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6年秋季《刑法学》期末考核答案试题答案
刑法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学的基本任务?A. 规范人们的行为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公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罪犯答案:D2. 刑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时期?A. 封建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古代奴隶社会D. 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期答案:C3.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有罪推定原则B. 内容完整性原则C.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权原则D. 罚金原则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正当防卫?A. 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 保卫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C. 保护公共财产免受损害D.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答案:A5. 刑法学的主要任务是?A. 研究刑法的形成和发展历程B. 研究刑事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形态C. 研究罪犯心理和犯罪动机D. 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巨额贪污案。
被告人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巨额公款转入他个人的银行账户,并用于购买了豪华轿车、房产和珠宝等奢侈品。
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1.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小李的行为属于什么罪名?答案:贪污罪2. 小李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请分析。
答案:是。
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将巨额公款转入个人账户,涉嫌侵吞公共财物,且数额巨大,构成贪污罪。
3.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小李的刑罚应如何确定?答案:小李的行为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应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判处小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简答题1. 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的规定和实施。
通过研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性质和刑罚的限度等问题,刑法学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
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题答案.doc
刑法学(1)期末复习指导题答案一、填空题1、犯罪刑事责任刑罚;2、刑法;3、阶级性法律性;4、刑罚;5、组成、结构;6、但书补充例外限制:7、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8、文理解释、论理解释;9、由立法机关;1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1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12、明文规定没有明文规定;13、适用法律超越法律;14、所犯罪刑承担的刑事责任;15、地域、人、国家、刑事管辖权;16、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17、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18、领域内航空器;19、行为结果;20、三年以下;21、国家工作人员、军人;22、保护;23、所承担条约义务、刑事管辖权;24、外交特权豁免权;25、1997、10、1;26、从旧兼从轻;27、从旧兼从轻、不认为是犯罪、认为是犯罪、应当追诉、不认为是犯罪、处刑较轻、继续有效。
28、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2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0、罪与非罪;31、社会危害性,程度、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32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而、犯罪客观方而;33、保护、危害;34、—•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35、单一•客体、复杂客体;36整体;37、某一部分或某一方而;38直接客体;39、一种、一种;40、两种以上;41、客观外在表现;42、危害行为、危害后果、危害行为;43、意识、并对社会有害;44、作为、不作为;45、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丁•危险状态所产牛的义务;46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定罪;47、危害行为、危害后果;48、行为;49、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辨认、控制;50、辨认能力、控制能力;5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52、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53、不满14周岁;54、已满16周岁;55、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56、从轻、减轻;57、不能辨认、不能控制、造成危害结果、他的家属、监护人、医疗、强制医疗;58、间歇性、精神止常;59、尚耒完全丧失辨认、控制口己行为;60、应当负;61、又聋又哑、盲;62、罚金、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63、危害社会结果、罪过、犯罪目的和犯菲动机;64、明知、会发生、希望、放任;65、宜接故意、间接故意;66、明知、必然、可能、放任;67、明知、可能、放任;68、疏忽人意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69、预见到、轻信能够;70、应当预见到、行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71、客观上、故意、过失、不能预见、不可抗拒;72、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73、2国家、公共利益、木人、他人、财产、不法侵害、不法侵害、必要限度;74、防卫挑拨、故意;75、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76、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77、防卫不适时;78、;79、明显、重大损害、承拟刑事责任;80、减轻、免除;81、杀人、抢劫、强奸、绑架;82、正在发牛的危险、不得已、另一个较小;83、大口然的口发力量、动物的袭击、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人的生理或疾病的原因;84、职务上、业务上;85、应当;86、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87、直接故意、间接故意;88、行为犯、举动犯;89、准备犯罪工具、制造条件;90、从轻、减轻、免除处罚;91、着手、意志以外、完成;92、能犯、不能犯;93、从轻、减轻;94、放弃犯罪、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95、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96、有效性、97、减轻处罚;98、必耍共同诉讼;99、事前同谋的共同犯罪、事前无同谋的共同犯罪;100、复杂共同犯罪;101、三人、较为固定;102、胁从犯、教唆犯;103、主犯;104、策划、指挥;105、集团所犯;106、次要、辅助;107、从轻、减轻、免除;108、犯罪情节;109、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川、18;110、从轻、减轻;111、犯罪构成;112、持续犯、不法状态;113、想象竞合犯;114、加至法定刑;115、性质相同、同一;116、方法行为、结果行为;117、犯罪、国家司法机关、犯罪人; 118.