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新奥法施工程序流程图
隧道新奥法各阶段作业实施介绍(附图)
作业实施过程介绍1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洞口段边、仰坡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施工程序为:洞顶截水沟开挖、砌筑→洞口其他排水工程→洞口土石方开挖(路基填筑)→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
表层素填土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输;基岩采用浅孔松动爆破开挖。
爆破作业采用风钻打眼成孔,人工装药爆破,开挖一层防护一层。
图1洞口边仰坡开挖机防护示例图(一)植被清除、截水沟施工a.操作步骤及检查植被清除:首先进行初步测量放样,确定洞口边坡开挖范围,照此进行植被清理,以便精确放出洞口边坡开挖边线,布置开挖临时道路。
平整洞顶地表,排除积水。
所有洼坑、陷穴、探坑等,应用不透水土壤回填夯实。
截水沟施工:根据测量放样确定截水沟的位置,完成排水沟的开挖及砌筑工程。
施工时应注意:b.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1)坡面陡峭地基不稳,路面过于湿滑,临边高坡未设防护;(2)水沟设置不合理,排水不畅,山体围岩情况差;(3)人员危险作业,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4)机械开挖时,机械故障或带病运转;(5)山坡松动危石,爆破作业。
c.可能导致的后果(1)基础不牢,排水不畅可能导致山体滑坡;(2)机械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引起对周边作业人员的机械伤害;(3)人员违章在危险区域内作业或未穿戴防护用品极易导致人员高处坠落伤害;(4)危石滚落伤人,放炮事故等。
d.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沟施工,遇到不良地质情况加强监控量测;(2)所有机具设备定期检修保养,每日开始作业前一定要检查各安全装置;(3)对工人加强教育培训,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危险源提前进行讲解提前告知;(4)加强火工品及爆破施工管理,对于山坡危石及时清理;(5)清表范围以满足开挖面为原则,洞顶截水沟与成洞面坡顶之间植被应保留,控制边坡暴露面的范围、尽可能保护原有自然植被。
(二)边仰坡开挖a.操作步骤及检查洞口土石方采用明挖施工,开挖中遵循“快开挖、快弃碴、快防护”的“三快”方针,分层开挖,及时防护。
【隧道方案】“新奥法”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1洞身开挖施工1.1洞身开挖根据隧道各里程段的特点及围岩情况,各级围岩段采用相宜的开挖和超前支护方法,短进尺、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洞身开挖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
机械化掘进,机械化装运。
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浅埋或偏压地段采用单侧壁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Ⅳ级围岩其余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封闭法施工。
Ⅲ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必要时预留核心土分部开挖。
岩层稳定且完整性较好的Ⅱ级围岩全断面法施工。
开挖采用凿岩台车钻眼,人工装药并连接起爆网络实施光面爆破,爆破施工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量测的原则。
装载机装碴,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出洞。
洞身开挖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断面,控制超欠挖。
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平米内不大于0.1m)可侵入衬砌不大于50mm。
拱脚、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为保持断面稳定和节约成本,施工中严格控制超挖量,使断面圆顺平整。
1.1.1Ⅱ级围岩全断面法施工Ⅱ级围岩完整、稳定,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全断面法施工工序简单,工作面宽敞,运输、通风、排水方便,管路易于布置,便于进行机械化施工。
全断面开挖断面图。
a 、施工方法采用凿眼台车或作业台车配合人工手持风钻进行钻眼,进尺可以控制在2~4m 。
爆破后机械出碴装运至弃碴场,进行网、锚、喷混凝土初期支护。
一般适合采用全断面施工的围岩,其支护参数多为系统锚杆和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
因此全断面施工工序简单:钻眼爆破→出碴→网、锚、喷支护→进入下一循环钻爆。
b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见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ⅢⅡⅠⅡⅢⅠ图2.3-01 全断面法开挖断面图二次衬砌初期支护网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c、作业要点(1)测量放线在开挖面上进行测量并绘出中线与水平线,水平线可绘在轨平高度上,然后绘出开挖断面轮廓线,在按照钻爆设计准确标出炮眼位置,炮位误差不应大于5cm。
最好采用激光导向和幻灯布眼,以减少测量放线的时间,并提高炮眼位置的精度。
隧道新奥法开挖方法及工序
