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
沉淀池设计的规定
沉淀池设计的规定沉淀池I 一般规定6.5.1 关于沉淀池设计的规定。
为使用方便和易于比较,根据目前国内的实践经验并参照美国、日本等的资料,沉淀池以表面水力负荷为主要设计参数。
按表面水力负荷设计沉淀池时,应校核固体负荷、沉淀时间和沉淀池各部分主要尺寸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
表 12 为国外有关表面水力负荷和沉淀时间的取值范围。
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要求,对排放的污水应进行脱氮除磷处理,为保证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初次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不宜太高,以维持足够碳氮和碳磷的比例。
通过函调返回资料统计分析,建议适当缩短初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
当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为 2.0~4.Om 时,初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为0.5~2.0h ,其相应的表面水力负荷为 1.5~4.5 m3/(m2·h) ;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的沉淀时间为 1.5~4.0h ,其相应的表面水力负荷为 0.6~1.5m3/(m2·h) 。
沉淀池的污泥量是根据每人每日SS 和BOD5数值,按沉淀池沉淀效率经理论推算求得。
污泥含水率,按国内污水厂的实践数据制定。
6.5.2 关于沉淀池超高的规定。
沉淀池的超高按国内污水厂实践经验取 0.3~0.5m。
6.5.3 关于沉淀池有效水深的规定。
沉淀池的沉淀效率由池的表面积决定,与池深无多大关系,因此宁可采用浅池。
但实际上若水深过浅,则因水流会引起污泥的扰动,使污泥上浮。
温度、风等外界影响也会使沉淀效率降低。
若水池过深,会造成投资增加。
有效水深一般以 2.0~4.Om 为宜。
6.5.4 规定采用污泥斗排泥的要求。
本条是根据国内实践经验制定,国外规范也有类似规定。
每个泥斗分别设闸阀和排泥管,目的是便于控制排泥。
6.5.5 关于污泥区容积的规定。
本条是根据国内实践数据,并参照国外规范而制定。
污泥区容积包括污泥斗和池底贮泥部分的容积。
6.5.6 关于排泥管直径的规定。
6.5.7 关于静水压力排泥的若干规定。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整理版ppt
16
例:某城市污水排放量为100000m3/d,悬浮物浓 度C0为250mg/L,试设计一平流式沉淀池,使处 理后污水中悬浮物浓度不超过50mg/L,污泥含水 率为97%, 通过沉淀性能曲线查得,当去除率为80%时,去 除颗粒物的最小沉降速度为1.44m/h,沉淀时间 为65min。其中,取长宽比为6,污泥区高度为 2.8m,缓冲区高度为0.6m,沉淀区泥斗上下低 面为正方形,上斗边长为6m,下斗边长为0.4m, 泥斗倾角为45°;流入口至挡板距离取0.5m,流 出口至挡板距离为0.3m。
(m3/m2.h)
(g/pc.d)
(%)
初沉池 二沉池
仅一级处 理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 法
生物膜法
1.5-2.0 1.0-2.0 1.5-2.5 1.5-2.5
1.5-2.5 1.5-3.0 1.0-1.5 1.0-2.0
15-27 14-25 10-21 7-19
96-97 95-97 99.2-99.5 96-98
h2=q×t=0.96×1.9=1.82 m ③ 沉淀池长度 每个池宽b取6.0 m,则池长为
L2=A1/ b=217/6=36.17 m 取L2=36.5 m 长宽比为L/b=6>4,符合要求。
整理版ppt
19
(3)沉淀区各部分尺寸计算
① 每日产生污泥量
W=[Qmax×(c0-c1)×100]/[γ×(100-P)]
整理版ppt
8
• 式中:h1——超高,为了适应冲击负荷的水位 变化,有效水深
• 0.3m。
以上应有保护高度h1,常取
•
h2——有效高度,m
•
h3——缓冲层高度,当没有刮泥机时,
高效沉淀池设计方案
高效沉淀池设计方案一、设计概述高效沉淀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设施,其设计目标是通过优化池体结构、水流流态和污泥沉淀等方面的因素,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和污水净化效率。
本设计方案将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一种高效、稳定且易于维护的沉淀池设计方案。
二、设计要点1、池体结构:为了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我们将采用平流式沉淀池结构。
这种结构简单、稳定,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良好。
同时,我们将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来增强池体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进水口设计:进水口的设计需考虑均匀分配进入沉淀池的污水,以避免流速不均对沉淀效果产生影响。
我们将采用宽堰进水方式,并在堰口设置挡板,以实现污水均匀分配。
3、出水口设计:为了防止已沉淀的污泥被水流带出,我们将设置虹吸出水口。
通过虹吸作用,出水口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速度,避免已沉淀的污泥被带走。
4、排泥口设计:排泥口的设计需考虑排泥的及时性和均匀性。
我们将设置多个排泥口,分布在沉淀池的底部,并使用旋转式排泥阀,以实现均匀排泥。
5、曝气系统:为了提高污泥的活性,我们将设置曝气系统。
曝气系统将通过均匀布置在沉淀池底部的曝气管进行曝气,以提高污泥的生物活性。
6、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我们将设置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将包括液位传感器、流量计、pH计等设备,以实现对沉淀池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三、具体实施方案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做好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础处理等工作。
