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教案新部编本
2023年大班教案《七巧板》(精选8篇)

2023年大班教案《七巧板》(精选8篇)大班教案《七巧板》篇1活动目标:1.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2.能根据图纸拼出不同的图形。
3.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对七巧板感兴趣。
活动准备:1.人手一套七巧板。
2.各种不同的图纸若干。
3.PPT课件。
4.音乐《喜洋洋》活动过程:一、认识七巧板。
1.师: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图形宝宝来我们班作客,小朋友欢迎吗?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老师出示七巧板,引导幼儿观察七巧板中有哪些图形,是什么颜色的?巩固幼儿对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
2.师: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一个新朋友,你们认识吗?我们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四边形”。
3.初步认识七巧板师:这些图形宝宝住的家叫做“七巧板”。
二、图形宝宝搬新家。
1.师:图形宝宝在“七巧板”家里住了很久了,它们想要换新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纸:飞机、小鱼、房子、小鸟。
3.师:他们有这么多新家呀,我们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搬新家吧!教师示范操作(房子家),幼儿一起帮助图形宝宝搬新家。
4.师:你们觉得图形宝宝们搬的这个新家像什么呀?(房子)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都送回了家,接下来要请你们帮助图形宝宝搬到其他的新家里去。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师:每位小朋友选择一个喜欢的“家”,帮助图形宝宝们从“七巧板家”里搬到新的家里去,不能搬错哟!开始吧!3.幼儿操作。
四、作品展示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帮图形宝宝搬的新家像什么?五、游戏“喜搬家”师:图形宝宝们搬了新家都非常开心,邀请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教案《七巧板》篇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七巧板的由来及对幼儿的教育作用2、能力目标:①掌握七巧板的分图方法,能自制七巧板;②能够根据幼儿的智力发展程度选择相应的游戏方法;③掌握对幼儿的七巧板游戏进行指导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自制七巧板、掌握七巧板游戏规则及基本玩法,让学生体会到七巧板的乐趣和创意完成后的喜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最新幼儿园七巧板游戏教案最新版

最新幼儿园七巧板游戏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第三章“智力游戏”中的“七巧板游戏”一节,详细内容包括七巧板的构造、基本形状识别、拼图技巧以及创意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并能准确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七巧板的创意组合及拼图技巧。
重点:七巧板的基本形状识别和名称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模板、挂图、七巧板演示卡片。
2. 学具:每人一套七巧板、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展示七巧板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由哪些形状组成呢?”邀请幼儿上前指认七巧板的形状,并说出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演示七巧板的基本操作,讲解拼图技巧。
通过实例讲解七巧板的创意组合,引导幼儿思考。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七巧板进行基本形状的拼图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意组合(10分钟)幼儿自由发挥,使用七巧板进行创意组合,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意过程。
5. 小组合作(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使用一套七巧板,共同完成一幅指定图案。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七巧板的构造图及名称。
2. 常见拼图技巧及创意组合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物品,并涂上颜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幼儿参与度。
2. 例题讲解中的拼图技巧和创意组合的演示。
3. 随堂练习中的个别指导和幼儿的操作过程。
4. 创意组合环节中幼儿的自主发挥和分享。
七巧板的教案

七巧板的教案七巧板数学教学教案篇一七巧板数学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
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
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
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
(板书课题)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
七巧板由七块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
小班教案《七巧板》(精选5篇

小班教案《七巧板》(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七巧板”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七巧板的构成、基本形状的认识、拼图技巧、创意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七巧板的构成和基本形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拼图任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七巧板的创意设计,拼图技巧的运用。
重点:七巧板的构成,基本形状的认识,简单拼图的完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教具一套,展示板,示例图。
2. 学具:每组一套七巧板,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展示板,展示七巧板组成的各种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七巧板的构成和基本形状(5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七巧板,讲解其由七个基本形状组成,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状。
3. 示例讲解(10分钟)利用示例图,演示七巧板的拼图技巧,讲解创意设计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七巧板进行拼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创意设计(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创意设计,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意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班教案《七巧板》2. 板书内容:(1)七巧板的构成:七个基本形状(2)基本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3)拼图技巧:平移、旋转、组合(4)创意设计:发挥想象,创作独特图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七巧板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2)与家人分享七巧板的拼图技巧,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2. 答案:(1)学生完成的作品。
(2)家人共同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七巧板的兴趣浓厚。
但在创意设计环节,部分学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七巧板的教案3篇

