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7f5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3.png)
2024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精彩教案教案一:《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第一课时:交通安全我知道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交通规则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规则?二、学习交通规则1.出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交通标志。
2.讲解交通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3.讲解行人过马路、乘车等交通规则。
三、案例分析1.出示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分析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四、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家庭、社区宣传交通规则?2.展示讨论成果,评选最佳宣传方案。
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安全出行,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安全出行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安全出行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交通规则。
2.提问:为什么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二、学习安全出行知识1.讲解行人安全出行、乘车安全等知识。
2.举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三、案例分析1.出示安全出行案例,让学生分析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四、实践活动1.设计安全出行宣传标语。
2.展示宣传标语,评选最佳创意。
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案二:《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第一课时:关爱他人,从身边做起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关爱他人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价值。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行为。
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教案
![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678089e31433238689343.png)
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教案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教案(精选7篇)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教案1一、教学内容: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4)犯罪的类型复杂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社会的因素(2)家庭的因素(3)学生的心理因素5、相互交流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6、布置作业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教案2一、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全册教案.docx
![(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全册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790ab3a84868762cbaed599.png)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1、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在对故事、情境的思考当中领悟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3、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并懂得区分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那些事情要别人帮着才能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学准备:1.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3.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小剧场:《小马过河》。
1、师:同学们,现在小剧场马上要开演了,谁要来参演呢?你又想要饰演哪个角色呢?2、师:好了,角色已经选好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小表演家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3、师: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4、动动小脑筋:如何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呢?5、师:让我们在课本当中找到答案,最后小马是怎么做呢的?6、提问:为什么马妈妈说“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呢?”7、总结:马妈妈之所以说小马长大了,是因为小马懂得依靠自己去尝试、去挑战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第一次”中成长起来的。
第二课时一、我的第一次。
1、师: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2、我也要说(小讨论):3、展示第一次的经历和当时有趣的回忆:4、师:同学们真勇敢,有过那么多的第一次的经历,你们正是一个小勇士。
5、师:很多时候,我们做第一次的时候会做得不好,可是有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做越好了。
二、我还想试。
1、师:那么小勇士们,你们还想要尝试哪些新鲜的事呢?2、小小冒险家:我的冒险计划(说一说,你还想尝试什么。
)3、展示“我想⋯⋯”4、思考:可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我都能去呢?5、:些小同学也有一些疑惑,我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优质教案范文精选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优质教案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c3cd2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2.png)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优质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本》第二章《安全防护我知道》第三节《我会保护自己》,内容详细涵盖了个人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识别陌生人和不安全环境、求救方法、隐私部位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救,具备初步的应变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法制观念的认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危险、求救方法以及保护个人隐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法制教育视频、教学挂图。
2. 学具:安全手册、求救卡、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法制教育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注重讲解求救方法、识别陌生人等关键知识点。
3. 实践: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遇到危险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危险,掌握求救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会保护自己2. 主要内容:识别陌生人求救方法保护个人隐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求救方法,并说明其适用场景。
(2)简述如何识别陌生人,保护自己。
(3)谈谈你对法制观念的理解。
2. 答案:(1)求救方法:大声呼救、拨打报警电话、向周围人求助。
适用场景:遇到陌生人跟踪、被陌生人强行带走等。
(2)识别陌生人:观察外貌、穿着、言行举止等,不轻信陌生人。
保护自己: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3)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知识。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精品教案范文精选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精品教案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b7cb8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e.png)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精品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法制教育》教材第二单元“安全防护我做到”,具体涉及第三章“遵守交通规则”,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标志、学习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交通信号和标志,懂得遵守交通法规。
3.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标志,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交通信号灯和标志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个关于交通安全的小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交通安全问题。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交通规则(1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的含义。
举例说明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学生注意过马路时的安全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组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其含义,并说明如何遵守。
分析学生在判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纠正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设计的交通标志,加强记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绘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伴我成长2. 内容:交通信号灯:红、黄、绿交通标志:禁行、限速、人行横道注意事项: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交通标志,并说明其含义。
家长陪同孩子观察身边的交通环境,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3b16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b.png)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律,知道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3. 遵守法律,做遵纪守法的好孩子4.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5. 法律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知道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为学生讲解法律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分析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让学生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 讨论遵守法律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言阐述遵守法律的原因和意义。