2、池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池体施工。
先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然后安装池壁和顶板。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池体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进水口施工:在池体一侧设置宽堰进水口。
进水口应保持与水平面垂直,以保证污水能够均匀分配。
在堰口设置挡板,以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沉淀池底部。
4、出水口施工:在池体另一侧设置虹吸出水口。
虹吸出水口应保持与水平面平行,以避免对已沉淀的污泥产生扰动。
在出水口处设置挡板,以防止已沉淀的污泥被水流带出。
沉淀池设计
反射板直径d2=1.3 d1=2.05m
(2)沉淀区面积
取表面负荷q’=2.52 m3/m2·h,上升流速
v=2.52m/h=0.7mm/s
A= qmax/v=46.43 m2
(3)沉淀池直径
D 4( A f ) 4(46.43 1.08 7.8(m)( 8m)
1000
式中:S——每人每日的污泥量,L/d·人,可参考
表10-8;
N——设计人口数,人;
T——污泥贮存时间,d。
(8)沉淀池的总高度h:
h=h1+h2+h3+h4
= h1+h2+h3+h′4+h″4
式中:h1——沉淀池超高,m;一般取0.3m;
h2——沉淀区的有效深度,m;
l1-梯形上底长,m
部分污泥容积(V2/m3)
V
l1
l2 2
h4b
l2-梯形下底长,m h 4-梯形的高度
例一:Qmax=43200m3/d,设计人口25万 人,沉淀时间1.5h,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求二沉 池各部分尺寸。
解: (1)池总面积:
设表面负荷q=2.0 m3/m2·h。设计流量
(5)沉淀池的总宽度b;
b=A/L
(6)沉淀池的只数n:
n=b/b′
式中:b′——每只沉淀池的宽度。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一般为30~50m,为了保 证污水在池内分布均匀,池长与池宽比不小于4,以 4~5为宜。
(7)污泥区的容积。 对于生活污水,污泥区的总容积V: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沉淀池设计公式范文
沉淀池设计公式范文沉淀池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境工程任务。
它是用于分离和清除水体中悬浮颗粒物质的一种设施。
沉淀池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雨水收集系统等。
沉淀池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流量、水的特性、悬浮物质的性质等。
本文将介绍沉淀池设计的公式和原则,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沉淀池设计。
在进行沉淀池设计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定义和概念。
首先是泊松比,泊松比是指沉淀池中固体与液体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ρs/ρl=(1-ε)/ε其中,ρs是固体的密度,ρl是液体的密度,ε是固体的体积分数。
其次是沉降速度,沉降速度是指颗粒物在液体中沉积的速率。
沉降速度可以根据斯托克斯公式来计算,即:V=(2g(ρs-ρl)/9μ)*d^2其中,V是沉降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ρs是固体的密度,ρl是液体的密度,μ是液体的动力粘度,d是颗粒物的直径。
接下来是沉淀区的长度,沉淀区的长度可以根据最小停留时间来估算。
最小停留时间是指液体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最短时间,以便有效地分离悬浮物质。
最小停留时间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Tmin = (ρl * L s / (Q * Cs))其中,Tmin是最小停留时间,ρl是液体的密度,Ls是沉淀区的长度,Q是液体的流量,Cs是悬浮物质的浓度。
最后是沉淀池的尺寸。
沉淀池的尺寸可以根据最小停留时间来计算,通过以下公式:As = Q / (Cs * V * Tmin)其中,As是沉淀池的横截面积。
除了以上公式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沉淀池的深度应根据颗粒物质的性质来确定,通常沉淀池的深度应大于颗粒物质的直径。
此外,沉淀池还要考虑到流量的变化和水体的特性等因素,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地分离悬浮物质。
总而言之,沉淀池设计公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参数和因素。
正确地设计沉淀池需要对流体力学和环境工程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以上介绍的公式和原则只是设计沉淀池的基本知识,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沉砂池的设计及不同池型的选择
沉砂池的设计及不同池型的选择沉砂池的设计及不同池型的选择一、引言沉砂池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见的预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较大颗粒物质,如泥沙、砂砾、悬浮有机物等。
本文将围绕沉砂池的设计及不同池型的选择展开阐述。
二、沉砂池的设计沉砂池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流量计算、尺寸设计、倒砂结构、进出水口设置、排泥机构和清污系统。
1. 流量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标准,通过对进水流量进行测算和分析,确定沉砂池的设计流量。
一般情况下,根据所在地区的雨水径流特征、降雨频率和降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尺寸设计:沉砂池的尺寸设计包括池的长度、宽度、深度等方面。
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标准,通过计算确定沉砂池的体积和表面积。
依据沉降速度等参数,综合考虑设计流量、沉砂速度等因素,进而确定沉砂池的尺寸。
