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6+7872D在线氢气纯度仪说明书(三范围新)

合集下载

7890B操作规程

7890B操作规程

Agilent 78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2009-10-28 12:031. 目的规范分析人员的仪器操作,确保分析仪器的正常使用。

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所有的该型号的分析仪器。

3.基本操作3.1仪器的开启3.1.1接通电源(在仪器全关闭状态)3.1.2接通载气3.1.3打开氢气和空气发生器的开关。

3.1.4打开仪器控制按钮,仪器自检并自动打开柱温箱加热器。

3.1.5调用化学工作站Instrument 1 online,双击工作站快捷键,电脑自动与仪器联机。

3.2 分析方法的编辑3.2.1在工作站Method and Run Control状态下,单击Method菜单,选择“Edit entire method”子菜单,进入方法编辑状态。

3.2.2进入Edit Method画面,单击OK,在Method comments下的框中输入对方法的描述,单击OK。

进入Select Injection Source/Location画面,如果是手动进样在选项中选Manual,自动进样选GC Injector,继续向下选择Front,Back,Dual,单击OK。

3.2.3进入Instrument Edit 画面,出现参数设置菜单。

单击“Inlets”画面,在Mode中选择分流方式,Gas中选择载气,Heater中填入汽化室温度,Ratio 中填入分流比并在左框中选定,在右方方框中选择前后口。

单击“Columns”画面,在Column选择1或2号色谱柱,Mode中选柱流量恒流或恒压方式,同时在下框中输入压力或流量的设定值(注意:1和2号色谱柱都要有载气通过,流量≥0.2)。

点击右方Change,出现Change Column 1菜单,在其中选择相应的色谱柱。

单击“Over”画面,输入程序升温的各项参数。

单击“Detectors”画面,输入检测器温度,氢气、空气及尾吹气体的设定流量,在参数前的小框点中。

右方框中设置前后口。

氢气露点仪使用说明(建议稿)

氢气露点仪使用说明(建议稿)

氢气露点仪使用说明(建议稿)露点仪使用方法(建议稿)PANAMETRICS MOISTURE TARGET SERIES 5+ (仪器上盖的标识,不知是否英文名) 郑州光力科技发展公司露点仪一、现场测试1,进入现场前,将直流电源开关拨至“ON”位置,PC指示灯亮,此时直流电在工作。

2,将连接软管连接至现场取样接口,打开取样阀,冲洗取样软管3-5分钟。

3,将仪器进气开关关紧,然后打开干燥器(手柄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让手柄上红点对应至“TEST”),同时将进气口、排气口堵头拧下,将取样软管接入仪器进气口,然后调节流量调节阀转轮,使气体流量达到1.2—1.6 L/Min。

4,打开主机“POWER”键,进入测量状态,此时数值显示屏应有数值显示。

5,当显示读数稳定时,记录测量值T1,测量完毕,关闭主机按“POWER”键和“ENTER”键,而后关闭氢气取样阀,将流量调节阀转轮按顺时针方向将阀门关紧,拧下取样软管连接螺母,同时将进气以及排气口的堵头拧上。

6,干燥器取样系统的手柄按逆时针方向转动90°,让手柄上红点对应“DRY”,这样即可使仪器进入干燥状态。

7,离开现场后,将开关键拨至“OFF”位置。

二、发电机氢气露点的计算方法1,露点仪测得的发电机氢气露点为T1,2,露点仪所处的氢气绝对压力P1(0.1MPa),3,发电机中氢气的表压P2,4,发电机中氢气的绝对压力P3= P1+ P2=0.1+ P25,根据露点仪测得的发电机氢气露点为T1查“冰的饱和水蒸汽压表”得出露点为T1时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es1,6,发电机运行氢压下的饱和水蒸汽压es2= es1(P3/ P1)7,根据es2在“冰的饱和水蒸汽压表”查得的对应露点值即为发电机运行氢压下的露点T2。

8,根据露点T2查“露点、绝对湿度换算表”所对应的绝对湿度,即发电机中氢气的绝对湿度。

三、充电使用方法1,接通充电器电源,使仪器开关拨至“OFF”位置。

氢气纯度分析仪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分析仪如何操作

氢气纯度分析仪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分析仪如何操作

氢气纯度分析仪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吗分析仪如何操作氢气纯度分析仪紧要用于电厂氢冷发电机及制氢站氢气纯度日常检测,也可用于氢冷发电机开机、停机时氢气置换过程的监测。

氢气纯度分析仪的注意事项:● 氢气纯度分析仪监测氢气的纯度和置换过程:● 测试精度优于0.1%(确定范围内)● 坚固、长寿命的热导池检测器● 响应快速、线性度好、读数稳定● 内置流量计、流量掌控阀● 使用简单、校验便利● 数字读数,充电电池电源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就是一种既可以精准测定颗粒物浓度又可以测定粒度分布(粒度构成)的现代技术。

该技术接受MIE氏散射原理,通过检测颗粒物的散射谱分析粒度构成,他的突出优点是不接触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可以动态测量。

在线激光粒度仪就是针对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进展起来的一种实时粒度分析手段,它具有实时性,连续性,抗电磁、高温、粉尘、震动、腐蚀性干扰本领,为掌控系统供应精准的掌控信号,真正实现生产自动化、监测科学化。

激光粒度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者来说,如何选取仪器的遮光比对于提升仪器精准度是很有影响的,所谓的遮光比就是在使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试样品时,配置的样品悬浮液的浓度,遮光比的正确选择是激光粒度仪在粒度测试过程中的紧要的步骤,遮光比是否合适或者说被测样品的浓度是否合适严重关系到粒度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和代表性。

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量原理要求在测试过程中,样品的浓度以样品中颗粒之间相互不发生二次散射为原则,理论上就是要求悬浮液或者空气中颗粒之间的距离为颗粒直径的3倍,但是这个要求特别难以把握,因此在实际的粒度测试中,通过调整遮光比的数值来尽量保证颗粒之间不发生二次散射。

遮光比不宜过大(超过50%)或者过小(低于5%),遮光比过大时,颗粒的浓度过高,简单发生二次散射,测量结果误差增大;遮光比过低,样品中颗粒的浓度太低,颗粒数太少,测试结果的代表性很差,甚至可能导致测试结果是无效的,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对遮光比的选取要通过反复试验,以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霍尼韦尔氢气纯度仪说明书模板

霍尼韦尔氢气纯度仪说明书模板

目录1.前言………………………………………………………………………………2 1.1概述……………………………………………………………….........2 1.2传感单元 (2)1.37866数字控制器 (3)1.4操作原理 (4)2.技术参数和选型 (6)2.1技术参数……………………………………………………………………62.2选型 (8)3.安装……………………………………………………………………….........9 3.1传感单元要求条件和定位 (9)3.2安装传感单元 (9)3.3管路连接 (9)3.4传感单元与数字控制器接线 (10)4.设置模式………………………………………………………………………11 4.1概述………………………………………………………………………11 4.2结构概述……………………………………………………………………...11 4.3单元设置组群 (11)4.4报警设置组群 (12)4.5M o d B U S通讯设置组群 (12)4.6校准组群………………………………………………………………………13 4.7状态组群………………………………………………………………………13 5.校准……………………………………………………………………………14 5.1概述……………………………………………………………………...14 5.2传感单元校准 (14)5.37866分析仪输入校准 (14)5.4模拟输出校准 (15)5.7安全锁定……………………………………………………………………...16 5.8设置报警极限 (17)6.操作………………………………………………………………………………18 6.1启动………………………………………………………………………18 7.排除故障…………………………………………………………………………19 7.1概述……………………………………………………………………...19 7.27866数字控制器检测 (20)附录 (21)1.前言1.1 概述美国HONEYWELL公司7866氢气纯度分析仪由三个基本部件组成: 传感单元( 变送器) , 控制单元( 接收器) ( 图1-1) 和电源。