5. 学习如何遵守法律:引导学生了解遵守法律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6. 学习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为学生讲解法律保护公民权益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7.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法律知识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法庭审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法律实际应用的认识。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5397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3.png)
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
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
〔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考虑,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
同时也受到深入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平安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平安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
〔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⑴互相向同桌介绍。
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
〔声、形、动画同时展示〕〔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平安。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精选18篇)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cbba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4.png)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精选18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全面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2. 认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科学饮食和文明就餐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到挑食、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应如何文明就餐。
教学准备:儿童营养知识食物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故事,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猫咪咪一家的故事――《小白与小花》。
2.讨论:(1)故事中小白与小花遇到了什么麻烦?(2)他们生病的原因是什么?(3)熊医生会对小白和小花说些什么呢?3.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像小白、小花这样的行为?或者周围有像小白、小花这样的小朋友吗?学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贪吃、挑食有什么危害吗?4.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合理饮食,不能像小白一样贪吃,也不能像小花一样挑食,这样才能健健康康的成长。
(二)模拟搭配,合理安排1.一日三餐学问很大,科学、合理的搭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信,咱们就来试一试。
2.(出示图片)这上面的食物,你们都认识吗?3.如果让你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一日三餐,你会怎么安排呢?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动手搭配。
4.展示交流:(1)有谁愿意把自己搭配的三餐端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2)请小朋友们比一比谁安排最合理,说说理由。
5.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均衡营养、合理饮食呢?补充介绍《中国军民膳食指南()》六大要点中的部分内容。
6.出示膳食宝塔,你发现了什么营养秘诀?7.除了这些小秘诀,科学饮食还要注意什么呢?介绍课前的小调查,说说长辈们有哪些均衡营养、合理饮食的小妙招。
我们一定别忘了还要注意节俭,不浪费。
8.你们瞧,营养顾问康康熊给我们送来了营养秘诀,一起读一读: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七分饱,营养又健康。
9.现在,你能借助这个小秘诀再来调整一下自己的一日三餐吗?10.交流反馈:你是如何调整,为什么?11.你觉得他这样的调整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dc86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1.png)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法律1. 教学目标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明白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法律的定义: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b. 法律的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3. 教学活动a.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b. 学生讨论法律在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
第二章:遵守法律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2. 教学内容a. 遵守法律的意义: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b.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从小事做起,如遵守交通规则、不抄袭别人的作业等。
3. 教学活动a. 讲解遵守法律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b.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举例说明。
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护他们的权益,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 教学内容a.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法律为我们提供了权益保障,如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
b. 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了解自己的权益,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3. 教学活动a. 讲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b. 学生讨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举例说明。
第四章:法律制裁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基本概念,明白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 教学内容a. 法律制裁: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包括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
b. 法律制裁的作用:威慑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教学活动a. 讲解法律制裁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法律制裁的作用。
b. 学生讨论违法行为会受到的法律制裁,举例说明。
第五章:法律与生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 教学内容a.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我们的生活。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bddf0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4.png)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篇: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第一课学生在校一日要求第二课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第三课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第四课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第五课遵守公共秩序第六课报警、报案、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七课亲生父母“卖”了自己的孩子第八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九课你也是小公民第十课考试不能作弊第一课学生在校一日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目标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知道早读、集会、早操、上课、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
问: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呢?由此引出课题。
二、学习过程1、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供选择的主题: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2、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
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进行学习。
上学:(1)按时上学;(2)穿校服(运动服)回校;(3)衣服要干净、整齐,不破烂,(4)短衫要束在裤子里,上衣纽扣要扣好(或拉上链);(5)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红领巾要戴在衣领里);(6)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7)星期一穿白鞋;(8)不穿没袖的衣服、拖鞋;(9)不染发,不涂指甲,不戴首饰。
课间:(!)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开展有益活动。
(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
(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
(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
(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
(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午餐、午睡:(1)排队取饭,不争先恐后。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五篇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3475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b.png)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五篇第1篇: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2、能力:(1)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