3. 倒砂结构:倒砂结构是沉砂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定期清除沉积在底部的砂砾。
常见的倒砂结构有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倒砂结构。
4. 进出水口设置:进水口的设置应保证进水流向合理,以避免在流入沉砂池时产生剧烈扰动,影响沉降效果。
出水口的设置要保证出水的清澈和稳定,避免将悬浮物带入下一级处理单元。
5. 排泥机构和清污系统:为了保持沉砂池的正常运行,需要设置排泥机构和清污系统。
排泥机构通常由集水桶、进水管、排水管和附带的泵等组成,用于收集并排出沉淀物;清污系统则是通过定期清理倒砂结构和沉淀池来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不同池型的选择沉砂池的种类和池型较多,常见的有卧式沉砂池、立式沉砂池和斜板沉砂池等。
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池型是保证沉砂池正常运行的关键。
1. 卧式沉砂池:卧式沉砂池是一种常用的设计,适用于一般污水处理场所。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沉降效果。
由于重力作用,杂质在沉砂池内得以沉降,然后通过排污管排出。
使用卧式沉砂池能够有效去除大颗粒污染物,但对于小颗粒的除去效果较差。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一、斜管斜板沉淀池的原理二、斜管斜板的设计原则1.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进水速度和不同污水流量的处理能力,要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可以充分沉淀。
2.斜板设计应合理,使沉淀任意方向均匀,避免死角和漩涡的产生,保证沉淀效果的均匀性。
3.斜管斜板的倾角需要按照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设计,使污水在通过斜管和斜板时可以充分展开、混合和分离。
4.斜管和斜板的材质应具有抗腐蚀性能,以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腐蚀和磨损。
三、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步骤1.确定污水处理量和质量要求,根据需要设计沉淀池的尺寸和容积,一般来说,沉淀池的容积为进水流量的2至3倍。
2.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倾角,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45度至60度之间。
3.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尺寸,斜管的长度和直径一般按照沉淀池尺寸进行设计,斜板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为沉淀池宽度的1/10至1/20。
4.设计污泥排放设备,包括污泥收集器和排泥管道,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可以方便地清理和排除。
5.设计出水装置,包括出水管道和溢流装置,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澄清水可以顺利排出。
四、斜管斜板沉淀池的优点和应用范围1.沉淀效果好,可以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泥沙。
2.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3.设备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4.设备维护简单,清理和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沉淀效果好、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在设计斜管斜板沉淀池时,需要考虑进水速度、斜板的倾角和尺寸等因素,以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能够充分沉淀。
斜管斜板沉淀池适用于各种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设备。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根本要求有哪些平流式沉淀池外表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淀池根本要求如下:(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
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
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外表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
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
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
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
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
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设计
沉淀池的运行和维护
运行管理要点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沉淀池的各项指标,如水质、水位、 流速等,确保正常运行。
排泥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排泥时间和排泥量, 保持沉淀池的清洁。
防止堵塞
及时清理进入沉淀池的悬浮物和杂质,防止堵塞。
维护保养措施
定期清洗
定期对沉淀池进行全面清洗,保持池体清洁 。
检查设备
设备故障
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等原因造成,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设 备,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式。
