健品研究3.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八、化学知识与非传统能源1. 化学能源、生物能源、阳光能源的应用2. 新能源、环保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以上就是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重点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重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34243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4a.png)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 以 H2、Cl 2 反应生成HCl 为例:化学方程式: H 2 + Cl 2 ==== 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 2 物质微粒数之比:1 ∶ 1 ∶ 2扩大N A (6.02×1023)倍: N A ∶ N A ∶ 2N A物质的量之比:1 mol ∶ 1 mol ∶2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 22.4 L ∶ 22.4 L ∶ 44.8 L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 1 ∶ 1∶ 2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 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NA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M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Vm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 =Vn Bn B =C B ×V V=B B C n溶液稀释规律 C (浓)×V (浓)=C (稀)×V (稀)知识点二、溶液的配置(l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知识点整理提纲一、元素化合物:卤族元素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I2(碘水、碘酒)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Cl23 最强的含氧酸HClO4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HF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化(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3)CH4与Cl2混合光照,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6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7 检验Cl-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氧族元素1 引发酸雨的污染物SO22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颜色可复原)、Cl2(颜色不可复原)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4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5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BaSO46 检验SO42—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氮族元素1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N22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N2与O23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NO4 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5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NO26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7 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红色喷泉8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硝酸9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11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12 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4+13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4 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NO3-15 浓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碳族1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SiO22 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NaOH、KOH、(Na2SiO3)碱金属1 Na+的焰色K+的焰色黄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 能与Na2O2反应的两种物质H2O、CO2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NaHCO3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无法置换金属)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8.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金属1 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明矾、Al(OH)32 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Al2O3、3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Al、Al2O3、Al(OH)3、NaHCO3、4 红褐色的沉淀Fe(OH)35 红棕色的固体Fe2O36 能发生钝化现象的两种金属、两种酸Fe、Al浓硫酸、浓硝酸有色物质1 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2 淡黄色的固体Na2O2、S、AgBr、AgI(黄)3 水溶液显蓝色的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4 水溶液显黄色的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气体小结1 有毒的气体H2S、Cl2、SO2、NO2、;CO、NO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Cl2、SO2、NO2、NH3、3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HCl4 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H2、O2、N2、NO、CO、CH4、C2H4、5 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NO(氧化)、C2H4、CO(密度与空气近似)6 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HCl、SO2、NO2、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l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7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8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3(HI、HBr)9 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NH3酸性气体(HCl、SO2、NO2、H2S、CO2、Cl2)其它1 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的溶液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溶液浓硫酸(吸水)、碱溶液(吸CO2)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挥发)2 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K、Ca、Na、Mg、AlZn、Fe、Sn、Pb、CuHg、Ag3 合金的定义和性质两种或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硬度比组分金属高,熔点比各组分低4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1)酸雨(2)温室效应(3)光化学烟雾(4)破坏臭氧层(5)白色污染(6)水体富氧化(藻类疯长)(7)能保护环境的最好燃料(1)SO2(2)CO2(3)NO2(4)氟氯烃(5)塑料袋(6)含磷洗衣粉(7)H25 常见的漂白剂(1)将有色物质氧化的:氯水(实为HClO)、Na2O2、H2O2、O3(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二、有机化学:1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无水CuSO4,变蓝2 能使溴水褪色的烯、(苯、烷不能)3 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烯、乙醇(苯、烷不能)4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如烯)5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6.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9 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10 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11 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12 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13 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14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15 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17 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乙酸18 能发生水解的是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20 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21 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23 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24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葡萄糖25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液态烃(苯、汽油等)、乙酸乙酯26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甘油、乙醇、乙醛、乙酸29 写出下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结构简式:乙醇;羟基—OH(2)乙醛;醛基—CHO(3)乙酸;羧基—COOH30 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取代(2)从乙烯制聚乙烯/加聚(3)乙烯使溴水褪色/加成(4)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取代)(9)从乙烯制乙醇/加成33 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34 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1)C n H2n+2;(2)C n H2n;三、化学实验:1 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2 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3 用固—固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O2、NH3用固—固不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H2、CO2、4 制取以下气体需要加热的::(3)用KClO3和MnO2制O2(4)用Cu和稀HNO3制NO(5)用NH4Cl和Ca(OH)2制NH3制取以下气体不需要加热的(1)用Zn和稀H2SO4制H2(2)用CaCO3和稀HCl制CO2(3)用Cu和浓HNO3制NO25 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物质氯水、浓硝酸、AgNO3四、物质结构:1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2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3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4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10 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五、俗名总结:1 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 Na2CO3纯碱、苏打2 CO2固体干冰12 NaHCO3小苏打3 乙醇酒精13 CuSO4.5H2O 胆矾、蓝矾4 丙三醇甘油14 SiO2石英、硅石5 KAl(SO4)2?12H2O 明矾15 CaO 生石灰6 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16 Ca(OH)2熟石灰、消石灰7 乙酸醋酸17 CaCO3石灰石、大理石8 三氯甲烷氯仿10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9 NaCl 食盐常见强酸:H2SO4、HNO3、HCl 常见强碱:Ba(OH)2、NaOH、KOH、Ca(OH)2弱酸:CH3COOH、HClO、H2CO3、、HF、H2SO3 弱碱:NH3·H2O、Cu(OH)2、Al(OH)3、 Fe(OH)3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①燃烧反应;②化合反应;③金属与酸的反应;④酸碱中和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①电离和水解;②分解;③制水煤气;④CO2+C=2CO将钠保存在煤油里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8、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所需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试剂瓶、药匙、胶头滴管步骤:1、计算2. 称量3. 溶解4. 转移5. 洗涤 6. 定容7.摇匀8 . 装瓶贴签1.卤族元素的名称,符号_F(氟)、Cl(氯)、Br(溴)、I(碘)、At(砹)_。
2.碱金属包括锂、钠、钾、铷、铯元素,3. 在常温下, 1体积水能够溶解_2__体积的氯气。
氯气的水溶液叫做_氯水_,新制氯水呈黄绿色,含有_Cl2、ClO-、Cl-、H2O、H+、OH-、HClO__等微粒,久置的氯水含有 Cl-、H2O、H+、OH-_ 微粒,液氯的成分是 Cl2。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能使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反应方程式:H2O+ Cl2 = HCl+HClO 离子方程式:H2O+ Cl2 = H++Cl- + HClO 4.次氯酸(HClO)见光易_分解_,是一种_强氧化_剂,所以自来水常用它来_消毒。
次氯酸还能使染料和有机物质_褪色_,可用作_漂白剂_。
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5.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如S 3216则16表示 S 的质子数是16 ,32表示 S 的质量数是32 ,S 的中子数= 32-16=16 。
其核外电子数 166如: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i<P<S<Cl 。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小如:金属性:H<Li<Na<K ,非金属性:F>Cl>Br>I 7.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 、Na 2SO 4、NaOH 、NH 4Cl 。
8.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如H 2O 、HCl 、HNO 3、CH 3COOH 、CO 、NH 3、CH 4 。
9.极性键:两个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 、CO ,CH 4 、NaOH 中H-O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