犯罪、刑罚、犯罪、刑罚;H9、刑罚;120、非难谴责性、刑事法律性、严厉惩治性、人身专属性;121、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122、犯罪人、限制、剥夺;123、犯罪人;124、特殊预防、一般预防;125、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126、3个月、2年、3年;127、执行、2日:128、1个月、6个月、1年; 129、公安机关;130、6个月、15年、20年;131、终身白由、劳动;132、罪刑极其严重;133、不满18周岁、怀孕的妇女;134、3年;135、故意犯罪;136、15年、20年;137、确定、死刑缓期执行期满;138、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139、犯罪情节;140、无期徒刑、死刑;141、1年、5年;142、管制;143、3年、10年;144、个人:145、犯罪的外国人;146、训诫、赔礼道歉;147、法定情节、酌定情节;148、情节、危害程度;149、刑事法律为准绳;150、犯罪手段、犯罪侵害的对象、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罪后的态度;151、最高人民法院:152、一•般累犯、特别累犯;153、赦免、5;154、任何时候:155、从重;156、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5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158、从轻、减轻、免除;159、揭发他人犯罪行为、重要线索;160、重大立功;161、吸收、并科;162、吸收;163、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164、并科165、拘役、3年以下有期徙刑;166、战时、现实危险;167、原判刑期、1年、3个月;168、原判刑期、5年、1年;169、公安机关、所在单位或皋层组织;170、不再执行;171、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172、二分之一、10年;173、中级;174、减刑175、有期徒刑、无期徒刑;176、爆炸、抢劫、强奸;177、3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10年;178、追诉时效;179、5;180、10;181、20、20、最高人民法院;182、受理案件;183、追诉期限;184、犯罪、犯罪行为终了;185、犯后罪。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 分)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
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2、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利金额达30 余万元。
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诈骗罪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假冒注册商标罪3. 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5. 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
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
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6.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BCD)A.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B.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C.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D.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禾还7.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8、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东农16秋《刑法学》在线作业
东北农业16秋《刑法学》一、单选(共20 道,共60 分。
)1. 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之中。
A. 故意犯罪B. 直接故意犯罪C. 间接故意犯罪D. 过失犯罪标准解:2. 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
A. 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B. 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C. 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D.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标准解:3. 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时误认为犯罪客体存在,而实际上当时并不存在,行为人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B. 构成犯罪,但未遂C. 是假想犯罪D. 是过失犯罪标准解:4.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A. 可以负刑事责任B. 必须负刑事责任C.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 应当负刑事责任标准解:5. 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犯罪分工,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 一般共犯与特殊共犯B. 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C. 事前共犯与事中共犯D. 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标准解:6. 犯罪的直接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A. 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B. 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C. 认识到并希望发生D. 明知并希望发生标准解:7. 我国刑法第171条第3款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170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即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并从重处罚――编者注)。
”刑法的这一规定是()的立法例。
A. 牵连犯B. 吸收犯C. 结合犯D. 结果加重犯标准解:8. 我国刑法第240条规定,如果拐卖妇女、儿童并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这一规定属于()的立法规定。
A. 想象竞合犯B. 牵连犯C. 结果加重犯D. 结合犯标准解:9. 甲用枪杀乙。
枪中装有6发子弹。
甲朝乙开了一枪,为击中乙。
在本可继续开枪杀乙的情况下,甲未继续开枪。
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标准解:10. 甲杀乙,致乙重伤,误认为乙已死,为毁尸灭迹,将乙掩埋。
2016年秋季《刑法学(高起本)》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刑法学》满分100分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答: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当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的区别。
例如,依照法律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对未成年人犯罪、中止犯、自首犯、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宽处罚,对奸淫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的要按照强奸从重处罚等等;在司法上,犯罪分子的主体情况以及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如果是对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或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有影响的,也允许乃至要求在适用刑法上有所区别和体现。
其关键,在于犯罪人、被害人的身份等个人情况对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有无影响,有影响的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的则不应有所区别。
所以,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调节刑法适用的,它要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相互配合来合理地调节刑法的适用。
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答: (1)根据刑法学相关理论。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二者却是有区别的。
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社会关系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社会关系消极不保护的态度。
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体现出来的。
首先,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山东师范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 单项选择题1.(2分)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参考答案:D2.(2分)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参考答案:B3.(2分)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