氢中氧在线分析仪操作手册

氢中氧在线分析仪操作手册

氢中氧在线分析仪操作手册仪表数据表 (2)技术协议 (3)安装操作说明 (5)维护手册 (9)现场配管图 (9)附件清单 (10)一、仪表数据表。

二、技术协议总则:本技术协议适用于万华烟台工业园氯碱、热电项目氢中微水在线分析成套设备,它提出了该套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试验、监造和供货范围、供货时间和资料交付时间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1、技术参数供方所供氢中氧分析仪G610技术参数以所提供样本资料为准(后附),主要技术参数满足如下要求:1)型号:G6102)生产商:英国HITECH3)原理:电化学4)传感器寿命:2年5)量程:0-10/100/1000/10000ppm/10% 自动切换6)报警输出:两路继电器报警氢中氧主机7)精度:≤±2%FS8)响应时间:≤5s9)输出信号:4-20mA DC10)供电电源:220VAC 50Hz11)防爆等级:Ex iaII CT62.2、供货范围及资料提供1.供货范围1.1气体分析仪一台1.2样品预处理系统一套1.3文件资料一套2.文件资料①分析系统气路流程图一套②仪表柜气路连接图一套③仪表柜电路连接图一套④仪表柜安装尺寸图一套⑤分析系统安装、维护及操作手册一套2.3、氢中氧分析方案及系统配置清单1、现场需提供的条件:取样点a)工厂仪表空气/氮气(0.3-0.5Mpa,露点小于-25℃)直接连接到系统的预处理仪表盘位置附近,并安装有截止阀。

甲方需提前告诉截止阀的接口尺寸。

b)氢气管道取样点安装有截止阀。

甲方需提前告诉截止阀的接口尺寸。

电源分析仪供电电源:220VAC 50Hz 。

废气处理方式:高空排放。

2、氢中氧分析系统构成:该系统由样气预处理系统、分析仪及仪表箱构成。

样气预处理流程图见下图。

3、样气分析流程样气自取样点流出,经样气预处理系统过滤、除湿、流量调节后,进入分析仪传感器,直接显示读数,尾气经阻火器后高空排放。

4、安装预处理部分包括传感器固定在特制的取样架/板上和显示控制表共同安装于现场的落地式仪表柜内;同时可输出4~20mA信号接入DCS。

发电机氢气纯度分析仪使用管理规定

发电机氢气纯度分析仪使用管理规定

发电机氢气纯度分析仪使用管理规定该产品主要用于瓶装氢气、制氢站、氢冷发电机组氢气纯度的日常检测,是由德国HLP气体仪表公司研制而成进口组装新产品。

一、检测仪参数二、操作说明(一)、菜单介绍打开电源后,仪器会自动进入主菜单界面,在主菜单界面上共有四个子菜单选项,并且同屏显示时间及电量。

四个子菜单依次为测量数据(MEASURE),历史数据(HISTORE),设置日期(SET DATE),帮助(HELP)。

1、测量数据①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让光标条显示在【测量数据】上后再按【OK】键,仪器将进入测量状态。

在测量状态界面,仪器显示测量到的气体纯度值(百分含量),气体流量及当前的系统时间。

在此界面下,你可按【F2】键保存数据,按【F1】键选择测量模式。

②测量数据界面下,按【F2】键进入数据保存界面。

按【﹤】、【﹥】键可以让光标在设备编号数据上移动以确定焦点,按动【F1】、【F2】键可以改变当前值,按【▲】、【▼】键可以对输入法进行切换,共有三种输入法:(0-9)表示数值输入,(A-Z)表示大写字母输入,(a-z)表示小写字母输入。

你可以按【OK】键保存数据并返回测量状态,也可按【ESC】键退出数据保存界面回到测量状态,以取消本次操作。

2、历史数据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让光标条显示在【测量数据】上后再【OK】键,仪器就会显示历史数据界面。

在此界面下,仪器显示以前测量并被保存的数据。

按【▲】、【▼】、【﹤】、【﹥】键可查看各条记录。

按【F1】键可删除记录,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界面。

3、设置日期在主菜单界面下,按【﹤】、【﹥】键,让光标条显示在【设置日期】上后再按【OK】键,仪器就会显示设置日期界面可在此界面下修改系统当前日期和时间,请输入准确的日期和时间。

按【▲】、【▼】键让光标移动至需修改选项,按【F1】、【F2】键可以增加、减少当前数值。

按【OK】键可保存设置并返回主界面,按【ESC】键不保存设置并返回主界面。

STC-600在线氢气纯度仪说明书

STC-600在线氢气纯度仪说明书

目录一、功能简介 (3)二、主要特点 (3)三、技术指标 (3)四、仪器电气连接 (4)五、现场单元介绍 (6)六、显示仪表介绍 (7)1、测量界面 (7)2、设置界面 (7)3、仪器信息 (10)七、仪器安装与调试 (11)1、安装注意事项: (12)2、仪器安装 (12)八、仪器校准 (13)九、注意事项 (13)一、功能简介在线氢气分析仪是采用带温度补偿功能的微型传感器的氢气检测仪表,它具有卓越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精度。

发电厂的氢冷机组通过氢冷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电机绕组的热损耗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绕组阻抗引起的损耗称为通风损耗,即使被油气、水和空气轻微污染的发电机,其通风损耗也会增加。

有资料表明氢纯度下降1%,损耗增加12%,因此提高氢纯度意味着降低生产成本。

氢纯度下降及水分含量增加时,还会给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石油化工生产的混合气体中氢含量的测定对裂解工艺、加氢工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氧中氢含量直接影响产品关键性能的指标。

此外合成氨工业中对氢纯度的测量也必不可少。

推荐应用:发电厂氢冷机组,制氢站,石油加工,合成氨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

二、主要特点●采用带温度补偿功能的恒温型微型传感器●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易于维护●提供多种信号输出●用户可现场执行校准,从而保证现场的可靠使用●支持气体预处理功能●气体稳压、流量调节指示三、技术指标传感器:带温度补偿功能恒温微型传感器量程:90~100%典型精度:±0.05%重现性:±0.01%样气流量:100~200mL/min响应速度:10~15秒工作温度:-20℃~50℃工作压力:0.1~3.5MPa信号输出:4~20mA 对应0~2%300Ω显示:LCD远程显示报警输出:2路报警空接点输出。

出厂默认设置:报警1高报(报警值0.8%),报警2高报(报警值1.5%)工作电源: 220VAC±10% 50Hz 功率≤20W 附 件:齐纳型安全栅(内置显示表内) 进出气口连接:Φ6、Φ8、Φ10不锈钢焊管焊接显示表尺寸:144×108×135 面板开孔尺寸:139×101 现场测量单元尺寸:460×450×70四、仪器电气连接注:1、 显示表Ground 必须接大地;2、 显示单元与现场传感器的连接推荐采用4×0.5屏蔽线图2、现场接线端子示意图图1、信号连接安装示意图非安全区域安全区域现场防爆接线盒端子图注:1~4号接显示表;5~8号接变送器接线盒端子定义说明图3、显示表接线端子示意图引脚定义说明:12678910345111213141516V+V-S+S-Io+ALM1220VACIo-NLALM2ABRS485Ground图 4、显示表五、现场单元介绍图(3)注1: 1、进气球阀 2、减压阀 3、过滤装置 4、校验三通图5、现场测量单元外形图5、转子流量计6、纯度变送器7、出气球阀1234567160160450460416开孔尺寸六、显示仪表介绍1、测量界面图6此界面为默认主界面,在该界面下可以看到测量参数,被测量的气体纯度低报(在“报警设定界面中设置相关参数)范围时,超出范围的同时开始报警输出。