沉淀池的加药辅助设计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沉淀效果, 需要在沉淀池前投加药剂,如混凝剂 、助凝剂等。
加药辅助设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药 剂、确定药剂的投加量、投加方式和 投加设备,以保证最佳的处理效果和 最小的药剂消耗。
加药辅助设计应根据污水的水质、处 理要求和药剂的性质进行选择和调整 。
CHAPTER
高效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池深、斜板角度、排泥方式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沉淀效 果。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是在传统沉淀池的 基础上增加斜板结构,提高沉
淀效率。
斜板沉淀池的斜板一般采用 塑料、玻璃钢等材质,安装 时需保持一定角度,以利于
悬浮物的沉降。
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斜板 的材质、角度、间距等因素, 以及池子的整体布局和排泥方
作用
在污水处理中,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 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如泥沙、 有机物等,以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 担,提高处理效果。
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原理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自然沉降于池底,实现固液分离 。
过程
进入沉淀池的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固体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并沿 斜坡滑向池底,清水则上浮至水面,通过刮泥机等设备将沉积的污泥推向一侧 或底部,定期排出。
(完整版)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1构筑物设计说明工程概况废水排放量为s,人数为80000人,悬浮物为350mg/l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平流式沉淀池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
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
2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设计参数(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2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1-2h,表面负荷取 m3/(m2·h),沉淀效率为40%-60% 。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多介于之间。
(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采用8-12。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
(6)池底坡度一般为。
(7)泥斗坡度约为45°-60°。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浸没深度≥,一般取,距离进水口;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浸没深度,高出水面。
设计计算设计采用2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1)悬浮物的去除率 η=94%%10035020350=⨯- (2)沉淀区总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 Q max = (m 3/s)=⨯=720 (m 3/h)设表面负荷q=(m 2·h),沉淀时间t=2h A=5.1720q 3600Qmax ==480(m 2) (3)沉淀池有效水深h 2=qt=⨯=3(m)(4)沉淀区有效容积v 。
=3600Qmax t=720×2=1440 m 3(5)沉淀池长度设初沉池流速v=sL==⨯⨯池总宽 B=56.34480=L A =(m) 池宽 b=289.13n =B =(m) 校核 长宽比95.656.34b =L =>4 满足 长深比356.34h 2=L =<12 满足 ∴设计合理沉淀池总长度设流入口至挡板距离为,流出口至挡板距离为L 1=++=(m)(6)污泥所需容积设每人每天污泥量S=(人·d),初沉池排泥时间T= 2d V=100028000055.01000⨯⨯=SNT =88(m 3) V’=288=44(m 3) (7)污泥斗的容积设污泥斗上口长为,下口宽为,斗壁与水平面倾角为60°,则污泥区高度h 4=︒⨯-60tan25.05.6)(=(m)V 1=())5.05.05.65.65.05.05.65.6(2.531h3121214⨯⨯⨯+⨯+⨯⨯⨯=++SSSS=(m3)(8)污泥斗上方梯形部分的容积机械刮泥时池底坡度i=则由坡度引起的高度h5=+ ⨯=(m)V2=bh2bL51⨯⨯+)(=5.6286.025.656.35⨯⨯+=(m3)校核 V1+V2=+=>44 满足∴设计合理(9)沉淀池的总高度(采用机械刮泥设备)设污泥缓冲高度h3=,沉淀池超高h1=H=h1+h2+h3+h4+h5=+3+++=(m)。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工艺设计一、设计基本情况介绍:1、结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总变化系数K为1.2。
2、结合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出水要求以及国内外特大型城市污水厂的设计经验,和本人自己的实际考量,以二级生物处理法为主的污水处理工艺,我选用氧化沟和辐流式沉淀池。
二、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一)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
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
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
