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

合集下载

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回归儿童生活的小学品德教学研究摘要:生活作为小学品德教育的基础所在,回归儿童的生活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与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路径,如何回归生活,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本文结合当前小学品德教学现状,对小学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与阐述,让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走入心灵。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现状途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们常常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德育课程的学科化倾向,即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德育课程,反映在教材上是知识化的倾向,反映在教学上是“德育智育化”的倾向。

其实,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道德。

品德的发展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现,脱离了生活去培养品德,肯定是无效的。

因此,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

一、小学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当前,由于我国教育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轻道德”现象,尚未与时代发展相一致,没能树立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观念。

小学品德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节,过于注重说教式、填鸭式教育,造成学生知行不统一,难以发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理作用,甚至对学生的是非观造成混淆。

具体分析,当前小学品德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小学品德教学与家庭教育出现分歧。

由于学校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仅能作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教育内容需要在家庭中得以延伸,但是以现状来看,二者已经出现不协调状况。

例如,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如果和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应文明解决,做到以理服人,而个别家长却告诉子女,要以牙还牙。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

吴成亮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 由于适应考试和升学的需要,导致作文教学犹如大人教小孩说话,教师要学生说什么,学生就说什么,学生的作文结构一致、内容相似、思想一律,甚至语言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学生把作文当成沉重的负担,望文生畏,乃至哀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写作文变成了一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作文教学异化为压抑学生个性的精神枷锁,无病呻吟、脱离生活实践的文章完全沦为机械理念的传声筒。

这些现象的产生,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作文教学与生活本身的脱节,忽略了作文要像生活那样多彩多姿、赏心悦目。

在此,笔者就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有关问题谈谈拙见。

一、作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1.生活是写作动力、兴趣产生的土壤。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是鱼与水的关系,缺一不可。

作文教学回到生活,就是回到了动机、兴趣滋生的土壤,因为心理学表明,动机、兴趣是伴随着需要产生的。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了写作的需要,学生就会产生写作冲动,就会把不同的体验、人生的苦恼和欢乐,通过作文传达出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获得心灵的解放,会从自我需要出发,说内心真实的感受、情感和体验,放开束缚,大胆行文,“以我手写我心”,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这样,从假大空的应试套路回归到真正任性行文的朴素写作,学生会把写作看成是一种人生形式,是表达对生命价值、意义的阐释和表现或对自然的景象、人类的生命和精神状态的反映的载体。

2.回归生活是自主写作得以实现的保证。

在回归学生自主学习下的作文教学,不应再是驯化型的教学,而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得”,让学生自主的去“悟”,领会写作的真谛,一句话,就是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的主人。

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就是实现这些理念的基础,因为只有生活才能给自主写作提供一个最好的环境、最大的空间,才能使自主写作成为可能。

另外,生活本身蕴涵着无穷的写作资源,当代作文教学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幼儿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许多幼儿教育似乎偏离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过分追求学术成绩和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体验。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幼儿园和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这不仅包括各种玩具、故事书籍、乐器、绘画材料等教具,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身边创造一个充满情感、互动和启发的氛围。

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孩子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关爱和尊重,教育者应该用温和的方式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独立和合作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育应该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实践和体验。

通过在生活中观察、探索和实践,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比如在学习自然科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室内外的环境,让孩子亲自去观察植物生长、动物生活,通过自己的动手和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记忆和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幼儿教育还应该重视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培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比如在日常盥洗时教会孩子爱护自己的身体,帮助别人时培养孩子的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和自理,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实施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该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

