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打草惊蛇的故事

合集下载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阅览。

【汉字书写】:打草惊蛇【汉语注音】:dǎ cǎo jīng shé【成语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打草惊蛇的意思】:打草的时侯却惊动了潜伏在草丛里的蛇。

原比喻罚了甲让乙受到惊吓。

后比喻做事情不够严密,走漏了风声,使对方有了警觉和防范。

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的近义词】:因小失大、操之过急;【打草惊蛇的反义词】:引蛇出洞、欲擒故纵;【打草惊蛇的'故事】南唐时期,涂县的县令王鲁徇私枉法,在当地疯狂的搜括老百姓的钱财。

因此他下边的人也学着他四处敲诈,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大家上书状告县衙主薄。

状书到了王鲁手上的时侯他吓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状书上写的是主薄的罪过,但这些事情每一件都跟他有关系。

王鲁边看边想对策:我要是受理了案件查下去的话自已马上会暴露,不查的话他们肯定还要再上告。

于是他提笔批阅道:“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他的意思是:虽然你们告的是我的下属主薄,但是我感觉事情不是一般的严重,就像打草的时侯惊动了藏在草里面的蛇。

【打草惊蛇例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宋.朱熹《答黄仁卿书》:“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惊蛇,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打草惊蛇造句】警察在破团伙案件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耐性,顺腾摸瓜,切不可打草惊蛇让其它犯罪嫌疑人跑掉。

当他发现妻子有婚外情的时侯,他不想打草惊蛇惊动他们,他只是暗暗地开始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在一本古书里,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唐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王鲁,是当涂县的县令,他爱财如命,贪污成习。

有一天,当涂县的百姓联名写了状子,告发他手下的主簿受贿。

王鲁接过状子,心里十分害怕,不由自主地在状子上写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意思是说,你打的虽然是草,而我却像草地里的蛇一样惊恐了。

从此,便留下了这个“打草惊蛇”的典故,常用来比喻行动不慎密致使对方有了防备。

夏天,人们在山坡上劳动,或者去野外旅行,有时会惊动蛇它突然从脚下穿过,还没有等你喊出口,它已经“嗖”地一声,逃之夭夭了。

“蛇的眼睛真亮,人还没有到跟前,它就看见了!”人们这么猜测。

蛇的视力真的比别的动物敏锐吗?科学家着手研究蛇的眼睛。

蛇的眼睛虽然很大,但它的视力并不怎么好,它是近视眼。

蛇看不见离它距离较远的物体。

“那么蛇的耳朵一定是很灵的了。

”人们又开始这样猜测。

结果人们又失望了。

科学家研究过了,蛇是聋子,蛇没有耳朵。

原来蛇的听觉器官很特殊,它没有包括耳壳、耳道的外耳,它的中耳部分也没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只有听骨和内耳。

蛇的内耳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半规管和椭圆囊,这是平衡器官;球囊和耳蜗是听觉器官。

因为蛇没有外耳和鼓膜,所以不能接受空气传导的声波,它听不见“声音”,因而它是聋子。

但是,科学家又发现,蛇的中耳听骨一端连于内耳的卵圆窗上,另一端连于方骨上,这样的构造使蛇能感觉地表传导的振动,比如对于人和动物的脚步声音,蛇就比较敏感。

科学家做过实验,证明了蛇对于地面的振动,比空气中传导的声音敏感多了。

所以,“打草”就会“惊蛇”。

蛇的这种生理现象,在地震发生前,表现的十分明显。

这是因为蛇在洞穴中对于人类还感知不到的震动预先感知了。

这给人们预报地震提供了依据。

科学家还曾经拿响尾蛇做过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响尾蛇头上的感觉器官都封闭起来,然后把用黑纸包着的电灯泡向着它,这时,响尾蛇没有反应。