A.惩罚犯罪说B.改造犯罪说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D.预防犯罪说参考答案:D4.(2分)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A.牵连犯B.想象竞合犯C.继续犯D.连续犯参考答案:A5.(2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B.贩卖毒品C.绑架D.投毒参考答案:C6.(2分)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参考答案:D7.(2分)甲为了杀死妻乙,将准备好的毒药偷放在乙要服用的中药汤中。
乙嗅到气味异常,遂把它倒掉,并报告公安机关,查明中药汤中含有磷化锌。
公安机关将甲予以拘留。
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杀人预备B.杀人中止C.实行终了的杀人未遂D.未实行终了的杀人未遂参考答案:C8.(2分)构成不作为形式犯罪的前提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C.不履行义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参考答案:A9.(2分)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C.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三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二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参考答案:B10.(2分)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4分)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 )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 D.免除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C.减轻 D.从轻6.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三个月 B.六个月C.一年 D.二年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二、填空题l每小题2分,共20分)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一和一的科学。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11.享有____ 一和一一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般客体、___ _和_ ___ 一。
13.精神病人在____ 或者一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 _ __ _,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6. 刑法规定的“过失”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B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答案:C8.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D9. 刑法中规定的“紧急避险”是指?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故意采取的紧急行为C.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采取的紧急行为D.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故意不采取的紧急行为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预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些项?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 犯罪结果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D3.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在于?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AB4.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答案:BC5.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2。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中所指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有预见性B. 有意识性C. 有计划性D. 有目的性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B.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不法侵害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D. 防卫行为是在不法侵害进行时进行的3.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犯罪形式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5.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又犯罪的人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D. 被判处死刑的罪犯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不再危害社会D. 所有以上情形7. 下列关于自首的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A. 犯罪嫌疑人自愿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侦查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尚未被掌握的罪行的,是自首D. 所有以上情形8. 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缓期执行”是指:A.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立即执行B.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两年内不执行死刑C.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缓期两年执行,但在此期间如有故意犯罪,将执行死刑D.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缓期两年执行,两年期满后自动改判为无期徒刑9. 下列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受害人向犯罪嫌疑人提起的民事诉讼B.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诉讼开始后提起C.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与刑事判决是独立的D.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提高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机会10.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没收财产”是指:A. 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B. 没收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的财产C. 没收犯罪分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所有财产D. 没收犯罪分子用于犯罪的财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自愿放弃犯罪B.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意外情况而停止犯罪C.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抓获而停止犯罪D.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停止犯罪12.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自首”包括哪些情形?A. 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侦查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尚未被掌握的罪行D. 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13.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立功?A. 犯罪嫌疑人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的罪行B. 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 犯罪嫌疑人阻止他人犯罪D. 