GC7890Ⅱ 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GC7890Ⅱ 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沪制02270208号MODEL GC7890ⅡGAS CHROMATOGRAPHY SYSTEMGC7890Ⅱ 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请认真阅读并妥善保管本使用说明书。

·在操作使用仪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充分理解与安全有关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本使用说明书在需要时进行参照,请保管在方便取用的就近场所。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ECHCOMP前言首先十分感谢您购买并使用本公司生产制造的GC7890II气相色谱仪。

本说明书对GC7890II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请用户在操作使用仪器之前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正确地操作使用仪器。

本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均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某些气体、样品,以及在报废或维修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

请用户参照本说明书的有关介绍并遵守当地有关的法律及法规,正确地使用、保管、处理可能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的气体、样品等物品。

本说明书的版本号为V3.12。

本说明书及控制软件的著作权和解释权属于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禁止私自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或全部复印、出版。

本说明书及控制软件内容中提到的所有商标及产品名称,其版权均为该合法注册公司所有。

本说明书、产品、以及操作软件等,由于更新、改进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在未经通知的情况下进行修改。

请认真阅读并妥善保管本使用说明书。

·在操作使用仪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充分理解与安全有关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本使用说明书在需要时进行参照,请保管在方便取用的就近场所。

目录安全注意事项 ------------------------------------------------------------------------------------------------------------- 3第一章安装准备 ------------------------------------------------------------------------------------------------------- 4 1.1 安装条件的准备 ----------------------------------------------------------------------------------------------------- 4 1.2 电器条件细则 -------------------------------------------------------------------------------------------------------- 5 1.3 接地 -------------------------------------------------------------------------------------------------------------------- 7第二章气路连接 ------------------------------------------------------------------------------------------------------ 9 2.1 气体净化器的介绍 ------------------------------------------------------------------------------------------------ 9 2.2 气路管道的连接方法 --------------------------------------------------------------------------------------------- 9 2.3气路连接示意图 --------------------------------------------------------------------------------------------------- 11第三章仪器概述与主要指标 -------------------------------------------------------------------------------------- 12 3.1 气相色谱原理简介 ------------------------------------------------------------------------------------------------ 12 3.1 仪器概述 ------------------------------------------------------------------------------------------------------------ 12 3.3 温控指标 ------------------------------------------------------------------------------------------------------------ 13 3.4 检测器技术指标 --------------------------------------------------------------------------------------------------- 13第四章色谱柱的安装 ----------------------------------------------------------------------------------------------- 15 4.1 安装填充色谱柱 --------------------------------------------------------------------------------------------------- 15 4.2 安装毛细管色谱柱 ------------------------------------------------------------------------------------------------ 18第五章进样器 -------------------------------------------------------------------------------------------------------- 27 5.1 进样器概述 --------------------------------------------------------------------------------------------------------- 27 5.2 填充柱进样器 ------------------------------------------------------------------------------------------------------ 28 5.3 气体进样器 --------------------------------------------------------------------------------------------------------- 29 5.4 毛细管柱分流进样附件与不分流进样附件 ------------------------------------------------------------------ 30 5.5 毛细管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器 ----------------------------------------------------------------------------------- 31 5.6 毛细管柱进样器的流量设置 ------------------------------------------------------------------------------------ 33第六章气路控制系统 ---------------------------------------------------------------------------------------------- 35 6.1 气路控制系统概述 ------------------------------------------------------------------------------------------------ 35 6.2 气路系统面板 -------------------------------------------------------------------------------------------------------36 6.3 填充柱进样器、分流进样器、FID、ECD、FPD气路系统 --------------------------------------------------37第七章微机控制部分 ----------------------------------------------------------------------------------------------- 38 7.1微机控制部分概述 ------------------------------------------------------------------------------------------------- 38 7.2微机控制部分面板 ------------------------------------------------------------------------------------------------- 39 7.3微机控制部分面板的键盘功能 ---------------------------------------------------------------------------------- 39 7.4柱箱温度的设置 ---------------------------------------------------------------------------------------------------- 41 7.5 进样器温度的设置 ------------------------------------------------------------------------------------------------ 447.6 检测器温度的设置 ------------------------------------------------------------------------------------------------ 44 7.7 分流/不分流时间程序的设置 ----------------------------------------------------------------------------------- 44 7.8 秒表功能 ------------------------------------------------------------------------------------------------------------ 45 7.9 流量计算功能 ------------------------------------------------------------------------------------------------------ 46 7.10 检测器量程设置 -------------------------------------------------------------------------------------------------- 46 7.11 检测器的调零设置 ----------------------------------------------------------------------------------------------- 47 7.12 ECD检测器的工作参数 ----------------------------------------------------------------------------------------- 47 7.13 仪器运行自检报错 ----------------------------------------------------------------------------------------- 47第八章检测器 -------------------------------------------------------------------------------------------------------- 49 8.1 检测器概述 --------------------------------------------------------------------------------------------------------- 49 8.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49 8.3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53 8.4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59第九章仪器的保养 ------------------------------------------------------------------------------------------------- 63 9.1 清洗与老化 -------------------------------------------------------------------------------------------------------- 63 9.2 故障排除 ----------------------------------------------------------------------------------------------------------- 64安全注意事项▲氢气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氢气时,需特别小心。

氢气纯度分析仪技术资料

氢气纯度分析仪技术资料

氢气纯度分析仪技术资料一、仪器简介氢气纯度分析仪(采用目前帶溫度补偿的微型热导池,应用嵌入式微机技术,是一款高精度智能化的检测仪器。

适用于电力、铁路、冶金和石化等行业。

二、功能概述便携式氢气纯度分析仪是测试氢气纯度的专用仪器。

该仪器测试精度高,使用方便,专业用于电厂氢冷发电机及制氢站氢气纯度日常检测,也可用于氢冷发电机开机、停机时氢气置换过程的监测。

仪器采用充电电池供电,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读数稳定,仪器测试精度优于0.1%。

采用热导法检测H2纯度,很多产品都存在温漂问题(即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检测同一气体其结果相差很大),这样的测试数据存在很大误差。

我公司科研人员积极探索,艰苦攻关,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DB-610PH型氢气纯度分析仪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传感器全部采用进口专用的传感器,长寿命设计,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三、主要特点独特的超大真彩触摸液晶屏显示,分辨率800×480带曲线及数字两种显示测量数据带自动保存,及手动保存,可自由输入测量编号数据保存量大于10000条带多种方式历史数据查询内置多点校准及数据补尝功能湿度、纯度及环境温、湿度同时测量内置时钟显示及电量指示长寿命探测组件精确高,重复性好测量结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内置电子质量流量计,带流量指示轻巧便携容易使用锂离子电池供电,交直流两用配有专用防震箱,适合山路运输以及野外作业。