七巧板的教案3篇七巧板的教案篇1学情与教材分析:“神奇的七巧板”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这个单元的内容。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本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利用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基本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神奇的七巧板”是一次实践活动。
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安排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动手拼摆、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拼摆,进一步熟悉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那么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给老师和同学们呢?师:同学们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我们,老师真高兴!其实,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吗?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聪明伶俐的小狐狸和憨厚诚实的小猪。
可是我这两只小动物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小动物可不一样,猜猜看它是用什么拼成的?(课件展示七巧板拼成的动物卡片)师:你可真聪明!七巧板就像仙女手中的魔杖,能够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就用它来拼出更多更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七巧板)揭示课题:七巧板师: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也叫“七巧图”,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唐朝,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教案优秀10篇

七巧板的教案优秀10篇七巧板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实践活动课“七巧板拼图”。
教学目标:1、拼摆七巧板,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电脑、实物投影。
学具:七巧板、表格。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课1、师导入:我们以已经认识了长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图形朋友。
今天图形朋友来到我们班,想和同学们做游戏,你们看图形朋友上场了。
2、看图(出示课件:七巧板中7个图形拼成美丽的金鱼、帆船等图,让学生观察)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试一试看能不能提出个数学问题?解决问题:(1)每个图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2)每个图是由几个图形组成的?.二、认识七巧板1、刚才的图形都是由7个图形拼成的。
我们把这样的七块板拼在一起,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这就是七巧板。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图游戏,人们能运用这充满魔力的小板,拼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就像我们刚才开始看到的那些漂亮图案,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节课我们就利用七巧板来做拼图游戏。
师: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2、赏图片:(电脑演示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板,并注有编号。
)师:请你细致地观察画面,看看哪位同学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回答:(1)七巧板中三角形最多。
(2)七巧板中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最少。
(3)两块大角形一样大。
三、实践练习1、你能用其中的两块板拼成一个正方形吗?你来试一试。
你能用其中的三块板拼成一个正方形吗?谁来拼一拼?指生拼2、你能用七巧板拼成三角形吗?长方形呢?平行四边形呢?梯形呢?哪个组来拼出来?(课件展示)3、展开想象看,这是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的图案。
你能用七巧板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吗?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小组内展示,选出拼得最好的一个到台前展示,说一说为什么想拼这个图形)。
小学数学七巧板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七巧板教案5篇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
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七巧板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七巧板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七巧板(学生)多媒体课件(老师)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其共同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上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教师通过言词渗透自己的骄傲与自豪之情,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情感与激发兴趣。
)二、学习制作七巧板1、通过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2、请同学们按照幻灯片上的序号在自己的七巧板上标出序号。
(七巧板的制作过程虽然十分简单,但它在本节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决定,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三、认真观察七巧板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学生说不全,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2、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
3、看一看,比一比,哪两个图形一样大?(通过对七巧板的认真观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特征,这样又复习学过的知识,还为后面用七巧板拼图打下基础。
)四、利用七巧板拼数学图形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拼图:1、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请以为同学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
2、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3、游戏环节: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板摆出一个正方形来,学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也跟着摆出一个正方形来。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精选6篇)

《有趣的七巧板》教案(精选6篇)《好玩的七巧板》教案篇1《七巧板》教育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七巧板是我们民间的一种智力嬉戏材料,由七种颜色不同、外形不同的大小不一的木块组成。
幼儿通过自由拼搭,就能初步感受七巧板可以变成各种各样形象好玩的造型,可以拼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还可以表达无尽的含义,正是这样才更加吸引幼儿想去玩七巧板,想去参加操作探究的欲望。
我们设计本次活动,是有机地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通过各种嬉戏形式,由浅入深的让幼儿把握七巧板的初步玩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发幼儿的智力、熬炼幼儿动手动脑的力量、启迪幼儿的才智和制造意识。
涉及领域:科学语言社会艺术活动方式:集体与分组教育相结合活动名称:综合活动《七巧板》活动目标: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制造出各种好玩的造型。
2、培育幼儿的探究意识,动手操作力量,发挥想象力和制造力,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熟悉。
3、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玩七巧板的胜利和乐趣。
活动预备:1、人手四套七巧板。
2、大七巧板一套。
3、造型模板若干。
4、橡皮泥若干。
5、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熟悉七巧板1、老师:“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套玩具。
”(出示七巧板大教具)提问:“谁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2、请幼儿通过颜色、外形、大小来说出它们的不同。
3、小结七巧板的组成。
老师提示幼儿一边摆布一边总结:“七巧板是由七种颜色、七个外形和大小不同的木块组成的。
在玩七巧板的时候,七块拼板都要用上。
七块拼板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相互不能重叠。
”老师提出引发幼儿探究操作的下一步:七块拼板生活在一个家里不能分开,当它们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动物、建筑、生活用品等),你们信任吗?”二、幼儿初步尝试玩七巧板1、供应橡皮泥,让幼儿用七巧板在橡皮泥上随便造型,激发幼儿对七巧板的爱好。
师:“小伴侣,请你们试试七巧板宝宝在橡皮泥上能变出什么样的图形。
七巧板的教案(精选10篇)

