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1--七年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科目)导案(一)

时间:2019年月日班级:七班授课人:

课题【古文】《卖油翁》与技艺精进之道课时 2

教学目标1.了解与欧阳修、袁枚相关的文学常识; 2.学习《卖油翁》,积累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理解文本内涵,分析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人物形象,阐释文章传达的道理

重点难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理解文本内涵,分析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人物形象,阐释文章传达的道理

教学过程

【抛石引路】(5分钟)

讲解《庖丁解牛》的故事,以做题的方式(学生课本上的“基础热身“部分的课堂练习)分析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庖丁解牛的动作娴熟、技艺高超的原因。目的是为知识详解部分的《卖油翁》作铺垫。

《庖丁解牛》的出处及庖丁简介:《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出自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著作《庄子》。“庖丁”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庖”是厨师,“丁”是人名,“庖丁”也就是说一个名叫丁的厨师。这个人有什么特长呢?他特别擅长宰牛,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杀死,而是以像舞蹈一样优美娴熟的动作把牛的皮肉骨头分解成小块。他给梁惠王表演宰牛的绝技,动作特别优美,如同舞蹈一样不费力气,进刀时的声音合乎古时音乐的节拍。

【无师自通】(25分钟)

师: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是哪三个阶段?(即“基础热身”课堂练习第一题)

【参考答案】开始解牛时,看见的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现在解牛时,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才达到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心理境界。

师:庖丁解牛的动作娴熟、技艺高超的原因是什么?(即“基础热身”课堂练习第2题)

【参考答案】其一,庖丁对解牛规律的追求超过了对解牛技术的追求,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解牛技艺上,而是努力探求解牛的规律;其二,他不懈实践 ,在反复的解牛实践中积累经验,慢慢顺着牛体的结构来解牛;其三,他小心谨慎 ,看到牛体筋骨交错、难以下刀的地方,就集中目光、放慢动作,从不骄傲大意。(注:意思相近即可。)

《庖丁解牛》故事的总结及给我们的启示:庖丁说得很轻松,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看似轻松的发挥背后,是庖丁十九年里为了学习宰牛技术付出的无数努力,最后才能使技术臻于化境,得到梁惠王的称赞。实际上,庄子只是举例来说明“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道理,庖丁也未必真有其人。不过这也启示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和技术,都得在长期的练习和实践中总结出规律和道理,而不断取得进步、提升自我。【知识详解】(45分钟)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宋初文坛领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的成才及进入仕途: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郑氏抚养成人。郑氏拿着芦苇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画荻(dí)教子”典故的由来。好在欧阳修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常常借书来抄读,小小年纪写出的诗文,文笔已经非常老练,不逊于成年人。家人认定这个孩子有奇才,将来可以光耀门楣,然而,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16岁与19岁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22岁再次参加

科举,在国子监考试和礼部考试中都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包括他自己都认定他将是本次殿试的状元人选。不料,由于他锋芒太盛,主考官晏殊只给了他第十四名的成绩,以挫他的锐气。不过,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方面成为了恩师胥偃的女婿;一方面得到了洛阳的官职,并且被上司钱惟演看重和提拔。

欧阳修的从政之路、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庆历年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提出减轻百姓徭役、整顿军备、抑制高官子弟进仕途等多种改革政策,欧阳修参与到改革当中,成为革新一派的干将。然而由于守旧派的阻挠,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革新派官员相继被贬,欧阳修被贬滁州太守。在滁州,欧阳修为政宽简,经常带着手下官吏和百姓们一起玩乐,并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醉翁亭记》,里面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名句。后来被召回京,任翰林学士,并开始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50岁时,欧阳修出任礼部主考官,他乐于提拔人才,奖掖后进,唐宋八大家中苏轼、苏辙兄弟和曾巩都出自他的提拔。另一方面,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主张文道并重,事信言文,也就是说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但同时得做到文从字顺,语言平易,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欧阳修一方面以自己大量平易通畅的散文作品为示范,一方面提拔培养能写作这类优秀散文的新进作家,因而他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最终取得了胜利。

二、文本解析

①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北宋官员。公,对男子的尊称。

②善射:擅长射箭。善,善于、擅长。③当世:在当时。当,在。④以:凭借。⑤自矜(jīn):自夸。

⑥尝:曾经。⑦于:在。⑧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

⑨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⑩睨(nì):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⑪去:离开。

⑫发:这里指把箭射出去。⑬矢(shǐ):箭。

⑭但微颔(hàn)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此段译文:陈尧咨擅长射箭,在当时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他也凭借这种本领自夸。(他)曾经在家里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旁边),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见到他射箭十次里射中了八九次,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文段理解: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先交代文章背景: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这个“陈康肃公”是何许人也?实际上,他的名字是“陈尧咨”,“康肃”是他的谥号。他的父亲陈省华在北宋初年官至左谏议大夫,是谏院的长官,职掌规谏朝政缺失,特别精明有才干。他的长子陈尧叟、三子陈尧咨、女婿傅尧俞都曾经得中状元,次子陈尧佐也是进士出身,这一家子官都做得不小,在当时非常有名。根据历史记载,陈尧咨能文能武,不仅中过状元,而且特别擅长书法;同时擅长射箭,能够在很远的地方射一枚铜钱,而让箭刚好穿过铜钱的孔。他36岁就当上了考进士的主考官,破格提拔有才能寒门考生,又曾经主持兴修水利,确实有他的历史功绩。但他遭受非议之处更多:比如他曾利用职权之便,帮助同僚的弟弟考试作弊;做地方官的时候曾因喝酒耽误公事、日常生活豪华奢侈、目无法度,数次被弹劾降职。而且这个人特别心高气傲,急躁暴虐,命令身边的侍卫都手提棍棒随侍,手下的小官和百姓一句话不顺他的心意,马上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是稍微教训一下,在对百姓用刑的时候经常会把人活活打死。据说,陈省华夫妻勤俭持家,教子很严厉,陈尧咨做地方官的时候,他的母亲问他在任上有何值得称道的政绩、办了什么利于地方的好事。陈尧咨说:“荆南地处交通要道,几乎天天有宴会,我常常给大家表演我的射箭技术,坐客没有不佩服的。”母亲闻言大怒,斥责道:“我们教你忠孝报国,而现在你不能努力施行仁政以造福一方,却在表演射箭上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