犯罪嫌疑人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14.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不再危害社会D. 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刑期不满三年15.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累犯?A. 犯罪后又犯罪的人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N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2.猥亵儿童罪的犯罪对象是:()A.不满16周岁的人B.不满12周岁的人C.不满14周岁的人D.不满18周岁的人3.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裁量情节有()A.加重处罚B.从重处罚C.从轻或减轻处罚D.免除处罚4.某甲小偷小摸行为,自己认为属于犯罪,到处躲藏,实质上()A.不构成犯罪B.构成犯罪C.构成盗窃罪D.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5.方某因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之后第4年又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在此情况下,()对方某不适用。
A.假释B.减刑C.缓刑D.暂予监外执行6.甲某搜监时,发现劳改犯乙某私藏小锉一把,遂怀疑其妄图越狱潜逃。
甲某召集与乙某同监的七名犯人,先向他们介绍了乙某的情况,并且说:“今晚如果他不老实,就好好地收拾他(指拷打)。
”随后,甲某将乙某押至中队办公室内审讯,令乙某跪在地上,乙某不肯交待,就一直罚乙某跪着。
晚上,甲某找来看管禁闭室的职工丙某、丁某参加审讯。
对乙某用木棍、竹竿和浸湿打结的麻绳抽打,边审讯边抽打达两个多小时。
乙某被打得伏在地上昏迷过去,无法继续审讯。
甲某遂叫人用冷水将乙某冲淋后抬回监房。
甲某的行为:()A.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刑讯逼供罪D.滥用职权罪7.一定是不作为构成的犯罪是()A.私放在押人员罪B.放火罪C.徇私枉法罪D.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8.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A.一般客体B.简单客体C.同类客体D.复杂客体9.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60万元。
东师犯罪学秋在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干扰数据处理过程;由此影响数据处理结果;达到为自己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而使别人受到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上述观点是哪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者提出的A.B. 美国C. 欧盟D. 中国E. 日本正确答案:2. 广义的有组织犯罪是指A. 组织严密的犯罪B. 内部分工明确的犯罪C. 有计划的犯罪D. 地区性或跨国性的有组织犯罪正确答案:3. 城市流动人口的人员成分大多是A. 农民B. 白领C. 服务员D. 工程师正确答案:4.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范围是A. 14周岁至16周岁B. 14周岁至18周岁C. 12周岁至18周岁D. 16周岁至18周岁正确答案:5. 违法犯罪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以哪个阶段最多A. 18-25岁B. 25-30岁C. 26-35岁D. 16-25岁正确答案:6. 在流动人口所犯罪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财产型犯罪B. 暴力型犯罪C. 黑社会组织型犯罪D. 人身危害型犯罪正确答案:7. 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A. 城市B. 农村D. 本地区正确答案:8.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个罪名..A. 12B. 13C. 14D. 15正确答案:9. 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犯罪类型是A. 经济犯罪B. 暴力犯罪C. 毒品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10. 是流动人员心理失范的根本原因A. 全方位的经济变革B. 解放生产力C. 城乡二元化的经济态势D. 社会管理手段不足正确答案:11. 下列不属于财产犯罪的是..B. 侵占罪C. 盗窃罪D. 传播淫秽物品罪正确答案:12. 计算机犯罪形式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表现为A. 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B. 使传统的地理疆界对它毫无意义C. 低龄的人在整个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高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13. 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着作的作者是:A. 拉斐尔.加罗法洛B. 切萨雷.龙勃罗梭C. 保罗.托皮纳尔D. 贝卡利亚正确答案:14. 以下哪一选项不是有组织犯罪的现实因素A. 经济因素B. 失业与流动人口问题C. 腐败现象D. 文化因素正确答案:15. 不良的人生观不包含如下哪一选项A. 拜金主义思想B. 勤劳致富C. 道德滑坡D. 法律意识淡薄正确答案:16. 5.我们国家共进行过几次“严打”A. 1次B. 2次C. 3次D. 4次正确答案:17. 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A. 广义犯罪学B. 刑法学C. 刑事侦查学D. 狭义犯罪学正确答案:18. 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是..A. 为朋友两肋插刀B. 不自由毋宁死C.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 唯利是图正确答案:19. 二十世纪年代;芝加哥学派的肖和麦凯在芝加哥对青少年违法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创立了犯罪生态学A. 20-30B. 30-40C. 40-50D. 50-60正确答案:20. 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A. 儿童期B. 青少年期C. 中年期D. 老年期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二、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以下选项属于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的是A. 应用于各个网络的软件自身并不完善B. 机犯罪的行为性成本很低C. 信息阻隔技术、加密保密技术等相对滞缓D. 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差强人意正确答案:2. 根据犯罪人分布特点;在年龄方面;大部分暴力犯罪由实施..A. 青壮年B. 未成年C. 老年人D. 中年人正确答案:3.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A. 阿道夫.凯特勒B. 荷莱C. 沃纳D. 布鲁斯正确答案:4.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A. 刑法学B. 社会学C. 统计学D. 生物学正确答案:5. 如下哪个不是我国关于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A. 关于惩治犯罪的补充规定B. 刑法修正案八C. 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D.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正确答案:6. 防治性犯罪;必须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以下不属于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恶性传播的措施是A. 严厉打击淫秽网站B. 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监督C. 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D. 切断不法利益链条正确答案:7. 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A. 保护性预防B. 疏导性预防C. 堵塞性预防D. 控制性预防正确答案:8.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定罪处罚A. 拐卖妇女、儿童罪B. 绑架勒索罪C. 偷盗婴儿罪D. 绑架妇女、儿童罪正确答案:9. 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A. 思想意识因素B. 社会意识因素C. 生理因素D. 心理因素正确答案:10. 1981年—年;我国财产犯罪在数量上增加了三倍多..A. 1989B. 1997C. 2006D. 2000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三、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计算机犯罪突出;主要是因为A. 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及时发现B. 