四、技术指标测量范围:纯度:空气中的H2含量(80~100%)测量精度±0.1%分辨率:0.01%CO2(N2)中的H2含量(0~100%)测量精度±0.2%分辨率:0.01%CO2(N2)中的空气含量(0~100%)测量精度±0.5%分辨率:0.01%氧气(可选):量程:0~10% 精度:±0.1%测量时间:约3分钟取样:快速接头,加长聚四氟乙烯管,内置电子流量计取样流量:0.1~0.3 l/min工作电源:交直流两用,锂电池可连续工作5小时,过充保护工作温度:-20℃~50℃电源:交直流两用;充满电一次可连续工作8小时,交流:220V/50Hz;显示:超大真彩触摸液晶屏显示,分辨率800×480;输入方式:高灵敏度触摸屏输出接口: USB及RS232C;测量单元:配有现场连接的ø6、ø8硅胶软管,方便现场连接,也可以根据特殊需求提供其他连接管存储方式:具有超过1万条数据的存储容量,具有分时自动存储功能,亦可手动存储当前测试数据重量:,3.0kg。

科学实验室用的氢谱仪说明书

科学实验室用的氢谱仪说明书

3B SCIENTIFIC ® PHYSICSBedienungsanleitung10/15 ALF1 BNC-Anschluss2 Abschirmzylinder mit Be-obachtungsfenster 3Frank-Hertz-Röhre4 Sockel mit Anschlussbuch-sen∙Röhre keinen mechanischenBelastungen aussetzen. Anschlussdrähte nicht verbiegen. Glasbruch- und damit Verletzungsgefahr.Die Franck-Hertz-Röhre ist eine Tetrode mit einer indirekt geheizten Bariumoxydkatode K, einem netzförmigen Steuergitter G, einer netzförmigen Anode A und einer Auffängerelektrode E (siehe Fig. 1). Die Elektroden sind planparallel angeord-net. Der Abstand Steuergitter - Anodengitter be-trägt etwa 5 mm, die Abstände Katode - Steuer-gitter und Anode - Auffängerelektrode jeweils etwa 2 mm. Der Neongasdruck wird im Rahmender Fertigung dieser Röhre auf eine optimale Kennlinie hin gewählt und liegt im Bereich einiger hPa.Die Anschlussbuchsen für Heizung, Steuergitter und Anodengitter befinden sich auf der Sockel-platte der Röhre. Der Auffängerstrom wird an der BNC-Buchse am oberen Ende des Abschirmzy-linders abgegriffen. Zwischen der Anschluss-buchse für die Beschleunigungsspannung und der Anode der Röhre ist ein Begrenzungswider-stand (10 k Ω) fest eingebaut. Durch ihn ist die Röhre geschützt, falls sie bei zu hoher Spannung durchzünden sollte. Der Spannungsabfall an diesem Widerstand kann bei den Messungen vernachlässigt werden, denn der Anodenstrom der Röhre ist kleiner als 5 pA. (Spannungsabfall am Schutzwiderstand 0,05 V).Heizspannung: 4 − 12 V Steuerspannung: 9 V Beschleunigungs-spannung: max. 80 V Gegenspannung: 1,2 − 10 VRöhre: ca. 130 x 26 mm Ø Anschlusssockel: ca. 190x115x115 mm3 Masse: ca. 450 gBeim Franck-Hertz-Experiment an Neon werden Neon-Atome durch inelastischen Elektronenstoß angeregt. Die angeregten Atome emittieren sichtbares Licht, das unmittelbar beobachtet werden kann. Man erkennt Zonen hoher Leucht- bzw. hoher Anregungsdichte, deren Lage zwi-schen Kathode und Gitter von der Spannungsdif-ferenz zwischen beiden abhängt:Aus der Kathode treten Elektronen aus und wer-den durch eine Spannung U zum Gitter be-schleunigt. Sie gelangen durch das Gitter hin-durch zum Auffänger und tragen zum Auffänger-strom I bei, wenn ihre kinetische Energie zur Überwindung der Gegenspannung zwischen Gitter und Auffänger ausreicht.Die I(U)-Kennlinie (siehe Fig. 3) weist ein ähnli-ches Muster wie beim Franck-Hertz-Versuch an Quecksilber auf jedoch in Spannungsintervallen von etwa 19 V. D.h. der Auffängerstrom fällt bei einem bestimmten Wert U= U1 bis fast auf Null ab, da die Elektronen kurz vor dem Gitter ausrei-chende kinetische Energie erreichen, um durch inelastischen Stoß die zur Anregung eines Neon-Atoms erforderliche Energie abzugeben. Gleich-zeitig beobachtet man in der Nähe des Gitters ein orangerotes Leuchten, da einer der Übergänge der relaxierenden Neon-Atome orangerotes Licht emittiert. Die leuchtende Zone wandert mit wach-sender Spannung U zur Katode, gleichzeitig steigt der Auffängerstrom I wieder an.Bei noch größerer Spannung U = U2 fällt der Auf-fängerstrom ebenfalls drastisch ab und man beo-bachtet zwei leuchtende Zonen: eine in der Mitte zwischen Kathode und Gitter und eine direkt am Gitter. Die Elektronen können hier nach dem ers-ten Stoß ein zweites Mal so viel Energie aufneh-men, dass sie ein zweites Neon-Atom anregen können.Mit weiter steigenden Spannungen können schließlich weitere Abnahmen des Auffänger-stroms und weitere Leuchtschichten beobachtet werden. Die I(U)-Kennlinie weist mehrere Maxima und Minima auf: Der Abstand der Minima beträgt etwa ∆U = 19 V. Dies entspricht den Anregungs-energien der 3p-Niveaus im Neon-Atom (siehe Fig. 4), die mit größter Wahrscheinlichkeit ange-regt werden. Die Anregung der 3s-Niveaus kann nicht völlig vernachlässigt werden und verursacht eine Unterstruktur in der I(U)-Kennlinie.Die Leuchtzonen sind Zonen hoher Anregungs-dichte und entsprechen den Stromabnahmen in der I(U)-Kennlinie. Es wird jeweils eine zusätzliche Leuchtschicht erzeugt, wenn man U um ca. 19 V erhöht.HinweiseDas erste Minimum liegt nicht bei 19 V, sondern ist um die so genannte Kontaktspannung zwi-schen Kathode und Gitter verschoben.Die emittierten Neon-Spektrallinien können mit dem Spektroskop (1003184) problemlos beo-bachtet und ausgemessen werden, wenn man die maximale Spannung U wählt.Für die Durchführung des Experiments sind fol-gende Geräte zusätzlich erforderlich:1 Betriebsgerät für F/H Experiment @230 V1012819 oder1 Betriebsgerät für F/H Experiment @115 V1012818 1 Analog-Oszilloskop, 2x 30 MHz 10027271 HF-Kabel, 1 m 10027462 HF-Kabel, BNC / 4-mm-Stecker 1002748 Sicherheitsexperimentierkabel 1002843∙Betriebsgerät zunächst ausgeschaltet lassen, mit allen Stellknöpfen auf linkem Anschlag. ∙Beschaltung gemäß Fig. 2 vornehmen.∙Betriebsgerät einschalten, das Gerät befindet sich im Rampenmodus.∙Oszilloskop im XY-Modus mit den Einstellun-gen x = 1 V/Div und y = 2 V/Div betreiben. ∙Heizspannung langsam erhöhen bis der Heizfaden anfängt schwach rötlich zu glühen.Dann ca. 30 Sekunden warten bis die Be-triebstemperatur erreicht ist.∙Beschleunigungsspannung von 80 V und Steuer-gitterspannung von 9 V wählen.Die optimale Heizspannung liegt zwischen 4 und 12 V. Sie ist fertigungsbedingt von Röhre zu Röh-re unterschiedlich.∙Heizspannung langsam weiter erhöhen bis ein orangefarbenes Leuchten zwischen derKatode und Steuergitter sichtbar wird. Jetzt die Heizspannung langsam so weit zurück drehen bis das Leuchten verschwindet und nur noch der Heizfaden glüht.∙Gegenspannung langsam erhöhen bis die Messkurve (Signal gegen Beschleunigungs-spannung) fast waagrecht liegt.∙Verstärkung so weit erhöhen bis die Entste-hung der Maxima der Franck-Hertz-Kurve auf dem Bildschirm des Oszilloskops zu be-obachten ist.∙Die Verpackung ist bei den örtlichen Recyc-lingstellen zu entsorgen.∙Sofern das Gerät selbst verschrottet werden soll, so gehört dieses nicht in den normalen Hausmüll. Es sind die lokalen Vorschriften zur Entsorgung von Elektroschrott einzuhal-ten.Fig. 1 Schematischer Aufbau zur Aufzeichnung der Franck-Hertz-Kurve an Neon (K Katode, G Steuergitter, A gitterförmige Anode, E Auffängerelektrode)Fig. 2 Experimenteller Aufbau Franck-Hertz-Röhre mit Ne-FüllungFig. 3 Auffängerstrom I in Abhängigkeit von der Beschleunigungsspannung UAbb. 4 Energieschema der Neon-Atome3B Scientific GmbH ▪ Rudorffweg 8 ▪ 21031 Hamburg ▪ Deutschland ▪ 。