归纳监督政府权力的若干途径,分析政府依法行政和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分析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内涵等。
(2)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和权力监督体系的内容,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
(4)学会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认识人民监督政府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培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3)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4)明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教学重难点1.明确政府接受监督的重大意义。
(重点)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具体要求。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我国,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依法行政,但是滥用权力时有发生,怎样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二、课堂探究活动一:1、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讨厌贪官吗?为什么?你心目中的好官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学教材46页第一段和47页最后一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及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监督的意义。
结论一:为什么监督政府3、教师点评并总结:权力是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就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行使权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
监督政府的意义,三、课堂探究活动二:1、教师提问:这些官怎么就成了贪官了呢?2、学生自由发言。
2024年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8d903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1.png)
2024年二年级下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法制教育》教材第二册第五章《遵守交通规则》,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标志、学习行人交通规则和自行车交通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记住各种交通标志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交通信号灯模型、交通标志卡片、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交通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安全过马路。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交通信号灯,让学生认识红绿灯的意义。
(2)展示交通标志,讲解各个标志的作用。
(3)学习行人交通规则和自行车交通规则。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如何正确过马路,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讲解骑自行车时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5. 小组讨论(10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交通信号灯:红绿灯的意义2. 交通标志:各个标志的作用3. 交通规则:行人交通规则、自行车交通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解释其意义。
(2)简述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的安全。
2. 答案:(1)示例:禁止通行、注意儿童、限速标志。
分别表示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提醒驾驶员注意儿童、限制车辆速度。
(2)示例:遵守交通信号灯,过马路时走斑马线,不随意穿越马路,骑自行车时注意安全,不逆行、不载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交通规则,提高更多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954ffd15abe23482f4de5.png)
二年级法制教育教案【篇一: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法制教育二年级下册教案授课班级:二(授课教师:王晓云1)、2)班(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懂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师生共同探讨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人一生不同时期所享受的权利(部分)及相关法律的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
简要谈话并引出主要问题:法律的作用。
二、新课过程1、阅读课本内容;看动画小故事《老虎发威》和《保护未成年人》,故事分别提到了什么法律?简要说说其作用。
2、再列举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简要了解其作用。
3、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法律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的作用。
4、用做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课堂小结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内容,归纳并了解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目标:1、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教学重难点1、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过程1、总结学生的答案,由此向学生介绍法的含义。
2、向学生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dc6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f.png)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
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2课题名称: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
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
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事例引入,激发兴趣。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e553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e.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篇1.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我的环保小搭档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的基本常识;2、给学生们灌输绿色环保的理念;3、让学生们找一找身边的环保搭档。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理解很容易,实施却很难。
环保意识人人都有,但真正关系到每个人身上时,做的却没有说的多。
要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我们现在环境所存在的危机,也要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环保之中。
教法:介绍环保常识,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环保搭档,并动手做出教材中的环保小搭档教学准备:1、准备胶水或胶棒。
2、搜集关于环保的标语。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常识介绍环境保护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时刻都有环保的意识。
下面就介绍一下有关环保的常识:(可利用PPT进行展示)1.第2xx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7.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富营养化。
8.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9.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二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040f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4.png)
二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二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1教学课题:法制教育(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二、交通安全案例|一、3月31日11时55分,河南省潢川县小学生杨明亮(男,8岁),在丰台区富丰桥东韩庄子路口步行由北向南横穿机动车道时,被由西向东驶来的李元元(女,24岁,北京市公交总公司603车队)驾驶的大公共汽车当场轧死。
案例二、2月11日14时5分,大兴区黄村镇狼各庄村村民薛新开(女,7岁)在由南向北步行横穿公路,适有河北省固安县解家务村司机杨建中(男,19岁)驾驶农用四轮车由东向西驶来,农用车将薛新开撞出,薛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当日死亡。
1、分组讨论、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
下面给大家讲几个游泳所带了的惨剧。
(1)2016年4月23日下午,廉江市安铺镇3男孩结伴下河捞蚬不幸溺水,导致2死1失踪。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e8c3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a.png)
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
2. 遵守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如何遵守法律。
3. 自我保护: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避免违法行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遵守法律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遵守法律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遵守法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原则:介绍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公正、平等。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探讨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3. 法律与生活: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与法律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
2.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法律的作用。