学校也应该在教育方案和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

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2006年全国新课程实验区中考作文试题述评

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2006年全国新课程实验区中考作文试题述评

从 而挽救 了10 0 多名游客 的生命。
这 则报道 唤起 了你 的哪些回忆? 引发 了你怎样的 思考?请 结合 自己的经历或感 受。 从沉着、 自信、 关爱 、 知识 的力量 中选择 一个角度 . 自拟题 目。 写一篇文章。
如果说安徽试题是生活 中的一件细小事件,积淀 成 为人 生的大追 问、 体验、 大 大感悟 , 海淀试题则 刚好 相反 。海淀试题陈述 了在一个天大事故 ( 灾难 ) l 中,0
华。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不满于斯宾塞 “ 为完美 的生 活做准备 ”的教育观而 提 出了 “ 教育 即生活 ”的著名 观点 。他 在 《 我的教育信条》中论述 “ 什么是学校 ”时 指 出, 学校 是一种社会组织 。 “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 程, 学校便是社会 生活 的一种形式 ” “ , 因此 , 教育是生 活的过程 , 而不 是将来 生活 的准备 ”。 这就 是杜威关于 教育 与生活关系的著名 的“ 过程说 ”。 杜威 强调 的是教 育 的生活意义 。与杜威观点有异 曲同工之妙 的陶行知 “ 生活 即教育 ” , 说 则昭示 了生活的教育意义 。 “ 教育 即生活”, 生活 即教育”,教育 与生活本 该就是这样 “ 的密 不可分 。 写作正 是满贮着生活 、 生命情怀 的教育过 程, 它理所 当然地应 与生活 , 尤其 是学 生的生活世界息
息相 关 。
再如北京市海淀 区试题 :
在 几十米高 的海 浪袭 向 国普 吉岛的一个海滩之 泰 前 , 国一位年仅 1 岁 的女 孩蒂莉 ・ 英 0 史密斯 . 凭借 自己 在 学校所 学的地理知识 .预测 出将有威力 强大 的海啸
发 生。她 立即让 父母发 出警报 , 疏散 了海滩上的游客 .
请看安徽省试题: 晶晶摔 了一跤就分清 了左右 的经历.给 了我们许

道德教育:重建儿童的精神家园

道德教育:重建儿童的精神家园

道德教育:重建儿童的精神家园作者:刘学利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化”现象的描述,指出要建立一个适合于儿童发展的道德教育,并提出三点建议: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重视儿童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为儿童追求幸福的人生做准备。

【关键词】生命;生命活力;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2-0062-02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儿童被分割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 [1]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现今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在某些层面上泯灭了儿童的主体性,使儿童接受的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生命世界剥离。

现实的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充满挑战、机会与困惑,人们在享有着丰富的物质世界的同时,却日益感受到道德的失落、精神家园的迷失、行为的失范。

儿童是正在成长的一代,面对这样一个存在着思想与精神危机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怎样的道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上个世纪的哲学家尼采发出了“上帝死了”的感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人们对信仰的淡漠。

当今社会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社会,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渗透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严重影响着儿童的价值选择和信仰的确立。

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标准受到了普遍的怀疑,而新的普遍被人们认同的信仰还没有在人们心中确立起来。

人是需要信仰的,可以使心灵得到安全和慰藉。

道德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减轻儿童的心灵的沉重负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地对他们的人生有意义的信仰。

社会转型期所爆发的精神危机严重影响到校园,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心灵世界,因而,重建儿童的精神家园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道德教育的重任.学校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化”的现象盛行,其恶果是无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关注儿童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忽视甚至是漠视学生的生命。

回归生活天地宽_24177

回归生活天地宽_24177

回归生活天地宽——‚汲取生活源泉,打造真情作文‛课题研究汇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民主小学李文芳作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领域。

而2011版新课标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习作教学上着重突出了‚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本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几大亮点。

因此,在‚以‘语文素养—养成’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程深度开发研究‛的总课题背景下,我们把‚汲取生活源泉,打造真情作文‛作为了我们研究的子课题。

一、选题的背景——不容乐观的写作现状。

在确立课题之前,,我们首先对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话实说话写作‛调查,并每班抽取了30个孩子的作文作为案例分析的样板。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写作文你怎样选材?在你心中作文难在哪里?平时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事后结合学生的习作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习作存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1、作文中的‚假、大、空、抄‛现象。

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习作,感觉写得有点妙笔生花的水平了,细看却似曾相识。

再上网一搜索,原来是某优秀作文刊物上的范文,而且不止被一个学生复制。

如: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中这段话‚妈妈,您是荷叶,我是红莲,您为我遮风挡雨;您是园丁,我是树苗,您为我浇水施肥……‛同时出现在3个学生的作文中。

