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经济学教材
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推荐

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推荐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的学科,是现代社会学科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大学经济学入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非经济学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重要途径。
选择一本合适的经济学入门教材是学习本科经济学的第一步,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高质量的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
1.《经济学通识教程》(作者:尹卓)《经济学通识教程》是一本经济学入门必读的教材。
该教材深入浅出的解释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条理清晰,逻辑连贯。
书中还有大量的实例分析和相关数据,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此外,该教材还通过讲述经济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对经济学思想演变的深入理解。
2.《经济学原理》(作者: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经济学入门经典教材,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的经济学入门课程。
该教材注重启发式学习,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3.《国民经济学》(作者:萨缪尔森)《国民经济学》是一本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
该教材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
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大学生学习和理解。
同时,该教材还涉及了现实世界中的经济政策问题,使学生们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4.《微观经济学》(作者:帕金斯)《微观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入门的经典教材,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该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应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并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该教材的编写风格简洁明了,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
5.《现代经济学原理》(作者:鲁邦斯坦)《现代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结合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入门教材。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重点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慕读书,唯明智之士要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希望你喜欢。
经济学必读书1、亚当·斯密5261:《国富论》2、阿4102瑟·刘易斯:《国际经1653济秩序的演变》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6、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7、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8、贝克尔:《人力资本》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1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2、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1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4、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5、德姆塞茨:《(中译本)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16、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17、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18、多马:《经济增长理论》1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20、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21、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22、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23、格哈特·门施等:《资本价值变化与创新偏好》24、霍利斯·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25、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26、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27、贾塔克:《发展经济学》28、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29、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30、康芒斯:《制度经济学》3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3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33、拉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34、莱斯特·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35、劳·普雷维什:《外国资本主义》3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37、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38、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39、罗纳德·卜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40、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经济学需读的书籍51、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52、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53、萨·阿明:《不平等的发展》5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55、樋口美雄:《劳动经济学》56、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57、瓦连捷伊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人口理论》58、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59、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60、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6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6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63、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6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5、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66、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67、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学是什么读后感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呢?我以为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首先必须学好经济学这门课。
经济书籍

1、《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
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有非常多人喜爱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
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
想了解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经济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我国官员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通过阅读,相信你不难找到答案。
2、《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
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
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
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
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
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
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3、《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ast经济学备考教材

ast经济学备考教材在经济学备考方面,选择合适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AST(Advanced Studies in Economics)经济学备考,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材:《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
这本书是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之一,语言生动易懂,适合初学者。
它涵盖了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要素市场、外部性和公共品等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
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这本书是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
它详细阐述了国民收入核算、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和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著。
这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该书语言流畅,内容丰富,适合作为经济学备考的参考书。
《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范里安(Hal R. Varian)著。
这本书适合有一定微观经济学基础的学生。
它涵盖了消费者选择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均衡、博弈论等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并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中级宏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
这本书是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之一。
它详细阐述了国民收入决定、货币与金融市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
除了以上提到的教材外,还可以参考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和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经济学期刊和网站,以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经济学经典书籍

3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续——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徳卡:《全球化经济学——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斯蒂芬.马奥尼:《国际金融词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迈哈伊.马图:《结构化衍生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
囊括了微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初级用书
《微观经济学—理论和运用》尼克尔森
连接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没有数学推导但是大多数论题都直接联系高微内容
《公司理财》 斯蒂芬·A·罗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
1、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艾伦.加特: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option and other topics》Sheldon Ross
经济学入门书目

一、入门教材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学原理(上册)经济学原理(下册)《经济学原理》学习指南ECONOMICS (英文版·第3版)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其中单行本为《经济学》,上下册版本拆为《微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一些经济学经典经典书籍

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人大版中文翻译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3、《宏观经济学》罗伯特霍尔,人大版,中文翻译
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
《丰裕社会》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
《经济成长的阶段》 沃尔特·罗斯托
《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
《资本上义与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
一些经济学经典经典书籍
一、入门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文后称此出版社图书为"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适合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阅读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和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5、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人大版,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支内容。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
6、《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案例的不足。
北大经济学教材清单

北大经济学教材清单以下是一些北大经济学教材的清单,供参考:1.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小罗伯特·席勒(N. Gregory Mankiw)2.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曼昆(N. Gregory Mankiw)3.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曼昆(N. Gregory Mankiw)4. 《经济学原理》导读(Brief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曼昆(N. Gregory Mankiw)5. 《经济学原理》案例与问题(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ase and Problems)- 曼昆(N. Gregory Mankiw)6.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保罗·卡尼舒克(Paul Krugman)、莫里斯·奥布里恩(Maurice Obstfeld)7.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徐洪波、艾伟俊8. 《工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 周恩来、张海晏、徐文宣9. 《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郗晓东、魏兴国10. 《经济计量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etrics)- 卡特尔·D·弗莱施(Carter Hill)、威廉·E·格里菲斯(William E. Griffiths)、乔治·G·詹迪什(George G. Judge)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北大经济学教材清单,具体教材可能根据课程和学期而有所不同。
建议您在选课前咨询学校教务部门或教师以获取最新的教材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入门教材: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8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
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
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
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
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
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
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
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说明: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
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
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
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
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
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
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
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
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
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
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
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级微观教材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
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
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
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
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
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
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
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
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
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
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
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
图形清晰,语言流畅。
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
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
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
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
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
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
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
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
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
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
32开,800多页。
易懂而深刻。
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
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
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
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三、中级宏观教材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
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
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
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
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
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
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
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
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
建议阅读。
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
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
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
推荐必读。
13、《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罗伯特霍尔,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
不属必读范围。
14、《宏观经济学》巴罗。
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
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
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
不属必读范围。
1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杰佛里萨克斯,32开,1000页。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
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
以拓展知识。
上述5种教材所用符号各不相同,对学习者实在甚为不便。
16、《国际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 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
推荐阅读。
1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