七巧板的教案(精选10篇)七巧板的教案(精选10篇) 七巧板是⼀种古⽼的中国传统智⼒玩具,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
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七巧板的教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七巧板的教案篇1 教学⽬标: 1、使学⽣进⼀步了解平⾯⼏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观察⼒、记忆⼒、空间想象能⼒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发展实际操作能⼒。
3、通过⼩组合作,培养学⽣的合作意识。
4、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具学具: 七巧板(学⽣) 多媒体课件(⽼师) 教学过程: ⼀、激情导⼊,激发兴趣 1、欣赏⼏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请同学们观察其共同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上图⽚的欣赏,激发学⽣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 2、⽤激情的语⾔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知道七巧板是中国⼈发明的⼀项智⼒游戏,使学⽣感到⾃豪并激发学⽣对七巧板的兴趣。
(教师通过⾔词渗透⾃⼰的骄傲与⾃豪之情,使学⽣可以更好的体会情感与激发兴趣。
) ⼆、学习制作七巧板 1、通过幻灯⽚展⽰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2、请同学们按照幻灯⽚上的序号在⾃⼰的七巧板上标出序号。
(七巧板的制作过程虽然⼗分简单,但它在本节课中起着⼗分重要的作⽤。
所以我决定,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 三、认真观察七巧板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找出七巧板的特点,学⽣说不全,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1、它是由⼏种图形组成的? 2、每种图形有⼏个?分别是⼏号。
3、看⼀看,⽐⼀⽐,哪两个图形⼀样⼤? (通过对七巧板的认真观察,让学⽣可以更好的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特征,这样⼜复习学过的知识,还为后⾯⽤七巧板拼图打下基础。
) 四、利⽤七巧板拼数学图形 学⽣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拼图: 1、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请以为同学利⽤实物投影仪演⽰给⼤家看。
2、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小班教案《七巧板》(精选5篇

小班教案《七巧板》(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智力游戏与数学思维启蒙》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七巧板的认识与运用。
通过学习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拼接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基本形状,掌握七巧板的组合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七巧板的组合方法及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七巧板基本形状的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教具一套,展示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七巧板,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七巧板动画,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引导学生关注七巧板的特征。
2. 讲解七巧板基本知识(10分钟)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讲解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七巧板组合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组合,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七巧板组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合作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七巧板的认识与运用2. 内容:(1)七巧板的基本形状(2)七巧板的组合方法(3)例题讲解(4)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思考:如何用七巧板拼出更多的图形?2. 答案:(1)见附件。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了解学生对七巧板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用七巧板创作自己的作品,提高空间想象力。
(2)组织七巧板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七巧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七巧板教案(6篇)