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沟内平均流速:0.3-0.5m/s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
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
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
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二)氧化沟处理工艺的特点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
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
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包括:
1. 池体尺寸:平流沉淀池的尺寸应根据处理对象的流量和负荷确定。
尺寸过小可能导致负荷过高而处理效果下降,尺寸过大则造成资源浪费。
2. 深度:平流沉淀池的深度取决于废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一般计算为悬浮物沉降至底部所需的最小时间。
深度过小会导致沉降不充分,深度过大则增加了废水在池内停留的时间,增加了污水处理周期。
3. 进出水管道位置:进水管道应位置合理,使废水能够顺利进入沉淀池,并保持流动方向稳定。
出水管道的位置应使沉淀物充分沉降后,清水能够顺利排出。
4. 污泥排放设施:平流沉淀池内的污泥需要定期清理,因此设计时应考虑设置污泥排放装置,方便排除污泥,并很好地控制其浓度和排放。
5. 混合与搅拌设备:平流沉淀池可以通过适当的混合与搅拌设备来增加水体的混合,以提高沉降效率和处理效果。
6. 保温设备:在寒冷地区,平流沉淀池的设计需要考虑保温设备,以防止废水在低温下结冰影响处理效果。
7. 材料选用:平流沉淀池的材料应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以保证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具体设计应根据废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及沉淀技术
03
沉淀池的运行与管理
沉淀池的启动与关闭
启动
在启动沉淀池时,应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池内无杂物,然后按照操作规程逐步启 动,并观察出水水质是否达标。
关闭
关闭沉淀池时应先停止进水,然后进行排泥操作,确保沉淀物排尽,最后关闭设备并做 好日常维护。
沉淀池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检查,包括池体、管道、排泥设备 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 池及沉淀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目 录
• 沉淀池概述 • 沉淀技术介绍 • 沉淀池的运行与管理 • 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沉淀池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沉淀池概述
沉淀池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沉淀池是一种利用重力或离心力使悬 浮物自然沉降的设施,主要用于去除 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杂质 。
工业污水处理
总结词
沉淀池在工业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降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工业废水中的特定物质,通过沉淀的方式进行 分离和回收,如重金属、油类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
城市污水处理
总结词
沉淀池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于提 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详细描述
池体漏水
可能是由于池体结构老化或地基 下沉等原因造成,需要进行修补 或加固。
04
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 用
生活污水处理
要点一
总结词
沉淀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溶解 性物质,如磷、氮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方式,将生活污水中颗粒较大 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降下来,使水质得到净化。
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计算(竖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
0.96
污泥容重r
1000 kg/m3
污泥量S=Q(C0-Ce)*T0/r(100-p0)
10.000 m3/d
污泥区所需容积V
设计内容 池子个数n 设计表面负荷q'(3~6 (m3/m2*h)) 清水区面积A 方形池子斜管区边长a
设计取值
斜管倾角
斜管长度(1~1.2m) 池内停留时间 斜管区上部水深h2(0.6~1.2m) 斜管高度h3 超高h1 缓冲层高度(0.5~1.0m) 方形斗斗高 方形池下斗宽(倾角60°) 方形污泥斗容积V1(要大于V)
设计参数 设计水量Q 设计水量Q 设计运行时间T0 进水悬浮物浓度C0 出水悬浮物浓度Ce 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T
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计算(自动生成)
1000 m3/d 42 m3/h 24 h/d 500 mg/L 100 mg/L 6h
0.012
0.5 0.1
污泥含水率p0(初沉池95%~97%,二 沉池99.2%~99.6%)
设计值 0.6 mm/s 19.290 m2 2.0 h 4.320 m 20 mm/s 0.579 m2 0.859 m
19.869 m2
4.457 m
20 mm/s
1.159 m 0.159 m
0.5 m 0.5 m 1.0 m 3.303 m 15.169 m 6.479 m
圆形池直径D