GC7890Ⅱ 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GC7890Ⅱ 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沪制02270208号MODEL GC7890ⅡGAS CHROMATOGRAPHY SYSTEMGC7890Ⅱ 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请认真阅读并妥善保管本使用说明书。

·在操作使用仪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充分理解与安全有关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本使用说明书在需要时进行参照,请保管在方便取用的就近场所。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ECHCOMP前言首先十分感谢您购买并使用本公司生产制造的GC7890II气相色谱仪。

本说明书对GC7890II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请用户在操作使用仪器之前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正确地操作使用仪器。

本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均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某些气体、样品,以及在报废或维修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

请用户参照本说明书的有关介绍并遵守当地有关的法律及法规,正确地使用、保管、处理可能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的气体、样品等物品。

本说明书的版本号为V3.12。

本说明书及控制软件的著作权和解释权属于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禁止私自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或全部复印、出版。

本说明书及控制软件内容中提到的所有商标及产品名称,其版权均为该合法注册公司所有。

本说明书、产品、以及操作软件等,由于更新、改进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在未经通知的情况下进行修改。

请认真阅读并妥善保管本使用说明书。

·在操作使用仪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充分理解与安全有关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本使用说明书在需要时进行参照,请保管在方便取用的就近场所。

目录安全注意事项 ------------------------------------------------------------------------------------------------------------- 3第一章安装准备 ------------------------------------------------------------------------------------------------------- 4 1.1 安装条件的准备 ----------------------------------------------------------------------------------------------------- 4 1.2 电器条件细则 -------------------------------------------------------------------------------------------------------- 5 1.3 接地 -------------------------------------------------------------------------------------------------------------------- 7第二章气路连接 ------------------------------------------------------------------------------------------------------ 9 2.1 气体净化器的介绍 ------------------------------------------------------------------------------------------------ 9 2.2 气路管道的连接方法 --------------------------------------------------------------------------------------------- 9 2.3气路连接示意图 --------------------------------------------------------------------------------------------------- 11第三章仪器概述与主要指标 -------------------------------------------------------------------------------------- 12 3.1 气相色谱原理简介 ------------------------------------------------------------------------------------------------ 12 3.1 仪器概述 ------------------------------------------------------------------------------------------------------------ 12 3.3 温控指标 ------------------------------------------------------------------------------------------------------------ 13 3.4 检测器技术指标 --------------------------------------------------------------------------------------------------- 13第四章色谱柱的安装 ----------------------------------------------------------------------------------------------- 15 4.1 安装填充色谱柱 --------------------------------------------------------------------------------------------------- 15 4.2 安装毛细管色谱柱 ------------------------------------------------------------------------------------------------ 18第五章进样器 -------------------------------------------------------------------------------------------------------- 27 5.1 进样器概述 --------------------------------------------------------------------------------------------------------- 27 5.2 填充柱进样器 ------------------------------------------------------------------------------------------------------ 28 5.3 气体进样器 --------------------------------------------------------------------------------------------------------- 29 5.4 毛细管柱分流进样附件与不分流进样附件 ------------------------------------------------------------------ 30 5.5 毛细管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器 ----------------------------------------------------------------------------------- 31 5.6 毛细管柱进样器的流量设置 ------------------------------------------------------------------------------------ 33第六章气路控制系统 ---------------------------------------------------------------------------------------------- 35 6.1 气路控制系统概述 ------------------------------------------------------------------------------------------------ 35 6.2 气路系统面板 -------------------------------------------------------------------------------------------------------36 6.3 填充柱进样器、分流进样器、FID、ECD、FPD气路系统 --------------------------------------------------37第七章微机控制部分 ----------------------------------------------------------------------------------------------- 38 7.1微机控制部分概述 ------------------------------------------------------------------------------------------------- 38 7.2微机控制部分面板 ------------------------------------------------------------------------------------------------- 39 7.3微机控制部分面板的键盘功能 ---------------------------------------------------------------------------------- 39 7.4柱箱温度的设置 ---------------------------------------------------------------------------------------------------- 41 7.5 进样器温度的设置 ------------------------------------------------------------------------------------------------ 447.6 检测器温度的设置 ------------------------------------------------------------------------------------------------ 44 7.7 分流/不分流时间程序的设置 ----------------------------------------------------------------------------------- 44 7.8 秒表功能 ------------------------------------------------------------------------------------------------------------ 45 7.9 流量计算功能 ------------------------------------------------------------------------------------------------------ 46 7.10 检测器量程设置 -------------------------------------------------------------------------------------------------- 46 7.11 检测器的调零设置 ----------------------------------------------------------------------------------------------- 47 7.12 ECD检测器的工作参数 ----------------------------------------------------------------------------------------- 47 7.13 仪器运行自检报错 ----------------------------------------------------------------------------------------- 47第八章检测器 -------------------------------------------------------------------------------------------------------- 49 8.1 检测器概述 --------------------------------------------------------------------------------------------------------- 49 8.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49 8.3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53 8.4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59第九章仪器的保养 ------------------------------------------------------------------------------------------------- 63 9.1 清洗与老化 -------------------------------------------------------------------------------------------------------- 63 9.2 故障排除 ----------------------------------------------------------------------------------------------------------- 64安全注意事项▲氢气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氢气时,需特别小心。

(完整word版)霍尼韦尔7866氢气纯度仪说明书

(完整word版)霍尼韦尔7866氢气纯度仪说明书

目录1.前言 (2)1.1 概述 (2)1.2 传感单元 (2)1.3 7866数字控制器 (3)1.4 操作原理 (4)2.技术参数和选型 (6)2.1技术参数 (6)2.2选型 (8)3.安装 (9)3.1 传感单元要求条件和定位 (9)3.2 安装传感单元 (9)3.3 管路连接 (9)3.4 传感单元与数字控制器接线 (10)4.设置模式 (11)4.1 概述 (11)4.2 结构概述 (11)4.3 单元设置组群 (11)4.4 报警设置组群 (12)4.5 ModBUS通讯设置组群 (12)4.6 校准组群 (13)4.7 状态组群 (13)5.校准 (14)5.1 概述 (14)5.2 传感单元校准 (14)5.3 7866分析仪输入校准 (14)5.4 模拟输出校准 (15)5.7 安全锁定 (16)5.8 设置报警极限 (17)6.操作 (18)6.1 启动 (18)7.排除故障 (19)7.1 概述 (19)7.2 7866数字控制器检测 (20)附录 (21)1.前言1.1 概述美国HONEYWELL公司7866氢气纯度分析仪由三个基本部件组成:传感单元(变送器),控制单元(接收器)(图1-1)和电源。