七巧板教案(6篇)《七巧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形状的组合与分解。
2、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创造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活动准备:《七巧板》玩具卡,印有单幅七巧板造型图的挂图四幅,印有多幅七巧板造型图的挂图一幅,一封信,剪刀,小刀,笔,胶水。
活动过程:一、营救七巧板:师:小朋友们,七巧板的爷爷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希望小朋友们帮他一个忙,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七巧板爷爷遇到了什么困难好吗?(念完信后,出示玩具卡)引导幼儿认识玩具卡是什么形状,中间用虚线分成了几块,可以怎样分开。
二、七巧板跟我学练基本功1.让幼儿熟悉每块图形,知道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分别有几块,大小有什么不同,并感受图形在转动中有什么变化。
2.幼儿用七巧板**造型,能发现相同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大三角形、*行四边形。
三、我和七巧板学本领1.出示挂图(一),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幼儿拼图,让幼儿知道拼图时,有时需要转动图形。
2.出示挂图(二)、(三)、(四),将幼儿分成三组,每个幼儿拿一块图形,每组拼一幅图,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好。
四、七巧板跟我学本领1.让幼儿**造型,并能说出是什么。
2.互相观摩,看一看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组合造型,并模仿学习。
3.出示印有多幅造型图的挂图,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照着挂图拼图,也可以将自己拼出的图形贴(或画)在后面。
五、七巧板回家练本领(活动延伸)1.请小朋友将七巧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拼一拼,创造各种有趣的图形。
2.请小朋友将各种不同的图形(自己的和别人的)贴(或画)在本子上,我们比一比,看谁贴(或画)得多。
附:七巧板爷爷的信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七巧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2023年最新的七巧板的教案6篇

2023年最新的七巧板的教案6篇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师、生每人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2、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不知道小朋友还认不认识它们,记不记得它们的名字,师出示图形生辨认图形。
3、欣赏图形.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4、揭示课题:师: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这七块图形叫“七巧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板书:七巧板)2、初步感知1.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有几块。
(提问回答)生:七块。
师:看一看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提问回答)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块?(提问回答)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师完全一样的?(提问回答)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 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师:为了我们拼图的时候讲解方便,我们现在把每块图片都标上序号表示,两个完全相同大三角我们用1号2号表示,相同的小三角我们用3号4号表示,剩下的三角形用5号表示,还有剩下的一个正方形用6表示,平行四边形用7表示。
3、自主探究1、组织拼图。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的七巧板。
2、用两块拼。
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生:……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指名回答。
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七巧板教案(实用10篇)

七巧板教案(实用10篇)活动目标1、了解七巧板的图形组成,并尝试进行不同的图形组合。
2、愿意主动探索,对图形感兴趣。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体会合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七巧板的组成图形,并尝试不同图形的组合。
2、对“游戏”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思维得到拓展,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每人一套七巧板,一套大七巧板,造型模板若干;2、橡皮泥若干;3、幼儿教学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认一认七巧板1、教师出示七巧板大教具,一边操作一边向幼儿提问和介绍。
问题:(1)你认识它吗?它有哪些图形组成?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叫七巧板?(2)如果我们把大小不同的木块组合在一起会发现什么?2、老师引导幼儿操作教学操作材料,请幼儿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玩一玩1、为朋友画像。
朋友来做客,请你们用七巧板为朋友拼图。
小组内操作教学操作材料第二题,引导幼儿观察,尝试用七巧板拼出。
2、找朋友操作教学操作材料第三题,引导幼儿辨别操作材料是哪种动物,尝试自己用七巧板拼出。
提示:幼儿可用图形组合起来表示身体或尾巴。
3、变一变把邀请的朋友或者需要的物品变出来吧!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操作七巧板拼出想要的轮廓图形。
提示:拼摆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小组内自己提出。
4、交朋友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将摆好的图案画下来,做成图纸送给其他小朋友试着拼摆。
5、一起happy!带领幼儿一起进入区角进行活动。
(参观、制作,把作品粘贴或悬挂在主题墙面上。
)教学反思1、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孩子边动手摆边说。
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
使孩子体会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在游戏中孩子以集体、个人、小组等方式进行。
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体会到了合作、分享、参与的快乐。
3、此次活动虽是一节拼图活动,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有个别孩子进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题是“自己的梦”、“大地”、“家”等画面。
小班教案《七巧板》(精选5篇

小班教案《七巧板》(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中的“七巧板”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七巧板的基本图形,学习用七巧板拼搭各种图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七巧板的基本图形,了解其特点,能够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运用七巧板拼搭简单图案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七巧板的拼搭方法,以及幼儿对七巧板图形的观察和认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七巧板拼搭简单图案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模具、七巧板卡片、教学PPT。
2. 学具:每组一套七巧板模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图案,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七巧板的形状和特点。
2. 讲解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七巧板的名称、基本图形,让幼儿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学会正确说出各图形的名称。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七巧板拼搭的步骤,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拼搭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七巧板拼搭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小组合作展示(10分钟)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七巧板》2. 内容:七巧板的名称及基本图形拼搭方法及步骤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七巧板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画在画纸上。
2. 答案:幼儿根据个人喜好完成图案拼搭,教师针对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七巧板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拼搭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设置七巧板拼搭区,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练习拼搭,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版)智力七巧板整册教案