还有一部分习作内容让人啼笑皆非。

如有学生写姥爷买回冬瓜和黄瓜种到地里进行嫁接,过几天挖出来一看,嫁接成功了;有同学写秋天到了,地里麦子一片金黄;星期天和爸爸去奶奶家,看田野里的韭菜绿油油的,怎么种了这么多韭菜呀?可怜的孩子已把麦苗当韭菜了……‛以上这些典型的习作说明了我们学生的生活基础极其薄弱,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写作方式造就了作文‚假、大、空、抄‛的泛滥。

2、安全模式下的环境折杀了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

和部分孩子谈起这种现象时,有近70%的学生坦言自己写作文时的确是从作文书上抄袭或改编。

让作文回归生活

让作文回归生活

巾学语文教学大纲 ( 试用修订版 ) 》 , 对于我们把握初 中阶段 的
语文作文教育 , 特 别 是 生 活 化 作 文 教 学 有 很 大 的指 导 意 义 。 2 . 1 _ 1 新 大 纲 修 订 的 背 景 分 析
认识事 物的本 质 、 法 则 的能力 , 但应 该看 到生 活作 文教 育 的
积累, 有 助 于 引 导 学 生 培 养 切 实 地 认 识 自然 、 社会 、 历 史 的 本 质要求 的能力 , 是对纯理 性教学 的有益补充 。
新大 纲 的修 订源 于 1 9 9 7 年 以来 的语 文 教育 大讨 论 。 这 次讨 论对 巾学 语 文教 育理 念 、 教 师素 质 、 教 材 编写 、 教学 方
日本 文部省 在 同一 时期 也修 订 了新 语文 教学 大 纲 . 并
于2 0 0 2 年4 月 执 行 。在 日本 的 这 部 新 大 纲 中 , 有 一 些 东 西 值 得我 们思考 。
日本初 中语 文新 大纲 认 为母 语教 育 既受 到传 统 习俗 、
政治 、 经济 和文化等 多方 面的影 响 , 又 受 到 国 际 化 趋 势 的 影 响, 所 以培养学 生对母 语 的兴趣 , 培 养 学 生 的 个 性 表 述 非 常
语言文学研究
k l : 作





刘 长 会
( 衡 山 县 东 湖 中心 学 校 , 湖南 衡 山 4 2 1 3 0 0 )
摘 要 : 作 者针 对 作 文 教 学 现 状 , 提 出“ 作 文回 归生活” 的主张 ; 分 析 生 活 性 作 文教 学 的 内 涵 , 并从教 学大纲 、 教材 、 教师、 作 文 方 法等 方 面 展 开讨 论 。

[让儿童生活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短句

[让儿童生活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短句

[让儿童生活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短句一、生活的概念和分类(一)何谓生活生活是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一个词,《辞源》上对生活的解释有两大类,一是作为动词,意指“生存、活着”;另一类是作为名词,意指“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这里的解释是对于整个生物界而言的,而我们所说的生活特指人类的生活,根据人的特性,可以对“生活”一次加以更多的界定:首先,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能在特定社会中正常的生活势必要同他周围的人和环境发生关系,所以,人类的生活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连接起来的网状结构。

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体的生活。

其次,人类自出生到死亡,由幼儿期到童年到少年直到老年期,其经历的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的生活都有其特点,因此,人类的生活是发展的、动态的。

再次,就像“世界上绝无两个相同的人”一样,也没有两个人的生活会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因为生活是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性在行为上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人是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生活的分类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狭义的生活即为衣食住行等个体用以维持生存和繁衍的日常活动领域;广义上则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大体上可划为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

如果按照人的需要层次来分,生活又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是低级的、人首先需要追求的生活,精神生活则是相对高级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后,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另外,按照人生不同阶段来划分,生活又可分为童年生活、成年生活、老年生活等。

在本文中我们要详细探究的就是儿童期的生活。

二、儿童生活的内涵从以上对“生活”一词的解释可以知道,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生命存在的方式,生活之于儿童的意义就是成长和发展,儿童是不成熟的,需要向“完人”发展的人,是未完成之人,儿童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儿童生活也必定有其区别于人生其他阶段的特点。

回归儿童生活,还原教育本质

回归儿童生活,还原教育本质

回归儿童生活,还原教育本质摘要:儿童的生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利用的资源,教师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选取儿童必须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而头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儿童生活为着眼点以年龄儿童更好的适应生活和全面成长。