但是,当灯泡通上电流,灯泡发热之后,却引起了蛇的警觉;如果再将灯泡凑近-些,响尾蛇便突然冲向灯泡。

成语打草惊蛇的故事

成语打草惊蛇的故事

“打草惊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做事不谨慎,惊动了对方,使对方有所警觉。

这个成语的故事最早出自于宋代郑文宝的《南唐近事》。

传说南唐时期,有一个叫王鲁的县令,他平时贪污受贿,是个贪官。

有一天,王鲁得知上司要来视察,他担心自己的贪污行为被发现,于是在县衙的墙壁上写了“县令本是大贪官”几个字,希望能蒙混过关。

然而,他的师爷看到了这些字,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上司的怀疑,反而弄巧成拙。

王鲁听后,觉得师爷说得有道理,于是擦掉了墙上的字。

但是,他又担心上司已经看到了这些字,于是又写了一封信给上司,信中说自己在县衙的墙壁上写了“县令本是大贪官”几个字,现在已经擦掉了。

上司收到信后,果然对王鲁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有贪污行为,于是派人调查他。

最终,王鲁的贪污行为被揭露,他被上司撤职并受到了惩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谨慎,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

打草惊蛇典故出处

打草惊蛇典故出处

打草惊蛇典故出处
“打草惊蛇”是一句成语,意指在行动之前泄露了行动的消息,使对方有所警觉,从而导致行动失败。

这个典故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则关于“打草惊蛇”的典故。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晋国大夫石申率领部队进攻齐国。

他们在一片高大的草丛中扎营,准备夜袭齐军。

然而,晋军的士兵们在夜间为了避免蚊虫叮咬,纷纷用刀子砍草。

这种行动引起了齐军的怀疑,他们提前发现了晋军的行动意图,做好了防备。

最终,晋军的夜袭计划失败,被齐军击退。

这个典故中的“打草惊蛇”成为了一个警示,告诫人们在行动前要保持谨慎,避免泄露行动的消息,以免给对方机会做出反应。

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在执行任务或计划时不慎露出马脚,导致失败的情况。

《三十六计》----第13计打草惊蛇(攻战计)

《三十六计》----第13计打草惊蛇(攻战计)

《三十六计》----第13计打草惊蛇(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

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引申: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

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此计指要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打草惊蛇不足奇,避虚就实出真知。

南唐王鲁贪财色,状子巡官拍案辞。

打草惊蛇计。

保密工作一定落实到家!承句言直而切,尾句措词过于草率,没有转结出出县令王鲁做贼心虚的一笔,有下两张皮之嫌。

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

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打草惊蛇郊师躲在魏国边城,时常带领手下人搔扰齐国,他还招蓦死士,准备卷土重来。

郊师手下死士曹扬,夜入王宫,刺伤了齐王,多亏钟离春相救,才保住了齐王的性命。

被钟离春刺伤的曹扬逃入太后寝宫。

曹扬一日不除,齐王一日不得安睡。

齐王命田忌立即抓获曹扬,田忌手下查遍全城,也不见曹扬的踪影。

钟离春怀疑曹扬藏在太后宫内。

太宫是齐宣王和郊师的母亲,不便强行进宫捉人。

钟离春采用孙膑打草惊蛇之计,对太后说,有人曾看到曹扬躲入太后宫中,意欲搜查。

太后否认,大闹一场。

曹扬的确藏在太后宫中,听说此事后,怕钟离春真的搜查太后住处,逃出后宫,被埋伏在宫外的钟离春抓获。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

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文】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②。

【注释】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

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

阴之媒也: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

媒,媒介。

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

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打草惊蛇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打草惊蛇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打草惊蛇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打草惊蛇
成语读音: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草惊蛇的故事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成语造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欲擒故纵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成语繁体:打艸驚虵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正音:蛇,不能读作“sé”。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打草惊蛇成语接龙: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

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

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

鲸吞:像鲸一样吞咽。

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打草惊蛇的意思是原比喻惩甲菟乙。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草惊蛇的意思|打草惊蛇的解释|打草惊蛇接龙

打草惊蛇的意思|打草惊蛇的解释|打草惊蛇接龙

成语正音:
蛇,不能读作“sé”多打草惊蛇的近义词>>
反义词:
引蛇出洞
欲擒故纵 查看更多打草惊蛇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 施 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打草惊蛇的意思|打草惊蛇的解释|打草惊蛇接龙
成语名字: 打草惊蛇
成语发音: 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解释: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
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成语出处: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
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成语繁体: 打艸驚虵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打草惊蛇的故事

打草惊蛇的故事

打草惊蛇【成语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成语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成语例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成语故事】:王鲁是南唐时的当涂县县令。