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 No.1课题1七巧板的来源与发展课时 1 课型新授教学目的(目标) 1、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2、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初步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拼摆规则。
重点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来源和发展历史。
教具学具智力七巧板难点初步了解智力七巧板的拼摆规则。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乞巧节是什么时候吗?知道它的来历吗?“七巧”的来源:“乞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当时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也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中国的情人节),姑娘们用线穿针,看谁先穿过去,优胜者说明她“心灵手巧”。
这种传统风俗习惯被称为“乞巧”,也就是“乞求巧运”。
二、“传统七巧板”的来历1、师出示挂图并讲解:“七巧”顾名思义是由七块图案图板组成的,起源于宋代的“燕几图”,“燕几”意思是“宴宾客的桌子”。
创始人是北宋的黄长睿,号“云林居士”,此人爱好琴棋书画、风趣好客,为了招待不同人数的客人,潜心设计了“七星”案几,即为传统七巧板最早的雏形。
2、传统七巧板流传比较广的主要有三类:(1)燕式(结合挂图,像一只灵巧的小燕子。
);(2)方式(外观是一个正方形,里边也是一个正方形。
);(3)蝶式(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传统七巧板的缺陷:传统七巧板中三角形太多,缺少世界上最美的形状----圆形。
三角形重复一多,变化就少,因而影响和限制了它的拼图功能,特别是很难表教学过程与内容现百年科技下的踢球、溜冰、汽车、坦克、航天飞机……等等现代有形世界的新画面、新事物、新场景。
三、现代智力七巧板1、现代智力七巧板的优点现代智力七巧板首次引用了弧形,动物的外形曲线,也就是圆和半圆。
而,传统七巧板仅仅是边、角。
正是由于外形和设计原理上的变化,所以,智力七巧板的组拼和运用空间进一步拓展,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
现代智力七巧板可以拼出2000多种形态各异的图形,甚至到中学以后我们再来研究它的边、角,也就是数的内涵,里边更是奥妙无穷。
最新幼儿园七巧板游戏精品教案最新版

最新幼儿园七巧板游戏精品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幼儿智力开发丛书——七巧板》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七巧板的构成与分类”。
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幼儿了解七巧板的基本构成,掌握不同图形的组合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七巧板的构成,认识不同形状的拼图。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七巧板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掌握。
教学重点:七巧板的构成、形状的认知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七巧板教具一套、教学PPT、示例图。
2. 学具:每组一套七巧板、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七巧板的不同组合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七巧板的构成(5分钟)讲解七巧板的七个基本形状,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3. 示例讲解(10分钟)利用示例图,讲解如何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图形,并引导幼儿动手尝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七巧板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七巧板的七个基本形状。
2. 不同组合图形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七巧板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画在画纸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七巧板的更多组合方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七巧板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掌握。
2. 示例讲解:如何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图形的详细步骤。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七巧板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掌握1. 由浅入深:先让幼儿掌握基本形状的组合,再逐步引导幼儿尝试更复杂的图形。
七巧板教案