小学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真正将教学回归到儿童生活,教师在课堂中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和实践中培养学生。

关键词:儿童生活;教育本质;小学道德与法治引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让教育和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切实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儿童的生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利用的资源,教师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选取儿童实际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说过:“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随着读《接上童气》这本书的不断深入,我越发觉得德育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不容忽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改革的大势所趋,作为一线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肩上的责任不容小觑,我们应该去提高德育实施的实效性,引导儿童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鲁洁先生指出,不关注儿童现在生活的教育不是好教育,为了未来幸福的承诺而要儿童牺牲今天种种快乐生活权利的教育是骗人的教育。

过去的德育教材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其道德水平、思想意识自然会提高。

这样的教材遵循“专业内容加论证说理”的逻辑结构,有利于老师的教。

比如,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总结了一套“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万能复习法。

但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专业知识,他们的经验、思想、意识、行动统统排斥在外,诚实正直等德性的教育根本没有走入学生的心灵,所以当发生具体事情的时候,学生仍然会做出撒谎的事情来,这种教材与学生脱节,难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小学语文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

小学语文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

小学语文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摘要: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真实作文,开启心灵之窗;快乐作文,体验成功喜悦;自由作文,放飞孩子的灵性。

关键词:作文;回归儿童生活;真实;快乐;自由打开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浏览了其中的一些作文,心中不免有些郁闷:这些优秀作文,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

这是儿童习作吗?分明是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再翻翻我们的学生作文本,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郭沫若也讲过,习作就要“写尔所知”。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对小学生习作统得过死,提出过高、过难、过急的要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让作文的过程成为真实的、快乐的、自由的生命之旅。

一、真实作文,开启心灵之窗好文章有若干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有一句话说得好:“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然而,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

1.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就是言语的文本表现,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才能让儿童说真话,表真情,儿童感悟世界,总是与自己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让他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诚实的自己的话”,用童心表述真实的生活,发表内心真实的感悟。

2.倡导从自己的生活写起。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2024年向稚童学习作文范文

2024年向稚童学习作文范文

2024年向稚童学习2024年,世界正在全面推进着技术的发展。

、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已经让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但与此同时,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技术的发展永远都无法替代人性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在这一背景下,向稚童学习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向稚童学习,不是说我们需要回到儿童时代,而是我们需要回归到儿童时代那种纯真、好奇、无私、勇敢的精神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看到问题的本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感受生活中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因此,向稚童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向稚童学习,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我们的成年人社会中,我们总是太过于注重实际利益和自身利益,而忽略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相反,儿童总是乐观、善良、友好、问询,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开心和快乐。

因此,向稚童学习,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互动,把人的价值放在整个社会和生态系统的中心。

向稚童学习,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未来的发展。

在、互联网、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对于未来的态度十分重要。

我们应当保持对未来的好奇心、探究心和追求创新的精神,同时坚持温馨、平和、有序、安静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同感。

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中站稳脚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向稚童学习,在现实中并不简单,但确实是我们所有人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人性、和谐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模式和人类文明新纪元。

2024年,向稚童学习的道路是在向我们展开,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前行,我们就能够找到更多的足迹和明天。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依托情境指导中学生作文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依托情境指导中学生作文
2 0 1 3年第 l 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 R NA L OF E D UC AT I O NA L I N S T I T U T E OF J ] HN P R OV I NC E
No . 1 0, 2 01 3 VO 1 . 2 9
第2 9卷 ( 总3 3 4期 )
To t a I No . 3 3 4
源于生活 , 回 归生 活
依 托 情 境指 导 中学 生作 文
王 永 胜
( 吉林省镇赉县哈吐气蒙古族 乡中学, 吉林 镇赉 1 3 7 2 0 0)
摘要 : 随着新课 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语 文学科课程标准 的新要求 , 如何培 养和提 高中学生的写作能 力成为全 面提 高学生
8 3
留心 引导 学生 在 课 文相 关 的美 好 情 境 中徜 徉 , 去 捡 拾过 去 的 自己。使 学 生通 过 课文 情 境认 识生 活 、 熟
需要 注 意 的是 教 师要 让 学 生 敞 开 心扉 去感 受 生 活 , 大胆地 进行情 境式 表达 , 要 多鼓 励学 生 , 切 莫 干预 学
语 文课程 改 革 的不 断深入 及语 文课 程标 准 的全
面提 高 , 对 学 生 的语 义 素 养 和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及 创
新 精神 、 学 生 高 尚道 德 情 操 的养 成 、 正确人生观 、 价 值 观 的树 立提 出更 高要 求 , 尤其 是 对 学 生 写 作 这 一
缺 少 了生 } 舌 J 隋趣 , 呆板 枯 燥 的语 文 课 致 使 学 生作 文
中很 少 流露 出源 自生 活 的真 情 实 感 。也 因如 此 , 学 生 的作 文质 量不 高 , 课 上 的作 文 变 成 完 成任 务 的 流 水账 。作文 内容 中 的人 和事 缺 失 了 必要 的 、 情 境 式 的联 系 , 写 作在 很大 程度 上成 了套用公 式 。 写作 是 源 自生 活又 回归生 活 的一 架桥 梁 , 写 作 应使 学 生勇 敢地 表 达真情 实 感 。写作 归根 结底脱 离