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C. 我国计算机总体普及较低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2.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A. 1956年B. 1966年C. 1988年D. 1976年正确答案:3. 美国着名犯罪学家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在本质上是文化对立的表现这一理论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A. 沃尔夫冈B. 米勒C. 科恩D. 索尔坦斯.塞林正确答案:4. 不属于“无被害人”的犯罪的是A. 卖淫嫖娼B. 聚众淫乱C. 通奸D. 强奸罪正确答案:5. 下列不属于根据犯罪主体犯罪目的不同而划分的财产犯罪的犯罪类A.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B. 以挪用或移作他用为目的的财产犯罪C. 暴力型财产犯罪D. 以毁坏财物为目的的财产犯罪正确答案:6. 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A. 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B. 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C. 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D. 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正确答案:7. 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的专着;成为在这一领域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也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A. 犯罪与现代化B. 现代化的动力C. 比较现代化D. 社会变迁正确答案:8.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下限是岁A. 14B. 16D. 28正确答案:9. 犯罪学是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原因;探索防控犯罪对策的一门综合性的..A. 自然科学B. 哲学C. 社会科学D. 环境科学正确答案:10. 很多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黑客在作案是具有A. 目的性B. 随机性C. 系统性D. 针对性正确答案:11. 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动力是A. 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B. 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C. 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D. 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正确答案:12. 被暴力加害的重点群体的年龄段是..A. 14—16周岁B. 16—18周岁C. 18—26周岁D. 26—35周岁正确答案:13. 是一种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A. 有组织犯罪B. 恐怖活动犯罪C. 暴力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14.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A. 3年B. 10年C. 5年D. 7年正确答案:15. 是预防犯罪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A. 统计调查B. 犯罪现状C. 犯罪预测D. 犯罪对策正确答案:16. 新中国成立后;犯罪案件发展、变化的历史现状;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A. 三个时期B. 四个时期C. 五个时期D. 六个时期正确答案:17. 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不具有的特点..A. 突发性B. 残酷性C. 团伙D. 冒险性正确答案:18. 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A. 高技术犯罪B. 暴力犯罪C. 经济犯罪D. 有组织犯罪正确答案:19.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干扰数据处理过程;由此影响数据处理结果;达到为自己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而使别人受到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上述观点是哪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者提出的A.B. 美国C. 欧盟D. 中国E. 日本正确答案:20. 哪一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A. 2000年B. 2001年C. 2002年D. 2003年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首次提出“犯罪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 杰立米·边沁B. 切萨雷·贝卡利亚C. 亨利·麦凯D. 保罗·托皮纳尔正确答案:2. 城市流动人口的人员成分大多是A. 农民B. 白领C. 服务员D. 工程师正确答案:3. 从作案手段来看;暴力犯罪不具有的特点..A. 突发性B. 残酷性C. 团伙D. 冒险性正确答案:4. 以下选项属于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的是A. 应用于各个网络的软件自身并不完善B. 机犯罪的行为性成本很低C. 信息阻隔技术、加密保密技术等相对滞缓D. 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差强人意正确答案:5. 6.如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A. 学习价值观念B. 社会规范C. 生活技能D. 人格的形成正确答案:6. 4.我国第一次“严打”是在什么时候A. 1996年B. 1986年C. 1983年D. 1978年正确答案:7. 在严重暴力犯罪中;数量最多;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爆炸案件和..A. 抢劫B. 强奸C. 凶杀D. 持枪犯罪正确答案:8.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A. 1980-6-1B. 1981年6月C. 1982年6月D. 1983年6月正确答案:9. 家庭教育不当与暴力犯罪密切相关;不属于家庭教育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的为..A. 溺爱型B. 放任型C. 粗暴型D. 管教过严型正确答案:10.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个罪名..A. 12B. 13C. 14D. 15正确答案:11. 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计算机犯罪突出;主要是因为A. 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及时发现B. 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C. 我国计算机总体普及较低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12. 计算机犯罪形式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表现为A. 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B. 使传统的地理疆界对它毫无意义C. 低龄的人在整个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高D. 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13. 下列哪一个不是犯罪原因的文化要素..A. 社会群体B. 精神内容意识价值C. 制度规范正确答案:14. 错误的人生道德观促成暴力犯罪;下列不属于错误人生观的是..A. 极端个人主义思想B. 极端宗教主义思想C. 享乐主义思想D. 野蛮凶残的所谓“英雄观”正确答案:15. 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A. 广义犯罪学B. 刑法学C. 刑事侦查学D. 狭义犯罪学正确答案:16. 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A. 城市B. 农村C. 外省D. 本地区正确答案:17.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A. 1956年B. 1966年C. 1988年D. 1976年正确答案:18. 是指犯罪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非法占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行为..A. 暴力犯罪B. 白领罪C. 女性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19.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小学文化B. 初中文化C. 高中文化D. 文盲正确答案:20.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犯罪预防工作体系..A. 