七巧板教案第一篇:七巧板教案教学内容: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师、生每人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2、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不知道小朋友还认不认识它们,记不记得它们的名字,师出示图形生辨认图形。
3、欣赏图形.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4、揭示课题:师: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这七块图形叫“七巧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板书:七巧板)二、初步感知 1.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有几块。
(提问回答)生:七块。
师:看一看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提问回答)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块?(提问回答)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师完全一样的?(提问回答)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 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师:为了我们拼图的时候讲解方便,我们现在把每块图片都标上序号表示,两个完全相同大三角我们用1号2号表示,相同的小三角我们用3号4号表示,剩下的三角形用5号表示,还有剩下的一个正方形用6表示,平行四边形用7表示。
三、自主探究1、组织拼图。
师: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的七巧板。
2、用两块拼。
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生:…… 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指名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课时认识七巧板教学内容:知道七巧板的组成,了解七巧板的历史。
教学目标:知道七巧板的组成,了解七巧板的历史。
激发学生探究七巧板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1.出示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数字、动物、人物。
2.谈感受。
读儿歌。
七巧板,真好玩,姑娘小子都喜欢。
正方形、三角形,七块儿小板拼图案。
摆只鸡,摆条鱼,摆只蝴蝶舞翩跹。
摆小桥,摆帆船,摆朵荷花浮水面。
随心所欲翻花样,动手动脑乐无边。
3.导入:七巧板看似简单,但其中奥妙无穷,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七巧板课程。
二、认识七巧板1.教师介绍七巧板名字的来历。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认识组成七巧板的七块图形。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种以上的图案,其中有些是容易拼成的,有一些却相当诡秘,还有一些则似是而非充满了矛盾。
三、了解七巧板的历史“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
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
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明朝严澄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人们称为“东方魔板”。
四、了解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
拼图、设计标识、学习数学。
第二课时制作七巧板教学内容:制作七巧板。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组成七巧板的七个图形的特点,学会制作七巧板的方法。
利用老师发的学具半独立地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课前准备:剪刀、带有方格的硬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了解了七巧板的历史,你们想亲自动手用七巧板拼一拼美丽的图案吗?2.谈感受。
二、提出问题没有七巧板怎么办?三、解决问题1、尝试自己解决没有七巧板的问题。
2、制作七巧板。
(1)基于一个正方形底板制作七巧板。
教师利用大屏幕演示制作过程。
学生动手制作:连线、剪、涂色。
(2)基于两个正方形底板制作七巧板。
四、为每块图形编号并记忆。
五、自由拼摆。
第二课时:热身练习(兴趣模仿)教学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找到组拼规律,总结组拼原则,培养探索精神。
一、导入:教师: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对智力七巧板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我们要熟练运用七巧板来创造是有一个过程的,其实七巧板的拼组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同学们扎实跟进,这个过程是非常愉快而有趣味的。
智力七巧板系列知识是从按样拼图与藏尖角游戏开始的,现在咱们就从最简单内容——按样拼图(板书)开始来学习七巧板拼图。
二、新授内容:过程1、温固——智力七巧板七个板块形状(打开七巧板包装)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的几块板是什么几何图形呢?”(对于三角形、梯形、圆和半圆,同学们可以很快的回答出来,而对于另两块不规则的图板,同学们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
老师归纳:“带有弧形的不规则图形是一个大的梯形减一个半圆,另一个带有三个三角形的不规则图形是大的平行四边行减一个梯形,同学们下去分解一下,这两个不规则图形实际上是由多个三角形、梯形或圆形巧妙组合而成的。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大小和在拼图中的作用,分别把它们命名为“大板”和“中心板”。
同时让他们动手操作,找到这一突出特点。
这样,同学们就可以认识七巧板了,知道它是由一个三角形板、一个梯形板、一个圆形板和两个半圆形板及一个大板、一个中心板组成。
并且,初步摸索出了它的一些组拼方法和规律。
2、模拟拼图:教师:按样拼图:就是把有分解线的图形(有答案的图形)给同学们模拟拼组,这是七巧板拼图活动最基本的动手练习,我们把它称为“热身运动”。
A、教师出示“小鹿”分解图卡,也就是有分割线的答案图,老师们都可以让学生拼一拼,热热身,进一步摸索七巧板的组拼方法,总结出七巧板的组拼规则。
B、学生组拼竞赛:依照样子拼出“小鹿”的分解图,越快越好。
C、在规定时间内,对书上提供的图形进行多轮竞赛(过程:出示图卡(只能给学生看3分钟)——学生自由拼组竞赛(不能超过5分钟)——学生陈述拼组诀窍。