回归的作文800字(通用29篇)

回归的作文800字(通用29篇)

回归的作文800字(通用29篇)回归的作文800字(通用29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归的作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归的作文800字篇1“嗨,学霸!”如果你每天都能听见同学这样叫你,心里一定洋洋自喜吧?然而我却不太喜欢。

虽说我已经两次考试年级第一,“邱明辉”这名字也是人人皆知,但我一直没有放松自己。

本来,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可经常听别人夸我,心中慢慢地就有了压力。

我总是担心着,下次要是没考第一,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次期中考试如期而至,我再一次面对严峻的考验。

考试之前,我心神不宁,成绩居然下滑了。

那天,班主任林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林老师让我坐到她身旁的一张椅子上,还拿了一把花生给我吃,显然是想让我放松。

不久,我们拉开了话匣子。

“我发现啊,你最近成绩出了点问题。

英语,上次考试涂容婧都超过了你;数学,谌老师说你总是犯低级错误;语文成绩也一般般。

”她微笑着,目光却一直锐利的望着我。

我不敢直视她,没说话。

她又接着说:“现在年级上竞争特别激烈,丢了一两分第一便保不住。

下个星期便要考试了,这个周末,你可要好好复习,不要再想其他事了啊。

”我抿着嘴点了点头,起身准备离去。

已是深夜,我却还在拼命复习,尽管是周末,我也只睡了六个小时。

白天的时候,眼皮总是那么重,一不当心我可能就会睡着。

我渐渐感到困惑。

从前,我不会为分数而如此担忧,可自从那两次突然来临的惊喜,我就慌了手脚。

我本来打算,一步一步向上爬,可那个年级第一的荣耀,将一切都给打乱了。

星期三上午,第一场是数学考试,十点开始,还有很长时间复习。

我大清早就起床了,洗漱的时候,我盯着镜子,苦笑。

那是一张怎样陌生的面孔啊。

眼圈发黑,眸子里没有生气,像是被抽走了思想的人。

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不行,我不复习了!我要做我自己!我甩了甩手,握了握拳,然后,拿起手机,给羊仔打了个电话:“羊仔,现在这么早,去龙湖公园散步吧?”一阵沉默,羊仔好像呆了一阵,突然叫了起来:“太好了,你终于醒悟了!走!”早晨的龙湖很平静,水雾弥漫,树木静默,泥土散发出迷人的气,仿佛是个梦境。

回归儿童世界——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再思考

回归儿童世界——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再思考
了鸡 蛋 , 道 :鸡 蛋破 了 。 个 太 阳流 了 写 “ 一 出来 。” 家庄 的任 寰写 了一 首小 诗 , 石 题
三、 构筑一个童趣盎然 的课
堂— — 语 文 教 师 的 快乐 家 园
有 人 说 , 师 是 最 幸 福 的 职 业 , 为 教 因 既 可 以 天天 读 书 , 可以 天 天 教 书 。不难 又
童 。 于 以上原 因 , 为一 名 小 学语 文 教 基 作 师 ,我 对 教 师 专 业 素 养 再 次 作 了一 番 认
真 的思考 。