圆锥斗斗高 圆锥斗下部半径 污泥斗容积 圆形沉淀池总高
方形沉淀池总高
2.500 m3 斜管沉淀池 设计值 1
3.0 m3/(m2*h)
15.263 m2 3.907 m
2.8 m
60 °
1.0 m 33.315 min
0.8 m 0.866 m
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
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沉淀池是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沉淀和去除。
其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对沉淀效果和水质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设计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沉淀池的水量,通常以m³/h或m³/s为单位。
设计流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进水水质、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方式等因素,一般通过水质分析和水流量测量来确定。
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面积是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沉淀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沉淀效果。
通常来说,沉淀池的设计沉淀面积应根据进水水质、流量和要求的沉降速度进行确定。
设计沉降速度是指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在沉淀过程中的下沉速度,通常在0.3-0.5 mm/s之间。
沉淀池的出水口高度和水深是设计中另外两个重要参数。
出水口高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污水处理后水质的需求和后续处理工艺。
水深的选择应根据进水水质、流量和要求的沉降速度来确定,一般来说,水深应足以保证沉淀效果,但也不能过深以免增加建设成本。
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包括设计流量、沉淀面积、深度、倾斜角度、出水口高度和水深等。
合理确定这些参数可以保证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沉淀效果,从而提高水质处理效果,净化环境。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文共882字】第二篇示例: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和污泥,以实现水质的净化。
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对其性能和效果有重要影响,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
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是污水流量。
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的污水量,通常以m³/h或m³/s来表示。
设计沉淀池时要准确地确定污水流量,以便确定沉淀池的尺寸和处理能力,确保其能够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一、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二、设计内容: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7000 m3/d,变化系数为1.65 ,COD Cr 450 mg/l,BOD5 220 mg/l,SS 370 mg/l,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初次沉淀池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3)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内容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类沉淀池的特点。
2.绘制图纸:绘制能够清楚表达沉淀池结构的图纸,至少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面图。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四.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五.参考文献水污染控制工程(下),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排水工程(下),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分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目录一、前言 (4)二、设计内容: (3)三、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3)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准则 (4)五、各建筑物参数计算 (5)(1)中心管面积: (5)(2)中心管直径 (5)(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5)(4)沉淀池部分有效断面积: (5)(5)沉淀池直径 (5)(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6)(7)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 (6)(8)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6)(9)圆截锥部分容积 (6)(10)沉淀池总高 (6)(11)出水堰总数 (6)(12)集水槽宽度 (7)(13)集水槽高度(高位差) (7)(14)进水管直径 (7)(15)排泥管直径 (7)(16)泵的选择 (8)(17)人行扶梯 (8)(18)各建筑物材料选用及尺寸 (8)六、设计讨论 (8)一、前言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污水处理中的沉降池设计原则