学生思考、教师归纳:组拼规则就是:①七块板都要用上,无论是一组或多组七巧板②必须平放③不能重叠。
3、藏尖角游戏:同学们数一数七巧板一共有几个尖角,也就是锐角,小于90度的角,然后,让他们用尽量多的方法,把这些尖角通过组拼图形全部隐藏起来。
以此最终摸索出七巧板的组拼规律。
A、学生拼图:A、以“T”字图形为例进行拼组。
B、要求学生用5种不同的方法把尖角藏起来(在5分钟左右完成)老师:①可以把七块板分成两组,一组是以大板为主,由于它带有弧形,所以,经常跟一个圆和两个半圆一起组合出现,我们可以叫它大板组。
另一组以中心板为主,常常和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在一起组合出现,我们可以叫它中心板组。
②中心板组的拼放,在整个图形的组拼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一组中,中心板往往是斜放的,另两块板各自以他们的边同中心板的某条边接触,以此来找到正确的组合。
三角板有五种不同的接触方式,梯形板有八种不同的接触方式。
(此处进行现场演示。
)三、课堂小结:通过正确拼图、仔细观察及形象特征的辨认,引发学生对生活活动的联想,促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有益于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四、布置作业:思考智力七巧板为什么很奥妙?第三课时:按图分解(动手动脑)教学目的:通过熟练应用七巧板拼组方法反复组拼、分解列举的几个拼图,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瞬间记忆力,逐步进入七巧板图形创造天地,以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竞技意识。
一、导入:前节同学们主要是按答案拼图,相对简单,但了解了七巧板的组拼规则和组拼方法,这对我们学习这节内容(按图分解)帮助很大,按“形象图”进行组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图——分解”的过程。
二、新授内容(教学过程)1、以“小狗”或“小鹿”为例,与学生互动:(1)出示观察:出示观察“小狗”的“形象图”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狗”一分钟,注意它的外形轮廓、站立姿势、身体器官与七巧板形状的外观联系。
(2)第一次组拼: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在遵循组拼规则的前提下,按照组拼规律拼“小狗”。
(3)第一次瞬间提示: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按“形象图”组拼,在三分钟能准确完成的是很少的,这时候,老师们就要采用七巧板课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瞬间提示法。
教师在这里演示一下:当同学们拼了五分钟后,就叫他们全部停下,然后说:“同学们,我现在出示图形的“答案图”,你们刚才在拼的时候哪块板不会用,哪一部分拼不好,现在要认真看,我只给你们五秒钟的时间。
”然后,举起“小狗”的“答案图”,嘴里数5—4—3—2—1。
放下“答案图”,再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的组拼。
(4)第二次组拼:经过瞬间提示后,这一次就有一些学生可以把“小狗”拼出来了。
为了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都学会、真正“入门”,我们需要进行第二次瞬间提示。
第二次瞬间提示:用时可以短一些,可用三秒钟进行第二次瞬间提示。
经过两次瞬间提示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把“小狗”拼出来了。
还有少数拼不出来的,我们可以请那些拼得快、拼得准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讲一讲他的组拼思路,也可以让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在黑板画一下组拼“答案图或分解图”。
2、以“T”字为例,让学生进行组拼(过程与前面一样)3、我们辅导书上有很多形象图形,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的图形让学生反复组拼。
每个图形拼组后要求学生陈述组拼的技巧。
4、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任何图形最关键的是中心板的摆放,以及与之相关的三角行、梯形的摆放,只要把这三块处理好了,图形拼组过程就会又快有准。
三、课堂小结:1、七巧板看似简单,拼排起来却不容易、奥妙无穷。
(结合上面例题讲解)2、如果遇到“左摆缺个角,右摆比例不对称”的难题,注意不要按常规(定势)思维,要学会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结合“T”的拼组进行讲解)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要与父母一起比赛,看看你快还是父母快。
板书设计:观察——组拼——瞬间提示——组拼——瞬间提示——组拼——口述拼组过程或简笔画出分解图。
五、观察创造第4、5课时专题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对同一名称实物用七巧板表现不同外观设计,了解七巧板创作图形变化多样性,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发明、创新意识,学会分类归纳、抓住认识事物主要特点等的思维方法。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入门后,我们就要引导他们逐渐脱离卡片,从模仿定视观察分解图过度到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更多的图形。
二、新授⑴分类:让同学们将拼过的图形按照事物分类进行分类,提示同学们把基本图形分成动物类、植物类、人物类、文字类、数字类、交通工具类、生活用品类、学习用具类等等。
(见书)⑵设计: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任选一类做为专题,让同学们自由想象,自行组拼,进行专题设计。
比如以动物为例:在小鹿、小白兔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再拼出一到两种其他动物的图形,必须注意形似、神似。
(如小马、小鸭等)⑶表述:根据我们的经验,同学们都能拼出1—2种动物的图形,关键是要表述,也就是说,他们怎样对拼出的动物进行命名,然后,在简单叙述一下,这种动物的习性。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⑷比较:老师们现在把书翻到第22页和24页,看到第一组图形“小鸭子”,这组图形中有三个图形,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呢?第一个图形是实物图,就是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具体形象。
第二个图是意象图,就是看到具体形象后,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