隧道新奥法开挖方法及工序新奥法的概念:用薄层支护手段保持围岩强度、控制围岩变形,以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并通过施工监控量测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一)横断面开挖方法1全断面开挖法2台阶法包括:(1)长台阶法;(2)短台阶法;(3)超短台阶法3分部开挖法(1)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台阶分部开挖法)(2)单侧壁导坑法(3)双侧壁导坑法(眼镜法)(4)中洞法(5)中隔壁法-CD法(6)交叉中隔壁法-CRD法(二)全断面开挖方法1.概念——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开挖断面一次爆破成型表示方法:横断面工序图、纵断面工序展开图习惯标注方法:①阿拉伯字1、2、3...表示挖掘;②罗马字Ⅰ、Ⅱ、Ⅲ...表示支护;2.施工顺序(1)钻孔台车钻眼、装药、联接导火线;(2)台车退出、引爆炸药,开挖出整个隧道断面;(3)排除危石(俗称“找顶”);(4)喷射拱圈混凝土,必要时安设拱部锚杆;(5)装碴机将石碴装入运输车辆,运出洞外;(6)喷射边墙混凝土,必要时安设边墙锚杆;(7)根据需要可喷射第2层混凝土和隧道底部混凝土;(8)量测、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为支护参数修改提供依据;(9)开始下一轮循环。
3.适应条件:1)Ⅲ~Ⅰ级围岩;2)大型施工机具(钻孔台车:四臂、二臂等);3)经济性考虑:开挖距离越长越经济。
4.施工特点:1)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管理;2)开挖面大,便于机械化作业,爆破效果好(深眼爆破),进度快;3)开挖一次成形,减少了爆破次数,对围岩扰动少;4)地质适用范围较窄,要求地质条件较好,否则当地质条件变化时改变施工方法不易。
5.机械化施工的三条主要作业线:(三)台阶开挖方法1.特点:1)将断面分成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部分-分别开挖;2)目前适用性最广的施工方法;3)随台阶长度的调整,几乎可用于所有地层-是主导方法。
2.选择条件1)初期支护形成闭合环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则台阶必须缩短;2)施工机械效率:效率高,则可以缩短支护闭合时间,台阶可延长;3.长台阶法台阶长度:L≥5B,B为洞室的宽度。
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
因为蕴藏在山体中的地应力由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用。
新奥法设计施工的基本要点:1因为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因过度破坏而损害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开挖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并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
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即一方面应允许围岩变形,使洞周围岩能起承载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围岩变形,使岩体不致因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
为此,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能及时砌筑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以便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底拱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3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进行现场的量测监控,及时提出可靠的,数量足够的量测信息(如坑道周边的位移或收敛,接触应力等),并通过及时反馈用于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
4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使其闭合,从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
此外,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出现应力集中。
5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威严性质恶化,流变和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宜采用复合式衬砌。
上述新奥法的基本原可扼要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
新奥法施工按其开挖断面的大小及位置,可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三大类。
(1)全断面法全断面开挖法是指将整个隧道开挖断面一次钻孔、一次爆破成型、一次初期支护到位的隧道开挖方法,常用在Ⅰ~Ⅱ级硬岩中,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不宜太短,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性差。
2 隧道新奥法施工
三、锚杆支护机理
•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结构的控制,围岩
的变形主要是结构变形,围岩的破坏主要是结构 破坏
• 岩体中锚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结构面张开和滑
动控制上,这是锚杆的基本支护作用。
• 对于块状结构岩体
块状结构围岩的结构失稳过程是从表面局部岩 块掉落开始的。这种过程不是岩块材料的变形和 破坏,与岩块弹模、强度无关,主要取决于结构 面的贯通、倾角、粗糙度、地下水等条件。锚杆 的作用在于通过自身受拉受剪控制结构面的张开 和滑动,阻止岩块掉落
目的:判断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确保施工安 全和工程质量;
判别隧道围岩松弛范围,优化锚杆设计参数
方法:主要使用多点位移计
某隧道口特大崩塌事故
• 隧道从开挖起,一直到受力平衡和体系稳定,或
结构受损,支护的内力和外形都在变动之中
• 施工监控量测的任务
1、确保安全:为此需掌握围岩和支护状态,进 行动态管理,根据量测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2、指导施工:量测数据经过分析处理,预测和 确认隧道围岩最终稳定时间,指导施工顺序和施 作二次衬砌时间