传感单元被安装到采样现场,数字控制器,装在无危险区域。

传感单元接受两或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流,测出采样气体浓度,将一个电信号传给传感单元。

传感单元牢固的结构,可适应大多数恶劣环境,传感单元和控制单元间距最大可达1000英尺,用一条多芯非屏蔽电缆连接,既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又降低了安装成本。

图1-1 7866 数字分析仪连接的交联电缆将现场传感单元的输出信号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作为简易面板可安装在控制室内,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安装在采样现场。

控制单元可提供一个电流或电压信号给远距离的监视仪或记录仪。

控制单元有一或两个可选报警功能,当控制单元检测到报警信号,报警继电器动作使外部报警器报警,或者继电器动作终断系统。

化学在线氢气纯度表检修作业指导书

化学在线氢气纯度表检修作业指导书
3.6.4按照仪表说明书进行校验操作。
3.7模拟信号输出校准
3.7.1控制单元的模拟输出可以进行校准。
注意:
在执行模拟输出校准前,一定要确认PV的电流输出是4-20mA还是0-20mA。这样可以确保输出电流校准的准确性。
3.8现场清理、终结工作票
3.8.1发电机氢气纯度仪电源送电,并恢复到运行指定的状态。
1.3个人防护用品(PPE)及工具:
工作服2套;
安全帽2顶;
雨鞋(工作鞋)2双;
手套2双。
1.4工器具及材料
数值万用表FLUKE-17一块、500V兆欧表一块、扳手2把、螺丝刀2把、绝缘胶布2个、记录表1个、记号笔2支;
酒精一瓶、毛刷4把、生料带1卷、扎带3*150一包、对讲机2对、塑料布1Kg、抹布若干、松锈剂2瓶;
199.999%CO2(二氧化碳)标气1瓶、99.999%H2(氢气)标气1瓶、75.4% H2(氢气)其余为N2(氮气)标气1瓶。
第二部分:作业安全分析
2.1风险分析
风险范畴
风险
名称
风险等级
风险描述
(风险来源)
预防控制措施
(现有的控制措施)
人身伤害
触电

工作前未验电,人员疏忽大意导致人员触电,造成人员轻伤。
②元件拆卸、回装、必须配备专用的工具,设备设施附件有缺陷时,一定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更换设备。
③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查等工作,建立完善点巡检工作制,及早发现设备隐患并迅速处理,使设备不能带病作业。
④严格执行热工仪表校验规程操作步骤,以制度为切入点,规范员工操作行为,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狠抓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7866+7872D三范围气体分析仪操作和维护手册(0611Y)

7866+7872D三范围气体分析仪操作和维护手册(0611Y)
该分析仪不得用于二硫化碳气体; 该分析仪不得用于分析氧气浓度高于 21%的气体样本; 该分析仪不得用来分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该分析仪样气压力不得超过 0.1Mpa。
7866 分析仪安全认证铭牌(副本)
符号定义
下面列出了可能在手册中出现的符号的含义。
表示一种会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危险情况。 这个警告标志表示有潜在危险的情况,如果不避免,可能 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
安全须知
以下说明适用于 7866+7872D 三范围气体分析仪: 1、该设备的安装、调试前,需要首先学习本操作手册; 2、该设备只在认证范围内的环境温度-10℃~+50℃之间使用,不应 超出该范围的使用; 3、设备的电气连接由合格的电工按相关的安全规程操作,外接电源 必须有可靠的接地; 4、检查和维修该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或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 5、安装组件或更换备件,必须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按照操作手册进行; 6、禁止在可能有爆炸性或易燃危险的任何区域对传感单元进行带电 拆开,掀盖维修和开盖检定,使用条件应与等防爆性能相当; 7、分析仪传感单元通过防爆认证。该传感单元采用铝合金 356 材质。 如果分析仪有可能接触到腐蚀性物质,用户有责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 施,以确保传感单元的防爆性能。建议定期检查采样系统; 8、下面是该分析仪传感单元认证标识的副本; 9、有关电气、环境及样气的详细说明,请参考本手册第 2 章。 安全使用的特殊条件:
7866+7872D 三范围气体分析仪
操作和维护手册 0611Y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本手册
摘要 本手册介绍了 7866+7872D 三范围气体分析仪的安装、操作、使
用和维护的相关内容。如有疑问可联系厂家。
联系方式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免费电话:(+86)800-883-6699 (+86)400-659-6699 电 话:+86(0)371 67996699/67996698 传 真:+86(0)371 67996689 网 址: E-maile : relations@ 地 址: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翠竹街 1 号(450001)

GC7890Ⅱ操作规程FID(毛细管柱)

GC7890Ⅱ操作规程FID(毛细管柱)

7890Ⅱ气相色谱仪/FID 简易操作规程(毛细管柱)
1. 接好色谱柱,检查是否漏气.
2. 毛细柱安装方法:接进样口端露出12mm ,插入检测器到头向回拉2mm 即可。

一般毛细柱流量在1~3ml/min ,柱前压为0.1Mpa 左右.尾吹气流量30~60ml/min 。

分流比任意可调,一般为30:1。

3.打开氮气阀门,调分压表至0.3MPa,调载气旋钮至30ml/min.
4.开启电源开关.
5.按
输入柱温度
按回车键
6.按
键输入注射口温度
按回车键
7.按
键输入检测器温度
按回车键
8.按
键输入灵敏度范围
按回车键
9.打开空气阀门和氢气阀门, 调分压表至0.3MPa 调节主机空气旋钮至300ml/min, 氢气至
30ml/min. 按点火, 用镊子放在检测器上方若有水珠说明火点着.
10.打开计算机电源, 双击T2000色谱工作站, 点击OK 后, 再点击2通道, 观察基线稳定后,
进样, 同时点击三角Δ图标,分析开始, 分析结束后, 点击方形□图标, 数据采集结束. 点击
右上角色谱峰图标, 打开谱图文件号点击确定, 在显示图标下点击积分结果, 数据处理结束.
11.分析结束后,按 按回车键
12.按 输入检测器温度按回车键
13.待温度降到50后, 关闭主机电源, 同时关闭氮气总阀门.。

氢气测报仪的参数介绍

氢气测报仪的参数介绍

氢气测报仪的参数介绍摘要氢气测报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氢气浓度的仪器。

本文将介绍氢气测报仪的参数,包括氢气可燃性浓度范围、响应时间、精度、重复性等指标。

氢气可燃性浓度范围氢气测报仪的工作原理是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氢气浓度。

不同型号的氢气测报仪具有不同测量范围。

例如,某型号的氢气测报仪可检测的氢气可燃性浓度范围是0-100%LEL(下限爆炸浓度),LEL是指气体与空气混合体的可燃性浓度下限。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氢气测报仪检测到氢气浓度变化后输出浓度数据所需的时间。

常规的氢气测报仪响应时间在几秒钟至10秒钟之间。

如果检测到氢气浓度升高得非常快,则需要更短的响应时间。

精度精度是氢气测报仪测量结果距离真实值的偏差大小。

精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例如,精度为±5%,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在5%以内。