整体性B. 层次性C. 综合性D. 静态性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二、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范围是A. 14周岁至16周岁B. 14周岁至18周岁C. 12周岁至18周岁D. 16周岁至18周岁正确答案:2. 5.我们国家共进行过几次“严打”A. 1次B. 2次C. 3次D. 4次正确答案:3. 如下哪一选项不是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A. 限制流动人口B. 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推动农村经济化改革并举C.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并重D. 强化基本培训辅导正确答案:4. 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A. 狭义犯罪学B. 广义犯罪学C. 犯罪原因学D. 犯罪预防学正确答案:5. 抢劫和抢夺犯罪受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正确答案:6. 4.如下;哪一个不是社会化存在的特征..A. 社会互动过程B. 个性形成理论C. 社会角色形成D. 再社会化正确答案:7. 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A. 犯罪起伏律的表现B. 犯罪辐射律的表现C. 犯罪消长律的表现D. 犯罪恒比律的表现正确答案:8. 新中国成立后;犯罪案件发展、变化的历史现状;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A. 三个时期B. 四个时期C. 五个时期D. 六个时期正确答案:9. 美国着名犯罪学家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在本质上是文化对立的表现这一理论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A. 沃尔夫冈B. 米勒C. 科恩D. 索尔坦斯.塞林正确答案:10.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A. 阿道夫.凯特勒B. 荷莱C. 沃纳D. 布鲁斯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三、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是指性科学知识、性道德伦理和性法律观念的教育..A. 性解放B. 性自由C. 性本能D. 性教育正确答案:2. 防治性犯罪;必须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以下不属于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恶性传播的措施是A. 严厉打击淫秽网站B. 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监督C. 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D. 切断不法利益链条正确答案:3. 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A. 50年代初期B. 60年代中后期C. 80年代初期D. 2000年以后正确答案:4. 犯罪学史上;最早提出“暴力犯罪”概念的是..A. 加罗法洛B. 纽曼C. 马丁·R.哈斯凯尔D. 刘易斯正确答案:5. 是一种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A. 有组织犯罪B. 恐怖活动犯罪C. 暴力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6. 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犯罪类型是A. 经济犯罪B. 暴力犯罪C. 毒品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7. 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A. 思想意识因素B. 社会意识因素C. 生理因素D. 心理因素正确答案:8.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定罪处罚A. 拐卖妇女、儿童罪B. 绑架勒索罪C. 偷盗婴儿罪D. 绑架妇女、儿童罪正确答案:9. 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A. 20世纪60年代末B. 20世纪80年代末C. 20世纪70年代末D. 20世纪90年代末正确答案:10. 在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计算机犯罪应为A. 与计算机有关的一切犯罪B. 利用计算机的犯罪C. 违反计算机职业道德的犯罪D.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的犯罪正确答案:11. 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是..A. 对犯罪现象的研究B. 对犯罪原因的研究C. 对犯罪对策的研究D. 对犯罪矫治方法的研究正确答案:12. 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用亚文化理论解释A. 男性犯罪的成因B. 女性犯罪的成因C.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D. 老年人犯罪的成因正确答案:13. 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A. 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B. 犯罪事实构成现象C. 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D. 法定犯罪现象正确答案:14. 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开始的A. 黑社会犯罪B. 青少年犯罪C. 反革命罪D. 暴力犯罪正确答案:15. 美国犯罪学家路易斯.谢利;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的专着;成为在这一领域方面研究的重要代表;也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A. 犯罪与现代化B. 现代化的动力C. 比较现代化D. 社会变迁正确答案:16. “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A. 流动性和活跃性B. 无序性和波动性C. 随机性和贪婪性D. 结伙性与黑恶化正确答案:17. 中国内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大多是由犯罪演化而来的A. 下岗工人年B. 团伙年C. 农民年D. 流动人口正确答案:18. 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A. 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B. 生活技能的学习C. 同伴结交不良D. 司法记录正确答案:19. 如下哪个不是我国关于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A. 关于惩治犯罪的补充规定B. 刑法修正案八C. 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D.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正确答案:20. 在流动人口所犯罪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财产型犯罪B. 暴力型犯罪C. 黑社会组织型犯罪D. 人身危害型犯罪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A. 高技术犯罪B. 暴力犯罪C. 经济犯罪D. 有组织犯罪正确答案:2. 遏制计算机犯罪的首要一环是A. 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B. 加强人事制度管理;重视安全监察工作C. 组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D.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构筑多边网络安全体系正确答案:3. 是最原始最典型的性犯罪方式;一直是刑罚惩处的重点..A. 通奸B. 强奸C. 聚众淫乱D. 卖淫正确答案:4. 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A. 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B. 生活技能的学习C. 同伴结交不良D. 司法记录正确答案:5. 我国主要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率最高的是A. 北京B. 上海C. 深圳D. 广州正确答案:6. 不属于根据行为侵害法益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法定犯罪现象的是..A. 侵害个人法益B. 侵害社会法益C. 侵害国家法益D. 侵犯组织法益正确答案:7. 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A. 狭义犯罪学B. 广义犯罪学C. 犯罪原因学D. 犯罪预防学正确答案:8. 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A. 思想意识因素B. 社会意识因素C. 生理因素D. 心理因素正确答案:9. 违法犯罪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以哪个阶段最多A. 18-25岁B. 25-30岁C. 26-35岁D. 16-25岁正确答案:10.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以科学方法进行犯罪预测的是比利时统计学家..A. 