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茶叶专项抽检工作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为保障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茶叶专项抽检工作方案。
通过开展茶叶专项抽检,及时发现和消除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提升茶叶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成立茶叶专项抽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茶叶专项抽检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三、抽检范围与内容1. 抽检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环节。
2. 抽检内容:(1)茶叶产品: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
(2)检测项目: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微生物等。
四、抽检时间与频率1. 抽检时间:本方案实施周期为一年,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
2. 抽检频率: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抽检,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抽检次数。
五、抽检方法与流程1. 抽检方法:采用随机抽检与重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
2. 抽检流程:(1)制定抽检计划:根据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特点,制定抽检计划,明确抽检品种、数量、时间等。
(2)抽样:按照抽检计划,在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进行抽样,确保抽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3)检测:将抽样样品送至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结果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核查,依法进行处理。
六、结果公布与信息反馈1. 结果公布:将抽检结果在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 信息反馈: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企业、监管部门反馈,督促整改。
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抽检工作顺利进行。
2. 建立健全抽检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抽检工作有序开展。
3. 加大抽检经费投入,确保抽检工作顺利实施。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5. 对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八、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茶叶专项抽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茶叶检测委托书

茶叶检测委托书一、背景介绍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文化底蕴。
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茶叶种类的增多,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茶叶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茶叶检测委托书应运而生。
二、委托检测目的委托方(茶叶生产企业)希望通过本次检测对茶叶的质量指标、农残残留、重金属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竞争力。
三、检测内容1. 外观质量检测:包括茶叶外观、色泽、形态等多项指标;2. 成分分析:包括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主要成分比例等;3. 农残检测:检测茶叶中农药残留量是否合格;4. 重金属检测:检测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是否超标;5. 其他需要检测的指标。
四、委托检测流程1. 委托方填写委托单,并提供待检测茶叶样品;2. 委托方与检测机构签订委托协议;3. 检测机构接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4. 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委托方。
五、检测报告结果解读1. 检测报告由检测机构出具,列明茶叶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2. 委托方可根据检测报告结果采取相应的产品改进措施或宣传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3. 检测报告同时可作为委托方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保障,增加产品销售的竞争力。
六、责任与义务1. 委托方承诺所提供的样品真实有效,并对其质量负责;2. 检测机构应按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检测工作,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 双方应保护检测结果的机密性,不得擅自披露给第三方。
七、结语茶叶检测委托书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茶叶生产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
通过委托检测,茶叶生产企业可以及时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形象。
希望本文档对茶叶生产企业在委托检测方面提供参考和帮助。
茶叶出厂检验

茶叶出厂检验感官品质检验感官品质检验主要是确定茶叶产品的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感官检验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NY/T787-2004)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1、绿茶GB/T14456.1-2008 2、红茶NY/T780-2004 3、乌龙茶GB/T30357.1-2013)一、茶叶水分检验水分:在常压条件下,茶叶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称为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叶贮藏保鲜。
红茶NY/T780-2004 ≤6.5绿茶GB/T14456.1-2017 ≤7.0(晒青≤9.0)乌龙茶GB/T30357.1-2013 ≤7.01、水分检验方法检验茶叶中水分含量的检验方法通常为103±2℃恒重法(GB 5009.3-2016,茶水分测定)。
2、原理试样于103±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重。
3、仪器和用具铝制烘皿:具盖。
内径75~58mm。
鼓风点热恒温干燥箱,自动控制温度±2℃。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4、操作方法取样按GB 5009.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的规定。
制备试样。
铝制烘皿的准备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皿盖至于103±2℃的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5、测定103±2℃恒重法(仲裁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精确至0.001g)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至于103±2℃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4h。
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再置于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
重复加热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量,以最小称量为准。
120℃烘干法(快速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精确至0.001g)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120℃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1h。
红茶检验报告

红茶检验报告
1. 检验目的:
本次检验旨在对红茶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色泽和口感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2. 检验标准:
根据国家《茶叶质量标准》(GB/T 10096-2006)和客户要求,对样品进行检测。
3. 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红茶
样品来源:xx茶厂
样品编号:xx-xx-xx
样品数量:1kg
4. 检验内容及结果:
(1)外观:红茶干茶色泽鲜艳,整齐匀称,无霉斑、异物和杂质。
泡开后,茶汤明亮红艳,无浑浊和沉淀。
(2)香气:红茶干茶有浓郁的茶香,泡开后香气馥郁持久,清香爽口。
(3)口感:红茶汤色红艳鲜亮,汤质醇厚,回甘鲜爽。
经过口腔,有微酸泡沫感,没有异味和苦涩感。
5. 结论:
本次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红茶外观、色泽和口感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可以合格出厂。
代用茶出厂检验项目