他任职期间,利用手中的职权贪污受贿、假公济私、搜刮民财。

衙门中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吏,见县令如此,便纷纷效仿。

他们彼此心照不宣,互相勾结,串通一气,收受贿赂,对百姓敲榨勒索,无恶不作。

百姓们对此毫无办法,个个摇头叹气,怨声载道。

后来有人写了一份上诉状子,状告王鲁的部下贪污受贿。

王鲁收到状子,打开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状子上写的那些罪行,都是证据确凿的事实,和他的所作所为大同小异,有些甚至就是在他的包庇纵容下做出来的。

更令他害怕的是,其中不少罪行和他有直接的牵连。

王鲁看到这份状子非常害怕,但又感到十分幸运,因为现在状子已落入他的手中,万一落在别人手上,他不仅罪行暴露,而且连自己的官位也保不住了。

他越想越庆幸,随手在案卷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你们打的虽然是草,但我这条藏在草中的蛇,却已受惊而有所防备了。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

春秋时期,绞国是一个小诸侯国,但其城墙高森坚固,宜守不宜攻。楚国攻打绞国,采取正面进攻的方法,始终不行。楚国谋臣使出一计:先派出一队不带武器的士兵,装作打柴的农夫,到绞国城北的山中砍柴,故意惊动了绞国的城防力量,绞国军队赢取了暂时的胜利。第二天,绞国集中优势兵力,再一次的到山里捕杀楚国“砍柴人”,而这时,楚国早已设下埋伏,一举将追杀砍柴人的绞国军队全歼。随即,楚国顺利攻克绞城,灭了绞国。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生活里,充满阴谋诡计,像草丛中潜伏下来的毒蛇,时不时地有无辜者被伤害,正直者遭打击,只有阴谋被事先探明与揭露,才能保护无辜者与正直者。 探明与揭露阴谋的最好方式,往往是打草惊蛇。大多数搞阴谋的人,和做贼一样,心是虚的,只要我方一方面虚张声势,一方面谨慎防范,就可以使其中止阴谋,或者暴露阴谋,并打击阴谋者。
“打草惊蛇”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三计,其意有二:一是指敌情不明时,以不同的手段“打草”以“惊,蛇动”然后消灭之。二是指对隐蔽之敌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让敌人知道我方的意图,使我方处于被动之位。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赃。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兵法早已告诫指挥者,进军的路旁,如果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复杂变化多端,有时已方巧设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层出不穷。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动,中我埋伏,聚而歼之。 在山村里,人们走路,特别是走杂草丛生的山路时,总拿着竹棍子,一边打击杂草,一边行走。为什么打草呢?杂草丛是毒蛇出没的地方,毒蛇,诸如地皮蛇、响尾蛇等,大多体形小,肢色或如土色或如草色,喜欢潜伏在草丛中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故事简介PPT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故事简介PPT

05
《打草惊蛇》故事的教育意 义与传承价值
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
通过讲述《打草惊蛇》的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更加细 心观察,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预见性。
强化道德意识
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惩罚,可以用来教育孩子们 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传递文化价值观
寓意对比
《打草惊蛇》和《画蛇添足》的寓意都是劝 人做事不要多此一举,但《打草惊蛇》更强 调谨慎行事,不要因小失大,而《画蛇添足
》则更注重不要做无用功。
与其他相关成语故事的关联分析
与《守株待兔》的关联:《打草惊蛇》与《守株待兔》都强调做事要谨慎,不要轻易暴露自 己的意图。《守株待兔》是讲述一个农夫因偶然抓住一只兔子而期待不劳而获,结果什么都 没得到的故事,与《打草惊蛇》形成鲜明对比。
化自信心。
弘扬民族精神
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具 有民族精神内涵,《打草惊蛇》 作为其中之一,可以弘扬诚实、
守信、尊重他人等民族精神。
06
总结与展望
对《打草惊蛇》故事的总结评价
01
故事情节设计巧妙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通过打草惊动蛇的方法,
比喻做事不谨慎,反而引出更大的问题。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容
李四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谋略的人 ,而王五则是一个贪婪狡诈的反派角 色。
故事情节概述
情节概述
李四为了教训贪婪的王五,故意在草丛中放置了一条蛇,并在蛇旁边撒下一些谷 物。王五前来偷谷物时,被蛇咬伤。
故事寓意
《打草惊蛇》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慎重考虑,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婪而 忽略潜在的危险。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