4、初期支护主要作用:不是用来承担隧道围岩所失 去的承载力,而是保持围岩的自承状态,防治严 重的松弛和卸载。初期支护的建造必须及时,延 时支护可能使围岩在开挖后形成有害变形,围岩 局部破坏,不利于形成承力保护区。初期支护可 视为整体承重结构的一部分。
5、围岩自稳时间的评定,一方面通过对围岩地质条 件的初步调查来评定,另一方面通过建造过程中 的各种参数的监控量测判定。
1、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2、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3、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 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新奥法施工技术专题图文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是指延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 已形成平整的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是指延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 已形成平整的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是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
隧道施工方法 矿山法(传统矿山法、新奥法)、明挖法、盾构法、TBM法和沉埋法
新奥法概念 新奥法(新奥地利施工方法)是以岩石力学为理论基础,以柔性支护为主要的支护手段,采用 现场监测结果来反馈设计与施工的一种方法。可总结为三大支柱(柔性支护、控制爆破和 监控量测)、一个中心(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和一个一体化(设计、施工和监测动态 一体化)。
初期支护 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隧道开挖后立即施作刚度较小 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称为初期支护。传统施工方法中采用的钢木构件支撑在 模筑整体式衬砌时通常应予以拆除,不作为永久承载构件,称为临时支撑。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
二次衬砌 为了保证隧道永久稳定和安全,所施作的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隧道结构。 目前铁路上一般多采用由初期支护(简称支护)、防水板、二次衬砌共同组成的复合式衬砌结构 形式。
业线
台、衬砌钢模台车
隧道开挖技术
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 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 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 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 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隧道开挖技术 全采用全断面法应注意的问题
新奥法施工
瀏覽PDF 檔案介紹1. 使用範圍:新奧工法係新奧地利隧道施工法(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NATM)之簡稱。
該工法之基本觀念為利用岩體本身具有之自持力的特性而發展之隧道施工法;其於隧道開挖後,利用噴凝土、岩栓、支保等支撐構件,配合周圍岩體形成一支撐拱圈,支承作用於隧道之岩壓、水壓等作用力。
為確立隧道之穩定與安全,新奧工法藉量測儀器監測開挖岩体,支撐設施之應力、應變發展情形。
相較於傳統隧道工法,新奧工法之特點包括:充分利用岩體之自持能力;利用複合支撐系統,開挖後立即架設支撐;對於周圍岩體擾動較少,施工方式具彈性且具整體之經濟性。
因其上述特性,且強調「配合開挖面之地質狀況及監測成果,彈性調整施工」,故適用於地質構造複雜之隧道施工。
新奧工法之基本流程(見照片1-7) 包括開挖、出碴、支撐等作業。
開挖方式可區分為鑽孔開炸開挖與機械開挖,出碴則採用軌道式、履帶式或輪胎式出碴機械設備、車輛等進行,支撐工作包括鋼絲網安裝、支保架設、噴凝土與岩栓施工等,支撐工作(見照片7)一般需高空作業車、噴凝土機等之協助。
然面臨地質條件惡劣時,則宜採用一種至數種輔助工法,以降低隧道工程災變之可能性;此輔助工法包括:打設先撐鋼管、矢板等穩定頂拱,利用噴凝土封面、開挖面岩栓與環狀開挖等以提高開挖面之安定,利用排水孔、排水導坑、深井與點井等將地層中之地下水導排,利用藥液注入、壓氣工法與冷凍工法等防止地下水滲流。
2. 解釋名詞(1) 新奧工法開挖方式:新奧工法之開挖方式取決於隧道斷面大小、形狀與岩盤地質優劣之條件。
依據開挖方式可區分為:全斷面開挖、上半斷面先進開挖、上半斷面及多段台階開挖、上半斷面環狀開挖、底設導坑先進開挖、雙側導坑先進開挖、單側導坑先進開挖、中央導坑先進開挖、及特殊斷面開挖等等。
(2) 開挖:(見照片5) 新奧工法之開挖區分為兩種,即鑽孔開炸開挖與機械開挖,在岩石隧道多採用鑽孔開炸方式開挖。
新奥法施工工法_pdf
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引起的,参照《公路隧道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处理。 (7)爆破后应设专人负责清帮清顶,同时要对开挖面和未衬砌段立即进行检查,如察觉可能产生险情时,
筑龙网
但注入量仍不足,应停止注浆。 (7)注浆后应视浆液种类,等待 4h(水泥-水玻璃浆)~8h(水泥浆)才能进行下一循环的开挖。 (8)发生串浆现象 可采用多台泵同时注浆或堵塞串浆孔隔孔注浆。 (9)单液注浆压力突然升高 可能发生了堵塞,停机检查。 (10)注浆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 应调整浆液浓度,或进行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
初期支护主要包括钢支撑、钢筋网、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等几项。其中根据围岩级别不同,钢支撑采用 工字钢或钢格栅,锚杆数量、混凝土厚度相应调整。