挽救 。一个 良好 的生态性 的童年文学环
境 , 先 来 自家 庭 和 学 校 良好 的 文 学 环境 首 的建 立 和完 善 。
儿 童 文 学 竭 力 彰 显 和 张 扬 着 儿 童 的
教学语言到思维 方式 ,从 专业 知识 到文 翔 , 向 广 阔 的天 地 飞
学 功底 , 多 教 师 都 认 识 得 很 透 彻 了 , 很 并
且 也在 课 堂 教 学 f不 断实 践 着 。 可是 很 f l
二、 享受一种童真烂漫 的文
学 生 活— — 语 文 教 师 的 心 灵
故 乡
该是教 师的智慧之光 照亮儿 童的生命历
程 。 回归 儿 童 世 界 , 望 心 灵 家 园 , 愿 守 我 与 所 有 语 文教 师 共 勉 !
参考 文献 :
f1王 一 军 . 童 文化 课 程 : 论 、 1 儿 理 实践 与
文学阅读本身作为一种生活的人 ,一定
对 儿 童 文学 有着 真 心 的 喜 爱 。 而 一 个 只 是 因 为 对语 文 教 学 有 用 才 『 儿 童 文 学 剜读
为儿童的创造力敞开一个无 比自由而广

小学习作教学要回归“真实”

小学习作教学要回归“真实”

小学习作教学要回归“真实”小学的习作教学脱离了现实生活,把老师的东西强加给学生,过分地拔高要求,作文追求高大全的思想内容,追求不切实际的表达形式。

结果,小学生的习作不符合现实生活,失去了儿童的纯真,没有表达孩子的真情实感,大话、假话、空话连篇。

要让小学习作教学要回归“真实”就必须着重从以下三点抓起。

一、写“真实”,走进生活。

小学生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小学生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

首先要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观察生活。

与孩子家庭联系,转变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进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

学校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体验生活。

让孩子们了解人生百态,让孩子尝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窥视生活的真实面目,使他们对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孩子们积累真实的生活。

这里面第一是材料的积累,生活实例的积累,第二是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

指导他们尊重事实、客观地记下事实,使这些事实“凝固”下来,储存起来,以备今后习作提供资料。

另外在记日记的同时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思维,发表真实的思想及对事物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参与生活,体验真情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教育,思想趋向成熟。

最后把习作建立在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让真实的生活为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孩子们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样才能摒弃习作上的“拐、作、造、假”甚至“克隆”的歪风,才会更充实,思想更真实,才能写出我们期望的实实在在的文章来。

二、讲“真话”,放飞纯真。

《修订大纲》强调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

少年儿童有着非常烂漫的天性,无比纯真的思想及非常活跃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都是进行习作教学有利的先决条件和非常可贵的习作资源。

写作是个性化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千方百计利用孩子的特点,开发他们的灵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习作充满童真、童心、童趣,抒发孩子们纯真的情感。

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

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
2 . 多一 些趣味 的天地 里 。 2 . 激 发 创意表达 的 勇气
学 生对 写作 感 兴趣 ,就 不会 为写 作 而苦恼 了。教 师要 利用 儿 童
帕斯卡尔 曾说过 : “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孩子虽小 ,但随着 的心 理特 点 ,开展 一些 生 动活 泼 ,并能 启发 学生 思维 的 活动 。如组 织游 戏 、做实 验 、外 出郊 游 ,为 画配话 、搭 积木 编故 事 等活 动 ,让 自身 的成 长 ,他 们对 许 多事 物有 了 自己 的想法 和见解 。我们一 定 要 学 生 以此 为 内容进 行写 作 ,不但 使 学生 有 了写作 内容和 写作 热情 , 抓 住 时 机 ,相机 点 拨 ,灵 活 引导 ,激 发动 机 , 以情造 文 ,让 学 生
中 出现一 些幼稚 可 笑 的话语 或个 性 化 的表达方 式 ,教 师要 有 一颗 宽 游 戏 ,老 师说 : “ 盆 子 里有 肥 皂 水 ,现在 请 大 家来 吹泡 泡 ,看谁 容 的 心 ,学会 “ 蹲 下来 ” ,从儿 童 的角 度去感 受 身边 事物 、思 考 问 吹 得 大 ,看 谁 吹 得 多 。 ”学 生 无 拘无 束 地 玩 , 自由 自在 地 说 , 良 题 ,去 评 价 学 生 的作 文 。如 有 一位 学 生 在 日记 中 写道 : “ 夏 天 到 好 的氛 围形 成 了 。接 着 教师 引导 : “ 泡泡 像 什 么 ? ”学 生 浮 想 联 “ 像气球” 、 “ 像葡萄” 、 “ 像飞船”…… “ 要 是 你 就 是 泡 了 ,我喜 欢 吃冰淇 淋 ,不 知道青 蛙 除 了喜欢 吃害 虫 ,会不 会 和我 一 翩 : 样 也喜 欢 吃冰 淇淋 ,如 果它 也喜 欢 ,我 真想 送它 一支 。 ”多 么富有 泡 ,可 写些 什么 ? ” 《 泡 泡飘 游记 》、 《 泡 泡旅 行记 》、 《 顽 皮 的 童心 童趣一 段话 呀 !我们 还有 什么 理 由不去 真诚 地赞美 他 呢? 小 泡泡 》……每 个学 生笔 下 的 “ 小 泡 泡”各 具个 性 ,都 活动在 各 自