阿道夫.凯特勒B. 荷莱C. 沃纳D. 布鲁斯正确答案:11. 在流动人口所犯罪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财产型犯罪B. 暴力型犯罪C. 黑社会组织型犯罪D. 人身危害型犯罪正确答案:12. 在严重暴力犯罪中;数量最多;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爆炸案件和..A. 抢劫B. 强奸C. 凶杀D. 持枪犯罪正确答案:13.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A. 1980-6-1B. 1981年6月C. 1982年6月D. 1983年6月正确答案:14. 哪一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A. 2000年B. 2001年C. 2002年D. 2003年正确答案:15. 邻里亚文化可能成为一些青少年A. 追求上进的动力B. 精神联系的纽带C. 成材的生活路标D. 提高自律意识的促进因素正确答案:16. 4.犯罪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按照整体和部分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A. 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单项预测B. 宏观预测、微观预测C.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D. 整体预测、个体预测正确答案:17. 不良的人生观不包含如下哪一选项A. 拜金主义思想B. 勤劳致富C. 道德滑坡D. 法律意识淡薄正确答案:18.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小学文化B. 初中文化C. 高中文化D. 文盲正确答案:19. 以下哪一选项不是有组织犯罪的现实因素A. 经济因素B. 失业与流动人口问题C. 腐败现象D. 文化因素正确答案:20. 二十世纪年代;芝加哥学派的肖和麦凯在芝加哥对青少年违法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创立了犯罪生态学A. 20-30B. 30-40C. 40-50D. 50-60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二、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是流动人员心理失范的根本原因A. 全方位的经济变革B. 解放生产力C. 城乡二元化的经济态势D. 社会管理手段不足正确答案:2. 下列不属于财产犯罪的是..A. 诈骗罪B. 侵占罪C. 盗窃罪D. 传播淫秽物品罪正确答案:3.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干扰数据处理过程;由此影响数据处理结果;达到为自己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而使别人受到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上述观点是哪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者提出的A.B. 美国C. 欧盟D. 中国E. 日本正确答案:4.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A.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 打击青少年犯罪C. 法制宣传D. 主题班会正确答案:5.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A. 1956年B. 1966年C. 1988年D. 1976年正确答案:6. 被尊称为“犯罪学”之父的是..A. 保罗.托皮纳尔B. 切萨雷·贝卡利亚C. 费尔巴哈D. 菲利正确答案:7. 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A. 儿童期B. 青少年期C. 中年期D. 老年期正确答案:8.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A. 刑法学B. 社会学C. 统计学D. 生物学正确答案:9. 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是..A. 为朋友两肋插刀B. 不自由毋宁死C.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 唯利是图正确答案:10. 与嫖宿幼女罪法定刑相同的罪名是A. 引诱幼女卖淫罪B. 协助组织卖淫罪C. 强奸罪组织淫秽表演罪D. 传播淫秽物品罪正确答案:犯罪学16秋在线作业1三、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6.如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A. 学习价值观念B. 社会规范C. 生活技能D. 人格的形成正确答案:2. 很多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黑客在作案是具有A. 目的性B. 随机性C. 系统性D. 针对性正确答案:3. 提出“自然犯罪”概念的是..A. 贝卡利亚B. 边沁C. 菲利D. 加罗法洛正确答案:4. 不属于引起暴力犯罪的家庭方面原因的是..A. 家庭结构不完整B. 家庭教育不当C. 校内外教育管理脱节D. 家庭经济状况正确答案:5. 防治性犯罪;必须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恶性传播..以下不属于遏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恶性传播的措施是A. 严厉打击淫秽网站B. 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监督C. 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D. 切断不法利益链条正确答案:6. 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A. 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B. 犯罪事实构成现象C. 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D. 法定犯罪现象正确答案:7. 广义的有组织犯罪是指A. 组织严密的犯罪B. 内部分工明确的犯罪C. 有计划的犯罪D. 地区性或跨国性的有组织犯罪正确答案:8. “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A. 流动性和活跃性B. 无序性和波动性C. 随机性和贪婪性D. 结伙性与黑恶化正确答案:9. 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A. 无责任能力人B. 限制责任能力人C. 有责任能力人D.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10. 是指犯罪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非法占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行为..A. 暴力犯罪B. 白领罪C. 女性犯罪D. 财产犯罪正确答案:11. 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A. 20世纪60年代末B. 20世纪80年代末C. 20世纪70年代末D. 20世纪90年代末正确答案:12. 在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计算机犯罪应为A. 与计算机有关的一切犯罪B. 利用计算机的犯罪C. 违反计算机职业道德的犯罪D.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的犯罪正确答案:13. 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着作的作者是:A. 拉斐尔.加罗法洛B. 切萨雷.龙勃罗梭C. 保罗.托皮纳尔D. 贝卡利亚正确答案:14. 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A. 犯罪起伏律的表现B. 犯罪辐射律的表现C. 犯罪消长律的表现D. 犯罪恒比律的表现正确答案:15.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干扰数据处理过程;由此影响数据处理结果;达到为自己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而使别人受到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上述观点是哪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者提出的A.B. 美国C. 欧盟D. 中国E. 日本。
2016秋学期东北师大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2016秋学期东北师大刑法总论16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1: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正确答案:D2:某药厂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其开发的药品,销售金额达200万元,结果导致5名用此药者死亡。
该药厂构成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生产、销售假药罪C:生产、销售劣药罪D:以上罪名均不成立正确答案:A3:李某系A 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
2002 年3 月20 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 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油屉内( 末锁) 。