沉降池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污水达 标排放的关键环节之一。
沉降池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位置
01
沉降池通常位于污水处理流程的 前端,作为预处理设施,对进入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初步的固 液分离。
02
在某些情况下,沉降池也可作为 二级处理设施,用于进一步去除 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有 机物。
意外落入。
03
沉降池设计的影响因素
进水水质与流量
进水水质
沉降池的设计应考虑进水水质, 包括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 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以满足后 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进水流量
根据预计的污水流量,合理设计 沉降池的规模和流量调节系统, 确保稳定运行。
预期的出水质量
出水悬浮物
沉降池应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达到预期的出水质量标准。
污水处理中的沉01-05
目录
• 沉降池概述 • 沉降池设计的基本原则 • 沉降池设计的影响因素 • 沉降池设计的技术细节 • 沉降池设计的实践案例
01
沉降池概述
沉降池的定义与作用
沉降池是一种用于分离固体和 液体、实现污水净化的构筑物 。
沉降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重力 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自然 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出水水质参数
根据工艺要求,确定需要控制的水质 参数,如浊度、COD、BOD等,优化 沉降池的设计。
土地可用性与成本考虑
土地可用性
在沉降池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土地的可用性和限制,合理规划布局,降低土地 成本。
成本考虑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以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操作与维护的便利性
某工业废水处理流程中的沉降池优化
总结词:工艺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 淀
一、沉淀的基本理论 1 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
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 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 沉淀的类型
(1) 自由沉淀 (2) 絮凝沉淀 (3) 拥挤沉淀 (4) 压缩沉淀
3 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 )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2
()18s g d u ρρμ
-=
(b )1<Re<103
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过度状态,用阿兰公式:
1/3
22()4225s g u d ρρμρ⎡⎤-⎛⎫= ⎪⎢⎥
⎝⎭⎣⎦
(c )103
<Re<2×105
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紊流状态,用牛顿公式:
u =
式中
u 一一颗粒沉降速度,m/s ;
s ρ,ρ 一一分别为颗粒、水的密度,g/cm 3;
g 一一重力加速度,m/s 2
d 一一与颗粒等体积的圆球直径,cm ;
μ一一水的动力粘滞系数,与水温有关,g/(cm ·s)。
注意事项:
(1)实际沉淀中,第一种情况(Re<1)出现较多。
(2)在公式中,颗粒假设为球体,对于非球形颗粒,阻力较大,沉淀速度小于球形颗
粒。
(3)d/D 小于5×103
时,可忽略起笔对沉淀速度的影响。
(4)公式主要用来进行水中颗粒分析用,而不用于计算沉淀速度,沉淀速度可以通过试验很容易测出。
(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决定了颗粒能否沉淀以及沉淀速度,此外,d 与μ对沉淀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d, 增大d 或降低μ,均有助于提高沉降速度。
4 沉淀试验与沉降曲线
直径Φ100 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柱底的距离)H = 1500 mm 或2000 mm 的沉淀实验柱。
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c 0
静置沉淀,5、10、20、30、60、120 min 时,从实验柱中部取样口取样测试悬浮物浓度c
沉淀速度为H u t =
;沉降效率为00
100%c c
E c -=⨯ 画出E-t 和E-u 的关系曲线。
总去除效率:
00
1(1)x E x udx
u =-+
⎰
00
c x c =
剩余率,u<u 0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5 沉淀池分离效果分析
理想沉淀池作如下假定:
1、从入口到出口,池内污水按水平方向流动,颗粒水平分布均匀,水平流速为等速流动;
2、悬浮颗粒沿整个水深均匀分布,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平流速,沉降速度固定不变;
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除去。
沉淀池由流入区、沉降区、流出区和污泥区四部分组成
在理想沉淀池中,可得到下列各项关系式:
0L H
t v u =
= V Qt HBL == 总去除率: 0
001(1)x E x udx q
=-+
⎰ 式中:
L 一一池长; H 一一沉降区有效水深; B 一一池宽;v 一一污水的水平流速,即颗粒的水平分速; u 0一一截留沉速; V 一一沉淀池容积;t 一一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时间; Q 一一进水流量; A 一一沉降区平面面积;x 0一一沉速小于u 0的颗粒的百分比。
通常称沉淀池进水流量与沉淀池平面面积的比值为沉淀池表面负荷,又称过流率,用符号q 表示。