重复性重复性是氢气测报仪在连续多次测量相同氢气浓度时,输出结果间的稳定性。

重复性是氢气测报仪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越高的重复性意味着更稳定的测量结果。

其他参数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参数,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也需要考虑。

例如,氢气测报仪的电池寿命、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湿度范围等。

这些参数也影响着氢气测报仪的实际使用效果。

总结氢气测报仪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检测仪器,而氢气的检测又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本文介绍了氢气测报仪的参数,包括氢气可燃性浓度范围、响应时间、精度、重复性等指标,以及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选择和使用氢气测报仪非常重要,也决定了氢气测报仪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可靠地工作。

氢气纯化器 操作指南说明

氢气纯化器 操作指南说明
再生原理:在吸附筒中的杂质达到饱和 后,往杜瓦 罐中充入加热的氮气,使 杂质脱离吸附 剂,然后通过真空泵排出,使吸附筒重 新到达工作状态。
二、氢气纯化器设备介绍
纯化器由纯化器柜和电控柜组成
纯化器柜包含: ①DEOXO除氧器 ②Dewar罐+吸附剂+换热器 ③真空泵 ④GN2加热器 ⑤仪器(压力、温度、差压变送器) ⑥管道系统 ⑦过滤器(0.5μm)
谢 谢!
PI- 600 N2加热器 的氮气压 力
三、氢气纯化器日常操作介绍
概要 参数 警报
运行模 式
系统维 护
系统设 置
登陆
输入输 系统信


计数器
加热器工 作状态: on(绿 色)为工 作中, off(红 色)为待 机状态
返回按 钮
警报记 录
设备登 陆
上一页
流程图 界面选

上一页
主页
Rg图标下面会显示加热器的5种 状态:
PI104 Line 1氢气 出口压力 最低不得 低于7bar
PI204 Line 2氢气 出口压力
最低不得 低于7bar
PI 004 氢气进口压力
最低不得低于7bar
PI- 001 真空泵抽真空时 的管路压力 -1~2.5bar
TI- 600 GN2加热器的温 度 再生时温度应为 70℃~80 ℃
查看处理
点击Alarms按钮,可以查看设备的报警记录
四、常见报警说明
Low level LN2 Dewar line 1/2:管线1/2液氮液位低(低于4mbar) Low low level LN2 Dewar line 1/2:管线1/2液氮液位低(低于2mbar)
出现Low low level LN2 Dewar line 1/2报警后,如果纯化器处于自动状态,纯化器将 开始进行纯化器管线的切换,如果切换不成功(如另一侧管线处于再生或故障状 态),则系统将继续工作1000min,然后自动停机。 遇到Low low level LN2 Dewar line 1/2,且系统已开始继续工作1000min的进程后, 即使把LN2补液至正常水平,纯化器仍然会在继续运行1000min后停机。此时,巡 检人员须采用最高权限登录纯化器,然后将该侧管线切换到手动状态,再手动补 液至正常水平,最后联系厂务负责人或设备厂家进行维修。

型氢气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型氢气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型氢气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型氢气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科研和生产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旨在提供型氢气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使用户能够准确地使用和维护设备。

二、安全操作规程1. 设备放置和连接•型氢气分析仪应该放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环境。

•在连接电源和气源之前,应该仔细检查连接线是否正确,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仪器连接气源管道时,确保各接口密封严密,严格禁止在无气压、有电压的情况下进行气源管道接入工作。

2. 仪器开机操作•正确接好电源和气源之后,应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开机操作。

•在开机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仪器的各个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

•避免在高温、潮湿等复杂环境下开机,避免降低仪器的使用寿命。

3.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之前,应该仔细阅读相关使用手册,并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试,保证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操作顺序和要求操作,禁止随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仪器清洁,避免进入杂质,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操作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各种指示灯的状态和仪器的输出值,并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4. 关机操作•在使用完型氢气分析仪后,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关机操作。

•在关闭电源之前,应该先关闭气源,并保证气源管路内气压为零。

•在关闭电源之前,应该仔细检查所有的仪表和指示灯是否正常。

5. 安全注意事项•本设备必须由熟悉仪器操作规程的人员操作,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乱动仪器操作系统。

•本设备禁止拆卸和改装,以避免损坏设备和危害操作人员安全。

•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

三、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定期对型氢气分析仪进行清洁和维护,使其保持干燥、整洁和无杂质。

•定期清洗仪器的采样室和各个管道,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

•定期检查和更换仪器的各个零配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前言 (2)1.1 概述 (2)1.2 传感单元 (2)1.3 7866数字控制器 (3)1.4 操作原理 (6)2.技术参数和选型 (7)2.1技术参数 (7)2.2选型 (9)3.安装 (10)3.1 传感单元要求条件和定位 (10)3.2 安装传感单元 (10)3.3 管路连接 (10)3.4 传感单元与数字控制器接线 (11)4.设置模式 (13)4.1 概述 (13)4.2 结构概述 (13)4.3 单元设置组群 (13)4.4 报警设置组群 (14)4.5 ModBUS通讯设置组群 (15)4.6 校准组群 (15)4.7 状态组群 (15)5.校准 (17)5.1 概述 (17)5.2 传感单元校准 (17)5.3 7866分析仪输入校准 (17)5.4 (详见英文说明书)…………………………………………………………5.5 恢复工厂校准 (20)5.6 模拟输出校准 (20)5.7 安全锁定 (21)5.8 设置报警极限 (22)6.操作 (23)6.1 启动 (23)7.排除故障 (24)7.1 概述 (24)7.2 7866数字控制器检测 (25)附录一7872采样系统 (26)附录二7866+7872D氢气纯度分析仪现场安装示意图 (27)附录三7866+7872D氢气纯度分析仪接线图 (28)1.前言1.1 概述美国HONEYWELL公司三范围H2和CO2分析仪/指示仪提供了发电机运转测量的三个过程:●范围1:CO2在Air(空气)中●范围2:H2在CO2中●范围3:H2在Air中7866氢气纯度分析仪由三个基本部件组成:传感单元(变送器),控制单元(接收器)(图1-1)和电源。

传感单元被安装到采样现场,数字控制器,装在无危险区域。

传感单元接受两或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流,测出采样气体浓度,将一个电信号传给传感单元。

传感单元牢固的结构,可适应大多数恶劣环境,传感单元和控制单元间距最大可达1000英尺,用一条多芯非屏蔽电缆连接,既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又降低了安装成本。

图1-1 7866 数字分析仪连接的交联电缆将现场传感单元的输出信号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作为简易面板可安装在控制室内,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安装在采样现场。

控制单元可提供一个电流或电压信号给远距离的监视仪或记录仪。

控制单元有一或两个可选报警功能,当控制单元检测到报警信号,报警继电器动作使外部报警器报警,或者继电器动作终断系统。

正常情况下,报警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

1.2 传感单元7866热导分析仪的传感组件装在一个防爆罩内,防爆罩为一牢固铸铝结构,它保证了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可靠工作。

传感组件包括两部分:传感组件和电路组件。

传感器组件是一个不锈钢结构,里面有两个相同的传感元件,测量用传感元件和参考传感元件。

每个传感元件里面都装有高可靠性的热敏电阻,这些相应的热敏电阻构成了桥式电路的测量臂,利用桥式电路的不平衡电流可测出采样气体和标准气体从各自热敏电阻导热到传感元件表面的相对能力,传感组件保持在恒温环境下。