打草惊蛇_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_成语故事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
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

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对付别人的时候,因为一个无心的小动作,却让对方觉察到而提防警觉。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打草惊蛇的典故造句:1) 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2) 最后他们决定最好不要打草惊蛇并且不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3) 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4) 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

5) 你调动这么多警力,岂不打草惊蛇?歹徒当然早就跑掉了。

6) 记者象是一群狗,但有打草惊蛇,就开端吠个不绝。

7) 我是说我不想打草惊蛇。

8) 消息指她们都比平日"格外小心",以免打草惊蛇,故媒体也未能得知她们的身份。

9) 这件事得不动声色慢慢跟他磨,否则一打草惊蛇后,很难说服他。

10) 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

11) 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装镇定,以免打草惊蛇。

12) 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13)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14) 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15) 这次行动千万要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16) 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17) 你最好别打草惊蛇,老板很喜欢peter,而你只是没没无闻的小人物。

还是放聪明点儿,别吭声,等待时机。

18) 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19) 你打草惊蛇了惊什么蛇?20) 我爬山时一定带根棍子,既可以当柺杖,又可以打草惊蛇。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实用一篇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实用一篇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实用一篇成语故事打草惊蛇1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宋·__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宋·__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英文翻译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成语资料成语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举例: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常用程度:常用感__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成语结构:连动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蛇,不能读作“sé”。

成语辨形:惊,不能写作“警”。

成语辨析: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成语谜面:异成语故事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

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

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__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

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__,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__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__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的种种不法行为。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南唐时候,当涂县的县令叫王鲁。

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

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

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

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

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

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

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

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当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行动,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哪怕你从前没有类似的经验,你都不能失手。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多学一些东西,让自己往全才的方向发展哦。

【注音】dǎ cǎo jīng shé【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下它的读音,意思,出处,造句,近反义词,以及英文翻译吧。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解释】:打了地上的草,惊动了草中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事不机密谨慎而惊动了对方。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示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褒贬】:贬义词【英语】: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beat the grass and drive the snake away;beat the grass and the snake will be startled ;打草惊蛇的近义词操之过急走漏风声因小失大草率从事打草惊蛇的反义词谋成于密引蛇出洞谨小慎微打草惊蛇造句公安干警有时会采取打草惊蛇的办法引“蛇”出洞,以便更有力的探明案情。

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装镇定,以免打草惊蛇。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探险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绕过这座大山。

打抱不平是什么意思【拼音】:dǎ bào bù píng【解释】: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示例】: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扶正义,~,正是我们革命党我的本色。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出头【褒贬】:褒义词【英语】:take up the cudgels for the injured party;defend sb. against an injustice;take up the cudgels against the injustice done to sb.;打抱不平的近义词锄强扶弱仗义执言劫富济贫见义勇为扶弱抑强扶危济困打抱不平的反义词欺软怕硬见死不救仗势凌人欺贫爱富欺善怕恶仗势凌人打抱不平造句他是个爱打抱不平的人,因此也经常挨打。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

打草惊蛇的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打草惊蛇-打草惊蛇的故事-打草惊蛇的寓意-打草惊蛇的意思

打草惊蛇-打草惊蛇的故事-打草惊蛇的寓意-打草惊蛇的意思

打草惊蛇-打草惊蛇的故事-打草惊蛇的寓意-打草惊蛇的意思打草惊蛇-打草惊蛇的故事-打草惊蛇的寓意-打草惊蛇的意思【成语】打草惊蛇【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简拼】dcjs【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为好事者口实焉。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例子】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英文翻译】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谜语】异【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解释: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成语正音】蛇,不能读作“sé”。

【成语辩形】惊,不能写作“警”。

【产生年代】古代【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典故:打草惊蛇_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打草惊蛇_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打草惊蛇
成语典故: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对付別人的时候,因为一个无心的小动作,却让对方觉察到而提防警觉。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打草惊蛇的故事打草惊蛇,是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
打草惊蛇,是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打草惊蛇图
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急功近利
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敲山震虎
打草惊蛇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南唐时候,当涂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
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

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

打草惊蛇画面
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

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

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

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

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