根据围岩级别不同,二次衬砌采用厚度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
筑龙网
施工准备
制作管棚钢架
测量放样、定孔位
安设管棚钢架
钻眼
检测孔眼质量
水将孔眼冲洗干净,并用塞子塞好孔口,防止石渣掉入。 (3)锚杆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截取,整直、除锈和除油。 (4)砂浆应拌和均匀,并调整和易性,随拌随用,一次性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5)注浆体积应略大于需要体积,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 95%,实际黏结长度亦不应短
于设计长度的 95%。 (6)钢筋网片与岩面的间隙应不小于 3cm,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cm,有水部位不小于 4cm。
加工管棚钢管
打入管棚钢管
第六讲 新奥法施工
⑤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由于喷射混凝土在抗拉、抗弯、抗裂、抗冲击 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喷层开裂、剥落时有 发生,并导致落石、渗水等一系列病害。。因此,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瑞典、日 本、美国等,为了改善喷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 质量,相继开展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并在实际工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在喷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纤维。由于 钢纤维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为混凝土提供了非连 续性的微型配筋,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拉、抗弯、 抗冲击和耐磨性以及早期强度、韧性和延展性,并 改善了其它物理力学性能。
第六讲 新奥法施工、施工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对新奥法的实践经验,其施工基本原则 可扼要地概括为:“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紧封 闭”。具体地说,无论用钻爆法或部分断面掘进机法 ,均必须达到成型好,对地层扰动最小的要求,对开 挖暴露面及时进行地质描述和锚喷加固,施工全过程 应在监控量测下进行,并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和施工 方法。在软弱围岩地段应使断面及早闭合。
1 初期支护
1)喷混凝土(及喷钢钎维混凝土)支护 )喷混凝土(及喷钢钎维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支护,是使用特定的机械把掺有 速凝剂的细骨料混凝土以适当的压力喷射到洞室 岩壁上,迅速固结而成的一层支护结构。
喷射混凝土的特点有: ① 充填裂隙加固围岩。 喷射混凝土在喷射过程中受到压力的重复冲击作用 ,能使混凝土颗粒充填围岩的节理裂隙及凹凸不平处 ,并与岩壁紧密地粘结在一起,加上速凝剂的作用, 使早期高强度的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以 提高围岩的抗渗、漏水性能及发挥其承载能力。 ② 封闭围岩壁面防止风化。 隧道周边围岩壁面喷上一层混凝土后,可使之与水 和空气隔绝,防止其风化破坏。 ③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组成共同承载体系。 由于喷射混凝土充填了围岩的节理、裂隙,把分裂 的岩块紧密地粘结咬合在一起,靠喷层与围岩的粘结 力及其自身的抗剪能力组成一个承载结构体系。
新奥法隧洞开挖施工
新奥法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Tunnel Construction By Drilling and Blasting一、了解新奥法•简介•施工特点•理论要点及施工要点•主要支护手段与施工顺序•适用范围•缺点新奥法简介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简称NATM ,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L. V. RABCEW ICZ)教授于50 年代提出的,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
之后这个方法在西欧、北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地下工程中获得极为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技术标志之一。
六十年代NATM 被介绍到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
至今,可以说在所有重点难点的地下工程中都离不开NATM.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
新奥法施工特点•及时性•封闭性•粘结性•柔性新奥法理论要点及施工要点•新奥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的区别•保护巷道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允许围岩由一定量的变形,以利于发挥围岩的固有强度•新奥法施工过程中量测工作的特殊性新奥法支护原则由上所述,新奥法的支护原则是:围岩不仅是载物体,而且是承载结构;围岩承载圈和支护体组成巷道的统一体,是一个力学体系;巷道的开挖和支护都是为保持改善与提高围岩的自身支撑能力服务。
新奥法的主要支护手段与施工顺序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为主要支护手段,因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能够形成柔性薄层,与围岩紧密粘结的可缩性支护结构,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协调变形,而不使支护结构承受过大的压力。