0Q
q u A
=
= 它与u 0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单位不同)。
总去除率: 0
00
1(1)x E x udx q =-+⎰
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仅与颗粒沉速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有关,而与池深和沉降时间无关。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把沉淀池搞得浅些,表面积大些,这就是颗粒沉淀的浅层理论。
在应用静态沉淀实验资料进行沉淀池设计和核算时需加以修正,可按下式考虑:
0111.25 1.75d q q ⎛⎫=
⎪⎝⎭ 01
11.25 1.75d u u ⎛⎫
=
⎪⎝⎭
0(1.5 2.0)d t t = 式中,q 0、u 0、t 0分别为静态沉淀实验的表面负荷、最小沉速和沉降时间;q d 、u d 、t d
分别为沉淀池的设计表面电荷、最小沉速和沉降时间。
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工作特征
沉砂池的功能是从污水中分离相对密度较大(约 2.65)的无机颗粒,例如砂、炉灰渣
等。
一般设在泵站、沉淀池之前。
1.平流沉砂池
平流沉砂池结构简单,截留效果好,是沉砂池中常用的一种。
设计和核算时,应考虑下列各项内容
①污水按自流方式流人池内时,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②当污水用泵抽送入池内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
③沉砂池座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个,按并联设计,当污水量较少时,可考虑一格工作,一格备用。
④设计参数按去除砂粒粒径大于0.2mm 、密度约为2.65而定。
设计和运行时,采用的主要技术数据如下:
①池内最大流速为0.3m/s, 最小流速为0.15m/s ; 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
③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 ,每格宽度不小于0.6m ;
④贮砂斗容积一般按2d 内沉砂量考虑,斗壁倾角55~60°,沉砂含水率约为60%,容重1.5t/m 3。
生活污水按0.01~0.02L 砂/(人·日)计,城市污水按1.5~3.0m 3砂/(105m 3水)计。
⑤沉砂池超高不宜小于0.3m 。
计算公式: 长度L vt =
水流断面:max
Q A v
= 池总宽度:2
A B h =
沉砂斗的容积:max 15
86400
10
Q x T V K ⨯=
⨯ 或 2V Nx T =
图2-14 平流沉砂池工艺图
沉砂池的总高度:123H h h h =++ 验算:min
min Q v n ω
=
2.曝气沉砂池
与普通沉砂池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①沉砂池中有机物含量低,不易腐败;
②有预曝气作用,可脱臭,改善水质,有利于后续处理。
曝气沉砂池1 曝气沉砂池2 桥式吸砂机 螺旋式洗砂机
设计参数:
水流在池内停留时间为1~3min 水平流速0.1m/s
池中水的旋流速度在0.25~0.3m/s
所需的空气量为0.1~0.2 m 3空气/m 3污水,空气扩散管设在池的一侧,距池底约0.6~0.9m 。
池的有效水深为2~3m, 宽深比为1~1.5,长宽比可达5。
例题:已知某污水厂的最大设计流量为0.8m 3/s ,求曝气沉砂池的各部分尺寸 解:
取停留时间t=2min ,水平流速v 1=0.1m/s ,水深h 2=2m ,d=0.2m 3空气/m 3污水
max 600.826096V Q t =⨯=⨯⨯= max 1/0.8/0.18A Q v === 2/8/24B A h ===
取两格,则每格池子宽4/2=2 m
10.126012L v t ==⨯⨯=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max 36000.80.83600576q dQ =⨯=⨯⨯= 沉砂室计算略
3.钟式沉砂池
根据处理污水量的不同,钟式沉砂池可分为不同型号。
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工作特征
沉淀池的功能是去除悬浮物质,一般慑于絮凝池后或污水生物处理构筑物前后。
1.平流式沉淀池
流入区:常采用潜孔
流出区:多采用自由堰型式
溢流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m ·s)(初次沉淀),1.7L/(m ·s)(二次沉淀池) 在堰前距溢流堰0.25~0.5m 处应设挡板或浮渣槽。
沉降区 污泥区
缓冲层:厚度为0.3~0.5m 链式刮泥机 桥式刮泥机
图2-15 钟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降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
2.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排泥容易,不需设机械刮泥设备,占地面积较小。
其缺点是造价较高,单池容量小,池深大,施工较困难。
因此,竖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3.辐流式沉淀池
出口处的出流堰口不容易控制在一致的水平,通常用锯齿形三角堰或淹没溢孔出流,尽量使出水均匀。
圆形大型辐流式沉淀池常采用机械排泥,当池径小于20m 时,可考虑采用方形多斗排泥,污泥自行滑入斗内,并用静水压力排泥,每斗设独立的排泥管。
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建筑容量大,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简单。
其缺点是:池中水流速度不稳定,机械排泥设备复杂,造价高。
这种池子适用于处理水量大的场合。
4.斜板式(斜管)沉淀池
L v
H u 利用浅池沉淀原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池型,斜板(管 ) 的倾角α采用50~60°。
沉淀效率高,水力负荷大,稳定性不太好。
斜板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可分为上向流(又称异向流)、平向流(又称侧向流)、下向
流(又称同向流)三种。
斜管沉淀池只有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
5.各种沉淀池特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