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 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震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
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正确答案:C4: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甲一看是熟人遂说“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正确答案:D5:李某挪用扶贫款项给朋友做生意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滥用职权罪正确答案:B6:强奸罪的危害性体现在.A:使用暴力、胁迫手段B:违背妇女意志C: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D:使用其他手段正确答案:B7: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正确答案:C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A: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C: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正确答案:B9: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偿还借款12 万元,并向法院提供了盖有乙的印章、指纹的借据及附件,后法院判决乙向甲偿还“借款”12 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刑法学》
满分100分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3、简述防卫挑拨的概念及处理原则。
4、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寻衅滋事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共20分)
1.论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三、案例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杜某,1985年生。
韩某,1985年生。
周某,1985年生。
2000年4月8日深夜11点半,杜某、韩某、周某三人趁着酒劲儿翻墙进入某市职业中学校内,持刀闯入女生宿舍303室,先对陈某等5名高一女生进行亵渎,后又轮奸了女生于某。
女生张某在反抗时被周某用缝衣针猛刺75针。
此后,三名罪犯又闯入301室,对其中的4名女生施以暴行。
此外,三人在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同时,还从被害女生处抢劫120余元钱。
直到次日凌晨3点多钟,因为学校教职工被女生宿舍传出的叫声惊醒,闻声赶来查看,三人才翻墙而去。
问:对本案三名行为人能否适用死刑?为什么?
2. 2000年5月至2003年10月,保险业务员刘某利用作废保险单、收据及印章,伪造险种,引诱王某等人投保,骗取保费10万余元不入账。
后刘某携款潜逃。
问: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答案
一、简述题
1、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
绩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当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的区别。
例如,依照法律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对未成年人犯罪、中止犯、自首犯、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宽处罚,对奸淫不满14 周岁的幼女的要按照强奸从重处罚等等;在司法上,犯罪分子的主体情况以及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如果是对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或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有影响的,也允许乃至要求在适用刑法上有所区别和体现。
其关键,在于犯罪人、被害人的身份等个人情况对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有无影响,有影响的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的则不应有所区别。
所以,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调节刑法适用的,它要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相互配合来合理地调节刑法的适用。
2、答: (1)根据刑法学相关理论。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二者却是有区别的。
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社会关系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社会关系消极不保护的态度。
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体现出来的。
首先,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
能性。
“明知”比“预见”要具体、要全面。
其次,间接故意是为了实现其他犯罪意图或非犯罪意图而实施行为,而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之所以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最后,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并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3、答:防卫挑拨又称挑拨防卫,指行为人出于侵害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
这种“防卫”行为从形式上看可能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客观条件,但因防卫意图是防卫人出于侵害对方的动机而故意诱发不法侵害,因此,这种防卫本质上是有预谋的不法侵害行为。
因此其所谓的防卫实质上是有预谋的不法侵害行为。
对防卫挑拨要予以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4、答:(一)客体特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二)客观特征: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要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2、行为必须造成严重的后果,即交通肇事行为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3、违反法规的行为与肇事结果之间应当有因果关系。
(三)主体特征: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5、答:(一)寻衅滋事罪的定义: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寻衅滋事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
二、论述题
答: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
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
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
三、案例题
1.答:对本案三名行为人不能适用死刑。
理由是:三名行为人所犯的是强奸罪,且属于罪行极其严重。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此情节的强奸犯罪,可以适用死刑。
但是,三名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都不满18周岁。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因此,三人的年龄都符合我国刑法禁止适用死刑的条件,依法不得对其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2.答:(1)本案中,刘某是保险公司职员,具有对外代表公司与客户签订保险合同并收取保费的职权。
刘某与王某等人签订保险合同及收取保险费所使用的保单、收据和印章虽然是作废的,但王某等人并不知情,其有理由认为刘某系履行职务。
(2)至于刘某所使用的险种不存在的情况,只能说是刘某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是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因此,王某等人与作为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刘某签订保险合同,应视为与该公司签订合同。
《刑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因此王某等人将保险费交与刘某后,无论刘某是否上交公司财务,该款项应作为单位资金即公共财产看待。
刘某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又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应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