施工顺序可以概括为:开挖→一次支护→二次支护。
开挖->初期支护开挖作业的内容依次包括: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等。
开挖作业与一次支护作业同时交叉进行,为保护围岩的自身支撑能力,初期支护工作应尽快进行。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培训(附简图)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培训(附简图)2017、11、15一、新奥法得基本概念新奥法就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与利用围岩得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与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得变形与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得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与支护得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得方法与原则。
新奥法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墙法(简称CD法)与交叉中隔墙法(简称CRD法)、双侧壁导坑法。
二、新奥法施工得要点(一)在隧道得整个支护体系中,围岩就是承载结构得一部分,施工中要合理利用围岩得自承能力,保持围岩得稳定;(二)隧道开挖时,应尽可能减轻对隧道围岩得扰动或尽可能不破坏围岩得强度。
(三)允许围岩有一定得变形,初期支护应尽量做成柔性得,以便与围岩紧密接触,共同变形与共同承载,充分围岩得自身承载作用。
(四)洞室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表面,抑制围岩体得早期变形,待围岩稳定后,再进行二次衬砌,但遇软弱围岩特别就是洞口段衬砌要紧跟。
(五)隧道得几何形状必须满足在静力学上作为圆筒结构得计算条件,因此,要尽可能使结构做得圆顺(如做成圆形或椭圆形得),不产生突出得拐角,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同时,尽早使衬砌结构闭合(封底),以形成承载环;(六)对隧道周边进行位移收敛量测就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得一个重要环节,从现场量测反馈信息及时修改设计与施工方案。
(七)对外层衬砌周围岩体得渗水,要通过足够得“排堵措施”予以解决,如在两层衬砌之间设置中间防水层等。
三、新奥法施工方法全断面法(一)全断面法得概念及适用条件全断面法全称为“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即按隧道设计断面轮廓一次开挖成型得方法,如图1所示。
全断面法常适用于Ⅰ~Ⅲ级硬岩得石质隧道,可采用深孔爆破施工。
图1 全断面施工方法1-全断面开挖;2-锚喷支护;3-模筑混凝土(二)全断面法得优缺点优点:较大得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采用深孔爆破时,可加快掘进速度,对围岩得震动次数较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新奥法
新奥法新奥法简介“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法,由奥地利学派创始人之一米勒教授提出的。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支护-围岩共同作用原理。
2、柔性支护观点/锚喷网综合支护主要支护手段。
3、设计、施工、监测一条龙作业方式。
新奥法施工步骤图新奥法施工概论新奥法是一种承载机构,构筑薄壁、柔性、与围岩紧贴的支护结构(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手段)并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形成支撑环,来承受压力,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稳定,而不致松动破坏。
新奥法将围岩视为巷道承载构件的一部分,因此,施工时应尽可能全断面掘进,以减少巷道周边围岩应力的扰动,并采用光面爆破、微差爆破等措施。
减少对围岩的震动,以保全其整体性。
同时注意巷道表面尽可能平滑,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新奥法将锚杆、喷射混凝土适当进行组合,形成比较薄的衬砌层,即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来支护围岩,使喷射层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围岩-支护系统,保持两者的共同变形,故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本身的承载力。
Ⅰ,Ⅱ,Ⅲ等级的围岩在设计与施工中采用施工准备→拟订施工方案→洞口路堑土石开挖→洞口防排水设施→洞身开挖→二次衬砌防水隔离层的施工步骤,尽量采取大断面开挖,尽量减少对围岩的破坏程度,还必须采取其他补充措施,如超前灌浆,冻结、疏导涌水等,才能使新奥法取得成功。
支护-围岩共同作用原理围岩既是生产支护荷载的主体,又是承受岩层荷载的结构,支护-围岩作为整体相互作用,共同承担围岩压力。
摒弃了过去岩体作为对支护结构的荷载采用厚衬砌的传统做法。
围岩压力是变形压力和松动压力的组合,大部分压力(特别是变形压力)由围岩自身承担,只有少部分转移到支护结构上;支护荷载既取决于围岩的性质,又取决于支护结构的刚度和支护时间;围岩的松动区和围岩内的二次应力状态又与支护结构的性质和支护时间有关。
支护-围岩共同作用原理图柔性支护观点支护刚度不必太大,当支护做完后,能与岩体一起生产一定的位移,释放部分变形能,但又能使支护足以保持平衡,保持围岩稳定。
新奥法施工隧道工艺心血啊
新奥法施工隧道工艺心血啊一、新奥法介绍20世纪60年代由于岩石锚杆、喷射混凝土机械和岩石力学方面技术的进展,人们对开挖隧道过程中所出现的围岩变形、松弛、崩塌等现象有了深入的认识。
1963年奥地利学者L。