代用茶出厂检验项目代用茶出厂检验项目作为茶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用茶是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首选。
无论是早茶、午茶还是晚茶,人们都享受着代用茶给予的方便和美味。
然而,在代用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厂家需要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来评估产品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代用茶出厂检验的相关项目,并分享我对其的观点和理解。
一、色泽检验代用茶的色泽是评估产品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色泽检验会通过观察代用茶的颜色鲜艳程度、均匀度以及是否有异色等来进行评估。
色泽检验不仅能够反映代用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优劣,也能够直观地反映产品的整体品质。
在我的观点中,色泽检验是代用茶出厂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初步判断。
二、香气检验代用茶的香气是衡量产品质量和风味的重要指标。
通过嗅闻代用茶的香气,检验员可以判断产品是否具有天然、纯正以及浓郁的香气。
香气检验还能够反映代用茶加工工艺的熟练程度和原料的优质程度。
对我来说,香气检验是代用茶出厂检验中最直接且关键的项目之一,香气的品质决定了代用茶的口感和风味。
三、含水率检验代用茶的含水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储存和细菌滋生的风险。
一般来说,含水率低于5%或高于12%都会影响代用茶的品质和保存期限。
含水率检验通常是通过标准的烘干方法来测量代用茶的含水率,通过计算湿茶与干茶的重量比例来得出结果。
在我的理解中,含水率检验是代用茶出厂检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合格的含水率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四、杂质检验代用茶的杂质包括各种不属于茶叶本身的杂质物质,如异物、石块、树枝等。
杂质检验是通过对代用茶样品进行目测或筛选的方式,排除其中的异物,并评估样品的纯净度和质量。
杂质检验在我的观点中是非常必要的,杂质的存在会降低代用茶的品质,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品尝评估品尝评估是代用茶出厂检验中一项重要的主观评价项目。
通过对代用茶的口感、滋味、回甘等进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X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共9类产品。
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种代用茶不在发证X围。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
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产品品种,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1类或几类;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茶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其产品类别编号:1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揉捻干燥绿茶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红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乌龙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萎凋干燥白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制坯窨花复火提花花茶拼切匀堆包装袋泡茶筛切拼堆(渥堆)蒸压成型干燥紧压茶精制加工:毛茶筛分风选拣梗干燥分装加工:原料拼配匀堆包装(二)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鲜叶、鲜花等原料因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和茶叶品质。
3.茶叶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易受设备、用具、场所和人员行为的污染,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质量。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的验收和处理、生产工艺、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2.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
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墙面无污垢。
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1次。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
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绿茶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干燥设备(手工、半手工名优茶视生产工艺而定)。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完整版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附件2: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鲜叶或其加工制品(毛茶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不含边销茶,下同)等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茶叶。
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1401。
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审证单元即“茶叶”。
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茶类名称,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一类或几类。
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
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白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其中,紧压型黑茶纳入“紧压茶”审查和管理。
花茶: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玫瑰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柚子花、代代花、珠兰花。
紧压茶: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袋泡茶: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加工制成的产品。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设计茶叶检验抽检方案

设计茶叶检验抽检方案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我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任务,做好农产品的抽样检测,确保农产品例行(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检工作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抽样地点辖区内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养殖场、批发市场及超市。
二、抽检样品种类、数量和检测单位1、配合农业部、省、市有关部门例行抽样:数量由农业部、省、市有关部门制定。
(区农业农村局提供抽检样品)2、区农业农村局抽样检测:(1)果蔬抽样速测 1000个样品、常规检测80个样品;稻谷的农药、重金属残留抽样检测1个样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2)蛋、肉兽药残留快速检测200个批次,常规检测4个批次。
(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具体任务及抽检品种详见《2020年马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计划表》(见附件)。
3.每个乡镇一级农兽残快速检测任务总量按每个乡镇不少于500个样品核定。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自行检测)三、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一)抽样方法蔬菜、水果、稻谷抽样按照NY/T 789-2004规定执行,茶叶抽样按GB/T 8302-2013规定执行。
(二)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监测项目:(1)蔬菜和水果:①农药残留定量检测项目:甲胺磷、氧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乐果、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杀螟硫磷、二嗪磷、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硫磷、辛硫磷、六六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氰戊菊酯、三唑酮、百菌清、异菌脲、三氯杀螨醇、腐霉利、五氯硝基苯、乙烯菌核利等36种农药。
②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项目: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③重金属检测项目:铅、镉、铬。
(蔬菜样品从例行抽检样品中随机抽检60批次,水果样品从例行监测样品中随机抽检20批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注:①以上项目为茶叶卫生必检项目(<<茶叶卫生标准>>);
二.无公害-茶叶检测项目
注:①以上项目为绿色食品茶叶必检项目;
注:①以上项目为有机茶叶必检项目;
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2013年1月1日
五.边销茶检验项目
26 氟≦200
注:①以上项目为边销茶必检项目;指标执行新《茶叶卫生标准》GB 2762与GB 2763 及氟;
④其它检验项目为:标签、净含量、感官品质、水分、总灰分、水浸出物、茶梗、
非茶类夹杂物。
执行标准规定的其它项目。
如:GB/T 9833.1〈〈紧压茶花砖茶〉〉,GB/T 9833.2〈〈紧压茶黑砖茶〉〉,GB/T 9833.3〈〈紧压茶茯砖茶〉〉,
GB/T 9833.4〈〈紧压茶康砖茶〉〉,GB/T 9833.5〈〈紧压茶沱茶〉〉,
GB/T 9833.6〈〈紧压茶,紧茶〉〉,GB/T 9833.7〈〈紧压茶金尖茶〉〉,
GB/T 9833.8〈〈紧压茶米砖茶〉〉,GB/T 9833.1〈〈紧压茶青砖茶〉〉,
GB 19965〈〈砖茶氟含量〉〉,
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201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