学前教育课程应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课程应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课程应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教育回归生活,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是现代课程生态观强调的重点,也是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中出现了小学化、超前教育、特色教育等现象,其问题本源是教育理念问题。

因此,对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进行学理上的探究,反思儿童教育最本真的意义,对于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回归生活课程生态观的理念意蕴课程生态观是在生态主义课程影响及其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回归生活是现代课程生态观强调的重点,其本质意义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

因此,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应坚持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基本理念。

1.自然即课程就自然界本身而言,它是形象、直观、可感知的,对儿童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和新奇感。

在这孕育儿童生命的摇篮里,自然勃勃的生机赋予了他们无尽的活力,自然的千姿百态满足了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望。

就儿童而言,他们的生活本身具有自然性,其身心发展也遵循着自然规律;由于脑发育不够完善,直观性是其思维的显着特征,在自然中他们用眼睛、耳朵、身体去感知世界,小河、田野、山丘都是他们嬉戏的地方。

因此,自然即课程要求课程走向自然,尊重儿童自然的天性,让儿童在认识和探寻自然的过程中体验自然美,解放其被的创造力,自然地生长。

2.生活即课程《现代汉语词典》从四个方面对生活进行定义:其一,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如、经济、文化等活动);其二,指进行的各种生活;其三,指生存;其四,指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情况。

杜威曾说,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真实且充满朝气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邻里、运动场上的生活一样。

因此,教育应是源于生活并促进生活发展的。

生活即课程,要求课程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学生实践和个人生活应是课程建构的源泉。

具体到学前课程应囊括学前儿童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以及认知、情感等精神生活,还应包括儿童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的统一。

回归儿童生活的应用表达———特级教师祝禧六上“学写倡议书”教学实录及赏析

回归儿童生活的应用表达———特级教师祝禧六上“学写倡议书”教学实录及赏析

回归儿童生活的应用表达———特级教师祝禧六上“学写倡议书”教学实录及赏析作者:吴永树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0年第11期吴永树【教学目标】1.根据语境需要写一份格式正确的倡议书。