底部带有进气和出气口的参考气室可打开或密闭。

所有零基准量度和20~50%H2和空气测量时,用密闭参考传感组件。

对于50%氢气以上和90~100%氧气的量度,使用相同的基准。

测量气室通入采样气流。

装有热敏电阻的传感件一端封闭,采样气体扩散进入,以便将采样气流流量变化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另外,所有传感组件保存在恒温的环境中,而这个温度是利用加热件和本身上的控制热敏电阻得到的最佳值。

传感单元电路部分固化成电路块。

这些电路块包括:恒流器——给热敏电阻桥式电路提供恒流比例温度控制器——使所有传感组件保持在常温电压-电流转换器/放大器——输出电流传给分析仪的控制单元。

图1-2 7866传感单元1.3 7866数字控制器如图1-3所示的7866数字控制器能够输出电流值,显示测量气体的百分比,以及两类报警信息。

报警类别通过仪器面板上的按键来设置。

使用SETPOINT SELECT来选择合适的量程。

控制器对每个量度都提供了校准设置,零基准设置和量程设置用CALI,选择所校准的范围RANGE n(n=1,2,或3)。

零点和量程通过FUNCTION键来激活,这样才能调整数值。

每个量度都存有特征常数。

当用校准气体时,数字入口设定了每个量度的范围,这些数值用一个四位数密码来防止误操作。

如果启动报警功能,7866数字控制器将显示报警状态。

在显示屏的左边出现报警类别号。

如果警报发生,类别号“1”或“2”表示对应的报警。

这些报警将释放输出继电器作用于显示电路或安全中断系统。

报警类别通过SETUP菜单下的ALARMS功能来调整。

密码安全功能也可以保证报警功能。

超过限定时间,一般突然掉电不会影响控制器的设置,控制器用一个永久性的存储器来保证控制器的当前配置和校准时的设定。

避免了突然停电时数据丢失。

工厂校准的内容存储在一个非遗失的内存里。

如果现场校准丢失,则可以快速的修复“工厂校准”,并且浏览任何以前的现场校准设置。

这样可以避免任何突然断电将数据丢失的可能。

控制器的电路板牢固的吸附在前盖板上方便了操作和更换。

模块化设计方便了电路的更换,可动的底盘避免了当电路板或控制器改动时改动连线。

控制器的后部有四个为连线而备的插条。

从控制器后部,所有的区域终端可及。

建议用20到22芯标准线。

7866数字控制器电源提供为线电压90到264V AC或24Vac/dc。

频率为50或60hz。

7866传感单元的电源为相电压30V AC。

电源也可由控制器通过内部连线提供。

正确的安装和牢固的面板,7866数字控制器可达NEMA12级要求,严防面板上灰尘和水滴进入。

图1-3 7866 数字控制器,前视 表1-1 按键的功能按键 功能SETUP ·在控制单元的组态中的设置中选择需要的选项。

在设置组群中按照内部循序依次显示并且允许使用FUNCTION 键单独显示每个设置的组群。

FUNCTION·在组态中使用SET UP 键选择所需要的单独设置组群。

·按此键执行保存功能,进入非易失存储,任何的改变都能弥补到最初的功能值或选项。

·在现场校准过程期间使用▲·结构模式:通过滚动选择参数或增加所选的参数值。

▼·结构模式:通过滚动选择参数或减少所选的参数值。

快速改变数值当改变数值时,同时按▲或▼键,再按▲或▼中的任一个进行加或减。

这样可以快速增减。

SETPOINT SELECT ·正常操作:用于下部显示的触发—或者是测量的范围或者是它的相应的气体。

LOWER DISPLAY ·正常操作:滚动选择下部显示:·如果选择的是范围(通过按SETPOINT SELECT),选择RANGE 1,RANGE 2,或RANGE 3·如果选择的是测量的气体(通过按SETPOINT SELECT),选择是CO2 in AIR,H2 in CO2,H2 in AIR(对应代表的是范围1,范围2,或范围3)。

MANUAL AUTORUN HOLD ·空闲的键·如果这些键的任一个被按,则下部将显示信息KEY ERR(按键错误)。

图1-4 三范围氢气纯度分析仪控制单元和显示逻辑图1.4 操作原理热导原理为了符合系列的表达,关于热导基本原理在这作一简要的表述。

气体的导热系数气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大约等于每种气体的克分子分数的乘积的和。

所以,使用K代表导热系数,空气中含15%CO2的气体混合物,可以通过下面的表达式来定义:K mix=0.85Kair+0.15K CO2空气的导热系数在空气中的导热系数的表达能通过下面的表达式定义:K air=1.00 且K CO2=0.704。

因此K mix=0.85×1+0.15×0.704=0.91温度的差异在样气中使用一个温度调节器作为检测器且在参比气体中使用另一个温度调节器,当混合气体的样气和参比气的导热系数已知,则两个检测器的温度差异可以估算出。

使用下面的公式可以将温度表达出来。

:t=K ref-K mix×(t1-t2)K mix其中:t1是参比温度调节器的温度;t2是钟型外壳的温度上面的表达式仅用于当测量和参比温度调节器的加热温度至少为120℃,则这些温度调节器的温度将随热导系数而成线性的变化。

他仅应用于电流的输入为常数且仅是热导的热损失。

常用气体表中列出了使用这种方法能被测量的或作为混合气体的背景气组分的常用气体。

所有的热导率是在+120℃下的空气作为参比的。

表1-2普通气体的相对热导率(以空气在120℃为参考)组分热导率(K)组分热导率(K)空气 1.000 Cl20.342O21.028 SO20.350NH31.040 H2S 0.540CH41.450 Ar 0.665He 5.530 CO20.704H26.803 H2O 0.771CO 0.958N20.9892 . 技术参数和选型2.1 技术参数特性精度对两气体的混合气在标准条件下为量程的±2%(输出信号)线性对多数量度在量程±2%内。

如果线性超出±2%,分析仪将给出修正曲线表头精度:量程的±2% 数值显示:量程的±0.1 %重复性短期:量程的±0.3%再现性24小时:量程的±1%响应时间最大2000cc/min(=4SCFH)流量:对氢气(H2)来说;初始,少于1秒钟;63%:13秒90%:23秒99%:40秒对二氧化碳(CO2)来说;初始,少于2秒钟;63%:24秒钟90%:45秒钟99%:80秒钟最大漂移零点:量程的±2%量程:量程的±2%环境影响传感单元:依范围而定;优于1%F.S过全温度量程控制单元:每度±0.01%(每℉满量程的±0.005%)大气压影响±0.05%/mmHg(每英寸HO量程的0.1%)2采样气流量影响在100-2000cc/min流量内,优于量程的±0.5%电压影响电压每改变1%,最大为量程的0.02%操作测量范围三范围:范围1(R1):测量CO2在空气中,范围2(R2):测量H2在CO2中,范围3(R3):测量H2在空气中。

输出范围0—20mA:最大负载800欧姆4—20mA:最大负载800欧姆4—20mA输出范围1(R1):0-100% CO2在空气中,范围2(R2):0-100% H2在CO2中,范围3(R3):0-100% H2在空气中。

报警输出有效报警是1点或2点;每个报警使用SPDT电子继电器。

报警继电器接点容量:电阻负载:5A@24Vdc或120Vac 或240Vac电感负载:50V A输出单点继电器输出是控制传感器的范围输入;附加的单点或两点继电器输出是用于报警1和报警2(当不需要第二点电流输出时)一点电流输出是代表所选范围的PV值显示器模式:第二电流输出(使用一个报警继电器输出是互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