3. 互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通过小故事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af3e9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3.png)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教案# 导语】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小点儿声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育过程: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
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一)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
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二)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2.小结: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法制教育二年级下册教案授课班级:二(2)班授课教师:蒋艳安全法制教育二年级下册教案授课班级:二(1)班授课教师:刘下军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懂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师生共同探讨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人一生不同时期所享受的权利(部分)及相关法律的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
简要谈话并引出主要问题:法律的作用。
二、新课过程1、阅读课本内容;看动画小故事《老虎发威》和《保护未成年人》,故事分别提到了什么法律?简要说说其作用。
2、再列举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简要了解其作用。
3、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法律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的作用。
4、用做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课堂小结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内容,归纳并了解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目标:1、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教学重难点1、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过程1、总结学生的答案,由此向学生介绍法的含义。
2、向学生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3、介绍什么是法律援助。
4、介绍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法律面前不存在特权现象。
三、课堂小结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你也是小公民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的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2、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观看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
二、新课过程1、讲解公民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问学生是否是合格的小公民?询问学生知道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哪些吗?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就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
文明用语少不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文明用语大比拚。
问候用语有哪些?感谢用语有哪些?赞美语言有哪些?祝贺的用语有哪些?道歉的用语有哪些?3、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合格的小公民4、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做汇总。
三、课堂小结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必须从小做起,时时处处讲礼仪,注重文明礼仪规范,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父母不能私拆子女信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自己的基本权利,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的人身自由的内容有哪些,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2、教师补充说明基本权利。
二、新课过程1、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文中母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3、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样办?4、让学生了解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哪些,自己有哪些权利,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
三、课堂小结公民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除公安、安全、检察机关出于侦查的需要,可以依法对个人的通信检查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四、教学反思小学生也有自己的隐私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维护自身隐私权。
2、理解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3、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教学重难点1、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2、搞清楚哪些是侵害学生隐私权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向学生展示案例,询问学生是否遇到过案例中出现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是怎么反应的?二、新课过程1、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引出隐私权的概念。
2、用图片向学生解释公民的隐私权都包括哪些?3、分组讨论,看学生能否列出一些侵犯我们隐私权行为的例子?4、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办?5、我们小学生应该要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6、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7、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隐私权,知道我们小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有隐私权,其他人不能任意公开传播,也不能偷窥、监视和侵害别人的隐私。
四、教学反思考试不能作弊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考试作弊是道德问题。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作弊是不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新课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案例,请学生评一评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并描述原因。
二、新课过程1、看了案例之后,请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带来的危害有哪些?2、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作弊方式有哪些?如果自己身边出现作弊的行为,应该怎样对待?3、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作补充。
5、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趁机教育学生知道作弊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道德问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的危害,学生对于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反思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教学目标: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3、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4、引导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放《一分钱》的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大家非常熟悉而又好听的歌曲,如果会唱的话,可以一起唱。
我们边听(或唱)边想一想,歌中赞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二、新课过程1、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个小调查,请掉过东西和拾过东西的同学举手,并询问期中几位问题:掉过/拾到过什么东西?2、请学生举例子说说自己的小故事,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3、出示事例,请学生分组讨论事例中的做法对吗?为什么?4、请学生分组自主设计情景表演,体验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媒体课件的展示,以及小事例的分析,了解了捡到东西和丢失东西的心情,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明白了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教学目标: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
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
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事例引入,激发兴趣。
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
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二分析理解(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向于杰学习什么?(二)结合实际。
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 2—3 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
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教学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活动形式: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活动手段: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活动过程:一、案例引出: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 20 米的四楼摔了下来。
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
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问题 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1、学生讨论发言。
2、老师小结: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
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