2.面对真实的生活问题,能写出一份有针对性、操作性、号召力的倡议书。

3.在网站、广播台、报纸等平台发布倡议。

【教学过程】师:我们学校有个负责检查卫生的同学到我办公室里说:‘祝校长,我们学校搬到了新校区,可是有的同学上厕所都不好好上。

我给你看一份值勤表。

’结果把这份执勤表给我看了。

(出示值勤表)我来请同学们读一下。

生:1.有的学生用完了马桶不冲,下一个学生不敢用。

师:你见到过这种现象吗?生:在学校以外也见到过。

师:看来它不是一个学校发生的。

生:2.有的男生不进小便斗,撒在外面。

师:你这样做过吗?生:没有。

师:你看到过同学这样做吗?生:也没有。

师:好棒哦!一般的做了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

生:3.有小朋友把厕所当游戏场,把门反锁上,不让别的同学进来。

师:见过吗?(生点头)不仅不让进来,还用脚踹门,是不是?(生继续点头)笑了,一定是的。

生:4.有学生把用过的饮料瓶、酸奶盒直接扔在马桶里,时间长了,马桶堵塞。

师:有没有见过这种现象?生:有。

不少同学这样做,比如说吃完水果就直接把水果核扔在马桶里面。

师:看来啊,厕所的问题还真是个大问题。

而且,不光在校园里面,在公共厕所也存在这类现象。

你们见过吗?生:厕所里经常没有清理干净,特别臭。

师:臭气冲天。

好恶心。

生:我五一去旅游,那个休息站里的厕所的卫生纸啊、果皮一些东西都不是扔在垃圾桶里的,都是扔在垃圾桶边上了,还有些直接扔在马桶里都不冲掉。

师:好不文明哦。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多公共场所的厕所文明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出示不文明如厕漫画图)比如说随地大小便;明明手纸是公用的,结果都被人拿走了;还有,你看站在马桶上上厕所的,等等。

如果当你看到了有人随意尿尿、便便这类不文明的事儿,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屏幕出示)生:请注意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应回归儿童生活的家园
江苏省沛县正阳小学马艳秋
打开一些所谓的优作文秀作文选,浏览了其中的一些作文,心中不免有些郁闷:这些优秀作文,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

这是儿童习作吗?分明是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再翻翻我们的学生作文本,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郭沫若也讲过,习作就要“写尔所知”。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对小学生习作统得过死,提出过高、过难、过急的要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关注儿童精神生活,让作文的过程成为真实的、快乐的、自由的生命之旅。

一、真实作文,开启心灵之窗
好文章有若干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有一句话说得好:“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

然而,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

1、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就是言语的文本表现,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才能让儿童说真话,表真情,儿童感悟世界,总是与自己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让他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诚实的自己的话”,用童心表述真实的生活,发表内心真实的感悟。

2、倡导从自己的生活写起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

并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为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提供写作基础。

二、快乐作文,体验成功喜悦
要使写作成为一项快乐的活动,就得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体验。

而学生的写作热情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感到“如骨鲠喉,不吐不快”。

1、多一些趣味
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不会为写作而苦恼了。

教师要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并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活动。

如组织游戏、做实验、外出郊游,为画配话、搭积木编故事等活动,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内容和写作热情,还调动起
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例如摆动物玩具编童话故事,学生根据不同动物的性格特点:狮子的凶猛、狐狸的狡猾、猴子的聪明、小鹿的温顺来编排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走进了童话世界,跟小动物们同喜共忧,习作就成为一件趣味盎然、其乐无穷的事情。

2、多一些赞赏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段,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去赞赏,以此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

儿童涉世不深,社会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会在表达中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身边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如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夏天到了,我喜欢吃冰淇淋,不知道青蛙除了喜欢吃害虫,会不会和我一样也喜欢吃冰淇淋,如果它也喜欢,我真想送它一支。

”多么富有童心童趣一段话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真诚地赞美他呢?
另外还应引导学生之间开展“阳光评价”,学会欣赏同伴的好文章,学会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去鼓励同伴,让学生在互相赞赏中享受成功作文的惊喜与乐趣。

三、自由作文,放飞孩子的灵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能“情动而辞发”,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

1、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
民主宽松的习作环境,开放自主的习作内容,平等愉悦、充满人文气息的习作气氛,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起作文的情绪。

而学生习作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表达的潜能、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如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吹泡泡游戏,老师说:“盆子里有肥皂水,现在请大家来吹泡泡,看谁吹得大,看谁吹得多。

”学生无拘无束地玩,自由自在地说,良好的氛围形成了。

接着教师引导:“泡泡像什么?”学生浮想联翩:“像气球”、“像葡萄”、“像飞船”……“要是你就是泡泡,可写些什么?”《泡泡飘游记》、《泡泡旅行记》、《顽皮的小泡泡》……每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各具个性,都活动在各自的天地里。

2、激发创意表达的勇气
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芦苇。

”孩子虽小,但随着自身的成长,他们对许多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作文条条框框的限制,将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不拘形式、不拘字数、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童情,反映童心,才显现智慧的闪光、创新的萌芽。

”让我们为孩子们有创意的表达喝彩。

久而久之,创新就能成为自觉行为,作文就成了学生纵横驰骋、放飞灵性的自由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