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的“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正式出台,它是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的支护方法,理论量测和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法,同时也是一系列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原则。
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可简要的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早封闭”,我国的隧道工作者将其总结为“光面爆破, 喷锚支护、监控量测”三要素。
二、白家河II号隧道的新奥法施工白家河II号隧道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调查,隧道所处围岩是Ⅲ类围岩,属于浅埋和偏压隧道,自承能力较差。
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围岩结构,分别采用或综合使用超前锚杆预加固、喷锚体系及格栅式钢构架作为初期支护方案。
开挖采用短台阶光面爆破法;弃碴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或机动翻斗车清理,即时施工临时支护体系。
洞门施工先期进行,并与不少于5m的洞内二次衬砌同时施工以保证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影响洞内施工;仰拱和铺底分段进行,与二次衬砌及时闭合;防水层在初期支护完毕二次衬砌之前施工;避车洞、排水沟、电气化接触网支架、洞口挡墙等最后施工并抓好隧桥、隧路的施工关系,避免相互干扰,确保工期。
2.1钻爆开挖作业线根据围岩性质及施工设备选取正台阶开挖法(台阶长度小于5倍但大于1~1.5倍洞跨),上下断面采用平行作业,上台阶开挖要留取核心土。
该法因为可缩短支护结构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隧道收敛速度和量值,适用范围很广。
钻爆开挖工序流程图见下页为减少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对围岩和山体稳定,施工中贯彻“早进(洞)、晚出(洞)、少刷少挖”的思想。
隧道进洞前首先清理坡面危岩,用砂浆锚杆对仰坡进行加固,然后用超前小导管对洞口进行预加固。
白家河Ⅱ号隧道进口仰坡加固时先清除仰坡危石,拆除洞顶水渠,在洞顶20m×40m(高×宽)范围内的采用喷锚挂网联合防护方案:超前锚杆采用ZW—II型全长粘接型早强砂浆锚杆(Φ22),长3-5m,间距1.2m×1.2m,表面挂网Φ6×Φ8,网格间距20cm×20cm,喷砼厚10cm。
隧道工程新奥法施工方法(6种)详解
隧道施工6种方法——隧道开挖及出碴运输作者:北雪编辑来源: 中国铁路网更新时间:2009-10-19(一) 全断面法1 施工工艺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型,再施作做衬砌的施工方法。
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1。
图1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流程图2 施工要点(1)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或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以尽量缩短循环时间,各道工序应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进度;(2)使用钻孔台车宜采用深孔钻爆,以提高开挖进尺;(3)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施做。
(4)为控制超欠挖,提高爆破效果,有条件时可采用导洞超前的方法进行全断面开挖。
(二)台阶法1 施工工艺台阶开挖法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其中上台阶超前一定距离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2、3。
图2 台阶法开挖断面示意图图3 台阶法开挖施工流程图2 施工要点:(1)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一般应不超过1倍洞径,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2)台阶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确定。
(3)上台阶施作钢架时,应采用扩大拱脚或施作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4)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
当岩体不稳定时,应采用缩短进尺,必要时上下台阶可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
(5)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
(6)上台阶开挖超前一个循环后,上下台阶可同时开挖。
(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1 施工工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在上部断面以弧形导坑领先,其次开挖下半部两侧,再开挖中部核心土的方法,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4、5。
2 施工要点:(1)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宜为0.5~1m;(2)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或格栅支撑,每两榀钢架之间应采用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完成距拱部开挖面不宜超过30m;(3)预留核心土面积的大小应满足开挖面稳定的要求;(4)当地质条件差,围岩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应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进行超前支护;(5)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